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1.润滑油调合工艺类型

常见的润滑油调合工艺,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不同的调合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不同的场合。

罐式调合是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按比例直接送入调合罐,经过搅拌后,即为成品油。罐式调合系统主要包括成品罐、混合装置、加热系统、散装和桶状添加剂的加入装置、计量设备、机泵和管线等基础设施及过程控制系统。一些系统中抽桶装置的应用避免了桶装添加剂加入时各种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减少了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一些桶抽取装置具有清洗功能,将添加剂残留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管道调合是将润滑油配方中的基础油、添加剂组分,按照计算好的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混合器,经过均匀混合后即为成品油,其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可以直接灌装或送入储罐。

2.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两种调合工艺的比较

罐式调合是把定量的各调合组分依次加入到调合罐中,加料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组分的流量,只需确定各组分最后的数量。还可以随时补加某种不足的组分,直至产品完全符合规格标准。这种调合方法,工艺和设备均比较简单,不需要精密的流量计和高度可靠的自动控制手段,也不需要在线的质量检测手段。因此,建设此种调合装置所需投资少,易于实现。此种调合装置的生产能力受调合罐大小的限制,只要选择合适的调合罐,就可以满足一定生产能力的要求,但劳动强度大。新型自动批量调合的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确,合格率高,适合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新产品的试生产的需要。

管道调合是把全部调合组分以正确的比例同时送入调合装置进行调合,从管道的出口即得到质量符合规格要求的最终产品。这种调合方法需要有满足混合要求的连续混合器,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需要有能够精确计量、控制各组分流量的计量设备和控制手段,还要有在线质量分析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需要设备和过程控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连续调合可以实现优化控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质量过剩,从而降低成本。连续调合顾名思义是连续进行的,其生产能力取决于组分罐和成品罐容量的大小。

综上所述,罐式调合适合批量小、组分多的,具有特殊工艺要求或特殊产品特性的油品调合,在产品品种多、缺少计算机技术装备的条件下更能发挥其作用。而生产规模大、品种和组分数较少,又有足够的吞吐储罐容量和资金能力时,管道调合则更有其优势。批量调合一般情况下,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道调合相对投资较大。具体应用中,需作具体的可行性研究,根据经济、技术分析而确定。

润滑油调和灌装工艺流程图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润滑油过滤解决方案-卓品科技应用工艺点过滤精度过滤效率过滤目的推荐过滤形式

泵前管道过滤器75/100um 公称过滤精度去除大颗粒杂质保护后端的泵

卓品T 型管道过

滤器包装前精细过滤1/5/0.5u m 90%以上过滤效率管道杂质,添加剂带入的杂质,空气中的灰尘等卓品Bag-Well 高效率过滤袋

包装前精细过滤5/10/1um 90%以上过滤效率管道杂质,添加剂带入的杂质,空气中的灰尘等卓品C2B-Well 芯式滤袋

润滑油生产工艺

润滑油生产工艺 第一步溶剂脱蜡 为使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必须将其中易于凝固的蜡除去,这一工艺叫脱蜡。脱蜡工艺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油的凝点,同时也可以得到蜡。所谓蜡就是在常温下(15℃)成固体的那些烃类化合物,其中主体是正构烷烃和带有长侧链的环状烃,C16以上的正构烷烃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脱蜡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冷榨脱蜡、溶剂脱蜡和尿素脱蜡。 第二步丙烷脱沥青 这种方法就是用丙烷把渣油中的烃类提取出来,即利用液态丙烷在临界温度附近对沥青的溶解度很小,而对油(烷烃、环烷烃、少芳香烃)溶解度大的特性来使油和沥青分开。丙烷的临界温度为96.81℃,临界压力为4.2MPa。 所谓临界温度,即是把液体加热到这一温度以上时,外界压力无论增大到多大也不再能阻止液体沸腾转变成蒸汽,与临界温度相对应的外界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在丙烷的临界温度以下接近临界温度的区域内,液体丙烷对油和沥青的溶解能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对沥青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快,而对油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慢。因此,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下,油在丙烷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沥青的溶解度。 经过丙烷处理得到的脱沥青油和其它馏分油一样,要进行精制和脱蜡。 第三步白土精制 经过溶剂精制和脱蜡后的油品,其质量已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一般总会含少量未分离掉的溶剂、水分以及回收溶剂时加热产生的某些大分子缩合物、胶质和不稳定化合物,还可能从加工设备中带出一些铁屑之类的机械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去掉,进一步改善润滑油的颜色,提高安定性,降低残炭,还需要一次补充精制。常用的补充精制方法是白土处理。 白土精制是利用活性白土的吸附能力,使各类杂质吸附在活性白土上,然后滤去白土除去所有杂质。方法是在油品中加入少量(一般为百分之几)预先烘干的活性白土,边搅拌边加热,使油品与白土充分混合,杂质即完全吸附在白土上,然后用细滤纸(布)过滤,除去白土和机械杂质,即可得到精制后的基础油。 第四步加氢精制 (1)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各部分流程描述: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大约为85-95%,它贮存于油罐区,通过调油车间的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的另一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约为5-15%,它贮存于仓库中或大桶区中,加入调油车间调油罐后,再通过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3 调和:使用脉冲调和装置,利用压缩空气来搅拌油品,使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混匀。 4 润滑油成品油:是调和好的油品,贮存于调和罐中,化验合格后,经过过滤机过滤,用泵打入高位贮存罐中,以备分装用。 5 包装物:它贮存于仓库中,分别为塑料桶、纸箱、桶盖等外包装物品。用运料车运到车间后,通过灌装机将油品分装到塑料桶中。 6分装:将调和好合格后的油品用油泵打和高位贮存罐中,自流入18L、4L、1L灌装机中。 7成品:灌装好后的产品运入仓库中,码垛存放。三各厂房具体要求: 1罐区:进入罐区有消防通道,四周有防火墙、排水沟,各贮油罐有混凝土底座,整个罐区装有避雷针,地下有导电铁网,通过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地面为混凝土地面。 罐区一端有卸油泵房,装有4-6台20KW电机的卸油泵,2台10KW卸化工原料(乙二醇、二乙二醇)的油泵,另外安装空气压缩机2-3台,功率为15-25KW/台。设一个10-20平方米的工人操作间(兼休息间、更衣间)。 泵房前有停车区域,附有停车场,泵房每个卸油泵对应有一个2立方米的地罐。 2调和车间:上下两层 根据方便生产的原则,调和车间一层地面的标高应低于罐区地面的的标高。 调油用的添加剂加入罐两个为4-5立方米的铁的夹套罐,采用蒸汽加热,四个为2立方米的铁的夹套罐,采用蒸汽加热。六个罐全部放在二楼,加料口与二楼地面平。在二层,另外布置二个2立方米的铁的化学品调和罐,二个4立方米的铁的化学品调和罐,不需要加热。二楼设备安装口可预留。 在调和车间一层,对应每个投料罐,要安装一个油泵,其作用是将罐内的油品打入调和罐。六个油泵的功率为18-30KW,四个化学品打料泵功率为10KW左右,等设备采购完成后,设备基础和功率等详细数据就可以定下来。 在一层,另外需要布置4台过滤机,型号暂不确定,需预留位置。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

