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AMBI基因沉默对人胃癌及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及调控研究

BAMBI基因沉默对人胃癌及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及调控研究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人胃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动物:/c(/)裸小鼠,鼠龄6~1 0周,体重l5~25 g,雄性。饲养在无特殊致病菌、空气洁净的净化工作台内,室内恒温、恒湿,定期消毒。笼具、垫料、饲料和饮水均经高压蒸气灭菌,并在无菌条件下适时更换。 方法:收集培养的823细胞(癌细胞在含10% 小牛血清的1640 培养液中,于2恒温孵育箱中培养,常规传代。)在细胞培养至对数期时,用1640制成约2×l07个/细胞悬液,取0.2(4x106个823细胞/只)注入裸小鼠颈部皮下或者背部皮下,每组接种3只鼠,当皮下移植瘤长至直径为l 3左右时取出移肿瘤(大约在10d左右),及时放入含无血清培养液的平皿中,A再在超净工作台内修剪肿瘤组织,去除脂肪,结缔组织及坏死肿瘤组织,并用无血清培养液洗涤2次,将瘤组织切成约l ×l ×2的小块,加入适量的备用。 以戊巴比妥经腹腔注射麻醉裸鼠,常规消毒背部肩胛区,(切开局部皮肤)用无菌套管针抽吸准备好的23大小瘤块,将其接种于裸鼠背部肩胛区皮下,建立祼鼠皮下移植的人体胃癌祼鼠模型。作鼠间传代(2只/代)。 移植瘤生长特性:胃癌细胞接种后的第三天即可见到裸鼠接种处皮下出现结节,直径约1.5,质地较硬,在以后的几天中,上述皮下结节没有继续增大,此阶段为肿瘤细胞生长的潜伏期(7-10d左右)。随后,裸鼠皮下的肿瘤结节开始缓慢生长.体积逐渐增大。大概(25-30d)传代后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与初代移植瘤相近。 A具体操作: 1一般要求 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在接种罩、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内操作。动物处死后,用新吉尔灭(1∶1000)或碘酊、酒精消毒,对每个实体瘤应分别用灭菌的外科器械切取,对腹水瘤则应分别用灭菌的空针抽吸。瘤块污染常是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应予注意在高温季节操作时,应注意降温,可在盛有瘤源的器皿周围放置冰块。 常用腋下部位皮下作为实体瘤接种部位;肌肉接种则用大腿肌肉;腹水型接种于腹腔。2瘤块的制备 接种用的瘤块应选择接种后7-10d、肿瘤生长旺盛且无溃破而动物健康较好的瘤源动物,颈椎脱臼,固定于蜡板上,用碘酊及酒精消毒操作部位皮肤(消毒面应尽可能大一些)。切开皮肤、选择生长良好无坏死或液化的瘤组织。在无菌平皿内,剪成2-33的小块。平皿内放置少许消毒的生理盐水缓冲液或其它营养液,以保存瘤块。平皿应放置在冰块上。用无菌套管针抽吸或向套管针内塞进一小瘤块,接种于同种受体动物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部位皮肤应先用碘酊、酒精消毒)。接种操作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从一个瘤块所取的材料一般应在30内接种完。 3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如每次需要接种的动物数量较多时,可用瘤细胞悬液接种。具体方法为,在无菌操作下取瘤块,除去坏死组织,将数个瘤块混合,剪成小块,用玻璃组织匀浆器研磨,磨匀后放入无菌容器内,加生理盐水适量稀释成1∶3-1∶4的瘤细胞悬液。容器置冰块上,用空针抽吸,每次抽吸前应将细胞混匀。每个动物接种0.2。整个操作应在30内完成。 停止给予受试物之次日(或停止给予受试物后1-5d)处死动物,先称体重,后解剖皮下瘤块,称重。如对照组小白鼠肿瘤平均重量小于1g或20%鼠的瘤重小于400,大白鼠肿瘤平均重量小于2g,表示肿瘤生长不良。在试验期间给受试物组鼠死亡超过20%,或平均体重(去瘤后)下降(自身对照)超过15%者,表示受试物的毒性反应。应当减少剂量重新试验。

