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驱动科学转型五题_论抓创新与转方式_促转型的相互联系

创新驱动科学转型五题_论抓创新与转方式_促转型的相互联系

经济领域论创新问题,不能从理论到理论泛泛而谈,但也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就能阐述明白的。应当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直面我国现实经济生活,正视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的深层矛盾,着眼于转轨转型相互推动、开创我国科学发展新局面,从抓创新与转方式、促转型的相互联系上,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一、偏离转方式,创新能驱动转型?

──从口号与行动分离的现象谈起

从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抓创新,人们注意的焦点在科技创新,近些年这个话题逐渐趋热。“十二五”规划第七篇专章提出“创新驱动”的设想意见后,各地提出诸如“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创新驱动”、“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等响亮口号,抓创新更见热情。这些口号本身体现了抓创新与转方式密不可分的正确指导思想,但从现实经济生活中看到的创新行动,却并不都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将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可是随着“十二五”规划制定进入操作阶段,全国31个省份的规划方案中,9个省份提出GDP 总量5年翻一番,按此测算,其年度增速将不低于14.8%。各省市2011年经济发展目标,多数超出10%甚至12%。从“总量取胜”、“GDP崇拜”的指挥捧下所呈现的争项目、赶数据、赛增速的热烈氛围中,人们不难看到:各地的实际发展思路仍然沉迷在高增长的追求之中,仍然把“加快”放在“科学”的前面,这就不免让人感到口号与行动是实际分离着的“两张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创新,注重于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功能作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战略选择无疑是正确的。现今,世界范围内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兴起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新技术革命意义上的产业创新高潮已经来到。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以及用我国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思维审视,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错失世界新产业革命的机会,而是要在这场新产业革命中力争主动,赶上时代潮流。立足国内,客观形势更是要求我们“刻不容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突出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走上转型发展的科学轨道。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的实际指导思想是

创新驱动科学转型五题

──论抓创新与转方式、促转型的相互联系

顾松年

内容提要:该文是一篇实质上有着逻辑连贯性的纵论。文章从我国经济领域许多科技创新“行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口号”相脱节的现象谈起,就抓创新与转方式、促转型的相互联系上引出讨论话题。在对当前一些省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谋求经济增长从过去依赖投资、要素驱动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决策和部署表示赞同的同时,着重提出:实施创新驱动要防止和摆脱为单纯构造近期经济增长点而就创新抓创新的局限性,要直面我国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的深层矛盾,把握主题主线,按照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相互推动的客观要求,实行科学统筹,把理念、体制、科技三者互动创新的关系协调好。文章主张:必须拓展创新驱动转型的战略视野,对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转型的含义作科学界定,使创新驱动转型的战略目标明确定位,不宜把一般意义上的变革和进步都混同于把握主题主线的转型。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学转型转变发展方式紧扣主题主线理念体制科技互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12)01-0018-05

不是真正与转变传统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对接。如果“GDP崇拜”思维没有改变,如果继续重短期增速轻长期效应,如果仍然摆脱不了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只是孤立地抓创新,那么,落实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结构,都会失去方向。好多地方喊着所谓靠创新“有效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经济转型”等的口号,大抓新兴产业的发展,似乎表现出良好的用意和愿望;但行动上仍是挥舞着快速增长高指标的“指挥棒”办事,势所必然只能沿着靠高投入、大项目提升总量增速、在“大干快上”的老路继续走下去。2009年开始,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在发展新兴产业声中,一哄而起,粗放发展,竞相上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全行业生产企业3000多家,品牌5000多个,销售爆炸式增长,其结果,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从停滞到下降,过剩了的产能一哄而下,造成一场资源大浪费。这样一类行动,不是以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驱动转型发展,而是以投资驱动新的产能过剩,加剧结构劣化,与驱动经济转型“南辕北辙”,逆向而行。可见,只是口号上“转型”,行动上仍然在传统发展思路下为保总量增长、为求速度加快而启动“创新”举措,同由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下的实际创新驱动,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们也注意到,根据201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半年报”,除新疆、西藏、贵州外,28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的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出现下降,降幅从0.7%到9%不等。这应承认各地在压低经济增速上已有所动作,但也不能不看到,其中有着在中央主动调控下地方被动减速的成分。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口号与行动“两张皮”的客观存在中接受警示:不跟粗放型经济总量增长的传统方式坚决决裂,走偏方向的科技创新驱动不了经济转型。

二、传统发展方式,何以久唤难转?

