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式化考查与高考复课策略

范式化考查与高考复课策略

范式化考查与高考复课策略

【摘要】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史学范式化考查。所谓史学范式的考查,即有一个视角出发,综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探讨历史问题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脉络,是一种综合化的研究、考查方式。史学范式主要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七大类型,高考的重点是前四种史观。高考题紧随着史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这一主题,那么,我们的教学与复课也必须随之而变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高考时代变化的脉搏。

【关键词】史学范式;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一、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简析

在新课标区,2010年高考试题最具有代表性和方向性,故笔者重点分析本年高考试题。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中,24---28小题属于典型的文明史观考查方式,分别考查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走向文明进步的历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史本身就是一部文明演进史,因为文明史观就是研究人类历史由愚昧蛮荒走向文明开化的过程。29---34小题着重考查近代化史观,所谓近代化史观是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如29、32、33、34小题;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如30、31小题。二卷第40题就

“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及实施步骤.doc

“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及实施步骤 一、研究缘由 我国80年代以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和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其他学科方面的创新,而对手工制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识,更谈不上创新。首先,教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过分强调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其次,教材的选择单一,多为剪纸、折纸、泥工,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方式程序化,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可见,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外,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课程的发展,手工教育就着眼于人的智慧、情感、社会、身体、审美精神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潜能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更是将人格塑造的奠基时间拓展到学前期,因此,更注重儿童早期艺术潜能的挖掘。综上所述,我们确立了“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来探索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创意手工课程体系,为开展创意手工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一种操作范式。从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掌握的手工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幼儿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对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细致耐心、持之以恒、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本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过分强调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以接受式为教育的基本范式,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僵化,幼儿兴趣不高。 2.教学选材的问题:教材的选择单一,多为剪纸、折纸、泥工,且很多活动内容都是教学者随机选择,缺少系统性、整体性。 3.教育途径、内容、方法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方式程序化,过分强调幼儿重复教师的方法去做,方法封闭,导致幼儿模仿再现的多,以接受式为基本范式,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育信息传递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操作不够。

(完整word版)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一、学科基本课型及其教学范式 (一)新授课 基本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弓l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2.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4.自主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2.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 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3.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2.进行变式训练,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技巧。 3.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复习课 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拔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增长范式革命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增长范式革命 摘要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循环)的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在双重意义上出现循环断裂,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断裂以及经济社会资本循环的断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当代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资源价格是实现这一飞跃的突破点。《资本论》不但揭示了资源价格的作用,而且与当代循环经济思想也是相通的,这再次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物质交换;增长范式;资源价格;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114)001-05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形成了从开采资源到生产兼任意排放污染物,再到消费兼丢弃的单向线性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生活在大工业生产的上升阶段,却已经看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缺陷。在《资本论》中,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虽然“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当代用语,但

是,我们可以从《资本论》中发现某些具有生态学意义并与当代循环经济相契合的基本思想。他还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生产方式具有生态合理性的设想,这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实际意义。 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 马克思用“物质变换”(metabolism或metabolic interaction或Stoffwechsel)(或“物质循环”,《资本论》法文版的中译本用此译文)一词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德文“Stoffwechsel”恰恰是由“物质”与“变换”两词构成,马克思在双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一是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变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二是人类社会内部的物质变换,马克思用它分析资本的循环过程和商品的交换过程。“物质变换”既包含了特定的生态意义,也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过去我们忽视了马克思关于第一种含义物质变换的现实意义。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一句话,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长期以来,人的衣食来自大自然,而人的排泄物又以肥料的形式回归土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现代科学让我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完全依赖于生态系

