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9°22′~34°40′,东经114°53′~119°30′,国土面积13.96×104km2。东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接中原腹地,处于华北与华南之间过渡地带。行政区划上,全省辖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61个县,省会为合肥市。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河横贯本省,省域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过渡特征。由于地形由东部平原过渡到西部丘陵山区,海洋气候影响趋弱,也表现出一定的经向过渡性。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生态要素的纵向和横向过渡渐替,形成了本省具有显著特点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形地貌

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和江南(皖南)三个区域。地形由平原、山区、丘陵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

安徽省淮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淮河和长江之间分布最广的是岗、冲相间的波状起伏地,间有较高的低山、残丘及小面积的滨湖平原;大别山区位于江淮之间西南部,海拔多在500~1000m,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位于霍山县境内;长江沿岸平原介于江淮低山丘陵和皖南低山丘陵之间,依长江走向,呈狭长带状。铜陵以西平原狭窄,以东平原开阔,沿江平原残存有低山丘陵;皖南丘陵山区分布有三条明显的山地丘陵带,海拔一般都在400~1000m,少数1000~1500m以上,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m,是全省最高峰。

三、气候

安徽省处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旱、涝、风、冻、霜、雹等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1)降水:全省常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最北部750mm,江淮之间1000-1200mm,江南局部可达2000mm以上,黄山和大别山区是全省降雨中心。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常有洪涝干旱灾害发生。

(2)热量: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14~16℃,由北向南逐渐增高,≥10℃年积温4600~5300℃,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180-240天,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丰富,≥0℃的辐射总量4185~5023MJ/m2。

(4)干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干燥度约0.6-1.2。

四、水文水系

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6.71×104km2,长江流域面积6.60×104km2,新安江流域面积0.65×104km2。全年平均入境水量8585.38×108m3,出境水量9129.47×108m3;年平均降水总量1585×108m3,其中648×108m3形成河川径流。现有水库4238座,总库容149×108m3,涵闸7588座。

五、土壤

安徽省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壤类型及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黄棕壤、黄褐土、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岩)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全省土壤南北地带性分布明显,山地具有垂直性地带分布特征。

六、生物

安徽省的自然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森林生态系统,淮河以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被从北到南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全省有维管束植物3645种,其中蕨类253种,裸子植物72种,被子植物3320种左右。

全省已知野生脊椎动物(不包括鱼类)共557种,其中两栖类39种,爬行类68种,鸟类354种,兽类96种。在野生脊椎动物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省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03种。

安徽省农业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或三熟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水稻、麦类、豆类、高

粱、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麻类、烟草、茶叶、瓜果和蔬菜类为主,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

七、矿产资源分布及资源特征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矿种较为齐全,主要矿种储藏分布比较集中。已探明的矿产主要包括多种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地壳能源矿等。全省已发现有用矿产138种,其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2种,各类矿石年产量1.94x108t。

已探明矿种中有50多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次,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为安徽省五大优势矿产,全省矿产中除石灰岩外,主要集中分布在两大片,即“两淮”地区的煤,沿江地区的铁、铜、硫、明矾石及其他伴生金属矿种。

八、生态系统产品

产品提供是生态系统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粮食、油料、麻类、药材、棉花、糖料、烟叶、蔬菜以及畜禽产品等,2002年全省有关产品产量为:粮食2765×104t,棉花35.3×104t,油料282.3×1044t,糖料31.4×104t,烤烟3.1×104t,茶叶4.8×104t,水果819.3×104t,采伐木材263.0×104m3;肉类总产量341×104t,禽蛋产量115.3×104t,水产品产量162×104t。同时全省农村生活用能的68.9%来自于薪柴和秸秆,约2634.8×104t。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的旅游产品提供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大类,以“两山一湖”为代表的皖南旅游区是全省旅游产品的重点。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

安徽省人口总数为620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8%,居全国第8位,但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45%,人口密度为446人/km2,城市及淮北平原地区密度高,山区密度低。全省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城镇化水平29.3%。

安徽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汉族人口占99.3%,少数民族占0.7%。

二、经济

2002年全省GDP为3569×108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73.1×108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2×108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7×108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1.7:43.5:34.8,人均GDP 5623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251元/人,年财政收入346.7×108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1.4×108元,财政支出454.2×108元。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3.3×10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7×108元。

三、社会发展

到2002年底,全省小城镇数量2969个,其中建制镇955个,农村集镇2014个。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6万人,普通高校62所,在校生33万人,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769所,在校生63.2万人。普通中学3819所,在校生401.1万人,小学22718所,在校学生687.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2.5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

全省2002年末共有卫生机构7089个,医院、卫生院296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9个,妇幼卫生机构110个,共有床位11.7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8万人。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2.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736.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2%。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75.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5%。

第三章生态系统空间特征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安徽省自然本底条件相对较好,生态系统多样,虽然近年来局部地区和部分生态要素有所好转,但总体上全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第一节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安徽省生态系统类型,按照生境和生物种群构成特征可分为森林、草地、湿地、水域、农田、城市等类型。

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其植被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天然林基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保护;淮北平原地区自然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目前仅在局部地区残存有以栓皮栎、槲栎、槲树、平基槭、五角枫及朴树等为优势种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以侧柏为建群种的暖温带针叶林,其它地区均为农作物和其它人工植被。江淮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但目前林被结构已面貌全非,仅在皖东丘陵地区尚保存有一些含有常绿灌木(如小叶女贞、胡颓子、竹叶椒等)的落叶阔叶林,绝大大部分地区原生植被已被农作物替代;长江沿江平原地区原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本无残存,均已被农作物和人工马尾松、杉木林等代替。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分布的特点是常绿阔叶树种种类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群落组成、结构及区系成分等由北向南趋于复杂。

