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

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

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

作者:吴穷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3期

摘要:绘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传递和艺术家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现实素材的整合进行艺术

的加工,能够反映社会,展示情感,由此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具有意义。但是绘画的真

实性也并非对现实生活的照搬,一味地充当搬运工会阻挡艺术前进的脚步,绘画需要进行主观

和客观的交融以达到最佳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艺术真实艺术家艺术作品历史

一、西方先驱的“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文主义者推动了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学说的复兴,“师法自然”的理念已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共同追寻的准则。为了能

够真实地反映现实,艺术家已经不单单满足于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而是以理性去理解世界,

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去观察自然和人物。艺术和科学的相互结合成就了一个艺术创造

的伟大时代。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他提倡古代的“艺术模仿生活”学说,认为艺术就

是对生活的模仿,绘画也是如此。要体现绘画中的真实性就要以大自然为师,向大自然汲取养分,可以说自然是绘画艺术的源泉,而绘画本身是自然的模仿者。达·芬奇还提出了著名的

“镜子说”,诠释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他以镜子为喻,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如同镜子一样,可以

反映出最真实的东西,能够将画者自身转化为所描绘对象的颜色,如果自身不是一个能够因艺

术而再现自然中一切色彩形态的能手,那么肯定也不会是一位多么高明的画家。

绘画是一门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学科,既遵循外在的真实也注重内在的表达,画家应该在绘

画创作中使得主观和客观相符来表现绘画的真实性。当画者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要以理性

来指导,思考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去获取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如同镜子一般,真实地反映镜子

前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是第二自然,应当与自然并肩,甚至超越自然。海德格尔说:“绘画的

真实生成和创造过程,在领悟到物的敞开与遮蔽中达到一种揭示。”

二、中国绘画的“涤除玄鉴”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在对艺术真实性的探索上,各朝各代的绘画大家无论是在实践

创作还是在理论构建中,皆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启迪,从而开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拓展了自身

的艺术境界。

在追求艺术的真实性上,老子提出了“涤除玄鉴”的思想观念,“涤除”其意是除去尘俗

之事,要求人们要抛弃自我的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清晰。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指的就是对于“道德的观照”:其一是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

其二要求人们摒弃主观欲念和成见,使得自己的内心宁静。这是追溯历史对于审美心胸意识定

义的最早源头。庄子关于“心斋”“坐忘”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审美心胸真正的发现。“心

斋”“坐忘”最核心的思想是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心斋”“坐忘”作为审美

主体求真的绘画要求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如果绘画艺术不能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中抽离,则会

失去审美求真所要求的真实,也无法感受审美所带来的愉悦,进而会使自己的心理蒙上面纱。

如果想要得到绘画所需求的真实,就需要做到“心斋”“坐忘”,反之,如果内心浮躁,无法

进行创作,且一味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受到狭隘利益的驱使,周而复始地自我沉醉,得到的就

浅谈艺术的真实性

浅谈艺术的真实性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浅谈“艺术的真实性” 杨老师让大家谈谈自己对“文学真实性”的理解,让我想起今年 12 月份我参加的“明慧杯”中国大学生艺术创作大赛。大赛主题是“感动的人和事”,其中对文学类创作作品有一个要求“内容真实”。随后,在具体文本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内容真实,是对生活原本状态的摹写,要求所写的人和事都必须是未经艺术加工的,还是取材于生活经艺术思维加工后展现出另一种艺术审美的真实?这也决定我是把材料写成报告文学体裁还是小说体。文学本就是一种审美性的艺术,所以,我想把这个真实扩展到艺术范围浅谈艺术的真实性问题。 真、善、美作为文学或艺术创造的价值原则,要求作家或艺术家必须带着崇高的精神品格,饱含人文关怀的“善”,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实,用艺术形式展现一种审美的世界和审美的精神状态,从而唤起读者对世界美的体悟和对人性善的张扬。我觉得,一部作品,如果能因“真”感动读者,因“善”启迪读者,因“美”愉悦读者,便是成功的。而对文学或艺术价值的追求,最能体现其审美价值的就是“真实性”。 根据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观点,即文学是由世界、作者、作品以及读者构成,所以,在阐述文学或艺术真实性时,我也想从这四个方面来浅谈一些我的感受。 对于艺术的真实性,我个人认为最具主体性的是作者。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具有真实性,首先要看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思想理念是否具有真实性。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概论》教材只是把“诚挚的情态”作为一个分点阐述艺术情感的表现方式,而我想把这一点放在阐述文学真实性的首位,是因为我觉得一部作品的灵魂便是透过文本表象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情感思想内核。以我手写我心,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是在沈文慧老师的《写作》课上我感悟最深的一点。 文学作品需要真情而非假意,排斥“无病呻吟”。作家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再华美的表现形式,再高尚的价值追求,都是没有意义的。所谓的真诚写作,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生命诚挚的感悟。我很喜欢冈察洛夫在谈到自己创作心得的一段话,他说他只写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爱过的

