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朱良春首届国医大师

1917年生于江苏镇江丹徒,后迁居南通市,2015年12月13日去世。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良春18岁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后跟随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临诊,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擅用虫类药治疗风湿骨病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有“虫类药学家”、“五毒医生”之称。他撰写的《虫类药的应用》,是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师学习、研究、应用虫类药的范本,也是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后,系统、详细论述虫类药,并作实物对照的第一人。

【摘要】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1痛风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

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2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3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

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证明,用痛风冲剂对因微结晶尿钠所致大鼠实验性痛风观察,给药组2小时后大鼠的足跖肿胀的消退,显然比模型组要快,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在消肿方面,痛风冲剂并不逊于秋水仙碱组。毒性试验证明:痛风冲剂对人体是安全可靠的。目前正在作2期临床观察,以便申报新药。至于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漫肿较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可加速消肿缓痛;如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炮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

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解之用量,并依据证候之偏热、偏寒之不同,而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或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可收消肿定痛、控制发作之效。体虚者,又应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至于腰痛血尿时,可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砂、芒硝、小蓟、茅根等。

4医案三例例1:夏某,男,55岁,干部,1988年3月14

日就诊。主诉:手指、足趾小关节经常肿痛,以夜间为剧,

已经5年,右手食指中节僵肿破溃,亦已两年余。

病史:5年前因经常出差,频频饮酒,屡进膏粱厚味,兼之旅途劳顿,感受风寒,时感手指、足趾肿痛,因工作较忙,未曾介意。以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之后,即疼痛增剧,右手食指中节及左足拇趾内侧肿痛尤甚,以夜间为剧,即去医院就诊,作风湿性关节炎处理,曾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药,疼痛有所缓解,时轻时剧,终未根治。两年前右手食指中节僵肿处破溃,流出白色脂膏,查血尿酸高达918μmol/L,确诊为“痛风”,即服用别嘌呤醇、丙璜酸等药,症情有所好转,但因胃痛不适而停服,因之肿痛又增剧,乃断续服用,病情缠绵,迄今未愈。

检查:形体丰腴,右手食指中节肿痛破溃,左足大趾内侧亦肿痛较甚,入暮为剧,血尿酸714μmol/L,口苦,苔黄腻,质衬紫,脉弦数。右耳翼摸到2枚痛风石结节,左侧亦有1枚。

诊断:浊瘀痹(痛风)。

治疗:泄化浊瘀,蠲痹通络。

处方:土茯苓60g,生苡仁、威灵仙、葎草、虎杖各30g,萆解20g,秦艽、泽兰、泽泻、桃仁、地龙、赤芍各15g,地鳖虫12g,三妙丸10g(包煎)。10剂。

3月25日二诊:药后浊瘀泄化,疼痛显减,破溃处之分泌物有所减少,足趾之肿痛亦缓,苔薄,质衬紫稍化,脉细弦。

此佳象也,药既奏效,毋庸更张,继进之。上方去三妙丸,加炙僵蚕12g,炙蜂房10g。15剂。

4月10日三诊:破溃处分泌已少,僵肿渐消,有敛愈之征;苔薄,衬紫已化,脉小弦。血尿酸已接近正常,前法续进,并复入补肾之品以善其后。上方土茯苓减为30g,去赤芍、葎草,加熟地黄15g,补骨脂、骨碎补各10g。15剂。

10月5日随访:手足指、趾之肿痛,迄未再作。

例2:郭某,男,57岁,农民。

2000年1月7日初诊:确诊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已多年。双手十指变形,左手小指有痛风结石,全身关节酸痛,近日足趾突发红肿热痛,故来就诊。纳可,便调,舌红绛、苔黄浊,脉弦,此浊瘀阻络,有化热伤阴之征,治宜泄化浊瘀,养阴清热,通络定痛。

处方:

(1)青风藤、土茯苓、泽兰、泽泻、豨莶草、炒元胡各30g,生地20g,没药、赤白芍各15g,炙蜂房、炙地鳖虫各10g。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2月8日二诊:既往曾用激素未相告,用中药后擅自将强的松每日4片突然停服,故痛反剧,肿不消,口干、痰多,二便正常,苔中白腻,舌红,脉弦。前法损益。处方:(1)

穿山龙50g,土茯苓、豨莶草、青风藤、泽兰、泽泻、金荞麦、炒元胡各30g,徐长卿、没药、地龙、赤芍、炙僵蚕各15g,皂刺、地鳖虫、当归各10g,甘草6g。14剂。(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3月14日三诊:药后肿痛缓解,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激素已撤除,原法出入。处方:(1)穿山龙50g,鸡血藤、土茯苓、威灵仙、金荞麦各30g,徐长卿15g,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凤凰衣8g。30剂。(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随访已趋缓解,嘱忌食含嘌呤类食物如各种豆类、海鱼、动物内脏、菠菜等及酒,多饮水,仍每日服益肾蠲痹丸2包,以期巩固。【按】长期使用激素者,在改服中药的过程中均需递减,不可骤停。方中用穿山龙,且所用剂量甚大,据笔者使用体会,似有替代激素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金荞麦则为良好的祛痰化瘀、清热消炎药。

例3:张××,男,70岁。1999年11月10日初诊:双手指关节肿痛月余,伴晨僵1小时,左手中指关节严重红肿热痛,犹如胡萝卜,活动受限,二便调,纳可。查:UA 666mmol/L,ENA总抗体阳性,WBC 3.67×10 /L,ESR

