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倾销协议与保障措施协议的比较

反倾销协议与保障措施协议的比较

保障措施的特点和适用

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都属于WTO体制中的贸易救济措施,是WTO允许成员方采用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主要手段之二(另一种是反补贴措施)。二者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却存在差异:(1)适用情形问题。保障措施是WTO成员在公平贸易情况下保护国内产业的唯一正当手段;反倾销措施却是针对不公平贸易条件,即“价格歧视”。依据《反倾销协议》(Anti-Dumping Agreement,简称ADA)的定义,倾销系指“一个产品由出口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出口国正常贸易中旨在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

(2)影响面问题。保障措施只能以非歧视性方式实施,不得选择性的对出口国施加贸易限制,SA第2款规定:“保障措施应针对产品而不问其来源”,除SA所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豁免外,所有向进口国出口相应产品的国家均应被限制。相反,反倾销措施则针对采取倾销行为的出口方及其出口

商,影响面小,进口方不致于因伤及无辜而面临国际上的政治压力、贸易报复压力。

(3)执行手段问题。对于临时保障措施,SA明确规定只能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因为数量限制对贸易的扭曲作用更大;SA 没有对保障措施的具体形式做分类规定,从以往实践看,大体有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如许可证、配额、特别行政审批程序)或二者相结合的措施(如关税配额)。反倾销措施则只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的形式,包括临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和追溯反倾销税。

(4)补偿问题。由于保障措施是在公平贸易条件下实施的贸易限制,减损了出口成员方所应得的正当利益,依据SA第8条的规定,进口方应当与受影响出口方就保障措施对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协商补偿的有效方式;若30天内未达成协议,受影响出口方可以对进口方对等地中止义务,即实施对等报复以达到补偿的目的。相反,反倾销措施针对“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竞争方式,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倾销造成的损害为目的,并未减损利害关系方的正当利益,不产

生补偿问题。如果厉害关系方认为进口方实施保障措施减损了其应得的正当利益,该成员方可要求与进口方进行磋商以寻求满意的解决方法。

(5)申请调查者的资格问题。SA没有对申请人的资格问题作出限制,因为SA的规定都是针对成员方政府的。至于各成员内部,哪些主体可以申请提起保障措施调查,这完全属于各成员自主决定的范围。我国《保障措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为“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美国要求是可代表产业的实体,“包括贸易协会、厂商、注册或公认之工会或工人组织”。ADA则明确对申请调查者的资格作出规定,要求反倾销调查申请应当“由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提出”。那么,怎样算是“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呢?ADA 第5条第4款指出,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表示支持申请的国内生产者(即申请者)的产量大于支持者与反对者(如果有)总产量的50%;(2) 支持者的产量大于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的25%。两个条件缺一不

