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包括人口分布、文化多样性、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在期末复习时,我们需要整理并理解这些知识点,以备考试之需。本文将根据期末复习资料的要求,提供一份人文地理学的复习指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涵盖范围。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迁移、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个学科强调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在解释地域差异和空间模式方面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文地理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进行复习:

1、人口分布:这部分主要关注世界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我们将研究人口增长、迁移和减少的原因,以及这些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学习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习俗和传统,以及这些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利用。

3、城市发展:城市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探究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模式,以及城市如何影响周围地区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状况。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措施。

在整理复习资料时,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简化为关键词,并使用箭头、线条等符号连接它们,以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

2、分类归纳:将知识点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例如人口、文化、城市、生态等,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3、对比分析:对于一些相似或相反的概念、现象等,我们可以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最后,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人文地理学的新动态和前沿研究,例如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绿色发展、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新动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文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通过整理和复习人文地理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人类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行为和活动。这些行为和活动是如何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如何塑造地理环境。本文将提供一份详尽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重点知识点

1、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学关注的是文化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传播和演变。例如,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相似性,文化对地域认同的影响等。

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组织和流动。例如,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等。

3、人口地理:人口地理学关注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城市化过程、人口老龄化等。

4、政治地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是政治制度、领土争端和地缘政治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变。例如,国际政治格局、地区冲突等。

5、城市地理: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环境等。例如,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城市贫困问题等。

三、学习方法

1、理解基本概念:学习人文地理学,首先要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如文化、经济、人口、政治和城市等。

2、掌握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数据统计等。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读者进行深入研究。

3、联系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知识。

4、综合分析:人文地理学涉及多个领域,应注意综合分析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四、复习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列举三个相关分支。

2、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举一个实际案例。

3、简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举一个实际案例。

4、简述人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举一个实际案例。

5、简述政治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举一个实际案例。

6、简述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举一个实际案例。

7、你如何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请举例说明。

8、你认为人文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请阐述你的观点。

五、总结

本文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包括概述、重点知识点、学习方法以及复习题。希望通过这份资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人文地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希望读者能够深入思考人文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doc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doc

云南师范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位于春城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该校的人文地理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地理学人才。

作为一名考研学生,人文地理学是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并邀请了该专业的知名教授陈慧琳进行深入解析。

一、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它旨在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文化地理: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

2、人口地理:关注人口分布、迁移、规模和结构,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社会地理: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在地

理空间上的表现和影响。

4、经济地理:探讨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1、基本概念:熟知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文化、社会、经济和人口等。

2、研究方法: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3、重要理论:理解并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如文化地理学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社会空间结构理论等。

4、热点问题:关注当前人文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如全球化、城市发展、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四、如何备考人文地理学考研?

1、梳理知识点:系统梳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形成知识框架。

2、阅读文献:阅读经典的人文地理学著作和前沿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3、实践研究:参与人文地理学的实践研究项目,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掌握考试技巧和应对策略,提高应试能力。

五、考研经验分享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陈慧琳分享了她的考研经验:1、坚持信念:树立坚定的考研信念,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来源,保持积极的心态。

2、制定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3、深入理解: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深入理解,把握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避免死记硬背。

4、多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思路,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5、关注热点:关注人文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

六、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本文的解析,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备考和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引言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原理和实践的学科,是管理类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期末考试临近之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份全面的《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二、关键词解释

1、管理:是指在组织中通过协调、指挥和监督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担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职能的人员。

3、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执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4、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方案。

5、组织:是指设计组织结构、划分职责和权力、建立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等。

6、领导:是指激励、引导和监督员工,以实现组织目标。

7、控制:是指监督组织的运行,确保实现目标。

8、创新:是指不断改进和优化组织运行,提高效率和效益。

三、管理学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泰勒,强调通过标准化、时间和动作研究来提高生产效率。

2、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韦伯和法约尔,强调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3、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物是梅奥和利克特,强调人际关系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4、权变理论:代表人物是费德勒和赫塞,强调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和策略。

5、创新理论:代表人物是熊彼特和德鲁克,强调组织应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四、案例分析

1、亨利·福特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在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方面的成功与失败。

2、壳牌石油公司案例:分析壳牌公司在应对环境变化、推动组织创新方面的经验。

3、惠普公司案例:分析惠普公司在实施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学说方面的成功经验。

五、复习题库

1、请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2、请解释“彼得原理”并在一个组织中举例说明。

3、请说明“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4、请简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5、请简述“五力模型”及其在产业分析和竞争策略中的应用。