对艺术真实的理解

对艺术真实的理解 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来呈现。然而,对于艺术的真实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首先,艺术的真实是指艺术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创作,试图将他们的情感、思想和经历传达给观众。这种真实是基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观察,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诠释和传达他们所理解的真实。 其次,艺术的真实也可以指艺术作品所揭示的社会和文化真相。艺术家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政治现象和文化变革。他们可以通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形式,呈现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平等和冲突。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启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反思,促使社会变革和进步。 此外,艺术的真实还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本身的真实性。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技巧和细节的表达,使观众感受到它们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无论是绘画作品的细腻笔触、音乐作品的和谐旋律还是戏剧作品的生动表演,艺术作品都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创造出一种真实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然而,艺术的真实也是主观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对艺术的真实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而另一些人可能更注重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因此,艺术的真实是一种主观体

验,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艺术的真实是多维度的。它涵盖了艺术家的真实表达、社会和文化的真实揭示以及艺术作品本身的真实性。然而,每个人对艺术的真实理解都可能有所不同,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感受和理解世界的独特途径。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都可以通过艺术找到自己独特的真实体验。

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

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 中国写实油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方式的艺术形式,多年来在国内外艺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和赞誉。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油画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对其表现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关于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 一、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特点 中国写实油画作为一种混合中国传统美术语汇和西方绘画技巧的艺术形式,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思潮相融合,创作出既具有中国风情又富有现代感的绘画作品。在表现性方面,中国写实油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视觉感官的表达方式。油画在颜色、形态、构图、色 调等方面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种空间感和立体感,并能够让观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在表现时能够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等手段,强调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形体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亲密、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效果。 2、强化部分细节的塑造和表现。中国写实油画在细节的把握 和处理方面要求十分严谨,画家常常会在细节的表现上下功夫,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构图技巧,将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来,从而使作品更加立体、生动、逼真。在细节的处理上,中国写实油画还强调对现实中微观事物的表现,更好地体现出写实的本质特点。 3、追求造型的表现力与象征意义。绘制中国写实油画除了要

求传统写实画的细致入微,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画家的创造性和艺术想象力。画家能够通过造型的方式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从而达到作品的象征性意义。 二、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 在写实油画的表现形式中,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以传统水墨画为主,而西方绘画则以显现色彩和重视线条为主。在表现风格上,中国传统写实画更强调形神兼备、以形写神,追求精神上的表现,而西方写实油画则更重视外观上的真实实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对于中国写实油画而言,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不但受到了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也与个体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有关。一位优秀的中国写实油画画家,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写意画的技巧,同时也需要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理念,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 三、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将几何学的构图与写实的画面内容结合起来,展示出中国艺术美学的魅力并寻找到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未来,中国写实油画应该继续发扬传统,结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新工具和材料,采用新技术和方法,深化该艺术形式创作的意义,开创出新的发展道路。

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

论绘画艺术的真实性 作者:吴穷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3期 摘要:绘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传递和艺术家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现实素材的整合进行艺术 的加工,能够反映社会,展示情感,由此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具有意义。但是绘画的真 实性也并非对现实生活的照搬,一味地充当搬运工会阻挡艺术前进的脚步,绘画需要进行主观 和客观的交融以达到最佳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艺术真实艺术家艺术作品历史 一、西方先驱的“人文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文主义者推动了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学说的复兴,“师法自然”的理念已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共同追寻的准则。为了能 够真实地反映现实,艺术家已经不单单满足于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而是以理性去理解世界, 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去观察自然和人物。艺术和科学的相互结合成就了一个艺术创造 的伟大时代。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他提倡古代的“艺术模仿生活”学说,认为艺术就 是对生活的模仿,绘画也是如此。要体现绘画中的真实性就要以大自然为师,向大自然汲取养分,可以说自然是绘画艺术的源泉,而绘画本身是自然的模仿者。达·芬奇还提出了著名的 “镜子说”,诠释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他以镜子为喻,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如同镜子一样,可以 反映出最真实的东西,能够将画者自身转化为所描绘对象的颜色,如果自身不是一个能够因艺 术而再现自然中一切色彩形态的能手,那么肯定也不会是一位多么高明的画家。 绘画是一门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学科,既遵循外在的真实也注重内在的表达,画家应该在绘 画创作中使得主观和客观相符来表现绘画的真实性。当画者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要以理性 来指导,思考眼睛所见到的一切,去获取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如同镜子一般,真实地反映镜子 前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是第二自然,应当与自然并肩,甚至超越自然。海德格尔说:“绘画的 真实生成和创造过程,在领悟到物的敞开与遮蔽中达到一种揭示。” 二、中国绘画的“涤除玄鉴”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在对艺术真实性的探索上,各朝各代的绘画大家无论是在实践 创作还是在理论构建中,皆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启迪,从而开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拓展了自身 的艺术境界。 在追求艺术的真实性上,老子提出了“涤除玄鉴”的思想观念,“涤除”其意是除去尘俗 之事,要求人们要抛弃自我的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清晰。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指的就是对于“道德的观照”:其一是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 其二要求人们摒弃主观欲念和成见,使得自己的内心宁静。这是追溯历史对于审美心胸意识定 义的最早源头。庄子关于“心斋”“坐忘”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审美心胸真正的发现。“心 斋”“坐忘”最核心的思想是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心斋”“坐忘”作为审美 主体求真的绘画要求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如果绘画艺术不能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中抽离,则会 失去审美求真所要求的真实,也无法感受审美所带来的愉悦,进而会使自己的心理蒙上面纱。 如果想要得到绘画所需求的真实,就需要做到“心斋”“坐忘”,反之,如果内心浮躁,无法 进行创作,且一味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受到狭隘利益的驱使,周而复始地自我沉醉,得到的就

