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价值 课程文章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价值 课程文章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价值 课程文章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价值 课程文章

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

摘要

在我国, 随着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开展, 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所谓的建筑遗产既不同于任意标本式的文物建筑, 也并非包括所有老旧的建筑。一般意义上说, 它是指具有一定综合价值的历史建筑, 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 它是介于新生和失传之间的一种存在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消亡; 其次, 这些位于城市、乡村的建筑遗产又往往是一种见证物, 凝聚着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是叠加的历史信息的载体; 此外, 建筑遗产还具有社会性, 即使从物权的角度看, 个体对某一建筑遗产拥有所有权, 但就文化价值而言, 它又为人们的整体利益所系,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遗产, 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标志物, 往往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

历史遗产,这一表述指预留给尺度已扩展到全球的人类群体的愉悦的一笔财富,由不断积累的多种多样的物品构成:纯艺术及工艺美术的作品和杰作,人类知识及技能的所有成果及产品,这些物品被共同的对历史的从属汇集起来。在我们这个变迁中的,从未停止对其现实的普遍存在和趋势进行转换的社会,“历史遗产”成为大众传媒的关键词之一。它反过来有赖于一种制度及一种道德观念。建筑遗产,我们以前称之为历史性纪念建筑,但这两种表述不再是同义词。自20世纪60年代始,历史性纪念建筑,只不过是归入的新物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其所处时间和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的继承物的一部分。

关键词

文化遗产价值保护

建筑文化遗产定义

在文化遗产问题研究引人瞩目之际,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成果之际,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文化遗产学理论的研究。国内文化遗产研究渐次成为学界热点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各级政府高规格地重视文化遗产问题。中国政府不仅首次在中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而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不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屡屡获得成功。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代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鼓舞着人们在实用性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于 1972 年 10 月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会议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公约》。其中说文化遗产包括“古迹(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布局或与周边景色之协调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体或建筑群落) 和遗址( 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的遗址以及包括有考古遗址区) ”。这里讲到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古迹、建筑群和遗址,没有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器物、工艺品、图书文献等文物。当时公布这个公约主要是为了保

护这些遗址。从这一公约来看,文化遗产的价值含义是明确的,那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必须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和人类学价值。1998 年 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 115 届会议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其中指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词的定义是,“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区特性的表达形式; 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 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和其他艺术。”

从《世界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公约》和《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这两个文件的表述来看,所谓文化遗产并不等于是所有的历史遗留物品,而是具有突出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品。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中,还专门指出被宣布的文化遗产是“因为这种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只有它能够确保文化特性的永存”。不能否认任何历史的遗留物品,都是人类过往生活的历史记忆,不能说毫无文化价值。所有的历史遗留物品堆积起来是一座任何人、甚至人类全体都无法攀登的大山。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民的文化创造的历史结晶,是人民创造文化的历史证据。古埃及建造的巨大金字塔是人类文化的奇迹。没有古代埃及人民的集体劳作和智慧创造,就没有金字塔。法国作家雨果《巴黎圣母院》一书,在描绘了巴黎圣母院辉煌灿烂的建筑奇迹以后说到,“这座可敬的纪念性建筑的每一面、每块石头,都不仅载入了我国的历史,而且载入了科学史和艺术史。”“在艺术家、考古家和历史家看来是不乏兴味的。”“它表现出来的,就像古希腊的大型石建筑遗迹、埃及金字塔以及印度巨塔表现出来的一样,那就是: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人,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文化遗产作为人民的创造具体而言也是各国人民的集体创造,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的集体文化成就。这个集体的身份是国家和民族。而在文化遗产中,在当下并没有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同样因为历史的文化贡献而在当代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占据显要位置。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文化智慧、文化成就辉耀在历史的天空,同时也照亮了当今发展的前行路径。

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在城乡迅速发展的今日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已成为一个紧迫且令人困惑的课题这种困惑主要来自于本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和现实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准则之间的冲突近年来为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保护工作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值得探讨的保护理论。

一般认为建筑遗产的价值包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威尼斯宪章一再强调的是历史价值。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历史价值的表述如下由于某种重要的历史原因而建造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历史实际%在其中发生过重要事件或有重要人物曾经在其中活动并能真实地显示出这些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体现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

习惯和社会风尚’可以证实订正补充文献记载的史实(在现有的历史遗存中其年代和类型独特珍稀或在同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

