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史观

各种史观

各种史观
各种史观

史观应用“四规律”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现、社会史观是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标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反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为基本线索,全球史观主要强调的是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近代化史观以突出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溃进为纵向发展主线,社会史观强调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以文明史观看待人类历史进程

1. 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着眼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2)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线索规律

(1)政治文明演变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物质文明演变规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演变规律:从落后迷信到科学。

4、启示借鉴

(1)政治文明突出制度文明与制度创新。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代议制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苏联的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重要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以及“一国两制”等。

(2)物质文明应突出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农业文明的产生发展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即农业革命和三次工业革命。

(3)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科学技术等。应突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西方人文德神;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发展(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科技,中国近现代科技、文艺、教育等。

【例证1】(2011·浙江高考)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

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文明史观中的政治文明,侧重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内容和比较以及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内容与发展趋势。第(1)问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从“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以判断出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可以判断出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差别可以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的主张较易得出,评价注意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对“新的变化”的分析要依据“近百年来”的时间信息,另外通过政权的变化也可得出;对加着重号的文句的分析关键是把握近代中国各个政权代表的阶级利益;对“历史趋势”的回答要注意题干的限制,从“政治变革”的角度作答。

[答案] (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抬。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人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应用1】(2012北京模拟)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 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D )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现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说明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切入点考查看待历史问题的视角。新航路开辟宜考查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及全球(整体)史观,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考查,故④对;材料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体现的是文明的交融,立足于文明史观,“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除了体现文明史观外,还体现了现代化史观(由传统向现代演进)故②正确;材料内容中肯,符合历史事实,没有夸大,只是视角不同,故排除①③。

答案:D

二以近代化史观审视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基本内涵

近代史观,又称现代史观。

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近代化。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主要着眼点

政治近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等内容;思想文化近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还涉及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等。

3. 线索规律

(1)近代化模式指各国近代化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

(2)以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例: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业社会。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4. 启示借鉴

以近代化史观审视各国近代化的多样化应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即按照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例证2】(2012山东高考)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建立了以国共台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A项错误;B、C 两项与题干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不符;D 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最主要功缘,为民主政治的实行提供了机遇。

【应用2】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 世纪60 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渭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枝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 世纪40~60 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枝”,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

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

19 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 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前20 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自19 世纪

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利用材料,设置探究问题。第(1)问从当时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清政府的冲击角度分析其理念的变化。第(2)问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入侵、先进中国人的思想变化、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等方面分析变化的因素。第(3)问注意回忆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说明。第(4)问根据变化的主题,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角度分析理解。

答案:(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4)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 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三全球史观认识世界连成一体和全球化趋势

1. 基本内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着眼点

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教几个族的历史经验,因而要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关注各地区、各民族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结果.

3. 线索规律

(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 世纪末I6 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球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4. 启示借鉴

树立全球意识,解决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承认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不同文明应相互理解和尊重;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从宏观的角度把重大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

【例证3】(2012天津高考)

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③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④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 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借助图片信息理解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由“科威特人”“网球鞋”“电视机”“欧美消费品”等一系列信息可判断①②正确。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住,③显然表述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排除④,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应用3】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抖一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 %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 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渗透全球史观的考查。第(1)问,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入手,把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题干的导向词“主导的原因”,分析原因时要从历史角度切入,同时答案注意要精练。

答案:(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官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四以社会史观关注民族振兴和社会生活变迁

1. 基本内涵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着眼点

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 线索规律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在实际应用中,应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分析历史规律或经济、政治史的发展。

4. 启示借鉴

(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以及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等.

(2)历史上重要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社会问题,如历史上水灾、旱灾等引发的社会问题,动乱或战乱时期社会问题,如日占区殖民地化或“奴化”等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如工业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3)解决社会问题主要措施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实施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穷困、治理自然灾害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措施,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政策;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

【例证4】(201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 年的一则日记(部分). 由此可见( )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 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解析] 本题以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作为切入点,以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社会情况(尤其是社会习俗)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稍大。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等,这些词语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 两项;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项。总之,材料里作者称辛亥革命为“变乱”,又用“竞袭皮毛”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不认同。

[答案]A

【应用4】不同历史时期的杜会生活是不同的,女性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的妇女服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妇女服饰的两种不同风貌。唐代妇女服饰欣欣向荣、雍容华贵;宋代妇女服饰则是阴柔病态、质朴拘谨。审视这丙种不同的服饰风貌,不难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审美趋向却是相同的。这种审美并非是唐宋时期妇女自身的爱好和追求,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和要求。

——一摘编自唐永霞《论唐宋时期妇女服饰隐含的审美趋向》材料二正如民谣所云:“文明真文明,改之外国装,红庙里面拜观音。时髦真时髦,脚穿尖头靴,头上戴顶外国帽。考究真考究,一群女学生,胸前挂一白绣球。

——罗检秋《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妇女服饰的不同风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差异。其中相同的审美倾向是什么?反映的本质是什么?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民谣作者对这一变化持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的服饰变化呈现怎样的超势?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服饰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可从“审美并非是······而是男子们更为隐蔽的想象要求' '这一信息中获取;第三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四小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外国装”“尖头靴”“外国帽”等信息概括变化,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国内社会变化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民谣的讽刺意味中即可把握作者的态度。第(3)问,根据时间信息和服装的颜色、样式等概括服装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影响因素。第(4)问应从社会发展对服饰变化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唐宋社会状况的差异:唐朝繁荣强盛,男子开放包容;宋朝国势衰微,程朱理学形成,封建伦理道德不断强化。相同的审美倾向:以男子的想象和要求为标准。本质:男尊女卑。经济基础: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思想基础:儒家思想。

(2)变化;服饰西方化(穿着打扮模仿西方)。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影响等。态度:否定。