油画艺术语言表现题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浅析

油画艺术语言表现题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浅析 油画艺术承载作品思想情感的物质形式是用它特有的存在形式来表达的。这种表达形式是以物质实体如由造型因素的各种材质、表现直观的视觉符号——点、线、色块等和艺术家表达的特定思想主题两大部分构成。从思想主题的角度分析油画艺术语言,它所包含的思想主题是真实存在的,并带有其特有的现实性。 说到思想主题,人们往往一下子联想到油画作品的内容。从油画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内容并非一切,许多抽象的油画作品,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它们通过油画艺术语言的物质语言因素:抽象的点、线、面、色块以及材料本身的肌理纹路,反映艺术家内心意识的情感——思想主题。因而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油画艺术语言的思想主题取决于油画家对待现实的客观态度和反映。 (一)、油画题材与生活的关系 油画题材是作品直接表达的对象,它是作者对客观生活有所感动而选取并予以加工的生活材料。它是作品表达内容的基础,它“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它是“心灵化了的东西”。油画题材的选择不是盲目的,油画家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探索到特定的视觉要素及与思想主题相关联的因素,并在生活积累中逐渐沉淀一些对其有用的题材,作为思想主题的载体,传达其思想情感。这里我们要弄清楚思想主题容量与油画表现题材大小之间的关系。小题材可以表现大主题。毕加索的一生作品无数,《格尔尼卡》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可谓人类所关注的大主题,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倦通过他的画面全部展现出来。作品反映的思想主题与题材之间是一种制约关系,它们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在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中,一些处在风格形成期的油画家,常常思考着去反映大主题、大思想,构思往往陷入痛苦的蜕变之中,如何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找到恰当的物质媒介。因而,苦恼的根源在于媒介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包含着作者与社会意义的共性的一面。 制约画家选取题材的因素很多,其中题材的真实性、现实性是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艺术家总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非常敏感的一类人,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时代,能够流传至今而不断放射其魅力的作品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油画史上可能会有象凡高、高更那样生前不得意的天才,人们说他们是属于未来,不属于同时代人,但从他们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来看,无一不是其自身生活的反映。高更,在人们追逐物欲和都市生活的时候,他却厌恶这些恶欲,鄙视金钱和虚伪或称之为时尚的流行的艺术样式,只身于塔希提岛原始蛮荒中寻找自己灵魂的归属。用高更自己的话说,“在那里,在塔希提岛,我将能在寂静可爱的热带夜晚,聆听我心灵运动的柔和低微的音乐,与我周围的神秘的存在亲密和谐。”高更的选择注定了他不为人理解和作为一个艺术大师的坎坷命运。人们不理解他是因为无法沟通他心灵的真实。巴黎的繁华与塔希提岛的宁静,优美在时空上并无差别,差别在于人们的价值取向。高更在这个小岛找到了与他朝思暮想的思想主题的媒介点,这种媒介点使他能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油画家中脱颖而出,打破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成规,实现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形成独有的象征性,主观性和装饰性一体的独有艺术风格。 在塔希提岛上,他“用来自人的生活与自然的某些题材来作为依托,通过线条、色彩的安排而获得交响与和谐,并不表现普通画面所说的‘真实’,它们不是直接表现思想,但是他们应该使人去思索,象音乐做到的那样,不需要思想和意象的帮助,而只要依存在于脑子中的神秘关系和那种色彩及线条的安排。”①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中西绘画艺术比较——写实与写意 写实与写意 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画的重要区别是,一个注重写实,一个注重写意。所谓写实,就是真实地描绘事物的面貌,强调事物形态的真实性。西方绘画这种写实的观念,受到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模仿说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其《诗学》中最早阐述了“美的艺术”的特征,并把“美的艺术”称为“模仿的艺术”。模仿说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也是亚里斯多德艺术理论的基础。12世纪中期后,由阿拉伯传入西方的亚里斯多德学说,包括艺术模仿理论,经过西方基督教的改造和融合,纳入了基督教神学体系中,成为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理论。 实际上,基督教绘画的写实观念,早在亚里斯多德理论传入欧洲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来自于基督教教义本身。基督教教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及人的躯体,都是上帝创造的。基督教神学家还多方论证上帝创世的真实可靠性。在这“信仰的时代”里,艺术家是“忠于上帝”的工具,必须全身心地为宗教服务,按照宗教的观念和教会的要求,描绘苍天大地、山川河流、树林草木、飞禽鸟兽,表现它们的真实存在。描绘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表现人体的比例、结构,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出来的,画家必须小心翼翼的表现人,不能歪曲人的形象。石涛山水作品