基因沉默与RNAi技术

基因沉默与RNAi技术 定义:基因沉默双是指链RNA被特异的核酸酶降解,产生干扰小RNA(siRNA),这些siRNA 与同源的靶RNA互补结合,特异性酶降解靶RNA,从而抑制、下调基因表达。 RNA干扰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由双链引发的植物RNA沉默,主要有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GS)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TGS)两类:TGS是指由于DNA修饰或染色体异染色质化等原因使基因不能正常转录;PTGS是启动了细胞质靶mRNA序列特异性的降解机制。有时转基因会同时导致TGS和PTGS。 基因沉默是一种RNA干扰技术。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 引发的转录后基因静默机制。其原理是:RNaseIII核酶家族的Dicer,与双链RNA结合,将其剪切成21 - 25nt及3'端突出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随后siRNA与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 -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结合,解旋成单链,活化的RISC受已成单链的siRNA引导,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在靶mRNA上并将其切断,引发靶mRNA的特异性分解,从而阻断相应基因表达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 一、基因沉默的分类及其机制 (一)转录水平基因沉默 转录水平基因沉默是指对基因专一的细胞核 RNA合成的失活, 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基因无法被顺利转录成相应的RNA而导致基因沉默。转录水平基因沉默可以通过有性世代传递,表现为减数分裂的可遗传性。引起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因及其启动子甲基化 甲基化是活体细胞中最常见的一种DNA共价修饰形式,通常发生在DNA的CG序列的碱基上,该区碱基甲基化往往导致转录受抑制,该区甲基化的频率 在人类及高等植物中分别可达4%和36%。[4] 近来的研究表明,发生在转基因启动子5'端的甲基化是造成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的主要原因。虽然转基因的甲基化可延伸至转基因的3'端,但甲基化过程均是从启动子区域开始的。从所报道的转基因沉默例子来看,几乎所有的转基因沉默现象与转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甲基化有关。 2.同源基因间的反式失活 反式失活主要是由于拥有同源序列的沉默位点和其他位点的DNA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基因沉默。通过顺式作用而甲基化并失活的基因能作为一种"沉默子",对其他与之分离的具有同源性的靶基因施加一种反式作用,使具有同源序列的靶基因发生甲基化并导致失活。反式失活的靶基因既可以与沉默基因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非等位基因。 3.后成修饰作用导致的基因沉默 后成修饰作用是指转基因的序列和碱基组成不发生改变,但是其功能却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受到细胞因子的修饰作用后而关闭。这种修饰作用所造成的转基因沉默是可以随着修饰作用的解除而被消除。后成修饰作用导致的转基因沉默与受体植物的核型构成有关。 4.重复序列 外源基因如果以多拷贝形式整合到同一位点上,形成首尾相连的正向重复或头对头、尾对尾的反向重复,则不能表达,而且拷贝数越多,基因沉默现象越严重。这种重复序列诱导的基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对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气虚证: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舌淡苔白。 (二)胃阴虚证:胃脘嘈杂、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口渴、便干,舌红少苔乏津。 (三)血虚证:体表肌肤黏膜组织呈现淡白,头晕乏力,全身虚弱,舌质淡。 (四)脾肾阳虚证:久泄久痢、水肿、腰腹冷痛、肢冷、便溏、乏力,舌淡胖,苔白滑。 (五)热毒证:胃脘灼痛、消谷善饥、面赤、口渴喜冷饮、便干,舌红苔黄。 (六)痰湿证: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胸脘痞闷、纳差,苔腻。 (七)血瘀证:固定疼痛、肿块、出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 (八)肝胃不与证: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痛 1、观察疼痛得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总结疼痛发作规律。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 3、指导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以减轻患者对疼痛得敏感性。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等穴。 (二)吞酸、嗳气

1、观察吞酸、嗳气得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得关系。 2、遵医嘱使用粘膜保护剂与抑酸剂。粘膜保护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以起保护作用;抑酸剂应在餐后1小时服用,以中与高胃酸;抗菌药时应在餐后服用,减少抗菌素对胃粘膜得刺激。 3、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小口频服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反酸、嗳气症状,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胃俞、足三里、中脘等穴。 (三)腹胀 1、观察腹胀得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排便、排气情况及伴随症状。 2、患者宜卧床休息,给予半坐卧位。鼓励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4、遵医嘱中药外敷,保留时间6~8小时。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肝俞等穴。 (四)便溏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 2、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缓泻剂,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3、严重便溏者适量饮淡盐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胃、脾等穴。 6、遵医嘱艾灸(回旋灸)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上、下、左、右旁开1~1、5寸,时间5~10分钟。

