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尚贤

尚贤

尚贤
尚贤

三、尚贤

自主构建积累梳理

一、字音字形

尚贤(shànɡ)社稷(jì)庖厨(páo) 远鄙(bǐ) 阖门(hé) 罝罔(jū)

二、通假举要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倘”,理解为倘若)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避”,理解为避开)

四鄙之萌人闻之(通“氓”,理解为民)

谨上为凿一门(通“仅”,理解为只)

泰颠于罝罔(同“网”,理解为渔猎之网)

莫不敬惧而施(通“惕”,理解为警惕)

美章而恶不生(通“彰”,理解为明显,显著)

三、古今异义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古义:指在高位者

今义:成人

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四、词类活用

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无能则下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下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动词作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然则众贤之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必将富之贵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有,使……尊贵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名词作动词,任用

则是本失其所欲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五、文言句式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判断句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判断句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判断句

贤士不可不举被动句

此若言之谓也固定句式

文本解读点石成金

一、文本主旨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互动探究

1、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二者有何区别?

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

名师点金: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

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3、选文为什么引用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举闳夭、泰颠的事例?

文章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列德而尚贤”而采用了引证法,通过列举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举闳夭、泰颠等事例,用事实来证明“尚贤”的重要性。

三、阅读链接

墨子的“尚贤”、“尚同”

所谓“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墨子关于《尚贤》上、中、下三篇文章,从总体上看,基本思想相同,讲的都是选官用人之道。而《尚同》三篇,则是墨子提出的避免离乱纠纷,使社会得到安定的主张。

墨子认为,尚贤使能是为政之本,国家的兴亡成败关键在于用人。他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一个国家的贤良之士的众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贤使能,是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或兴衰、社会的稳定或混乱之根本。

墨子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就是人要富有好的品行,做事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兴利除害,要有很高的思想水平,能辨析事理,通晓治国的道理和方法。他认为,贤良之能和贤良之义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能够称得上贤良的基本素质,必须是“德行厚”和“道术博”的统一。

墨翟提倡选拔人才,各个阶层、士农工商不分亲疏贵贱,以贤能为标准。他认为,国家各级政府中的官职,应该平等地、无条件地向农夫和手工业者等一般平民开放,只要他们具有贤能条件。他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还有句名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意思是:做官的不能永远富贵,而民众也不会永远贫贱。对有才能的人就举拔他们,对没有才能的人就撤下来。

尚贤是墨子的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良之士参与管理国家。墨家尚贤使能的用人原则,跟儒家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亲”用人原则是相对立的。墨子提出“贤”的标准,要求把那些世袭的无才无德的贵族换下来,将符合“贤”的标准的人士选拔上去,正是为了实现他建立贤人政治的愿望。

“尚同”,就是“一同天下之义”,是墨子关于国家起源与政权职能的学说,也是“兼爱”得以实施的政治制度。墨子在《尚同上》阐述了民主选举产生政府的观点:由于原来的无政府状态“天下之乱,若禽兽然。”所以人们“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从天子到三公,从诸侯到正长,政府各级官员莫不是经民主选举产生。“尚同”同时要求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舆论达到一致,即所谓“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要求社会成员的思想都要统一于其长官,下级的思想要统一于上一级,以此逐级统一思想舆论,天下大治。同时墨子十分强调自天子、三公、诸侯,直到地方上的乡长、里长都必须实行举贤良之制,自上而下建立起贤人政治的一套平民民主的体制,以保证思想舆论的统一有正确的方向,即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利万民。

值得警惕的是,尚同和尚贤是不能分离的。尚同要以尚贤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小了可能会造成“一言堂”,大了可能会形成独裁统治,希特勒也是民选上台的。这也是墨子的“尚同”最容易为人诟病的地方。虽然墨子有“天志”来警示最高统治者,但今天看来,没有制衡的权力,仍然是危险的。同时,尚贤需要以尚同来相辅,否则,无政府状态下,再贤良的人,再好的政策也是无法推行的。

点金测评创新训练

课内巩固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射御.(yù)社稷.(jī)譬.(pì)若

B.辟.(pì)疏庶.(shù)子阖.(hé)门

C.工肆.(sì) 伊.(yī)尹庖.(páo)厨

D.闳.(hónɡ)夭罝.(jū)网承嗣.(cí)

【答案】C(A稷:jì,B辟:bì,D嗣:s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

..哉?奈何:怎么样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

..之佐也社稷:土地神

C.然后

..国之良士亦可得而众也然后:这以后

D.是故

..古者圣王之为政也是故:因此

【答案】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3.下列句子中的“且”字,和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A .物莫不若是。且.