56mm/h,Cr 15.6mg/L,舌红,苔薄白中裂,脉细小弦。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痛风,不易速解。治宜蠲痹通络,佐以泄化浊瘀。处方:(1)穿山龙、鸡血藤、威灵仙、生黄芪、青风藤、泽兰、泽泻、土茯苓各30g,生地黄20g,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凤凰衣、甘草各6g。7剂。(2)益肾蠲痹丸4g×21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3)痛风冲剂9包×3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11月20日二诊:药后关节肿痛减轻,口干,二便正常,但遇寒痛剧,舌脉同前。复检:血尿酸540mmol/L,原法续进。处方:(1)穿山龙、豨莶草、鸡血藤、土茯苓、威灵仙各30g,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7剂。(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11月27日三诊:近有低热T37.8℃左右,便溏,神疲,心悸,夜寐不安,ESR 28mm/h,脉细涩。此症顽固,常有反复,原法续进。处方:(1)穿山龙、鸡血藤、威灵仙、鹿衔草、葎草、土茯苓、怀山药各30g,白薇、地骨皮各20g,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甘草6g。14剂。(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12

月11日四诊:低热渐除,神疲,纳可,寐不实,舌苔白腻,脉细小数,原法续进。处方:(1)上方加炒苡仁、夜交藤各30g。14剂。(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42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

12月25日五诊:肿痛已消除,惟神疲、低热未已,需耐心服药,方能痊愈。处方:(1)上方30剂。(2)痛风冲剂9包×10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3)益肾蠲痹丸4g×90包,每服4g,每日3次,饭后服。随访已愈。【按】此案亦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痛风,二者都是顽缠难愈的疾病,发生在一人身上,就更显得难以措手,前人著作中也鲜有可资借鉴的成例。笔者初诊用乌蛇、蜂房、地鳖虫、地龙、僵蚕等蠲痹通络为主,佐以泽兰、泽泻、威灵仙、土茯苓、穿山龙泄浊化瘀。二诊因受寒而痛,加川乌;三诊因发热加律草、白薇、地骨皮;四诊因寐不实而加夜交藤,都是因证而施,而蠲痹通络,泄化浊瘀的主导方针不动,且汤丸并进,意在加强作用,并鼓励患者耐心服药,结果在五诊时即收肿疼尽消之效。■

朱良春治疗腰椎病经验和特色分析

朱良春治疗腰椎病经验和特色分析 发表者:郭永红 (访问人次:203) 1 治椎间盘突出症证病合辨方药议经藏兼治用虫蚁 朱师治疗椎间盘突出提倡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认为本病内因多肾虚、局部气血不畅而致椎体纤维环退变,破裂,或椎管内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髓核突出后压迫神经根。加之久坐,弯腰工作,更增其病变程度。虽有人认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变在脊柱,而督脉又循行于脊柱之中,但临床所见椎间盘突出患者继发的腰腿痛、酸、胀、麻、冷等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只有少数病人病变部位在督脉循行部位上。本病的外因多为风寒湿邪侵入太阳经脉,使局部气血阻滞、不得流通,络脉瘀阻,或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压迫,又加重了络脉瘀阻之病理改变,二者相互作用,使纤维环这原本供血就少的组织更加代谢减慢,退化加速,弹性日渐减退,故一旦遇负重、弯腰、蹦跳、或极少的扭身等诱因均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诸症蜂起。张景岳云:“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经属太阳,在藏属肾气。“张氏把腰部疾病(包括本病痛、酸、胀、麻、冷诸症)分为“在藏”与“在经”两类。在藏者乃因肾亏患者脏腑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此即“在藏属肾气”之意。有医者凡遇腰痛、即诊为肾虚,用方总不外左归、右归、六味之属,殊不知有许多腰腿痛并非单纯肾虚引起.尤其是风寒湿等外邪侵入足太阳膀胱经、致经气不利、经脉不通。盖“不通则痛”,故此类腰痛其病位在经络,尚未涉及脏腑,椎间盘突出所继发的腰腿痛,临床体会大多部位滞留在太阳经脉上,朱师临床用药选用麻黄、桂枝、川草乌、羌活、北细辛、制附片等温通太阳经脉之品,往效

出意外。此乃遵张景岳“在经属太阳之旨,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来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自拟之“补骨脂益损散”加减化裁,或配合朱师创制之“益肾蠲痹丸”通络搜剔,益肾壮督,“经、藏”同治颇有佳效。每单纯的中药治愈众多的椎同盘突出患者。事实证明,急慢性椎同盘突出并发之各种腰腿痛、酸、胀、麻、冷大多可用单纯的中药治愈。只要辨清在经在藏、或“经藏”兼夹,对症用药,均收满意疗效。椎间盘突出继发的腰痛、压痛、又放射下肢过膝,其腰痛部位多在脊柱两侧的骶脊肌正中或外缘,而很少在后正中线上,下肢反射痛则多沿坐骨神经的分布区放射,从臀部坐骨大孔到帼窝.再循小腿外侧。《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帼中,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下合帼中,以下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此述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正好和椎间盘突出继发的疼痛、压痛、放射痛部位相合。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风寒束表,则经脉阻滞,亦有外伤闪挫致瘀血阻于经脉,更有因腰部劳损日久.气血津液化生痰瘀、阻滞经络,导致经气不通。故椎间盘突出继发的腰腿痛、酸、胀、麻、冷太多病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奇经,受十二正经之余气,亦受十二正经之邪气,风寒湿或痰瘀诸邪如滞留足太阳膀胱经,久之则邪气溢于督脉,以至督脉经气不利,即出现下肢瘫痪,二便失禁等症。临床多见于“正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亦可见长期误治之他型椎间盘突出症后期。朱师指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辨明病因、病机,更要辨清病位”。朱师曾治周某,男,68岁,双侧腰腿痛、酸、胀、麻,不能行走两个月,曾

