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

●如何让字在短时间内工整、规范和美观

楷书写得杂乱差,多半是由于点画写得不准确,线条不直,横竖不平行造成的。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楷书书写得工整、规范和美观,必须改正以上缺点,字立刻便会工整规范起来。

1.点画交代清楚。汉字的八种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种基本笔画包括在“永”字里,称为永字八法。汉字点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又称线条,所以线条质量好坏是决定汉字美丑的重要评判标准。

2.线条挺直。无论是橫,竖,还是撇捺,其书写时要用力均匀,线条劲直。线条写不直会造成汉字的疲软无力,使汉字丧失美感。

3.字右上取势。书法取势分平势和斜势,平势一般适宜于篆,隶书当中,楷书一般向右上方取势,所以在书写时要将楷书的橫往右上方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右上取势最主要的特点是将横向上倾斜,左右排列的字要左低右高。

4.横竖平行起来。平行线是楷书的一个主要规律,如果有多个横或多个竖在处理上要使其相互平行,则字会快速工整。

5.线条等距。凡是有多横或多竖排列的,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般相等。

●楷书结构三大特点

1.中心线对称。所谓中心线对称就是针对汉字的重心来说的,每个汉字都有它的重心,最简单的就是在汉字中间划一条直线,使字左右对称,这条线就是中心线。

中心线一般处于字的中间位置,其基本规律是此线的左右部分笔画基本对称或面积基本对称。

表现特点:

左右点画对称。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点画基本相同,如:正,不,是,干,山,个,大,中,支,京,重,果,求,出,主,要,见,少,员,常,文,并,全,间,国,家,里,学,变,条,只,意,内,命,向,金,志,查,市,青,闲,器,育等。其寻找中心方法是:从每个字中间的竖画、交叉点或起点、钩等划分,其上下点或竖均在一条线上。左右点画的字一般是合体或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面积相等。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字的点画形状不同,但占位面积是相同的,一般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如:的,程,领,整,约,朋,都,歌,肥,政,路,最,式,期,装,改,精,铁,此,新,好等。

2.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汉字中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是表现汉字工整性的主要构字原理。如:重,是,在,有,国,要,时,用,们,前,其,形,同,青,易,该,象,级,接,强,西,期等。

3.等距

等距是指汉字在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等距主要表现汉字的匀称性,通常称为布白匀称。如:国,要,用,目,得,三,着,家,里,间,重,法,面,最,者,期,再,美,清,至,声,温,前,年,而,面,高,单,白,温等。

掌握以上规律,你的字便会在短期内变得工整,规范和美观。

●汉字美观的视觉原理

从汉字的上下左右最高点画处画线,整个汉字的连线构成便是汉字的大致轮廓图,严格讲,汉字的轮廓构图并不是方正的,而是呈三角形、菱形、梯形或多边形。各个连接点构成的图形如果边长对比不大的话,那么汉字的外延缩小,汉字视觉冲击力变弱,趋于收敛,谨慎风格,整体缺少特点。如果外延各个连接点构成的图形边长对比很大的话,那么汉字的外延扩大,汉字视觉冲力力变强,字多动感,具灵动和险峻之势,汉字便具有了美感。如图:

汉字的一般结构形式

1.主笔。汉字有主、副笔之分,在一个字中起着主干作用的笔画就叫主笔,主笔对稳定一个字的重要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它笔画相对来说就是副笔,起辅助主笔、平衡重心、调整字形的作用。一个汉字只有一个主笔,一般是字中最长的点画就是字的主笔。