润滑油生产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装置发展 我国润滑油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开始采用溶剂脱蜡工艺。60年代溶剂脱蜡单装置规模达到300—400kt/a。70年代由单一脱蜡工艺发展为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在一套装置上,同时生产脱油蜡和石蜡。在脱蜡溶剂上,由丙酮—苯—甲苯混合溶剂逐渐全部改为甲乙酮—甲苯混合溶剂。并陆续采用了结晶过程多点稀释、滤液循环以及溶剂多效蒸发回收等工艺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润滑油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需求量趋于稳定,其消耗量一直维持在3600~3900X104t之间,这就促使润滑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和基础油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润滑油脱蜡生产工艺上,随着加氢异构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异构化脱蜡生产工艺在大庆炼化公司、兰州炼油厂等石化厂逐步得到运用,用以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目前我国主要的润滑油生产工艺还是“老三套”。 (二)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 1.组成单元 溶剂脱蜡由四个系统组成;结晶系统、制冷系统、过滤系统(包括真空密闭系统)、溶剂回收(包括溶剂干燥)系统。其相互关系如图2—22所示。

2.工艺流程 典型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23、图2—24。 工艺流程说明如下: (1)结晶系统 结晶系统的流程为:原料油与预稀释溶剂(重质原料时用,轻质原料时不用)混合后,经水冷却后进人换冷套管与冷滤液换冷,使混合溶液冷却到冷点,在此点加入经预冷过的一次稀释溶剂,进入氨冷套管进行氨冷。在一次氨冷套管出口处加人过滤机高部真空滤液或二段过滤的滤液做二次稀释,再经过二次氨冷套管进行氨冷,使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在二次氨冷套管出口处再加人经过氨冷却的三次稀释溶剂,进人过滤机进料罐。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 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 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 3)低温性能好 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内燃机油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 5)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包括轴承抗腐蚀性) 6)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7)良好的防锈性 8)良好的抗泡性 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油。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等。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 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 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 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 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 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 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 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通常根据所需产品的类型和性能级别来选择什么类型的添加剂

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罐式调和

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罐式调和 1.润滑油调合工艺类型 常见的润滑油调合工艺,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不同的调合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不同的场合。 2.罐式调合 罐式调合是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按比例直接送入调合罐,经过搅拌后,即为成品油。罐式调合系统主要包括成品罐、混合装置、加热系统、散装和桶状添加剂的加入装置、计量设备、机泵和管线等基础设施及过程控制系统。一些系统中抽桶装置的应用避免了桶装添加剂加入时各种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减少了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一些桶抽取装置具有清洗功能,将添加剂残留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罐式调合工艺分为机械搅拌方式调合、泵循环方式调合、气动脉冲混合方式调合。所使用的调合罐一般是带有加热系统和混合装置的金属罐(最好是不锈钢和搪瓷的) 2.1机械搅拌调合 使用机械搅拌混合是油罐调合的常用方法,适用于相对小批量的润滑油成品油的调合。被调合物料是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和涡流扩散传质、分子扩散传质,使全部物料性质达到均一。搅拌调合的效率,取决于搅拌器的设计及其安装。润滑油成品油 调合常用的搅拌方式主要有侧向伸入式搅拌及立式中心式搅拌两大类。见下图 ⑴侧向伸入式搅拌⑵立式中心式搅拌 图2-1润滑油调合常用搅拌方式 ⑴罐侧壁伸入式搅拌调合:搅拌器由罐侧壁伸入罐内,每个罐可装一个或几个,搅拌器的叶轮是船用推进式螺旋桨型。影响搅拌调合所需功率的几个因素: ①罐的容积与高径比:高径比越大,静压头越大所需总功率也越大; ②介质粘度:介质粘度越大,流动阻力越大,所需功率相应增大; ③搅拌时间:连续搅拌时间越短,搅拌所需功率越大; ④搅拌运行方式:据有关资料记载:以两组分为例,两组分同时进罐,边进边搅,全