──转方式不只是个“方式”问题

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呼唤已快30年,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是呼而不转、久唤难转。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觉察并要求“从数量增长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变”了,但这一意愿并没有替代得了当时各地方兴未艾、相率追逐快速增长的现实思路。1996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一起,强调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高度来加以推动,还是遏制不了在实际工作中的粗放增长热,大规模投资仍然是各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新世纪到来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贯彻落实,中央把经济发展的导向性口号从“又快又好”置换为“又好又快”,这以后情况稍有转变,主要是沿海的一些省市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方面,开始行动,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效,但步子跨得并不大。综观全国,各地具体表现不一,但总的都是对粗放型发展方式“留恋不舍”。这里不妨指出如下几种客观存在的与“转型”方向相背离的现象:

一是在经济发展的决策思想上,较多地区一直把“发展是硬道理”和“快速增长”简单等同起来,口号上的“又快又好”改成了“又好又快”,观念上并没有向“好字当头”转换,行动上就难以舍弃从GDP总量上的“争先进位”。这样的一些些区,一有“机遇”,就会靠高投入、大项目“大干快上”。

二是经济后发地区用需要加速发展的“特殊论”为理由,以“因地制宜”为借口,理直气壮地认定他们那里可以降低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标准。在这样的心态下,更谈不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有一些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有实际行动,但较多成分迫于资源、环境的压力,地方政府和利益既得者还是舍弃不下粗放式增长带来的“好处”,只是孤立地从具体环节上有所推进,缺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场硬仗来打的通盘打算,以致“转方式”的局部效应常被“保增幅”的强势推进所“稀释”,仍然改变不了传统发展方式难转的尴尬局面。

事实表明:长期沿袭而来的传统发展方式,同根深蒂固的“快字当头”、总量取胜的发展思路,同能让政府以其掌管的资源去营造GDP高速增长的体制机制,以及同政府官员利益驱动下的政绩追求,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谓传统发展方式实质上不只是单纯的一个“方式”,而是在与传统发展思路相协调的执政理念的支配下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体制机制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政府惯性行为的常态;因之,传统发展模式“难转”问题的背后,也就不只是简单的“方式”难转问题,而是由思维固化、利益驱动与制度制约相互纠结、共同形成的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根深蒂固的问题。

传统发展方式越是难转,越是表明转变发展方式

非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不可。一方面,我国由传统发展方式难转矛盾的积累,已出现了要素投入数量越多而要素利用效果越差的状况,明显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不是局限于经济发展的操作层面所能实现得了的,它涉及到传统的发展思维、政绩观念包括政府行为及其路径依赖的全面变革,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发展,涉及到体制转轨与经济转型的互动推进。正由于如此,中央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处在面临历史转型时期必须推行的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并把“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提高到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相提并论、互为依托的地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才能既看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转具有的惯性强势,又深刻认识到发展方式非加快转变不可的严峻程度,从而才能下定决心,打好这一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硬仗,下功夫把依赖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惯性行为的常态化转变为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科学行为的常态化。

三、创新驱动战略,究竟驱动什么?

──开阔战略视野为经济转型目标明确定位

纵观各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动向,其驱动的意向主要在于“发展”,正如本文前面议论的“行动与口号相背离”那样,只是单纯就发展抓创新,并没有摆正“发展”与“转型”的关系。这就需要打开战略眼界,对转型是什么含义,其目标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在创新驱动之下求得合乎科学的转型发展,加以讨论。

从学术研究本意而言,“创新驱动”是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相对应的概念,实施创新驱动以求更好地发展无可厚非。不过,这样含义下的创新,充其量只是与我国“十二五”规划任务例如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科技进步下的创新;而如果联系我国现正处于转轨转型关键时期的大背景看,不能不指出,单纯着眼于这样含义的创新驱动,模糊了走向科学转型的战略目标,客观表现了偏离主题主线的局限性。我国今天之所以有必要推进创新驱动,其深层含义就在于紧扣主题主线,做好科学转型的文章。说到“转型”,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大声疾呼,从媒体或某些场合看,把发展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把科技企业的成长、高耗能企业的效能提升等,都说成为“转型”,转型,已被用作“转变”的修饰词,用得过于泛化。这就表明:不对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从战略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很可能乱了这一战略实施的阵脚。