橫做主笔,如:百,丽,首,方,三,要,业,且,立,亚,至,垄,宜,盈,盛,置等。

竖做主笔,如:串,年,个,来,本,平,半,市,作,中,甲等。

撇做主笔,如:户,少,多,力,厂,产,罗等。

捺做主笔,如:是,入,分,发,走,赵,赶,越,超,趣,过,边,还,迎,速等。

戈钩做主笔。如:戎,我,民,式,战,凤,佩,凰,飘等。

撇捺做主笔。如:个,木,介,乔,米,合,盆,盒,春,黎,伞,夺等。

竖钩做主。如:则,则,创,到,刻,剧,副等。

2、参差错落

这一规律主要是针对左右结构的字而言。在左右结构字中,大多数左右齐平,但有一部分字如果写得平正匀称,就会流于呆板。

如:吸,红,战,呼,知,权,缸,杆,河,钉,秤,行,狎,柳,卸,却,都,轩等。

3.天覆地载

主要是针对上下结构的字而言。“天覆”是指上面部分宽于下面部分,整个字形要写得上宽下窄;“地载”,指下面部分宽于上面部分,整个字形要写得下宽上窄。

天覆的的字,如:会,宫,香,雷

地载的字,如:皇,照,票,思

4.瘦长

这类字呈长形,横短竖长。书写时体势要修长,横向笔画排列均匀,且上竖下松。竖向笔画虽长,但要防止写得过窄。如:月,目,耳,身,骨。

5.肥大

这类字笔画繁多,层层累积,字形较大。书写时要注意笔画要轻细,注意笔画间的距离安排均匀。如:翻,藏,臻,繁,叠,赢。

6.短小

这类字笔画较少,字形小,写时要注意将其写得稍徽大一些,使其小中见大。如:口,日,四,血。

汉字结构形式

在写好基本点画和偏旁部首的基础上,按照下列汉字结构形式组字,便会使汉字漂亮起来。

汉字从结构上分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独体字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单位,由笔画组成,没有其它结构单位相搭配,具体分:

1.等距规律。即各橫画竖画及撇画间距离相等,均匀。

如:言,里,事,目

2.平衡规律。左右对称,重心居中。

如:中,专,本,支

3.随形规律:随字的高矮,正斜而定

如:才,四,夕,飞

合体字: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单位构成的整体,可以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

1.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遵循左紧右松的规律,有些字要写得高低不平,上下错落,

左右部分面积相同。如:朝,顾,静,韩。

左面窄,右面宽,一般比例为2:3.如:何,现,洗,物。

左面宽,右面窄,一般比例为3:2.如:彩,刻,断,勤。

左面高,右面矮,右面部分要偏下。如:杜,弘,知,和。

左面矮,右面高,左面部分要偏上。如:难,冰,妙,峰。

左右两面相同,左边要小一些,右边要大一些。如:林,朋,羽。

2.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的字,两边要保持均衡,中间窄的部分要写扁长,小或宽的部分要上提。

左中右面积相等。如:微,撇,搬,翔,粥,糊,辮。

左中窄,右面宽。如:鸿,淞,滩,锻,瑕,瞅。

左面窄,中右宽。如:嘲,做,傲,彻,凝,激。

中间宽,两边窄。如:衡,街,摊,御,卿。

中间窄,左右宽。如:粥,辩,辩,班,纵,鞭。

上下结构

上下面积相等。如:皇,留,悲,男。

上宽下面窄。如:雷,宇,宙,学,会,合,含,春,卷,奉,势,资,者,紫,

上面窄下面宽。如:表,思,晨,盖,集,臭,鼎,

上下两部分相同,上面要收,底下要放一些。如:吕,多,炎,昌,哥。

上中下结构

上面窄,中下宽。如:莠,曼,冀,莠,鼻。

下面宽,中上窄。赢,急,鼻。

中间窄,上下宽。如:哀,盆,章,冀,寄,邕,惫,靠。

上中下高矮基本相等。如:竟,意,素,莫,慧。

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中间部分窄小,象蜜蜂腰一样。字中有橫或有撇捺组合的部分要处理宽一些。

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分全包围和半包围两种。

全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的字要求左右两竖左短右长,中间笔画要均匀居中。如:回,国,图,目,四。

半包围分两面包围和三面包围,其中又可细分为左上包围,右上包围,左下包围,右下包围,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等。在书写时要注意包住一半,被包围的部分要稍靠外边,以免书写拘谨。

左上包围。如:历,度,危,房

右上包围。如:成,或,载,戚

左下包围。如:过,退,越,题

右下包围。如:司,旬,铜,匈

上包下。书写时中间部分略靠上,两竖相对,右竖稍长。如:风,同,问,阅

下包上。书写时两边竖呈漏斗状,两边竖不可过高,中间部分巾下框居中,其中右竖比左竖稍长。如:凶,函,画,幽

3.品形结构

品形结构分正品形,倒品形两种。其结构上实际就是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复合结构。

正品形。上部居中,呈中心线对称,各部匀称,下面部分右部稍大。如:品,森,鑫,淼,晶。

倒品形。如:娶,背

汉字特殊结构的处理

1.多横字的结构处理

横画多的字,一般情况下只写一条长橫,做为主笔,其余的横画都写成短橫。如:生,主,王,三

2.多竖字的结构处理

有的汉字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竖画,写时一要注意写直,二要注意起笔。一般情况下,右边竖画的起笔位置要高于左边的竖画。如:曲,井,朴,业。其原理为汉字结构右上取势,至左向右呈辐射状。

3.多点字的结构处理

点画多的字,一要注意点画之间的相互呼应,顾盼生姿,二要注意点画的形状、大小、方向各异。如:兴,热,河,半

4.双捺字的结构处理

在一个字中有两条捺的情况下,只写一条捺,另一捺写成点。如:食,林,奏,双。其原理为捺一般为主笔,另一捺做为副笔收缩成点。

5.撇捺组合字的结构处理

凡有撇捺组合的字,在字中均做主笔,所以写时均要向左右伸展,且捺强于撇。撇捺组合的字分居上,居中和居下三种。撇捺居上要撇低捺高,居下要撇高捺低。如:分,合,全,金,余,黎,泰,茶,春,

