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细嚼旧名香亦溢

---常州地名由来研究

常州的老地名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无论从那个角度都能反映常州的历史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不要小看这些老地名,往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就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或文化。老地名承载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录着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古老而动人故事,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老地名具有时代的遗痕,它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纵观常州地名,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诸如历史变迁,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文化文物、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可在地名中找到轨迹。分析和研究地名,能增长历史知识,熟悉家乡,热爱家乡,令人兴味无穷。

常州的地名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常州历史的特征,这能从地名的分类中可以得到验证。常州是历代郡、州、府治和县治所在地,为官者亦多,因此,以官署、官职、官宅得名的地名不少。诸如府直街、府东巷、府西巷、府桥头、常春路(明初,常州称常春府)、县直街、县学街、察院弄、尚书弄、局前街、传胪里、尉司湾、尉司路、官保巷、尚书码头、西宫廨、善庆里(此处旧有县狱,取“庆尔从善”之意)等。还有以驻军营地命名的如西瀛(营)里、小营前、小校场、营房前、校场弄、马园巷等。

这里,我就分几个部分来看看我研究的常州地名。

研究地名的分布,首先要揭开地名的文字伪装,即辨明同义异字和同字异义。

比如在江淮之间有很多村庄叫舍,反映开发初期的只是一个小房舍。舍在吴语区俗写作厍(晏殊第七子注(下同):如吴江有北厍镇),《广韵》为始夜切,应读sa,江淮方言的泰(州)如(皋)片的舍今读sa。邻近泰州、兴化的高邮水乡有很多厦,读sa,不是大厦,其实就是舍(注:高邮农村,×家厦的村庄名非常多),因为高邮在江淮方言的淮扬片,淮扬片把舍读作sei或xi,所以听到高邮东乡里下河地区的sa(舍),就记作厦了。同样,在北边的滨海县,sei (舍)有时被误写为同音的社,比如清代治河书籍中黄河(今废黄河)边的陈家社应该是陈家舍。因为睢宁、宿迁、邳州、赣榆等淮北州县实行乡社制,所以诱人犯错。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有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过那个核心地区。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实际上,江北的滨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吴语区的地名在外围分布一般

不越过淮河,这是江南为核心的地名影响北界。所以地名区的划分不但要注意核心区,还要考察外围区。江北的少数江南特色地名可能是江南移民带入的,也可能是历史时期此类地名群退化后的残迹。

有些地名分布区是中间消失,保留两头。比如墟,现在作为地名多见于长江以南,但是淮北的涟水、沭阳、连云港一带也有不少,比如沭阳有高墟、连云港有墟沟,《雍正安东县志》记载安东县(今涟水县)有瓦墟、张墟、石墟、团墟、桑园墟。江淮之间古代有柴墟镇(在今泰州市口岸镇),但是今天则几乎没有一个墟。

拿苏州与无锡来看:苏州市东南部的水域面积比无锡大,水网更密集,所以苏州的聚落内部会有很多桥,但是很少有以桥为名的村镇,无锡以桥命名的地名却很多。这是因为苏州的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聚落内部,聚落之间用舟联系,而无锡的桥却是陆路网的一部分。在水网较疏的太仓和张家港,以桥为名的村子又有很多。

再看常州:依据地形,地势得名的地名,有牛角尖、马蹄巷、三角场、五角场、高墩子、高头村、高墩湾、低坝头、黄泥坝等。有许多的地名以方位得名,如东、西、南、北大街,五角场东、西、北路,关河东、中、西路,劳动东、中、西路,怀德南、中、北路,和平南、北路,浦前东、西、北路,延陵东、西路,东、西横街,东、西下塘,西、南、北城脚,大、中、小马园巷,大、小火弄,前、后湾,前、后北岸,上、中、下街等。此类以方位定名的地名市区有七八十处。

1.百姓、习俗、文化对地名的影响

常州是文化古城,人文荟萃之地。许多地名以历史名人或史迹得名。诸如十子街、正素巷、周线巷、荆川路、雪洞巷、王守沿、半山亭、临川里、百花楼、书卷弄、赵家园、唐家湾、盛家湾、孙府弄、久思弄、陈渡桥、民元里等。还有以出资修路、建桥之人命名的如留芳路、琢初桥、椿庭桥、世丰桥、润芝桥、广成桥等。

自古以来,常州官府为科第世家或贞妇烈女建树的牌坊甚多,以牌坊得名的地名也相应出现。据旧志记载,以坊为地名的,宋代有23处,明代有38处,清代有33处。至今尚存的有双桂坊、椿桂坊、早科坊、世科坊、青云坊、三牌楼、牌楼路、兴贤巷(原有兴贤坊)等。