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是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所产生积淀的主要价值它对应于某个历史时期只可以保护而无法修复和创造且一旦消失就将永远失去但建筑遗产对今天的社会和人群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情感信仰风俗习惯的影响似乎成为其价值体系中被忽略的部分。事实上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和精神追求的国度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仍然在发挥作用而与此相关的建筑遗产在上述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和人群。

在当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体系中除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以外社会或情感价值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其特殊性在于它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不但可以被保护而且可以被展示引导和提升有时甚至可以恢复和创造在建筑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研究和保护其社会或情感价值通过宣传展示引导其健康的发展方向同时注意在不损害建筑遗产其他价值的同时保留或新增延续社会或情感价值所需的设施和场所如塑像壁画乐器座椅甚至建筑物并鼓励与建筑遗产性质符合的相关的文化宗教活动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如戏曲庙会祭祀等等这些新增部分本身虽不具有历史价值却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建筑遗产的社会和情感价值以及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方法

建筑遗产保护在保护其实体形态和相关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对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加以保护研究和保存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不但是保护建筑遗产科学价值的需要也是大量的科学修复和少数原状复原工程的技术支持在现代中国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的丧失或水平低下是影响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质量的重要因素。重建行为自古以来是中国历史古迹保护与维修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人的心目中,人们是鼓励和认可古迹重建的。在遗产保护发源地的欧洲,古建筑复原重建被认为违反遗产保护中的、全面保护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会造成对历史信息的错误认识,真假不分甚至虚伪和欺骗,是非正确的遗产保护方法。所以虽然在早期也有不少文物古迹复原重建的实例,但是他们逐渐减少了此类做法。

中国几千年来连续稳定的历史发展使传统的工艺和材料得以延续但到近代以后巨大的社会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建造方式的突变使得传统工艺和材料退出了主流的建筑舞台只在部分偏远乡村得以少量保存。

针对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准则与各国文化和建筑传统之间的差异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挑战保护领域习惯思维的时刻我们应该更加尊重文化和遗产的多样性在保护实践中不断开拓探索新的道路和方法同样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必须在尊重和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同时探索符合自身历史传统和当前国情的科学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中国和东亚各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遗产有着相似的属性和价值观可以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开展更多更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就建筑遗产而论,包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已是为数不少。除此之外,仍然存在有相当多的、其数量我们无法确知的各类型的建筑遗产。这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外的建筑遗产,无论是对广大公众,还是对文物保护与管理部门以及专业从业人员,往往是处在一种未知的、不清楚的状态里。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系是把建筑遗产作为“资产”而不是“文物”来进行

管理的,所以导致了建筑遗产的管理分属于多个行政部门,而不是统一归属于文物部门。国家文物局作为我国专司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行政机构,它所管理的文化遗产是不完全的,就建筑遗产来说,一部分古代建筑如宗教建筑归宗教局、宗教协会等宗教部门管,历史园林归园林局或林业局管,其中被命名为“风景名胜区”的又划归建设部管,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也归建设部管,利用建筑遗产搞旅游开发时间又要接受旅游部门的管理、评定和分级。而这些部门的职能并不是遗产保护,保护只是其承担的各项职能中的一项而已。这种多部门管理从实行了几十年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的情况来看,明显是弊多利少,无益于遗产保护事业。在遗产管理上,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设立一个专职的政府部门统管各种类型的遗产的相关事务,或者归一到国家文物局,要根据各种类型遗产的“文物”这一共同属性来确定其管理权的归属。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实行的是遗产行政管理的一体化,所有与遗产有关事务都是由文化部管理。

一个完备的法规体系由法律、条例、章程、标准等共同构成。我国现有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法规体系由宪法、文物保护法、涉及到文物保护的专门的保护法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及法规性文件和地方性的法规及法规性文件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的保护法规体系是重法律、轻规章标准,缺乏区分不同遗产类型、针对具体的保护工作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详细的、可操作的、又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规章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能根据《文物保护法》这个大的、宏观的法律框架来做分析、判断和选择。

小结

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中的一种,而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载,为我们下一代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以后的人生的启发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其背后的灿烂文化历史,从中获得历史的教训及启迪,以免重蹈覆辙,再出现历史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保护文化遗产。国家必须继续完善法律来用法去让保护得到保障,让后切实落实各种文虎遗产教育活动,从下代着手做起,传输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其他国家优良的做法,并进行改造,使其适合我国国情。

参考文献

[1]顾军,利苑.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吴良镛.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高介华主编R6建筑与文化(第四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李新建,朱光亚.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