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 管道调和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润滑油调和工艺详解--管道调和 1.润滑油调合工艺类型 常见的润滑油调合工艺,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不同的调合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不同的场合。 管道调合是将润滑油配方中的基础油、添加剂组分,按照计算好的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混合器,经过均匀混合后即为成品油,其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可以直接灌装或送入储罐。 管道调合通过实时在线调整管道泵的转速,以使得各条管道中原料油的流量进行动态地调整,以达到预设定的比例,保证最优的调合精度。另外一种管道调合,也是通过管道加入添加剂,经过管道上流量计计量,但需要在调合罐中混合均匀方为成品油。见下图。润滑油调合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在线分析仪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合 质量好、计量精度高及品种调换灵活等特点。 图2:管道调合示意图

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2.管道调合 2.1.管道调合系统的构成 管道调合也称连续调合。调合系统由主控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中可预先输入配方,操作人员只需输入产品名称和调合量,计算机自动计算、控制各组分的投料量,动态画面可以显示整个操作过程中各部分的运行状态,通过色彩变化显示物流方向和设备起用情况,可对现场的设备、阀门进行监控和连锁停泵,对油罐高液位和设备故障报警,还可打印报表。这些也是自动调合系统的共同特点。 管道调合装置的一般构成: ①储罐:基础油罐、添加剂罐、调合罐/成品油罐 ②组分通道:每个通道包括配料泵、计量表、过滤器、排气罐、温度传感器、止回阀、压力调节阀等。组分通道的配备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种类、配方组分结构和配比、总体产品结构、预计产量等因素。通道口径和泵的排量由装置的调合能力和组分的配比决定。 ③集合管、混合器和脱水器:各组分通道与总管相连,各组分按规定比例汇集到集合管;进入混合器混合均匀;脱水器将油中的微量水脱出,一般为真空脱水器。脱水器采用蒸汽盘管加热和导热油加热。该设备采用螺旋推进式搅拌,带导流筒,能实现液体上下、内外循环。采用填料密封、抽真空,便于润滑油中水分的逸出,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见图 4-1-8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第五章.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本设计中的各个参数及控制参考特雷卡电缆有限公司技术部有关技术文件,相关标准和生产实践总结. 一.拉制 此电缆所用圆铜杆有两种规格PE线芯用TR2.58mm和主线芯及N线芯用TR2.25mm,均在十三模大拉机LHD3/13上生产. a: TR2.58mm 原材料用的为TR8.0mm的软铜杆,其拉制配模为: 8.0, 7.00, 6.04, 5.26, 4.62, 4.08, 3.63, 3.22, 2.86, 2.60 偏差为±0.03 mm.之所以最后一道模具的标称值比实际生产值大0.02mm,是因为在拉制退火过程中由于张力的存在会引起一定的缩径,只要控制好收线张力就行了.生产中的各个主要参数可设定如下: 退火电压: 44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收线装置: 收线盘: PN500 收线框: Φ800×Φ500×1250 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以后的绞丝生产. b: TR2.25mm 进线直径为Φ8.0软铜杆,配模值为: 8.0, 6.70, 5.71, 4.88, 4.21, 3.66, 3.21, 2.81, 2.57, 2.27

其它参数和控制如下: 退火电压: 45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同上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后道工序. 在断线或铜杆首尾焊接时要保证接头处焊接牢固,以免生产中断线给生产带来不便,降低生产率(两铜杆要融化均匀,无杂质,然后加热重新结晶后表面处理平整方可生产). 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润滑油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其产品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领域。成品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绝大部分,因而基础油的性能和质量对润滑油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添加剂可以改善基础油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控制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温、密封隔离等作用。 2.1 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2.1.1 润滑油生产过程 原油先经常压蒸馏,蒸馏出汽、煤、柴油等轻质馏分的常压塔底渣油,再经减压蒸馏,分离出轻、中、重质馏分油料,减压塔底渣油再经丙烷脱沥青后,制得残渣润滑油料,制备好的馏分及残渣润滑油料,分别经过精制、脱蜡及补充精制,得到润滑油基础油,最后进入成品油调合工序,与添加剂优化配伍,即得成品润滑油[4]。基本生产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润滑油的基本生产过程 Fig. 2.1 Basic production process of lubricating oil 由于采用原油原料不同,产品性能要求各异,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就很复杂。但可归纳为三条工艺路线:一是物理加工路线“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补充精制”;二是化学加工路线“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的全氢路线;三是物理化学联合加工路线,其工艺结构为“溶剂预精制-加氢裂化-溶剂脱蜡”,或“加氢裂化-溶剂脱蜡-加氢补充精制”等[2]。