有以祥词得名的地名。千百年来,人们盼望吉祥如意,福寿延年,安居乐业。把这种愿望定为地名以图吉利。如东升路、和平路、振祥路、长生路、成全巷、兴隆巷、仁寿里、百安里、济美里、留余里、日新街、光明巷、博爱路等。

还有以神化传说得名的地名,如化龙巷、升仙弄、凤冠弄、石柱弄等。有以数字排列为名的如头条弄、二条弄、四美里、十八间等;有以姓氏为名的如庄家场、胡家场、艾家场、郑家场、周家巷、陆家巷、许家村等四五十处。在常州市郊的506个自然村中以姓氏冠名的村占90%以上

2. 经济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1)产业地理。

吴必虎做过苏北平原墩、垛的分布图,据图可知,墩集中在盐城地区,垛集中在旧泰州地区,墩最初是海边盐民住的高土台,垛是湖中农民住的高土台。又如1942年从上海转移到阜宁县的文学家阿英发现南通地区的市镇(注:这里的镇指的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集镇,而非今天经过撤并后的建制镇)明显比西面的如皋县、泰县、泰兴县多(见阿英《敌后日记》1942年6月5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这是因为南通的商业向来比如皋发达。

常州历来商业、手工业比较繁荣,有许多地名为证。如青果巷、蔬菜弄、鲜鱼巷、惠商弄、米市河、豆市河、缸行街、马山埠、当店弄、浴室弄、伞店弄、石灰弄、炒米浜、木匠街、木梳路、蓖箕巷、织机坊、打索巷、铁市巷、斛樘巷、麻巷、硝皮尖、竹行弄、爆仗弄等。

以动植物名得名的地名的有东、西狮子巷、金鱼弄,鹤园弄、蛤蜊滩、杨柳巷、荷花池、桑园村、大树头、茭蒲巷、花椒园、柏树头等。

(2)地区经济差异对地名的影响。

江苏的淮北、淮南、江南是三个经济层次,钱大昕(注:钱大昕,清中期诗人、史学家,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在宝应县泛光湖边

感叹:“行到淮南胜淮北,草房渐少瓦房多。”(《潜研堂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正是淮北地区主要住草房,所以瓦房(瓦屋)有了指示作用。新沂、淮阴、滨海、阜宁有瓦房庄,沛县、淮安、盱眙、金湖、宝应有瓦屋庄。江南很少用瓦房作地名,因为那里都是瓦房。

有以相关地物的名称得名的地名。如大仓路、西仓路、东仓桥路等是因当地有府、县的仓廒而得名;红梅路、公园路、因傍公园而得名;体育路、健身路因体育场而得名;黄石墙(匠)弄因弄内原有黄色石墙而得名;红壁弄因原常州府文庙有红照壁而得名;还有因宾馆尔有迎宾路,因邮电局而有邮电路,因民丰场而有民丰路等。

3,城市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周围和军事有关的地名很多,比如市郊很多门是明朝外郭城的城门。扬州城东南旧有头桥、红桥、高桥、大桥、吴桥、砖桥、霍桥、施桥、黄桥、谢桥十个乡镇,淮安城东南有车桥、仇桥、平桥、席桥、季桥、朱桥六个镇,这么多以桥而名的镇集中在淮、扬二城东南不是偶然的。在干旱地区和水太多的苏州,很少有很多以桥为名的镇。水稍多的淮扬地区小县城周围也不会有,因为那里经济不怎么发达:所以只有在淮、扬二城周围才会有这么多以桥而名的镇。

旧常州武进、无锡、宜兴、江阴为中心地区有很多地名带墅字,

往西的丹阳、江宁越来越少,苏州也很少(注:江宁、栖霞一带尚有桦墅、大里墅、宋墅等村庄名,苏州仅保留了浒墅关镇,以及越溪附近的蠡墅)。墅的本义是农舍,引申为别墅。北宋徐铉《稽神录》卷一《李诚》:“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毗陵,恒使人李诚来往检视。乙卯岁六月,诚自墅中回,至句容县西。”说明苏建雄住在江宁府(今南京),有别墅在常州,他之所以到常州建别墅,可能是离南京较近的缘故,这可能是常州多墅的初始原因。

