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经营管理学概论

媒介经营管理学概论

媒介经营管理学概论
媒介经营管理学概论

1、媒介管理,是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媒介管理的本质: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有效结合;

二、人、财、物与讯息的深度整合;

三、独特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四、科学与艺术的巧妙融合。

2、媒介管理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权威性、抗争性、相对稳定性。

3、媒介管理原则,是指对媒介管理者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所提出来的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基本要求。

4、媒介管理原则的内容: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媒介管理的职能,是指媒介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必须具有的功能。

6、媒介管理的作用:

有助于媒介组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有助于媒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助于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并提高协同效果;

有助于媒介组织真正成为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有助于适应国际媒介竞争。

7、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媒介产业的属性?

媒介是公共产业、媒介是信息产业、媒介是盈利产业。

8、作为营利产业的媒介,其商品化的过程或营销模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将讯息转化成商品买卖。这是指通过直接生产媒介产品来完成商品化过程;

二是将受众转化成商品买卖。这是指运用媒介广告来完成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三是将买卖过程转化成增益过程。这是指将一个媒介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形式或不同的渠道销售给消费者,或者是指将一个媒介产品及讯息内容转化成多重形态的媒介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从而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9、媒介产业的特点:生产的特点、产品的特点、销售的特点、消费的特点。

10、媒介产业化的途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资本运作、集团化经营、全球化竞争

11、我国迎接媒介全球化的挑战的对策主要有:

第一,参与媒介全球化进程,争取媒介全球化权益;

第二,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媒介人才;

第三,形成并加强我们媒介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第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多角经营。

12、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特点略

变革趋势:小型化、扁平化、精干化、团队化。

13、媒介战略管理是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使命与战略目标,为求得长久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并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过程。

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权威性、抗争性、相对稳定性。

媒介战略管理的过程:由媒介战略环境分析、媒介战略评价与选择、媒介战略实施和媒介战略控制四个阶段所组成。

14、媒介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英雌常称为PEST分析法。

15、媒介产业环境分析的五要素: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来自受众的压力、供给方的压力、媒介竞争。

16、媒介多角化战略是指媒介组织适应战略环境的要求,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人财物讯等资源的再整合,内部资源向外部其他行业或部门的渗透和扩张,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媒介产业为主,涉足多个行业或部门,以期实现规模优势、降低组织风险、营造持续竞争优势等目的的战略行为。

实现多角化经营的三个途径:内部发展、购并、联合。

17、实现媒介品牌战略的方法有:

正确进行品牌定位、强力塑造媒介形象、科学选择品牌延伸领域、有效利用品牌再生。

(以经典的国内外媒介案例谈谈媒介品牌战略的运用)

18、媒介集团化是媒介产业的必由之路,是媒介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媒介集团战略的内涵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媒介组织为核心,与有关联的媒介或其他经营组织,遵循平等自愿互利原则,进行多层次、多形式联合而形成媒介集团。

常见的媒介购并类型:横行购并、纵向购并、混合购并。

19、目前我国传媒类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平面媒体上市公司。第二类是垄断通道型上市公司;第三类资本注入型上市公司;第四类是网络媒体类上市公司。

上市战略主要有两种:直接上市、买壳上市。

(以现有的媒介上市公司为例,谈谈媒介上市的运作方式)

20、媒介战略实施的阶段和基本原则

发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控制与评估阶段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原则;创新原则;应变原则。

21、媒介战略控制,就是为了使媒介组织的活动与媒介战略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合适的标准评价战略实施进展情况并随后采取相应的纠偏行动。

为什么要或者重要性为:媒介战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媒介战略管理的复杂性;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

采取方式或者控制的类型为:回避控制、活动控制、绩效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媒介战略控制的动态过程为确立媒介战略评价标准、衡量媒介业绩、诊断和反馈纠偏。

22、媒介领导和媒介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媒介领导不同于媒介管理。媒介领导的职能是建构方向、进行决策,而媒介管理的职能是达成目标、执行决策;媒介领导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方向性,而媒介管理具有微观性、战术性和业务性;媒介领导高于媒介管理、支配媒介管理,而媒介管理从属与媒介领导、听从于媒介领导;媒介领导宜粗不宜细,而媒介管理宜细不宜粗。