[民法,中国]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为您提供“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解决您在写民法论文中的难题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含义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民法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法现代化就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所谓民法现代化就是指中国民法为了适应当前的先进水平而进行各种运动发展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说我国民法与时代发展、世界发展共同进步,时刻保持自己处于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前列。 从上面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先进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民法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法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与时代保持共同发展,时刻保证自身的先进性,这也要求民法时刻与时代的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并随之发展而改变;民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要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民法共同进步,时刻保证自身处于先进行列,并代表着世界先进民法的趋势。 作者认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大体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就是体现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主要体现在一种形式的层面上。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中国民法现代代主要是指民法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它包含了民法制度现代化、民法思想现代化、民法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化等多方面内容,它体现了民法的活法化和平民化的思想,这也是当前被普遍认可的一种民法现代化含义,是一种最重要的现代化体现。在对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认识过程中,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其认识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但总的来讲这一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民法文化运动,更深一层来讲是一次思想文化建设。对于民法现代化而言,它离不开相关制度规范以及民法体系的建立,但是这些制度规范以及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法的现代化,因为,民法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应该是民法法治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实和推动,并不能简单的依靠一部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来进行体现,这也无法真正的表现处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法治的实现,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应的守法人,人们的守法行为并不是因为法律的存在而受到约束,而是应该自身具备相关的守法意识和判断,这也是一种法律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中国民法现代化的意义 中国民法现代化是民法未来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路径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民法现代化进程中注重民法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适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民法的现代化放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想表明民法现代化与社会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只是想说明,民法现代化过程就像社会中其他事业的现代化一样,都需要建立在自身原有的历史、文化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历史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延续性,文化因为自身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而经验是人们通过长期的

“自然笔记”课程实施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34428232.html, “自然笔记”课程实施策略 作者:许峰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0年第01期 自然笔记是鼓励孩子们去观察和体验自然,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将感知到的自然物、自然场景进行记录,可以是孩子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一切。我校百草园是校园里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在百草园可以看到草长莺飞,小桥流水,总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地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鼓励孩子们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获得对事物直接的认识。 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 孩子们的观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和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自然笔记的活动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力。 根据孩子兴趣,明确观察目标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的目标明确到何种程度。因此,根据孩子们对百草园的兴趣点,明确观察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请孩子们先列出自己最喜欢的百草园景与物的清单,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景与物设立自己的观察目标,提高观察效果。 小组观察,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致性与全面性根据观察清单的内容,请孩子们分成四到五人的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每个人在观察同一事物时,往往因兴趣与角度的不同,观察得到的結果与体验是不同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观察结果,孩子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未观察到的一面,这样便培养了孩子们观察事物的细致性与全面性。 结合不同的季节观察,培养孩子们的延续性观察能力结合不同的季节、天气变化观察百草园,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孩子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习惯。百草园是一座有生命的园子,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产生不同的美。同时,通过延续性的观察,使孩子们感悟到观察生活的表面现象去捕捉生活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 视界记录大自然 孩子们面对繁杂的大千世界进行实地写生时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怎么样取景、选择画什么变得十分关键。 蹲下去有些物体需要走到近前才能表现出来,比如叶子、花朵、昆虫、岩石。鼓励孩子们蹲下身子亲近大地,尽可能按实物的大小进行勾勒。如果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妨在旁边进行注明。甚至不妨试着给每件自己画的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是怎样到这里的?冬天都去了哪里?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伊宁市实施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目前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即由原来关注“量的发展”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伊宁市基础教育自“标准化”“均衡化”和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各学校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及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甚至低效、无效,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质量。通过调研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没有落实,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各校研训活动中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以致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多是基于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不知道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在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误区,基于经验的教学方式亟待改变。 二、课题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做了较为清晰明确的陈述,规定了在某一学段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需要达到的学业质量要求。所以,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然而作为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其内容标准中预期的学习结果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故需要通过分解使之成为学期的目标、单元的目标、课时的目标,即成为清晰的可