常州为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桥梁众多。许多地名以河渠桥梁得名。诸如:关河路、三宝浜路、龙游路、大圩沟、新河滩、池塘沿、小河沿、沟浜头、采菱路、青龙路、梅港巷、前北岸、后北岸、长沟弄、横沟弄、西庙沟、白云渡、乌衣浜、太平桥路、万福路、玉带路、吊桥路、怀德路、青山路、罗汉路、芦墅路、虹桥湾、锁桥湾、斜桥巷等。

4,人口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今姜堰、泰兴交界地区有很多村庄名字带野、空田(注:泰兴黄桥镇附近有野屋,泰州有野徐镇,姜堰有野杨、野朱、野庄等村庄,如皋袁桥镇附近有小空田,下原镇附近有王家空田等),这是否说明这里现在很空旷呢?相反,两泰地区是江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根据1993年《泰兴县志》第五章《区、乡(镇)简况》,以野、空田为

名的村子建立时间最晚,在这之前确实很荒凉,但是人口迅速增长,使得荒野都兴建为村。野、空田在如皋也有。

汉族是由无数民族融合成的,原来的民族名称变成了各地汉族名称。江苏江淮方言区淮扬片的人把说官话的人叫侉子,说吴语的人叫蛮子。在淮扬话地区,很多村庄名称明确显示居民的迁出地,比如:宝应的纪蛮舍、阜宁的侉周村。(注:海安县原有洋蛮河镇,现已并入城东镇。另外,吴语区也把淮北官话区的人叫侉子,如苏州葑门外原有侉庄,现已并入莫邪路。)

常州境内,寺庙观庵较多,从地名中可见一斑。诸如大庙弄、小九华路、竹林路、清凉路、神仙观弄、正觉寺弄、玄妙观弄、关帝庙弄,灵官庙弄、药王庙弄、天王堂弄、可庵弄、玉隆观巷、茅司徒巷、太初庵、乌龙庵、西庙沟、庙西巷、庙直街、庙巷、白马巷、济农路、新堂路、小庙弄等。

5,聚落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西南丘陵区有地名通名为笪,如溧水的马笪里、严笪里,溧阳的杨笪、陆笪里,《溧水县地名录》第10页只解释为村庄。按:笪有竹屋的意思,江苏西南丘陵才有竹海,所以出现这种地名。此区有不少棚子,反映开发初期山民的住房简陋。和丘陵区的小棚子相反,高沙土平原上的如皋市有的村庄长达好几里,如钱家长庄、石家长庄。

常州的例子:

茶山:茶山非山,据清乾隆年间《常州赋》称:茶山在县西南广化门外十里内,墩阜累累,有山型焉。唐末,湖(州)常(州)二守会阳羡(今宜兴)造茶进贡,由此往返,故名茶山。

中凉亭:位于常州南郊,是古代贡献茶的三茶亭。宜兴茶由此而来。

迎春桥:民间惯称行hang春桥,位于旧子城迎春门前。古代每逢立春,是地方官员举行迎春仪式必经之地。

十子街:北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邹浩,号道乡,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礼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北宋邹元庆(宋赠左屯卫大将军)第十子,一门科第不绝,其住地取名“十子街”。旧时,婚庆的花轿往往要到十子街去转一圈,以取吉兆。

降子桥:桥因降子庙得名。唐时常州郡守独孤及,中年无嗣来此祝祷,生子后还愿修庙,题额为降子庙。

县学街:位于县学旁,近倚白云渡,沿岸寓居名人甚多。

文在桥:取名于旧府学前“斯文在茲”牌坊。

世丰桥:由邑人胡世丰独资修建。

润之桥:由邑人程润之以三千金捐建。

琢初桥:由贫儿院创始人伍琢初遗命出资兴建。

椿庭桥、椿庭大楼:邑人由顾椿庭出资兴建。

留芳路:据传,烈女谈留芳曾捐资修建此路。

仁让里:以张太雷的先祖张悦、张怡“兄弟让产”而得名。

回教弄:回民聚居区。

6,军事地理对地名的影响。

上文提到近代淮北地区土匪横行,所以围子很多。围子不能缺少望楼、炮楼、城楼,所以皖北、徐州的很多楼就是围寨(注:仅建制镇,徐州丰县14镇中就有孙楼镇、宋楼镇、范楼镇、梁寨镇、师寨镇,沛县15镇中就有鹿楼镇、朱寨镇、张寨镇)。

自宋、元以来常州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战争。金兵焚烧、元军屠城、明清时期军队驻地营房等等,数百年来虽时过境迁,却留下一些因此遗迹而名的地名和地表构筑。