予求无所可用久矣 B .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

治之 C .且.

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D .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答案】 B(A 况且,B 和例句都当“将要”讲,C 况且,再说,D 连词,又)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夫尚贤者,政之本.

也 B.?????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D.????? 莫不竞劝.而尚德果行,国人皆劝.

【答案】 A(A 本:①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②正常用法,根本。B 至,到。C 作坊,店铺。D 勉励,鼓励)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将不可以不尚贤。 B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C .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 D .道.

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答案】 AC(都当“主张,学说”讲)

6.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上举义不辟疏.谏太宗十思疏.

B.????? 四鄙.之萌人闻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美.章而恶不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 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答案】 C(A 疏:①疏远的人,②臣下向皇帝上奏的文体;B 鄙:①边疆,②以……为鄙,意动用法;C 美:美好;D 行:①品行,②实行)

7.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将富.

之贵之

B.不义不富.,不义不贵.

C.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答案】C(C是形容词作状语,ABD是使动用法)

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B.此何难之有?

C.何谓德不形?

D.唯命之从。

【答案】C(ABD都是宾语前置,C不是)

课后提高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避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9.对下列“而”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②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③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④美章而恶不生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答案】B(都是连词。①表转折关系,②表顺承关系,③④都表并列关系。) 10.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A.必将富.之贵之

B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C .无能则下.

之 D .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答案】 B(例句和A 、C 、D 项都是使动用法。B 项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1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能则举.之举.三者授之贤者

B.?????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仙之人兮列.如麻

C.????? 举公义,辟.私怨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D.????? 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

【答案】 C(“辟”都通“避”,丢开、抛弃。A 项,举荐;拿。B 项,相应的位次;排列,陈列;D 项,功劳;劳累。)

12.下列有关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与建设,这样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

B .其实,墨子在这里说的“贤良之士”就是指那些“国之善射御之士”,因此说墨子的人才观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C .在第二段里,墨子分别指出了富贵人、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王“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从而亮明了自己“尚贤”的观点。

D .墨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开头用善射御之士的故事作比,说明举贤的途径;第二段又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即“尚贤事能”。

【答案】 B(“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之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王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项梁败死定陶,成奔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

沛公立为汉王,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向,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余城。汉王至河南,

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竞从击破项籍,天下定。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

(节选自《史记·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

也 左迁:降职 B .将兵略.

韩地 略:攻夺,夺取 C 使人责让.

信 让:使谦让,使退让 D .遂与剖符为韩王,王.

颍川 王:统治,称王 【答案】 C(让:责备)

14.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执其手而.与之谋

B.????? 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

号令于三军曰 C.????? 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韩王成以.

不从无功 D.????? 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 B(乃:都当“于是,就”讲)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所处封地又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起了戒备心理,于是下诏命韩王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

B .沛公收复韩国封地得到韩信这个人才并委以重任,韩信追随沛公,以敏锐的战略性眼光建议沛公利用士气争夺天下,由此,沛公平定三秦,封韩信为韩王。

C .韩王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当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时,燕国、齐国、

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D.韩王信是刘邦的亲信,和刘邦的关系很好,可最后他举旗反叛勾结匈奴和汉朝对抗。在大敌当前时,刘邦招降纳叛,网罗人才,但等到天下已定,就开始大肆诛杀功臣,刘邦的猜忌使他们成为惊弓之鸟,明知造反要被杀,但还是铤而走险,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君主和臣子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答案】 B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向,可以争天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竞从击破项籍,天下定。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您的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

(2)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

语言运用

1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词语。(歇后语、俗语均可)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同样一种现象,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人就会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假如你“说话写文章善于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欣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喜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________”,;认为你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新新人类”的就会说你“________”。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量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典雅,则可说他们“________”;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抑,则可说他们“________。”

【答案】掉书袋作秀(做秀) 难分伯仲(伯仲之间或不分轩轾) 半斤八两

18.根据下列语句,给“羌笛”下定义。(可增删词语)