赛,文,大,类,天,友,火,史,受,麦,变,美。其结构原理为楷书结构为右上取势,一般向右辐射,所以居上为撇低,居下为撇高。

6.带框字的结构处理

带框字有两边竖(橫)平行和不平行两种。不平行两边一般呈漏斗状。左右两竖右竖稍长,上下两横下橫较长;框内无笔画则底橫伸出,有笔画,则竖画伸出;框内部分不能与外框相连接。

平行的框

国字框。如:国,园,困,圆,因。

目字框。如:省,盯,眨,眉,自

日字框。如:时,晴,旺,明,昔,暖,暗,旧,旭(暴,最,昌,曼,昊,晨,早,冒。如果日字框呈扁形,则为不平行)

下框。如:冈,刚,则,同,贝,网,肉,内,周,(币)

左框。如:匡,巨,匠,医,匪

不平行的框

口字框。如:古,台,召,叶,吐,右,号,史,兄,召。

田字框。如:田,甲,由,申,电,男,亩,胃,富,畔,累

字框。如:盆,监,盘,盛

上框。如:凶,出,画,幽

7.橫多竖多字的处理

如果一个字的橫画,竖画较多,那么在处理上要遵循平行线原则和等距原则,各部分之间要处理均匀。如果为上下结构的字,写时要注意把横画距离缩小,把字压扁,以免写成长条形,如果为左右结构字,写

时要注意把竖距离缩小,以免把字写成扁形。如:重,曲,垂,删,割,墓,清等。

汉字基本点画规律

点。点分右点,左点和长点。点画在一个字的当中如同人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在书写时轻下笔,由轻到重一按笔即可,点写的形状要求圆润。

右点。如:方,产,六,文

左点。如:小,示,怕,烈

长点。如:不,以,头,食

点的组合有五种:

左右点。如:小

相向点。如:羊

相背点。如:共

水旁点。如:江

火底点。如:照

楷书的基本功

楷书是书法字画形成的基础。学习任何一种书法字画,都首先需要从楷书做起。这就如同任何一种事物都要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般。了解认识到楷书的精髓和意蕴,对于日后学习其他书法字画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作为一门艺术,博大精深自不必言,认识和掌握它也绝非一件易事,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加深、掌握的过程。艺术自身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若想掌握它就必须弄清这种规律,且遵循这种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它进行研究,探索。书法字画艺术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楷书以端正庄重为要旨,它的结构与笔法是融合篆、隶、行、草诸长而成。以笔法为例,由篆书的藏锋、隶书的波磔、行草的钩连,归纳演变为楷法的撇、捺、点、钩、挑,字形美观易识,利于实用,所以楷书一出现,即成为通行的书法字画标准字体。我们知道,无论想干成一件什么事,首先必须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现代人学习书法,也应该首先从实用的角度,从相对简单的基本功——楷书练起。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直达目的,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这也正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他首先必须学会站立,能够站得稳实,然后才能够学走、学跑。如果一个人连站立都不会,行走或奔跑岂不成了笑话?人生的道理和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 学习书法字画要从基本功、或者说从楷书抓起,还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汉字是由基本的点画等基本笔划和笔画的不同变体构成的,它的外在形态也是呈方形,呈现出一种点画均匀、布局合理、横平竖直、重心平稳、左右对称等特点,而楷书对这些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并且,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大量反复出现,这些汉字的组成特点都决定了学习书法首先必须掌握那些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基本技法,把楷书写好,然后才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地向行书、向草书发展。书法字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书法名家的成名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得之视为至宝,朝夕临摹,死后还让《兰亭序》真迹殉葬,然他的行书成就正是建立在他那扎实的楷书基本功之上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纵笔豪放、一泻千里的气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与他坚实的“颜体”基本功更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狂草大师张旭,他的草书自由奔放,气势雄伟,以致张旭之名同“狂草”几成等号。然张旭的草书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得力于他扎实的楷书基础。 此外,从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楷书是书法字画艺术成形的基础,因为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或实用)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楷书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而行书和草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楷书的基础上新的发展或发展中的一个高潮。因此,行书和草书脱离不开作为它的母体的楷书,只有在母体艺术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才能有所创新。历史上许多举世称道的大书法家,无不从前人的书法里吸取营养,进行创新从而成就书法大业。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 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 1、横平 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 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 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 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浅析硬笔楷书的结构规律

浅析硬笔楷书的结构规律(一) 作者:香港路小学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18 更新时间:2007-10-9