王守沿:南宋末年,常州守将王安节率兵抗元,不屈牺牲,遗体葬于河沿,因称此地为王守沿。

临川里:王安节四世孙伯亻与从江西临川来此守墓,死后亦葬于王安节墓旁,邑人将其所住之地称为临川里。

古村:又名十八家村。南宋末年,元军攻占常州时遭到常州军民的激烈抵抗,血战半年之久,弹尽粮绝,城破屠城,传说仅存十八户幸免于难。

骨成墩:雅称郭成墩,现东西长近百米,南北宽约七十米,高约七米,位于武进虞桥。南宋末年(1275年)元军攻打常州,镇守苏州的文天祥派数千宋兵救援常州,宋军和当地百姓组成的义兵在麻士龙、尹玉两位将军率领下与元军激战于此,最后全部战死。后当地民众将近万名将士的尸骨埋葬在这一大土墩下。这段抗元史,载入《宋史》,被列入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100个战役之一。

西瀛里:原为明朝大将汤和驻军的西营,因常遭火灾,遂改用从水的“瀛”,取以水克火之意。

马元巷:古代饲养军马之地。

三板桥点将台:是明朝大将汤和点将誓师之地。位于现常州图书馆南侧,因城市建设而废。

西水关桥、北水关桥:古代由水路进入内城的防务关隘处。

小营前、小校场、教场弄、营房弄、东营房弄、西营房弄、寨桥等地因明清时代驻军营地和操练场所而得名。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人类为了生存、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就需要对某一地理实体取个代号,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地名”。“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它借助语言中的词汇根据某一地理部位的本身特征来指称某一个地理部位;同时,地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蕴含着人们的命名心理,许多地名尤其是方言地名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文化风貌。”②因此地名就与当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社会、语言文字、自然地理的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常州地名的成因构成以及地名语源的探析比对,可以透析出常州地名所影射出来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地名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地名只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流传千百年。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改造发展,一些老的街道里弄的消失,导致一些老的地名的消亡,不可避免的使我们的文化失去一种较为直观明了的载体。其实,现代城市的发展应该而且可以和老地名协调,成功的例子如:“鹤园新都”就是在原“鹤园弄”的地块新建的居民小区。“玉隆花园”的前身就是“玉隆观巷”。地名的实体变化了,而反映历史的文化信息仍然保留在地名之中。但是,纵观现在的一些新地名,少了文化气息,缺了历史内涵,多了金钱味道。一些房地产商为了追求商业目的,不惜标新立异把新建住宅小区取了花里胡哨的怪名字或拗犁别耙的洋名字,实在是不可取。

因此,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也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对维护世界文化生态的平衡更具有一定的意义。保留地名的本来的面目,这也是保护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地名保护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地名应该、而且必须要立法,地名应该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那种随心所欲的取舍地名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 在历史中游历,犹如行走在蔷薇园,那些藏着无穷韵味的地名,你是否也觉得心香四溢呢?

< THE END >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巨大变迁

岁月的流转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州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 常州还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 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0911班马中骏学号:0920104127 前言: 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当时的人们或许无法想象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常州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就好像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婴儿的未来一样。现在来回忆七八十年代时人们的“梦想”,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结合今天的生活,很多人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笑声或许是甜美的,又或许是心酸的·· 在这里,我主要会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简单讲诉常州在近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足迹。 正文: 一.八十年代的常州 “20世纪80年代的常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与荣耀: 80年代初,常州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比,常州的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 1982年,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 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983年,常州市区累计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达7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 1984年,常州撤销6个工业局,组建10个工业公司, 同年,常

州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中 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常州第一家私 营企业常州高氏企业有限 公司成立……” 盯着这张老照片,看到这浓烟滚滚的工厂,感觉有些恍惚,作为一个九零后,脑海里并没有太多这种景象,但这的确是我的家乡在八十年代时候的景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常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有许多东西令父辈们难以释怀,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他们津津乐道。比如说“香港摊”。 “香港摊”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绝不是号称东方之珠,那真正意义上的香港某一隅之摊头,而是名噪一时的常州迎春市场。因其市场繁荣,商品集中齐全,像香 港人集中摆摊做生意的模式,故取名 “香港摊”。 其实,常州人喊“香港摊”, 除了有香港人那种生意模式因素之 外,还另有其它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经营着许多当时从 香港舶来的时髦物品,如色样别致, 款式新颖的服装、长筒丝袜、折叠伞、轻巧灵便的气体打火机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常州概况