2.1.2 典型工艺流程 (1)物理加工路线 以石蜡基原油常减压渣油为进料加工制造润滑油时,典型的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5]: 图2.2 润滑油生产的物理加工路线 Fig. 2.2 Physical route of lubricating oil processing (2)化学加工路线 以全氢工艺生产基础油时,润滑油厂原料制备过程与上述生产过程基本相同,然而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结构则有很大的差别[6]。图2.3展示了化学加工路线中全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和总流程: 图2.3 润滑油生产的化学加工路线 Fig. 2.3 Chemical route of lubricating oil processing (3)混合加工路线 当加氢处理工艺与溶剂精制相结合,与溶剂脱蜡相结合,形成图2.4和图2.5所示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相结合的基础油生产路线,即混合的工艺结构。壳牌公司开发的混合工艺结构如图2.4所示;海湾公司开发的两段加氢处理工艺结构如图2.5所示[7]。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 润滑油生产流程图 基础油添加剂 包装物 成品 各部分描述: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大约为85-95%,它贮存于油罐区,通过调油车间的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的另一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约为5-15%,它贮存于仓库中或大桶区中,加入调油车间调油罐后,再通过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3 调和:使用脉冲调和装置,利用压缩空气来搅拌油品,使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混匀。 4 润滑油成品油:是调和好的油品,贮存于调和罐中,化验合格后,经过过滤机过滤,用泵打入高位贮存罐中,以备分装用。 5 包装物:它贮存于仓库中,分别为塑料桶、纸箱、桶盖等外包装物品。用运料车运到车间后,通过灌装机将油品分装到塑料桶中。 6分装:将调和好合格后的油品用油泵打和高位贮存罐中,自流入18L、4L、1L灌装机中。 7成品:灌装好后的产品运入仓库中,码垛存放。 二汽车化学品、路邦类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同润滑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不同是将基础油换成了化工原料。 三各厂房具体要求: 1罐区:进入罐区有消防通道,四周有防火墙、排水沟,各贮油罐有混凝土底座,整个罐区装有避雷针,地下有导电铁网,通过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地面为混凝土地面。 罐区一端有卸油泵房,装有4-6台20KW电机的卸油泵,2台10KW卸化工原料(乙二醇、二乙二醇)的油泵,另外安装空气压缩机2-3台,功率为15-25KW/台。设一个10-20平方米的工人操作间(兼休息间、更衣间)。