胃癌诊疗方案

胃癌诊疗方案 【诊断】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病情进展后可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疼痛无规律,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贫血。晚期可出现腹部包块、呕血、穿孔。 2.体检早期体检多无阳性发现,随病情进展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晚期可触及腹部肿物、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陷窝肿物。 3.实验室检查半数患者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直径<1 cm早期胃癌,纤维胃镜检查可发现直径<0.5cm早期胃癌并可进行病理诊断。CT及超声检查有助于肿瘤诊断及临床分期。 【鉴别诊断】应于胃炎、胃溃疡、胃肉瘤、胃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通过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方式 (1)胃癌根治术:胃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5cm,淋巴结清扫范围应超出转移淋巴结(D>N)。 (2)胃癌姑息性切除术:适用于胃癌较大,侵犯周围脏器,无法完整切除者,或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3)短路手术:肿物浸润广泛、无法切除或患者一般状况极差者,可行胃空肠吻合术。 2.化学治疗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等)、生物治疗、放疗等。

小草急急忙忙的返青依旧;细雨迷迷濛濛的飘洒依旧。 盈盈月下来,照亮你的山歌依旧;灿灿星升起,白杨树绿影婆娑依旧。 好风似水,不惊你安眠依旧;鸟儿呢哝,爱的春天依旧。 可我,望尽了我的花季,望尽了长长的一路落英缤纷呵!岑凯伦的绵绵春雨依旧,戴望舒的深深雨巷依旧! 漂泊的船,寻找一个温馨港口;孤寂的心,渴望一声温暖问候。 是你在我最落寞的时候,把亲切放在我左右;是你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把慰藉放在我心头。 红酥手,黄藤酒;春如旧,人空瘦。蝴蝶双飞影孤单,泪痕红浥鲛绡透!

基因沉默

《细胞》:不依赖于RNAi的基因沉默机制被发现 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依赖于RNAi(RNA干扰)的基因沉默机制,这为进一步揭示生物体中基因沉默的多样化,以及功能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细胞》(Cell)杂志上。 RNA沉默存在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途径: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途径和miRNA(microRNA)途径。siRNA途径是由dsRNA(double-stranded RNA)引发的,dsRNA被一种RNaseⅢ家族的内切核酸酶(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Dicer)切割成21-26nt长的siRNA,通过siRNA指导形成RISC蛋白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降解与siRNA序列互补的mRNA而引发RNA沉默。而miRNA途径中miRNA是含量丰富的不编码小RNA(21-24个核苷酸),由Dicer酶切割内源性表达的短发夹结构RNA(hairpin RNA,hpRNA)形成。miRNA同样可以与蛋白因子形成RISC蛋白复合物,可以结合并切割特异的mRNA而引发RNA沉默。尽管引发沉默的来源不同,但siRNA 和miRNA都参与构成结构相似的RISC,在作用方式上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河畔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小RNAs分子,而这些小RNAs与近期的研究热点PIWI-interacting RNAs (piRNAs)和repeat-associated siRNAs (rasiRNAs)也不相同,这说明了小RNA家族和小RNA介导的基因调控远比之前预想的复杂。同样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也发现基因沉默机制包含有多种途径,他们最新发现酿酒酵母中,反义RNA稳定(Antisense RNA Stabilization)能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引起转录基因沉默。在之前的研究中,酿酒酵母全基因组研究分析揭示出其转录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反义RNA(antisense RNAs),以及由外切酶体元件(exosome component)Rrp6调控的基因间转录(intergenic transcripts)。通过进一步研究,瑞士的研究人员发现当缺失了Rrp6的功能后,两个PHO84反义转录就会变得稳定,并且抑制了PHO84基因的转录。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在野生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在时间性老化(chronological aging)的过程中Rrp6功能缺失也能稳定PHO84反义转录。上位性和染色质免疫共沉(Epistasis and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实验结果说明Rrp6功能的缺失与PHO84基因以及邻近基因的Hda1组蛋白去乙酰化的补充有关,但是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受限于PHO84基因,这又说明Hda1活性依赖于反义RNA。因此敲除反义产物,即使是在缺失Rrp6的条件下也会阻碍PHO84基因抑制。这些数据表明反义转录的稳定通过不同于转录干扰的一种机制导致了PHO84基因抑制,而Rrp6功能调节则通过RNA依赖性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基因。 基因沉寂 基因沉寂(Gene Silencing) 也可以被称为“基因沉默”。基因沉寂是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染色体水平,基因沉寂实际上是形成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过程,被沉寂的基因区段呈高浓缩状态。 定义RNAi与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and transgene silencing)在分子层次上被证实是同一种现象。 原理基因沉寂需要经历不同的反应过程才能实现,包括组蛋白N端结构域的赖氨酸残基的去乙酰基化加工、甲基化修饰(由甲基转移酶催化,修饰可以是一价、二价和三价甲基化修饰,后者又被称为'过度’甲基化修饰(Hypermethylation) ) 、以及和甲基化修饰的组蛋白结合的蛋白质(MBP)形成“异染色质”,在上述过程中,除了部分组蛋白的N端尾部结构域需要去乙酰化、甲基化修饰之外,有时也许要在其他的组蛋白N端尾部结构域的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上相应地进行乙酰化修饰,尽管各种修饰的最终结果会导致相应区段的基因“沉寂”失去转录活性。 作用这个“原则”就是目前尚没有真正完全清楚的“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能够

