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入门指导课程。旨在介绍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进行建筑物的速写。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注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从临摹优秀作品转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概括力

三、学情分析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通称,也称“三大构成”。它是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设计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讲授

2、教师示范

3、学生实训

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

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四章立体构成

八、教学建议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九、考核方法与手段

1、平时成绩(构成作品)占30%

2、期中考试成绩占30%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考试题型

制作一幅装饰画(内容不限)

制作一个立体构成作品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大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1 前言 1.1 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1.2 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三大构成》课程,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本课建议学时:36学时 2 课程目标 2.1能力(技能)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1)专业能力目标(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 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手脑灵活,高度协调,动手能力强; 2)方法能力指标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计划决策能力;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 第一章三大构成应用概述 课程概述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立体构成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6.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的运用。 7.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 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能用视觉艺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 【主要内容】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第一节重复构成 第二节近似构成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中国画》课程标准

《中国画》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中国画 二、课程性质、课时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中国画设计语言能力的基础专业课,主要讲授中国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中国画设计语言的思维、创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高职层次,占120课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花鸟写生练习,提高对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构图、质感、空间感等诸因素在中国画工笔花鸟中的表现方式,提高构图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着色工笔花鸟的写生学习,掌握工笔花鸟画从写生白描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和技能,能较好的运用花鸟画构图原理和线条的表现力,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设计语言,在今后的设计中使用和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艺术根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画的知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本课程将为装饰绘画、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等专业课、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供独到的设计语言支持。 四、课程目标 1.掌握中国画概论、工笔花鸟画技法理论知识及工笔花鸟写生方法; 2.提高对中国画工笔花鸟造型能力的认识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构图、质感、空间感等诸因素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表现方式,提高构图能力和表现能力; 3.掌握工笔花鸟画从写生白描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和技能,能较好的运用花鸟画构图原理和线条的表现力、熟悉国画颜料的特性,及染色的各种技法,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打好基础; 4.要求学生通过临摹写生练习,提高对中国工笔花鸟画造型的认识和表现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大构成构成教案Word版

《构成艺术》 总学时:96。 其中 理论讲授:62学时 实践学习:34学时

《构成艺术教程》学时分配建议

构成艺术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艺术系 总学时:96 学分: 8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适用专业:美术类及相关设计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属于美术类专业的专业设计基础课。构成艺术包含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把四门课程合而为一,目的首先是为了统一抽象构成的理论知识,理顺各构成之间的关系;其次,也是为解决这几门课之间前后知识点的衔接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形式美法则及应用方式,了解抽象构成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进行图形创造、色彩组合创意、形态构思和色光决择的基本方法。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作业训练,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形态、色彩、光影、材质的正确认知,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课程授课中严格把握作业质量与数量的要求,认真按照教学大纲指定的章节内容施教,允许在此基础之上的发挥、伸展,使学生能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抽象形态、色彩关系的创作组合应用,提高平面设计和创新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设计服务。 三、教学方法和形式 《构成艺术》是美术类及相关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作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部分除了强调讲授、示范外,还应安排较多的作业实践课程,授课活动中,力求通过应用性的设计范例,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应有相对侧重的内容和示范图像。 四、配套教材及参考书目 1.《构成艺术》吴筱荣编著海洋出版社 2006年 2.《立体构成及应用》刘浪湖南大学出版社 3.《平面构成》黄刚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4.《色彩构成》钟蜀珩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平面.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重庆大学出版社 6.《光的构成》孙青郭世飞修旭辽宁美术岀版社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 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图形图像处理作为平面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目前非常流行、应用非常广泛的图片处理软件。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Photoshop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Photoshop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的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等领域。Photoshop图像处理就是借助Photoshop软件来实现图形图像的绘制、图像的编辑、修饰、合成、特效制作、创意设计等。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一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美术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装饰设计、排版编辑、网页制作、图文印刷、动漫、游戏制作等工作的必备基础课,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典型课程。 (二)课程目的 该课程针对平面设计师、插画设计师、网络美工、动画美术设计师等工作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图形图像绘制、图像合成、特效制作、产品

效果图处理、网页图像处理、VI设计等技能,达到“会、熟、快、美”的岗位要求。通过对Photoshop软件的讲授与学习,让学生达到熟练处理图像与灵活创作设计的要求。学生应掌握平面绘图的方法;掌握图层、通路径等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掌握常用的滤镜效果并在创作中应用;掌握Adobe ImageReady制作动画;掌握图形图像的输出等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和综合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为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平面设计与制作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学习制作图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三)课程定位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前续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三大构成》等课程;后续课程为《Dreamweaver 网页设计》、《Flash二维动画制作》、《3D MAX三维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在数字媒体制作、动漫设计、游戏软件专业中起承上启下、连贯前后课程,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设置的。鉴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重要意义和在设计中的重要左右,本课程作为平面设计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拓展就业渠道。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专业技能鉴定制定的专业考核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完全能够胜任数码照片处理、广告图像处理、VI图形绘制和网页图像处理等职业岗位。 二、课程设计理念