浅析硬笔楷书的结构规律(一) 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汉字的组成和神韵,一靠笔画形态,二靠结构安排,而结构较之笔画往往显得更为重要。这如同构建房屋,原材料固然很好,如果没有合理的设计和优化的结构,其建造的房屋不可能成为精品。结构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即把各种笔画,偏旁按照一定的规律,合理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单字。关于字形结构的特点、方法,古人多有论述,如唐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清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等。本文仅从重心平稳、疏密匀称、呼应连贯、参差变化、因字赋形等一般规律作简要分析。 一﹑重心平稳 重心平稳,就是要将字写得平正、均衡,把整个字稳定在支撑点上,不失重心。在汉字形体中成轴对称形只是少部分,而大部分则是不对称形,在书写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达到重心平稳。 (一)左右对称 这类字左右两部分几乎完全相同,以平分线为中轴对折,可以重叠。 1、中平水未幸常 这类字主笔是正中的长竖或竖钩,书写时把主笔定在中心不偏不斜,支撑点对正中心。 2、大天父谷爽 这类字撇捺为主笔,书写时把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撇捺的高度、斜度基本相同、对应。 3、伞全金余舍 这类字上部人字头撇捺的交点落在中心,下部的竖或竖钩对准撇捺交点 4、只贝共具典 这类字下部两足分开,以其脚点支撑整个字,重心在两支点正中,书写时两个交点落地要齐平,切勿一高一低。 5、王皿亚旦豆 这类字主笔是下部托底的长横,要把长横的中点落在中心位置,左右长短一致。上部的中竖或中心与其对正。 6、六立亩言容赛 这类字上部有点,须把与在中心位置,下部的中心要与上点对齐。 7、英茶幕 这类字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把中部撇捺的交点、下部的竖或竖钩与上部草字头的中心对齐。 (二)、左右不对称 这类字为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它们有的左小右大,有的左长右短,有的主笔不位于字的中心,左右不对称。书写中其重心的平稳须要根据字的结构,调整安排。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 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 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 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 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 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 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硬笔楷书回宫格

一课题:硬笔楷书(回宫格及其作用)15新疆旅游13导游 二课时:1课时 三授课班级:金融一年级 四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回宫格及各部分名称。 2.学习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收缩与舒展。 3.感受汉字结体之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 收缩与舒展。 六教学过程: 新课 由达芬奇的画引出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利用正方体与 圆形设立了人体的两种比例关系,即:两臂 的长度等于身高,构成一个正方体,两臂, 脚自然分开时,恰好构成一个圆形。(一)回宫格的创立 著名书法家,作品以隶书、行书见长,隶书笔力遒劲,结体浑朴;行书结体舒展,用笔潇洒,意态横生。曾多次在全国及自省市书法大赛中获奖。1992年发明创

造了回宫格与回宫格习字法,得到了书法泰斗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的赞赏。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毛笔、硬笔书法课,出版个人专著及回宫格系列字帖70余种,发行量达1800万册。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院出版社编辑,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工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回宫格书法艺术学校校长。 回宫格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会长杨为国先生在总结古今汉字书法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而发明的一种新的习字格式。回宫格由内外两个框形组成.通过它可以将所有的汉字结构都分成两个块面来理解、组合,由此,可以一目了然。快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回宫习字法是杨为国先生在回宫格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习字方法。一改传统习字格式“笔画定位”教学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成为简明扼要,易教易学的“块面定位”教学法。它不仅得到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等人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得到中央领导

硬笔书法(楷体)

硬笔书法(楷体) 钢笔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法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

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1、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2、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细。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完整word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 ●如何让字在短时间内工整、规范和美观 楷书写得杂乱差,多半是由于点画写得不准确,线条不直,横竖不平行造成的。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楷书书写得工整、规范和美观,必须改正以上缺点,字立刻便会工整规范起来。 1.点画交代清楚。汉字的八种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种基本笔画包括在“永”字里,称为永字八法。汉字点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又称线条,所以线条质量好坏是决定汉字美丑的重要评判标准。 2.线条挺直。无论是橫,竖,还是撇捺,其书写时要用力均匀,线条劲直。线条写不直会造成汉字的疲软无力,使汉字丧失美感。 3.字右上取势。书法取势分平势和斜势,平势一般适宜于篆,隶书当中,楷书一般向右上方取势,所以在书写时要将楷书的橫往右上方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右上取势最主要的特点是将横向上倾斜,左右排列的字要左低右高。 4.横竖平行起来。平行线是楷书的一个主要规律,如果有多个横或多个竖在处理上要使其相互平行,则字会快速工整。 5.线条等距。凡是有多横或多竖排列的,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般相等。 ●楷书结构三大特点 1.中心线对称。所谓中心线对称就是针对汉字的重心来说的,每个汉字都有它的重心,最简单的就是在汉字中间划一条直线,使字左右对称,这条线就是中心线。