泵房前有停车区域,附有停车场,泵房每个卸油泵对应有一个2立方米的地罐。 2调和车间:上下两层 根据方便生产的原则,调和车间一层地面的标高应低于罐区地面的的标高。 调油用的添加剂加入罐两个为4-5立方米的铁的夹套罐,采用蒸汽加热,四个为2立方米的铁的夹套罐,采用蒸汽加热。六个罐全部放在二楼,加料口与二楼地面平。在二层,另外布置二个2立方米的铁的化学品调和罐,二个4立方米的铁的化学品调和罐,不需要加热。二楼设备安装口可预留。 在调和车间一层,对应每个投料罐,要安装一个油泵,其作用是将罐内的油品打入调和罐。六个油泵的功率为18-30KW,四个化学品打料泵功率为10KW左右,等设备采购完成后,设备基础和功率等详细数据就可以定下来。 在一层,另外需要布置4台过滤机,型号暂不确定,需预留位置。 调和车间地面铺设耐磨地坪或防滑地砖,一层可待设备安装结束后处理。 调和车间内一层,建有加热室,面积20平方米的一个,内部设大桶货架。 二层设控制室,休息室。各20平方米左右。 3 生产车间(润滑油、化学品、路邦类产品) 厂房宽24米,单个厂房面积在2400平方米左右(长100米),内部布置1L、4L、18L、200L 等生产灌装线。厂房地面混凝土,表面为耐磨地坪,车间内采用叉车搬运。 车间不间壁,通透式,设备布置南北对称。车间内不用水,不用蒸汽,不用采暖。 车间用电量较大,每隔18米,在南北墙上要设电源控制箱一个,预留功率10-15KW。 单个车间总的用电量估计最大为100KW。 车间要附设卫生间,建有男女更衣室各40平方米(兼休息室),车间办公室两间(20平方米/间)。单个车间的工人约为60-100,男女之比为8:2左右。 车间内的设备绝大部分很轻,不需要做设备基础,直接安放于地面上,因此对设备基础可以不考虑。 各灌装机进油有进油管线,外径为108mm,空中走管,因此在厂房的一面要留有管道口。 4防爆车间 可在大车间一侧用实墙间隔出来,生产的产品为气雾剂类(填充丙-丁烷混合气)、制冷剂等易燃、易爆品。 车间设备为压缩空气驱动的气动式设备,不设动力电源,不用水,不用蒸汽,不用采暖,只设防爆灯照明。要求通风要好,顶部有排气天窗。 地面为耐磨地坪,设备基础可以不考虑,因为设备都很轻。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内燃机油一般是由和组成。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 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 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 3)低温性能好 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 5)良好的(包括轴承抗腐蚀性) 6)良好的 7)良好的性 8)良好的 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或。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 等。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 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 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 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 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 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 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 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通常根据所需产品的类型和性能级别来选择什么类型的添加剂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两种润滑油调合工艺技术的对比 1.润滑油调合工艺类型 常见的润滑油调合工艺,一般分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不同的调合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不同的场合。 罐式调合是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按比例直接送入调合罐,经过搅拌后,即为成品油。罐式调合系统主要包括成品罐、混合装置、加热系统、散装和桶状添加剂的加入装置、计量设备、机泵和管线等基础设施及过程控制系统。一些系统中抽桶装置的应用避免了桶装添加剂加入时各种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减少了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一些桶抽取装置具有清洗功能,将添加剂残留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管道调合是将润滑油配方中的基础油、添加剂组分,按照计算好的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混合器,经过均匀混合后即为成品油,其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可以直接灌装或送入储罐。 2.罐式调合和管道调合两种调合工艺的比较 罐式调合是把定量的各调合组分依次加入到调合罐中,加料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组分的流量,只需确定各组分最后的数量。还可以随时补加某种不足的组分,直至产品完全符合规格标准。这种调合方法,工艺和设备均比较简单,不需要精密的流量计和高度可靠的自动控制手段,也不需要在线的质量检测手段。因此,建设此种调合装置所需投资少,易于实现。此种调合装置的生产能力受调合罐大小的限制,只要选择合适的调合罐,就可以满足一定生产能力的要求,但劳动强度大。新型自动批量调合的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确,合格率高,适合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新产品的试生产的需要。 管道调合是把全部调合组分以正确的比例同时送入调合装置进行调合,从管道的出口即得到质量符合规格要求的最终产品。这种调合方法需要有满足混合要求的连续混合器,润滑油过滤,润滑油过滤设备,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机,润滑油过滤袋,润滑油粘度,润滑油检测,润滑油生产工艺,润滑油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精选文档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各部分流程描述: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大约为85-95%,它贮存于油罐区,通过调油车间的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的另一主要组份,占总质量的比例约为5-15%,它贮存于仓库中或大桶区中,加入调油车间调油罐后,再通过油泵将其打入调和罐中。 3 调和:使用脉冲调和装置,利用压缩空气来搅拌油品,使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混匀。 4 润滑油成品油:是调和好的油品,贮存于调和罐中,化验合格后,经过过滤机过滤,用泵打入高位贮存罐中,以备分装用。 5 包装物:它贮存于仓库中,分别为塑料桶、纸箱、桶盖等外包装物品。用运料车运到车间后,通过灌装机将油品分装到塑料桶中。 6分装:将调和好合格后的油品用油泵打和高位贮存罐中,自流入18L、4L、1L灌装机中。 7成品:灌装好后的产品运入仓库中,码垛存放。 三各厂房具体要求: 1罐区:进入罐区有消防通道,四周有防火墙、排水沟,各贮油罐有混凝土底座,整个罐区装有避雷针,地下有导电铁网,通过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地面为混凝土地面。 罐区一端有卸油泵房,装有4-6台20KW电机的卸油泵,2台10KW卸化工原料(乙二醇、二乙二醇)的油泵,另外安装空气压缩机2-3台,功率为15-25KW/台。设一个10-20平方米的工人操作间(兼休息间、更衣间)。 泵房前有停车区域,附有停车场,泵房每个卸油泵对应有一个2立方米的地罐。 2调和车间:上下两层 根据方便生产的原则,调和车间一层地面的标高应低于罐区地面的的标高。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之欧阳光明创编

内燃机油一般是由基础油和功能性添加剂组成。 欧阳光明(2021.03.07)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 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 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 3)低温性能好 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内燃机油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 5)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包括轴承抗腐蚀性) 6)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7)良好的防锈性 8)良好的抗泡性 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油。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 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 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

了。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等。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 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 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 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 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 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 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 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通常根据所需产品的类型和性能级别来选择什么类型的添加剂 通常根据粘度级别的要求来设计基础油的调配方案,这时要考虑的是多级油中HVI150或HVIW150等基础油的低温粘度、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等。找出CCS粘度达到要求时,加入粘度指数改

润滑油调和操作规程及质量管理

润滑油调和操作规程及质量管理 1.规范的操作 随着调合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操作的技术性、规范性的要求更加提高了。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将导致产品不合格、物料损失、甚至发生生产事故。例如: ⑴检尺操作不规范,是否检查量油尺校验证、尺带是否褶皱,检尺是否重复两次,读数是否正确,误差是否符合要求等都会影响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严重时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跑冒事故的发生。 ⑵关键操作没有进行必要的复查,在配方计算、执行过程,改流程过程出现错误,造成配方或输油错误,甚至发生跑冒串事故。 ⑶加剂操作不规范,没有核对添加剂名称即加剂,造成加剂错误,产品不合格,甚至报废。 ⑷过程监控巡检不到位,对于自动调合过程,油品输送过程未监控计算机的动态画面,报警未及时处理,没有定点定时巡检,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⑸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准确地记录,或者记录字迹不清,在追溯过程不能反映真实的原始操作情况,给问题的原因分析、解决和生产经验数据的总结带来困难。 措施:⑴合理编制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求;⑵细致培训,提高对不规范操作导致的严重后果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明确管理要求,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制度。 2.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 润滑油生成过程中,由于配方使用、物料计量、设备故障、操作不规范等多种原因,