6、请解释“控制图”及其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7、请说明“霍尔三维结构”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8、请简述“间断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及其在组织创新策略中的应用。

9、请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10、请说明“学习曲线”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六、总结归纳

本文提供了《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包括关键词解释、管理学理论、案例分析和复习题库。希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也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复习和准备,取得好成绩。

公司治理期末复习资料

公司治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是指一系列规范公司管理层行为和监督公司事务的机制。它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护股东利益,确保公司事务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1、董事会及其职责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负责监督和管理公司的战略和业务。董事会应确保公司管理层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并对其履行职责和决策进行监督。

2、监事会及其职责

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以及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监事会应当独立于管理层,并具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其职责。

3、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管理层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决策。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客户和政府等。各相关方的责任和权利需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明确规定。

三、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

国际公司治理网络(ICGN)发布了一系列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包括董事会职责、股东权益、透明度和披露等。这些原则和标准为各国制定公司治理准则提供了参考。

以下是公司治理实践的一些重要方面:

1、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分离

董事会应当与管理层分离,以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

2、股东权益保护

股东应当有权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并享有平等和公平的待遇。

3、透明度和披露

公司应当及时公开重要信息,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准确的信息。

4、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应当关注社会责任,包括员工权益、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等方面。

五、总结

公司治理是维护公司合法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机制。通过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和权利,可以确保公司的业

务和财务状况得到有效监督。实践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可以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声誉,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

刑法期末复习资料

一、文章类型及复习要点

在准备刑法期末考试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种文章类型:

1、论述题:这类题目通常需要学生对一个刑法概念或原则进行深入阐述,因此需要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例如,论述题可能会问到“简述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在刑法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题:这类题目通常需要学生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运用刑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刑法分则中常见的罪名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

3、判断题: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判断一个事实或观点是否正确,因此需要学生对刑法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有清晰的理解。

4、多项选择题: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对多个选项进行筛选,找出其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因此,学生需要对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有

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二、关键词搜索和整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搜索和整理关键词:

1、查阅教材和课堂笔记:教材和课堂笔记是复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根据章节标题和知识点,提取出重要的关键词。

2、查阅司法考试和法学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中往往包含了许多刑法案例和法律解释,可以从中提取出重要的关键词和概念。

3、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学术搜索引擎,搜索与刑法相关的论文、案例和法规,提取出重要的关键词。

三、编写复习大纲

在整理好关键词后,可以编写复习大纲,将每个关键词与主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逻辑框架。复习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章节标题和知识点:将教材的章节标题和知识点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大纲的框架。

2、重点知识点和案例:在每个章节中,列出重点知识点和相关的案

例,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形成逻辑清晰的论述。

3、难点和易混淆点:在每个章节中,列出难点和易混淆点,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阐述。

4、记忆技巧和方法:在每个章节中,列出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

四、展开主题和编写内容

在完成复习大纲后,可以开始展开主题并编写具体内容。在编写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关键词展开主题:每个主题都应该围绕一个关键词展开,通过列举、比较、对比等方式,对关键词进行深入阐述。

2、结合案例分析:在阐述知识点时,应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3、采用多种表述方式:在编写内容时,可以采用图表、公式、定义、归纳等多种表述方式,使论述更加清晰易懂。

4、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在编写内容时,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长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五、总结归纳

在完成文章初稿后,需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点。

2、强调重点知识点:对文章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再次强调,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

3、分析文章结构: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

4、提供记忆技巧和方法:提供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文章中的知识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刑法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单片机期末复习资料

单片机期末复习资料:关键知识点回顾与展望

一、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于一体的集成电路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单片机技术是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掌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键词解析

1、微处理器:单片机内部的微型计算机,负责处理各种运算和控制指令。

2、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信息的半导体器件。

3、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

4、嵌入式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融合于一体的系统,实现对于特定硬件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三、知识点回顾

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部分。

2、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了解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3、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包括硬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工具,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和调试。

4、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了解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单片机选型和程序设计。