可。成员方的有关规定均应符合ADA的要求,我国反倾销协议第17条的规定就与之完全吻合。

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中文

WTO反倾销协议 各成员协议如下: 第一条总则 反倾销措施应仅在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规定的情况下实施,并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发起和进行调查。根据反倾销法或者条例采取行动而适用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时,适用下列规定: 第二条倾销的确定 1.本协议之目的,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出口国旨在用于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即被认为是倾销。 2.在出口国国内市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同类产品的销售时,或者该项销售由于该市场的特定情况,或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太少,而不能用于适当的比较时,则倾销幅度应通过与向一个合适的第三国出口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如果该价格是有代表性的话),进行比较而确定,或者与原产地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数额的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成本并加利润进行比较而确定: (a)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销售,或者向一个第三国销售,其价格低于每单位(固定的和可变的)生产成本加上行政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用,其销售可作为不是由于价格原因而处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并且只有由当局决定该项销售的很大部分是在持续的长时期间内作出的,且该项销售的价格未能预订可以在一段合理期间内收回其全部成本的,则在确定正常价值时可不予考虑。如果在销售时,其价格低于单项成本;但高于其在调查期间的平均单项成本,则该价格应被认为是在一段合理的期间内收回了成本; (b)本条第2款规定的成本费用,通常应根据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存有的记录计算,如果该记录是符合出口国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合理反映与生产有关的成本以及有关产品的销售。当局应考虑全部现有的成本适当分配的证据,包括出口商或生产商在调查过程中作出的分配证据,其前提是该分配在历史上一直被出口商或生产商所使用,特别应对有关确立适当的分期付款和折旧期限、按资费用以及其它开发成本的补助费加以考虑,除非根据本款项规定已在成本分配中得到反映,否则成本应对那些有利于将来或当前生产的非经常性项目成本作出适当的调整,或者对在调查期间成本费用因刚开始生产而受到影响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c)本条第2款所指的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用以及利润数额,应以与生产有关的实际数据以及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相关产品的销售为根据。在该数额不能以此为基础确定时,则可依照下更基础确定: (i)该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国内市场上有关生产和销售原产地的一般相同类别产品所产生和实现的实际费用数额。 (ii)其他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国内市场上有关生产和销售原产地同类产品所产生和实现的实际费用数额的加权平均额。 (iii)任何其他合理的方法,假如确定的利润数额,不超过其他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原产地的一般相同类别产品通常所获得的利润数额。 3.如果不存在出口价格,或者对有关当局来说,由于出口商与进口商或者第三者之间有联合或补偿安排而使出口价格不可靠时,则出口价格可以下述价格为基础构成,即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立买

WTO反倾销协议

WTO反倾销协议 阅读:3872 次日期:2007-6-10 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 各成员特此协议如下: 第一部分 第1条 原则 反倾销措施仅应适用于GATT 1994第6条所规定的情况,并应根据符合本协定规定发起和进行的调查实施。GATT 1994第6条的适用按下列规定执行,但仅限于根据反倾销立法或法规所采取的行动。 第2条 倾销的确定 2.1 就本协定而言,如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 2.2 如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同类产品的销售,或由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特殊市场情况或销售量较低,不允许对此类销售进行适当比较,则倾销幅度应通过比较同类产品出口至一适当第三国的可比价格确定,只要该价格具有代表性,或通过比较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金额的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及利润确定。 2.2.1 同类产品以低于单位(固定和可变)生产成本加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的价格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或对一第三国的销售,只有在主管机关3确定此类销售属在一持续时间内以实质数量、且以不能在一段合理时间内收回成本的价格进行时,方可以价格原因将其视为未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行的销售,且可在确定正常价值时不予考虑。如在进行销售时低于单位成本的价格高于调查期间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则此类价格应被视为能在一段合理时间内收回成本。 就第2款而言,成本通常应以被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者保存的记录为基础进行计算,只要此类记录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并合理反映与被调查的产品有关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主管机关应考虑关于成本适当分摊的所有可获得的证据,包括出口商或生产者在调查过程中提供的证据,只要此类分摊方法是出口商或生产者一贯延续使用的,特别是关于确定资本支出和其他开发成本的适当摊销和折旧期限及备抵的证据。除非根据本项已在成本分摊中得以反映,否则应对那些有利于将来和/或当前生产的非经常性项目支出或在调查期间支出受投产影响的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2.2.2 就第2款而言,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以及利润的金额应依据被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者在