痛风的治疗,我总结的5点经验

痛风的治疗,我总结的5点经验 因为痛风,我平均两个月要跑一趟医院,医生见到我就知道痛风又复发了。 后来,我开始研究痛风,看书籍杂志,也咨询过国内痛风权威上海医科大学的王爱桦教授,我总结了几个方面,这期间我不再服用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吃中药枸杞,据说枸杞对肾有好处,我现在也坚持吃,但是单纯吃一种中药,肯定对痛风不会有效果,专家也这样说的,但专家不反对吃,专家说没有证据证明吃枸杞能治疗痛风,所以让我不要太相信痛风偏方,这是我亲身得到的结果。 我吃过很多药,也服用过痛风排酸胶囊,这是个中药,虽然效果很好,也没有再复发,能把尿酸稳定了下来,我现在基本上能吃点高嘌呤的食物,现在我的痛风已经一年多没有发作了,我昨天又检查,尿酸还是很稳定,这是我停止服用痛风排酸胶囊这个药治疗痛风,因为我服用了5个疗程治疗,我觉得已经很多了,现在5个多月以来的结果让我也很满意,没有再痛风发作,没有再疼过,我相信老天会帮助我的。 我自己治疗痛风,我自己总结了几点经验: 1.保暖很重要。像今年冬天特别冷,冬天注意关节保暖,毛细血管不会持续收缩,防止尿酸在关节处结晶,形成痛风石,还有就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2.晚上临睡前泡脚,我用的是痛风手足泡浴剂,因为泻盐很难把握用量,以前每天晚上用这个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现在痛风好了,我就用电热脚盆泡20分钟,晚上睡的也好。 3. 痛风要多活动关节。再冷的天我仍坚持每天慢跑30分钟,痛风是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的,这是请教过专家的,要经常的活动自己的关节,白天空闲时多活动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防止尿酸在关节处结晶。 4.冬天大家都爱吃火锅,但是记住不要喝汤,火锅中的海鲜、动物内脏、蘑菇等含有大量的嘌呤类物质,书上说这些嘌呤能够充分溶解到汤中,引起痛风发作,这个我是很注意的。 5.喝水要讲究方法,不是越多越好,我经过研究发现,每天喝2-3升的水是最好的,喝多了对肾脏有负担,喝的少不容易稀释尿酸,喝2-3升水,这样能有效稀释掉一部分尿酸排出体外,避免体内的尿酸沉积,还能防止痛风肾。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龙12克,以清热凉血通络;伴发热、汗出、烦渴者,加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桂枝6 克,赤芍15克,以清气凉营。验方:苍术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 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关节红肿热痛者。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3天换药1次,10天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2.风寒湿痹症状: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治则: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可用方药:乌头汤加味,

制川乌9克,麻黄9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附片9克,桂枝9克,白术12克,防风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伴拇指关节紫黯、或有痛风结节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乳香6克,没药6克,以活血通络散结。验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细辛3 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痛风属风寒湿痹轻症者。3.痰瘀痼结症状: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治则:化痰祛瘀,通经散结。可用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 克,红花9克,当归9 克,川芎9克,威灵仙12克,穿山甲12克,白芥子9克,胆南星9克,全蝎3克,蜈蚣1条,随症加减。关节痛剧者,加制川乌、草乌各6克,细辛3克,以温经止痛;血尿酸高者,加黄柏9克,苍术9克,薏苡仁30 克,防己15克,以清利祛邪。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有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可用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2 克,杜仲12克,附片10 克,肉桂粉2克(兑服),黄芪20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3 克,随症加减。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20克,海金沙10克(包煎),冬葵子10克,琥珀粉3克(兑服),鸡内金9克,以清利排石;纳