常州概况 简介 常州,简称常,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民生富庶而著称的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三市(江苏的吴文化地区),即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年左右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武进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距今约4500年,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璧和玉琮为国家一级文物。武进春秋淹城位于武进区中心城区,距今约3000年,春秋晚期。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中吴、龙城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武进、新北、钟楼、戚墅堰五个市辖区,以及两个新区------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37个镇、25个街道办事处,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0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历史古迹有武进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圩墩村新石器遗址、春秋淹城遗址、武进阖闾城遗址、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北宋藤花旧馆)、苏东坡舣舟亭、篦箕巷(文亨桥)、青果巷、双桂坊、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瞿秋白纪念馆等;风景名胜有红梅公园、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等。王安石曰:“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陆游赞常:“儒风蔚然,为东南冠。”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崇文重教、名家辈出,市内名人居旧址众多。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建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0多名,目前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与苏州、杭州、北京并列历代出文人学者最多的四个城市。 古代名人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南朝宋孝懿皇后萧文寿;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武帝萧衍;《昭明文选》主编昭明太子萧统;南宋政治家季札薛极;明代《永乐大典》主编陈济;明代学者谢应芳;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唐顺之(唐荆川);明代东林领袖顾宪成之师、经史学家薛应旂;明代“东林八君子”中的薛敷教、钱一本;明代政治家孙慎行;明末清初的“乱世佳人”陈圆圆;清代“阳湖文派”代表人物恽敬;清代“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张惠言、陈廷焯、况周颐;清代“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清代“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庄存与、刘逢禄;清代“江左才子”钱名世;清代文史学家赵翼;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清代政治家赵申乔、管干贞;清康熙朝状元赵熊诏;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骈体文钞》作者李兆洛等 近现代名人 晚清宫廷史官恽毓鼎;讽刺小说家、《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常州“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费伯雄;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辛亥革命”元老吴

历史上的常州道教

历史上的常州道教 *导读:道教传入常州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西晋太始年间(265-274),毗陵县就始建含辉观,规模相当…… 道教传入常州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西晋太始年间 (265-274),毗陵县就始建含辉观,规模相当宏大,惜于南宋时毁于兵火(废基在原武进县小河乡观东,观西两村之间)。西晋永嘉初年(约307-308年),毛中尉舍宅建道观于城内迎春门城壕,即其后的玄妙观前身,为常州城内历史上最早的道观。 东晋著名道教人物葛洪(283-343/363),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曾在原属武进的马迹山立盟设坛,城内县学街的葛仙桥就因葛洪其名而来。清代褚邦庆著《常州赋》中有抱朴子马迹山立盟坛及葛仙桥传抱朴子之踪等记载。南朝梁代道士王八百在兰陵县西麓南坡、黄猫岭之西筑舍修道(今武进横山桥大林寺所在)。陈代又建登仙观,后改称冲虚观,元初毁废。齐梁道教著名学者陶弘景(456-536)为茅山道宗的开创者,茅山道院为东南道教中心,人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自古至今香火很盛。 从唐至明,不少皇帝崇信道教,使道教得以兴盛。常州澄清观、玉隆观、清宁观、通乙观、真武道院及府城隍庙等陆续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今将龙兴观改名天庆观,即后来的玄妙观。宋天圣六年(1028)朝廷又赐天庆观真武神像一尊。时该观殿宇宏伟,层檐杰栋,为吴中道宫之冠。

宋、元时期,道教演化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派,全真道士不饮酒,茹素,不娶家室,授徒传道,为出家道士;正一派道士亦授徒传教,但可娶家室,为在家道士。元大德八年(1304)龙虎山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1316/1317)受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掌管江南道教。常州道观除玄妙观为全真道派十方丛林外,其它道观多属正一道派。 清代皇室偏重佛教,道教渐趋衰落。至嘉庆初年、18世纪末,常州玄妙观已是一片衰败景象。 民国初年,东岳庙、都城隍庙等道观神像相继被毁。民国17年,国民政府明文宣称:画符念咒的道教是不善宗教,故应废除。北伐军开进常州后,一度禁止举行迎神赛会。晏公庙、营田庙、灵官庙、烈帝庙等道观均在民国初年分别成为白云渡小学、贫儿院、武进女子师范学校等校舍,其它道观亦多毁废。 民国14年(1925)地方士绅组建常州道院,院长陶希泉,副院长刘度来,设在玄妙观内,后迁往麻巷。此系民间研究道教的团体,属道友性质。民国16年,道士李银兆发起成立武进县道教联合会。 据民国24年出版的《江苏民政》记载,武进县(包括今常州市区)有道观234座,道士、道姑440名。民国35年在北门天地坛成立武进道教会,会长杨鹤立,下设戚墅堰、焦溪、新安、横山桥办事处。 解放后,社会上延请道士做法事的已极其罕见。道观、道士

《常州近现代历史名人》.