23、媒介领导的领导力如何形成、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责任感、个人魅力、沟通能力、激情;

服务与信息服务、服务不等于有求必应;

全局性、社会性、协同性、前瞻性、风险性、先进性。

24、哪些因素构成了媒介领导的权威;媒介领导者的角色:领头人、指挥者、联络者、监察者、交流者、发言人、企业家、控制者、分配者、谈判者;媒介领导者的职责:制定战略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正确选人和用人、合理决策、掌握实情、不断学习、建立愿景25、如何选择媒介领导者?媒介领导班子如何实现科学组合?媒介领导班子的有效模式?

招聘方法、选拔方法

年龄的有机组合、知识的有机组合、专业的有机组合、智能的有机组合、气质的有机组合、性别的有机组合

以变革创新为宗旨、以团队精神为支柱、以持续学习为动力、以力争卓越为追求

26、媒介计划是一种事先的安排,是媒介领导者通过计划理念要求全体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一齐努力的一个指南。

遵循这个指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划能有机协调媒介全体职员的思想和行动;

计划能有效避免媒介管理者在危机中作出太多决策;

计划能促使媒介决策者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

计划能决定媒介公司的兴衰成败。

制订媒介计划的原则与关键:

切实可行的原则、保持弹性的原则、统筹安排的原则

27、媒介管理计划的制订过程包括四个步骤:确定任务目标、收集背景信息、提出战略计划、制订行动计划。

28、所谓的媒介决策,是指媒介领导层或媒体领导者在不确定的或冒险的条件下,就运用有限资源对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作出抉择的过程。特征:决策的主体——个人或团体、决策的目的——达到某种目标、决策的情境——不确定性和冒险性、决策的对象——有限的资源。原则:情况清楚、量力而行、优中选优、集体决策。决策八忌:一忌主观武断、二忌不懂装懂、三忌故此失彼、推卸责任、头痛医头、盲目仿效、大吹大擂、虎头蛇尾。分类: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计划性决策和非计划性决策。

29、决策轮反映了决策过程的旋转循环的特点。教材125页。

30、媒介生产是指媒介产品的生产,它基本上属于信息产品的生产范畴。

特征:生产周期短、知识密集型、思想指导性、程序灵活性。

媒介生产管理是在规定时间和空间里,充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媒介资源,生产出有较高质量和一定数量的媒介产品的过程。

内容:生产决策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媒介生产者管理、生产目标管理31、媒介产品分析的主要内容:媒介产品的基本使用价值、媒介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媒介产品的附加值。

32、结合媒介案例谈谈媒介产品的定位:

首先,媒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媒介产品特定功能的开发,在营销过程中强化媒介产品的定位诉求,培育和发展这一媒介产品稳定的受众市场,确立自己在媒介市场中的位置;

其次,媒介产品的定位表现为媒介产品的特定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功能;再次,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媒介产品进行定位分析。

33、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某种媒介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所淘汰的这一时间过程。每个阶段有哪些特点?(教材138页)

34、媒介产品开发的策略:市场空白开发策略、产品组合开发策略、产品系列开发策略、单一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全面开发策略。

35、商品性媒介产品要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市场交换,出卖产品内容来实现价值;二是通过二次销售,以较低价格或免费的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然后把注意力转卖给广告客户,以广告收入的形式来实现价值;三是通过媒介产品衍生,实现信息增值来实现。

36、媒介产品定价时要考虑的因素:媒介产品要素、市场要素、媒介组织目标。定价的基本手段:折扣手段、降价、价格维持、提价。

37、媒介市场就是媒介产品买卖的地方。

媒介市场细分的方法和原则:

地理细分、行业细分、人口细分、时间细分、消费者心理细分。

可识别性、可进入性、可盈利性、可稳定性。

38、媒介市场定位的步骤:第一个步骤:明确潜在的竞争对手;第二个

步骤:选择相对的竞争优势;第三个步骤:显示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媒介市场定位的依据:根据受众特点定位、根据广告主的情况定位、根据媒介的特点定位、根据信息资源的情况定位