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是由长江、淮河等河流水系及巢湖等湖泊湿地组成,加上其他多种人工湿地,全省现有湿地29188.0km2,占省国土面积的21.0%。分布于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山间盆地的水稻田以及水库、池塘、人工沟渠、人工湖泊等占湿地总面积76.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群落比较单调,生态过程受人为调控。

安徽省草地生态系统面积较小,总面积为8385.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主要有稀树草地、灌丛草地、洲滩草地和林旁、路旁、岸边草地等,主要草本群落有白羊草草丛,白茅草草丛,黄背草草丛,金茅、荩草草丛,芒草草丛,大油芒草草丛,沼源草草丛。

农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仅耕地就有595.77×1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5%。根据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差异,可以分为淮北平原旱作农业生态系统、江淮丘陵水旱轮作农业生态系统、江淮南部和沿江、江南水田生态系统,以及各地兼有的

园地农业生态系统和粮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园地又分为菜园、果园、茶园、桑园、药园等。近年来果园和药材园地面积增加,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双季稻面积有所减少,油料、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趋于多样化。

安徽省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及平原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生态系统规模迅速膨胀,且不断复杂化;城市生态系统植被由原先较单一的乔木树种,逐渐向乔、灌、草结合转变,同时,大量引进省外或国外的种类或品种替代了本地乡土植物;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压力加重,农村居民点及小城镇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

第二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安徽省自然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在全国生态地位较为重要。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和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强,也对全省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和胁迫,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承载力下降

1、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土地承载加重

(1)土地资源存量少,耕地减少的压力日趋加大:近15年来,全省人口以每年75万人的数量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以每年2.07×104hm2的绝对量减少,相当于每年有21.6万人失去现有的平均耕地。土地耕垦率很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多项用地挤占耕地的局面近于失控,难以保持耕地总量平衡,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耕地承载不断加重,资源潜力难以维持。

(2)土地利用强度大,基础生产力下降:耕地复种率高,利用强度大,通过不断增加工业品投入维持与提高生产力,结果导致土壤条件恶化,基础生产力降低,生产潜力恢复的难度加大。

(3)中低产田面积偏大,农业综合效益难以提高:耕地强化利用导致中低产面积居高不下,土壤肥力不高为限制因素。持续连作、设施种植、高产品种推广和强化人工投入调控等,使得土壤肥力恢复更新困难。低肥力农田的生产力提高难以持续,农业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度提高难度更大。

2、局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地下水漏斗正在不断削弱生态承载力

由于降水量时空差异大,区域性、季节性旱涝灾害频繁。降水空间分布决定了全省水资源北缺南丰,南北差异很大。旱季江淮分水岭及其以北广大地区水资源贫乏,与人口及耕地的分布不相匹配。全省江淮分水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人均占有量均远低于国际公认人均1700m3的缺水警戒线,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少,加之地表水污染严重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南涝北旱的水资源格局将胁迫全省的生态过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淮北地区由于地表水的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胁迫进而转向地下水超采严重。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明显,淮北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已经造成了地面沉降等严重后果。地面沉降导致土地资源大面积破坏和地表设施的大规模破坏,地下水借毛管传导补给难以达到根系密集层,在旱季作物生长常受缺水胁迫,区域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二、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

1、有林地数量增加快,活立木蓄积量增加缓慢,资源积累处于较低水平

全省森林人均蓄积量水平远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其中有林地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值的51.3%和56.8%;建国以来,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了40.5%,而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林分蓄积量仅增长15.8%和24.3%,森林面积迅速扩展,而林木蓄积增长则相对滞后,呈现出数量上升和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

(2)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林以人工林为主,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和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服务功能难以增强。原生地带性森林植被和反映特定环境条件的天然林残存面积仅13.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2%;人工林自然演化和自然更新能力差,其生态功能脆弱。

(3)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历史上全省天然湿地被大面积围垦,而围垦或因水土流失后造成的滩涂、沼泽以及水库、塌陷区和水稻田等人工湿地面积逐年加大,而天然湿地在减少。同时由于天然湿地面积的缩小、污染和富营养化、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修路、兴建水利等基础建设的人为干扰严重,湿地系统被切割破碎现象日趋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生态功能和效益明显弱化。

(4)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严重威胁

由于人为活动强度与范围的日益增大,维持生物多样性所必需的生境丧失迅速,社会经济开发活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了野生生物栖息繁衍的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严重威胁,野生生物物种数量趋于下降,珍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全省有344种野生生物物种处于濒危。外来物种入侵也造成一定生态危害,如松材线虫等的侵入已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全省种质和品种资源大量丢失,许多人工栽培和饲养种及品种资源不断丢失,导致全省许多宝贵的种源和基因型锐减或永久性消失。

(5)水土流失面积居高不下,局部地区侵蚀强度大

虽然经过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治理和建设,安徽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且集中分布于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部分山区由于陡坡耕垦、植被破坏等原因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壤丧失,还导致下游地区河道的淤积,严惩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维持。

三、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安徽省以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加强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但目前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2年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略有改善,但干流和支流水污染仍然严重;巢湖水体营养程度呈改善趋势,但总磷、总氮污染依然突出;长江干流水质优良,支流有机污染呈加重趋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尚好,但沿江城市酸雨污染依然较重。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破坏与功能紊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和风险仍在增大。

四、资源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加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

1、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在产生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地表水体水文特征,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巢湖1962年建闸后,湖水换水周期由4.17年增加至35.43年。由于非生态水位控制,冬春水位较高,露滩面积急剧减小,加剧了富营养化的发展,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为降低。