《常州近现代历史名人》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授课老师:刘成刘文一、课程开设缘由: 常州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古有“中吴要辅”、“江左名区”之称。季札是常州人文始祖,他的三次让国、聘鲁观乐、冢树挂剑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春秋时代儒雅文化的化身,礼让睿智的象征,诚信守义的典型。隋唐以来常州经济繁荣,文教发达,儒风蔚然,科学鼎盛,人文荟萃。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等,更是开宗立派,卓然独立,才子学人,踵杰辈出,影响全国,光耀后世。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社会变革翻天覆地,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李公朴、史良,以及盛宣怀、赵元任、华罗庚、刘海粟等常州精英脱颖而出,成为常州城市的标志性人物。他们各以彪炳史册的业绩,为常州文化添上璀璨而又厚重的一页。正是数千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善汲纳、务实效、争一流、中信诺的常州优秀的人文精神。 二、课程总目标: 本着“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常州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常州名人的事迹,使自己思想价值、人生观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难点:能够加强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 1、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2、民主斗士:史良、李公仆 3、实业巨擘——盛宣怀 4、纺织巨子刘国钧 5、文学精英:赵翼洪亮吉李宝嘉赵元任高晓声 6、艺术名家:画坛泰斗——刘海粟… 7、医学大家:孟河医派 8、科教英杰:华罗庚、吴敬琏 9、外交春秋:章汉夫、过家鼎 10 、群星荟萃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 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常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年1月 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完毕只需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晋伐齐,战前誓辞中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又春申君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晋国出现郡辖县地方行政制度 B.楚国所设郡有军事应急的性质 C.中国完成国家结构体系的转型 D.地方管理完成了郡县取代分封 2.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此评论针对的是 A.“人之性恶” B.“三纲五常” C.“清心寡欲” D.“存天理,灭人欲” 3.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措评价不合理的是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有利于实现文化专制 D.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4.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5.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A.国家治理推动了技术发达 B.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C.科举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宋词兴盛推动了文化普及 6. 1833年之前,普鲁士人郭士立三次进入中国沿海搜集情报,并于当年创办中国第一份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表示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工作。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时,多处引用了此报刊中的资料。下列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的是 A.郭士立搜集情报为发动鸦片战争做准备 B.外国人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C.中国近代创办报刊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D. 近代报刊间接对中国人起到了启蒙作用 7. 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8.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 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 是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细嚼旧名香亦溢 ---常州地名由来研究 常州的老地名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无论从那个角度都能反映常州的历史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不要小看这些老地名,往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就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或文化。老地名承载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录着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古老而动人故事,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老地名具有时代的遗痕,它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纵观常州地名,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诸如历史变迁,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文化文物、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可在地名中找到轨迹。分析和研究地名,能增长历史知识,熟悉家乡,热爱家乡,令人兴味无穷。 常州的地名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常州历史的特征,这能从地名的分类中可以得到验证。常州是历代郡、州、府治和县治所在地,为官者亦多,因此,以官署、官职、官宅得名的地名不少。诸如府直街、府东巷、府西巷、府桥头、常春路(明初,常州称常春府)、县直街、县学街、察院弄、尚书弄、局前街、传胪里、尉司湾、尉司路、官保巷、尚书码头、西宫廨、善庆里(此处旧有县狱,取“庆尔从善”之意)等。还有以驻军营地命名的如西瀛(营)里、小营前、小校场、营房前、校场弄、马园巷等。 这里,我就分几个部分来看看我研究的常州地名。