基督教美学家还认为,一切美都来源于上帝,美的根源只在上帝,只有上帝才是美的本体,才是美本身。中世纪美学家奥古斯丁说:“是你,主,创造了天地;你是美,因为它们是美丽的;你善,因为它们是好的;你实在,因为它们存在。”这实际上把真与美,都归于上帝。因此,表现美,是为了上帝,因美来自上帝。表现真,也是为了上帝,因为真是上帝创造的。 12世纪中期后,亚里斯多德学说传入西欧,神学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上帝是美的根源的学说,另方面,将亚里斯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学说,经过改造,融进了基督教神学之中。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是自然万物的根源和制造者,上帝虽然不创造艺术品,但它创造的自然产品,却可以为艺术家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若干范例,准备好各种要素,而艺术家不能创造自然产品,他要创造艺术作品即人工产品,就必须以上帝创造的自然产品为范例,模仿上帝创造的活动方式。他说:“艺术的过程必须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的产品必须模仿自然的产品。学生进行学习,必须细心观察老师怎样做成某种事物,自己才能以同样的技巧来工作。与此同时,人的心灵着手创造某种东西之前,也需要受到神的心灵的启发,也必须学习自然的过程,以求与之相一致”(《西方文论选》上卷)。可见,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反映自然和客观现实,而是要求自然的模仿与艺术家的主观精神结合起来。这是他以神学改造亚里斯多德“艺术模仿说”的结果。总之,基督教神学美学家,主张艺术反映真实,反映自然,但他们的真实观来自上帝,是由上帝创造的真实。

“瞬间的真实”:论德加绘画的艺术特色

“瞬间的真实”:论德加绘画的艺术特色作者:陆正虹 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8期 埃德加·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的创作实践中,既有浓重的古典主义情结,又有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变革语境之中的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探索。他钟情于歌剧院、餐馆、赛马场等场所,努力地去捕捉那瞬间的真实性,试图 把“古典”与“现代”的矛盾有机地结合在他对特殊语境中人物动态、情绪的瞬间时光变换之中。本文试图从德加绘画艺术的本体语言着手,在将德加绘画与印象派绘画整体特征的比较中,和对德加绘画语言对西方古典绘画的传承与突破的分析研究,深刻领会与把握德加绘画艺术 “瞬间的真实”——这一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来重新看待和评价德加的绘画成就以及对后世的 影响,为我们的油画创作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一、德加绘画艺术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特征 作为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中较具特色的一位,德加绘画风格的最终形成与那些追求绚丽色彩和大胆创新精神的印象派画家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深入解读德加绘画艺术之前,有必要 从整体上总结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特征。 第一,重光色瞬间。莫奈说过,“我画的只是瞬间”。印象派的色彩就是建立在个人的瞬 间视觉印象上的,他们在观察对象时,是从阳光的瞬间变化中捕捉光彩的瞬间印象,采用的是“同时观察”,也就是要能在瞬间的同时把握住对事物的总体认识。 第二,重室外光线。众多印象主义画家们关注光、色,把美丽的阳光和色彩移至架上绘画,感受到了在画室内从没感受到的那种动人的光线和色彩,为将这种瞬间印象和感受表达得更为 真实,室外光线成了他们表现的主要课题。 第三,重视觉优先。印象主义重视觉,这里的视觉指的是本身所特有的“视觉混合”。印 象主义否定固有色,认为色彩是来自于光而并非物体,不在调色板上进行色彩调和,而是把不 同颜色并列于画布上,也就是所谓的分割着色法,让观众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自动的在视觉上进 行调和,这一点在点彩派绘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德加作为印象派画家中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他处于印象派画家群体中却又时刻 与他们在绘画风格上保持着距离。因此,德加的绘画艺术存在着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的艺术 特征: 首先,重动态瞬间。当其他印象主义画家沉迷于光色瞬间的同时,德加却更关注物象动态 的瞬间,马飞奔、浴女洗澡、舞女跳舞、女工劳作时的瞬间动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重室内光线。德加喜欢画人,对室内人物光色的兴趣要胜于对自然光色的关注,他 认为室内的光线同样具有自身的魅力和情感,这种光使德加用色粉笔的质感加强,德加笔下的 女人肌肤被这种室内光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是如此的真切自然。 再次,重感受真实。为表达感受的真实,同一个题材,德加都得画好几遍,进行反复地提 炼和揣摩;同时,为保证感受的真实,德加保持了一种属于旁观者的态度,在率直的表露中, 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德加绘画语言对古典主义艺术的传承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演变