中心线一般处于字的中间位置,其基本规律是此线的左右部分笔画基本对称或面积基本对称。 表现特点: 左右点画对称。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点画基本相同,如:正,不,是,干,山,个,大,中,支,京,重,果,求,出,主,要,见,少,员,常,文,并,全,间,国,家,里,学,变,条,只,意,内,命,向,金,志,查,市,青,闲,器,育等。其寻找中心方法是:从每个字中间的竖画、交叉点或起点、钩等划分,其上下点或竖均在一条线上。左右点画的字一般是合体或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面积相等。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字的点画形状不同,但占位面积是相同的,一般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如:的,程,领,整,约,朋,都,歌,肥,政,路,最,式,期,装,改,精,铁,此,新,好等。 2.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汉字中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是表现汉字工整性的主要构字原理。如:重,是,在,有,国,要,时,用,们,前,其,形,同,青,易,该,象,级,接,强,西,期等。 3.等距 等距是指汉字在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等距主要表现汉字的匀称性,通常称为布白匀称。如:国,要,用,目,得,三,着,家,里,间,重,法,面,最,者,期,再,美,清,至,声,温,前,年,而,面,高,单,白,温等。 掌握以上规律,你的字便会在短期内变得工整,规范和美观。 ●汉字美观的视觉原理

1.硬笔书法--楷书规则

1.硬笔书法--楷书规则

1.硬笔书法楷书规则 一、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1、横:“”长横,起笔重,行笔快,收笔重。 “”短横,也叫左尖横。起笔轻,行笔快,收笔重。(回锋收笔) 一二三 2、竖:“”悬针竖,起笔重,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出锋收笔) “”垂露竖,起笔重,行笔快,收笔重。(回锋收笔) “”短竖如柱。 十木丰来卜中平下不工土王 悬针竖,针尖细,针鼻粗。垂露竖,尾部象个小露珠。 3.长横在上压下。长横在下托上。 下不万百丁五工土上正兰业坐 4、长横在中间托上压下 士去卡子云舌共壬青真 5、撇:“”起笔重,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出锋收笔) 平撇,短撇,长撇,竖撇 . 撇有头,捺有脚。 6、捺:“”起笔轻,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出锋收笔)撇如剑,捺如 刀。 人入大木禾千夕厂月足起 7、点:“”落笔按,莫伸展,再轻挑。点如桃尖尖的嘴,站斜了。是点就斜。 左点。右点。对点。撇点。长点。(反捺) 小字之主六立兴羊半来点头米 8、提:“”起笔重,行笔快,出锋收笔。冰次以衣长比虫 9、钩:竖钩。斜钩。弯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 挑钩要快、钩要小。 我找成戏载栽武戌戍戊戎 斜钩起笔要高,一般在竖中线——上探下延。(折钗骨) 10、短折斜。左竖向右斜,右竖向左偏,形成一个扇面形,对称平衡。 口曰白田而向南四西 11、长折直。左边竖是直的,右边的折也要直,字才端正。 门日目自直真且同冈国圆

三.注意主笔,写好主笔。 每个字中都有起支撑平衡作用的一画,一般把这一笔称为主笔,主笔是把握重心的关键,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写好主笔很重要。常有“一笔为君,众笔为臣”的说法。 1.横作主笔的独体字 百下万工王土三立正五业亚玉互 士女字子云舌共去舟头典言壬 2.竖作主笔的独体字 中牛干平年卜羊川开升非并井午 3.撇作主笔的独体字 厂少户左尸广史更吏 4.捺作主笔的独体字 八入走之 5.撇捺同作主笔的独体字 人天本夫灭火夹又义文反友皮及父夫失冬 6.竖钩作主笔的独体字 于寸争乐水才可牙 7.横折钩作主笔 月习司永力为办句刀门向 8.弯钩作主笔 了子手乎象 9.斜钩作主笔 戈我成民戌戍戊戎 10.竖弯钩作主笔 巳己已巴色甩电儿光毛元 11.横折弯钩作主笔 九几乙气风飞 12竖折折钩作主笔 弓马鸟乌 13.横折作主笔 14.竖折作主笔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标准楷书

硬笔书法基本结构标准楷书 1、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短横的写法,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 2、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3、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4、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5、点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竖点,实际上是右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2014-04-16 13:03:55|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订阅 本文自心的对话《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楷书和行书书写规则