致病基因检测结果样本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检测

致病基因检测结果样本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 检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胃癌变风险性筛查基因检测 姓名:XX 性别: 出生日期: 编号: 检查目的:胃癌变风险性筛查 检查标本: 癌变相关重点基因:P53、IL-10、IL-1β P53基因突变热点核苷酸区域:EXON4 codon 72 检查目的:有无点突变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P53 CC->CG, 对P53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发现SNP杂合突变位点。 IL-10基因: 检查目的:有无SNP突变位点;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IL-10 CC->TT, 对IL-10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发现一个SNP纯合突变位点。 IL-1β基因: 检查目的:有无SNP突变位点; 相关人种:见于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意义:胃癌 基因测序结果: 测序图:(见附件) 变异情况: IL-1β CC->CT, 对IL-1β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共发现一个SNP杂合突变位点。

胃癌易感风险度评估: 1、P53是人体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对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p53基因72位密码子存在C>G多态,使氨基酸由Pro-Arg,研究发现, p53此位点突变后的基因型与胃癌联系较强,并在饮酒者中的患胃癌风险更高。 经检测,您的P53基因发现杂合突变;根据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P53基因轻度增加您对胃癌的患病风险, 易感风险度为 +/-。 2、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突变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合并幽门杆菌感染发病危险大大增加。其中IL-10 G/A SNP是提高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独立因素,可影响胃癌的发展和进程。IL-1β位点发生突变会增加由幽门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胃酸分泌过少和胃癌的可能性。 经检测,您的IL-10基因发生SNP纯合突变,IL-1β基因发生了杂合突变。根据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IL-10基因突变增加了您对胃癌的患病风险, 易感风险度为 +/+;IL-1β基因发生了杂合突变,通过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癌环节导致您对胃癌轻度易感, 易感风险度为 +/-。 小结:根据目前对以上P53基因、IL-10基因和IL-1β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您对胃癌的易感风险度明显增高,应引起警惕,应避免高度接触胃癌的重要发病危险因素。禁酒,尤其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阻断您对胃癌的易感途径。建议您定期做胃镜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 胃癌预防建议: 一、注意警惕胃癌发病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1)烟熏(熏鱼、熏肉)、盐腌的食品含有相当高的致癌物,如苯并芘、亚硝胺等;2)用高温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3)高盐食品如腌肉、腌鱼、咸菜、腊肠等也受到注意,因为高盐食物可损伤胃粘膜,使致癌物容易被身体吸收。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 3、亚硝胺等化学物质和霉菌毒素:在一些腌制的肉类、鱼类、禽类、蔬菜类食品、还有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中也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杂色曲霉菌、黄曲霉菌、构巢曲霉等霉菌,由其产生的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可诱发胃癌。可以提示霉粮是一个与胃癌有关的危险因素。 4、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长期吸烟的人胃癌发病率明显提高,长期饮酒对胃有致癌和促癌作用。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的作用比较肯定,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的倾向。 5、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外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患者也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二、警惕胃癌的早期信号: 1、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返酸、嗳气,同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 2、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内出现反复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欠佳或无效。 三、高危人群及预防措施:

胃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胃癌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摘要】目的:确定适合我实验室实际条件的检测化疗药物对胃癌患者活检肿瘤组织的作用所使用的Ex vivo 动物模型,并拟定构建方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胃癌动物模型的文献,做一简单综述,总结目前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结论:我实验室可以尝试构建异种原位移植的胃癌动物模型,并进一步尝试应用于化疗药物药效研究。 引言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的日新月异,胃癌的基础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分子水平的结果仍缺乏说服力,肿瘤动物模型能够在生物个体水平模拟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病理过程。建立一种成熟、可靠、可复制性强,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人类胃癌浸润、转移的胃癌动物模型有助于为胃癌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结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现就目前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做一简单的综述。 1实验动物的选择 理论上所有哺乳类动物均能作为胃癌动物模型,但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的动物有鼠、犬、灵长类动物。 1.1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高度同源的物种,但数量有限,难以成规模的用于动物模型的制备。 1.2犬的胃组织结构与人类相似,如果胃癌模型构建成熟,可以进行X线检查和胃镜检查随访,但其费用高,造模所需周期长,不易大批量的进行模型复制和重复验证,且对于异种移植成功率较小,没有成熟的免疫缺陷型动物难以广泛的应用。 1.3 实验用小鼠、大鼠与前两种相比具有费用低廉、体积小生命力强、易于饲养以及造模所需周期短等优点,广泛被用于生物学研究。其品系繁多,近交系、远交系、免疫缺陷型、基因敲除型种类完备,目前用于各种胃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1.3.1诱癌率较高的wiste大鼠常用于诱发型的胃癌动物模型。 1.3.2蒙古沙土鼠因自然感染胃炎概率小,存活期长于小鼠,感染人幽门螺旋杆菌后易出现胃部的组织学病变,所以适宜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癌模型建立[1] 1.3.3 裸鼠因先天缺乏胸腺, T细胞免疫功能接近于零,所以人体肿瘤异种移植时无排斥反应,移植后肿瘤仍保持其原有的组织形态、免疫学特点、特有的染色体组型以及对抗肿瘤药的原有敏感性。因裸鼠培育条件低,无毛,易于动态观察

胃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结肠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总得来说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等,在结肠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于说哪一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根据临床分期、症状、年龄、体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适合患者自身的,这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可能是很多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快速切除病灶,控制病情,但是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利于中医治疗优势弥补西医治疗不足。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直接杀伤部分癌细胞,而且治疗的副作用较大,而配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清除残留癌细胞,起到巩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副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或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有积极作用。 此外,对年龄大、体质弱、广泛转移,无法耐受西医治疗者,还可以采取中医保守治疗,同样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上,结肠癌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由于癌细胞已经出现了扩散和转移,手术切除难度大,而放化疗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收效甚微,很多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根据每个患者体质有别,早、中、晚分期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对症下药,既有固定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不断变化的药物,一人一方,辩证论治,既科学又合理,疗效显著。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独树一帜的“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在家治疗,饮食起居,家庭护理,功能锻炼均方便,环境熟悉,可以与周围邻居交流走动,心理无压力,若有问题可以直接与医生通电话联系。 中医是治疗癌症重要的方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适用于各个阶段,应该尽早的贯穿于治疗的始终,防止复发和转移,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对于结肠癌患者选择来说,一个好的治疗方案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和家属应该多了解治疗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

胃癌的多种相关基因

胃癌的多种相关基因 研究发现胃癌与基因有些密切的关系,胃癌患者体内的某些特定基因与正常人的基因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西安国医肿瘤医院★分析认为这些基因可能是导致胃癌的真正元凶。 核黏蛋白是胃黏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可由多种上皮细胞合成,直接或以膜包颗粒的形式分泌至细胞外,主要起保护细胞,参与细胞间黏附和免疫识别的作用。目前,已成功分离并鉴定出12种编码人类核黏蛋白的基因(MUC1、MUC2、MUC3、MUC4、MUC5AC、MUC5B、MUC6-8、MUC11-12、MUC13)。Ho 检测正常、肠化生及胃癌的胃黏膜细胞黏蛋白基因表达情况,发现正常胃黏膜表达MUC1、MUC5、MUC6黏蛋白,肠化生胃黏膜表达MUC2和MUC3黏蛋白,而胃癌组织中则有MUC3、MUC4黏蛋白基因的高表达和MUC5、MUC6的低表达。提示胃黏膜癌变过程中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可作为一项监测胃黏膜病变发展的指标。 研究人员检测了MUC1基因核心蛋白的表达,结果为正常胃黏膜均有MUC1基因的表达(100%),而肠化生为75.9%,胃癌为63.0%,这些结果可能预示MUC1基因在人胃黏膜向肠化生病变、胃癌的演进中的表达率是减少的。MUC6基因的检测表明,正常胃黏膜(100%),而肠化生(138%),异型增生(70%),胃癌为(7%),可能提示MUC6基因在胃黏膜的癌变过程中是下调衷达的,尤其是在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更明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正常胃黏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囊性扩张黏膜以及胃癌组织中MUC5AC核黏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正常胃黏膜的浅表1/3范围内广泛分布MUC5AC核黏蛋白(100%),而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囊性扩张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6%、100%、83.3%、40.0%,这一结果提示MUC5AC基因在胃黏膜的癌变过程中(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是下调表达的,正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大量丢失,与胃癌发生可能相关,至少提示胃癌的恶变过程中涉及黏蛋白的基因的分子改变。总之,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UC基因表达异常有三种,第一种为正常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丧失,第二种为某些核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异常增强,第三种为表达了在相应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的核黏蛋白基因。

