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导学案

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导学案

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导学案
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导学案

丹东市第二十四中学 4.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主备:曹玉辉 副备:孙芬 李春贺 审核: 2014-9-11 一、学习准备:

判定定理1:两角 的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两边 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 的两三角形相似. 二、学习目标: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三、自学提示: 自主学习:

独立证明三个判定定理。 见书P99页。 例题: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E ,连接AE,F 为AE 上一点,且BFE C ∠=∠.

(1)求证:△ABF ∽△EAD ; (2)若AB=4,30BAE ∠=?,求AE 的长;

(3)在(1)(2)的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变式演练: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F 在BA 的延长线上连结CF 角AD 于点E. (1)求证:△CDE ∽△FAE ;

(2)当E 是AD 的中点,且BC=2CD 时,求证:F BCF =∠.

例2、已知DE ⊥AB ,EF ⊥BC 求证:△DEF ∽△ABC.

四、学习小结: 五、夯实基础:

1、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36A ∠=?,BD 是B ∠的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

似的关系说明AD 2

=DC ·AC.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AD 是BC 边上的中线,CF ∥BA ,BF 交

AD 于点P ,交AC 于点E ,求证:BP 2

=PE ·PF.

六、能力提升:

1、如图,∠ACD=∠B ,DE ⊥BC , 则图中共有 对相似三角形.

2、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

,816B A C A D C A C B C ∠=∠==,,求CD.

3、如图,D 在AB 上,且DE ∥BC 交AC 于E 、F 在AD 上,

且AD 2

=AF ·AB 求证:△AEF ∽△ACD.

布置作业: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一)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①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且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时,这两个(或几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相等; 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得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 △ABC的相似比,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 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 3、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①定理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 ∵DE∥BC,∴△ABC∽△ADE; (双A型) ②这个定理是用相似三角形定义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它不但本身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证明相似三角形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故把它称为“预备定理”; ③有了预备定理后,在解题时不但要想到“见平行,想比例”,还要想到“见平行,想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例1、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

勾股定理导学案学案

课题名称:勾股定理 (1 ) 学习目标: 1 ?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 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 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学习目标: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自助探究 1. 1、2002年北京召开了被誉为数学界“奥运会”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就是当 时采用的会徽.你知道这个图案的名字吗?你知道它的背景吗?你知道为什么会 用它作为会徽吗? 量关系.请同学们也观察一 下, 2、相传2500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 么? 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 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 (1)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把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3、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上述性质, 其它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命题1 自助提升 1、定理证明 (1) 赵爽利用弦图证明。 显然4个_________ 的面积+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二该图案的面积. 1 22 即4 X X _______ +〔〕= c ,化简后得到___________ . ________ 2 (2) 其他证明方法:教材72页思考讨论完成 2、在Rt△ ABC中,/ C=90°,AB=17,BC=8,求AC 的长 3、Rt△ ABC和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EF,/ ACB=90° AC=12,BC=5,则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 4、(1)已知Rt△ ABC 中,/ C=90 ° BC=6,AC=8,求AB. (2) 已知Rt△ ABC 中,/ A=90 ° AB=5,BC=6,求AC. (3) 已知Rt△ ABC 中,/ B=90 ° a,b,c 分别是/ A,/ B, / C的对 A F i片i C B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学习目标: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 △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探究过程,并掌握该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类似相似多边形,我们如何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请用几何语言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 活动二: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何内在联系? 活动三:你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把它写出来。 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简便的方法。 活动四: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式吗? B ’ C ’

活动五 (1)两条直线l 1 , l 2 被三条平行线l 3 , l 4, l 5所截, 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 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猜想 成立吗? 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 (2)你还能写出其他的比例式吗?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两条直线被一组________所截,所得的________ 线段成比例。 请用几何语言写出定理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L 5 L 3 L 4 A D E F H B L 2 EF DE BC AB L 1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 (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活动五: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 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_. 练习: 如图,在△ABC 中,DE ∥BC ,AC=4 ,AB=3,EC=1. 求AD 和BD. 活动六: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必构成相似三角形,因此在三角形相似的解题中,常作平行线构造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2.相似比是带有顺序性和对应性的:如△ABC ∽△A ′B ′C ′的相似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那么△A ′B ′C ′∽△ABC 的相似比就是k 1 CA A C BC C B AB B A =''=''='',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四、达标测评 1.如图,△ABC ∽△AED, 其中DE ∥BC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如图,△ABC ∽△AED ,其中∠ADE=∠B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活动七: 活动八: 活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