一、楷书书写规则 汉字整字形态()间距均匀.如:三、理、真、置、形、易、参、象、山、画、而、面、点、罪、得、家、基、型、雷、需、最、事、群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左紧右松.字地左部件地笔画特别少,要靠上写;右部件地笔画特别少,则要靠中间写.如:双、竹、比、羽、林、朋、册、弱、亿、行、很、礼、神、诗、谓、性、村、灯、队、针、执、提、程、稳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上紧下松.上面地部写得和下面地一样大,会给人一种头重脚地感觉.如:赤、炎、家、昌、可、来、是、装、菜、茶、背、景、答、笑、穿、希、策、寺、季、华、著、算、掌、需、露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主笔突出.主笔突出地规律是:首先是撇捺笔画不论出现在字地什么位置,不论与什么笔画搭配,都是主笔,其次是弯钩(包括戈钩)、盖头;最后是横和竖.如:全、企、余、食、各、茶、举、容、史、文、突、笑、艺、花、完、觉、我、成、战、找、官、穿、军、堂、方、要、世、直、中、牛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偏旁避让.方法:()左旁地右边要收缩,右旁地左边要收缩;上旁地下边要收缩,下旁地上边要收缩;()为了让合体字地结构更加紧凑,许多偏旁地写法与它作为独体字时地写法发生很大变化.如:和、社、物、样、场、种、就、到、如、政、跳、航、错、孩、钱、数、要、资、裂、突、季、势、委、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汉字整字形态()自然成型.汉字地基本形态:方形(同、固)、瘦长形(目、月)、扁梯形(白、四)、斜形(多、乃).如:国、用、团、们、月、自、耳、中、行打、间、朝、目、了、手、二、四、而、土、少夕、多、为、六、皿、回、勿、方、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横斜.横画地角度不是水平地,而是左低右高地斜线(约度度)字中有多个横画时,要保持基本平行、间距均匀.凡是字里上下有横地,都要上短下长.如:三、主、平、五、车、正、黄、章、上、可、行、世、看、真、直、再、王、首、责、奏、皇、表、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竖直.第一个去画都必须写得挺直,不能随意弯曲.当字地正中有一条长竖时,一定要写得垂直.当字中地小包围结构有左右对称地两条短竖时,不能写成垂直,相反,左竖要向右下斜,右竖要向左下斜,也就是要写成上宽下窄地梯形模样.当字中有左右对应地两条长竖时,两竖则要基本平行.凡是字里左右有竖地,都要左短右长.在有些字中,竖画本来就是斜地,所有一定要写得斜.如:十、千、中、丰、半、平、华、率、口、由、而、回、向、面、高、南、、行、作、件、利、种、根、特、解、门、作、国、图、为、勿、五、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撇、捺.从笔画方向有:平撇.从右到左,角度与短横类似.如:毛、手、禾、反.斜撇..从肿上到左下,与对角线相仿,如:木、者、茶、徐.竖撇.从上到下,先竖后撇,如:月、广、府、展.一个字中有几个撇画时,要写成上撇短下撇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写捺时,注意一个特殊要求:避重捺.如炎、食、餐 如;毛、手、禾、反、质、采、我、得、所、重、会、本、水、来、者、多、基、命、行、待、参、彩、用、房、火、炎、欢、食、聚、这、进、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点.要长短适当,不能马虎了事;要位置恰当,不能生拼硬凑.要相互照应,不能支离破碎.如:小、办、东、某、治、决、冷、准、治、没、法、波、派、消、觉、检、兴、采、然、昭、热、燕、蒸、、烈、点、雪、雷、零、震、需、露、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笔画形态()钩、提.钩和提都与它地上一个笔画地运动方向相反.如横钩地方向与横相反,竖钩地方向与竖相反.因为反方向运动,所以要特别强调力感,就像拳头缩回来再用力击出

硬笔书法结构篇

楷书的间架结构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结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基本笔画练习的再好,字的结构不好,那对于写好字来说还是失败的。要把结字练好,就必须把每一个笔画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成一个部首,再将部首与部首之间的位置关系处理好,就这样不断反复地去认真练习研究,久而久之,便会熟能生巧,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上下结构上收下放: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整体,上面部分要写的略紧一点,下部的笔画要写的舒展一些。 上下结构上繁下简:技法要点:上部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略微紧凑一点,下部要写的扁一点。 上下结构上放下收: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部分要舒展一点,覆盖下面的部分,下部不要离上部过远。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技法要点:上部要写的宽放一点,下部略微窄一点,上下的距离要紧凑。 上下结构上下同形: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部分要窄小一点,下部要宽放一点。 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部分略微窄小,下面部分要扛得住上面的部分。 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相等: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中下三个部分要紧凑,其宽度大致相等。 上中下结构中宽上下窄: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部分要舒展,上下两部分要紧凑一点。 上中下结构中窄上下宽: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略窄要收紧,上下两部份略宽。 左右结构同类并立:技法要点:写的时候左边的部分要略小一点,右边的部分略大一点。左右两边的笔画要舒展一些。 左右结构左收右伸: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的部分要靠上小一点,右边的部分要舒展一些。