造成原料油或成品油的理化指标或性能指标不合格。对于已判定不合格的油品,立即标识、隔离,避免误用;分析不合格原因,调整不合格品。并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避免不合格重复发生。若不合格油品调整困难,可以同品种油品分批混兑调合,或改变方案,调配成其它油品,再或者做降级使用的处理。由于润滑油生产过程环节较多,对某一不合格项目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一个不合格项目可能由多个原因造成,有时单凭一次或几次的不合格,很难判断其准确的不合格原因;由于润滑油调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对多个可能的不合格原因,无法一一追溯,所以需要在不合格原因分析的过程中,细致观察、分析每一个可能因素,多利用试验分析等量化手段,综合各方面分析结果,不断积累经验并固化,最终总结出一套既具有实践经验基础,又有理论依据支持的不合格品处置方法。 这里介绍部分常见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以供参考。 2.1.粘度不合格的处置 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油的流动性和它在摩擦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厚度影响很大。粘度较大的润滑油在摩擦面之间形成较厚的油膜,润滑效果好,但消耗在克服摩擦阻力的功率大,流动性差,为了节约能源,降低燃油消耗,普遍采用较低的成品油粘度,但粘度过低,油膜过薄易被破坏,造成磨损,所以需要控制适宜的粘度指标。 粘度不合格,可能存在的几种主要原因有:①配方计算错误,或配方录入计算机时错误;②计量设备故障或物料温度过低,导致计量误差过大;③流程操作错误,如输错油;④混合不均匀;⑤管线存油处理不干净;⑥工艺参数控制不到位。 处置方法:①检查配方是否正确,如品种和批号;②检查物料平衡,验证物料使用量是否符合配方要求;③检查调合设备是否异常;④检查使用的流量计、秤、量油尺是否故障或损坏;⑤在投料前,对管线中的存油情况是否确认和考虑其影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处理。⑥若不合格数值与规范偏差较小,又未发现确切的不合格原因,可再次混合后,重新分析;⑦根据不合格数值的高低,适量加入配方中的轻重组分及添加剂,以保持油品的性能不因调整而降低;⑧不合格调整时,若两项以上不合格,需综合考虑,并分析二者是否有相互联系。

润滑油工艺学习总结

润滑油工艺学习总结 2014年6月到8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润滑油基础油工艺培训,这次学习分为2个阶段,6月16日到7月4日在茂名学习了老三套工艺,7月21日到8月8日在济南学习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工艺,2次学习由浅到深,从旧到新,融会贯通。学习的各个车间领导对我们的到来也非常的欢迎,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车间的师傅技术也很全面,对我们的问题也很热情的给予解答。这次培训让我了解了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扩展了我基础油方面的知识广度,熟悉了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装置的各项工艺及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主要控制点及影响因素;掌握了基础油分类标准和质量指标等等。 我到公司工作已经3年,现在的岗位是生产工艺,主要负责包装油生产。到公司的3年也是学习的3年,从对润滑油一无所知到比较熟悉,这次学习达到了由表到内,学习了润滑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油,收获巨大。我们都知道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油的性质主要是由占了70%以上的基础油决定的,所以全方位的了解学习基础油就非常需要。这次的培训学习正是满足了我这方面知识的迫切需求。 老三套工艺正序流程:糠醛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反序流程: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生产基础油流程如下:

糠醛精制是根据糠醛对润滑油组份中所含的各种烃类的溶解度不同,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润滑油理想组分不溶解,不理想组分易溶解。根据糠醛溶剂与润滑油馏分油比重大的特点,原料与糠醛在萃取塔中逆流接触分层,从而使润滑油的理想组份和非理想组份分开,不理想组份溶解在糠醛里面。糠醛精制的产品是精制液和抽出液。我们需要的产品是精制油,其生产流程为:原料油经过真空脱气脱水后冷却到60℃到85℃进入萃取塔下部,糠醛加热到90℃到100℃从萃取塔的上部进入。原料油在萃取塔中从下部向顶部上浮,糠醛在萃取塔内由上向下流动,在此过程中不理想组份溶解到糠醛里面。理想组份从萃取塔顶部抽出,携带了少量的糠醛,再经过冷却、沉降分离出部分糠醛后,再经过加热到200℃-210℃进入精制液汽提塔。汽提塔 是利用在负压条件下,精制液的泡点降低,使糠醛更易蒸出,二是在