复方藤梨根制剂对人胃癌裸鼠腹腔移植瘤NF-κB p65表达的影响

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论著·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胃癌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 围内居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的第4位,死因第2位。我国胃癌 目前每年死亡约36万人,占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 即使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绝 大多数患者死于胃癌的复发和转移[2]。因此,对胃癌浸润和转 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对于肿瘤转移的防治方面,尚无可靠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探索中医药在这一领域作用和优势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实验研究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NF-κB p65表达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BALB/c-nu/nu 裸鼠24只,鼠龄(51.5±0.5)周,体重21.5~25.5g ,全部雄性。 复方藤梨根制剂对人胃癌裸鼠腹腔移植瘤NF-κBp65表达的影响 何好臣1方勇2郭勇3徐玲4吕俊海5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 3.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53; 4.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5.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藤梨根制剂(FFTLG )对人胃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其与瘤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腹腔移植模型。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FFTLG 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观察荷瘤裸鼠腹腔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FFTLG 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7.8%、30.0%和33.3%,FFTLG 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腹腔瘤组织中NF-κB p65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67±19.82)%、(33.00±19.94)%、(29.20±17.68)%、(27.17±15.75)%。FFTLG 组的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FTLG 对裸鼠腹腔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作用增强,其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 p65的表达。 [关键词]复方藤梨根制剂;胃肿瘤;移植瘤;裸鼠;核转录因子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b )-0013-03 Influence of FuFang TengliGen Mixture on expression of NF-κB p65in hu -man gastric cancer transplanted in abdominal cavity of nude mice HE Haochen 1FANG Yong 2GUO Yong 3XU Ling 4LU Junhai 5 1.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91,China; 2.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chool of Medicine of Zhejiang University,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16,China; 3.Hospital of Tra -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53,China; 4.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03,China; 5.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ufang TengliGen Mixture inhibiting human gastric cancer implanted in abdominal cavities of nude mi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anti-cancer effects of Fufang TengliGen Mixture and the expres -sion of NF-κB p65.Methods Models of nude mice with human gastric cancer transplanted in their abdominal cavities were established.24nud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groups:groups by high,moderate,low thickness FFTLG mix -ture and group by NS,the growth of tumours in their abdominal cavities were observed,the expressions of NF-κB p65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then the relation was discussed between them.Results The tumour inhibition rates of NS,low,moderate,high thickness FFTLG mixture groups were 0,7.8%,30.0%and 33.3%,re https://www.doczj.com/doc/4e17498144.html,pared to control group,experiment groups al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or P <0.01);expres -sion rates of NF-κB p65were (39.67±19.82)%,(33.00±19.94)%,(29.20±17.68)%,(27.17±15.75)%,https://www.doczj.com/doc/4e17498144.html, -pared to control group,moderate,high thickness FFTLG mixture groups al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 -clusion FFTLG Mixture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tumours transplanted in abdominal cavities of nude mice,the more dosage,the better effect,its mechanism may partly be to lower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p65. [Key words]Fufang Tengligen Mixture;Gastric carcinoma;Transplanted tumor;Nude mice;NF-κB p65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05Y012)。 [作者简介]何好臣(1973-),男,河北临漳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主治医 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防治研究。 [通讯作者]郭勇(196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 西医结合临床肿瘤综合治疗。13