沿淮淮北地区建有大小涵闸3290座,加上人工截弯取直和块石护岸护底,淮河流

域河系的天然河道基本成了人为控制的人工渠道,原有天然水文过程完全丧失。自然水文过程的改变,削弱了河流泄沙和净污能力。大别山区五大水库的建成,使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上游水利工程大量蓄水用于农田灌溉,进入河流的水量相应减少,河水流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一些天然老河道严重淤积,河床泄洪能力降低,引起淮河流域一些生态因子和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改变。

2、道路交通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和路段内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有:(1)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许多优质耕地遭破坏;(2)地表植被由于施工破坏严重,同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3) 切割水系,改变水文过程,破坏农田灌溉系统或阻滞洪水,导致局部地带土壤渍害;(4)高速公路等建设导致景观破碎化,生境岛屿化,尤其是对地面动物产生分离和阻隔后果。

3、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安徽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是人为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698起,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10178起,河湖崩岸、管涌灾害1107起,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244起,地面变形灾害164起,直接经济损失16.27亿元。淮北平原地区的地质灾害以地面变形、土地盐渍化为主,江淮波状平原以土体胀缩变形、边坡滑塌为主,沿江丘陵平原以地面塌陷、江岸崩塌为主,大别山和皖南中低山以水土流失、崩塌、滑坡为主。

五、面源污染不断加重,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单位面积农田化肥与农药等化学品使用量增加迅速,一方面导致了土壤结构与功能的下降,同时也导致了化学品的边际效应持续下降,也通过水气迁移,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并对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六、生态性灾害加剧,抗干扰能力下降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导致了安徽省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省份,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成了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洪涝灾害主要发生于长江、淮河干流及其支流,山区时有山洪发生;旱灾全省各地都有发生,主要易受旱灾地区是丘陵地区

和江淮分水岭地区,且水旱灾害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有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湿地围垦、河道障碍等。

省平均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为0.12亿hm2,草害面积333万hm2,鼠害面积133万hm2,森林病虫害面积30 hm2以上,其中包括危害严重的外来物种松材线虫。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安徽省每年因生态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灾害发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因素的加强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下降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调节功能的衰退和抗干扰能力的减弱。

七、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着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安徽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退化也减少了环境容量,自然恢复与更新能力受到削弱,客观上形成了对产业发展和生产布局的制约。淮北平原地区人口多,生存和发展的承载过重,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耕地紧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本省生态环境严重脆弱的地区。生态恶化和资源短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第三节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中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的是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在同样的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的大小。生态失调状况一般可通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变化和功能发挥等具体变化表现出来。例如在生态系统组成、结构方面,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自然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组成二级结构的组成上发生变化,正常的生态功能发挥受到影响。或由于开荒、采伐、建设、采矿等使生态系统某一结构缺失,生态系统不完整,生态功能丧失。而其发生的根源则是各种生态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耦合关系。在自然状况下,各种生态过程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耦合关系,保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耦合关系将被打破,某些生态过程会趁机膨胀,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对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酸雨、水环境污染、水资源胁迫和地质灾害等的生

态过程敏感性评价,可以得出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图1)。

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共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四个等级,无不敏感地区分布。

极敏感区分布较小,主要分布皖南山区的皖南山区南部边缘、黄山和九华山一带、大别山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江淮丘陵东部及淮北平原东北部以沿江地带有零星分布;高度敏感区分布主要集中于两大山区;敏感区集中分布淮北平原以及山区低山丘陵地带;轻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沿江平原和山区的山间盆地等处。

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级以上地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及淮北平原一带。轻度敏感地区的分布范围也较广,综合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缓冲能力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叠加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内,其敏感性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例如淮北地区水环境污染和水环境胁迫生态为主要生态敏感因子,而皖南和大别山区则以水土流失等为主,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应根据各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实施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模式。

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布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这些效益包括供给功能(如粮食与水的供给)、调节功能(如调节洪涝、干旱、土地退化以及疾病等)、支持功能(如土壤形成与养分循环等)和文化功能(如娱乐、精神、宗教以及其它非物质方面的效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通过影响人类的安全、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健康,以及社会文化关系等而对人类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价,可以认识在省域空间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分布,它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产力和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资源保护、洪水调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的重要性评价,可以得出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布特点(图2)。

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为极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三个等级,没有不重要地区分布。

极重要地区分布相对较小,主要分布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部分地区、沿江丘陵地带、沿淮调蓄洪区、皖北低山等地区。

重要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两大山区外围地带、江淮丘陵和淮北低丘地区

比较重要地区分布最广,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的广大地区、长江沿岸平原地带以及山区盆地谷地等地带均有分布。

第三章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与依据

第一节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受胁迫的过程和效应、生态服

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要明确哪些区域对全省的生态安全很重要并需要保护,明确一个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省域的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的重要基础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生态过程地域分异原则

2.生态系统等级性原则

3.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

4.区域共扼性原则

5.重视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6.可持续发展与前瞻性原则

第二节生态功能分区等级与划分依据

一、分区等级

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在生态亚区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二、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不同。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三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结合安徽省地貌特点与典型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安徽省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系统胁迫状况等指

标为依据。

三、各级功能分区单元命名方法

依据三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三部分组成。

1、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地貌特征+生态区构成。

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丘岗等,命名时选择重要或典型者。

2、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农业等,命名时选择其重要或典型者。

3、三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或胁迫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文调蓄、水土保持、景观保护等,命名时选择其重要或典型者。

第四章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第一节生态功能分区

在安徽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一系列相同比例尺的评价图,采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专家集成等方法,按生态功能区划的等级体系,通过自上而下划分方法进行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

安徽省的地理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温带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分异明显,其宏观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生态过程及人类活动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点。生态功能区划过程中,首先按地貌、水热组合等自然条件划分出5大生态区,即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大别山生态区、沿长江平原生态区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在明确生态大区的基础上,按前述区划原则进一步细划为16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图3),方案如下:

Ⅰ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

Ⅰ1淮北平原北部农业生态亚区

Ⅰ1-1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1-2 濉宿煤炭开采、塌陷恢复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

Ⅰ1-3皇藏峪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Ⅰ1-4宿北黄泛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1-5 颍涡黄泛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2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Ⅰ2-1颍洪河间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2-2涡淝河间平原旱作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2-3淮北平原东部低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3淮河中下游湿地与农业生态亚区

Ⅰ3-1濛洼-唐垛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

Ⅰ3-2淮河中游南岸洪水调蓄-水禽保护生态功能区

Ⅰ3-3淮南农业与城镇生态功能区

Ⅰ3-4蚌埠城镇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

Ⅰ3-5淮河下游湖泊湿地洪水调蓄与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

Ⅱ1皖东丘陵农业态亚区

Ⅱ1-1 定凤嘉丘陵岗地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1-2 滁西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Ⅱ2江淮分水岭丘岗农业生态亚区

Ⅱ2-1 江淮分水岭北部旱作农业与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功能区

Ⅱ2-2 江淮分水岭南部灌溉农业与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功能区Ⅱ3滁河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Ⅱ3-1滁河平原圩畈水网湿地与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3-2 巢和含丘陵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3-3天长平原湿地保护与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4巢湖盆地农业与城镇生态亚区

Ⅱ4-1环巢湖东部丘陵与圩畈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4-2巢湖西部平原圩畈农业与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

Ⅱ4-3合肥城市及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

Ⅱ4-4 巢湖湖泊生态功能区

Ⅱ5大别山北麓山前丘陵岗地农业生态亚区

Ⅱ5-1霍邱西部丘陵岗地农业生态功能亚区

Ⅱ5-2六寿霍丘陵岗地农业与水源保护生态功能亚区

Ⅲ皖西大别山生态区

Ⅲ1大别山北麓中低山森林生态亚区

Ⅲ1-1梅响磨佛水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Ⅲ1-2龙河口水库上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Ⅲ2大别山南麓中低山森林生态亚区

Ⅲ2-1 花凉亭水库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Ⅲ2-2 岳西盆地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Ⅲ2-3 天柱山景观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Ⅳ沿长江平原生态区

Ⅳ1大别山南麓山前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Ⅳ1-1大别山南麓山前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Ⅳ1-2江北丘陵水土保持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Ⅳ2皖江沿岸湿地与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Ⅳ2-1华阳湖群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Ⅳ2-2 安庆-铜陵沿江湿地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

Ⅳ3皖江东部圩畈农业与城镇生态亚区

Ⅳ3-1和无低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

Ⅳ3-2芜湖-马鞍山城镇生态功能区

Ⅳ3-3宣芜平原农业与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

Ⅴ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

Ⅴ1东贵青低山丘陵森林与农业生态亚区

Ⅴ1-1 东至-贵池低山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Ⅴ1-2 宣泾青丘陵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Ⅴ2黄山-天目山山地森林生态亚区

Ⅴ2-1 休屯盆地景观保护与农业生态功能区

Ⅴ2-2 皖东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Ⅴ2-3 黄山-九华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Ⅴ2-4 牯牛降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Ⅴ3新安江上游森林生态亚区

Ⅴ3-1西天目山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Ⅴ3-2休祁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

Ⅴ3-3 新安江-水阳江上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第二节分区概述

一、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

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属黄淮海平原南缘、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及沿淮地区,行政分区上包括亳州、阜阳、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等6市全部及六安市霍邱县、寿县、合肥市长丰县、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和明光市的部分地区。本区西、北、东方向分别与河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交界,南与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相连,总面积 4.36×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1.1%。本区地形除北部萧县、淮北、淮北市、灵璧县与埇桥区有小面积丘陵,部分地段有岛状石质残丘外,主要为受近代黄泛影响而形成的平原,地形总体上平坦,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缓缓倾斜。

本区平均海拔14-46m,丘陵平均海拔100~300m,以不连续的长块状出现在冲积层上,残丘海拔较低,约100m左右,多数孤立出现于冲积平原之中。

在本区北部分布有黄河故道,它是一种特殊的地上河冲积平原,具有构成冲积平原的各个组成,中间为砂质废河槽,废河槽两侧为天然堤带与泛滥带;本区中部为古老的河间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于其间多条河流多次改道形成了较多的封闭洼地;沿淮河两岸及其支流下游,主要分布有岗地、河漫滩、滨湖平原、湖泊及少量残丘,淮河干流两岸及一级支流河口处湖泊主要是由于河道淤高而致,在汛期主要作为洪水调蓄之用。

该区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2400小时,北端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4~15.3℃。年平均降水量750~900mm之间,年蒸发量1600~19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25%,夏季降水量占50~60%,易形成干旱和洪涝;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以宿州为例,大水年份1954年降水量达1481.3mm,干旱年份1978年为641.0mm。本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夏季大,冬季小,但在雨季前的6月由于气温升高显著,相对湿度为全年最小,气候上表现为雨季前常有的干旱时段。

该区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潮土为主,部分河流沿岸有条带状黄褐土分布,区内土壤质地较为疏松。本区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并有一些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分布。本区是我国古老的农业耕作区之一,农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均已不存在,代之以连片的农业种植作物。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只存在于东北部宿州市的萧县和埇桥区一带的丘陵植被保存较的少数地区。主要落叶树种

有青檀、栓皮栎、椴、五角枫、黄檀、黄连木等,人工栽培的树种主要有侧柏、桧柏、榔榆、刺槐、泡桐、小叶杨、旱柳等,在田边路旁分布有马唐、鸡眼草、异叶天南星、灰绿藜、柽柳、西伯利亚蓼、沙兰刺头、沙蓬、胡枝子和大戟等草本植被。