检测的学习结果。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教”“学”“评”的角度对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宏观目标进行分解,进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课时目标,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选择,针对具体课时内容基于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问题的选择、课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 本课题的研究为学校研训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培养等提供一种相对稳定但可校本化的范式,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度研课应该成为学校常态教学行为。在研究过程中,可将市常规教研活动、市级主题教研活动、校本研训活动等结合起来,解决课题研究时空不足的问题,也将减轻因为研究(研训)活动过多而给参与教师带来的负担。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质量提升、促进发展、深化教研、课堂转型 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目标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评价活动开展等三个课堂要素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促进专业发展。让教师成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者,让教学和研训融为一体,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参加研训活动,在主动参与研训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并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专业水平和研究指导能力。 3.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深化“研训一体”工作机制。推进“备课—上课-研课”这种立足课堂“研训”机制的深度;追求单元、课时目标的可操作性、可测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倡导研训团队的合作交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中国于二十一世纪初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真正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法制建设尤其是经济法制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课题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在界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修订了原来的"小康"和"四化"概念,提出了"新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注1)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一系列的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观念.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的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的法制现代化的出现和建立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唯一的选择.从实践上看,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方针已经打开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帷幕.邓小平是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九九八年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二零零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进一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惯例相比较,中国有了更多的机会借鉴外国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且进行交流.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及两万多条规则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贸易关系中必须遵循的信条,必将极大地影响和决定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我们已别无选择,而且时间紧迫.探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实现途径、特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仅就此进行若干基础性的探讨分析,作为引玉之砖抛出,以求引起争鸣,请求斧正. 一.什么是中国法制现代化 解析中国法制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可以从"法制"和"现代化"两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从法制侧面是三层意思:法制化,法制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现代化侧面看也是三层意思:现代化,法制现代化(或现代法制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法制化侧面解析,基本上(就是说不完全是)从法制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个纵的方面来研究的;而从现代化侧面解析,则是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各个方面,从横的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从两个方面均可切入正题. (一)从法制化角度解析 用历史角度看,法制化是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发展、现代化、国际一体化而出现的国际公认的新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虽然也有法律和制度,但由于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基本上是无序的,没有现

课程实施策略

1.增强课堂交往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以课堂活动为中心展开的相互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有效的交往互动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只有体现课堂交往的互动性,才能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课堂各种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2.追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 真实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然而在平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课堂比较虚浮,流于形式或走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表面看很热闹很活泼,其实学生并未真实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3.发挥教师作用的主导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引领学生的认知、感悟、发现和探究活动,使他们亲历有效学习的过程,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体验有效学习的乐趣。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 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 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 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

高中美术教学范式

美术“情景导学”教学范式 第一部分 策略概要 现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就是传统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很难有突破。所以,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构建《美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因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技能和方法,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 以《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对数次教学案例理论上的分析和多次反复实验,我们概括出“激趣导入、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五步“情景导学”教学范式的活动,建构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渗透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之中。 第二部分 范式概览 一、基本流程 二、策略解读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做好积极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兴趣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须将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由于美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师创造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情绪感染力强,美术形象鲜明的作品来营造课堂的氛围和问题的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此环节是实现“感受鉴赏美术”的必要条件。当然教师可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设疑激趣、鉴赏激趣、情景激趣、故事激趣、视频激趣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在上课的伊始就为学好美术鉴赏知识及技能作好铺垫和伏笔,唤起学生鉴赏美的欲望。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课做好良好的情感铺垫;让学生领会新课学习的意图,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时候,首先观看有关揭露德国法西斯入侵的短片,引起学生对法西斯罪行的痛恨,产生共鸣。然后在背景音乐中出现《格尔尼卡》的画面,学生思考“画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 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 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 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 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 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 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 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 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范式;乡村转型;多功能农业;多功能乡村;范式转换 DOI:10.11821/dlxb201502007 1引言 “范式(paradigm )”最初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68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原指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即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从而出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发展范式”是“范式”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在理论上的共同观点(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在此支配下确定的发展目标(什么是重要的)和发展路径与发展政策(什么发展方式有效)的统称。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微观经验主义特征,多倾向于基于现代化发展范式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假定探讨乡村发展的地理规律(区域差异、城乡相互作用和尺度规律等),而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有效性和负面效应缺乏重视。实际上,乡村发展受到一般社会经济规律(在中国包括社会经济和体制的“双重转型”)、空间类型规律(乡村地域特性)和地理规律的三重影响。近年来城乡均值化[1]、地域功能区划[2]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开始从社会公平和区域分工的角度探索纠正单纯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途径,但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形成新的乡村发展范式。 收稿日期:2014-01-03;修订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107);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30522061JH)[Foundation:National Natu- 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007;Project of Jilin Technology Committee,No.20130522061JH] 作者简介: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452M),主要从事乡村地 理学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fangyg578@https://www.doczj.com/doc/d34428232.html, 通讯作者:刘继生(1955-),男,吉林东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36M),主要从事人文地理 学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liujs362@https://www.doczj.com/doc/d34428232.html, 257-270页