四、方法总结

1、掌握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理解其内部的运作机制。

2、熟悉单片机的编程语言,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和调试方法。

3、熟悉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和调试。

4、了解单片机的应用领域,掌握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单片机选型和程序设计。

五、展望未来

单片机技术发展迅速,未来将朝着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多功能的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其中社会性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体现:①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它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②其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 特征:(1)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2)有选择的(3)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情况进行理解。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和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地域文化;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人文景观。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其中,文化区是文化的空间现象,而文化扩散则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为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之一。文化整合,则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就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即是从各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人文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答:(1)确定研究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整理资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终版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1、论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意义 学科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不仅是地理学最可信的科学成分,而且还是可以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主题是社会的空间组织和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地理学者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意义: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地理学应用领域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经济区划及其规划,其中分为经济区划(如经济带划分等)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等”)。 ②城市与区域规划,其中分为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与管理。 ③社会问题研究与分析,其中包含城市化问题(如城市化越来越集中、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贫困问题和区域不平衡问题。 ④行政区划与地名学,分为行政区划和地名学两类。 2、概述人文地理学思想形成的发展过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阶段:相关古籍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礼记·王制》篇,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论述;《孟子·公孙丑下》,人定胜天思想论述;中国东汉的王充的《论衡·明雩》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古罗马,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德国李特尔研究创立了早期的理论,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②德国拉采尔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了环境的严格限制。 ③美国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④法国白兰士提出了可能论和或然论。 ⑤法国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题简答题

1.人地关系的客观属性?人地关系的思想的演变? 1》客观属性:是人类起源就存在着的客观属性;在一定阶段内具有可调节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多链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动态关系。 2》演变:1)采集狩猎社会时期,人类利用原始社会工具获取天然食物,利用以火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天然食物有限,分布不均衡,工具落后,所以只能通过小群体的合作以维持个体延续的低水平物质消费。 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耕地,淡水等可再生资源,靠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社会组织的广泛联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 口需要,人地系统随之发生异化。 3)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不可再生资源,通过不断发达的科技成果,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手段,社会化的大生产及市场体系的 建立,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并维持高水平的发展要求。 4)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将是人类社会制度、组织、管理结构、生产方式、消费及思维方式产生一系列变革。 2.简述人地关系的条件和实践特征? (1)条件(现代经济条件):经济关系国际化;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经济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2)实践特征:人地关系的网络化;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全球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区位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3.协调的含义、依据及原则? (1)含义: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变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这种关系和属性反应了整体系统功能最优和稳定平衡。 (2)依据:物质世界统一性原则;对立统一规律。 (3)原则:动态协调原则;综合协调;长远协调;全球协调;地域协调;科学协调;主导协调原则。 4.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 1)劳动密集型: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就业机会多;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以生活消费品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各种理论的代表人物: (1)人地关系说:代表: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和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2)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3)以白兰士、白吕纳为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4)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5)以施吕特尔、苏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6)以杜能、韦伯为代表的区位学派。(7)拉采尔创立了环境决定论。(8)赫特纳主要研究地理学方法论。(9)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10)杜能首创了农业区位论。(11)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12)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13)廖什创立了市场区位理论。(14)白兰士提出或然论/可能论/人地相关论。(15)麦金德创立陆权学派,提出了“大陆心脏学说”。(16)戴维斯主张地理学的统一论。(17)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拉采尔、亨丁顿(18)人地相关论:白兰士、白吕纳(19)适应论与人类生态论:巴罗斯(20)人地协调论与和谐论:罗士培(21)人地共创论:索恰瓦、景贵和(22)胡佛的运输区位论(23)行为区位论: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24)苏尔创立了景观学派。(25)人口地理学:拉采尔《人类地理学》、白兰士《人生地理学原理》(2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27)文化地理学:爱德华·B·泰勒《原始文化》、克罗伯、昌群《什么是文化工作》、钱今昔、张文奎、王熙柽(28)有机组织:拉采尔、豪斯浩弗、契伦(29)政治景观:惠特莱西、哈特向(30)政治生态:范根堡、鲍曼(31)同一领域:琼斯(32)地缘政治学派: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学说、豪斯浩弗的生存空间论(33)政治地志学派:鲍曼、杰克逊(34)政治职能理论学派:哈特向、毛尔(35)统一场理论学派:琼斯(36)系统政治地理学派:布里吉(37)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38)海洋同盟论(克莱恩)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现象的区域结构社会性表现:⑴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⑵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性:不同区域人文现象的分布状况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还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2、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区域差异是人文地理学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根本点。还反映在区域研究、区域角度、区域革命等方面。 3、综合性。人文地理学是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内容繁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必须综合研究。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学科。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既有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有众多的现代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与方法论。 4.统一性。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与结合,即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5.预测性。通过创建模型使其进入理论推导和科学预测阶段。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A、主要观点: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B、理论的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萌芽,最早出现于古希腊的奴隶社会。 C、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孟德斯鸠主要研究气候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居住在炎热气候下的人秉性懦弱而寒冷气候使人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难的、伟大的、勇敢的行动。拉采尔把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机械地应用于地理科学,认为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各种活动都受到环境的严格制约。亨丁顿通过《亚洲的脉动》、《气候与文明》等著作,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发展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三个时期 1、古代地理学(自远古地理思想的萌芽—19世纪上半叶):描述为主; 2、近代地理学(大学设置地理讲座或地理系——二战结束):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二、地理学研究对象 当代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和多种人文要素(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社会制度)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 1)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2)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3)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2、区域性: 1)区域性的体现: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2)重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划。 3、综合性 1)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2)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在于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 3)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 四、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发展动力: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发现、第一次环球航行) 2、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科学分化 3、其他科学的进步对地理学的推动: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影响 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研究内容:从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发展到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核心。 2、理论上: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围绕人地关系这一研究核心,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并形成了环境学派、人地相关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理论学派。 3、研究方法: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基本研究方法。 六、西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七、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1979年:衰落阶段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赫特纳:德国地理学家,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析,区域 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著作有《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被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它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 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著作有《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3.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4.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 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过程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5.迁移扩散: 6.人文地理学: 7.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7.人口构成: 8.人口分布: 9.清洁生产: 10.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 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11.文化决定论: 12.城市感知: 13.第五产业:(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 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14.文化景观: 填空题: 1.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是什么: 3.扩展扩散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哪些:(1)经验主义;(2)实证主义;(3)人本主义;(4)结构主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4.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 5.文化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6.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7.一般类型的乡村按形态可以分为几种: 8.传统农业有几种类型:(1)旱作农业; (2)水稻农业; (3)地中海农业; (4)游牧业。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理学?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2.地理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研究。 3.地理学的性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元论的科学观,是综合的两类科学、相结合的独立科学系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4.地理学传统的科学体系:传统地理学是单一层次的,或者说平面的。一般的说,仅从学科研究的性质特征分为系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数理地理学三大类。局限于理论层次。 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形成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6.人文地理学科特性:社会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7.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人地关系的传统②区域研究的传统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a.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b.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c.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②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③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9.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属于人文地理问题? 判断原则:一横加一纵,“一横”指人文事物的空间分布。“一纵”指人文事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要素之间的纵向关系。 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①人文事物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区可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细节课本P24) ②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又可分为: a.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由于迁移扩散是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③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a.文化生态学的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b.主要人地关系论点: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④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⑤文化景观。 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culture landscape),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