润滑油调和机理及工艺

润滑油调和机理及工艺 一、概述 润滑油调和大部分为液——液相互相溶解的均相混合;个别情况下也有不互溶的液——液相系,混合后形成液——液分散体;当润滑油添加剂是固体时,则为液——固相系的非均相混合或溶解.固态的添加剂为数并不多,而且最终互溶,形成均相。 一般认为液——液相系均相混合是以3种扩散机理的综合作用。 1、分子扩散 由分子的相对运动引起的物质传替。这种扩散是在分子尺度的空间内进行的。 2,涡流扩散 当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物料时,在高速流体和低速流体界面上的流体,受到强烈地剪切作用,形成大量的涡旋,由涡旋分裂运动所引起的物质传递。这种混合过程是在涡旋尺度的空间进行的。 3,主体对流扩散 包括一切不属于分子运动或涡旋运动的而使大范围的全部液体循环流动所引起的物质传递,如搅拌槽内对流循环所引起的传质过程。这种混合过程是在大尺度空间内进行的。

调和工艺 一、间隙调和 1、机械搅拌调和 被调和物料是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和涡流扩散传质、分子扩散传质,使全部物料性质达到均一。罐内物料在搅拌器转动时产生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沿搅拌器的轴线方向的向前运动,当受到罐壁或罐底的阻挡时,改变其运动方向,经多次变向后,最终形成近似圆周的循环流动;二是沿搅拌器浆叶的旋转方向形成的圆周运动,使物料翻滚,最终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2、泵循环搅拌调和 用泵不断地将罐内物料从罐底部抽出,再返回调和罐,在泵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扩散和涡流扩散,使油品调和均匀。为了提高调和效率,降低能耗,在实际生产中不断对泵循环调和的方法进行改进。主要有: ①泵循环喷嘴搅拌调和 即在调和油罐内增设喷嘴,被调和物料经过喷嘴的喷射,形成射流混合。高速射流传过罐内物料时,一方面可以推动其前方的流体流动形成主体对流运动;另一方面在高速射流作用下,射流边界可形成大量涡流使传质加快,从而大大提高混合效率。这种混合方法使用于中低粘度油品的调和。 ②静态混合器调和 即在循环泵出口、物料进调和罐之前增加一个合适的静态混合器。用静态混合器强化混合,可大大提高调和效率,一般可比机械搅拌缩短一半以上的调和时间,而调和的油品质量也优于机械搅拌。 二、连续调和 连续调和连续调和是把被调和的润滑油的各组分,包括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按产品开发时确定的比例,同时送入调和总管和混合器,经过均匀混合的油品从另一端出来,其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即可达到预定要求,油品直接灌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商用空调生产工艺技术介绍 一、生产工艺流程: 1、热交换器(也称两器、指蒸发器和冷凝器)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2、空调产品组装生产工艺如下:(1).室外机组装生产工艺:

二、生产工艺特色: 青岛日立商用空调生产车间采用从日立引进的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均为日本进口。 (一)、热交换器(也称两器)生产设备及工艺: 1、冲片机和冲片模具:本设备和模具为全部为日本进口,设备模具厂家日高精机株式会社是日本专业生产冲片模具的厂家,其生产的冲片模具技术水平(技术优势)在世界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本工序采用亲水铝箔,经精密模具高速冲片,形成波纹形双面桥形翅片,此种材料的片型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整机性能,同时可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 2、长U弯管机:本设备主要是日本进口设备,其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本工序采用薄壁内螺纹铜管加工U型管,此种内螺纹铜管能改善制冷剂在管路系统中的流动状态,从而提高其换热效率,它比一般光滑管可提高换热效率20%~30%左右。 3、胀管机:本设备主要是日本进口设备,其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本设备采用高光洁度球型胀头对工件进行胀管,保证了铜管与翅片孔之间的合理过盈量,同时避免了胀管过程中胀头对铜管内螺纹部分的破坏,保证了胀管后产品的质量。 4、脱脂干燥炉:由于产品循环系统中的残留油分会对空调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需对热交换器进行脱脂干燥,本工序就是对胀管完成的热交换器半成品进行高温脱脂干燥(脱脂温度为150~160℃),以去除工件翅片表面和铜管内部的挥发油,工件经过脱脂干燥后,可使其铜管内部的残油量在3mg/m2以下。 5、热风干燥炉:由于空调循环系统内部冷媒中如果混入过多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到空调的整机性能,本工序的作用就是去除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热交换器组件、配管等系统零部件内部的水分,零部件经本工序去水干燥后,可保证工件内部残留水分量60ppm在以下。 6、热交换器折弯机:本设备是日本进口设备(专业设备厂家生产)。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不同形式(L型、U型、O型)的折弯,设备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产品采用专用折弯模具,有效保证了不同产品折弯角度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7、自动焊接机:本设备是日本进口设备(专业设备厂家生产),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弯头的自动焊接,焊接时采用氮气保护,有效的保证了工件的焊接质量。 8、真空箱式He检漏设备:本工序是对热交换器组件进行耐压气密性检查,以检查工件有无泄漏(主要是各焊点处)。检漏时是将工件内部充入3.3MPa 或4.15 MPa的高压混合He气,在真空的环境中(真空箱内部)采用He检漏仪对工件进行检漏,设备检漏精度可控制产品出厂后冷媒泄漏量在2g/年以内。 (二)、生产线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介绍: 青岛海信日立共有整机组装线10条:分别为室外机W1线(生产SET-FREE mini系列4~6HP,IVXmini系列3~5HP,单元机系列3~5HP)、室外机W2线(生产SET-FREE系列5~22HP,店铺机系列8~10HP)、室外机W3线(生产SET-FREE系列24~32HP机)、室外机