①羌笛是一种民间竖吹乐器

②羌笛由两根竹管构成

③竹管长15至20厘米

④羌笛的管头插着竹簧

⑤竹管上有大小一致的洞孔

⑥两根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15至20厘米、洞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

19.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或者引用)其作品,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建立新中国。

【答案】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学校暑假期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学校暑假期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暑假期间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暑假期间,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确保广大师生过上一个祥和、健康、文明、和谐的假期,特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强化安全工作意识 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责任常在,常抓不懈。 二、采取措施,加强节日期间学校安全工作 1、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在暑假前根据各班的自身实际,进行一次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灾、防流感、防中毒、防突遇自然灾害、消防安全、防不法分子伤害、远离毒品和网吧等内容为主的安全防范教育,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特别严禁学生到江河、湖泊、池塘、水库、海边等水域游泳、游玩;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到营业性网吧、营业性歌舞厅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拒绝黄、赌、毒、各种封建迷信、及xx组织活动。同时要通过告家长书、短信等形式呼吁家长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管好自己的孩子,严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我校安全领导小组在放假前组织对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回头看全面排

查安全隐患,重点针对学校周边环境、教师办公室、课室、图书馆、护栏等场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落实工作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校园安全。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暑假期间严格控制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对假期停止使用的微机房、课室、办公室、贵重物品存放室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落实专人负责,严加管理和看护,严防犯罪分子伺机破坏。 3、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假前专门召开门卫假期安全工作会议,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加强门卫力量,严格控制闲散人员进入校园,严防不法分子骚扰滋事或伺机破坏作案。加强对校内施工人员、临时维修人员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坚决执行进出校门登记制度,严格落实夜间巡逻制度,坚决把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不安全因素拒之门外,确保校园安定稳定。 4、落实安全管理值班制度。继续执行假期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坚持每天值班,加强假期校园安全的监控。要确保假期安全信息的通畅,保证值班行政和值班人员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事故要进行快报、专报,对于瞒报、漏报、迟报的要追究责任。 三、切实加强学校基建工程安全管理 假前与施工单位负责人开会,要求工地严格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施工单位安全施工,并要求负责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严防在校园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和各种安全事故。 四、值班安排: 略

道德经帛书版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道德经》第三章 为国家而学、而想、而奉献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译文: 不使钱财公开,命令百姓不得竞争(钱财多少);不使难得的货物贵重,命令百姓不得盗窃;不使确定的慾望显现,命令民心不能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心变得安定,使百姓的肚子变实,使百姓的期望值降低、脚踏实地,使百姓的筋骨变强,经常命令百姓为国家学习、为国家著想,命令受人尊敬的聪明人既不敢不作为又不敢不为国奉献。如此而已,则没有治理不了的。 ---------------------------------------------------- 概述: 本章用于解释如何向百姓普及无之道,有名:有无相成、养民有方。本章重点在于“无知无欲”如何解读,是“为国家而学、为国家而想”的意思。“智者不敢弗为”即智者不敢不为国家奉献。 ----------------------------------------------------

解读字义: 《道德经》的难点还是在于字义,“合义”过多,又增加了很多老子的见解,导致字义难测。经书中,“无”是个极其重要的字,字义为融合至无,还是没有,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一般而言,赞成或者支持的则为前者,反对的则为后者。 (1)“民”即人民,范围大于百姓,经书中代指除统治者之外的国民,统治者即王侯将相。百姓,战国之前为贵族总称,之后指平民,后多以“老百姓”代指庶民,如今百姓和老百姓含义相同。 (2)“尚”本义为摊开,引申为公开。后本义调整,《说文解字》:尚,曾也,即曾经、以前的意思。另有版本为“上”,本义为高、上面,可以解读为使……上,即抬高的意思。 (3)“贤”古义为管理钱财的人,引申为钱财。后世本义变化,《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庄子》:以财分人谓之贤,两处所用含义都是“有德的人”;《说文解字》:贤,多才也,本义调整为“有德的、有才的”。从后文分析,第一句话,所说应为钱财。 (4)“使”本义为令、役。 (5)“可”本义为肯定,引申为许可、确定。“可欲”即能够引起慾望,此处代指明确的慾望。 (6)“不尚贤”,指不公开钱财,反对“炫富”。经书中动词在前,一般为谓语前置,需将动词调整至名词之后,“贤不尚”,后文同样如此,即“难得之货不贵”、“可欲不见”。也可以理解为使动词,即“不使贤尚”、“不使难得之货贵”、“不使可欲见”。总体而言,经书中,否定语气解读为使动词更加顺