本区人为开垦种植程度高,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制,北部萧砀一带有成片果树分布,是安徽省乃至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棉花和水果产区之一。本区内人口密度大,生态承载强度高,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地表水水质污染,地下水利用程度高,部分城市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已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并造成了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本区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淮南、淮北及宿州市部分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后形成的较大面积的地面塌陷也是该区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另外,由于本区降水集中,而淮河安徽段及下游地区河势平缓,下游入海通道不畅,雨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淮河及主要支流河口区附近大片的低洼地则成为淮河流域蓄洪、行洪、分洪和滞洪的主要区域。从生态系统受胁迫现状及主要生态过程方面来看,该区是安徽省生态脆弱地区。

本生态区根据相关分区原则,可划分为3个生态亚区和13个生态功能区。

Ⅰ1淮北平原北部农业生态亚区

该亚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行政区划上包括淮北市全部、濉溪县北部,宿州市萧县与砀山县的全部,埇桥区、灵璧县与泗县的北部,亳州市谯城区大部、涡阳县北部,阜阳市辖区东北部、太和县西南大部以及界首市大部,面积12488.9km2。该区的西、北和东部依次与河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交界,南部是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该亚区主要是由黄河多次泛滥而形成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母质为近代黄泛沉积物和冲积物。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也是安徽省降水等值线最低区域,年降水量约750~850mm,年蒸发量1800mm以上。本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区系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本区萧县、埇桥区丘陵地带仍保存有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为落叶栎类,如栓皮栎、麻栎、槲树等。在石灰岩山地上常见的榆科植物主要有榔榆、大果榆、青檀等,华北可见的黄连木、地锦槭、毛黄栌、白蜡树等在本区也有分布。人工栽培的树种有槐树、白榆、小叶杨、毛白杨、兰考泡桐等。灌木主要有酸枣、牡荆、胡枝子、圆叶鼠李等。北部黄河故道上广泛分布有梨、苹果、葡萄等果树,农作物以一年两熟制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

本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淮北与宿州市境内煤炭资源是该区重要的经济支撑。本区

内分布有皇藏峪省级自然保护区,丘陵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显著。

该生态亚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有:(1)淮北矿区煤炭开采,造成了地面采空塌陷,破坏了较大面积的良田,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也是长期的一项生态建设任务;(2)古黄河故道上由于地表物质的理化属性原因,在大风季节容易形成风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由于地表水污染较重,城市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沉降漏斗,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本区内工农业生产发达,人为活动强烈。在绝对保护丘陵区保存完好的典型地带性生态系统的同时,必须加大采空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黄河故道风沙区应加强生态建设,寓生态保护于生态经济发展中。

Ⅰ1-1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

该生态功能区位于安徽省最北端,主要包括萧县中北部和砀山县全部,面积2638.4km2。本区是曾经长期受风沙侵害的安徽黄河故道沙化区,沙化区域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及其支流周围地区的黄泛冲积平原区,目前沙化区生态环境经过改造已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风蚀的潜在威胁。

该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目标是:(1)保护并不断改善区内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沙化敏感区进行改造;(2)保护砀山酥梨等种质资源及其生境;(3)防止地下水位回升导致土壤盐碱化。

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1)加大黄河故道及周围沙化土地治理,建立以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为主体的生态治沙体系,减少风沙危害;(2)在沙化区治理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林果业,提高林果产业的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发展安全农产品;(3)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果草牧式生态产业;(4)利用黄河故道自然景观及酥梨、苹果、葡萄等果园,发展生态旅游。

Ⅰ1-2濉宿煤炭开采、塌陷恢复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

本区位于萧砀黄泛平原风蚀控制与林果农业生态功能区南侧,主要包括淮北市及萧县南部及濉溪县地区,面积573.9km2。本区位于淮北平原的北部,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为15~40m左右,在东北部和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东北部边境,从黑石块山向南延伸,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直到烈山,分布一条带山丘;另有零星的低丘分布,东部边境有一南北向丘陵,最高点老龙脊,海拔363m,该区境内的最高峰。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编制了《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以下简称本区划)。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环境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功能区划,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制定、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等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全市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生学原则。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时空变化的关系,明确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的生态学基础与依据。

区域相关性和相似性原则。从全市、全流域、甚至全国尺度考虑生态功能的评价和区划,并根据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 区域共轭原则。生态功能区域划分单元必须具有独特性,空间上的完整自然区域。 (三)区划范围 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四)区划目标 1.查明重庆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明确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分布特征,确定生态环境敏感性特点。 2.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确定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 3.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4.指导各生态功能区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规划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持续地发挥区域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作用。 二、区划依据、方法和命名原则 (一)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根据重庆市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空间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2005-05-26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原则、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自2003年5月5日起实施。 本规程的附件A、附件B、附件C、附件D和附件E都是规程的附件。 本规程由中国科学院编制。 本规程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原则、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目的是指导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生态功能区划,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省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