[6]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 100 得分: 100(答案:1534499857) 第1 题, 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皮克斯 B、. 梦工厂 C、卢卡斯 第2 题,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 A、文化产业 B、文化 C、文化记忆 第3 题, 当我们把城市的建筑当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 A、广义的文化 B、. 狭义的文化 C、制度文化 第4 题, 戛纳电影节, 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 而被称为 A、走红毯电影节 B、独立电影节 C、3S 电影节 第5 题, 米老鼠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福克斯 B、华纳兄弟 C、迪斯尼 第 6 题, 从2001 年开始, 中国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昆曲 B、古琴 C、京剧 第7 题, 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A、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物质财富的总和 C、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8 题, 文化节庆, 植根于以前漫长的 A、工业文明时代 B、农耕时代 C、后现代文明时代 第9 题, Maxmara 推崇的不是某个社团或设计师个人显赫的名声, 而是 A、联结集体创意的力量 B、投资人的力量 C、老板个人的力量 第10 题, 文化产业是 A、“朝阳产业” B、“夕阳产业” C、“生态产业” 第11 题,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

B、土地 C、创意 第12 题, 文化产业, 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 A、非经营性行业 B、经营性行业 C、慈善组织 第13题,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 这一概念作为国家政策文件被正式提出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第14 题, 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新城建设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分离和 A、融合 B、拆 C、毁 第15 题, 2009 年9 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了几个战略保障, 其中放在首位的保障是 A、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加强组织领导 第16 题, 文化节庆这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基本内涵是 A、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寻求综合效益 B、经济贸易活动 C、纯文艺活动 第17 题, “文化”一词的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 英文单词是 A、cultural B、culture C、ploughing 第18 题,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一对于文化的古老表达来自 A、《论语》 B、《易经》 C、《道德经》 第19 题, 古建筑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 B、. 记忆遗产 C、物质文化遗产 第20 题, 英国城市爱丁堡最有名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是 A、爱丁堡滑雪节 B、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C、. 爱丁堡啤酒节 第21 题, 狭义的文化, 是指在什么主导下的各种文化形态? A、社会意识形态 B、草根阶层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卜华烨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指导老师:汤国华 一、概说 1.概念 1.1建筑遗产 1)法定保护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例如: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防汛,加之它具有居住功能,所以成为中国乡土建筑一种特殊的类型。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在竞标时即要求需要由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出符合中方文化的纪念建筑,所以,吕彦直所设计的饱含中国建筑精粹的宫殿式建筑在竞赛时脱颖而出,虽外观上呈现中国传统建筑形态,建筑内部采用钢结构、剪力墙、现浇混凝土屋顶等结构形式,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保护的文物建筑 例如:广州市基督教锡安堂 广州市基督教锡安堂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一批旅美爱国爱教华侨捐资建成,绿色的瓦面与红色的砖墙,内部庭院楼阁,是中西方建筑的融合建筑,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文革之后,被损毁的锡安堂得到了修复,被保存至今。 历史建筑:指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未列入文物建筑和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定保护建筑物。 广州市近年来一直进行着历史建筑的评定与保护,其评价标准即为:1)地方历史价值、2)建筑艺术、科学价值、3)历史事件载体与名人纪念价值、4)代表性、标志性价值、5)其他历史文化价值。 2)目前非法定保护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未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物,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 1.2.保护

据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保护”的内涵包括“鉴定、防护、保存、修缮、再生”。 维持传统地区及环境并使其重新获得活力。 这一内涵对“保护”的含义作了更为确切的表述,从鉴定开始,排除不利的因素,对建筑遗产进行保存,对破旧部分进行修缮,此外,要使得存封的建筑遗产获得新的活力。 1.3.利用 国家文物法指出“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法则》指出:利用主要是指服务于当前的实用功能,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具体功能有“科学研究、纪念场所、教育场所、观光场所、休闲场所、宗教场所”。 保护文物古迹,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谈合理利用,让文物古迹发挥他的休闲、观光、纪念、教育、宗教等价值。也可以为文物古迹带来新的生命力。 2.硕士研究生应如何研究与实践 1)学习文献,关注媒体报道 研究生在掌握了文献资料后,对文物古迹有了认识与学习,了解古迹的历史与发展,时刻关注媒体的报道,实现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 2)调查、勘查、测绘,如有可能参与修缮工作。 对文物古迹有了认识与了解之后,对古迹进行调研与测绘会帮助形成对古迹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参与修缮工作会丰富自己对古迹的了解。 二.关于建筑遗产认定标准的认识 1.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