39、媒介信息消费者的特点和权利: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选择权、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申诉权、监督权

40、媒介市场营销是购买力合购买条件的集合体。它是指由一系列个体和团体的信息生产和消费活动构成,通过对信息产品的产出、销售和定价,使这些活动有助于动态环境中促成令人满意的交换关系。

特点或特殊性:媒介的市场营销首先是一种信息营销;信息营销是直接作用于个人精神领域的营销行为;媒介市场营销要求良好的反馈机制。

41、媒介分销渠道的层次:直接分销渠道和间接分销渠道。

确定媒介分销渠道宽度的策略:密集分销策略、选择分销策略、独家分销策略。

42、结合实例谈谈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这四大促销手段(教材183页)

43、媒介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专业教育、信息传播、社会效用、富有魅力、沟通能力、政治意识。

44、针对媒介人才生命周期,如何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

德才兼备的原则、适才适用的原则、养用结合的原则、智能互补的原则、奖惩并举的原则。

45、什么是媒介人才管理循环链?具有什么特点?

媒介的一个长期的规划,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从而形成人才选用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整体性、动态性、阶段性。

46、如何发现和任用人才:

社会招聘、聘用兼职、毕业分配;

评议推荐、竞争上岗、双向选择。

如何留住媒介人才:软硬兼施法、克制忍让法、搭台唱戏法、提高待遇法、利益捆绑法。

47、媒介培训和发展的作用:增强竞争优势、提高员工素质、激励人才

上进、迎接未来挑战。

48、媒介人员实绩考核的原则和方法?

严肃认真地原则、客观公平的原则、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考核的原则、注重实绩的原则、民主科学的原则;

民意测验法、考试考查法、工作标准法、分定考核法、情景模拟法、成果鉴定法。

49、21世纪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树立前瞻意识、建成学习型组织、促进有效沟通、更新绩效评估系统。

50、媒介财务管理的特点、作用、原则、重点包括哪些内容?

媒介财务管理渗透媒介经营管理全过程;

媒介财务管理反映媒介生产经营状况;

媒介财务管理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媒介财务管理是媒介组织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媒介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加强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有助于盘活资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有助于加强媒介经济效益;有助于媒介组织控制风险;

资金收支的平衡原则、风险控制的弹性原则、成本核算的经济原则、财务分析的实事求是原则。

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51、媒介组织筹资方式主要有:股权性筹资、债券性筹资、政策性筹资媒介投资主要有发展型投资、稳定型投资、退却型投资、综合型投资等种类。

评价媒介投资的基本要素:投资回报、投资风险性、投资保值能力、投资流动性、投资占用空间、投资预期成本、投资管理难度、纳税优惠条件。

52、如何利用长尾效应开拓媒介组织的蓝海?

长尾效应指的是在受众需求的正态曲线分布中,大量的需求集中在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需求较少的部分叫尾。大多数媒介组织往往会忽略这部分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尾部需求,殊不知这部分少量的需求在曲线上会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将这些小众市场累加起来可能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

53、如何进行媒介财务分析?(教材228页)

54、媒介财务预算的作用?

财务预算能够量化媒介管理部门制定的目标,为媒介决策提供指导,为媒介组织评估设立标准,是媒介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的一环;

可以有效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有利于实现媒介组织的战略与长远利益;

可以对忽视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弊端予以纠正,从而及时准确地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科学的财务预算能够合理地控制成本,节省开支;

财务预算对媒介员工有激励的作用。

流程:媒介财务预算体系建构、媒介财务预算编制、媒介财务预算执行、媒介财务预算控制、媒介财务预算考评。

55、媒介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互为动力、彼此激励、协调推动社会进步。

媒介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媒介伦理、形象性活动;

媒介文化的重要性表现在:媒介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统一行动;

媒介文化是将全体员工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和黏合剂,有助于减少内耗,增强凝聚力;