【引用】朱良春鼻药疗法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

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系列之十八 邱志济 摘要:早在60年代初,朱良春老师就广搜博采古令医家鼻药疗法,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写成“鼻药疗法初探”。即鼻腔塞药或滴凡或嗅入鼻腔而达到治愈痼疾的目的,且有确切的疗效。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整理者历年来仿朱师之法。亦将“鼻药疗法”广泛用于治疗杂病,获效良多,现选朱师治法部分加以浅析,以举一反三。 关键词:鼻药疗法;用药特色;名老中医;朱良春 朱良春老师指出,“鼻药疗法不但能治愈局部病变,如鼻渊、鼻息肉等疾患,而且能治愈多种周身性或远离脏器的疾病”。其奏效机理乃据《灵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旨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之理。故纳药鼻内,可借其内在经络之联系,以达到调其气血,和其营卫,平其偏胜,开其闭塞,使病邪得驱除。朱师历年使用鼻药疗法所治病例有哮喘、外感时邪、痧气、黄疸、疟疾、偏正头风、鼻渊、鼻息内、乳痛、瘰癌、闪腰疼痛、疗疮、牙痛、多种眼疾等等。 现选朱师常用之鼻药疗法用药特色效则加以浅析。披陈如下。 1、巴豆霜和巴豆在鼻疗法中的应用 巴豆霜药物制备;巴豆去两层硬壳后,捣烂或碾烂,用7~10层棉纸包裹,注意包裹要宽松,然后用手动带螺杆的压机挤压,或夹在两硬木板中放大型钳工台虎钳上,螺杆扳手加套管(即加长)缓缓用力挤压即成(巴豆霜密封瓶放备用)。 1.1、治哮喘证属寒痰者朱师拟巴豆霜适量,生姜汁适量拌调为丸如枣核大,即比黄豆稍大,用药棉包裹留头。塞鼻内1~2 h,塞入片刻后,鼻内有热灼感,而喘逆渐平,喘平后即可将药取出。笔者历年来将朱师此法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较多病例.尤有著效。成人之实证咳喘。证见:痰壅气喘,不能平卧,有喉间痰鸣,吐大量白粘痰,且大便多日不解,或下肢稍肿,面暗黑,唇绀,舌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笔者用上法鼻疗外,均配合豆蜡丸”( 巴豆霜蜜蜡为丸) 每丸约含巴豆霜0.1克用稀饭汤进服,大便控制在每日2~3次为度。而增减药量,善后用中成药固本,每收佳效。 1.2 治乳疖乳痈初起(急性乳腺炎) 朱师以巴豆霜、生旱半夏粉各3g,冰片1g,用姜汁拌调成丸,较枣核稍大,交替塞入左右鼻孔,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疖屡收著效,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每遇此等急症用上法施治均应手治愈,尤其是发热,疼痛均速见消失。 1.3治瘰疬朱师拟巴豆10粒(不去油),制芫花10g, 雄黄15g, 糖酥10g,共碾细面,取黑枣250g,煮去皮核,捣泥,晒半干,和药末作丸,较枣核稍大,放酒精缸备用,用时左右交替塞鼻,戒房事,连用30~100日,重证亦愈。如属颈部瘰病,每料药加白砒石10 g,塞鼻时用纱布包裹,线扎留线头塞入患侧鼻道,每天塞8~10 h为1疗程。用塞鼻药感辣味难忍或出汗太多,可间日塞,塞药后静卧1 ~2 h为宜。本法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坚持用药者,均能治愈。加白砒石后,巳溃者亦能愈合。笔者历年门诊中所遇颈部瘰疬者,每仿朱师之法,均用上药1~2料治愈。巴豆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之药也,以其味甚辛敛,气甚热烈,性甚刚猛,攻关拨固,功过牵黄,摧滞逐实,力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着,久顽不逊之疾,如留饮痰癖,死血败脓,休息结痢。寒痰哮喘…及一切癥瘕诸证”。仅举3法,朱师善用巴豆霜、巴豆,在鼻药疗法中的配伍应用巳略见妙蒂。 2、六神丸在鼻疗法中的应用 2.1 治黄疸朱师据清-邹存琻著之《外治寿世方》甜瓜蒂、丁香、赤小豆各等量碾粉面,吹入鼻内治黄疸阴黄及身面浮肿之理,又据《河北中医展览会医药集锦》于上方加麝香(去丁香)吹鼻治阳黄之法,因麝香市售紧缺,地县药材公司难以购到,遂以市售六神丸碾成细面,合一味瓜蒂散吹鼻治阳黄,每收著效。六神丸是著名的解毒消炎中成药,除借其内含麝香成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中医治疗很有疗效!辨证治疗。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民间治疗痛风偏方

民间治疗痛风偏方 民间治疗痛风偏方痛风食疗的民间偏方一、薏米茯苓粥 对于痛风患者中,疼痛持续,夜间疼痛加剧,这种痛风患者,在晚餐时,可以用薏米为主,加入少量茯苓。用砂锅熬粥,小火慢炖。等香气四溢,粥发粘稠后,关火。用蒸汽焖五分钟左右。 功效:消肿止痛、助眠补气。 痛风食疗的民间偏方二、去头杜仲汤 将杜仲利索的“砍头”,加入适当的茯苓片。二者1:1,在饭后半小时,饭前一小时,分次冲茶饮用。注意控制用量、方法。 功效:对于急症痛风初期,慢性痛风,痛风石的形成,有着治疗、化解的功效。 痛风食疗的民间偏方三、生煎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种野菜,在现在的季节,多有出现。对于痛风的患者,可以用马齿苋捣碎,涂抹于脚底涌泉穴。对于痛风也是缓解。 此外将新鲜的马齿苋,不加油的生煎。等马齿苋变黄、发脆时,取出备用。以冰糖水泡制,以此带茶饮用。 功效:软坚散结,消肿化瘀,缓解疼痛。 几种治疗痛风的简单方法一、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二、痛风的治疗在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状,伴蜂蜜20可服下,

按摩关节痛处,一般30分钟可减轻疼痛。 三、晚上临睡前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30分钟,不但对痛风的治疗有好处,还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 四、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吃蔬菜、水果、坚果等碱性食物。可采用周期性植物性饮食,如黄瓜日、西瓜日、苹果日等。 家庭预防治疗痛风的简单方法1、简单的家庭推拿准备的药物很简单:生姜(捣烂成汁用,用纱布过滤),药酒(当地的跌打损伤药酒自己问下就有的买了),高度酒50度以上;这些随便一种都可以; 2、小面积的痛风,比如手脚指头,可以用热敷法或者泡药水法,敷法就是把纱布或者毛巾浸润生姜汁或者药酒,放入煮开也可以,取出后不要太烫(60-70度),热敷到病痛部位,一般是3到5次,时间在30分钟到1个小时;次法可以全身适用。 3、泡药水法顾名思义,类似泡脚的方式,手脚都可以,其中可以加入陈醋泡,陈醋也是种中医;如果有条件整个人也可以泡的,这个不是说笑的,重伤不是内大出血的病人用大量的高度酒加陈醋全身泡过病人很快能恢复过来的,同样全身痛风的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不过也要有条件。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属于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欧洲的患病率为0.9%~2.5%,美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长,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给予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 (一)病程 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