润滑油调和工艺

润滑油调和工艺、加工工艺、基本术语等 调和机理 润滑油调和大部分为液-液相互相溶解的均相混合;个别情况下也有不互溶的液-液相系,混合后形成液-液分散体;当润滑油添加剂是固体时,则为液-固相系的非均相混合或溶解.固态的添加剂为数并不多,而且最终互溶,形成均相。 一般认为液-液相系均相混合是以3种扩散机理的综合作用。 第一,分子扩散。由分子的相对运动引起的物质传替。这种扩散是在分子尺度的空间内进行的。 第二,涡流扩散。当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物料时,在高速流体和低速流体界面上的流体,受到强烈地剪切作用,形成大量的涡旋,由涡旋分裂运动所引起的物质传递。这种混合过程是在涡旋尺度的空间进行的。 第三,主体对流扩散。包括一切不属于分子运动或涡旋运动的而使大范围的全部液体循环流动所引起的物质传递,如搅拌槽内对流循环所引起的传质过程。这种混合过程是在大尺度空间内进行的。 调和工艺 一、间隙调和 1、机械搅拌调和 被调和物料是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和涡流扩散传质、分子扩散传质,使全部物料性质达到均一。罐内物料在搅拌器转动时产生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沿搅拌器的轴线方向的向前运动,当受到罐壁或罐底的阻挡时,改变其运动方向,经多次变向后,最终形成近似圆周的循环流动;二是沿搅拌器浆叶的旋转方向形成的圆周运动,使物料翻滚,最终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2、泵循环搅拌调和 用泵不断地将罐内物料从罐底部抽出,再返回调和罐,在泵的作用下形成主体对流扩散和涡流扩散,使油品调和均匀。为了提高调和效率,降低能耗,在实际生产中不断对泵循环调和的方法进行改进。主要有: ①泵循环喷嘴搅拌调和 即在调和油罐内增设喷嘴,被调和物料经过喷嘴的喷射,形成射流混合。高速射流传过罐内物料时,一方面可以推动其前方的流体流动形成主体对流运动;另一方面在高速射流作用下,射流边界可形成大量涡流使传质加快,从而大大提高混合效率。这种混合方法使用于中低粘度

润滑油的调和方法及设备分析

工艺与设备 2019·04 170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 的因素,降低对煤矿企业产生的经济损失。 (3)状态检修方法。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创新,煤矿企业为了能够降低设备故障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对很多机电设备都采用状态检修的方法,这种在线进行检修模式不仅能够对检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够降低发生异常的几率,从而准确的找到发生故障的位置,从而不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4.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预防措施 (1)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巡检工作。在日常的机电设备维护过程中,我们的维修人员必须要经常深入煤矿矿井内部,对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随时检查,并且通过制定一个定期的维修计划,按时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养护操作。此外,相关的维修人员还要对机电设备的零部件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发现一些磨损老化严重的零部件,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更换,避免因为发生机电设备维护断层,从而造成设备的维护检修存在严重的不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2)提高维护人员业务素质。因为机电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因此煤矿企业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必须要不断的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使其在故障维修过程中,对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位置等进行准确的判断,增加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 (3)对工人进行设备操作培训。因为在煤矿的运行中,设备操作的工人是与设备接触时间最长的,因此对于操作的设备出现的各项故障或异常也要加强了解,从而能够及 时的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故障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并且增加操作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对避免发生机电设备故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4)做好机电故障经验总结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维修和预防的经验总结,然后对这些机电设备故障的维修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让其成为下次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的参考资料。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机电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大量的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故障,因此维修人员必须要对各种设备进行了解,从而防止设备故障对煤矿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并且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不同类型,制定完善的维修方案,增加维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朋州.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J].煤,2017, 26(12):77-78. [2]孙斌.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维修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12):184-185. [3]徐靖峰.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18):80. [4]贺志凯.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方式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88. ?【作者简介】 罗国华(1987-),男,山西晋能集团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润滑油的调和方法及设备分析 *谢金序 (中石油大庆润滑油分公司 黑龙江 163711)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润滑油行业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结合调和工艺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文章首先对润 滑油调和方法与设备进行了分析阐述,其次对润滑油调和工艺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讲解,希望能够有效提升调和技术的应用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促进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关键词:润滑油;调和制备;设备 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Blend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of Lubricating Oil Xie Jinxu (PetroChina Daqing Lubricating Oil Company, Heilongjiang, 16371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hina's lubricating oil industry has also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ing technology,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blend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of lubricating oil, and then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the blending technology of lubricating oil, hop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blending technology, obtain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mote the stead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lubricating oil ;blending and preparation ;equipment 引言 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内需,带动了高品质润滑油调和技术的应用于推广。随着发动机油标准的不断提升,目前润滑油的年度、安定性以及挥发性都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开发工业润滑油的品质,提升氧化安定性、环保性对于促进现代工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润滑油调和方法与设备类型,现就润滑油调和技术的特征分享如下。 上接第169页 下转第17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