教师招聘启事.doc

教师招聘启事 教师招聘启事怎样写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那么,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教师招聘启事相关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师招聘启事1 xx尚贤中学是一所民办初级中学,创办于xxxx年9月,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队伍,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经学校研究决定,现面向社会诚聘英才。 一、招聘条件及说明 1.身心健康,品行端正,热爱教育事业,精于所教专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2.全日制师范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有初中及以上学段教师资格证,学科不限。有两年以上中学从教经验者优先。 3.省地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质课等荣誉获得者优先。 4.一经聘用,签订聘任合同,工资待遇不低于我市同类民办学校水平。对符合学校规定的,统一缴纳社会保险。 二、报名方式 应聘教师可登录学校网站下载报名登记表,填写完毕后,发送至学校办公邮箱。 学校网址:

邮箱: 联系电话:x 教师招聘启事2 根据《xx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津人社局发〔xxxx〕10号)规定,组织实施xxxx年红桥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现将公开招聘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单位 红桥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 二、招聘岗位及数量 招聘红桥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110人,具体的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详见《xxxx年xx市红桥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 三、招聘对象及招聘条件 (一)招聘对象 符合岗位要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xxxx届毕业生或具有xx市户籍的xxxx、xxxx届能经人事或教育部门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的毕业生(专科学历xxxx、xxxx、xxxx届毕业生均要求具有xx市户籍),符合xx市人才引进政策。 (二)报考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

第十课古文翻译

《列德而尚贤》 【原文】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於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於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hóng)夭、泰颠於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译文】 所以古代圣王为政,给有德的人安排职位并尊重现贤能的人,即使身处农业与手工业、市集的人,如果有才能就选用他。给他高高的官爵,给他厚重的俸禄,使他们担负一定的工作,果断地给予他们行使政令的权利。墨子或:「爵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积蓄和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不信任他;行使政令不果断,百姓就不畏惧他。」提出这三件(爵位、蓄禄、政令)来授予贤者,并不是对贤者的恩赐,而是想要事业成功。所以在这时,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於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殿:通「奠」,定),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於下位。提拔正直无私、行为合「义」的人,避免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这就是说的这样的言论。所以古代尧选拔舜在服泽(地名)的北边(阳:山之南、水之北都称为「阳」),把政权交给他,天下安定。禹选用益在阴方(地名)之中,把政权交给他,九州平定。汤选用伊尹在厨房之中,把政权交给他,谋略成功。文王推举闳天、泰颠於从事渔猎之中(罝:捕鸟兽的网),把政权交给他们,商朝末年西方的各个部落臣服。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禄厚位尊的大臣,没有谁不敬惧并且戒惕的(施:通「惕」,小心谨慎);即使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市集(店铺)的人,没有不争著勉力去崇尚道德的(意:疑为「德」字的讹误)。所以士这种人能用为得力助手(承嗣:副官,助手)。所以得到士,谋略就不会受挫,身体不必劳苦。名声确立且功业成就,美好的事物得以显扬,丑恶的事物不会发生,就是由於得到了士的缘故。因此墨子说:「如愿以偿(这裏指治国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治国不顺利时,贤士不可不选用。(尚:通「上」,往上,这裏作状语)往上想师法前人,奉行尧舜禹汤之道,就不可以不崇尚贤能。尚贤的人,是政治的根本啊。」 《天下兼相爱》 【原文】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