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多数患者发病前无先驱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疲乏、周身不适及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痛风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累。随着病程进展,反复发作的患者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少数可影响到骶髂关节、肩关节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且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渐趋不典型。部分严重的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心悸等。发作前多有诱发因素,多为饮酒、高嘌呤饮食、受冷和剧烈运动。 2.发作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偶有炎症区皮肤色素沉着。二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无定论,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1~2年内复发,随着病情的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的间隙期缩短,甚至部分患者发作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关节肿痛持续存在。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是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未受控制的结果,两者经常同时存在。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痛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中医学认为凡人体肌表筋络感受风寒湿邪侵略之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痛楚、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症”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中,精辟地概括了痛风的病因“属风、寒、湿、热、挟痰及血虚丶污血”。根据其病因,本着治病求兵的原则,他终结论述了治疗痛风的83 种临床用药,确属经验之谈。本文将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归纳为七个方面。 1 痛风初期,由于卫表不固,风寒湿邪犯肌表,导致关节经络必阻,出现疼痛一系列症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李时珍提出:“防风主周身骨节尽痛,非此不除,同松节煮酒”。麻黄治“风寒风湿,风热痹痛,发汗。苍术散风除湿……发汗,通治上中下湿气”薏苡仁治“风湿身痛,日脯剧者,同麻黄、杏仁、甘草煎服”。痛风初期,宜因势力导,祛风除湿解表。所以李时珍在临床中常以麻黄。杏仁、解表宣肺,薏苡除湿,甘草补脾土而中和,且可制麻黄直发汗太过,使其微发其汗。因湿性重浊粘滞,侵犯人体则缠绵难愈。治之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可去,但湿气仍在。但加用芜活,防风,苍术,麻黄配甘草微发其汗,不但可祛风湿外邪,而且使表阳通行一身,阳气通则湿无流滞之所,故随汗而去。 2 痛痹易称寒痹。《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进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通。……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行小络,故率然而痛,得炅则痛止也。……” 痛风表现为关节剧痛,不红不热,痛有定处,迂冷加重,得热则缓为其特点。因寒主收引凝滞,致使关节肌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痛则通。李时珍在临床中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三个医案

【国医讲堂】朱良春:治疗痛风常用处方及三个医案 朱良春首届国医大师 1917年生于江苏镇江丹徒,后迁居南通市,2015年12月13日去世。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良春18岁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后跟随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临诊,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擅用虫类药治疗风湿骨病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有“虫类药学家”、“五毒医生”之称。他撰写的《虫类药的应用》,是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师学习、研究、应用虫类药的范本,也是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后,系统、详细论述虫类药,并作实物对照的第一人。 【摘要】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 1痛风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

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2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将随之下降,从而使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这也说明:痛风虽然也属于痹证范围,具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痹证的共同表现,但浊瘀滞留经脉,乃其特点,若不注意及此,以通套治痹方药笼统施治,则难以取效。3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我治痛风常用的处方用药:土茯苓、萆解、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

民间痛风偏方大全

民间痛风偏方大全 痛风偏方网提醒一下:请在大夫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民间偏方不能作为疗治以及诊断依据(施用偏方自行负担其带来的任何后果以及责任!)。 <<民间绝妙验方>> 治痛风验方一:用乌龟壳(*)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5~7天,忌动物内脏、鲤鱼、酸物。 治痛风验方二: 1、车前子30克(布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代茶频饮,每日1剂。可增长尿量,促进尿酸排泄。 2、金钱草60-1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增长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风石形成,用于痛风缓解期。 3、水煎葛根防痛风:生葛根50-100克,水煎代茶饮,可预防痛风复发。 4、硫磺软膏冰硼散治痛风:取冰硼散与硫磺软膏各1支,调匀后外敷于患处,可活血解毒通络。合用于痛风关节红肿痛苦悲伤,行走不便,每日用药1次,一般施用3-5日即可止痛。 5、治尿酸过高症方:鲜丝瓜1条(200克摆布),洗净,勿去皮,切块;鲜艾草60克,切细。将艾草置于碗底,丝瓜置于艾草上边,入锅隔水炖熟,饮汤即可。每日1次,以愈为度。 6、常饮金钱草车前草茶治痛风病:将金钱草、车前草的干品(国药铺有售)各15克,每天早上加水煮沸后代茶饮。痛风病会逐渐减缓,直至痊愈。金钱草与车前草历来是利尿、排石的经常使用药物,可促进尿酸排泻,按捺以及清除尿酸盐结晶,从而达到疗治痛风的目的,对早期痛风患者有效。 治痛风验方三:栀子蛋清外敷治痛风:栀子25克,鸡蛋清1个,用高度烧酒调成糊状,敷在痛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日换一次,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