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演变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是唐代之后、 元代之前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灿烂的时期。宋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对后人影响深远。本文将从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发展演变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1.写实主义 宋代绘画倡导写实主义,注重描绘物象的真实性和形态特征。徐渭《翠微山房图》、马远《白水洞庭图》等作品均体现了宋代绘画强调的写实主义特点。 2.山水画的兴盛 宋代山水画的兴盛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山水画不再只是文字描 写山水的一个附属,而是成为了重要的题材。宋代山水画家反对旧时以诗赋描写山水之景的方法,强调靠山水画本身的特色来表现山水之美。李唐、范宽等人的山水画作品创造性地将中轴对称体系融入到山水画作品中,形成了“拟古写意”、“浑然 一体”的笔墨风格。 3.意境的追求 宋代绘画艺术追求的是创造深刻的意境,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宋人 画家常常通过画面的主体、题材、色彩的运用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感受。梁楷、苏汉臣、宋辽国等画家的作品,描绘出一种凄婉之美、太虚之意、宁静之幽,蕴含了深刻的意蕴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4.色彩的变化

宋代绘画的色彩以雅致、朦胧、柔美为主要特点。画家往往运用淡雅的色彩来表现自然山水的神妙之美,这种艺术风格也称为“淡泊山水”。宋代著名画家郭熙的《清明上河图》使用的是鲜艳的色彩构成,美轮美奂。 二、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 1.北宗和南宗 宋代绘画发展演变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可分为北宗和南宗两种风格。北宗风格多以山水画为主,以徐渭、李唐、宣德等人为代表。南宗风格则主要以花鸟画为代表,以呈祥、宋辽国、吴道子等人为代表。 2.元丰画派 元丰画派是北宗中的代表,以徐渭、李唐等画家为主要代表。他们独树一帜,创造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们通过精密的笔触和写实的表现手法,强调了画面的结构和构图。 3.南宗花鸟画 南宗花鸟画是宋代绘画发展演变中比较鲜明的一个风格流派,以宋辽国、呈祥等画家为代表。他们擅长描绘花卉栩栩如生的美丽姿态,其画作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描绘花鸟的技法,又融入了宋代绘画的新风格。 总之,宋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了多样的特点和艺术风格,我们可以从追求写实主义、山水画的大发展、意境的追求和色彩的变化等方面来理解和欣赏宋代绘画的巨大价值。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以及发展的演变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艺术享受,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上的瑰宝。

论艺术中的真实性-2019年文档资料

论艺术中的真实性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时代的推动,哲学的指导, 个人思想的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推动个人前进。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推动与哲学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时代的推动与哲学的指导,可能成不了艺术家,但如果没有个人思想,也成不了艺术家,这就好比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外因只是起一个推动、促进作用,而内因则是前进、飞跃的重要因由,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没有内因,外因就不起作用,他们是相互的,因此说,个人思想在成就艺术家的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独特的个人思想,也就失去了艺术家的内因, 而今天就让我谈谈作为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思想与个人思想的重要意义。 所谓思想就是个人独特的一种见解,而这种见解应该做到一种“大”,一种真实。应勇于揭开事物的面纱,探究事物最真实 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甚至我自己也是一个形式上的存在,不过是假象罢了。而什么是真实,仅以个人角度来看,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宇宙的本质是“虚无缥缈”,天地混沌初开,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虚无缥缈”,是 “无”。而这种原始状态发展推进才有了“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此归结起来可以说宇宙的存在只不过是假象,宇宙最真实,最原始的状态是