(3)趋势:色彩和样式从单一到多元;由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到融入世界潮流等。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左”倾思想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多元化审美意识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4)社会变迁影响服饰变化,服饰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高考历史史观详解大全(含例题)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 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 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 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新)高中历史新史观分析

高中历史新史观分析 (一)整体(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与全球史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史观。从学术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从使用角度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我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一般把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

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所谓全球史观: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走向的一种方法、观念和理论体系。该史观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种全新史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勒克拉夫就主张用全球观点来考察历史。70年代他又指出:“建立全球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是其显著特点,“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在关于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价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决定力量历史发展动力有无规律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有人民群众唯心史观社会意识主客观精神无少数英豪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历史理论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对它的回答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第三种独立的历史观是不存在的。 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或唯心史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否认社会发展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及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要是帝王将相和少数的英雄人物的意志看作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用主观精神解释社会的发展。客观唯心主义则从社会外部寻找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把诸如上帝、神、“绝对观念”等所谓客观精神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就是按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来划分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

笔记11 高考历史考前必背必知的42个高频考点、重点笔记-一本抢分笔记之高中历史

笔记十一高考历史考前必背必知的42个高频考点、重点笔记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高频考点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第225页

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精选.)

图解多元史观,整合历史知识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 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和历史水平测试卷的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新史学突破传统,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下的高考面前,必须学会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正确理解多元史观的内涵,认识多元史观在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图解多元史观,并尝试在多元史观指导下,重新构建和整合高中历史知识专题体系。 第一讲: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一、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他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在他的专业巨著《历史研究》中,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图1 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中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

9.全球史观解析

专项训练九全球史观 一、理论阐释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史观的是欧美学者,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及其名著《全球通史》最具代表性。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又称为整体史观,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关注整个人类,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即人类自孤立、分散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二、典型考题 (2014·山东卷·39)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

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参考答案】 (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试题分析】奴隶贸易是近代世界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该题的问题设置与答案的设计来看,该题分别以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为不同视角,对奴隶贸易的原因、作用和影响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克服了单一角度认识的局限性。 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

高考必备历史史观(完整版)

高考必备历史史观 一.唯物史观。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并影响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影响社会存在。(三)、阶级、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其中,阶级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对立和斗争构成原始社会解体后一切阶级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至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中,民族的内部结构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种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私有制和资本是造成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革命的。(五)、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结局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文明史观: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018年高考历史必须掌握的八大史观

2018年高考历史必须掌握的八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 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史观被纳入考题之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评价的常考内容。这几年常考的史观有: 多元史观应用示例: 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经、思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些地区的人民的反抗具有正义性。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是世界各地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2.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

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表总结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春天:1912-1919年民国时期 较快发展:1927-1936年 沉重打击:1937-1945年国民党 陷入绝境:1945-1949年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派创办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发昌机器厂:1866年 继昌隆缫丝厂:1872年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 大生纱厂:1899年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现代史分期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1949-1952年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3-1956年 探索十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1956-1966 文革十年: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中共八大:1956年 “大跃进”:1958年 八字方针:1960年 三年灾害:1959-196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实行包产到户:1978年 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 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 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 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国有企业试点1993年中共十五大: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1997年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山装、苏式服装: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 军装、“干部服”: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后 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 西式住房大量出现:鸦片战争后

什么是史观——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什么是"史观"? 一、概念: 史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历史。 有人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那么他的史观就是文明史观,他在分析历史的时候,是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看的。因此在说历史的时候,就会说:这是农业文明时期的、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等等。有人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那他的史观就是阶级斗争史观,他所认为的历史,就是各种阶级竞相出现、相互斗争的历史,他们就会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推动的。(这类史观通常把历史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根据的就是阶级性)。还有全球史观,将不同地区的历史统一起来看,探寻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史观有很多,英雄史观,就认为英雄推动历史发展,人民史观,就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说了这些,你一定明白史观就是看历史的根本观点(或者说根本角度)。 二、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4、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精心整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百家争呜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重、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②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3)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b 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有内容。 1-2.儒学的兴起

(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b b) 背景:①“大一统”得到巩固;②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定型③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汉武帝对文化的改革。 表现:①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②罢黜百家,倡儒学③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影响:①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③提高了儒学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 (2)太学的出现(a a)创建:汉武帝时; 影响:①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③打破了大官僚垄断官位的情形④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1-3.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程朱理学: 开创者:“二程”(程颐、程颢):“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的核心是“仁”。 集大成者:朱熹: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气;强调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正君心” 2、陆王心学;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哲学: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伦理:“发明本心”心学集大成者;

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及其经典例题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各种史观:所谓史观,就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总看法。 全球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近(现)代化史观: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文明史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社会史观:“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 第一讲:全球史观及其典型试题精析 一、“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二、典型例析: 例1:(2012年汕头一模39.)“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材料二: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三:“(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周谷城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有何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的世界史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8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8分) 例2: (2004年全国文综试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⑴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高考历史 主要史观介绍和应用

史观介绍和应用 史观介绍: 1.现代史观即近代史观(范式) 现代化和近代化在通常情况下,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它既包含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工业化)、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民主化),还包括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城市化),人们思想意识的演化(世俗化和理性化)等内容。 2.全球史观现(范式)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又称为整体史观。是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文明史观(范式) 主要内容是: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4.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近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现代史观和全球史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观的一个特定阶段。 5、其他史观:生态史观和比较史观 (1)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一、农耕文明时代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

历史八大史观(紧密复杂版)

历史中的“八大史观” 史观是学生的一个盲点,也是历史研究、学习、教学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

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大史观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种史观 新课程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能力都涉及到多元史观的正确运用。高中历史学习必须掌握以下六种史观: 一、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六、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