地理人文地理复习题集及答案

地理人文地理复习题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国家是位于南美洲的? A. 加拿大 B. 法国 C. 巴西 D. 中国 答案:C 2.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哪个地方? A. 西藏 B. 青海 C. 新疆 D. 湖北 答案:A 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山? A. 珠穆朗玛峰 B. 乔戈里峰

C. 喜马拉雅山 D. 阿尔卑斯山 答案:A 4.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下面哪个国家拥有南极洲的主权? A. 中国 B. 澳大利亚 C. 美国 D. 阿根廷 答案:D 5. 以下哪个城市是埃及的首都? A. 开罗 B. 雅典 C. 罗马 D. 巴黎 答案:A 二、判断题 1.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

B. 错 答案:B 2. 非洲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大陆。 A. 对 B. 错 答案:B 3. 长江流经的省份有四个。 A. 对 B. 错 答案:A 4.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A. 对 B. 错 答案:A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A. 对

答案:B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一下非洲大陆的地理特点。 答案:非洲大陆位于赤道附近,南北跨越大半个地球。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金等。非洲的河流众多,如尼罗河、刚果河等,为当地的农业和交通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非洲还有广袤的草原、沙漠、雨林等地貌类型,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2. 请简要描述长江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经多个省份,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种植区之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长江还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联系。 四、大题 1. 请详细描述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登山者的挑战。 答案: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于尼泊尔和中国的边界之间,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登顶珠穆朗玛峰是登山者们的梦想和挑战。由于珠峰海拔极高,空气稀薄,氧气稀少,给登山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此外,峰顶陡峭的岩石和冰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地关系。 2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认识。 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里人种。 7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度。 8民间文化(民俗):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9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10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11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口创造物。都称之为旅游资源。 12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 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XXX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8、不同开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XXX.XXX和XXX.XXX

近代地理学:XXX、XXX、XXX、XXX、XXX、XXX、XXX 现代地理学:谢佛、XXX、XXX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XXX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XXX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后称“XXX—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XXX—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