最新ADP-反倾销协议汇总

A D P-反倾销协议

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6条的协定 各成员特此协议如下: 第一部分 第1条 原则 反倾销措施仅应适用于GATT 1994第6条所规定的情况,并应根据符合本协定规定发起1和进行的调查实施。GATT 1994第6条的适用按下列规定执行,但仅限于根据反倾销立法或法规所采取的行动。 第2条 倾销的确定 2.1 就本协定而言,如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 2.2 如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同类产品的销售,或由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特殊市场情况或销售量较低2,不允许对此类销售进行适当比较,则倾销幅度应通过比较同类产品出口至一适当第三国的可比价格确定,只要该价格具有代表性,或通过比较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金额的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及利润确定。 2.2.1同类产品以低于单位(固定和可变)生产成本加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的价格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或对一第三国的销售,只有在主管机关3确定此类销售属在一持续时间内4以实质数量5、且以不能在一段合理时间内收回成本的价格进行时,方可以价格原因将其视为未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行的销售,且可在确定正常价值时不予考虑。如在进行销售时低于单位成本的价格高于调查期间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则此类价格应被视为能在一段合理时间内收回成本。 2.2.1.1就第2款而言,成本通常应以被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者保存的记录为基础进行计算,只要此类记录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并合理反映与被调查的产品有关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主管机关应考虑关于成本适当分摊的所有可获得的证据,包括出口商或生产者在调查过程中提供的证据,只要此类分摊方法是出口商或生产者一贯延续使用的,特别是关于确定资本支出和其他开发成本的适当摊销和折旧期限及备抵的证据。除非根据本项己在成本分摊中得以反映,否则应对那些有利于将来和/或当前生产的非经常性项目支出或在调查期间支出受投产6影响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1本协定中使用的“发起”一词指正式开始第5条规定调查的一成员的程序性行动。 2出口国国内市场中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销售如占被调查的产品销往进口成员销售的5%或5%以上,则此类销售通常应被视为确定正常价值的足够数量,但是如有证据表明较低比例的国内销售仍属进行适当比较的足够数量,则可接受该较低比例。 3本协定中使用的“主管机关”一词应解释为适当高级别的主管机关。 4该持续时间通常应为1年,但决不能少于6个月。 5如主管机关证实为确定正常价值而被调查的交易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低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低于单位成本的销售量不少于为确定正常价值而被调查交易的销售量的20%,则此类以低于单位成本的销售属以实质数量进行。 6对投产所作调整应体现投产期结束时的成本,或如果该期限超过调查的期限,则应体现主管机关在调查

WTO《反倾销协议》第17.4条解析

WTO《反倾销协议》第17.4条解析 WTO《反倾销协议》第条解析 WTO《反倾销协议》第条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简称DSU)附件二指明的“特别或附加的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之一。该条规定了在涉及反倾销调查的争端中,成员方如何正确地将争端事项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问题。在“危地马拉水泥案”中,墨西哥提交的争端被上诉机构裁定为不符合第条,建议墨西哥重新提交;在“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案”中,美国根据第条提出的抗辩则被上诉机构裁定为对该条的曲解而不予采纳。可见,正确地理解该条的含义对于适当地行使WTO成员方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方,作为目前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研究和运用好《反倾销协议》第条对于我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利益更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结合这两个案件对条的所处理的“特殊性”问题以及其中规定的三种措施的性质进行了解析。 一、为特别或附加的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 根据DSU附件二,《反倾销协议》(AgreementonImplementationofArticleⅥoftheGeneralAgreemen tonTariffsa 以下简称ADA)第17条第4至7款为特别或附加的(specialoradditional)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其中第4款规定了成员方经过协商程序后将争端事项提交争端解决机构(以下简称DSB)的问题。其规定如下:“如果要求协商的成员认为根据第3款规定的协商没有达成相互同意的解决办法,而且如果进口成员的行政当局已经采取最终行动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或接受价格承诺,则该成员可将此事项提交DSB处理。如果某一项临时措施具有重大影响且该要求协商的成员认为该临时措施违背了第7条第1款的规定,则该成员也可以将此事项提交DSB处理。” 第条与DSU第6条的关系:冲突还是补充 在危地马拉水泥案中上诉机构指出,某一特定协议的特别或附加的规则与程序和DSU的一般适用的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共同构成了WTO的综合性、一体化的争端解决机制。DSU附件二所列的特别或附加的规则与程序用以处理产生于某一特定协议的争端解决中的特殊性(particularities)问题;而DSU第1条旨在为WTO协定下各协议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综合性的争端解决机制。只有当DSU 的某项规定与另一协议中的特别或附加的程序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使该特