敷药后局部皮肤有可能变黑,但无疼痒,不破溃。以上剂量可敷一个痛处,如痛苦悲伤部位多,可酌增剂量。敷药时期,少吃海鲜以及啤酒。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性关节炎(痛风) 研究进展 淄博市中医医院·刘允辉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了解古代、现代中医医家对痛风的认识、辨证论治、内外合治、特色外治,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研究进展高尿酸肾病(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所引起肾脏损害,可以表现为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结石三种情况。其中,急性尿酸肾病,常因过高的尿酸负荷超过肾脏的清除能力,尿酸结晶沉积于集合管、肾盂和尿道,产生肾内、甚至肾外梗阻,导致少尿性急性肾衰。慢性尿酸盐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伴有痛风关节炎和痛风石。早期可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其后逐步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日益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显著逐年增高。因此,寻求包括中医药方法在内的高尿酸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体内尿酸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膜、软骨、骨质或/和伴有肾脏、皮

下、其他组织的尿酸盐沉积而引起组织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高蛋白成分增加,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已超过0.3%,50岁以上干部、知识分子中痛风患者已达1%左右。痛风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根据痛风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但古人又认识到痛风发病有别于一般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证,故又分出白虎历节、历节病、痛痹等名称,并有不少诊治专论而且疗效肯定,可见痛风在中医早有认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临床,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带有臆测性、是零碎的、不系统的。 1 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1.1古代中医医家的认识 中医古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其间多归于“热痹”的范畴,其名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论》,其中还提出了热痹形成的机理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所谓痹热,是热痹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发热为临床表现的痹病。故痛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热痹”的范畴。【1】汉代以后,有关“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等描述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合拍。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其临床

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发表时间:2013-10-30T11:37:3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王焕娟刘俊超胡喜莲(通讯作者)[导读] 按:本病患者老年男性,进食高嘌呤饮食之后出现痛风的发作。 王焕娟刘俊超胡喜莲(通讯作者)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院 071100)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370-02 【关键词】痛风辨病辨证相结合专病专方房定亚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而引起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造成关节炎等的一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往往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多累及肾脏。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我有幸随房老临诊,深受感触。现将房老治疗痛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中西结合,辨病辨证相统一 痛风病名首见于金元时代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厉节风证是也。”《格致余论.痛风论》谓“彼痛风也,大率因血受热,已有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冷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夜则痛甚,行于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痛风这种“痹病”的厉害性及其发病的原因,同时还发现痛风的发作还与饮食有关。就像《素问.痹论》所说“饮食居处,为其病本。”房老深受岳美中老先生的启发,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专病用专方的学术主张。治疗疾病的原则为“先辨病,后辨证,再议治,治以专方专药。”房老从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及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有关,进而用中医的辨证思想认识到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患者脾胃不足,中焦运化失职,进食肥甘厚味及酒液湿热之品,不归正化,反而内生湿热之邪。同时肾气不足,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更好的调节水液的代谢。则可引起小便代谢障碍而引发少尿。肾脏的气化功能失常还会导致肾脏泌清别浊功能失调,机体内的产物清浊不分,代谢产物不能排除体外,沉积于内,与湿热毒邪结聚。湿热之邪下注于足,气血不得宣通,痹阻于经脉关节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房老在辨病“痛风”的基础之上,辨证属于“湿热内蕴,脾肾不足”。 二、治则治法 房老在精研本病的病因,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基础之上。依据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的红肿疼痛,常伴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疗以清热利湿,通痹止痛为主,为“急则治其标”。痛风的缓解期,关节红肿消失,疼痛减轻,舌苔白腻,脉沉,酌配以健脾除湿,补肾活血之药。同时配合饮食调控,调理脾胃,防止疾病复发,“缓则治其本”。同时又体现了房老治疗痛风分期辨证治疗的特色。 三、专方专药 房老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具有明显降尿酸作用的专病专方,颇见成效。痛风方组成如下:葛根30g马齿苋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包煎)萆薢20g豨莶草30g威灵仙20g土茯苓20g滑石10g(包煎)车前子30g(包煎)等药物组成。方中恒用葛根30g马齿苋30g为主药。其中葛根《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阳气,解诸毒。”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之功,《开宝本草》言其“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泻,破癥结痈疮。”现代研究证明这两种药物均有明显降血尿酸的作用,故两药作为治疗痛风的主药。威灵仙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治疗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等疾病。《海上集验方》言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取其抗炎止痛,消除平滑肌水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抑制炎症早期的组织水肿和渗出,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疾病。萆薢祛风湿,利湿浊,强骨节,主治腰背痛,风寒周痹。土茯苓清湿热,利关节,止拘挛,除骨痹。此外房老强调痛风患者在泌尿系统多存在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形成尿路结石或导致痛风性肾病。故方中多加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排石之品,利湿排石而不伤阴。可贯穿应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全过程。这又体现了房老“治未病”思想。 四、病例分析 王某,男,60岁,2012.8.7初诊主诉:左足大趾红肿疼痛2天现病史:患者2天前因和朋友饮酒,进食海鲜之后,夜间突然出现左足大趾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影响行走,自服止痛药症状未见缓解。特来门诊治疗,查血尿酸582umol/l,左足大趾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增高,夜寐欠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痹证湿热下注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房老依据病人体征症状,结合舌苔脉象,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痹止痛为大法,以痛风方加减,方药如下:葛根30g、马齿苋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包煎)、土茯苓30g、萆20g、莶草30g、威灵仙20g、滑石10g(包煎)、车前子30g(包煎)、银花20g、黄柏10g,水煎服300ml,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服。2013.8月14日复诊患者服7剂后左足大趾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减轻,食可,寐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效不更方,既服7剂,后左足大趾疼痛缓解。随后嘱咐患者饮食加以调控,至今痛风尚未发作。 按:本病患者老年男性,进食高嘌呤饮食之后出现痛风的发作。患者进食湿热酒味之品,影响脾胃运化,致湿热内生。湿热之邪下注于足,影响经脉气血运行,气血不得宣通,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房老以葛根,马齿苋为主药,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有药理研究,此二药均能明显降尿酸;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排石,因为痛风患者主要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多形成结石影响肾功能,房老用清热利湿排石之品应用于治疗痛风的全过程。有石则排之,无石则预防生成。金银花、黄柏清热解毒消肿,应用于痛风急性期的关节红肿疼痛,尤其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本草汇言》谓其“驱风除湿,散热疗痹”,既治内邪引起的红肿热痛,又散外邪引起的毒热痹痛。