墨子 尚贤的演讲

尚贤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主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之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这里我觉得墨子有点矛盾,既然他已经兼爱,尚贤了。那君主的骨肉之亲如果有才能也不能用吗?)他认为对于有才能的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也就是说,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只要是有才能也应该安排在重要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这就可以造成“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局面。 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亲土》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土,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却不能蓄纳贤士,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贤人就会怠慢其国君。没有贤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贤才就不能与之谋虑国事。怠慢贤才、忘记良士,而能使其国家保存的事,从未有过。可见,墨子很重视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实这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命运。 墨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同样也很适用。一些发达国家及其企业重视贤能人才,不惜重金吸引与聘请贤人,为国家注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在美国微软公司,发现和选聘最优秀的人才是其首要任务。比尔·盖茨认为微软公司的成功是"聘用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这也充分证实墨子的尚贤思想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孔子也曾提出“选贤举能”这个观点。但孔子的举贤才的具体要求是“亲亲有术,尊贤有等”,使官可常贵,以更好的巩固世袭特权。而墨子的尚贤明确提出“贵贤罚暴,勿以亲戚兄弟之所阿”,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孔子与墨子观点不同的原因是两者所代表的阶级不一样,孔子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墨子则代表了劳动小生产者的利益,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二人对世袭制的看法。 尚贤其实是墨子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只有任人为贤,而不是任人为亲才能做到真正的兼爱。由此我想到了咱们现在所说的和谐社会,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国情还无法达到和谐社会,如果有一天社会上的什么潜规则还有靠关系吃饭的情况消失了也许中国离和谐就不远了。 墨子还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他认为,“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意思是,现在以主张厚葬久丧的人主持政务,国家必定贫穷,人民必定减少,刑法政治必定混乱。墨子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

尚贤 Word版含解析

*三、尚贤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至远鄙 ..郊外之臣远鄙:边远的小邑 B.四鄙之萌.人闻之萌:通“氓”,民 C.列.德而尚贤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 D.以劳殿赏殿:宫殿 项,殿,定、评定。 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B.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C.美章而恶不生 项,辟,通“避”,回避;C项,章,通“彰”,明显、显著;D项,施,通“惕”,警惕。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将在于众.贤而已 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C.不义不富.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 C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使……众多;富,使……富有。A项,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B项,佐,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帮手。D项,贫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穷低贱的人。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B.贤士不可不举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被动句。 5.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项,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尚贤上》)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令不断.断:连续 B.授.之政,天下平授:授予 C.授之政,其谋得.得:成功 D.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承:继承 :决断。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故古者圣王之为.政②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B.①有能则举之.②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C.①名立而.功成②美章而.恶不生 D.①尧举舜于.服泽之阳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项,①动词,治理、处理;②介词,因为。B项,①人称代词,代有才能的人;②结构助词,的。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8.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导学号50730040) A.任之以事 B.此若言之谓也 C.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 9.把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按德行的高下走向相应的位次,按官职从事相应的职事,按功劳确定赏赐,按业绩分给俸禄。

尚贤

三、尚贤 自主构建积累梳理 一、字音字形 尚贤(shànɡ)社稷(jì)庖厨(páo) 远鄙(bǐ) 阖门(hé) 罝罔(jū) 二、通假举要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倘”,理解为倘若)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避”,理解为避开) 四鄙之萌人闻之(通“氓”,理解为民) 谨上为凿一门(通“仅”,理解为只) 泰颠于罝罔(同“网”,理解为渔猎之网) 莫不敬惧而施(通“惕”,理解为警惕) 美章而恶不生(通“彰”,理解为明显,显著) 三、古今异义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古义:指在高位者 今义:成人 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四、词类活用 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无能则下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下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动词作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然则众贤之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必将富之贵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有,使……尊贵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名词作动词,任用 则是本失其所欲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五、文言句式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判断句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判断句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判断句 贤士不可不举被动句 此若言之谓也固定句式 文本解读点石成金 一、文本主旨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互动探究 1、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二者有何区别? 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 名师点金: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

《尚贤》教案

《尚贤》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清晰的行文思路。 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抓关键词句,理清本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墨子运用对比、比喻、事例进行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注重对“尚贤”现实意义的探究。 2.树立争做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 3.学习墨子运用对比、比喻、事例进行说理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 六、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图片导入)(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 生参与课堂) (教师补充)统治者常拥有世袭特权,他们常依据自己的喜好来