媒介文化使媒介的发展具有持续性。

56、媒介政策是指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由政党、政府对所属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规定的奋斗目标、行动准则、工作任务、工作方式、行动步骤和具体对策措施。

媒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教材252页)

57、媒介运作中的法律问题:隐私权的侵犯、诽谤行为、泄密行为;如何避免法律纠纷:强化法律意识、聘请法律顾问、敢于维护媒介的利益和声誉;

58、媒介伦理道德的特征:(教材259页)

媒介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假新闻频频出现,媒介公信力下降;侵犯公众隐私,过度炒作干扰;传播内容低俗,缺乏社会责任感;媒介不端屡现,违背社会公德;缺乏人文关怀,成为冷漠看客。

成因:经济效益驱使、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欠缺。

60、报刊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报刊业初具经济规模,实力增强;

报刊数量和品种有了较大增加,结构趋于完善;

经营意识增强,报刊管理走向现代化;

报刊社硬件改善,新技术应用突飞猛进。

数字化挑战;融合化挑战;全球化挑战;多角化挑战。

报刊业体制改革较慢;

报刊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经侦;

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业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61、报刊内容生产主要包括内容定位、内容采制、内容定位三个环节。

62、报刊发行和销售的方式订阅和零售、委托发行和自办发行。

如何控制发行和销售成本?(教材280页)

62、我国报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和特点:数字技术发展迅速,报刊数字出版体系齐全;全媒体开始提供立体化服务;报刊网络出版风起云涌;手机报刊出版势头迅猛;数字报刊内容经营和广告运作悄然改变。

报刊数字出版战略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加大数字出版科技投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出版的全面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规范报刊数字出版市场秩序;

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制定,推动技术兼容和数字内容共享;

实施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精尖人才。

63、广播影视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广告影视业发展成绩斐然;

广播影视业数字化发展迅猛;

广播影视业跨媒介经营稳步推进;

国产动漫产业增长强劲;

广播影视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体制改革将稳步推进;数字化将全面覆盖;经营模式将不断创新;资本运作将成为主流。

64、广播节目管理与编排的原则、管理的环节:

依据当合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

依据电台电波的覆盖范围;

依据听众的分布和组成情况;

依据听众的作息规律和收听心理、收听习惯、收听时间情况;

依据节目内容的不同领域特点和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等价值要素;专业台依据本台的专业特点,力争办出专业特色。

制订节目计划、进行节目策划、确定节目制作流程、进行节目审查、安排节目播出、收集反馈信息;

65、电视的核心竞争力、特征、如何获得?

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是电视对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受众价值型、独特性、稳定性、动态性。

体制与机制的持续创新;明确的竞争战略定位;电视节目的研发创新;购并策略与战略联盟的适当应用。

66、电视节目的编排如何选择时段?常见的策略是?

依循受众的收视流向;掌握每个时段的受众情况;与特色节目板块整体融合;最佳时段应有最佳剧目相配合。

反向策略、提前和推迟策略、针锋相对策略、带状策略、西洋镜策略、特别策略、吊床策略。

67、电影业发展情况如何?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我国电影产量攀升,类型、类别增多;

社会资本投资电影业踊跃,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电影市场日趋活跃,票房总额高速增长

电影综合效益明显增强;

海外市场得到拓展;

市场问题;创作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衍生产品问题;人才问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电影产业链运作;拓展电影业融资渠道;建立大型电影企业集团

68、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向受众提供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

主要的新媒体:数字交互电视;互联网电视;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69、新媒体产业的现状、问题、解决之道?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成长,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将继续稳步发展并日益规范;各类新媒体业务之间将更多地出现在跨平台融合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一个焦点。

同质化现象遭质疑;盈利模式尚未成熟;技术瓶颈尚有制约;广泛认同尚需时日;高层次人才匮乏。

凸显差异,谋求共赢;一矢中的,精准营销

70、新媒体经营的特点、规则

长尾效应、创造为先、融合互动、竞合共赢。

遵守市场经济规则;遵守法律、法规;尊周媒介生态规则;遵守新闻传播规则

71、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结合实例)?