研究地名的分布,首先要揭开地名的文字伪装,即辨明同义异字和同字异义。 比如在江淮之间有很多村庄叫舍,反映开发初期的只是一个小房舍。舍在吴语区俗写作厍(晏殊第七子注(下同):如吴江有北厍镇),《广韵》为始夜切,应读sa,江淮方言的泰(州)如(皋)片的舍今读sa。邻近泰州、兴化的高邮水乡有很多厦,读sa,不是大厦,其实就是舍(注:高邮农村,×家厦的村庄名非常多),因为高邮在江淮方言的淮扬片,淮扬片把舍读作sei或xi,所以听到高邮东乡里下河地区的sa(舍),就记作厦了。同样,在北边的滨海县,sei (舍)有时被误写为同音的社,比如清代治河书籍中黄河(今废黄河)边的陈家社应该是陈家舍。因为睢宁、宿迁、邳州、赣榆等淮北州县实行乡社制,所以诱人犯错。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有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过那个核心地区。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实际上,江北的滨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吴语区的地名在外围分布一般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文脉被现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支离破碎 月华如水,夜色阑珊。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个时候,正好在读张戬炜的《旧时月色》,一看书的名字,就生出几跟欢喜。在常州住了数十年的我,自认对常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常州的风物,在我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变成历史,进了档案馆,进了人们那封存的记忆,对我而言,那只是人们偶尔口头上谈及的断片,对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没有感性认识的我,想要捕捉那一点点残存的常州文脉,怕是力不从心的。 近年来,本地报纸上多了对老常州的记忆,那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现在出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眼前。不过,那多是个人的感怀,而能一气呵成,同时又娓娓道来叙述旧常州府的往事,这样的文章和书,还是很少。那些或者已经在史书里,或者尚在那些老人们的心里的往事,需要钩沉,而张兄就做了件大好事,他把这些碎珠串起来,如同在历史的天空下闪烁出灿烂光芒的常州府文化。现在的常州,仅占了旧常州府1/5的地方,即武进这一块,而其他几个旧的属县,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都和常州脱离了,而武进的西来桥,马山等乡镇,现在也没了,常州被割头断足,地脉断了,文脉也为之一蹶不振。 有回看到某个帖子,大意说是旧常州府的文脉大部分被无锡继承了,理由是无锡现在管辖三个旧属常州府的县市,时空变幻,人物更迭,风流不再,只留下荒草野蔓,给人以黍离之感,幸而有张兄重拾府城旧家山河,于文化常州的残垣断壁间,支撑起一片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承继了原常州府的荣光,风云咸淡,星聚星散,此地留下的风流,尚不至被雨打风吹去。但是影像只是在纸面上记载了那当时的宇宙,而现实中,作为危房处理掉的常州特色住宅,甚至是名人故居,寺庙,那些传承着,曾经传承着常州的人文历史的载体,都在现代化的口号中灰飞烟灭,后人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哪会知道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厚重的历史? 旧时的月色值得我们想念,但那只是梦,而张兄的这本书,作为文史小品也好,作为旧闻轶事也好,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品味那与城市共呼吸的感觉。 文宗溯源 明成化十九年(1483),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琼为《重修毗陵志》作序,序中盛赞常州儒风说:“余考毗陵,本周吴国,继是历代称为名郡。……郊野多诗书之士,庠序有俊义之才,其用而见诸事功,光明正大可观者,济济乎盛矣。” 常州之所以能称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与2500年来,中原文化和吴文化在常州

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历史中考试卷

常州市二〇一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50 分钟。试卷满分50 分。 历史试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书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 点的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3.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4.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 A.译述《天演论》 B.率军收复新疆 C.编著《海国图志》 D.创办《新青年》 5.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 言》的新闻报道(见右图)。该新闻报道的是 A.七七事变爆发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西安事变爆发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6.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 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年 C.20世纪六十年代 D.中美正式建交后 7.“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8.辉煌的人类文明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广义相对论 9.某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 开始。”该认识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 A.加剧了“三角贸易” B.使用了蒸汽轮船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1、季札(公元前576,前484) 吴王第十八世寿梦之四子。生于周简王十年(前576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年)寿梦病,将卒,欲立季札。札让日:“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父子之私乎?”后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必授国于季札。寿梦卒,诸樊摄行国政,即除丧,诸兄皆致国季札,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札不受,弃其室,避耕于舜柯山。诸樊伐楚中箭亡,当政13年。遗命承先志。后余祭立,夷昧又立。夷昧在位17年,又欲传位于季札,札辞让,遂逃归封地延陵。季札继承上祖泰伯盛德,三让王位,世人尊为“至德第三人”。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出众。为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历访鲁、齐、郑、卫、晋等国,知兴衰,析清浊,为世人所赞赏。季札一生谦冲,蕴蓄于孝友之中,又极重友情,守信义。出访过徐,徐君好其剑,口弗敢言,为使上国未献。及还,徐君已卒,乃挂剑于其冢树而去,因而深受徐人敬重。季札受封于延陵(今常州),史称“延陵季子”,后又受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北),故又称“延州来季子”。季札谢世后,葬江阴申浦(今江阴市申港)。 2、萧道成(公元427--482)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7年,公元482年),南朝齐创立者。字绍伯,小名斗将。在位四年。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东)。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江苏常州),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人。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卒,乃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一、定量评估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1城市的地域历史环境市域中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镇,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以及与古城有重要历史联系的区域环境要素。 4-2古城格局古城的选址特征,与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关系延续的情况,古城的街巷肌理、传统格局、城墙城门,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遗存状况,古城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典型性和影响力。 4-3历史风貌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及其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情况。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5-1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5-2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地文物古迹遗存具有相当的久远度与丰富性,或是在城市格局、建筑风貌、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较为典型或是独特的艺术表达,或是在城市的选址、建设、军事防卫、工程设施或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历史上重要的