创新课程实施策略,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2016年全市初中课程 与教学工作会议材料 创新课程实施策略,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作者:马秀玲 单位:即墨长江中学 2016年9月

青岛长江学校初中部是于2009年5月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初中,建校六年来,学校以打造高质量教学品牌为目标,秉持“高效率、低负担”的教学理念,注重聚焦课堂,着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一直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受到社会广泛称道,其中,自2012年有首届毕业班参加中考以来,中考及会考成绩总评已连续五年名列即墨市榜首。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已达到58个教学班、2600余名学生。2014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 一、加强领导,保障推进课改 课改工作成功在教师,关键在领导。为扎实开展好课改工作,促进师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学校制定有《青岛长江学校初中部课堂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科室、教导处及各级部负责人、各学科挂科干部为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名成员职责分明,从服务保障、课改切入、目标推进、教学评价等方面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全面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而且人人都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任课并且自觉以上带下开展课改,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全校课改工作轰轰烈烈而又扎实深入地开展。 二、创建模式,引领推进课改 立足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方式,激发学生智慧潜能,我校干部、教师聚心凝力,围绕创新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重点攻关。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特别是广泛借鉴、吸收诸多名校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整合、提炼、提升,于2013年下半年创建成型了“一标、二顾、三动、四还”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在全校逐步推行,产生了极佳效果。

几大范式的区别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设计范式是不是很难懂呢?非也,大学教材上给我们一堆数学公式我们当然看不懂,也记不住。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根本不按照范式来设计数据库。 实质上,设计范式用很形象、很简洁的话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本文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并以笔者曾经设计的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工程。 范式说明 第一范式(1NF):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这个单一属性由基本类型构成,包括整型、实数、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 例如,如下的数据库表是符合第一范式的: 而这样的数据库表是不符合第一范式的: 很显然,在当前的任何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傻瓜也不可能做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因为这些DBMS不允许你把数据库表的一列再分成二列或多列。因此,你想在现有的DBMS中设计出不符合第一范式的数据库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范式(2NF): 数据库表中不存在非关键字段对任一候选关键字段的部分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指的是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某些字段决定非关键字段的情况),也即所有非关键字段都完全依赖于任意一组候选关键字。 假定选课关系表为SelectCourse(学号, 姓名, 年龄, 课程名称, 成绩, 学分),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学号, 课程名称),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学号, 课程名称) → (姓名, 年龄, 成绩, 学分) 这个数据库表不满足第二范式,因为存在如下决定关系: (课程名称) → (学分) (学号) → (姓名, 年龄) 即存在组合关键字中的字段决定非关键字的情况。 由于不符合2NF,这个选课关系表会存在如下问题: (1) 数据冗余: 同一门课程由n个学生选修,”学分”就重复n-1次;同一个学生选修了m门课程,姓名和年龄就重复了m-1次。 (2) 更新异常: 若调整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据表中所有行的”学分”值都要更新,否则会出现同一门课程学分不同的情况。 (3) 插入异常: 假设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暂时还没有人选修。这样,由于还没有”学号”关键字,课程名称