反倾销协议与保障措施协议的比较

保障措施的特点和适用 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都属于WTO 体制中的贸易救济措施,是WTO允许成员方采用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主要手段之二(另一种是反补贴措施)。二者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却存在差异:(1)适用情形问题。保障措施是WTO成员在公平贸易情况下保护国内产业的唯一正当手段;反倾销措施却是针对不公平贸易条件,即“价格歧视”。依据《反倾销协议》(Anti-Dumping Agreement,简称ADA)的定义,倾销系指“一个产品由出口国出口到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出口国正常贸易中旨在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 (2)影响面问题。保障措施只能以非歧视性方式实施,不得选择性的对出口国施加贸易限制,SA第2款规定:“保障措施应针对产品而不问其来源”,除SA所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豁免外,所有向进口国出口相应产品的国家均应被限制。相反,反倾销措施则针对采取倾销行为的出口方及其

出口商,影响面小,进口方不致于因伤及无辜而面临国际上的政治压力、贸易报复压力。 (3)执行手段问题。对于临时保障措施,SA明确规定只能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因为数量限制对贸易的扭曲作用更大;SA没有对保障措施的具体形式做分类规定,从以往实践看,大体有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如许可证、配额、特别行政审批程序)或二者相结合的措施(如关税配额)。反倾销措施则只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的形式,包括临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和追溯反倾销税。 (4)补偿问题。由于保障措施是在公平贸易条件下实施的贸易限制,减损了出口成员方所应得的正当利益,依据SA第8条的规定,进口方应当与受影响出口方就保障措施对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协商补偿的有效方式;若30天内未达成协议,受影响出口方可以对进口方对等地中止义务,即实施对等报复以达到补偿的目的。相反,反倾销措施针对“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竞争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及对中国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WTO《1994年反倾销协议》及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赵晓晨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学院,天津,300222 刊名: 当代财经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2002(3)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陆效龙1994年反倾销协议,世界贸易组织文件汇编 1995 2.王福明世贸组织运行机制与规则 2000 3.徐为人谁是反倾销的真正赢家[期刊论文]-国际事务研究 2000(03) 4.薛荣久世贸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 1997 5.杨荣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 2001 6.曾令良世界贸易组织法 1996 7.王风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和倾销的特点及我们的对策[期刊论文]-经济评论 1999(06) 8.车驾明中国企业:直面倾销与反倾销[期刊论文]-山东对外经贸 2001(01) 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双赢--中国入世透析 2000 10.成大为WTO反倾销措施和中国反倾销应诉 2000(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周灏从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看行业协会的作用[期刊论文]-企业经济2004(4) 2.尚春香浙江经济:突破瓶颈天地宽[期刊论文]-中国市场2006(4) 3.邓国宏.DENG Guo-hong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8(3) 4.王世军国外反倾销对我国自行车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5) 5.贺小勇WTO的法律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党政干部学刊2002(6) 6.马向敏.刘富利进口反倾销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基于我国造纸业反倾销的分析[期刊论文]-当代经济2007(23) 7.范晓屏.许玲娇.吕明开发区制造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4) 8.刘辉.LIU Hui反倾销对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浅析[期刊论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 9.刘志刚WTO反倾销工作体系中行业协会的作用[期刊论文]-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 10.孟晔.Men Ye论WTO《政府采购协议》的修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7)引证文献(3条) 1.邱继宁试论反倾销的实质及其成因--兼析我国丝绸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期刊论文]-四川丝绸 2003(2) 2.梁静中国农产品如何成功应对国外反倾销[期刊论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6) 3.王静国际反倾销与我国的应对策略[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f10558375.html,/Periodical_ddcj200203013.aspx