广告、内容付费、提供无线增值服务、异业合作,实现利润分成

72、广告经营管理的特点?管理的内容?

全局性;过程性;复杂性;发展性;多层次性;

市场调研;媒体策划;广告策划、创意与表现;广告执行;广告效果评估;广告预算。

73、广告公司的类型、收费制度

综合性广告公司;专业性广告公司;行业型广告公司;媒介代理广告公司;广告展览公司

实费制、佣金制、分成制

74、媒体、广告公司、企业的关系?(教材354页)

媒体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渠道建设和传播设备升级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通过售卖内容产品给受众或售卖时间和空间给广告主以获得资金;广告主销售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也需要通过媒体传播广告来树立品牌,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和行为;

媒体为了能更快地销售广告资源,广告主为了更广泛地达到广告效果,都需要专业的广告公司帮忙。三者之间构成的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

75、企业广告运作的流程与组合的原则?

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广告规划、做好广告预算、选择广告媒体、发布广告、广告效果评估;

效果最大化原则;有效达到率原则;最佳广告表现原则。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

在全球贸易的早期发展史上,香料、胡椒、咖啡等成瘾性物品占据统治地位的模式。正如布罗代尔所论,在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的理想活动场所之前,正是香料、胡椒、咖啡、茶叶等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为欧洲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18、19两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18世纪虽然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却不自知。而在十九世纪,我们可以通过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是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第一阶段。当时,中国丰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推动贸易全球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18-19世纪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全球化。在十九世纪中国被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一时期英国是世界霸主,而英国统治和压榨东方的方式与这两种商品密切相关。英国人正是非常巧妙地控制了这两种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才从东方获取了巨大利益,并成功地成为东方霸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主要通过茶叶和鸦片等商品同世界发生经济关联,但最终的结果是成为了列强的牺牲品,并导致中国十九世纪的全面危机。2 从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19世纪,中国的茶叶贸易与鸦片贸易密不可分。研究茶叶贸易问题,不可避开鸦片贸易;反之亦然。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商品是茶叶与鸦片。这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及其复杂关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漩涡。有人称18世纪是“茶叶世纪”,严格来说,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无论从茶叶在全世界普及和影响的程度,还是从中国茶叶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18世纪都是与19世纪不可比拟的,19世纪才是真正的茶叶世纪。3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在19世纪的百年间,两个国家的关系却是异常密切,联系的契机主要就是因为茶叶和鸦片这两种特殊商品。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就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建立同中国商业往来的通畅渠道,因为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果茶叶供应不能保证,则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中国是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因此英国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大。此时的英国日渐强盛,是全球化进程的引导和推进者。 中国在19世纪向全世界提供了最好的饮料,而更直接影响了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可是,这个世纪,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遭受了耻辱。英国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健康的饮料,却“回赠”给中国罪恶的毒品——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鸦片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巨大,鸦片贸易使中国大量财富流失,使本来就已普遍贫困的中国人变得更加贫困,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计。可以这样说,英国人疯狂地向中国推销鸦片,而中国人痴迷于购买和食用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成为真正的“东亚病夫”,是19世纪中国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19世纪同样是鸦片的世纪,是耻辱的一个世纪。 1黄启臣,《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 2【美】杰里·本特利,齐格勒著;魏风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3-648 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经营管理试卷(B卷) 答案