非线性编辑 课程标准

《非线性编辑》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非线性编辑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非线性编辑是利用实际拍摄所用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为特技制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也使许多过去必须使用模型和摄影手段完成的特技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完成,所以更多的特技效果就成为了现代后期制作的工作。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视频编辑相关知识及其基本操作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案例、任务、项目形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案例、任务、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具体装饰造型应用的技能。 (1)内容设计 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应包括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及要求以及技能内容及要求。涵盖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技能的操作内容。 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全程安排专业实训室进行,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强化实训环节对学生装饰造型技能的培养。采用教授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实例制作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授课与实例教学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考核装饰造型能力,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的比重各为5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色彩结构、Photoshop、Flash、3Dmax等课程的基础上,所开设的另外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学习Adobe Premiere软件的操作技巧,采用一系列的实例来学习和掌握影视后期制作方法,并能把以前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制作出完美的作品。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2.2.1 知识目标 (1)了解音频、视频基础知识; (2)掌握音频、视频的采集方法; (3)掌握音频、视频的合成方法; (4)掌握Premiere软件编辑视频特效的方法; (5)掌握视频合成与创意实现方法。 2.2.2 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音频、视频采集获取的技巧; (2)初步掌握音频混音、视频合成方法; (3)能够运用Premiere编辑视频,制作视频短片; (4)培养影视动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2.3 态度目标

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 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战略思想。培养基础较为扎实,善于创新,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构成——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 第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基本原理 第一章造型与构成法则——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原理 第二章色彩设计原理 第三章图形知觉心理学 第二部分媒介与技法 第四章色彩材料、纸张与表面、绘图工具、制作工具与材料 第三部分课程作业体系

构成设计教案

构成设计 任课教师:王娟所教班级:14建筑可视化

学院:软件学院 构成设计 【教学目标】 建筑可视化专业的学生没有绘画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构成,什么是设计,以及对本专业的帮助和影响,今后努力的方向。了解构成设计的背景,什么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教学重点和难点】 构成设计产生的背景,平面构成的三大元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构成设计概述 19世纪70年代,日本从西方引进DESIGN一词,初译为“图案”,20世纪中叶,又译作“设计、意图”。DESIGN本意为设计、构思、绘制、计划(动词),名词为设计、图样、图案。构成设计的观念从第

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活动。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设计当中,都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放弃传统的写实,这种观念经过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风格派,以及在造型设计中影响最大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从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型原则、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也随之发展成为现代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本世纪70年代以来,平面构成已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与印染设计、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视觉传递等领域广泛运用。

构成的概念 构成: 是一种造型概念,既把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单元或元素(包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 第二章二维构成 作为基础造型的平面构成,我们虽处三次元的空间,但就造型表现来说,在二次元的空间中进行的情况反而较多。从绘画到平面甚至曲面乃至立体形态的广泛领域内,我们都会不断碰到下面的问题,那就是,它的表面如何处理;如何将立体的东西表示于纸上才好?

平面构成教案+

平 面 构 成 教案 授课班级:213/214 授课时间:2017下学期

构成基础 课程编号 总学时:60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构成基础》是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是以非具象性的抽象思考,对造型要素进行分解和构成的研究。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它是以观察、分析、表现走向探索,想象、发现与创造的历程,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数字化环境和新媒体潮流,并为设计创意的表达、交流和实现提供良好的媒介。 除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之外,重点训练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造型意识和审美趣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一、概念要素 二、视觉要素 三、关系要素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重复构成形式 二、近似构成形式 三、渐变构成形式 四、特异构成形式 五、发射构成形式 六、肌理构成形式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构成概述 一、色概念 二、色表现 三、色彩构成概念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一、光源 二、光与色 三、色彩的产生 第三节色的属性 一、彩的范畴 二、色彩三属性 1、度(Valuc) 2、相(Hue) 3、彩度(Chroma) 三、色立体 第四节、基本配色法 一、同类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四、互补色配合 五、中性色配合 第五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 二、色彩对比的种类与基本规律:(1)同时对比: (2)顺序对比 (3)色相对比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绘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素描》《色彩》《图案》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形象表现能力,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树立空间概念,为后继的美术绘画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学时 68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绘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构成表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围绕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助理)、助理室内设计师(助理)、影视动画制作员、广告设计员等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 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术绘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助理)、商业美术师、平面设计师(四级)、室内装饰设计师、动画绘制员(四级)等职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需求,确定课程内容。 3. 以构成造型为主线,结合美术绘画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基础知识、表现、实践应用为内容结构开展课程教学。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能胜任美术绘画品设计和制作相关工作。 1.掌握构成的基本形式、技法及表现方法。 2.能够分析并表现物体的形式美感。 3.具备一定的综合构成表现能力及创新能力。 4.具备较好的产品搜集、利用、分析、解构、重组能力。 5.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篇一: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 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 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 定的。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 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