WTO反补贴协议

WTO反补贴协议 阅读:578 次日期:2009-8-24 反补贴协议的主要协义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订了许多协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协议即反补贴协议。反补贴协议的全称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时又被称为《SC M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的主旨是其成员反对另一成员政府或当局对某一出口产品给予财政或公共性的经济补贴,并可按协议规则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反补贴协议与《反倾销协议》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其目的也是相似的,都是平衡存在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其措施针对的价格结果也是相似的,倾销和补贴都可以使价格定在“不公平”的低水平上。其措施也是相似的,即对违规进口的产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但也有重要区别,主要是行为主体不同。倾销是出口企业定价的结果,补贴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补贴的危害非常严重。补贴被认为是世界贸易当中最可怕、最有力的竞争武器,它使某一产品可以采用超低价格轻松迅速地打败一切对手,因而是对手们最忌讳的不平等的竞争措施。补贴实质是通过财政手段和某个公共机构集合大众的经济力量支持某一产品获得超低价格竞争优势。 反补贴协议的主要规则 (一)补贴的定义 补贴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才成立:1.提供了财政资助;2.资助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领土内的公共机构提供的;3.资助授予了某项利益。 协议规定,财政资助是指:直接的资金转移(如赠款、贷款、控股);潜在的资金转移(如贷款担保);放弃税收或变相不征税(如通过税收抵免);提供一般基础设施以外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商品等;政府向筹资机构付款以及授权或指示某种机构提供财政或经济资助等;从公共机构得到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 公共机构是指:政府、协会、商会、金融机构等为企业服务的各种公共机构。

反倾销协议-12页文档资料

《反倾销协议》 关于执行1994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 第一部分 第1条总则 反倾销措施仅应在1994关贸总协定第6条所规定的情况下,并在按照本协议各项规定发起和进行调查后使用。在根据反倾销法或条例采取行动的范围内1994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适用按下列条款办理。 第2条倾销的确定 1.在本守则中,如果从一国(A国)向另一国(B国)出口的产品其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A国)用于本国(A国)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则该产品便被认为是在被倾销,即被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值输入到另一国(B国)的商业中去。 2.当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不存在该相同产品的销售时,或者当由于该市场的特定情况,或者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太少,该项销售不允许进行适当比较时,则倾销差额应通过与向一个合适的第三国出口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进行比较而确定,只要该价格是有代表性,或者与原产地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数额的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用以及利润进行比较而确定。 3.(1)只有当局确认相同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或者向一个第三国以价格低于单位(固定的和可变的)生产成本加行政管理费和销售费及一般费用的销售是在长时期内大量进行的且是以未能在一段合理的时期内收回其全部成本的价格进行时,这种销售才可因价格原因而被作为不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的销售对待并在确定正常价值时不作考虑。如果在销售时低于单位成本的价格高于其在调查期间的加权平均的单位成本,则应认为此类价格在一段合理的时期内收回了成本。

(2)如果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存有的记录符合出口目的会计通则,并合理反映与有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相关的成本,则本条第2款规定的成本费用通常应根据该记录计算。当局应考虑全部现有的关于恰当的成本分摊的凭证,包括由出口商或生产商在调查过程中提供的分摊凭证,其条件是此种分摊在历史上一直被出口商或生产商使用,特别是关于折旧期限和资本支出以及其他开发成本的补助费用的公摊,是出口商或生产商一直沿用的,除非根据本子款规定已在成本分配中得到反映,否则成本应为那些有利于将来和/或当前生产的非经常性项目成本作出适当的调整,或者为在调查期间成本费用因刚开始生产而受到影响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3)本条第2款所指的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用以及利润的数额应以与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相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实际数据为根据。在该数额不能以此为基础确定时,可根据以下来确定: ①该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原产国国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相同大类产品所承担和实现的实际费用数额; ②其他受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原产国国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所承担和实现的实际费用数额的加权平均数; ③任何其他合理的方法,条件是以此方法确定的利润数额不应超过其他出口商或生产商在原产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相同大类产品通常所获得的利润数额。 4.如果不存在出口价格,或者在有关当局看来,由于出口商与进口商或第三方之间有联合或补偿安排而使出口价格不可靠,则出口价格可以依据进口产品首次转售给独立买主的价格,或者如果该产品没有转售给独立买主或没有按进口条件转售,则当局决定的合理依据予以推定。 5.应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加以公平的比较。这一比较应在同一贸易水平上进行,通常指在出厂价的水平上进行;就销售而言,在尽可能接近的同一时间进行。在每一案例中应根据事实真相,对影响价格可比性的差异,包括在销售条件、税收,贸易水平、数量、物理性能方面的差异及被证明对价格可比性有影响的其他差异留出适当的余地。在第4款所述及的情况中,对包括关税在内的在进口与转售之间承担的成本费用,对税收以