2017年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历史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复试理论课真题

2017年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建筑历史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 复试理论综合真题(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单选3’*10) 1、宋代屋顶构造 A.举架 B.举折 C.升举 2、故宫太和门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3、著有《疯狂纽约》《S,M,L,XL》,并创建OMA事务所的城市理论家在中国的设计是() A.国家大剧院 B.建外SOHO C. D.中央电视台大楼 4、清代斗拱所具备的作用不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材分制度 B.装饰艺术 C.结构支撑 D.模数 5、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是() A.格罗皮乌斯 B.赖特 C. D.沙利文 二、填空题(2’*10) 1、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以女神柱作为廊柱的建筑是。 2、在代以前建筑使用偶数开间,只有都采用奇数开间。 3、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后是由建成的,使用了作为穹顶的壳体材料。 4、阐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古代园林理论著作是由写的。 5、清代木构架建筑营造的模数制度将材分为等。 6、北京颐和园中的园中园“谐趣园”是仿照的园。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它是在口号的号召下建成的。 三、画图题(5’*4) 1、梭柱和卷杀 2、一斗三升 3、拉丁十字 4、古希腊柱式 四、简答题,并配简图进行说明(10’*4) 1、古罗马建筑的结构、功能、空间艺术有哪些特征? 2、古代木构架建筑屋顶构件“踩步金”是什么? 3、北京四合院是如何在建筑和空间层次上体现等级制度的? 4、“推山”构造是什么? 五、论述题(20’,二选一)

1、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风格式修复”的? 2、北京建筑师在旧城改造时对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中国的青铜设计形成于2000多年前。 2、瓷器的黄金时间是两宋时期。 3、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4、依据使用功能明清家具可分为五类:椅凳、桌案、床榻、柜架、其它。 5、明清家具具有结构美、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 6、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 7、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他引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8、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着名设计师格罗佩斯。 9、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或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10、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功能,各种功能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 11、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后,设计的程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创造性设计阶段、参数决策阶段、显示、记录设计对象阶段、综合评价。 12、管理是为了设计,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的管理、设计程序的管理、设计工程的管理。 13、在西方社会,市场营销与设计的关系随着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营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阶段。 14、西德工业设计师曾指出TWM系统功能理论,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解释,他们认为产品的功能应包括技术功能(T)、经济功能(W)、和人相关的功能(M)。15、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转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50-70年代。一是80年代以后。 16、号称万能设计师、上过时代周刊的美国设计师是罗维。 17、中国早期职业设计师的代表是张光宇,曾设计过动画《大脑天宫》的场景设计、人民大会堂“满天星”设计等。 18、设计师的社会意识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协同意识。 19、在未来的远景发展上,联合国倡守着三个基本概念: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遗产。 20、在广义设计方法上国外有三大流派:德国与北欧的机械设计方法学派、英美日等国的创造设计学派、俄罗斯、东欧的新设计方法学派。 二、名词解释: 21. 中国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世纪,期间大量使用青铜器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青铜工艺史上,中国青铜工艺以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宏大,品种造型之多,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而独树一帜。 22.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又一场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早在1900年,新艺术运动因逐渐走向商品化便已开始衰退。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完)汇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空间:“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传承主体: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技术、本领,并且具有最高水准层次的个人或群体。 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要义是民族意识,任何民族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一旦丧失其结果必然是被异族同化。文化自觉就是指某一文化圈内的民众从意识上对自己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我珍视。 如何培养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1.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3.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解放文化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4.要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相结合,将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 5.培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微观的生活世界相统一。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便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整体性,活态性,保护的新阶段。 民间文学: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①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了遗产的物质存在形态、静态性、不可再生和不可传承性,保护也主要着眼于对其损坏的修复和现状的维护;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范围包括: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其他人类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在于: 1.自然遗产是通过自然力量的作用形成的,由于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普世价值,所以才需要保护,其形成的动因和过程都是大自然自身的变化,并没有主观的人的因素的参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论其创造,还是其传承,都需要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参与,根本就谈不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2.自然遗产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是大自然自身变化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类的创