使用人 班级 姓名 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 (2)对比过去折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数学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一个平角的度数是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 3、证明一个命题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2) ; (3) ;(4) 。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个命题的条件是 ,结论是 。 二、多动手,勤动脑: 【课内探究】: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用量、折、拼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记得是怎样拼的吗?把你准备的三角形纸片拿出来,把纸板剪开动手拼一拼吧!并在下图补充完整。 环节二:自主学习,交流提升 我们已经用“拼接”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些方法可 A C B B A C

靠吗?要验证这一结论的真实性,必须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怎样证明呢?试一试: 已知: 求证: 证明: 归纳: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数学思想方法”是 。 环节三:定理运用 填空: 1、在△ABC 中,∠A=35°,∠ B=43°,则∠C= 。 2、在△ABC 中, ∠A=40°,∠A=2∠B ,则∠C = 。 3、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则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 是 、 、 。 例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任意四边形。 求证:∠A+∠B+ ∠C+ ∠D =3600 证明: 三、跟踪练习: A B C A B C D

最新正弦定理导学案

§1.1.1 正弦定理(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及其证明方法; 2、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3、通过正弦定理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 热情。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运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灵活应用。 一、预习案: “我学习,我主动,我参与,我收获!” 1、预习教材P45---48 2、基础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_______________的比相 等,即在ABC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R. , (其中2R 为外接圆直径) (2)由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可以得到哪些变形公式?

(3)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 对于任意ABC ?,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B,C 为三 边的对角,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①1_____(2ABC a a S h h ?=表示a 边上的高). ②11sin sin ____________22 ABC S ab C ac B ?===. 3、预习自测: (1)有关正弦定理的叙述: ①正弦定理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 ②正弦定理不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③在某一确定的三角形中,各边与它的对角的正弦的比是定值; ④在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 a sin A = b sin B B . a cos A = b cos B C . a sin B = b sin A D . a cos B = b cos A (3)在ABC ?中,sin sin A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4) 在ABC ?中,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A:B:C=1:2:3,则a :b :c=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案: “我探究,我分析,我思考,我提高!”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 ——相似直角三角形及射影定理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Rt△ABC中,∠C=90o,则2+ 2= 2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5)有一个锐角为30o的直角三角形,30o所对的直角边长等于,且三边长的比值为 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只能用于选择填空题)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双垂直型: Rt△ABC中,∠C=90o,CD⊥AB于D,则 ①∽∽ ②射影定理: CD2= ·AC2= ·BC2= · 【常规题型】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S△ABC=20,AB=10。求AD、BD的长. 2、已知,△ABC中,∠ACB=90°,CD⊥AB于D。(1)若AD=8,BD=2,求AC的长。(2)若AC=12,BC=16,求CD、AD的长。 B A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M 是BC 边的中线,CN ⊥AM 于N 点,连接BN ,求证:BM 2=MN ·AM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o,DF ⊥AC 于E ,且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与BC 相交于G 。求证:AD 2=AB ·AF 例3.(1)已知ABC ?中,?=∠90ACB ,AB CD ⊥,垂足为D ,DE 、DF 分别是BDC ADC ??和的 高,这时CAB DEF ??和是否相似? 【拓展练习】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高,BE ⊥AB ,AE 交BC 于点F ,AB ·AC=AD ·AE 。求证:△BEF ∽△ACF A B A B C N D 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课 型:新 授 主 备:张香玲 审 核:张 峰 时 间:2013.2 班 级: 姓 名: 【教学目标】 (1)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2)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3)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 一.学前测评: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 .合作探究: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 ′B ′C ′中, 如果∠A=∠A′, ∠B =∠B ′, ∠C =∠C ′, 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A ′B ′C ′,k 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 ′B ′C ′,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温馨提示』:(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3)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1) 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 1 , l 2,再画三条与l 1 , l 2 相交的平行线l 3 , l 4, l 5. 分别量度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任意平移l 5 , 再量度AB, BC, 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 (2) 问题,AB ︰AC=DE ︰( ),BC ︰AC=( )︰DF .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___ _____。 『温馨提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 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_______ 小结巩固: (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A B C A 1 B 1 C 1 A B C D O 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在ABC ?与111A B C ?中,1A A ∠=∠,1111 AB AC A B AC = ,那么ABC ?∽111A B C ?.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 2OA =,3OB =,6OC =,4OD =. 求证:OAD ?与OBC ?是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 知识精讲