基因沉默

基因沉默 摘要随着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转基因技术实践中首先暴露出来的外源基因不能按照预期设想进行表达的问题越来越显得普遍,而人们对基因沉默现象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不仅揭示出了基因沉默的发生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这不仅推动了基因研究领域的发展,更在遗传群体构建、疾病治疗等方面建立了新方法、新体系,为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字基因沉默分类机理应用 1.引言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又称为基因沉寂,是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达调节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是指细胞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导致基因部分区段发生“沉寂”现象,从而失去转录活性并不予表达或表达减少。该现象最先于1986年Peerbolte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所发现,随后科学家在线虫、真菌、水螅、果蝇以及哺乳动物中陆续发现了基因沉默现象的存在。 转基因沉默是基因沉默现象最为频发和常见的,这也是转基因为何在受体难以百分之百全部表达的因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导入并整合到受体基因组的外源基因在当代或后代中表达活性受到抑制。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转基因之间或转基因与内源基因之间存在着序列同源性,因此转基因沉默又被称为同源性依赖的基因沉默(homology-dependent gene silencing)。 根据沃森-克里克的核酸碱基互补配对模型,基因沉默可能涉及到DNA-DNA、DNA-RNA以及RNA-RNA三种不同形式的核酸分子之间的互作,简单地说就是插入的外源DNA或自身基因区段在核内高浓度的RNA作用下,能够与内源反向DNA 或者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并且在核内被重新甲基化,进而导致基因沉默;而另一种可能则是内源基因与转基因转录生成的RNA之间互补配对生成可被RNases酶性降解的双链RNA(dsRNA),其水解直接导致基因的不表达,即基因沉默效果。从染色体水平上看,基因沉默现象的实质是形成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on)的过程,检查发现被沉寂的基因区段往往呈现出高浓缩状态,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被沉寂基因的难表达性。实验早已证明,在高度浓缩的基因区段,正常的DNA转录活动是难以进行并维持的,换言之,即一旦形成异染色质进入高度浓缩状态,那么相应区段的基因片段就必然因为不能被

p53基因与胃癌的关系

p53基因与胃癌的关系 樊毓综述于燕妮审校 【关键词】胃癌;p53基因;突变;基因治疗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进行的过程,而p53基因突变作为一种重要抑癌基因失活方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p5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对胃癌中发现的p53基因突变类型、方式、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p53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肿瘤的发生演变是多阶段和多基因参与的极为复杂的过程,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50%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1]。研究发现,难治的肿瘤p53基因突变率较高,而相对容易治疗的肿瘤较少发生p53基因突变。因此p53基因的抑癌作用倍受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一直为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并冠以”明星分子”的称谓。医学科技工作者期望从p53基因的研究中进一步探求癌症发生机理,寻找一条有效的抑癌途径。在短短的20多年里,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的三个认识转变。 1 p53基因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1.1 p53基因的结构人类p5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号染色体短臂(17q13.1),约20 Kb长,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其中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其上游400 bp处有启动子p1,下游1 kb处有启动子p2,二者为转录起始点。正常的p53基因又称野生型p53基因(wt-p53),其功能的改变或缺失与大量不同种类的人类肿瘤细胞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被认为是细胞应激的关键性调控分子之一,能整合各种不同的细胞危急事件的信号,通过转录或非转录途径对这些信号做出包括细胞生长抑制或凋亡在内的不同反应[2],监视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 p53编码的蛋白质是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的蛋白质,分子量53 KD,称为p53蛋白。p53蛋白是一种半衰期短的核内磷酸化蛋白,含有3个主要功能区[3]:①N端酸性转录激活区,含转录激活域(1~70)和含5个PXXP重复序列的富脯氨酸(60~97)。p53作为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功能依赖于转录激活域。PXXP重复序列区为SH3结合域,,参与信号传导,p53的某些非转录激活依赖性功能与此有关[2]。PXXP重复序列的缺失还可使野生型p53的转录激活功能减弱,从而使其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功能下降。②序列特异性结合区(中央保守区),即是p53与DNA相结合的区域,p53与DNA序列特异性地结合是p53行使抑癌功能的中心环节。p53蛋白有5个进化高度保守区,其中4个(Ill~V)位于中央保守区内,并且是肿瘤细胞最常发生突变的区域,含有6个突变热点,占已知p53错义突变的40%。③C端既是独立的功能区域,是一段能控制p53与特异序列DNA结合的调控区域。p53蛋白的C端存在一个四聚化功能域,由β片层和α螺旋共同形成二聚体,完整的四聚体即是该二聚体的二聚