第九章 课程实施

第九章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说来,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尽管有经验的课程工作者都意识到,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但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实施才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出于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未至60 年代末所进行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人们开始对那种认为“只要课程改革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假设提出质疑,并且逐渐意识到“课程改革很少有在实践中获得所希望的实施效果”。目前,课程实施作为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基本阶段的重要性,正在为大家所认识。 本章首先探讨课程实施的界定与三种不同取向;然后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论述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最后分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实施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课程实施的定义与取向 由于课程实施是近30年来才成为人们广泛注意的课题,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解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谈论课程实施的取向之前,我们先对课程实施的定义作些探讨。人们对课程实施的本质有着不同理解,归结起来,主要有下述两种观点。 1.课程实施是将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有关课程实施的定义中,这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且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观点。诸如,课程实施是把某项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注: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56.)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注: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注: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注: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311.)如此等等。 将课程实施理解为方案付诸实践的观点,基本上可以视为富兰(Fullan,M)等课程学界先驱在20世纪80年代对课程实施本质理解的转译。富兰在1977年认为,课程实施是指任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4月8日,由中国教师报和郑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新闻发布会在郑州正式举行。此次会议特别介绍了近年来经中国教师报发现、培育出来的九所课改典型学校,它们的课堂“教学范式”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这九所学校,都属于全国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课改典型,也是被当地教育部门确定的课改示范校。 “课改”代名词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襌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为盈利增长拓展新范式

为盈利增长拓展新范式 王成 “倒不是因为你不了解的东西对你造成了损害,而是你了解的东西实际并非如此。”马克·吐温的话再正确只是了,用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上专门如此。 在经营竞争日益猛烈、环境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和一些企业家们曾经理由十足地认为自己把握住了经营的本质,认为自己深刻明白得顾客对公司所抱的期望,对驱动业绩的关键成功因素的明白得自以为眼光胜人一筹。然而,我们对经营的所谓“明白得”,使我们无视正在变化的经营现实,使我们沉醉在一种错误之中。 市场份额可能是企业价值的“黑洞” 市场份额曾经是公司经营战略和营销的经典范式。“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利润便接踵而来”曾是企业竞争的号角。诸多企业通过价格火并、地毯式的广告投入、千奇百怪的促销活动来猎取市场份额的增长,但投资酬劳率却低的要命,这是在“用钱购买市场份额”。可见,对市场份额的追求,可能是企业利润的黑洞。通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我们发觉了其中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一、大量的客户掩盖了劣质成本的冰山 企业经营确实是一只桶,这只桶上有专门多漏洞如质量差、退货返修、太多存货、不正确的订单处理、太长的应收帐款等等。我们把从漏洞中流出的水比作客户,为了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客户”来补充流失的客户,这是一个昂贵的、没有尽头的过程。我们的研究说明,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至少是保持老客户的成本的5倍。 二、专门多客户并不能给企业奉献利润 专门多公司对客户的定义是以“市场份额”的思维来定义,只要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客户确实是客户。然而,不是所有的客户差不多上上帝,不是每一元钱的收入都代表利润,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事实上,大多数企业的客户利润奉献度分布状况专门糟糕,几乎全部利润差不多上不到10%的客户所奉献