反倾销协议,中英

反倾销协议,中英 篇一:《美国反倾销条例》 《美国反倾销条例》.txt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美国商务部于1989年3月28日公布,并于1989年4月28日生效) 第一条范围 本条例对根据经修正补充过的《1930年关税法》第七编之规定征收反倾销税时应遵守程序和实施细则作了补充和规定。本条例还融合了根据《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第六编及《1986年税收改革法》第十八编第二部分第三章之规定而作出的修改条款。 第二条定义 1(“关税法”系修正补充过的《1930年关税法》。 2(“委员会”系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3(“外国”系指某一外国国家或外国某一行政区,外国某一附属领土或外国某一占领。 4(“海关”系指美国财政部下属的美国海关总署。 5(“商务部”系指美国商务部。 1 6(“倾销差价和加权平均倾销幅度”。(1)倾销差价系指某种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高于美国价格的差额。(2)“加权平均倾销幅度”系指将总的倾销差价除以总的美国价格得到的销倾幅度。 7(“事实性资料”系指:(1)对调查问卷的初次或补充回答;(2)支持起诉的数据和对事实的陈述;(3)其他数据和对事实的陈述;(4)书面证据。

8(“本国”系指生产某种商品的本国。 9(“进口商”系指进口或让他人为其进口货物的人。 10(“产业”系指在美国生产某种相似产品的生产商的整体,但是商务部部长根据关税法第771条第4款B项裁定不能包括在内的生产者除外(比如本身又是该产品进口商,或者与进口商、生产者或出口商有联系的生产商)。根据关税法第771条第4款C项之规定,如果一批生产者在美国某一特定的区域市场上销售其生产的全部或几乎全部产品,并且对该种相似产品需求的供给不是由位于美国其他区域的生产商大量提供,那么可以将该批生产者视作本条前述的某一产业。 11(“利害关系人”系指:(1)某种产品的生产者,出口商或美国进口商,或由某种产品进口商的大部分组成的行业协会或商会;(2)生产该商品的本国政府;(3)美国生产某种相似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商(不限于零售商);(4)由作为 2 该产业代表的工人或由美国某种相似产品的销售商(不限于零售商)组成的、经政府批准认可的工会或商业团体;(5)由生产或销售美国生产的相似产品的大部分生产者或销售商组成的行业协会或商会;(6)由本条第(3)、 (4)或(5)项规定的利害关系方的大部分成员组成的协会。 12(“调查”。某一项调查系指自调查发动通知公布之日起,到下述通知或命令的第一次公布之日止的调查:(1)关于调查终止的通知;(2)关于撤消调查的通知;(3)因否定性终裁生效而使程序终止的通知;或(5)部长所颁布的一项命令。 13(“商品”系指作为调查对象的,为进口到美国而已被销售或可能被销售的某一类或某一种商品。 14(“命令”系指商务部部长根据本条例第二部分第十一条的规定颁发的命令或根据1921年反倾销法颁布的调查结论。

wto反倾销协议原文

wto反倾销协议原文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199 Member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PART I Article Article Principles An anti-dumping measure shall be applied on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and pursuant to investigations initiat and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gover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and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gover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in so far as action is taken under anti-dumpg legislation or regulations. Article Article Determination of Dumping 2.1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Agreement, a product is to be considered as being dumped, i.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merce of another country at less than its normal value, if the export price of the product exported