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 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 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 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分 4 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开设学期讲授 +实训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课程类型纯理论课□ 理 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合 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审定编写编写2015-04-13 2015-9-20 安文静、李燕秦朋、李娅审定 日期负责人执笔人日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 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 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 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 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 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 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 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 象和设计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

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 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 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 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 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 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 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 教师示范、学生—1—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 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 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 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 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 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课程体系培养的能力最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设计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平面设计的能平面构成模块构图能力、排版能力力、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2009-11-12 12:10:41| 分类:PS学习|举报|字号订阅 学时:50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设计艺术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素描、色彩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与专业设计的相互关系。懂得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掌握构成设计的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的特性及其作用,并能掌握一定的材料性能与一定的工艺技能,完成相关各项目的练习作业与命题创作。 三、教学条件 美术专业教室及制作工作室、专业工具、制作材料 四、教学容及学时安排

五、分类说明如下 《平面构成》 第一章概论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二章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含义。 第三章平面设计的门类 元素和形象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设计的门类和设计元素的分类,理解形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第四章平面构成设计的点·线·面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 Ⅱ·教学容 点的构成 线的构成 面的构成 从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 第五章渐变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渐变的基本类型,初步掌握渐变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 Ⅱ·教学容 作包括形状渐变、大小的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的渐变构成设计。 第六章重复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重复的概念,初步掌握平面设计中重复应用的基本方法。 Ⅱ·教学容 作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第七章近似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近似、形状近似、骨格近似的概念,初步掌握平面设计中它们的表现技法。 Ⅱ·教学容 作运用近似表现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第八章骨格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设计三大构成教案A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绘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研室:体育系 学期: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及年级:2016级社会体育 教师:朱恒毅

项目一 一、人体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 画人体运动主要需掌握头、胸、髋三大块变化,同时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部分与人的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在人的运动过程中变化比较大,而在基本站立动作时相对稳定。另外,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纵轴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用单线图画人体动作,要画得生动首先掌握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及人体各类型动作的正确动作。 人体比例一般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度量的比较。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头高比例”。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 画单线图时我们采用8.0的比例,即身高为头长的8倍。这主要是为了画起来方便。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身材也比较修长,好看一些。以下是头长为1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身高8.0。(2)肩宽1.5。(3)腰宽0.5。(4)髋宽1.0。(5)颈长0.5。(6)躯干2.5。(7)手臂长3.0,其中上臂4/3,前臂1,手2/3。(8)腿长4.0,其中大腿长2.0,小腿长2.0。(9)脚长1.0。 二、 (1)懂得人体比例及外形结构。只有熟悉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才能画出身材匀称的人体。了解男女身体的外形结构特征,才能在绘图时熟练地表现男性的阳刚,女性的婀娜。熟悉身体各关节活动的方向与幅度,才能画好人体解剖结构。 (2)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人体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从运动的形式来看,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除了平动之外,还有转动及复合运动。因而,人体运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透视变形。只有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才能掌握这种变形的规律。将人体动作图、集体多人透

课程标准(3d.max)

课程代码:【071054】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3ds max》 英文名称3DS MAX 6.0 学分:3/4个学分 学时:48/64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系部:艺术设计系 面向专业: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使用教材:《3ds max室内效果图制作入门与范例解析》·吴建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资料:《3ds max 室内设计》·郭建军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先修课程:《设计造型基础》《三大构成》《设计初步》《AutoCAD2000》《PHOTOSHOP》 主讲教师: 课程简介: 《3D MAX 6.0》是室内设计专业大中专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三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三维视觉效果的表现,能熟练完成各种效果图的绘制,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为以后的工作而打好坚实基础。 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学生在理解建筑空间设计构思、意图上按照实际加以深化、调整和 发展,掌握利用3D软件创建各种三维物体组件,对室内空间进行 设计,应用色彩理论、灯光知识、材质质感表现原理等,赋予室内 空间物体一定的材质、贴图,加以灯光的配合,制作出一张高质量 的室内空间效果图。 实践部分——运用设计理念,能独立利用电脑与网络技术,并结合设计软件设计 完成效果图的绘制,熟练运用建模、材质、灯光技巧及渲染技巧, 切实提高综合操作技能。 教学形式——理论部分采取多媒体教学,运用操作演示,结合课件、实例讲解等 形式进行讲授。 实践部分材质及建模、色彩、光影表现、综合技法等四个阶段。通过对卧室、专卖店、办公室、接待厅等多个室内效果图的制作方法,并对制作技巧和要领加以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制作方法和理论层次得到全面、深入的提高。教学建议:建议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考核要求: 考试形式——上机操作与设计理论相结合 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平时表现、方案设计操作三部分组成。 平时作业20% 平时表现(含考勤)20% 方案设计操作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