2019年秋季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试卷B 参考答案,完整答案在后面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经营是(A )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集体协作 C. 社会分工 D. 劳动社会化 2. “经营”行为的出现原因不包括(D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买方市场占据主导 C. 商品数量和种类繁多 D. 企业以生产为中心 3.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在我国媒介经营管理发展的(C)阶段 A. 自发经营阶段 B. 自主经营阶段 C. 市场化经营阶段 D. 深入市场阶段 4. 媒介宏观环境分析不包括(D )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地缘环境 5. 媒介的有形资源不包括(D ) A. 生产设备 B. 原材料 C. 厂房 D. 商标 6. 根据如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类型等统计变量对媒介市场进行划分,属于( B ) A. 地理细分 B. 人文细分 C.心理细分 D. 行动细分 7. 现代西方媒介组织的基本模式是(D ) A. 一权统配制 B. 两权分离制 C.三权并列 D. 股份制 8. (B )认为消费者总是喜欢那些质量最好,性能最优、功能最多的产品。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 营销观念 9. (C )就是起初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慢慢降下来,从不同的消费者群众获得最大的撇脂利润 A. 最高档期利润 B. 最高市场份额 C.最高市场撇脂 D. 产品质量领先 10. 媒介品牌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建立(A ) A. 品牌资产 B. 品牌元素 C.品牌识别 D. 品牌结构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媒介战略的层次包括(ABC ) A. 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 人总是在认真中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媒介经营与管理》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回过头来,颇有许多收获。 一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记忆深刻的当然是我们组共同完成的课题“媒介的开发与营销”这章。明白了媒介产品是一种有一定特殊性的精神商品,所以媒介产品也就只是一种商品而已。知道了媒介开发的各种策略,以及4P,5C究竟是何物, 老师让我们自己做,给予我们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才能让我们记住,很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课懂得了媒介的双重属性,媒介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更是一种信息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经营管理随之运营而生。感觉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种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的行为,媒介经营管理与媒介自身的壮大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媒介经营管理是指媒介经营的管理者借助传播手段、传媒的功能价值和公众的认知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将传播职能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传媒组织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媒介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使得一个媒体经营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个媒体的广告收入的多少来决定。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媒介本身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广告来源需要看广告商的喜好和主观意识。这使得媒体之间常常为广告播出权展开激烈争夺,导致了广告生态的恶化。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比如央视辐射全国,所以节目类型,

主持人特点都要兼顾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尽可能地使其具有全国的共性特种。而各省是电视台就可能带有地方特色,包括方言,地域性名人。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老师的认真,寓教于乐的态度,每次没有特殊情况都能准时到班。虽然没有养成每次都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老师在QQ上上传的文件我每次都下载认真的观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共同成长。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体现乐趣,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小组分工中,我参与了整理材料这一块。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来,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4P,5C以及Xbox的成就和它的经营战略以及它的业务模式。 老师的教课方式与大多老师都有所不同,能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并加以改正。从老师平时讲课以及PPT的制作都能看出老师的认真,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老师这份敬业的精神。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希望老师能延续这种教学方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同学们更好的吸收您所传授的知识。

【完整版】2016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先秦时期诞生的思想观念不包括()。
1.0 分
? A、
大同观念
? B、
天下观念
? C、
天人合一
? D、
人定胜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 分
? A、
相同的语言
? B、
相同的价值观念
? C、

共同的生活理念
?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教化民众时军民关系是怎样的?
1.0 分
? A、
君民同心
? B、
君民异心
? C、
君主威严
? D、
百姓完全服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1.0 分
? A、
朝廷宦官

? B、
内朝外戚
? C、
江南士大夫
? D、
皇权继承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黄老思想要求帝王长生久视,长生久视的关键是()。
1.0 分
? A、
礼乐宴饮
? B、
清心寡欲
? C、
灵丹妙药
? D、
传宗接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 分
? A、
欲而不贪
? B、
文行忠信
? C、
克己复礼
? D、
博施济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1.0 分
? A、
治理家室
? B、
治理国事
? C、
治理万民
? D、
治理夷狄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媒介经营与管理