古建筑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_裘国伟

古建筑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 裘国伟 (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 要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是充满了文化底蕴的三座古建筑,与之相联系的脍炙人口的文学 作品王勃的5滕王阁序6、范仲淹的5岳阳楼记6、崔颢的5黄鹤楼6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拟 从这三座名楼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对古建筑保护和重修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63(2006)04-0104-02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and World Culture Heritage QIU Guowei (Nanping Teachers College,Wuyishan 354300,China) Abstract Yellow Crane Tower,Yueyang Tower,Pri nce Teng .s Pavilion,three famous towers of Southern Yangtze of China,are re - garded as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with full cul ture background.That is because they keep in touch wi th the popular litera - ture works:The Preface of Prince Teng .s Pavilion written by WANG Bo,The Story of Yueyang Tower wri tten by FAN Zhongyan and Yellow Crane Tower wri tten by C UI Hao,which bear a high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way to protect and rebuild ancient archi tectures through the different si tuations analysis on three fa - mous towers. Key words ancient archi tectures;protection;world cul ture heritage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是充满了文化底蕴的三座古建筑,与之相联系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王勃的5滕王阁序6、范仲淹的5岳阳楼记6、崔颢的5黄鹤楼6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是念念不忘的。现在当地政府花了大力气把黄鹤楼和滕王阁进行重建,对岳阳楼也进行了整修。使这几座名楼高高地耸立在长江、赣江和洞庭湖畔,成为了城市的象征,每天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到此游览,看着雄伟的名楼,诵读着千古不朽的文章,让人感叹古人的文采和情怀。每当夜色降临,五彩的灯光照射在名楼上,光彩夺目,更有一番风光。尽管如此,它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一个如何保护和重建古建筑的问题了。5世界遗产公约6对作为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的认定有严格的规定。它在评选标准中规定建筑物必须/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0对每一建筑物还定有真实性的标准。即:/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环境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重建只有根据原物的完整和详细的资料并且毫无臆断成分时,才可以接受)0根据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约束条件来看,这三座名楼要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里涉及到如何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重建方面的问题。本文拟从这三座名楼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对古建筑保护和重修的有关措施。 1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0的盛誉,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的,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0(/武昌0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望。而民间传说中却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上,有一家姓辛的妇人开设的酒店,一天,有一位道士路过这里,受到了辛氏的热情款待。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0。至唐朝,黄鹤楼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0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而诗圣李白到此,却感叹/眼前有景说不出,崔颢有诗在上)104)*收稿日期:2006-08-21 作者简介:裘国伟(1955-),男,汉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第25卷4期 南平师专学报 Vol.25No.42006年10月 JOURNAL OF NANPING TEACH ERS COLLEGE Oc t.2006

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_原真性原则_的理论探讨(精)

一.关于“原真性”的含义 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又译原生性、真实性。“Authenticity”作为一个术语,包含了权威性“Authoritative”+本源“Original”双层含义,其所涉及的对象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对于一件艺术品、文物建筑或历史遗址,原真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用来判定文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真实的1 。一般认为:判定一件艺术品应该考虑它的两个基本性质,即艺术品的创作和艺术品的历史。艺术品的问世由创作思维过程和实物营造所组成;历史则包含了能够界定该作品时代性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变化、改动以至风雨剥蚀的现实情况的全部内容2。由此可见,创作和历史(信息共同构成了“原真”的基本价值。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的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标准。 自60年代“原真性”引入遗产保护领域以来,有关原真性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时至今日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正统含义。 二.关于原真性的历史争论 原真性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如何定义“真实”的价值标准。这场由来已久的争论始于东西方之间,以至于互扣“伪造”、“编纂”论和“效忠”、“愚忠”论的头衔。 西方原真性概念主要基于唯一性的观点,即艺术品和建筑物被理解为独一无二的作品,而不 摘要“原真性”一直是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中关键的概念性问题,本文基于资料分析,展开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并由此简略总结了现代意义上的保护观念和实践方法。提出有关于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问题的争论和当下的现实困惑,正是促使我们向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动力。关键词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导论

第一章 第一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意义 (1)从历史的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延而容易湮灭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 (2)2006年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此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3)20世纪80年代,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才开始出现,从那时到现在,仅有1/4世纪的时间。 (4)“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历史都非常短暂。 (5)197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尚未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尚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的视野,所以,放在特定历史语境来看,当时所谓的“文化遗产”只能是指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一类的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 (6)物质遗产:Physical Heritage 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 Heritage 有形遗产:Tangible Heritage 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 (7)※民间创作(传统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制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方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含: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它发端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本身的实现而迫切的需要,也是为了充实和补充《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遗漏。 (9)在中文中先后使用过“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等词语表述形式。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5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1)中国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类别同上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等。港口岛公园面积约9公顷,接近市中心。二战时期这里的煤炭运输码头遭到了破坏,除了一些装载设备保留了下来,码头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瓦砾。直到一座高速公路桥计划在附近穿过,港口岛做为桥北端桥墩的落脚点,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到了这块野草蔓生的地区。拉茨采取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他考虑了码头废墟城市结