提拔或罢免官员,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即使是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所以墨子的“尚贤”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朗读课文(随机安排) 三、自学合作探究:重!(学生讨论完成) 任务: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关键词语,把握作者观点并理解 (1):反面论证“尚贤”的重要性。(为什么) (2~3):正面论证得“众贤”的方法。(怎么样) (4~5):举例阐述尚贤原则。(怎么样) (6):结论:尚贤,政之本也。(中心论点) 四、教师导学难!(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写作积累) 行文思路: 现象:王公大臣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原因:不能尚贤事能。 结论:尚贤能事。 方法: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爵高禄厚政令。 原则:大—尚贤事能 小—不分贵贱任人为贤 中心论点:尚贤者,政之本也。 五、拓展(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理解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③,使民不为盗;不贱④可欲⑤,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⑥,实其腹,弱其志⑦,强其骨。恆⑧使民无知无欲⑨,使夫智⑩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尊道贵德尚法,道统德政法治,修明法制,法治清明,政治清静。依法择贤录用,依法使贤用能。任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自负其贤,不要自以为可以包打天下。可以用贤,不可以尚贤。尊道贵德尚法,道统德政法治,循道循理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民权,维护民生,使人民和睦。不看重强取会招灾引祸的脱离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昂贵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使民众不做盗贼。不轻视百姓的合理要求而尊重人民的正当需要,可使人心不乱。【心志属于精神类的软件——魄,与虚和弱对应;腹、骨属于硬件——营,与实和强相对应。】因此,聖人的统治,使百姓虚心接受教治,吃饱穿暖啊生活富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身健体回报社会。法则使人民淳朴厚道积德行善,使心怀不轨之徒不敢妄作非为。为道为(为人、用事、为政循道循理循法为人、用事、为政、理物),则天下大治。 注释 ①不尚贤:尊道贵德尚法,道统德政法治,不要自负其贤,不要尊崇“人治”。想要得天下而肆欲妄为,我(预)见其失败矣!天下是道者的器物,是不可肆欲妄为的。妄为者失败,妄执者失败。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尊道贵德尚法,道统德政法治,修明法制,法治清明,政治清静。依法择贤录用,依法使贤用能。任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自负其贤,不要自以为可以包打天下。可以用贤,不可以尚贤。尚贤:矜夸才能,自负其贤,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可以包打天下,自以为仅凭个人的才能就可以治理国家,此处指人治。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尚:尊崇,奉承,夸耀,矜夸,骄傲,自负。 ②不争:和睦。和睦:和好相处,相处融洽友好,不争吵。 ③难得之货:强取会招灾引祸的财货,不必要的奢侈品。难:困难,艰难,不容易,不可,不好,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难得:难以获得,用以形容珍贵、稀少,有时也可作讽刺意用。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④贱:鄙视,轻视。 ⑤可欲:可以有的需要;应该有的需要;应当有的需要;正当的需要;正当的要求;适当的需要;适当的欲望;适当的希望。可:许可,同意,准许;能够,可以;相称,适合;应当,应该;适当,正当。适当:合适;妥当。正当:合理合法的;正常,正派;正确切当;正相当,正相称。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欲:(1)(形声。从欠,从谷,谷( yù)亦声。“欠”是打呵欠,而打呵欠是身体缺乏某种东西的表现,谷是两山之间的低处流出来的水,合起来表示流露出“我要”的心理状态。本义:流露出一种“我要”的心理状态。) (2)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3)欲望。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凡事有度,过分的不正当的欲望是幸福的破坏者,所以知足知

墨子尚贤思想的现实矛盾-2019年精选文档

墨子尚贤思想的现实矛盾 尚贤是先秦思想家墨子的基本政治纲领,从古至今的人才 开发和管理领域,这一思想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长期加被以一片赞扬之声。本文另辟蹊径,试从批判的角度来探讨尚贤思想的矛盾性和现实问题。 、唯才是举与重于工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败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变革,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士”阶层发展形成并不断扩大,他们对政治市场的要求日渐强烈。墨子正是崛起的士阶层中的一员,他平民出身,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现实生活积极关注和思考,创立了墨家学说。尚贤是墨子政治主张的重要内容,所谓尚贤,即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这种平等的人才观源自墨子崇尚的上古圣王的用人原则:“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1] ,“不 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 2] ,这里贤与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容貌之类无关,就是要任人唯贤,这是反对儒家“亲亲”用人原则的直接反命题,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权益诉求,尚贤标准的受益人群正是贵族宗法世袭制排除而外的 士”、“庶”阶层。 这也成为尚贤主张的重要特点――更侧重于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墨子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 之”,侯外庐进一步指出:墨子“所谓‘尚贤',即尚国民阶级的资格,并坚持着国民阶级的立场以反对氏族贵族。” [3] 此话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强调人才取向的平民化,国民阶级指的是自由民、奴隶、手工业者以及公社农民和百工商贾等,他们是墨子贤者范围扩及到的各种“平民”“贱人”阶级,有“远鄙郊外之臣”、“四鄙之萌人”、“国中之众”,当然包括新兴“士阶层。《尚贤》篇专门谈到“得士”的好处,也是墨子用人观偏向平民阶层的佐证,“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指出士是国家的辅佐和接班人,得到了士,智谋将不会困穷,身体将不会劳