能分区,对于非省域地区可以参考本规程执行。 2 引用标准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3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87) 2.4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质量恶化及由此衍生的不良生态环境效应,包括土壤侵蚀、沙漠化、酸雨、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水环境污染等。 3.2 生态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环境净化功能等。 3.3 生态过程:指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流动、转化、储存与分配。包括食物链、生态系统演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反馈控制等过程。 3.4 生态环境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 3.5 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重要讲话精神,适应重庆“一圈两翼”的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需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及其附件《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的精神和具体要求,在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更新、补充与修改,通过系统分析全市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对原《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修编。 一、区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地位,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和“一圈两翼”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目标,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居生活质量。 (二)区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开发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发生学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区域相关原则。综合考虑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妥善处理区县级尺度和全市尺度的关系。 相似性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区。 区域共轭原则。任何一个生态单元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区域范围面积(平 方公里) 人口(万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自治旗、 阿尔山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黑龙江 省:北安市、逊克县、伊春区、南岔区、友好区、西林区、翠峦 区、新青区、美溪区、金山屯区、五营区、乌马河区、汤旺河区、 带岭区、乌伊岭区、红星区、上甘岭区、铁力市、通河县、甘南 县、庆安县、绥棱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加格达奇区、 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嘉荫县、孙吴县、爱辉区、嫩江县、 五大连池市、木兰县 346997711.7 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吉林省:临江市、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浑江区、江源区、 敦化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靖宇县黑龙江省:方正县、 穆棱市、海林市、宁安市、东宁县、林口县、延寿县、五常市、 尚志市 111857637.3 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 能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 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团场) 11769960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 能区青海省:同德县、兴海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玛沁县、 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玉树县、杂多县、 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 35339472.3 若尔盖草原湿 地生态功能区 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2851418.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 功能区甘肃省: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3827155.5 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 功能区甘肃省:永登县、永昌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不包括北部区块)、民乐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不包括北部 区块)、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牧山丹马场、民勤县、山丹 县、古浪县青海省:天峻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 185194240.7 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江西省: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 安远县、寻乌县、井冈山市湖南省:宜章县、临武县、宁远县、 蓝山县、新田县、双牌县、桂东县、汝城县、嘉禾县、炎陵县广 东省: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兴 宁市、平远县、蕉岭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广西壮族自治 区: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 县 66772123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山西省: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乡 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柳 林县、石楼县、汾西县、神池县陕西省:子长县、安塞县、志丹 县、吴起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112050.51085.6

2020年最新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

2020年最新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xx年最新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放射性、电磁辐射等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环境保护坚持统一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遵循自然规律,实行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对其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年度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接受监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将环境保

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环境保护及其产业发展,并落实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公安、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海事、农业、水行政、林业、卫生、旅游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明确专职或者兼职人员承担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网络等负有义务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性宣传,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各类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每年5月30日至6月5日为本省环境保护宣传周。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举报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对环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规划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解读

基于生态功能评价的小尺度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人们仅仅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区域发展定位和开发方式。这种盲目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提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三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确定区域发展定位成为很多学者和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2007年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大尺度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而中尺度的省市级的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还在研究阶段。由于大中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只能从大的方针并打破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确定区域发展定位,其实用性与可执行性不强。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尺度的区县级生态功能区划则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生态功能区划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及ARCGIS9.3和ERDAS9.1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乡镇为评价单元,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三方面对江津区各乡镇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和江津区区域发展定位对江津区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分析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有关生态功能区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研究不足、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等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这为本文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区域分析阶段。确定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重庆市江津区,研究对象为江津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江津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状况等自然环境概况和江津区发展定位、经济状况及交通状况等人文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生态功能区划图件处理阶段。基础图件主要是2006年30m分辨率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1:10000的地形图、江津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此阶段主要工作是对遥感图像的解译,通过遥感图像的儿何纠正、直方图匹配、图像拼接与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与变换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前的处理,然后通过监督分类进行解译,并通过实地抽样踏勘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进行精度检验,最后将解译后的地类进行整理、叠加、矢量处理、属性数据录入,形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数据库。生态功能评价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有生态环境现状指标、生态敏感性指标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其中生态环境现状指标包含土壤侵蚀强度、地均有效GDP、城 乡差距系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水资源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绿地合理度、工业污染强度等9个二级指标,生态敏感性指标包含十壤侵蚀敏感性、生境敏感性、GDP农地弹性系数、单位GDP三废排放量和林地年度 减少量等5个二级指标,生态服务功能指标是通过解译各地类的气体和气候调节、涵养水源、侵蚀控制、土壤形成、营养物质保持、废弃物处理、授粉、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供应、原材料、基因资源和娱乐文化等功能值来体现:其次,通过因素成对比较法和特尔菲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分值和实际分值;最后汇总出各乡镇的生态功能总值。生态功能区划阶段是本文的关键部分。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功能总分值、各乡镇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划分分值段和确定分区,并在综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发展定位的前提下,最终形成北部沿江产业集聚生态维护区、中部丘陵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区和南部山区原始生态保护区三个生态区。

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

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精神,推进施实施《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指导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制定《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基本任务 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以下简称村庄布点规划)的任务是落实县(市、区)中心村布点,明确自然村数量,并分配到镇(乡)。中心村数量多、行政区域面积大的县(市、区)可以在村庄布点规划中只明确各镇(乡)中心村、自然村数量,在镇(乡)村庄体系规划中明确中心村、自然村布点。 1.3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区域上的村庄布点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内的村庄建设,应遵守城市、镇总体规划。 1.4规划原则 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等本底要素,将生态、历史文化遗存等保护内容列入布点规划。同时,加强耕地保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科学编制村庄布点规划。 坚持引导与控制相结合。充分考虑丘陵、山区、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特征及产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宜地段引导建设,对重要生态地段的村庄进行有效控制,避让灾害易发地段。 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兼顾现实需要,考虑长远发展,分步实施村庄布点规划。 1.5规划依据 (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 (2)城市、县城、镇总体规划;