虚无缥缈”,事物的真实是“纯粹实在”,而我们个人最真实的存在是“心”,当然只要我们活着,肯定是摆脱不了种种假象,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用心去很虔诚的对待人世的一切,在这种假象中,以虔诚的态度揭开事物的面纱,获得至纯的真实。 每个人均有其价值,自有其可贵的真实,不比依据圣人, 更不应装模作样假道学,文艺之可贵就在于各人表达这种自己的 真实,而不在其他。(《美学三书一一美的历程》?李泽厚)。 因此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有种个人独特的价值,并且应尽量去发掘?完善这种个人特有的价值。作为一个艺术家,应 该看到自己“可贵的真实”,当然,仅仅不是看到就行,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表达出这种真实。 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至少是那些我 们做为人能够理解的真理。”(《立体主义声明》?毕加索)。从而看来,艺术的确也是一种假象,至少它的形式是一种假象,不是真实的存在,是内容象征性的存在,而它最真实的一面是它用形式表现了真理,表达了自我的真实,因此总的来说一切的一切还是假象,但这种假象与真实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真实通过假象表达,假象是真实的形式存在。而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尽力通过对假象的观察,发现一种真实,最直接的表达自我。 艺术家的关键在于思想的高度,而应表现技巧只是一种“自义的东西”(梵?高)。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一种伟大的思

论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

论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 【内容提要】艺术创作的过程,不只是对自然真实的模拟,它既要突破自然地真实,同时还要结合我们的个性、感受抓住本质,并以虚构的守法“重构”艺术的真实,如此才能创作出没得艺术。本文分四个大的部分对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进行分析论述,即:对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总括论述;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内涵及其关系;理解艺术真实、艺术虚构的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大作用;在文学创作中应怎样理艺术真实、艺术虚构。通过分析论述,以期对促进文学创作向前发展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艺术真实艺术虚构关系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只是对自然真实的模拟,它既要突破自然地真实,同时还要结合我们的个性、感受抓住本质,并以虚构的守法“重构”艺术的真实,如此才能创作出没得艺术。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大脑里的反映的产物,因此,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经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概括、虚构,塑造艺术形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这时,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活事实,而是已有艺术虚构成分的生活真实了。准确全面地把握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对于促进文学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内涵

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搬生活现象,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艺术家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把现实中本无有、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等构想出来。 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艺术虚构对于艺术的典型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艺术不能照抄生活现象,而是必须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改造、集中、概括,创造出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典型形象,这个过程就

浅谈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浅谈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在绘画中技法要求是写实的,是写实主义,与抽象主义相对。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又称为现实主义画派,或现实画派。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雕塑何文学,戏剧中常用的概念,更狭义的讲,属于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绘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人们借由感官知能接受信息,加以分析组织,以自然为题材(例如自然风景或时事议题)用任何技法将其具体表现出来,但因其生长环境和具体认知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经验,这种组织后的观点差距,令同一题材的作品有不同的表现。这个流派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事实上,从历史的长河中纵横地考察“现实主义”,不难领会其实质。在其前为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当时的美术完全以宗教故事为题材,表现手法上呆板、冷漠,今天看来略带一些表现主义因素;在其后的现代艺术,反对对客观形象作客观的再现,把过去对客体的观照转向了对人本身的观照,否定写实,否定模仿,更不用说后现代主义的强调过程、强调行为,艺术不是描述、解释、美化、修正和评价生活,而是艺术本身即生活,表现手法上偏离架上绘画形式。另外,相对于东方艺术的主客体相融的“天人合一”的写意体系,很容易寻索到“现实主义”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并用写实的手法加以体现。 19世纪法国的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典型化、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夸张,排斥神话、宗教和寓言题材,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打破了过去以为能够入画的只有高贵的东西、高贵的人,一般平民百姓不能入画的传统,常常直接刻画当时各阶层人物,描写他们的生活,反对美化和粉饰现实,力主如实、客观地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 库尔贝,19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1848年6月参加工人起义,1849年创作《打石工》,1854年创作《筛麦妇女》,1855年创作《画室》。1855年巴黎举行万国博览画展,库尔贝的作品被拒之门外。60年代投身革命斗争,对劳动人民的贫困艰辛非常同情,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被选为公社委员,并任艺术家协会主席,公社失败后被捕入狱。1873年,流亡瑞士,1877年在贫困交加中客死异国他乡。 杜米埃,创作了约4000张政治讽刺画和社会风俗画。他的作品直指时弊,积极投身到社会之中,把握时代脉搏,赋予那些最普通的题材以宏伟、壮观积极向上的思想。1834年创作石版画《1834年4月15日特朗斯诺宁街的屠杀》,1854年至1856年创作《司法人员》,1858年创作《洗衣妇》,1862年创作《三等车厢》,其间被判刑和罚款。长期被政界压抑,同时又受到艺术界中部分人士