杨昌国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杨昌国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介绍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杨昌国治疗”痛风”的经验。认为本病以脾失健运为本,瘀痰湿阻为标。临证常按急性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分期辨治,并在急性期以散瘀解毒软膏外敷,内外结合,疗效尤佳。重视痛风缓解期和高尿酸无症状期的治疗和调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帮助其早日摆脱痛风的困扰。 标签:杨昌国;痛风;经验 杨昌国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沙坪坝区首批中医师带徒专家,从医40余年,对于骨折、筋伤等疾病见解独到,尤其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辨部位与辨症候结合,按急性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分期治疗,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的方式,辅以健康指导等综合调理,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在沙坪坝区首届中医”师带徒”传承活动时,跟随杨师学习,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人体代谢功能异常,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增高,或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1]。其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尿酸盐将逐渐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沉积。进而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形成痛风。 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的”痛风”应为现存文献中”痛风”一词最早的出处。张景岳将痛风归为”风痹”,并认为其病因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外由湿邪袭人皮肉筋脉所致”。石顽老人描述痛风”痛痹之证,多有昼轻而夜重者,正阴邪之在阴分也。其有与风雨阴晦而甚者,此正阴侮阳之证也。”[2]可见古代医家对痛风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认为其与风、湿、痰、火等有关。 杨昌国主任勤研古籍,并不断学习现代医学对于痛风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40余年的诊治经验,认为痛风的病因为禀赋不足,或调摄不慎,嗜欲无度,导致脾失健运,积湿生痰,进而蕴而生毒化火,滞留经络血脉之中不得泄利。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痰湿、热毒壅于关节经络,交结于关节、骨骼,尤其是缺乏阳气温煦之处(远心端),导致气血郁滞,发为热痹,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其病来势急,发病快,证见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缓解期/无症状期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痰浊未清,部分痹阻经络,阳气温煦不足,正气未完全恢复,使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治疗”痛风”当辩证施治、内外结合、分期治疗,重在恢复脾胃功能、清除痰湿瘀滞。 2辨证施治 2.1急性期 2.1.1痰濕痹阻型主要证候:多在食用啤酒、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或局部受凉