一. 媒介经营管理的学习价值 ?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的观念的转变。新闻事业管理活动不仅包括采编活动,也包括经营活动。 媒体从业者除熟悉和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业务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善于管理版面和组织策划,参与市场竞争。 ?经营管理意识是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写稿要有读者意识,编辑要有市场意识. ?新闻媒介对经营管理人才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对熟悉媒体策划、媒介市场营销和发行广告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2. 媒介经营管理的学习要求 一是认识当前的媒介现实,客观看待新闻媒介市场化、产业化趋势的现实必然性,正确认识媒介经营管理之于媒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二是熟悉影响媒介产业发展的要素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运营方式和一般规律; 三是培养和提高初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媒介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四是树立和强化媒介经营意识,并能自觉地落实到今后的新闻实践中。 3. 学习内容 战略+策略+方法 4.学习方法 第一讲媒介经营管理概论 一. 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是新闻机构的总称.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组成,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基本特征: (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技术手段 (3)拥有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 (4)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 新闻媒介的事业性与企业性 所谓事业,是指没有生产收入, 经费由国家包干,无须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 新闻媒介的事业化管理强调的是媒介的政治宣传属性,否认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 经营上无须自负盈亏,有限的生产收入也是全部上缴,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所谓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贸易的单位,需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自负盈亏。 新闻事业的企业化管理,是国家为了增加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采取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的办法,鼓励事业单位在经营上实现自负盈亏. 并按照企业的经营模式去运作,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新闻媒介事业性企业性比较 事业属性 所有制:国有所有制 管理模式:党委和政府部门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 职能:宣传 目标:社会效益 风险机制:媒介只生不死. 企业属性 所有制:多种所有制 管理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公司制 职能:经营 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险机制: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张,也可破产或被兼并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三. 经营和管理 1.经营 最初的意思是经始营造,即规度、谋划、运作之意。一般来说,经营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决策,以及为实现决策而从各方面所做的努力。 经营的职能:预测市场的变化、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运作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发现市场机会并进行决策 2.管理 管理从字面上解释,管就是管辖,理就是处理。具体地说管是对人、事、物的约束,理就是把事情处理得有条理。目前是管得多,理的少。 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作用于管理对象的过程。 3. 经营和管理的关系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英文)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未提炼的 B.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C. uninhibited 无拘束的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T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F__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F 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T__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T__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mind, but also help govern the county. Part III Fill in the Blanks 1._CPG_,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state administrative body, which carries out the laws enacted and decisions adopted by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2.In China, the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education, ___higher_____and adult education.

媒介经营与管理笔记

一、媒介工作人员实绩考核131102班1311324003 尹志 定义:指对媒介人员的政治觉悟、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学识、品行、性格及健康状况等所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意义:①考核时对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②考核时总结经验教训的有效手段; ③是发展和选用人才的客观依据;④是调动媒介人才积极的有效措施。 二、媒介与媒介的经验与管理 媒介的概念: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 媒介的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媒介为达到自身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付出努力、有系统的行动就是媒介的经营与管理。 三、媒介经营管理的构成与框架 1、媒介利益与责任 2、媒介经营管理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3、媒介经营与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4、媒介经营与管理有自身的特性 四、我国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能 ①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指挥职能,④协调职能,⑤控制职能,⑥革新职能 五、媒介管理与智能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互动性原则(领导与普通工作人员之间沟通,记者与百姓之间的沟通) 4、民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尊重民主) 5、法制性原则(新闻业务中——新闻业务符合法律,经营发展中——纳税) 六、媒介产业的双重性 一、媒介产业的公益性 1、从信息的特点分析 ①社会共器②真实性(真实呈现新闻事件)③新鲜性④有用性(可以给我们 带来一定的利益和享受) 2、从传播功能看媒介特点 ①政治功能②教育功能③文化功能④经济功能 二、媒介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 七、媒介产业的特点 一、两个生产阶段(信息生产阶段与媒介生产阶段) 二、两种主题:受众与广告商 三、有形传播与无形传播 八、媒介的市场经济特性 1、市场性 2、竞争性 3、开放性 4、调控性 九、市场经济对媒介的推动作用 1、配置与组合作用 2、推动与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通过读者) 4、调整与反应 十、媒介组织与设计 一、媒介组织的概念: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 单位或社会群体。 二、媒介组织的设计特点:1、小型化(媒介组织内部)2、独立化(媒介组织采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1)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 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 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 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 B. irresistible C. uninhibited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 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 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 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__( 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__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__ 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__ 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01404315 课程学时:51 学分: 3 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开课时间:三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陈南先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作用是介绍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传媒产业的分析及运筹能力。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并以对传媒产业分析为主体框架,引导学生培养起分析传媒经营的思考能力,为新闻传媒业及文化事业管理行业输送既懂文化事业管理业务又懂媒体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媒介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框架和媒介管理的职能与原则。同时,系统分析和掌握媒介产业、媒介市场、媒介战略、媒介资源等许多重要问题。 2、教学难点:媒介经营与管理是交叉性学科,既涉及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又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上述学科一定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开对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注重将西方媒介管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媒介管理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反映当代媒介管理学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媒介经营与管理是文化事业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和媒体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可以采取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自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其中,讲授内容为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授过程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提供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课程已形成系统课件,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案例讨论应不少于10次。 案例教学应注意:首先是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还应结合实际,