校长个人简历精选

校长个人简历精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校长个人简历【一】 目前住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籍地:江西身材:165cm55kg 婚姻状况:已婚年龄:40 诚信徽章:人才测评: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校长、院校教务管理人员、 工作年限:16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广州育才致用教育培训中心起止年月:XX-05~XX-09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务:校长、高中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1、全面负责中心各项工作,制定与

实施中心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 ◆2、根据市场调查与需求,做好阶段性课程营销方案; ◆3、严格抓好市场部、咨询部、教务部、教学部等部门日常工作; ◆4、建立教职工的聘任、考核、岗前培训制度,加强团队建设; ◆5、分管中心财务,审批财务开支,搞好中心管理和建设; ◆6)为学员提供专业的高质量教学服务;在教学当中激情幽默,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7)帮助学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 ◆8)熟悉初、高中学课设置,为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员尽快提高成绩; ◆9)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离职原因:合同到期 公司名称:广州华实教育起止年月:XX-07~XX-05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道德经全文编辑版版

老子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 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 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 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 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 5.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 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 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 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 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 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 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 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8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 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 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 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 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 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 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 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 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 是转型期。 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

校长个人简历

校长个人简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校长【一】 目前住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籍地:江西身材:165 cm55 kg 婚姻状况:已婚年龄:40 诚信徽章:人才测评: ◆及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校长、院校教务管理人员、 工作年限:16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广州育才致用培训中心

起止年月:XX-05~XX-09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务:校长、高中 :◆1、全面负责中心各项工作,制定与实施中心发展规划和学期; ◆2、根据市场调查与需求,做好阶段性课程营销方案; ◆3、严格抓好市场部、咨询部、教务部、教学部等部门日常工作; ◆4、建立教职工的聘任、考核、岗前培训,加强团队建设; ◆5、分管中心财务,审批财务开支,搞好中心管理和建设; ◆6)为学员提供专业的高质量教学服务;在教学当中激情幽默,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7)帮助学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及习惯; ◆8) 熟悉初、高中学课设置,为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员尽快提高成绩; ◆9)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提高

教研水平,XX 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到期 公司名称:广州华实教育起止年月:XX-07~XX-05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务:教学主任、高中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1、制定教学部年度工作计划与做好年度; ◆2、主持召开教学部会议,传达公司精神与布置部门工作等; ◆4、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5、抓好教学日常工作,保证教学辅导效果,减轻市场压力,力争保单、续单; ◆6、建立教职工的聘任、考核制度,加强团队建设; ◆7、立足本职工作,做好部门间协调工作。

不可言说之道——《道德经》读后感

不可言说之道——《道德经》读后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道篇第一章中国哲学,一个“道”字最难参透。儒家说仁、义、礼、智、信,谈论孝、廉;法家论刑、法;名家探讨名实之变……这些核心内容都是可以解释的,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和阐述的,不管是哪一家的学说,其核心都不似道家的“道”一般玄之又玄,难以言说。 什么是道?天地万物之“道”,近似规律、真理;治国之道、修身之道,这里的道就近似方法,而我理解的道家所说的核心的道,是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一以贯之的真理。既然是真理,就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说,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常的道。为什么呢?真理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追求,谁也不敢说自己找到了真理,甚至很多人怀疑真理的存在,但即使怀疑真理存在的那群人,也依然感受到“真理”

这一概念。就说道吧,道不可道,只可悟,悟了也不是说得到了真理,因为你无法说出来,无法确认你悟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正确,悟,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感觉。 道有什么意义呢?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说人类的语言最伟大之处不在于它善于表达复杂的实在概念,而在于它能够表达虚构的概念,也就是说抽象、想象。“道”便是一件语言史里的伟大发明,或者说是概念中的伟大发现。人们开始有了高于自身和现实的追求,有了这些追求,人类开始渴望知识、渴望接近真理、渴望探究世界的本源、寻找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的幸福。“道”便是那个最高的幸福所在。 道是不能被准确言说的,但是有一本书在试图让看它的人感觉“道”,这本书就是《道德经》,上至治国下至生活,它提点了“道”对世间一切事物贯穿。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难免遇到各