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

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15-06-24T14:32:55.1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娟 [导读] 而在临床中,多采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就具体对中医药治疗通风展开研究。 张娟 鹤岗市中医院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在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渐提升,进而对人们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而在目前的临床中,药物治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采用中药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痛风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仅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中医药;痛风;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28-01 痛风主要是由血尿酸升高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该疾病的发生表现为尿酸结晶沉积到皮下组织底部以及关节底部等,从而形成通风结石以及高尿酸血症。通风发作严重的患者,如果在没有采取及时治疗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关节功能紊乱以及通风性肾病的危险,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在人们的饮食有了新结构的基础上,通风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逐渐的增高,其会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代谢病之一。而在临床中,多采用中医药对其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下面就具体对中医药治疗通风展开研究。 1.引发痛风的因素 痛风疾病并不属于先天性疾病,其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疾病,而引发痛风的诱因中,主要包括温度?气压以及外伤等,在温度骤然降低以及气压出现极大变化时,就有可能引发痛风疾病。而过度的饮酒也会造成痛风的发作,酒精在通过肝组织进行代谢的过程中,肝组织会大量的吸收酒精中的水分,这样就会使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增加,从而使得血液的粘稠度提升,而水分会将已经饱和的尿酸稀释,使得尿酸出现不饱和的状态,其在进入到软组织之后,就会形成结晶,并且沉淀到皮下组织或者是关节部位,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的症状,从而引发炎症,在古代,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达官贵人的身上,这主要是因为,达官贵人长期需要应酬,自然饮酒的量就会增加,进而就会引发痛风。 另外,一些食品也会引发痛风,在一些食品经过人体的代谢作用之后,其中一些物质就会在人体中出现反应,从而产生一些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的出现,会将已经存在与软组织中的尿酸被稀释,尿酸出现不饱和的状态,其最终会形成结晶,在这些结晶沉淀到关节部位或者是皮下组织后,就会导致关节炎的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痛风。 2.中医药治疗痛风 临床中,针对痛风多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中医药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外敷以及内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得患者能够更快的痊愈,从而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1辩证分型治疗 就相关的痛风治疗文献中,对痛风进行了分类,其主要被分为四类,其一是湿热蕴结型,其二是瘀热阻滞型,其三是痰浊阻滞型,其四是肝肾阴虚型。针对四种类型的痛风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六安煎?杞菊地黄汤加味?凉血四物汤以及四妙散来对痛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虽然不同的医者对辩证分型治疗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采用的辩证分型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却与国际标准较为一致,在一些痛风疾病类型上,所采用的中药配方也较为相似。 2.2分期辩证治疗 痛风的类型多种多样,就以痛风性关节炎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先采用重要内服的方式,疏通患者的经络,然后,在利用中药对患者的关节部位进行药物的敷设,选用的药物一定要是有利于脾胃的中药品,而这些中药品主要包括黄柏?野木瓜?茯苓以及白术等。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中,其主要的病症表现为邪毒入侵经脉,与血液相混合,血液在流窜到关节后,会对关节的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应该选用舒筋活血的中药,如黄柏?苍术?赤芍等,缓解期表现为脾肾不足,邪毒滞留,与血水互结,阻隔经脉,骨骼关节失却濡养,治以健脾益肾,活血利水,药用杜仲等。 2.3中药外治 目前外治用药主要包括中药散剂?膏剂?新鲜中药掏烂外敷以及药液外洗等。如栾炯等自拟慈军散外敷:山慈姑?生大黄?水蛭各200g?玄明粉300g?甘遂100g。共研细末,每次3~5g,以薄荷油调匀外敷患处,隔日1次。何焕平自拟痛风散:山慈姑?甘草?血竭?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公英?地丁?大钻?小钻各适量,与凡士林制成20%膏剂,于夜间睡眠时外敷患处。另取药散适量水煎浸洗患处,每日2~3次,共治疗43例,总有效率为95.35%。笔者常用金黄如意散麻油调敷患处,疗效颇佳。 2.4内外合治 采用针药并用,内外合治法,针刺三阴交?商丘?丘墟?太白?八风均双侧,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10min捻转1次,并取继发病灶部位穴和相应的背腧穴,阳性反应点,针刺加拔罐。内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中药,并外敷金黄膏加青黛散治疗有效。 3.痛风的预防 3.1痛风出现初期就能够被发现,并且患者也能够按照医嘱来进行药物的服用,则患者康复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接受良好的中医药治疗的痛风患者可以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生活。而针对痛风晚期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虽然不能够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彻底的康复,但是也能够使得患者的病痛减轻,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使得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如的活动。一般来说,如果在30岁之前就出现痛风病症,则该病就较为严重,其中将近有20%的患者会因为痛风的影响,而出现痛风结石,并且还会伴有其他的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采用中药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必要。 3.2引发痛风的诱因有多种,而在这些诱因中,发生几率较高的就是饮食问题,人们的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或者是过度劳累,则痛风发生的几率会相应的提高,而针对这些诱因,可采取的主要预防手段为以下几种:首先就是要戒酒,或者是尽可能的少饮酒。其次,就是要是适当的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再次,少食用各种动物的内脏,而且也要尽可能的少食用菠菜以及豆类食品,但是可以大量的食用一些酸度较低的水果,并且要注意尽可能多的食用牛奶以及蛋类食物,最后,就是要大量的引用水,加快尿酸的排放,同时要注意食用碱性食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土茯苓治疗痛风验案选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土茯苓治疗痛风验案选 【验案赏析】周××,男,28岁,工人。1979年8月9日,就诊诉:10年前右足趾因不慎扭伤之后,两足趾关节呈对称性肿痛;尔后约五年,两手指及膝关节呈“对称性游走性肿痛”。【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年7月下旬发现右手拇、食指有多个结节,且液化溃出白色凝块及淡黄色液体[后查血尿酸952微摩尔/升(16毫克%),病理活检确诊为“痛风石”。x 片提示双足趾跖关节第5跖骨头外缘有半圆形掌齿状小透亮区。 【中医诊断】为“痛风”。嗣后两上肢、指关节、髋、膝、踝关节疼痛,每气交之变增剧。平素怯冷,面酰无华,形瘦神疲。 【西医治疗】:曾服西药“别嘌呤醇片”,因胃肠道反应停药。 苔薄舌淡,脉象细数(体温37.5℃,血沉32毫米/60分钟,尿检:蛋白+)。 【中医诊断】湿浊留滞经脉,痹不利之咎。 【治疗方法】宜化湿浊,通经络,蠲痹着。 【处方】:土茯苓60克,全当归、萆薢、汉防己、桃仁泥、炙僵蚕各10克,玉米须20克,甘草5克。20剂。 1979年10月25日:60剂后,复查血尿酸714微摩尔/升(12毫克%),血沉12毫米/60分钟,尿检正常。患者手足之结节、肿痛渐趋消退。药既获效,嘱继服。1979年11月25

日,又服药30剂,惟感关节微痛,肿胀、结节已除,复查血尿酸357微摩尔/升(6毫克%),嘱再服10~20剂,以善其后。 【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 土茯苓甘淡性平,人肝、胃两经,功可解毒,除湿利关节。古籍谓其擅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诸疾。近代又有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报道。朱老经过实践验证,证明其为治疗湿浊上蒙清窍所致之头痛及痛风之要药,或可补前人之未逮也! 头痛病因纷繁。土茯苓所主之头痛,乃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而作痛。若延之日久,经脉痹闭,则痛势甚烈。斯时祛风通络之剂难缓其苦,惟有利湿泄热,祛其主因,配合祛风通络之品,始克奏功。而朱老独到之经验,在用量上突破常规,一般每日用60~120克,随症配伍多可获效。 至于痛风疾患,朱老云:“此乃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中医认为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时流脂膏之证,应予搜剔湿热蕴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风湿之功。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此证确以湿毒为主因,但往往兼夹风痰、死血为患。朱老治此证,恒以土茯苓为主药,参用虫蚁搜剔、化痰消瘀之品,屡收佳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