经济转型乃至由经济扩及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多重性,并随着不同发展阶段、发展领域而异。而今,我国新时期的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紧相联系,不仅区别于某些具体领域的阶段性变化和微观层面的局部性革新演进,而且也不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以前的投资、要素为主向以创新为主的转变,乃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以至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等一系列的更新演进,实现经济能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优化的这种整合性的转变。这样的转型,既是从经济发展过分注重近期的数量指标转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靠创新走好科学发展之路的转型,也是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深入攻坚的条件下,同化解由长期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直接联系起来的转型。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以主要依靠投资和自然资源持续增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带来的是多方面的内部失衡,致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日见严峻。2008年底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予我们外来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们这个大国经济运行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的冲击。直面由长期沿袭粗放型发展模式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我国现阶段符合时代要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创新理念,彻底打破“快字当头”、“总量取胜”、“速度优先”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思路,“把我们的主要注意力从短期的经济增长转向解决长期增长中所需要解决这些内部失衡,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深化体制转轨的支撑下,推进包括一系列要求的经济发展转型。诸如: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耗用投资和自然资源转为以创新驱动为主;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从依靠投资、出口为主转为以国内最终消费需求为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进城市化从城乡分治、“自我造城”转为在城乡统筹下与建没新农村相结合;对外开放从过度依赖外需的扩张转为内需支撑与外需拓展相协调,外需扩展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自主性增长和可持续性发展为度;开发建设从过度耗用土地和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转为以坚守耕地、环境、生态保护为底线;等等。

这就具体表明:现阶段经济转型这个巨大复杂而

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只是若干产业结构或工业经济领域的转型,更不是单凭微观层面科技创新举措所能奏效的转型,而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符合世界发展时代要求的、扩及社会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系统转型。显然,驱动这样的转型,必须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贯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开阔战略视野,提高战略着眼点,明确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的目标定位,使各方创新活动包括突出科技创新在内,都能认定以“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系统转型为其目标定位,使创新驱动的战略举措与科学转型的战略取向紧相衔接和配合,循序系统推进。

四、突出科技创新,如何发力制胜?

──致力于体制约束和制度瓶颈的破解

如果从创新驱动战略的决策层面上摆正了“发展”与“转型”的关系,那就要在突出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中,与转型发展的战略取向紧相对接,与破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紧相结合,既有效抓住参与国际性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又努力探索和把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以及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开拓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力之道,以科技创新赢得先机,决胜未来。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科技创新,那就是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发展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创新型经济,包括与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联系到一起,既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又加速传统产业华丽转身。这些,科技创新的意向、含义和着力点等都是很明确的,也是能够为人们接受的。但是,科技创新举措的付诸实施,不是某个层面、某个部门“孤军奋战”所能完成得了的,而是必须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科技、教育、人才“三大纲要”的全面落实为支撑;在一个地区,还需要有区域和部门实施方案的紧密配合。这就必须有体制创新的有力配合,以求破除各种体制约束和制度瓶颈。譬如说,创新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是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要素进行科学组合,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效益,促成经济内生能力提高,实现在减少物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可是,我们现行条块分割、多头管卡的体制恰巧从多方面制约着有关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不同层面和部门的协同和配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推进区城创新体系建设,各地倡导和呼唤已有多年,但始终不尽如人意。就地方而言,除了战略思路上的创新没有到位,或者虽有明确战略思想但由于屡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所左右而难以落实外,主要受阻于体制瓶颈。自主创新要取得最大化成效,取决于战略实施的参与各方,如政府、部门、企业与院校明确定位和协调互动,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而在现行条块分割的体制下,多年前强调提出要解决的科技与经济部门“分立”的矛盾至今尚未能根本解决,双方协同仍然“貌合神离”。有些省区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一向以此作为独特优势而自豪,就由于条块管理分离脱节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科技与经济部门手中各抓“一把米”,各搞各的创新,加上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与科技政策缺乏应有衔接,不相紧密配合,导致资源“碎片化”,不能聚智合力。科研部门的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不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就是与此直接有关。再如,市场发育的不健全,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缺乏自主创新动力。资源要素价格难以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未能内化为企业生产成本;加上劳动力丰富价廉的比较优势,多数企业一般不是通过自主创新而是依靠低成本要素谋求发展。至于建设区域性创新型体系,必须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中市场、企业、政府和院校的彼此关系,在相应的区域空间范围内统筹产业分工和协作、推进资源优化配置,由于重重体制瓶颈约束的存在,就更显得步履维艰。还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还不彻底,所有者实质缺位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而中小企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

