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

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3.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4. 胸、腹腔置管引流术

5. 中心静脉置管术

6. 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7. 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

8. 经皮瘤内注药术

9. 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

10.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

11.经皮穿刺或经T型管取石术

二级手术

1.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及栓塞术(颅脑除外)2.输卵管再通术

3.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

4.经皮肾造瘘术

5.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6.肾上腺动静脉造影术

7.经皮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肿瘤手术

8.鼻泪管成形术

9.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

10. 肝、肾囊肿消融术

11. 经皮穿刺肿瘤热消融术(射频/微波/激光消融)

12. 经皮穿刺肿瘤冷消融术(氩氦冷冻术)

13. 经皮胃造瘘术

三级手术

1.经皮经肝食道胃底静脉栓塞术

2.经皮肝胆管内外支架术

3.脾动脉栓塞术

4. 宫外孕介入治疗术

5. 肿瘤相关的血管支架植入术

6.精索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

7.泌尿系支架置入术

8. 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外周动脉/静脉栓塞术

9.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化疗术

10.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除外上段胸椎和颈椎)

11. 心血管内异物取出术

12. 各部位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头颈部除外)

13. 经皮血管药盒置入术

四级手术

1. 颅面部血管疾病的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术

2. 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激光气化/臭氧注射术

3. 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

4. 上段胸椎和颈椎经皮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术

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6. 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7. 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介入栓塞术

8. 其它准予临床应用的新技术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

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考评与复评标准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及省卫生厅有关对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我院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技术操作资格授权。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制定了操作权利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的相关标准。 一、外科手术人员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见附表) 考评总分满分:100分,85分合格,65分至85分接受考评组织的复评,60分至65分降低相应的操作权利,低于60分取消相应的操作权利。 二、麻醉科各级麻醉医师考评、复评、取消和降低标准 1、助理麻醉医师: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工作,并能熟悉各种麻醉方法;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能及时发现围麻醉期的各种病情变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能掌握一般麻醉中病情变化的处理方法,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80%以上。 2、低年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一般麻醉的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掌握围麻醉期监测技术和病人管理,对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案,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85%以上,并能根据病情制定麻醉方案,与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符合率在 90%以上。 3、高年麻醉住院医师:能独立完成各类普通手术麻醉,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特殊病人的麻醉,熟悉各种监测技术和麻醉方法,对麻醉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能正确处理,正

确率在 90%以上,参加各种危重病人的诊治,并能够提出正确的方案。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在 95%以上,并能根据病情制定麻醉方案,与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符合率在 95%以上。 4、麻醉主治医师:日常麻醉的中坚力量,能完成麻醉日常工作,并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对危重病人能够提出诊断、治疗方案,检查执行情况,对下级医师不能完成的操作成功率在 90%以上。制定麻醉方案,修改下级医师的麻醉方案,解决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5、正、副主任医师:指导各级医师完成麻醉工作,对各种困难操作或操作失败的病人熟练掌握处理流程,并能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对疑难病例的处置有独到之处,并根据情况开展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指导各下级医师麻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完成危重病例、特殊病人的麻醉;参与病例讨论时能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讲解,制定和选择优良的处理方案。对各种麻醉出现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正确率在 100%。 各级麻醉医师的麻醉分级操作成功率应达到以上相关标准,如达不到标准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各级麻醉医师应严格按照《麻醉医师分级授权制度》所规定的范围进行操作,如有违规、越级操作者给予降级或取消相应的麻醉操作权利的处罚。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确保手术(介入)安全和手术(介入)质量,加强各科室与医师的手术、介入诊疗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介入)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难度要求,把手术分为: ⒈Ⅵ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⒉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⒊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⒋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微创(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也可单独分列; 二、手术医师分级: ⒈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⒉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⒊丙等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⒋丁等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⒈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类手术资格,并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⒉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类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教部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新手术。 ⒊丙等资质:具有Ⅰ、Ⅱ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类手术。 ⒋丁等资质:具有Ⅰ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类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资质的评定: ⒈各科要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名单报医务部备案),具体负责各专科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考核工作。 ⒉各科根据各科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手术分级目录(Ⅰ、Ⅱ、Ⅲ、Ⅳ级)和各级资质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报医务部,经医院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核审后公布执行,手术分级目录可根据学科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和修订。 ⒊丁等、丙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负责,报医务部审核、备案、公布后生效;乙等、甲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和医院手术权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医务部公布后生效,申报评定流程如下: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与流程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doc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 3 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 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1)有 5 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叮叮小文库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 6 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 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医师提出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审核 医务部审核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 分管副院长审批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