建筑遗产保护课件一

建筑遗产保护课件一 一、Architectural Heritage 建筑遗产 具有历史一定历史价值和建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古迹及其环境。 常见相关词汇: 文物、古迹、文化遗产、文化财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建筑 历史环境 古城、历史城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区段、历史文化名区、历史村镇 历史园林与景观、风景名胜区 历史战场 English words cultural relics, monument,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sites, cultural property, officially protected site/entity historic setting / environment ancient city, historic town, historic block, conservation area, famous citi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historic park/garden historic battlefield 《文物保护法》归入“不可移动文物”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sites of ancient culture, ancient tombs, ancient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cave temples, stone carvings and murals that are of historical, artistic or scientific value; importa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ic sites, material objects and typical buildings that are related to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or famous personalities and that are highly memorable o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ducation or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valuable works of art and handicraft articles dating from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important documents dating from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manuscripts, books and materials, etc. that are of historical, artistic or scientific value; and typical material objects reflecting the social system, social production or the life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定义的“文物古迹”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 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由国家公布应予以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其中的原有 的附属文物。 Heritage sites are the immovable physical remains that were created during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and that have significance; they include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ruins,

2020年园林尔雅概论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 1唐学山教授设计的“乌金旺火”中的“乌金”指的是()。(1.0分)1.0 分 A、檀香木 B、紫砂壶 C、钻石 D、煤矿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关于扬仁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属于私家园林 B、表现了园主人的“渔隐”思想 C、为太子读书学习的场所 D、位于乐寿堂西侧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中国园林的创始人是()。(1.0分)1.0 分 A、汪菊渊 B、陈从周 C、郭丽文 D、陈劲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关于园林中的水系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要体现出活水的感觉 B、水体要有大小 C、只有皇家园林允许造湖 D、水跟岛的结合应该和谐自然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的是()。(1.0分)1.0 分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故宫 D、承德避暑山庄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在下列园林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1.0分)1.0 分A、墨园B、艺圃C、留园D、网师园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唐纳花园位于美国的哪个州?()(1.0分)1.0 分A、德克萨斯州B、佛罗里达州C、加利福尼亚州D、俄勒冈州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关于瘦西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A、建于皇家园林内部B、位于扬州市C、曾作护城河D、面积小于杭州西湖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中国第一位园林工程院院士是()。(1.0分)1.0 分A、陈俊愉B、孙筱祥C、吴良镛D、汪菊渊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凿壁偷光”这一典故与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有关?()(1.0分)1.0 分 A、匡衡 B、车胤 C、孙敬 D、李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以下不属于“西湖三岛”的是()。(1.0分)1.0 分 A、三潭印月 B、湖心岛 C、梅峰岛 D、阮公墩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以下建筑中,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是()。(1.0分)0.0 分 A、东直门 B、颐和园 C、天安门 D、圆明园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13在古代被称为“狮城”的城市是()。(1.0分)1.0 分 A、曲靖 B、中山 C、沧州 D、南宁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园林中园路的作用不包括()。(1.0分)1.0 分 A、引导游览 B、组织交通 C、构成景色 D、安全防护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5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是()。(1.0分)1.0 分 A、抑景 B、借景 C、透景 D、夹景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6青少年活动区位于生态运动公园的哪个方位?()(1.0分)1.0 分 A、北部 B、南部 C、东部 D、西部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7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开花的是()。(1.0分)1.0 分 A、丁香 B、连翘 C、木芙蓉 D、榆叶梅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8关于园林道路的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0分)1.0 分 A、园路交叉处应为锐角 B、城市公园主路应在3米左右 C、园路设计一般忌出现平行路 D、水上道路越长越好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9园林中“以墙为纸,以石为绘”的装饰艺术被称为()。(1.0分)1.0 分 A、盲门 B、影壁 C、壁山 D、假山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0《文心雕龙》的作者是()。(1.0分)1.0 分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 参考资料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 1 单选题 1 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 皮克斯 B .梦工厂 C 卢卡斯 2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 A 文化产业 B 文化 C 文化记忆 3 当我们把城市的建筑当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A 广义的文化 B .狭义的文化 C 制度文化 4 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 A 走红毯电影节 B 独立电影节 C 3S电影节 5 米老鼠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 福克斯 B 华纳兄弟 C 迪斯尼

