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科学论坛,

曾友谊杨小菊约3198字

【摘要】: 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墨子?尚贤》为基础,就贤的标准、尚贤的必要性以及尚贤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探析了墨子尚贤思想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 尚贤; 尚贤三端; 置贤三本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820219-01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是我国古代主张贤人政治的突出代表。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于《墨子?尚贤》篇,散见于墨子的其它著述中。下面就什么是贤,为什么要尚贤,以及怎样尚贤三方面对墨子的尚贤思想展开分析。

一、贤之标准:德才兼备

“尚,与上同”, [1]意为尊重、注重。故尚贤意为崇尚贤能。并做到贤在其位。若要“尚贤”,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贤”,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尚”,墨子所谓的“贤”,实际上是指“贤良之士”或“贤能之士”。 [2]墨子在《尚贤上》篇明确指出:贤者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即“尚贤三端”。一是要“厚乎德行”,二是要“辩乎言谈”,三是要“博乎道术”。在墨子看来“厚乎德行”之人必须是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的“仁人”、“兼士”。由此可见,墨子实际上是把德行作为“贤”的首要标准。墨子在《尚贤下》中说到:“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这里的“为贤之道”,实际上是“德”的具体化。“辩乎言

谈”是贤者的第二个条件。为什么重谈辩呢,《非命下》解释说:“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唇吻也,中实将欲其国家邑里万民刑政者也。”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墨子把谈辩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贤良之士要想被诸侯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言谈技巧和灵活的交际能力,来推行自己的治世方略。[3]所以说,墨子重视贤人“辩乎言谈”的能力,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博乎道术”是贤者的第三个条件。对于这里所说的“道术”,既是指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才干和知识,管理国家事务的理论和方法。又是指掌握了客观事物运行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见,墨子推崇的贤良之士,不仅是品德高尚的“仁人”、善于交际的“能人”,而且还是知识渊博的“智人”,说到底就是具有较高品德、能力、学识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4]概括起来说,贤人就要德才兼备。

二、尚贤为政之本也

墨子尚贤思想的第一要义,即是他在《尚贤中》篇所提出的“尚贤为政之本”。

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尚贤中》)

求贤若渴可以说是墨子主张为政之本在尚贤的写照。墨子在《亲士》进一步指出了贤士在政治作为上的重要性。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

墨子将“尚贤”的思想譬之为“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为了证明“尚贤”确为圣王之道,墨子运用其著名的“三表法——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来加以说明,使得“尚贤的论点具有历史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首先就“本之者”而言,尚贤确为王天下、正诸侯之良方,他举例如下: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 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授之政,西土服。(《尚贤上》)

这是从正面来看墨子认为当政者必当是尚贤,若从历史的反面来看,墨子以“三代暴王

之政”,导致失其国,倾覆社稷,来说明不尚贤的危害。这就是本之于历史事实的证明。

其次是“原之者”,何谓“原之本”,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用广大群众耳闻目见的事实来说明治国者“用贤则国昌,弃贤则国危”的道理。[5]墨子曰: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尚贤上》)

最后论三表法中之“用之者”,他提出贤者治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最符合国家、老百姓的利益。论点如下: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尚贤中》)

从墨子的观点看来,国家治理能否取得功效,关键是统治者有无“唯才是用”。而这些贤良之士的选拔、激励和任用则是统治者的另一重要课题。

三、尚贤使能、置贤三本

墨子不但明确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主张,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如何实现这一主张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措施。为建立贤人政治,并能使贤人发挥各种才能,墨子提出的具体措施是“置贤三本”:

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未成,是以必为置三本。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 则民不畏也。故古圣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夫岂为其臣赐哉,欲其事之成也。(《尚贤中》)

贤人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爵、禄、权三者缺一不可。墨子将此三者称为“三本”。只有给予“贤士”此三者,才能算是真正尊崇贤人。

具体说来,墨子的“置贤三本”包括四个方面———“譬如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亦必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尚贤上》)。尚贤必须在经济上“富之”,给予富足的物质待遇;政治上“贵之”,授予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职位;舆论上“敬之”,加大颂扬宣传的力度,树立正气;精神上“誉之”,授予与其贡献功绩相当的荣誉。[6]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它既有精神的鼓励,也有物质利益的驱动。这对于我国当前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四、墨子尚贤思想的现代意义

墨子尚贤重贤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朝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方向曲折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知识为主导,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基础和支撑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必将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高度重视人才已成为国际的潮流。要想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尚贤重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选人问题上,不能感情用事,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江泽民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选用干部,不仅仅要看他的能力才华,更要看他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的干部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

养,宽阔的世界眼光,严密的战略思维和高尚的党性修养。选拔领导干部要符合人才的“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和“博乎道术”三条标准。我国还应建立健全选拔人才的合理机制,扩大人才选拔范围,减少人为的门槛限制,真正做到不党不偏,任人-

参考文献

[1] 毕沅. 校注墨子[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3] 钟海信, 彭冬芳. 墨子尚贤思想对我国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 [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7(2).

[4][6] 许士密. 墨子尚贤思想的现代诠释[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3).

[5] 墨子研究论丛[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