A B C D A B C D E 【例2】 如图,点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且2AC AD AB =g . 求证:ACD ?∽ABC ?. 【例3】 如图,在ABC ?与AED ?中, AB AC AE AD = ,BAD CAE ∠=∠. 求证:ABC ?∽AED ?. 【例4】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B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C .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 .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例5】 在ABC ?和DEF ?中,由下列条件不能推出ABC ?∽DEF ?的是( ) A .A B A C DE DF = ,B E ∠=∠ B .AB AC =,DE DF =,B E ∠=∠ C .AB AC DE DF = ,A D ∠=∠ D .AB AC =,DE DF =,C F ∠=∠

初中数学-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初中数学-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等概念有所理解. 2.理解几何命题的组成,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并能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会判断一些命题的真假. 4.通过学习讨论与教师的讲解,明确命题及其含义,正确区分真假命题. 自主探索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1.让学生随意说一句完整的话,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说. 2.找出哪些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二、学生探究,明确概念 (一)命题的概念 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是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条直线平行吗? 5.温柔的李明明; 6.玫瑰花是动物;

7.若a2=4,求a的值; 8.若a2=b2,则a=b. (二)命题的组成: 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对顶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两平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3<2; 5.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6.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7.等角的补角相等; 8.正数与负数的和为0. (三)命题的分类 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猪有四只脚; 2.内错角相等; 3.画一条直线; 4.四边形是正方形;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对顶角相等; 8.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9.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10.x>2. (四)公理与定理 公理举例: 1.直线公理: 2.线段公理: 3.平行公理: 定理举例: 1.补角的性质: 2.余角的性质: 3.对顶角的性质: 4.垂线的性质: 5.平行公理的推论: 6.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7.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达标检测 (1)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命题. ①学习几何不难.②奇数不能被2整除.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1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证明的含义. 2、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一些简单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初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及格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命题、定理的概念;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难点:会把一些简单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初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及格式。 学习环节学习过程即 时笔记 自主学习一、情景引入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独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预习新知 1、请先阅读课本第20—22页,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和“证明”用红色笔划出来,并用着重点或线标注好关键的条件。 2、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 (1)过直线AB外一点P,作AB的平行线. (2)过直线AB外一点P,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吗? (3)经过直线AB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 3、许多命题都由和两部分组成. 是已知事项,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4、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 ... .....是 ,"那么"后.接的的 部分 ..是 . 真命题:。 命题的分类(定理:的真命题。) 假命题:。 5.证明:。 合作探究一、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数的商为-1; (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5)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6)如果AB⊥CD,垂足是O,那么∠AOC=90°

相似三角形判定导学案(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课前延伸】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字母表市即可)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测量,了解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会灵活选取条件,证明两三角形相似。 3、会利用三角形相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简练地写出证明过程。 【课内探究】 实验与探究: 画一个三角形,使三个角分别为60°,45°,75°。 ①同桌分别量出两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②同桌画的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换另三个角试试? 小组总结: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 小组讨论:两三角形相似一定要三个角相等吗?将你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 知识应用一: 例: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DE//BC。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2)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写出成比例的线段。 知识应用二: 例:在阳光下,为了测量学校水塔的高度,小亮走进水塔的影子里,使自己的影子刚好被水塔的影子遮住,已知小亮的身高BC=1.6米,此时,他的影子的长AC=1米,他距水塔底部E处11.5米,水塔的顶部为点D,你能由此算出水塔的高度DE 吗? 小组总结: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解答,你们发现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 练习: 1.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2.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课堂小结】 小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5.3平行线的性质 5.3.2命题、定理、证明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鞠,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歌德用的是什么语言技巧吗?你知道其中的数学道理吗?这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的一个概念.(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命题,会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从而能正确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 (2)知道什么是真命题和假命题;能区分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命题;能正确区分它的题设和结论. 难点:改写命题,会填写一些证明的关键步骤和理由.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范围:课本P20至P21练习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6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重要的地方做好圈点,遇到疑难相互研讨.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 ②每个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③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④把课本中命题(2)、(4)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相互交流研讨,纠错. 4.强化: (1)命题的概念与结构. (2)真、假命题的概念 (3)练习: ①语句“画线段AB=CD”是命题吗?不是 ②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a.如果AB⊥CD,垂足为O,那么∠AOC=90° 题设:如果AB⊥CD,垂足为O,结论:∠AOC=90°. b.如果∠1=∠2,∠2=∠3,那么∠1=∠3. 题设:如果∠1=∠2,∠2=∠3,结论:∠1=∠3.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题设:如果两条直线平行,结论:同位角相等. d.同角的余角相等. 题设:已知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1.自学指导: (1)自学范围:课本P21“练习”之后至P22“练习”之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在重要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圈点、标记,知道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如何给证明批注理由.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什么叫定理?定理和命题有什么关系?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1.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知道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会读、会用“∽”符号;能准确写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与对应边的比例式; 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3、综合运用所学两个定理,来判定三角形相似,计算相似三角形的边长. 4、了解判定定理1的证题方法与思路,应用判定定理l.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它在形状上、大小上有何特征?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3、复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文字表述及基本图形) 本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判定定理. 二、学习新课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我们把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作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一. [说明]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比的概念: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说明]①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类似地,如果两个边数相等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 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的 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如图,是相似三角形,则 相似可记作∽.由于,则与 的相似比,则与的相似比.