6 从2001年开始,中国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 昆曲 B 古琴 C 京剧 7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A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 物质财富的总和 C 精神财富的总和 8 文化节庆,植根于以前漫长的 A 工业文明时代 B 农耕时代 C 后现代文明时代 9 Maxmara推崇的不是某个社团或设计师个人显赫的名声,而是 A 联结集体创意的力量 B 投资人的力量 C 老板个人的力量 10 文化产业是 A “朝阳产业” B “夕阳产业” C “生态产业” 11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 A 资本 B 土地

C 创意 12 文化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 A 非经营性行业 B 经营性行业 C 慈善组织 13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作为国家政策文件被正式提出最早出现在 A 中国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14 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新城建设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分离和 A 融合 B 拆 C 毁 15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了几个战略保障,其中放在首位的保障是 A 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B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 加强组织领导 16 文化节庆这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基本内涵是 A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寻求综合效益 B 经济贸易活动 C 纯文艺活动 17 “文化”一词的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英文单词是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价值 课程文章

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 摘要 在我国, 随着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开展, 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所谓的建筑遗产既不同于任意标本式的文物建筑, 也并非包括所有老旧的建筑。一般意义上说, 它是指具有一定综合价值的历史建筑, 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 它是介于新生和失传之间的一种存在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消亡; 其次, 这些位于城市、乡村的建筑遗产又往往是一种见证物, 凝聚着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是叠加的历史信息的载体; 此外, 建筑遗产还具有社会性, 即使从物权的角度看, 个体对某一建筑遗产拥有所有权, 但就文化价值而言, 它又为人们的整体利益所系,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遗产, 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标志物, 往往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 历史遗产,这一表述指预留给尺度已扩展到全球的人类群体的愉悦的一笔财富,由不断积累的多种多样的物品构成:纯艺术及工艺美术的作品和杰作,人类知识及技能的所有成果及产品,这些物品被共同的对历史的从属汇集起来。在我们这个变迁中的,从未停止对其现实的普遍存在和趋势进行转换的社会,“历史遗产”成为大众传媒的关键词之一。它反过来有赖于一种制度及一种道德观念。建筑遗产,我们以前称之为历史性纪念建筑,但这两种表述不再是同义词。自20世纪60年代始,历史性纪念建筑,只不过是归入的新物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其所处时间和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的继承物的一部分。 关键词 文化遗产价值保护 建筑文化遗产定义 在文化遗产问题研究引人瞩目之际,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成果之际,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文化遗产学理论的研究。国内文化遗产研究渐次成为学界热点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各级政府高规格地重视文化遗产问题。中国政府不仅首次在中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而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不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屡屡获得成功。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代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鼓舞着人们在实用性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于 1972 年 10 月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会议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公约》。其中说文化遗产包括“古迹(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布局或与周边景色之协调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体或建筑群落) 和遗址( 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的遗址以及包括有考古遗址区) ”。这里讲到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古迹、建筑群和遗址,没有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器物、工艺品、图书文献等文物。当时公布这个公约主要是为了保