反倾销协议

反倾销协议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1994 Member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PART I Article 1 Principles An anti-dumping measure shall be applied on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provided for in 1Article VI of GATT 1994 and pursuant to investigations initiated and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gover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in so far as action is taken under anti-dumping legislation or regulations. Article 2 Determination of Dumping 2.1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Agreement, a product is to be considered as being dumped, i.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merce of another country at less than its normal value, if the export price of the product exported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is less than the comparable price,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trade, for the like product when destined for consumption in the exporting country. 2.2 When there are no sales of the like product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trad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of the exporting country or when,

wto反倾销协议原文,英文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199 Member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PART I Article Article Principles An anti-dumping measure shall be applied on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and pursuant to investigations initiat and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gover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and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gover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VI of GATT 1994 in so far as action is taken under anti-dumpg legislation or regulations. Article Article Determination of Dumping 2.1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Agreement, a product is to be considered as being dumped, i.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merce of another country at less than its normal value, if the export price of the product exported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is less than the comparable price,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trade, for the like product when destined for consumption in the exporting country. 2.2 When there are no sales of the like product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trad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of the exporting country or when,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 market situation or the low volume of the sale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of the exporting country, such sales do not permit a proper comparison, the margin of dumping shall be determined by comparison with a comparable price of the like product when exported to an appropriate third country, provided that this price is representative, or with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the country of origin plus a reasonable amount for administrative, selling and general costs and for profits. 2.2.1 Sales of the like product in the domestic market of the exporting country or sales to a third country at prices below per unit (fixed and variable) costs of production plus administrative, selling and general costs may be treated as not being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trade by reason of price and may be disregarded in determining normal value only if the authorities determine

TPP Initial provisions and general definitions 跨太平洋伙伴协议中英文对照no annex

CHAPTER 1 INITIAL PROVISIONS AND GENERAL DEFINITIONS Section A: Initial Provisions 第1 章 初始条款和一般定义 A 节初始条款 Article 1.1: Establishment of a Free Trade Area The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 consistent with Article XXIV of GATT 1994 and Article V of GATS, hereby establish a free trade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第1.1 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本协定各缔约方,在与《1994 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 条相一致的基础上,特此依照本协定条款建立自由贸易区。 Article 1.2: Relation to Other Agreements 1. Recognizing the Parties’ intention for this Agreement to coexist with their exist ing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each Party affirms, (a) in relation to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o which all Parties are party, including the WTO Agreement, its exist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and (b) in relation to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o which that Party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arty are party, its exist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ith respect to such other Party or Parties, as the case may be. 第1.2 条与其他协定的关系 1. 认识到缔约方有意使本协定与其现存国际协定并存,每一缔约方确认, (a) 对于包括《WTO 协定》在内的所有缔约方均为缔约方的现行国际协定而言,相互间的现行权利和义务;及 (b) 对于该缔约方和至少一其他缔约方为缔约方的现行国际协定而言,针对该一个多个缔约方的现行权利和义务,视具体情况而定。 2. If a Party believes that a provision of this Agreement is inconsistent with a provision of another agreement to which it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arty are party, upon request, the relevant Parties to the other agreement shall consult with a view to reaching a mutually satisfactory solution. This paragraph is without prejudice to a Party’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Chapter 28 (Dispute Settlement).11 2. 如一缔约方认为,本协定一条款与该缔约方和至少一其他缔约方为缔约方的另一协定一条款不一致,应请求,该另一协定相关缔约方应进行磋商,以期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本款不妨碍一缔约方在第28 章(争端解决)下的权利和义务。1 11For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of this Agreement, the Parties agree that the fact that an agreement provides more favorable treatment of goods, services, investments, or persons than that provided for under this Agreement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an inconsistency within the meaning of paragraph 2. 就本协定的适用而言,缔约方同意,一协定对货物、服务、投资或人所给予的待遇优于本协定项下所给 予待遇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存在第2 款意义上的不一致。

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中文)