[1] 国内人口迁移的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2]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由瑞典地理学家及区域科学家哈格斯特朗倡导,并由他为核心的隆德学派发展形成了时间地理学。 [3] 文化区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三种类型。 [4] 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5] 二战后,国际政治地理核心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大国所追求的核心利益目标由富于实体性的领土扩张转为无形控 制和获得财富。 [6] 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所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7] 日本的工业区主要由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和北九州工业区组成。 [8]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主要由语系、语族、语支和语种构成;其中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9]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什叶派两大教派。 [10] 在地理学中,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广泛影响的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 [11] 政治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和主权的变化。 [12]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新教、正教和其它一些较小教派。 [13] 我国集市的最大特点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贸易活动。 [14]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了自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15]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禹贡,成书于公元前500 年。 [16]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首推张相文和竺可桢,他们于1909 年创立了中国地学会,创办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 [17] 了最早的地理杂志-- 地学杂志。 [18] 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 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 [19] 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哥特式(或歌特式)、拜占庭式(或拜占廷)三种。 [20] 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表现为和平共处、竞争、排斥。 [21] 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他也被公认为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22] 人文地理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流派有关,即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23]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24] 意大利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中的罗曼(或拉丁)语族。 [25]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26] 海权论的代表学者是美国军官马汉,“心脏地带”学说是由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创立的。 [27]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巴普洛夫消费型消费型、马歇尔消费型、弗洛伊德消费型和维布雷宁消费 型。 [28] 我国的汉语由于历史与大力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分成七个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湘方言、客家方 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29]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或地域性)、综合性。 [30]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 [31] 海权论的代表学者是美国军官马汉,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在《和平地理学》一书中, [32] 系统提出了他的陆缘学说。 [33] 我国设市的标准之一是:聚居人口10 万以上的城镇。 [34] 一般认为,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氏族、部落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 [35]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有:美国学者马汉的海权论、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美国学者斯皮克曼 的陆缘学说和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36]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7]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自净的能力降低,有害物质增多。 [38]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 文化景观: 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 [2] 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3] 人口容量: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土地、资源、粮食产量、维持生态平衡),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适人口数量。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开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拟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根底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根底。 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开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开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根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根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2)经济地理问题:包括地理 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经济地理区划。(3)人口地理问题:包括人口数量、分布、迁 移和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文化地理问题:包括文化 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化、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变化。(5)政治 地理问题:包括政治区域的形成和演化、政治决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特征:(1)区域性: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的空 间分布。(2)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多 种方法。(3)社会性: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4)人地关系性: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和适应。 2、解释人地关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人地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 因素。(2)神的意志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神的意志所决 定的,人类无法改变。(3)生产关系决定论:认为生产关系 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4)人地相关论: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人类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3、简述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新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新科学理论包括和谐论和人地共创论。和谐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共创论认为人类和地球是一个整体,人类通过改变地球表面和自身行为来塑造地球的未来。 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新方法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和耗散结构。系统论认为人地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信息论和控制论则强调信息的传递和控制的重要性。突变论认为人地关系的变化是突然而非渐进的。协调论则强调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平衡。耗散结构则强调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这些新方法论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人文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于差异,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发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 地理学:把地球表层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来研究,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地理学二分法:人文,自然 三分法:人文,自然,经济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学、区域性、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一一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①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

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点: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 ②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 特点: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区的边界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的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 ③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特点:存在人们思想感情上的文化,往往会在某种利益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的则扎根于当地的民俗中。 三者区别: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两者是不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即无功能中心,有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1. 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人文事象的分布和空间结构及其周围地理环境的相关学科。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形成的人文事项与其赖依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的范围为地表上下 15--20km,间距 30--40km。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特征:①是人类的生活空间,地球表层系统不是抽象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空间,是人类活动舞台的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环境。②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差异。③存在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④要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某一要素的变化可以波及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在相互作用中,人类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必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系统保持一种有序的运作状态。⑤是发展变化的,地球表层系统随时间的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 4.区位:区位是人类活动及其形成的人文事项占据的场所,同时还有位置的含义。 5.区位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并分析其成因和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6.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是指影响以致决定人文事项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的众多因子,亦称区位因素。 7.环境知觉: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8.环境认知: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9.地理物象: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应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10.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群体。 11.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面积之比,比较密度(生理密度):单位农用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 12.人口自然增长:由于人口出生和死亡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增减过程,称人口自然增长。 13.人口社会增长:由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人口增长,又叫人口机械增长。 14.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 人们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 15.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一定时期(1 年左右)的迁移活动。分为永久性迁移、暂时性移民、劳务输出。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 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1980-1990年,是人文地理学复兴的阶段。1979年末中国地理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