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与“实”-最新年精选文档

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与“实” 从哲学意义上讲,“真”是主体,“实”是客体。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是随着人类的历史而存在的,它的意义也是不断追求真实情感的过程,从原始的洞窟岩画、彩陶纹样到当代的照相写实、抽象水墨艺术,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与审美习惯的支配下,创造着不同形式的绘画艺术,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一科技进步是西方写实绘画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回顾西方美术史,你会发现在20世纪以前的主流绘画,除去叙事性题材不谈,从绘画语言来说,是不断追求视觉真实的历史,这种写实性绘画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突破都是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发生的。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和透视学的产生,艺术家直接参与研究和运用二者的成果,从而改变了中世纪壁画中人物和风景的僵硬刻板描绘,让画面更生动、更亲切地接近现实生活。在这个时期对解剖学做出贡献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能熟练掌握、运用透视法则的画家乌切罗最具代表性。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各个时期主流绘画时而追求自由奔放的巴洛克风格、时而又流行奢华的洛可可风格,但探索视觉真实的方向并没有偏离,到大卫、库尔贝所在的新古典和现实主义绘画时期达到顶峰。进入19世纪,艺术家还没有就此罢手,光学的发展又打开

了绘画探索的另外一扇大门,我们熟知的印象派绘画就产生于这个时期。最早进行绘画色彩真实探索的画家应该是英国画家透纳,在他的启蒙下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出现了一批有志于改变 固有学院规范的画家,其中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 到后来的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和西涅克作品的风格特征和科学 分色图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成果启迪了画家,他们智慧地发现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色彩上更大限度地 接近了视觉的真实。 试想,难道印象派之前的画家就看不出来在阳光下的阴影中有蓝色吗?为什么在几百年里的西方绘画总是笼罩在黄褐色调中?我想这其中会有几种原因:其一是材料学的发展,19世纪以前的画家常用的颜色一般最多不超过7种,多为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1856年合成颜料的发明,是现代颜料工业的里程碑,化学工业生产的合成颜料品种多、成本低,优质的合成颜料在着色力、耐光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优于一般的天然有机颜料,经过合成加工的无机颜料可以代替绝大部分天然矿物颜料。这时期的颜料品种已超过20种,材料学的发展为绘画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其二是现代光学的成果对绘画产生了影响,其实,早在17世纪后期牛顿的分色光谱发现一直没有受到画家的重视,直到印象派画家莫奈运用提纯的鲜艳颜料造成的视觉距离混合规律创作,从此印象主义绘画诞生了,也可以说牛顿的实验光学支配了印象派之后的视觉艺术。还有一种原因,那一定是古代画家思维的惯性,受到

简述现实主义美术

简述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现代艺术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和真实感的再现。现实主义美术以客观、真实、自然为核心理念,通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以真实的视角和细腻的技巧,展现社会现象、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等。 现实主义美术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艺术家们通过对细节的准确捕捉和对光影的精确运用,使作品呈现出真实的质感和立体感。他们通过绘画人物、描绘风景和刻画社会现象等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和观察。 现实主义美术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艺术家们通过绘画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描绘工人和农民的艰辛劳动、表现社会不公和剥削等,呼唤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他们通过真实的描绘和细腻的表达,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 现实主义美术也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艺术家们通过绘画自然景观、描绘动物和植物的细节,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他们通过精确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使作品中的自然元素栩栩如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实主义美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摒弃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理念,

将艺术与现实紧密结合。现实主义美术以其真实的表现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现实主义美术的影响远不止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它对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实主义美术让艺术家们明白,艺术不仅仅是追求美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现实主义美术的精神在后来的各个艺术流派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实主义美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对现实的真实描绘和深刻表达。它使观众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主义美术通过艺术创作,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辛酸和困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现实主义美术启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 现实主义美术以其真实的表现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在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同时也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现实主义美术的精神在现代艺术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和理解现实主义美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以及我们自己在其中所处的角色和责任。

艺术真实举例

艺术真实举例 什么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指艺术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感知,以及艺术家自身的情感和思考,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使观众能够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真实存在的情感和体验。 艺术真实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绘,也包含了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主观表达。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来呈现,如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无论是哪种形式,艺术家都追求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内心深处真实而独特的情感。 艺术真实的重要性 艺术真实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它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世界交流和对话的方式。通过欣赏具有艺术真实性质的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社会,并与之产生共鸣。其次,艺术真实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自我认同。当我们欣赏一幅真实而深刻的画作,或者听一首触动心灵的音乐时,我们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体验到共同的情感。 艺术真实还有助于启发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通过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描绘,我们可以拓宽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并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体验。艺术真实还可以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并培养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特鉴赏力。 艺术真实的举例 绘画:荷尔斯顿·霍普金斯《夜班火车》 荷尔斯顿·霍普金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画家,他以其细腻而逼真的绘画技巧闻名。他所创作的《夜班火车》是一幅典型的艺术真实作品。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咖啡馆内的晚上,人们坐在柜台前,喝着咖啡,沉浸在各自的思考中。画面中的细节和光影处理都非常精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幅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描绘,展示了城市夜晚的孤寂和人们内心的思考。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寂寞,在繁忙都市生活中找到共鸣。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姿态,观众可以想象出他们内心所经历的情感和故事。 音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真实性质的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九交响曲》。