猜测两个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区别与联系: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时,这两个相似三角形就成为全等三角形,因此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 想一想:如果∽,∽那么与相似吗?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说理.得到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分别与同一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相似. 思考问题:(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练习一:选择题 下列四组图形,必是相似形的是() A、有一个角为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有一个角为的两个等腰梯形; C、邻边之比都为2:3的两个平行四边形;D、有一个角为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新授2: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课本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 (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基本图形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出现过.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做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错误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

§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同学们,这些知识还记得吗?) 1、一个平角的度数是__;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3、几何证明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找出有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 二、多动手,勤动脑(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用量、折、拼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记得是怎样拼的吗?老师准备了三角形纸板,同学们赶快把纸板剪开动手拼一拼吧! 课内探究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小故事“内角三兄弟之争”引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1、学习目标: (1)、能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会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能灵活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证明。 【环节二】自主学习,交流提升 一、﹝问题情境﹞我们已经用量、折、拼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些方法可靠吗?要验证这一结论的真实性,必须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怎样证明呢? 1、结合预习内容二,师生合作完成第一种方法的证明。 2、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吗?赶快在下图中展示一下吧! 3、定理应用 讨论: 一个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 一个三角形中能有两个钝角吗? 三个内角都能小于60度吗? 二、﹝交流与发现﹞ 由上图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你发现∠ACD、∠A 与∠B之间有什么数量A C B

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新知应用 (1)在△ABC中,∠A=35°,∠B=43°,则∠C= (2)在△ABC中,∠C=90°,∠B=50°,则∠A = ____ (3)在△ABC中, ∠A=40°,∠A=2∠B,则∠C = ____ 2、例题解析 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求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2、巩固训练 (1)比比谁最快(抢答题)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任意四边形。 求证:∠A+∠B+ ∠C+ ∠D =3600 【环节三】课堂总结,点拨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环节四】达标检测 1、已知:国旗上的正五角星形如图所示.则∠A+∠B+∠C+∠D+∠E的度数是__。 A B C D D E C A B F 1 3 E D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一、新课学习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在△ABC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 我们就说△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B′C′,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2、(1)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1 , l2,再画三条与l1 , l2相交的平行线l3 , l4,l5.分别量度l3 , l4, l5.在l1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l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l5 , 再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 画一画,量一量: (2) 问题,AB︰AC=DE︰(),BC︰AC=()︰DF.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_________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应重点关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1)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 ∠B=∠B’. 求证:△ABC∽△A’B’C’