中国的现代化和法制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和法制发展 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过去近两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题如果要用一个词加以概括的话,那就是“现代化”。从过去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社会事件,无论是革命和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破旧立新的“新文化运动”和由大乱而大治的“文化大革命”,还是今天的改革开放,都是围绕着现代化的主题来展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今天每一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在近代真正开启现代化进程之时处于一个特殊的世界格局之中,也由于中国悠久而沉重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现代化极其曲折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格外复杂。 中国是在那些已经完成现代化转变并且国力强盛的“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真正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的,因而自始就带有很大的被动色彩。满清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视域外诸邦为“蛮夷”。当社会有识之士如魏源、郭嵩焘等主张“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先进文明学习时,曾遭到顽固派等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并以“汉奸”、“有辱天朝威仪”的罪名加以贬黜。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统治集团迫于内忧外患,开始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发起了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是,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我煌煌华夏在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上还是西方列强所无法企及的,只是“器物”不如人而已。中国在与日本的甲午海战中的惨败,装备在当时极为精良的北洋水师的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比日本开始现代化的进程要早,成果却远比如日本。甲午海战的惨败使中国的“士大夫”们认识到单靠学习西方的兵工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方位地进行国家和社会制度的现代变革,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富国强兵。于是有了“戊戌变法”和清末的法制变革。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顽固保守,终究还是丧失了“君主立宪”和社会改革的有利时间,清朝统治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大潮下土崩瓦解。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之后,通过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努力,中国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体制架构层面建立了现代化的政权,拥有了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架构,但是,在中国的底层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仍然还是时代相传的小农经济和乡绅政治秩序。 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动员起了亿万农民群众,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并通过社会革命争取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开始了社会现代化的新的进程。但是,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所走过的历程看,现代化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导致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断甚至倒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下,又逐渐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现代化的历程。 (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轨迹清晰可辨,从最初以技术革命为特征的洋务运动,到强

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doc

。二、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有以下三种策略: (一)从上至下的策略 所谓从上至下的策略即是指在体育实施的过程中,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逐渐推进实施的策略。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体育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心的其他因素要与体育课程改革相一致。这种策略通常包括两种模式: 1.调查与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这种模式用得非常普遍。该策略将国家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各地制定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等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计划而进行传播、推广。由于改革的计划来源于国家或地区等上层机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传播,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学校的管理者能够确信改革将会使学校体育获益;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要广泛宣传;学校的全体教师有机会接受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的培训和学习。 2.多因素综合模式多因素综合模式更多地关注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因素,并且通过社会形式、教师的领悟力和技术来克服单一因素变革的局限。 (1)发展:发展是指体育教师面对体育课程改革而使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是自我取向,即我能做吗;二是任务取向,即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准备;三是关注新课程所带来的影响,即这个课程对我所教的学生有价值吗。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师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给予不同的帮助:关注体育教师所关心的事,安排并回答这些问题,及时反映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和提出改进的措施。 (2)参与:强调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但体育教师的参与程度是与许多因素相关的:体育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理解;管理者、校长等提倡体育课程改革的人之间的彼此信任;同事之间的相互观摩、小组计划等。 (3)支持: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持。最初物力支持是最重要的;人力的支持,即家长、管理者、同事、学生对改革的赞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是重要的;为体育教师提供的计划、展示、评价和改善的充足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从上至下策略试图克服策略本身的局限,通过决策权力的下放、实施队伍的扩大以及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支持等手段使策略逐渐趋于完美,但这一策略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无法通过内部的调和来解决,这就为从下至上策略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二)从下至上的策略 从下至上的策略是作为从上至下的策略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从下至上策略是以当地或以体育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体育课程变革的。这种策略首先要帮助体育教师识别问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选择的问题必须是在体育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的,然后帮助体育教师分析引起困难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产生新的领悟力和能力。第一,在体育教师中开展改革的可能性讨沦,产生对改革的期望;第二,部分体育教师开始采取行动;第三,体育教师产生对改革的判断:我为什么这么做;第四,改革产生了问题,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基本假设产生凝问:这个体育课程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吗?尽管这一策略以体育教师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以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为起点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欲望与热情,但这一策略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时问问题,体育教师态度和技能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培训;二是这种策略需要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因此,要处理大量的人际关系工作,这无疑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三是改革者只有具备大量的将理论与实际改革情境中所出现的问题相联系的专门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改革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从中问向上的策略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