胃癌化疗方案

胃癌化疗推荐方案 希罗达单药 希罗达:850-1250mg/m2,每日两次,第1-14天,休7天;每3周重复 简化5-FU/LV方案(SLV5FU2) LV:200-400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2天 5-FU:400 mg/m2/天,静脉注射,然后用600 mg/m2/天,2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第1、2天 每2周重复 希罗达联合顺铂(XP)方案 希罗达:1000-1250 mg/m2,每日2次,PO,第1-14天,休息7天 顺铂60-80 mg/m2,IV,第1天,或DDP:10-20 mg/(m2-d),IV,第1-5天 每3周重复 5-FU联合顺铂(FP)方案 5-FU:425-750 mg/m2/d,CIV,24H,第1-5天 DDP:60-80 mg/m2,第1天;或DDP:15-20 mg/m2/d,第1-5天 每3周重复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CAPEOX) 希罗达:850-1000 mg/m2,每日两次,第1-14天,休7天 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或奥沙利铂:65 mg/m2,IV,第1、8天; 每3周重复 FOLFOX4 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

LV:200 mg/m2/d,在5-FU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2天; 5-FU:400 mg/m2/d,静脉注射,然后用600 mg/m2/天,2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第1、2天 每2周重复 (m)FOLFOX6 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 LV:400 mg/m2/d,在5-FU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天; 5-FU:400 mg/m2/d,静脉注射,第1天,然后用1200 mg/m2/天×2持续静脉滴注(总量2400 mg/m2,输注46-68小时) 每2周重复 (m)FOLFOX7 奥沙利铂:85 -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LV:200-400 mg/m2/d,在5-FU前2小时静脉滴注,第1天; 5-FU:400 mg/m2,46小时静脉注射 每2周重复 (m)ECF方案 表阿霉素:50 mg/m2,每3周1次 顺铂:60 mg/m2,每3周1次 5-FU:200 mg/m2/日,持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5-FU500-600 mg/m2,静脉滴注22小时,第1-5天 每3周重复 ECX方案

肿瘤基因检测的解读流程

从临床进入基因检测流程是入口,检测结果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合理解读是出口,这一入一出之间需经历检测前临床咨询部分、实验室部分、信息分析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共四个环节。其中的第四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即是根据检测结果、患者信息、医生共识综合判断,临床和遗传咨询有效衔接、充分沟通,最终出具临床解读报告。 在做成临床解读报告之前,首先需要将解读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包括解读的步骤流程,解读的技术细节。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解读的规范化,使解读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出具一份好的临床解读报告,基因检测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和临床医生。从大的框架讲,基因检测数据解读可分为三个步骤: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基于数据库的解读→与患者个体表征/临床病例结合的解读。1、读懂原始数据 将测序的原始序列数据(FASTQ)去除接头及低质量序列,经BWA软件比对至GRCh37/38(NCBI版本)或hg19/hg38(UCSC版本)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上,Picard 去除重复序列,使用GATK检测SNV与Indel变异,使用ANNOVAR进行变异注释。最后获得一份.vcf文件(图1)。

Func.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的功能区(exonic,intronic,UTR3,UTR5,splicing,upstream,downstream,intergenic)(此处的exonic特指外显子编码氨基酸区,不包括外显子的UTR区) Gene.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名称(如果是基因间,则是两侧的基因)GeneDetail.refGene:非外显子区处于特定转录本中的具体位置(如果是基因间,则是距离两侧的基因的距离) ExonicFunc.refGene:外显子区的变异类型(frameshift insertion,frameshiftdeletion,stopgain,stoploss,nonframeshift insertion,nonframeshiftdeletion,synonymous SNV,nonsynonymous SNV),如果这一栏是一个“.”的话,就说明该变异不在外显子区 AAChange.refGene:氨基酸水平的改变(同一个基因可能具有多个转录本,氨基酸改变的位置在不同的转录本中有可能不一样) 经注释后的vcf文件还会包含如下信息: CLINSIG:该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中的临床意义(Benign,Likely benign,Uncertain significance,Likelypathogenic,Pathogenic,Drug-response)CLINDBN:该变异所引起的疾病名称 CLINACC:该变异的登记号和版本号(VariantAccession and Versi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