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推理过程中要步步有据. 2.了解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和步骤. 3.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证明步骤中由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的过程,继续训练学生由几何语句正确画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5.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引导发现与讨论相结合.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证明的步骤和格式是本节重点. (二)难点 理解命题,分清其题设和结论,正确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三)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得出证明的步骤和格式,再以练习加以巩固,解决重点、难点及疑点.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点题,引入新课. 2.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及练习巩固等手段完成新授.3.通过提问的形式完成小结. 【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使学生严密推理过程,掌握推理格式,提高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设计,引出课题,引导讨论,例题示范讲解新知,以练习巩固新知.(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定理与证明,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并以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来说明什么是证明.我们再看这一命题的证明(投影出示).例1 已知:如图1,,是截线,求证:. 证明:∵(已知),∴(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 ∵(对项角相等),∴(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分析这一命题的证明过程,学习命题证明的步骤 和格式. [板书]2.9 定理与证明 探究新知 1.命题证明步骤 学生活动:由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命题的证明过程,按自己的理解说出证明一个命题都需要哪几步. 【教法说明】根据上一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一命题的证明过程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一是可以加深对命题证明的理解,二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在总结步骤时,学生所说的层次不一定有逻辑性,或不太严密,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分清命题证明几个步骤的先后层次.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结果.教师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得出证明命题的步骤(出示投影): 第一步,画出命题的图形. 先根据命题的题设即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再把命题的结论即求证的内容在图上标出.还要根据证明的需要,在图上标出必要的字母或符号,以便于叙述或推理过程的表达. 第二步,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相似三角形复习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 1.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一.知识要点: 1、比例、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 2、比例性质: 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ac b c b b a =?=2 3、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 ;(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 (3)周长之比等于 ; (4)面积之比等于 . 6、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A 型,X 型) (2)交错型: (3)旋转型: (4)母子三角形: 二、练习: (一)、自我训练 训练1:判断 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70°,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70°,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 训练2:填空 1.如果3=a ,12=c ,则a 与c 的比例中项是 . 2.已知, 542c b a ==,则=-+-+b c a b c a 22 .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A B C D E D A B 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ywm

3.3.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学习目标】 (1) 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A′B′C′; (2) 知道当△ABC 与△A′B′C′的相似比为k 时,△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3) 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掌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学习难点】 运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三角形相似. 一、知识回顾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与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截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 1、如图:MN//BC,则: ①AM AN =______=______. ②AM AB =______=______. 2、如图,DE//BC ,则: ①AD AB =______=______. ②BD AB =______. 3、把一个△ABC 放大后得到△A′B′C′,那么△ABC 与△A′B′C′有什么关系? ①放大后AB 边对应______,BC 边对应______,AC 边对应A B C M N C B A A′ B′ C′

______,∠A 对应______,∠B 对应______,∠C 对应______. ②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二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 “说一说”,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作相似三角形?如何表示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AB A ′B ′=BC B ′C ′=AC A ′C ′ =k . 我们就说△ABC 与△A′B′C′相似,记作:△ABC ∽△A′B′C′, 对应边的比AB A ′B ′=BC B ′C ′=AC A ′C ′ =k 叫△ABC 与△A′B′C′的相似比. 【注意】①△A′B′C′与△ABC 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不难得到相似三角形性质: △ABC ∽△A′B′C′══>???∠A=_____、∠B=_____、∠C=____. AB A ′B ′=BC B ′C ′=AC A ′C ′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3、【问题】已知:如图,DE//BC.求证:△AD E ∽△ ABC. ∵D E ∥BC ∴∠B=∠ADE, ∠C=∠AED AD AB =AE AC =DE BC ;

相似三角形判定基础 练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 1、已知两数4和8,试写出第三个数,使这三个数中,其中一个数是其余两数的比例中项,第 三个数是 (只需写出一个即可). 2、在△ABC 中,AB=8,AC=6,点D 在AC 上,且AD=2,若要在AB 上找一点E ,使△ADE 与原三角 形相似,那么AE= 。 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上,请再添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DC ∽△ACB ,那么可添加的条件是 4、已知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ΔABC 与ΔAED 相似. (只需添加一个你认为适当的 条件即可). 5、下列说法: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等腰直角三角 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其中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都填上).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 在x 轴 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或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 ΔAOB 相似(至少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①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二边对应成比例且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④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如图,已知D E ∥BC ,E 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 A AC AE AB AD = B FB EA CF CE = C BD AD BC DE = D CB CF AB EF = 9、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两点,CD 与BE 相交于点O ,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ΔABE 和ΔACD 相似的是 ( ) A. ∠B=∠C B. ∠ADC=∠AEB C. BE=CD ,AB=AC D. AD ∶AC=AE ∶AB 10、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点,若∠AEF= 90°,则一定有 ( ) A ΔADE ∽ΔAEF B ΔECF ∽ΔAEF C ΔADE ∽ΔECF D ΔAEF ∽ΔABF 11、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 连结AE 交CD 于F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2、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