技术工艺或科学理念。 5-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状态评估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产业经济等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新的发展是否保障了历史的延续性。 标准说明: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

常州的历史沿革

常州的历史地理沿革 人文学院历史0811 0820501114 周婷 [摘要]:从周朝开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常州这块土地的名字从延陵邑开始不断变迁,直到建国之后确定为常州;它的境域也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改变。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历了各朝各代文化雅客的不断书写,最后写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遗迹。 [关键字]:常州;沿革;历史地理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此地就建邑立邦,始称延陵。此后,常州地名几经改变,境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变迁,原辖境域今有划入他市县者,本属他境者,今又划归市辖。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省会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 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以及两个新区,新北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 常州,周称延陵邑,秦置延陵县,汉为毗陵郡,晋改晋陵郡,隋曰常州,历来为府治所在。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常州分别置南兰陵郡、南东莞郡、南东海郡、南琅琊等郡,留下当时中原移民于此的历史痕迹。元称常州路,明初为常春府,不久复称常州府。为避明光宗朱常洛讳,常州府一度改为尝州府。至清常州府乃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八县。民国时期废常州府存武进县,1949 年共和国成立,常州为江苏省辖市。常州地名的历史沿革大概课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延陵。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 2、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兴办汉阳铁厂 C.筹建北洋水师 D.设立发昌机器厂 3、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这表明 A.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B.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 C.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 4、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 运抵欧洲。欧洲又 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 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 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 5、《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 欧洲资本 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 述材料表明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6、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 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 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7、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 策是“通过国家资本 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8、“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

关于常州的名人

“菩萨皇帝”梁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就是常州籍皇帝。 梁武帝萧衍(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在位四十八年。 梁武帝是南朝历史上难得的皇帝,他年轻是非常有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给南梁带来了将近五十年的和平繁荣。博学能文,勤政爱民,在历代皇帝中,算得上是个才子。他个人生活非常简朴,处理政务非常勤奋,每天只吃两顿简单的饭菜甚至只是喝粥,很年轻就只吃素戒女色。 梁武帝身为一国之主,本该日理万机,但他信奉佛教,把佛教定为国教,热衷于各种佛事活动的,身为一国之主,却不惜以皇帝之尊,先后几次舍身佛寺为奴,(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再由皇室臣僚们用高价将他“赎”出。他还大建佛寺,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还非常地“乐善好施”向庙布施,一次就能慷慨地奉上钱物价值千万以上。至全国百姓因他的重佛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到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到金陵,并向其问法:“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记数,有何功德?” 达摩答:“并无功德。” 武帝听了非常不满意,而达摩的目的是要破除武帝对功德的执著。这种超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祖并没有“保佑”梁武帝这个虔诚的弟子。公元548年,叛东魏降梁的侯景发动兵变,第二年,梁武帝在四面楚歌声中,饥饿加疾病,凄凉地死去。

国学大师赵元任 (1892-1982) 江苏武进人,1910年为第2批赴美留学生,曾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是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 先生学识渊博,雅好音乐,艺术造诣很深。1936年,他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即是刘半农词,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 【教我如何不想她】 曲赵元任词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词中,刘半农先生首创了汉字“她”。这首诗作于1920年9月4日,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女友的情歌,但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以及刘半农先生的生活笔者认为这首诗是刘半农先生在异国他乡时思念祖国家乡的心声,这个“她”代表的是中国。 后来,赵元任先生读到了这首诗,因为他也是多年浪迹海外的游子,也是同样的热爱祖国,他以同样的对祖国的热情为这首诗谱了曲,赵元任先生不愧是刘半农先生的知音,歌曲贵在真情,表达出人内心的感受,这首曲也就成为赵元任先生一生中得意之作中的一首。词诚曲真,珠联壁合,所以这首歌很快就在海内外的青年志士中流传开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