2016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关于谁的传说?()1.0分 ?A、 稷 ?B、 偰 ?C、 尧 ?D、 挚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1.0分 ?A、 朝廷宦官 ?B、 内朝外戚 ?C、

江南士大夫 ?D、 皇权继承者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 1.0分 ?A、 大一统 ?B、 君主制 ?C、 教化论 ?D、 成文法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大蒐礼是什么礼?()1.0分 ?A、 宾礼

?B、 祭礼 ?C、 家礼 ?D、 军礼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脯醢的意思是()。 1.0分 ?A、 饮酒的器皿 ?B、 饮酒的礼节 ?C、 祭祀的礼仪 ?D、 佐酒的菜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分 ?A、 相同的语言 ?B、 相同的价值观念 ?C、 共同的生活理念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分封制是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是以()为标准。 1.0分 ?A、 战争关系 ?B、 宗族血缘关系 ?C、 功勋战绩 ?D、 权利分割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顾炎武《郡县论》提出的中心问题是()。 1.0分 ?A、 寓君主之意和封建之中 ?B、 寓王权之意于郡县之中 ?C、 寓郡县之意于封建之中 ?D、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先秦时期诞生的思想观念不包括()。1.0分 ?A、 大同观念 ?B、 天下观念 ?C、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1、造车技术来源于中亚 2、西周创建者是武王 3、文人治国的最高理想是(仁政、刑法、监狱、无为而治) 4、楚国人是谁的一支(殷商、夏、西周、东周) 5、老子思想产生的基础,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史官哲学 B、宗教祭祀 C、宗教神灵 D、礼乐文明 6、李山老师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式取决于什么?(大多数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7、九卿之中看几个主要宫殿门的人员是什么?(卫尉、宗正、太常、太仆) 8、张君劢认为古代中国是什么性质(国家、文化单位、企业、家族) 9、费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0、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 11、谁制经书实事求是(刘彻、班固、刘德、司马迁) 12、被推为“天可汗”的是李世民——唐太宗 13、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夏、商、西周、东周) 14、本迪尼克是哪国著名人类学家(美国) 15、文治政府特征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 B、地方郡县 C、文人治国 D、法家道德思想 16、老子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无为) 17、文治政府是谁说的(朱光潜、钱穆、王国维、孔子) 18、初税亩是哪国实行的(鲁国) 19、古史辨派认为老子成书于何时(战国前期) 20、听声定节气在哪里有记载(《国语》) 21、康德是哪国人(德国) 22、孟子是哪一学派的(儒家) 23、以下不属于“三公”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丞) 24、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 2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民法 26、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妇好) 27、儒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经历实力、军事实力、老师、信用) 28、以下人善于经商的是(夏人、殷人、周人、秦人) 29、孟子提出儒家应有几种德行(1、2、3、4) 30、刘邦把以下谁的肉做成了肉酱(韩信、萧何、张良、吴越) 31、周武王的祖父是(季历) 32、《大宪章》运动是哪国发生的(英国) 33、周公家族分封为几个国家(8) 34、儒家对礼节最看重的有几点(1、2、3、4) 35、商鞅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齐、楚、秦、赵) 36、帝啻有几个儿子(1、2、3、4) 37、老子观念核心是什么(仁、礼、无为、法治) 38、大蒐节在秋天举行叫什么(闲) 39、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姓什么(陈) 40、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夏代到西周之前) 判断题 1、殷商人关于祖先出生传说实际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状况。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