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是美学的技术性,艺术直接产生于创造它的主体——人。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美学的精神和内容,目的就是通过表现和展示传播等程序触动、激发欣赏者的情绪,引导欣赏者的欣赏行为。它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 艺术的真实性--- 一个永恒的不容回避的话题,自古以来就被人津津乐道。 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成果,就存在着一个认识的正确与否活真实与否的问题。那么艺术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什么是艺术真实性。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都是社会的人,离开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不会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艺术真实就是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性。作为艺术,真实是基础、是生命。离开了“真实”,就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艺术真实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他的真实必须来自实际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也是艺术真实的唯一源泉。反过来,实际生活又是检验艺术真实的唯一尺度。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还要用实际生活来检验。只有作品既真实地再现了实际生活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的某些方面、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评价,又同生活的客观实际相一致或大体一致,才算具有艺术真实。 艺术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实际生活的人和事,主要是指实际上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人和事。而艺术作品一旦产生就必须回到社会去实现其价值。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静止和孤立的现象。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它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

关于美术创作中艺术真实性浅谈

关于美术创作中艺术真实性浅谈 关于美术创作中艺术真实性浅谈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揭示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活动,美术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人类社会变化无穷的实践活动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风光。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真实反应和艺术升华:艺术来源于社会现实,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日常生活,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心智、思想及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美术作品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我想重点谈一下生活中美术创作的真实性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一、生活的真实性为美术创作,艺术创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条件 活生生的现实、真实的世界、丰富的社会生活,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往生活、生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自然的变化多端、历史的变迁、自然的更替都为艺术创作特别是美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丰富的真实的,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物质生活基础的条件,客观的现实世界是美术艺术产生的生命之源,任何美术家或者是普通民众的艺术创作都脱离不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无论多么抽象的艺术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生活的真实性的一面,离开物质现实世界,美术艺术的创作就失去生命力,失去根和艺术的土壤:离开了真实的世界,美术艺术产生的便成了空谈,也不可能产生,受广大民从喜爱与接受的艺术,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美术艺术作品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也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场景,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写照。要想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经受住时代考验的美术艺术作品,就要求美术作者都应真正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真实现实社会、生活、大自然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获得创作灵感,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为人们提供美的艺术的作品供大家品味、欣赏,从而陶冶广大民众情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现实生活中的艺术

论述梵高绘画中的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论述梵高绘画中的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19世纪著名的荷兰画家,其独特 的绘画风格和高度个人化的技巧使他成为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梵高的绘画作品中,人们可以同时感受到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首先,梵高的绘画作品中融入了艺术美,这表现在他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上。梵高的绘画风格充满了动感和冲撞性,他运用了粗糙的笔触,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颜色。他善于运用油画的特殊质地,将画布上的油彩堆积起来,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质感。他的色彩运用也非常独特,他运用纯色而不是混合色,使画面充满生动和戏剧性。这种独特的绘画技法使梵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美的感受。 其次,梵高的绘画作品中也展现了现实美。他善于通过绘画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观察。梵高在绘画中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和农村等现实对象,但他并不只是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对现实进行诠释和表达。他用独特的风格和视角来捕捉现实中的细节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例如,他在描绘夜晚星空时,不仅仅是呈现富有诗意的星空图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同时,梵高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非常独特,他通过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使观者更能够理解人物的内在世界。这种现实美并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加工和表达的一种美。

梵高在他的绘画中融合了艺术美和现实美的关系,使这两种美互相补充和作用。他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来丰富和提升现实世界的美感,同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表达,使艺术作品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生活。他的绘画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和探索。通过艺术的形式,梵高告诉我们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去感受和理解现实的美。 然而,梵高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他的艺术美也常常被误解和低估。有些人认为他的绘画风格太过夸张和不真实,不符合传统美学标准。然而,正是因为他的独特和个性化的绘画风格,梵高才能够在当时艺术界引起轰动,对后来的艺术产生巨大影响。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打破了传统观念对艺术美的固有认知,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 总之,梵高的绘画作品中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来丰富和提升现实的美感,同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表达来更好地呈现艺术的内涵。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也为艺术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梵高的绘画作品启示我们要更加开放地对待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