浅析19世纪欧洲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浅析19世纪欧洲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发表时间:2017-06-15T14:44:24.517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期作者:李文浩[导读] 通过解读该时期主要的三种保护思想与发展脉络,对于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19世纪欧洲建筑遗产的保护理论在思想与方式等方面对现代的古建筑保护理论有很大的影响与借鉴,通过解读该时期主要的三种保护思想与发展脉络,对于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建筑风格【中图分类号】TU-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2-0244-02 1.概述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建筑在风格上都在力求突出建筑个性,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法国古典主义阶段,在推崇古代经典的建筑比例、柱式与立面的同时,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也开始萌芽。一般而言,现代意义的欧洲或者世界范围内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开始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但在19世纪之前,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处于社会主流边缘的地位。从19世纪开始,由于社会与经济的爆发式发展,大量的古建筑与遗址被破坏,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才正式的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同时,相关的保护思想也得到了发展。 2.19世纪欧洲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2.1 法国的“风格性修复”理念 法国的“风格性修复”理念是19世纪欧洲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演变的开端,其理念曾兴极一时,在此基础上,法国进行了大量建筑遗产的修复工作,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同时,借助法国“风格性修复”理念,也推动了意大利、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 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在法国开始盛行,较多文学作品中都充斥着中世纪建筑与教堂的浪漫气息,这也间接地提升了人们对于古建筑遗迹的关注与热爱,为保护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维奥莱·勒·杜克(Eugene Emmanuel Viollet-le-Duc)为核心的建筑师开始开始寻求对破坏之后残留下来的建筑遗产的“修复”工作。勒·杜克对于“修复”工作这样解释:“修复一词,以及修复活动本身,都属于现代事物。要修复一座建筑,并不是去保存它、修缮它,或是重建它,而是将它恢复到完完整整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可能在任何时期内部都未曾出想过”。勒·杜克强调对于已经残破的古建筑,前期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考证,按照遗留下来的资料对建筑进行修复。同时,他强调建筑内部结构与外立面在风格形式上的统一,要恢复其“最初始”的样貌。然而,在“风格性修复”指导下的保护工作,由于较多建筑并未遗留下过多的资料,导致在修复过程中过多的凭借建筑师主观臆断和猜测,而且欧洲的石材建筑有的并非在同一时期内建造而成,建筑本身或许有两种甚至三种建筑风格,因此,过于强调建筑风格的“统一”与“完整”反而使得修复工作破坏了建筑本身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信息。 2.2 英国的“反修复”理念 英国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沿用了法国“风格性修复”理念,推按照“最初设计者”的风格与样式对现存的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依靠建筑师主观倾向与判断的“个人主义”改造,使得保护后的古建筑丧失了其应有的原真性。这一现象在不久之后就遭到了以约翰·拉金斯(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代表的艺术评论家与建筑师的反对,而他们发对的观点被称为“反修复”理念。 “反修复”理念的支持者反对将建筑遗产保护视为建筑师个人的作品恢复到“最初的风格”,而应将建筑视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并且指出“风格性修复”的结果是为后人存留一座“假古董”。支持者们认为建筑立面、结构、细部等反应的是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建筑遗产应当被视为“活”的事物,其应如同人一样具有“生与死”,将抛砖垒土视为建筑生命的开始,将坍塌破灭视为建筑生命的终结,对其进行“风格性”修复也无法改变最终坍塌的结局。“反修复”理论提出对于古建筑一般性问题进行被动性的维护与保养;对于修缮应使用现代的材料,并加以标注、区分;对于已经坍塌和破损严重的古建筑应顺从客观规律的发展,将自然地保存视为最佳的保护方式。 2.3 意大利的“文献性修复”与“历史性修复” 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在建筑遗产的保护内容与方式与社会团体与市民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水平上一直走在欧洲的前列。在法国的“风格性修复 ”与英国的“反修复”成为19世纪早期欧洲建筑遗产保护的主流理念之际,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受到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此影响之下,意大利的文物保护工作却并未像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照搬“风格性修复”或者“反修复”理念,而是总结在不同保护理念之下对建筑遗产所造成的影响,取不同保护理念之长,在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文献性修复”与“历史性修复”的保护理念。 “文献性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风格性修复”与“反修复”的折中理念,但更倾向与“反修复”。认为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是对于建筑历史原真性与现实真实性的保护,包括了最初的建筑材料、风格、形态与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其进行的改造与修复;而对已经破损和残缺的建筑,根据科学、准确的文献资料,用当代的材料进行可识别、可区分的修复,其材料的特性、颜色、形状不能与相关资料有太大的反差;对没有历史考据的建筑遗产,即使对于建筑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也是一种“破坏”。 “历史性修复”可以被看做“风格性修复”与“文献性修复”的折中理念,但更倾向于“风格性修复”。其认同勒·杜克“修旧如旧”的观点,认为建筑遗产理应呈现出历史文献资料与图纸中所记载的风格与形态,但坚决反对将建筑遗产还原到建筑师“自我臆想”的初始风貌。“历史性修复”强调不能破坏建筑遗产的整体风格,但却提倡在局部使用当代的新材料与新结构。 3.小结 十九世纪的欧洲建筑遗产理论发展对现代保护理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期间的建筑遗产修复工作与保护理论、理念的丰富与提升,为二战之后全世界的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不仅使古建筑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与群体参与到建筑遗产的保护中,而且也得到了欧洲国家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同时,鉴于上述三种思想之下的保护实践为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警示与参照。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