左右结构左疏右密: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的部分笔画少,要向左方舒展,右部笔画多要紧凑一点。 左右结构上下均等: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上下两部宽度大致均等,要把握好上下两部的比例。 左右结构左密右疏: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左部的笔画多要紧,右部的笔画少要舒展。 左右结构左右相背: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不可离的太远,左右两边的笔画略微舒展一些。 左中右结构穿插得体: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关系,要写的密而不乱。 左中右结构左右相同: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部分要窄一点,笔画要紧凑一些,两边的大小基本上差不多。 全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部分要小一点,要根据里面的部分来决定外框的大小长短。 下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部分不可太大,外框是一个倒着的梯形。 左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部分要居中,外框要窄长一些。 上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部分要往上靠,不要写的太过于低。 右上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部分不要写的太低太靠右。 左下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捺画或其他笔画都要写的舒展一点, 被包围的部分不要写的太大。 左上包围:技法要点:写的时候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往左上方靠,不要离外框过远。

全新解密书法结构规律1

全新解密书法结构规律(一)王鹤 第一章概述 一、楷字书法结构 规范楷体字的结构是汉字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字体,这是因为其结构的严谨、精确、丰富、复杂,组合搭配形式千变万化,没有明显的特征规律,故其奥秘难于解开。千百年来一直是个琢磨不透的谜,所以能写得一手漂亮楷体字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但事实上楷体字确实存在着特定的规律,只要这个规律真正的被揭示出来,其结构也就不难掌握了。一旦明白了楷体的结构规律,人们在实际书写中的问题都将引刃而解,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了。 楷体字是由笔画经过特定搭配,组合成了上万个千姿百态的字形结构。而结构搭配的好坏将直接造成字体的漂亮与丑陋。那么笔画如何搭配才能让字变得美观呢,其中有何奥妙和规律呢?有没有一个共性的法则能涵盖所有字体的?有!那就是“均衡重心线”。 何谓“均衡重心线”?且听我们来分解一下: 第一个“均”字意思很明了,即是平等。对结构来说就是笔画之间的距离或空间相等。第二个“衡”字,即左右两边平衡对称。在这里是指在字重心线左右两边的笔画长短和份量在视觉上是相等的。“重心线”即是一个字或一个偏旁部件中心的一条垂直线。大多数的楷字的重心线在一个字中心垂线上或靠近一个偏旁部件的中心垂线上。 凡写过字学过书法的人都曾经听老师说过或在书本上看到过,要求把字写得平整,重心要稳。但我们往往很难理解。因为这个所谓平整和重心都是摸糊概念,因为它缺少一个基准作为参照。而现在我们为每个字创建了一个基准,那就是“重心线”。即在每一个字或偏旁部件的中心虚拟一条垂直线。这条线不是实线,是看不见的。但是这是一条非常非常重要的线条哦,它矗立于每一个美观规范的汉字之中。当您写字和欣赏字的时候,这条线一定要牢牢地放在您的心中、眼中、手中呵。有了这条线,平整和重心的含义才变得清晰明了,才有了实际意义。 那么楷体书法到底怎么组合搭配才能做到均衡重心线呢?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以“独体、上下、左右、包围”四大结构来揭开书法结构组合的真正奥秘和规律。 均衡重心线——即在字或偏旁的重心线两边的笔画的长度或份量是平衡的、笔画间的距离或空间是均等的。这就是楷体字结构的共性,这个共性适合于所有的楷体字。这个均衡不仅仅是横与横之间或竖与竖之间的,而应该是任何笔画之间

书法结构规律新探

书法结构规律新探 守望先锋代练 结构作为书法技法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书论、碑帖、刊物,无不关注,洋洋洒洒,不可谓不富,然依笔者之见,其核心原本不过“聚而变”也。长期以来,在汉字结构的教学上,教师无“法”可依,学生无“规”可循,由此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从这个意义上讲,探索可行的结构规律是现实的客观要求。故有必要对其加以梳理、整合、归纳和概括。 关于书法结构规律,古往今来,书论、碑帖、刊物,无不关注,洋洋洒洒,不可谓不富,然依笔者之见,其核心原本不过“聚而变”也。 结字“五论” 1.紧凑立形论 古今书论中所涉及汉字结构的要点很多,何为最基本的汉字结构规律,何为一般规律,至今仍悬而未决。 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写出的字难看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结构松散所致。由此可见,汉字结构最主要、最基本的矛盾是“聚”与“散”。聚与成形,立以成物,无聚则无形,无形则无立。万字聚为先,聚为万字先,无聚不成字,成字必先聚。就此,笔者提出“米”字聚法。顾名思义,所谓“米”字聚法是指以“米”字为代表,体现“紧凑立形”理念的汉字结构法则。其要诀为:上沉下升,左右相靠,错位穿插,有机聚合。“米”字聚法包括独米、上米、下米、左米、右米及各自核心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它们分别代表五种不同“聚合”方式的汉字。换言之,所有汉字均可按此五种不同的“聚合”方式对号入座。