(3)市、县国民经济与“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 (4)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6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规划近期至2016年,远期至2020年。 第二章村庄体系规划 2.1村庄分级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原则上每个行政村1个。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 2.2乡村人口预测 分析自然条件、资源基础和发展潜力,提出县(市、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市、区)域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析城乡人口转移趋势和流向,预测县(市、区)域、各乡镇乡村人口规模。 乡村人口规模是指规划期末的常住乡村人口,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考虑人口迁移因素。乡村人口规模是配置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主要依据。 旅游型村庄要合理考虑持续性旅游人口。 2.3村庄体系 2.3.1数量分布 依据乡村人口预测,确定县(市、区)域中心村、自然村数量;结合各乡镇乡村人口分布,明确各乡镇中心村、自然村数量分布。 其中,县(市、区)域中心村数量依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确定。 2.3.2规模确定 依据县(市、区)域人口及村庄分布特点,确定适用于本县(市、区)域的中心村服务规模、集聚规模、自然村规模。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 第一章总则 第条编制目的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于年底已实施到期。为适应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具有安徽特色的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和谐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编制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号)》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条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坚持“双轮驱动”。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个地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制定本规程。本规程规定了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原则、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自2003年5月5日起实施。 本规程的附件A、附件B、附件C、附件D和附件E都是规程的附件。 本规程由中国科学院编制。 本规程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6.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7.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8. 生态功能区划 附件A 生态功能区划报告的编制提纲 附件B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附件C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 附件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E 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原则、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目的是指导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生态功能区划,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省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分区,对于非省域地区可以参考本规程执行。 2 引用标准 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3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87) 2.4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山东省水功能区划

山东省水功能区划 一、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 (二)河流、水系概况。 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和独流入海水系。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的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干流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1552条,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 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河、沭

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漷河、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付疃河、潮河、吉利河等。 在胶东半岛地区,由大泽山、艾山、昆仑山、伟德山等构成了一个西南东北向的天然分水岭,形成了一个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北流入渤海的有界河、黄水河等,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沁水河、辛安河等;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在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之间的南、北胶莱河分别流入胶州湾和莱州湾。 坡水性河流也分两部分,在鲁北平原区内,除漳卫新河穿过冀鲁边界外,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由西南向东北汇集鲁北平原大部分地表径流,平行流入渤海湾。在湖西平原,主要有洙赵新河、万福河和东鱼河等自西向东流入南四湖。 山东省的湖泊主要有淮河流域的南四湖、黄河流域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的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5~25公里,南部微山湖、北部独山湖比较开阔,中部昭阳湖狭窄,称为湖腰。1960年在南四湖湖腰处修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湖面面积602平方公里,下级湖湖面面积664平方公里。南四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 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区划依据和分区等级: 分区等级 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应是不同的。 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各省市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及生态环境特点,做适当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城市及城市近郊区可以作为二级区。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 分区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边界的确定应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 (1)一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应注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区命名 依据3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3部分组成。 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特征+生态区构成。 气候特征包括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南、中、北)亚热带、热带等,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类型+生态 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河口、滩涂、农田、城市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三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特点,由地名+生态服务功能特点(或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生态功能区构成。 生态服务功能特点包括荒漠化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文调蓄、土壤保持、海岸带保护等。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包括土壤侵蚀、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酸雨敏感性等,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生态功能分区概述 生态功能分区概述结果应包括对每个分区的区域特征描述,包括以下内容: (1)?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 (2)?存在的或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驱动力和原因。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1

4. 生态功能区划 4.1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4.1.1生态功能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相关原则 在空间尺度上,任何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在区划中,必须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衔接。 (3)相似性原则 在区划时,必须注意分区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和相似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各有一致性的标准。区域所划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独立性且在空间上完整的自然区域。 (4)前瞻性原则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对一些生态系统或生态功能区将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需求。因此,生态功能区划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要充分考虑和反映地区生态建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资源管理部门的规划设想,使区划方案有一定的前瞻性。 4.1.2生态功能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主要依据地理位置、太阳能分布、降水分布、植被、土壤分布及地形地貌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类型和主要生态功能进行划分。哈密地区生态功能区划采用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三级分区系统。 4.2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4.2.1生态功能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主要依据地理位置、太阳能分布、降水分布、植被、土壤分布及地形地貌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类型和主要生态功能进行划分。哈密地区生态功能区划采用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三级分区系统。 4.2.2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哈密被划为天山山地温性草原、森林生态区。结合哈密生态环境特点,又划分为三个亚区和八个生态功能区: I 东天山山地森林、草原水源涵养生态亚区 1、东天山冰川水源地生态功能区 2、东天山针叶林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3、东天山草原牧业生态功能区 4、巴里坤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II 哈密盆地戈壁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 1、哈密盆地绿洲节水农业生态功能区 2、嘎顺—南湖戈壁荒漠风蚀生态功能区 III巴里坤、伊吾盆地绿洲农业及山地草原牧业生态亚区 1、巴里坤、伊吾盆地绿洲农业及山地草原牧业生态功能区 2、诺敏戈壁荒漠化生态功能区 4.2.3各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 ——东天山冰川水源地生态功能区 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固体水库、水源涵养、水文调蓄、气候调节、景观及生物多样性维护。

江苏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江苏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送审稿) 目录 一、总则 (1) (一)导言 (1) (二)规划思路 (2) (三)规划原则 (8) (四)工作要求 (9) (五)基本规定 (11) (六)进度安排 (12)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38)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39) (二)社会经济资料调查分析 (41) (三)供水调查 (43) (四)用水调查 (48) (五)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调查 (51) (六)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54) (七)调查资料的合理性检查 (56) (八)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与评价 (58) 四、需水预测 (60) (一)基本要求 (61)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66) (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68)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72) (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73) i

(六)需水预测汇总 (73) (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74) 五、节约用水 (75) (一)基本要求 (75) (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76) (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77) (四)节水潜力分析 (78) (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79) (六)节水方案拟订 (82) 六、水资源保护 (85) (一)基本要求 (85) (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86) (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88) (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89) (五)纳污能力计算 (91) (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91) (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93) (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94) (九)地下水保护 (96) (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97) 七、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 (98) (一)基本要求 (98) (二)规划工作方法和主要工作内容 (99) (三)规划工作技术要求 (102) (四)规划预期成果 (107) 八、供水预测 (109) (一)基本要求 (109) ii