校长个人简历精选

校长个人简历精选 校长个人简历【一】 目前住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籍地:江西身材:165cm 55kg 婚姻状况:已婚年龄:40 诚信徽章:人才测评: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校长、院校教务管理人员、 工作年限:16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广州育才致用教育培训中心起止年月:XX-05~XX-09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务:校长、高中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1、全面负责中心各项工作,制定与实施中心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 ◆2、根据市场调查与需求,做好阶段性课程营销方案;

◆3、严格抓好市场部、咨询部、教务部、教学部等部门日常工作; ◆4、建立教职工的聘任、考核、岗前培训制度,加强团队建设; ◆5、分管中心财务,审批财务开支,搞好中心管理和建设; ◆6)为学员提供专业的高质量教学服务;在教学当中激情幽默,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7)帮助学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 ◆8)熟悉初、高中学课设置,为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员尽快提高成绩; ◆9)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离职原因:合同到期 公司名称:广州华实教育起止年月:XX-07~XX-05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务:教学主任、高中英语教师 工作描述:◆1、制定教学部年度工作计划与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2、主持召开教学部会议,传达公司精神与布置部门工作等;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苏明 在老子的理念中,道的本体是“无”,其所表现的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不强妄为,信任自然。再说,“无”作为道体而似无实有,“无为”作为道的运作法则,其所表现的是似“无”的行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强妄为,不非有为。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之货“、“不见可欲”,这样百姓就不会争权夺利,不会为得到稀有宝物而去偷窃,也不会被显耀事物东西所迷惑而引起祸乱。当然,老子的主张并非没有针对性,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纷纷招缆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当是时,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都提出“尚贤”的主张,然而,在尚贤的旗帜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竟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动荡不安。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推崇的“尚贤”主张的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老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如何治理呢?老子强调“圣人之治”的原则。“虚其心,弱其志”是说治国治民要使百姓得到心灵的净化,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实其腹”“强其骨”,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没有争强好胜之志。“无智”即没其有巧伪的心机和心态。“无欲”即没有贪欲的扩大,保持心灵的纯真、朴实,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做到了无

为而治。这一章与前一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私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这一章反映了老子对法时物欲泛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强调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性。老子认为,物欲泛滥是因为人们失去了正常的精神世界,宁静的心灵被那些标榜贤才、贵重财物、贪图名利和可欲的行为弄糟了,破坏了,从而导致社会混乱,天下纷争的局面,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按“无为”的原则去做、去办事,不要乱为、妄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做到无私无欲,心平气和,在观念上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论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论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文学系赵可 [摘要]墨子被誉我国古代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他提出了至今还有现实意义的、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主张。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选取墨家文化中“兼爱”与“尚贤”的观点来论述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墨子兼爱尚贤企业管理 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读书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璀璨的时代。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多限于对儒家文化传统及其意义的研究,而忽视研究曾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文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缺欠。 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学派——墨家,与儒家文化并称为“显学”。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独步天下,而墨学式微。直到清代中叶,墨家才又为学术界所重视。 墨子生于战国初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与儒家和杨朱学派齐名,并与后两者抗衡的最重要的学派之一。《韩非子·显学》篇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孟子·腾文公下》篇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墨家的经典是《墨子》,他是墨家著述的汇编,主要是墨子的言行辑录,还包括墨子后学的思想,原有71篇,现存53篇,集中了墨家的主要思想。《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尚贤、尚同、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一、兼爱平等 墨子提倡“兼相爱”,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的局面。可见,“人”与“己”,“己国”与“他国”等界线都是墨子所要超脱的对象,界线消失以后,由各种界线区分而导致的高低贵贱差别自然就不存在了,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墨子在进一步论证“兼爱”原则的可行性时,提出了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对等互报原则。他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这就是说道德主体的每一个作用于客体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客体的对等回报。恶人贼人,其结果反遭人的恶贼,终究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因此,要想获利,“别”是行不通的;相反,视人若己,爱人利人,不仅无损于自己的利益,还可以得到利益回报。可见,墨子的“兼爱”是着眼于实际利益,而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在他看来,爱而必利,不利无以见爱。墨子常把“兼相爱”和“交相利”并提,认为爱人以利人为内容和目的;并且认为爱人、利人并非简单的奉献、给予,而是能够获得对等回报的。当然,墨子的“对等回报”是以先利他人为出发点。他说:“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实现“双赢”这一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