具体而言,独米的结构要诀为“八方相聚,内紧外展”,上米、下米的结构要诀为“上沉下升,错位聚合”,左米、右米的结构要诀为“左右相靠,错位聚合”。 “聚”有聚形(形聚)、聚心(心聚)之别,聚形是手段,聚心是目的。 2.比例定量论 通过调整字根(一字中相对稳定而独立的笔画组合)与字根、字根与整体之间平面占有量的分配,达到视觉上协调相称、和谐相处之目的的做法,即为比例定量法。我们已知的比例仅有正比、反比之说,并无主次之分。而在书法中,这种主次是客观存在的。 何为主比例,何为次比例,对于上下结构的合体字而言,上下结构之间的长短 之比即为其主比例,而上下结构之间的宽窄之比则为其次要因素,即次比例。主比例、次比例是一个可变动的概念,它随合体字结构类型的不同而不同,随合体字结构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二者主次分明,互为补充。 3.相称定位论 “匀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匀称”主要包括比例、相称两项内容,而狭义上的“匀称”仅指相称。比例是广义“匀称”的主体和主导,其作用和意义在于决定汉字结构各部分的平面占有量,即“定量”;而狭义的“匀称”(相称)则决定汉字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上下或左右位置关系,在广义“匀称”中居辅佐、次要地位。广义“匀称”是比例加相称,即定量加定位。无量则无位,有位必有量,二者互为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重心核心论 以往关于汉字结构重心的论述,多强调汉字应有中心或斜中求正,忽略了汉字重心最基本的内容。笔者以为,树立中心或斜中求正乃汉字重心的外在形式,核心

怎样写好硬笔书法(楷体)

怎样写好硬笔书法(楷体) 钢笔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钢笔书法的书写规律与口诀

钢笔书法的书写规律与口诀,一看就 懂 硬笔书法教学:钢笔字书写规律与口诀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1、短横的倾斜度是5-8度左右2、长横的倾斜度是0-5度左右执笔方法口诀:轻松握铅笔,上边一个圆,三指来挤严,四指一条线,手握空心拳。详细讲解:捏:用大拇指和食指.. 硬笔书法是用汉字的点线组合来抒情达意的造型艺术。在掌握了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后,用基本笔画结字造型便成了初学者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结字造型是构成硬笔书皓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硬笔固工具所限,不像毛笔书法那样因笔软而使线条表现力十分丰富,而且硬笔书法在结字上有所突破,这是形成自己书风的重要环节。所以硬笔书法结字造型的重要性相对更为突出。 本节分汉字笔顺、偏旁部首,结字布势三部分。 一,汉字笔顺 按照汉字笔顺来进行正确书写至关重要,因为它一头连着基本笔画的书写,一头连着结字造形。在书写过程中,要想使笔画之间顾盼生姿,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必须先了解笔顺,知道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练到纯熟之后,点画之间自然紧凑、协调,势贯其中,以前不明白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范例 偏旁书写要领一: 偏旁书写要领二: 偏旁书写要领三: 三、结字布势

如何将偏旁部首笔画合理地组台成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是结字布势的主要内容。结字是指逐步构结成字的形状。布势是指通过字形的变化形成字的气势风格,它是结字成形的延伸和发展。 汉字的结构大数可分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几类,每类又有若干不同的类型。在分别举例讲解之前,先简述以下三个要点。 1、字形要有变化。虽说汉字是方块字,但若字字皆是方块形状,则索然无味,无所谓艺术矣。这是初学者常易犯的毛病,切记。 2、搭配要合理。我们在学基本笔画的时候要一笔一笔去观察分析,而在学结字时要一部分一部分去观察分析,多思考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它们搭配得既有新意,又不失自然。 3、把握字的重心。一个字的重心是它精神气势团聚的地方.如同战略要地,须要十分重视。若把字的重心处理好了字的布势便稳当紧凑得多了。 (一)独体字 1.对称形 书写要领:独体字没有明显的结构单位,主要靠笔画之间的相互搭配来把握重心。这类字左右基本对称,具有稳定匀称的特点。 范例 2.不对称形 书写要领:这类字由于缺乏长横或长竖,而要依赖斜笔的相互主撑求得字的平衡。 范例: (二)独体字 1、左右平衡 书写要领这类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笔画数量形状大小基本相同。书写时注意左右之间的穿插呼应。

硬笔楷书教案

李家营中学钢笔字教案 如何练好钢笔字 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第一课硬笔楷书简介 1.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关系。 2.学习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3.部分笔画的写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