克拉玛依生态环境

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开展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1) 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与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就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 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与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与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就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等级为主,极高与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就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 生物多样性以轻度与中度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就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 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与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三废”,动植物生境破坏与水资源短缺等。(6) 综合自然演化与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与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与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1 引言 生态敏感性就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可能性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实质上就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进行明确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上的过程。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生态问题或国家尺度上的综合从研究尺度上瞧,省市级尺度的生态敏感性与生态功能研究已基本完成,地市级(县域) 尺度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较少涉及,评价方法正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指标体系选择存在较大随意性,还未形成统一评价标准。然而,地市级(县域) 尺度上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开发更具指导意义,亟待系统开展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冲洪积扇前倾斜平原地带,加依尔山南麓, 84°44'~86°01'E,44°07'~46°18'N (图1),其东面濒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面同乌苏市、沙湾县与奎屯市相连,西面与托里县相邻,北面与与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接,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独山子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克拉玛依市地貌单一,多为广阔平坦的戈壁,地势北—南与西—东坡度均为2%,平原区海拔高度250~500 m,南部独山子山的海拔为全区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文本(2003-11-1)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安徽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9°22′~34°40′,东经114°53′~119°30′,国土面积13.96×104km2。东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接中原腹地,处于华北与华南之间过渡地带。行政区划上,全省辖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和61个县,省会为合肥市。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河横贯本省,省域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过渡特征。由于地形由东部平原过渡到西部丘陵山区,海洋气候影响趋弱,也表现出一定的经向过渡性。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生态要素的纵向和横向过渡渐替,形成了本省具有显著特点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形地貌 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和江南(皖南)三个区域。地形由平原、山区、丘陵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 安徽省淮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淮河和长江之间分布最广的是岗、冲相间的波状起伏地,间有较高的低山、残丘及小面积的滨湖平原;大别山区位于江淮之间西南部,海拔多在500~1000m,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m,位于霍山县境内;长江沿岸平原介于江淮低山丘陵和皖南低山丘陵之间,依长江走向,呈狭长带状。铜陵以西平原狭窄,以东平原开阔,沿江平原残存有低山丘陵;皖南丘陵山区分布有三条明显的山地丘陵带,海拔一般都在400~1000m,少数1000~1500m以上,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m,是全省最高峰。 三、气候 安徽省处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 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指导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17号)精神,我区组织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工作。 广西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广西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和产生原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类型,确定对保障广西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促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生态功能区划的范围为广西陆域部分,不包括海洋。 一、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区划依据 (一)基本原则 1(主导功能原则:生态功能确定以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为主,次要功能服从主要功能。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域,坚持生态调节功能优先的原则,优先定位生态调节功能。 2(区域相关性原则:在区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同区域保障生态安全作用的差别,从区域、流域的层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态功能类型。

3(协调原则:生态功能类型的确定与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有关区划、规划相协调。 4(遵循自然规律原则:充分考虑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生态问题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划分的主导因子及划分依据。 (二)主要目标 1(分析广西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生态功能区类型,明确各类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2(引导按要素管理生态系统的传统模式向“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现代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转变,增强各功能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为区域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区划依据 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为依据进行生态功能区划。 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我区地处低纬度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光热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季,自南向北依次出现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三个生物气候带;山地、丘陵、台地、谷地、盆地、平原等各类地貌纵横交错,河流众多,地层组成复杂多样且地区性差异明显。特殊、复杂、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形成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类型自然生

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报批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目的和意义 水环境功能区划不同于水资源保护规划,也不同于国土整治中的水域功能划分,而是根据水域环境污染状况、水环境承受能力(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而确定重点保护区域,通过对实现各种环境目标的排污削减量的优化分配,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其目的在于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落实水环境保护政策,为实现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我省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意义十分重大,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在水上,落实在陆上,将环境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污染源,为陆上的污染源管理、产业布局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基础。它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石,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 第二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当代和后代人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

康及动植物正常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的原则 应以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为优先保护对象。禁止向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排放污水,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它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排放量,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三、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 当地表水作为地下饮用水源地的补给水,或地质结构造成明显渗漏时,应考虑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影响,防止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陆上污染源进行统筹考虑,保护地下水水质。 四、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的原则 划分水环境功能区时不得降低现状水质对应的使用功能。对于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尚好但尚未开发的地区,确因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降低水体现状功能时,应论证降低水质要否影响该区未来水环境质量提高要求,并做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必要性说明。 五、水域兼有多种功能时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 当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时,依最高功能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跨省界等水域还应按相应标准中的高标准值保护,在各省有不同的水质标准时,也依高标准值管理。

生态敏感区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保护工作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 管理转变、由定性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转变、由传统型管 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是科学开展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指导产业布局、资源开 发的重要依据。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 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功能区,明确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 重要意义的区域,以指导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 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健 康发展。 主导功能原则: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域,以生态调节 功能优先;在具有多种生态调节功能的地域,以主导调节功能 优先。 区域相关性原则: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区域间生态功 能的互补作用,根据保障区域、流域与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 分析和确定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 协调原则:生态功能区的确定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大 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种专项 规划相衔接。 分级区划原则: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应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相衔接,在区划尺度上应更能满足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工 作微观管理的需要。 3.目标 (1)分析全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问题、生态敏感

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明确各类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保护目标,划定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起关键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2)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思想,改变按要素管理生态系统的传统模式,分析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提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 (3)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区划方法与依据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现状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1.生态系统空间特征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北纬4°15'~53°31',东经73°34'~135°5',自北向南有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气候带。地貌类型十分复杂,由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 第一阶梯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之间,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阶梯为我国东部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我国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特征是我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等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发育与演变的自然基础。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