科技创新决胜未来,而制度重于科技。要使创新发力制胜,如果没有改革攻坚力度的切实加强,没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紧紧跟上,没有知识和技术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建立,没有适应于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的完善,那就根本不可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像竞相上太阳能热水器那样“新瓶装旧酒”,重走投资拉动的老路,不要说根本驱动不了经济系统转型,连

改变一下我国竞争性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的状态、促成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愿望也要落空。

五、驱动科学转型,统筹之道何在?

──关键是政府职能创新转变先行

不论从创新驱动经济科学转型而言,还是从以经济转型为战略目标,突出科技创新,使之有效作用于可持续发展而言,都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互为依托的高度,拓展战略视野,谋划理念、制度和科技三者互动创新。

在这过程中,政府作为战略实施的主体必须职能到位,运用好统筹安排的根本方法,这就要求政府行为转型创新。如果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那末,政府职能转变及其行为创新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首要工程。

值得注意,经过这些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保增长政策的大力度实施和政府的强力度干预,使我国成功率先走出危机阴影后,一种“强政府”与“政府万能”的意识在我国决策层明显抬头,各级政府无视经济规律的行政干预呈现与时俱增。这是与市场化改革逆向而行的倾向,将会导致传统体制下的惯性行为与市场机制要求之间矛盾的加深,直接阻碍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从上而下及时扭转。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政府按照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相互推动的客观要求,实行科学统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坚定地打好市场化改革攻坚战,建设好服务型政府,发挥其用好法制法规和政策激励等职能作用,营造富有活力、服务于自主创新的大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步骤地进入经济转型的系统推进。

政府职能到位,发挥推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执政理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客观而言,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与传统发展方式相联系的政绩观,习惯地用政府掌握的资源去营造高速度的GDP增长,包括“大战略”下不断推出“大手笔”,公共治理行为走向病态化,这就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在大行其道的表现。不说中西部地区,就是东部发达地区,某些市县新任干部还在“履职承诺书”上,公然写上在任职期内“实现GDP两位数增长”、“在区域发展中争先进位”之类,赤裸裸的“求快不顾好”的政绩冲动跃然纸上。不难想见,具有这样政绩冲动的地方官员,如果同“政府万能”的意识相结合,为了营造自己追求的“政绩工程”,就会把科学发展置于脑后,不顾一切后果,甚至走上违法执政的歪道。“大城市热”推动盲目圈地扩城,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加剧城乡矛盾;大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遍布蔓延;无视我国水资源极度不足,疯狂偷采地下水,大造巨量耗水工程…。可以想见,能容忍如此等等乱象丛生而无能治理的地方政府,必然更加难以发挥推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职能作用。要使各级府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循序推进经济转型,就得先让执政理念来一个变革创新,促使地方政府端正政绩观。

科技创新需要体制创新紧相配合,与体制转轨紧相联系的经济转型需要系统推进。这要倡导发挥地方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更要像深化体制改革一样,加强中央层的顶层设计为导向。要以制度创新支撑政府行为创新。就经济领域言,制度创新的核心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秩序,相应地,解决好政府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从政府控制资源、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拉动经济发展。为此,中央层面必须加强统筹推进的力度,在理顺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关系的制度创新上加强科学导向。当然,对地方言,特别是改革发展一向走在前面的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等,理应在深化理念创新的条件下,从推进政府职能创新开始,打好深化改革的这场攻坚仗,为全国科学实施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率先探路。

愿中央与地方上下配合,协同推进政府职能的创新转变,提升各级政府科学统筹的能力,在实施理念、制度和科技互动创新的进程中,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循序驱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迎接我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

——

——

——

——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作者简介:顾松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210013)。

[责任编辑:吴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