其销售可作为不是由于价格原因而处在正常贸易过 各成员协 议如下: 程中,并且只有由当局决定该项销售的很大部分是在 第一条 总则 持续的长时期间内 作出的,且该项销售的价格未能 反倾销措 施应仅在 1994 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规 预订可以在一段合理期间内收回其全部成本的, 则在 定的情 况下实施, 并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发起和进行调 确定正 常价值时可不予考虑。如果在销售时,其价 查。根据 反倾销 法或者条例采取行动而适用 1994 格低于单项成本; 但高于其在调查期间的平均单项成 年关贸 总协定第六条时,适用下列规定: 本,则该价格应被认为是在一段合理的期间内收回了 第二条 倾销的确定 成本; 1. 本协议之目的, 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 (b) 本条第 2 款规定的成本费用,通常应根据受调 一国, 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 低于 查的出口商或生产商存有的记录计算, 如果该记录是 出口国 旨在用于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 也 符合出口国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 合理反映与生产有 即以低 于其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 则该产品即 关的成本以及有关产品的销售 。当局应考虑全部现 被认为是 倾销。 有的成本适当分配的证据, 包括出口商或生产商在调 2. 在出口国国内市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不 查过程中作出的分 配证据,其前提是该分配在历史 存在该同 类产品的销售时,或者该项销售由于该市 上一直被出口商或生产商所使用, 特别应对有关确立 场的特 定情况,或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太少, 适当的分期付款和折旧期限、 按资费用以及其它开发 而不能 用于适当的比较时, 则倾销幅度应通过与向一 成本的补助费加以考虑, 除非根据本款项规定已在成 个合适 的第三国出口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 ( 如果该 本分配中得到反映, 否则成本应对那些有利于将来或 价格是 有代表性的话 ),进行比较而确定,或者与原 当前生产的非经常性项目成本作 出适当的调整,或 产地国的 生产成本, 加上合理数额的管理费、 销售费 者对在调查期间成本费用因刚开始生产而受到影响 和一般成 本并加利润进行比较而确定 : 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a) 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销售,或者向 (c) 本条第2款所指的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 一 个第三国销售, 其价格低于每单位 (固定 的和可变 WTO 反倾销协议 的)生产成本加上行政管理费、销售费和一般费用,

反倾销措施协议

遇到损害赔偿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4f10558375.html, 反倾销措施协议 1、主要原则 反倾销措施协议制定了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不应仅仅依据进口商品构成倾销便对它们采取反倾销行动,而只有在经进口国的调查当局确定倾销的进口货造成如下影响时方可采用: (l)对国内工业造成损害或造成损害威胁;或 (2)实质上阻止某一进口国国内工业的建立。 2、倾销的定义 基本标准 如果出口价格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正常可比价格,该产品可认为构成倾销。

然而,在作出此比较时,两种价格应在相同贸易水平上。一般来说,应以出厂价格水平,并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出售为标准进行比较。对影响价格可比性的税收及其它方面的差异应予以扣除。 可选择的备用标准如果出口商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没有销售,或如果此类销售无法进行适当的比较,倾销差额可通过与下述价格进行比较加以确定: (1)相同产品出口到任何第三国市场的可比价格,这一价格可能是最高价格,但应是具有代表性的价格; (2)或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数量的管理、销售和其它费用以及利润。 3、对国内工业损害的确定 关于倾销的进口货物是否对国内工业造成损害这一点,应由负责调查的当局根据确凿的证据以及对以下情况进行客观地审查加以确定: (1)倾销进口货物的数额、加上它们对进口国国内市场相同产品的价格影响;

(2)这些进口货物对同类产品的国内生产者的影响。 4、反倾销调查的发起 一般可根据其利益受到倾销货物影响的某一行业的名义提出书面请求,发起反倾销调查,此项请求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充分证据: (1)倾销; (2)损害; (3)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只有在具备倾销与损害两方面的充分证据的条件下进行初步调查才是必要的。 5、本协议的程序规定 本协议进一步制定了详细的指导程序及规则: ——反倾销程序的透明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