郑州市人民医院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基本要求 (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或者外科专业。 2.有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经2名以上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且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培训 拟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1年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由卫生部认定,且具备相关条件。 (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要求。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数量的诊断性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病例和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 完成不少于50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例和不少于2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导管消融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 成不少于20例导管消融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起搏器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不少于10例起搏器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25例诊断性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病例和1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操作、介入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3.在境外接受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系统培训1年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三、授权与再授权 医师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质的资质证书,具有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3.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4. 胸、腹腔置管引流术 5. 中心静脉置管术 6. 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7. 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 8. 经皮瘤内注药术 9. 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 10.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 11.经皮穿刺或经T型管取石术 二级手术 1.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及栓塞术(颅脑除外)2.输卵管再通术 3.肺大疱及胸膜腔固化术 4.经皮肾造瘘术 5.消化道支架植入术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确保手术(介入)安全和手术(介入)质量,加强各科室与医师的手术、介入诊疗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介入)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难度要求,把手术分为: ⒈Ⅵ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⒉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⒊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⒋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一般见小手术。 微创(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也可单独分列; 二、手术医师分级: ⒈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⒉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⒊丙等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⒋丁等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⒈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类手术资格,并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⒉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类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教部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新手术。 ⒊丙等资质:具有Ⅰ、Ⅱ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类手术。 ⒋丁等资质:具有Ⅰ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类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资质的评定: ⒈各科要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名单报医务部备案),具体负责各专科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考核工作。 ⒉各科根据各科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手术分级目录(Ⅰ、Ⅱ、Ⅲ、Ⅳ级)和各级资质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报医务部,经医院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核审后公布执行,手术分级目录可根据学科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和修订。 ⒊丁等、丙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负责,报医务部审核、备案、公布后生效;乙等、甲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和医院手术权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人民医院医院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

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沭阳县人民医院医院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

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医师提出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审核 医务部审核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 分管副院长审批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

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并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就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与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她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与肿瘤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就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与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与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她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一级手术 1、一般动静脉造影术与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2、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3、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4、胸、腹腔置管引流术 5、中心静脉置管术 6、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 7、各个部位脓肿、囊肿穿刺引流术 8、经皮瘤内注药术 9、经皮一般畸形血管硬化术 10、透视下金属异物取出术 11、经皮穿刺或经T型管取石术 二级手术 1.各部位肿瘤化疗灌注及栓塞术(颅脑除外)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之令狐文艳创作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 程 令狐文艳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制度.doc

124 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制度8 角色1选择发音人-->10000 角色2选择发音人-->10000 角色3选择发音人-->10000 角色4选择发音人-->10000 124: 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范围包括: (一)处方授权(含普通处方、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处方、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处方); (二)手术授权; (三)麻醉授权; (三)输血授权; (四)腔镜授权; (五)介入授权; (六)特殊检查授权:超声影像科(B超检查)、影像放射科(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X片、DR片等)、内镜室(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介入室(血管造影检查)、病理科、检验科等;

(七)危重病人高风险诊疗操作授权。 二、各级医师的授权必须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前提下,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相应治疗手段的范围与类别。至少每二年对医师(特殊专业操作人员)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是依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三、医院设立由院领导、医疗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定期更新医务人员资质权限目录,审核并授予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权限,定期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及再授权。 四、医务科是医师资格与分级授权的院级监管部门。依据本人申请、科室意见,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受理和审批各级医务人员资质和分级授权。同时医务科负责各科相关资料备案并协助授权委员会担负授权管理的监管职责。 五、科室是医务人员资质、分级授权的执行部门。科室建立医务人员资质、授权管理档案,做好各级专业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第二类、第三类和高风险医疗技术档案,定期对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工作质量、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根据相关资料对医务人员执业能力进行再评价,同时定期将相关资料上报备案。 六、科室医技人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执业范围申请相关技术授权,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开展医疗服务。各医技人员有义务积极配合科室、医院对医疗技术授权准入

手术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汇编

淇县福利医院 手 术 资 格 准 入 及 分 级 管 理

制 度 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确保手术(介入)安全和手术(介入)质量,加强各科室与医师的手术、介入诊疗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工作,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介入)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难度把关,把手术分为: 1、Ⅳ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2、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3、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

手术。 4、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1、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2、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3、丙等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4、丁等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各级医师手术围: 1、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类手术资格,并可完成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2、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类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务科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心手术; 3、丙类资质:具有Ⅰ、Ⅱ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类手术; 4、丁类资质:具有Ⅰ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类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资质的评定: 1、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报医务科备案),具体负责各专科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考核工作。 2、根据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手术分级目录(Ⅰ、Ⅱ、Ⅲ、Ⅳ级)和各级资质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报医务科,经医院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核审后公布执行,手术分级目录可根据学科发展,不断补充完善与修订。 3、丁等、丙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负责,报医务科审核、备案、公布后生效,乙等、甲等资质资格评审由科室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和医院手术权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二线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医务科公布后生效,申报流程如下: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之欧阳歌谷创编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 度与流程 欧阳歌谷(2021.02.01)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规章制度

手术(介入)资格准入、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确保手术(介入)安全和手术(介入)质量,加强各科室与医师的手术、介入诊疗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介入)分类: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难度要求,把手术分 为:⒈Ⅵ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⒉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⒊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⒋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微创(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也可单独分列; 二、手术医师分级: ⒈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 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⒉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 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⒊丙等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⒋丁等资质:取得 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⒈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类手术资格,并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⒉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类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教部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新手术。 ⒊丙等资质:具有Ⅰ、Ⅱ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类手术。⒋丁等资质: 具有Ⅰ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类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资质的评定: ⒈各科要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名单报医务部备案),具体负责各专科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考核工作。 ⒉各科根据各科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手术分级目录(Ⅰ、Ⅱ、Ⅲ、Ⅳ级)和各级资质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报医务部,经医院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核审后公布执行,手术分级目录可根据学科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和修订。 ⒊丁等、丙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负责,报医务部审核、备案、公布后生效;乙等、甲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和医院手术权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医务部公布后生效,申报评定流程如下:

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与流程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_程序文件

xxx公立卫生院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资料,经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指普通常见的2 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小面积清创缝合、如:单纯性修补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人流术、刮宫术、阑尾摘除术等。许多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指需3—4 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剖宫产术、子宫切1 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是住院治疗较多的一种类型。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指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 人以上人员共同

完成的大手术。各种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肝叶切除术、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颅类肿瘤切除术、巨大肿瘤切除术等属此类。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l、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2 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 年以上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 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内镜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与流程

内镜诊疗医师资质及授权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加强内镜诊疗人员资质准入及授权管理,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本规定所称内镜诊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人体正常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使用内镜器械在直视下或辅助设备支持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以明确诊断、治愈疾病、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措施。我院现开展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妇科、呼吸内科和耳鼻咽喉科专业内镜诊疗技术。 二、内镜诊疗医师资质要求 1.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内镜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内镜诊疗不少于100例。 (3)经过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展相关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副主任医师应在有资质的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累计独立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内镜诊疗不少于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3、医院对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的工作人员实行授权制,未取得医院授权的人员不得从事介入诊疗技术相关工作。 三、培训 (一)拟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内镜诊疗技术医师培训要求。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一)科主任安排手术时应按手术准入与授权安排手术人员,由麻醉科负责监督执行不符合手术准入与授权资质的医师进行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的后果由相关科室和当事医师负责。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延迟半年审定其手术资质。若发生同类手术技术事故,相应责任人应进行手术资质降级处理。若麻醉科监管不力,造成违规事件发生,由麻醉科和相应责任人负责。 (二)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1、医院每二年对手术医师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进行评价资质认定一次,医务科定期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调整,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对有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进行考评与复评,并将调整后的资质情况进行公示并及时送交麻醉科。 2、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2)、操作危险性大、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每项具体诊治操作项目都有操作常规,各科制定考评标准,经医院核准后,各临床科室遵照执行。 (3)、预申请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外,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手术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②在参与高一级别手术中,依次从辅刀到主刀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手术5例者; 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的; 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负主要责任的。 (4)当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授权权力。 ①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标准者。 ②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范围者。 ③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三)报告制度 手术中出现异常情况,主刀医师不能继续胜任手术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如不请示上级医师所造成的后果由手术医师负责。手术发生意外,手术医师应及时处理,并立即向上级

LC─051:介入诊疗医师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1 介入诊疗技术分级 根据介入诊疗技术的风险性和疑难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四级: 1.1 一级技术是指风险较低、技术难度一般的造影术和治疗技术。 1.2 二级技术是指有一定风险、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的造影术和治疗技术。 1.3 三级技术是指风险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和复杂程度较高的技术。 1.4 四级技术是指风险高、技术难度大和复杂程度高的技术,包括卫生部规定的第三 类医疗技术(我院将四级技术定为高风险诊疗技术)。 2 介入诊疗技术医师资质认定 2.1 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本院放射诊断(介入放射专 业),或者相关外科专业(如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及内科专业(如心内科、消化 内科、神经内科等)。 2.2 介入放射专业: a 研究生为影像医学(介入放射)专业毕业的,应经内、外科相关专业培训1 年考核合格,有半年以上介入放射学科工作经验。 b 研究生为临床专业毕业的,应经内、外、影像科相关专业培训1年考核合格, 并有1年以上介入放射学科工作经验。 c 本科生应经内、外、影像科相关专业培训1年考核合格,并有2年以上介入放 射学科工作经验。 2.3 外科、内科专业: 应有5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 过卫生部认定的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至少半年并考核合格。 2.4 要在具有准入资格的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10例以上,有上级医师签字确认,并在 《医师资质权限管理文件夹》做好相应记录。 2.5 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而直接申请开展血管介入诊疗的资质: a 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 医师的推荐。 b 在我院连续从事(80%以上时间从事介入工作)介入诊疗临床工作10年以上, 已取得主/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5年以上。 c 近5年累计独立完成介入诊疗病例300例以上,其中三级以上介入手术不少于 200例,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介入诊疗相关的医疗事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于3.0%,介入诊疗相关死亡率低于1.0%。 d 在境外接受介入诊疗系统培训6个月以上,有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可免除国 内培训基地的培训,但必须经国内培训基地考试合格。 3 介入诊疗医师资格分级 介入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原则上按职称和业务能力划分,具体可分为四级: 3.1 一级: 仅限于介入放射科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介入诊疗技术,并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 导下逐步开展二级介入诊疗技术。 3.2 二级: 各介入诊疗科室主治医师。可主持一、二级介入诊疗技术,并可在上级医师临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