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一.抗蠕虫药
分为驱线虫药、抗吸虫药和驱绦虫药。

一、驱线虫药

1、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敌敌畏而毒性增强10倍。颜色变为深棕色为变质。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主要用于驱除家畜的胃肠道线虫,如蛔虫、对姜片虫也有效,也可用于体外寄生虫的驱杀。中毒以家禽最为敏感,牛次之,猪较能耐受,中毒后用阿托品和解磷定解救,雌性动物较雄性动物敏感。肺部有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时,应用本品可导致反应加剧,甚至窒息死亡。

2、敌敌畏:主要用于犬、猫、猪蛔虫等肠道线虫的驱除,也可外用(1%体表喷雾)。

3、左咪唑(左旋咪唑):溶液变色和混浊时即失效。内服、注射及透皮给药均易吸收,连续用药无蓄积性,除驱虫作用外,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双相调节作用,即大剂量时抑制免疫系统,小剂量时能兴奋免疫系统,从而增强免疫功能。用左咪唑后不久进行疫苗接种有增加过敏反应的可能,也增加动物的应激性,因此,需做好抗过敏反应的准备。具报道,以左咪唑葡聚糖微粒按0。8%浓度配合鸡新城疫Ⅱ系能提高抗体滴度而增强免疫效果,尤其在法氏囊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受抑制时可能更有意义。左咪唑一般安全,但用量过大也可产生毒性反应,中毒后可用阿托品等治疗。常用制剂有左旋咪唑片剂和注射液。

4、丙硫咪唑(抗蠕敏):具有广谱驱虫作用,对畜禽大多数线虫、吸虫、绦虫、棘头虫都有驱杀效力,它是防治常见的线虫病、绦虫病、吸虫病的优良药物,并且对奶牛急性贝诺孢子虫也有高效(对慢性病无效)。



5、甲苯咪唑(甲苯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以对畜禽的主要线虫、某些绦虫也有效。

6、噻吩嘧啶(抗虫灵):水溶液遇光易变质,应临用时配制。具有广谱低毒的特点,对胃肠道线虫有良好的驱除作用,而且对成虫和幼虫都有效,是重要的驱线虫药。常用于畜禽线虫病的防治,连续应用可产生耐药性,因此不可做饲料添加剂,而且对左咪唑耐药者不可再用本品。本品安全范围较大,不宜用于极度虚弱的动物。

7、阿维菌素类于七十年代中期由美国默沙东药厂发现并开发,为一多组分复合物; 是由阿弗曼链霉菌经液体发酵产生,是一类新型广谱杀虫类抗生素。

1)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味。在醋酸乙酯、丙酮、氯仿中易溶。在甲醇、乙醇中略溶,在正己烷、石油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7~162℃。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虫体外周神经释放γ-氨基丁酸加强

或使它与受体结合加强,从而使虫体麻痹而死亡。

阿维菌素对寄生于家畜体内外的多种寄生虫(如线虫、蝇、蚤、虱、螨、啤等)和农作物害虫(如二点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都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临床资料表明,本品几乎对所有的线虫和节肢动物,不考虑它们的寄生和种属,一次口服给药或经非肠道给药剂量在0.01~0.2mg/kg体重时,虫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2)伊维菌素(灭虫丁):本品为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驱虫药。本品与阿维菌素作用机制相同。对线虫是通过GABA的作用,阻断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传递;对节肢动物是神经肌肉间传递而合中心体麻痹直至死亡,由于绦虫和吸虫不以GABA为传递介质,故无抗绦虫、吸虫作用。

伊维菌素具有高效、广谱驱线虫作用,对体外寄生虫也有效,而且对左咪唑、甲苯唑等的耐药虫株也有良好的效果。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常用制剂有伊维菌素片剂和灭虫丁注射液。猪用后28d内,羊用后21d内肉不得食用。

主用于防治家畜线虫病、螨病及其他寄生性昆虫病。皮下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牛、羊0.2mg 猪0.3mg

【规格】 (1)1ml∶0.01g(1万单位) (2)2ml∶0.02g(2万单位) (3)5ml∶0.05g(5万单位) (4)50ml∶0.5g(50万单位) (5)100ml∶1.0g(100万单位)

8、苯硫苯咪唑(Fenbendazole)

又名芬苯哒唑,为20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司特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驱虫药,国外药典尚未收载。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在甲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溶解。在稀酸中微溶。熔点为231~236℃。

本品为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对多种动物的多数线虫及其幼虫有较强的驱除作用, 对各种胃肠道线虫、绦虫均有较高的驱虫效果,主要是干扰虫体能量代谢。

本品的优点是适口性好,加药饲料也易被厌食动物摄取; 毒性小,临床使用安全。国外已广泛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寄生虫病的防治。

该产品由陕西江汉制药厂研制生产,1993年被批准为二类新兽药,主用于畜禽胃肠道线虫病和绦虫病的防治,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马、牛、羊、猪5~7.5mg 犬、猫25~50mg 禽10~50mg。

9、奥吩哒唑(Oxfendazole)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本品在甲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奥吩哒唑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辛泰史克( Syntes )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驱虫药,英国兽药典1985年版已收载。抗蠕虫药。用于畜禽线虫病和绦虫病;奥吩哒唑驱虫活性比苯硫咪唑高一倍。

作用机理:奥吩哒

唑为苯并咪唑类驱虫药,易被消化道吸收,反刍动物比

单胃动物吸收较少,其作用机理为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导致寄生虫因缺乏能量而死亡外,因为奥吩哒唑对无延胡索酸还原酶的虫体也有效,因此可能还存在其它机制。

二.驱绦虫药
1、氯硝柳胺(灭绦灵):对畜禽绦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主要用于畜禽绦虫病的防治,给药前需空腹一夜,此外,对一些吸虫如前后盘吸虫、双口吸虫及其幼虫也有驱杀作用,且能且于灭钉螺。

2、槟榔碱:主要用于犬绦虫、鸡绦虫、鸭、鹅绦虫的驱除。具有高效、用量小以及用药方便的特点。中毒后可用阿托品解救。

Loading...
三.抗吸虫药


(一)主要抗血吸虫的药物

1、吡喹酮(praziquantel):为吡嗪异喹啉衍生物,为广谱抗吸虫药和驱绦虫药,尤以对血吸虫有杀灭作用而受重视。本品是高效低毒的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血吸虫病和绦虫病,本品毒性较小,黄牛静注可出现步态不稳、发抖,但短时间内可自行恢复。治疗猪囊虫商可能出现囊液毒液吸收反应,可静注高渗葡萄糖、碳酸氢钠,以减轻反应。对线虫和原虫感染无效。常用制剂有吡喹酮片剂和针剂。

(二)主要抗肝片吸虫的药物

1、硝氯酚(拜耳9015):内服不如注射效果好,但吸收后排泄慢,给药后一周内乳汁不能食用。主要用于牛、羊、猪的肝片吸虫病的治疗,疗效高,毒性低,用量小,且对成虫和幼虫都有效。中毒后用强心和保肝剂对症治疗,但禁用钙剂。常用制剂有硝氯酚片剂和注射液。

2、硫双二氯酚(别丁):主要用于吸虫、绦虫的驱除,对肝片吸虫的成虫、前后盘吸虫的幼虫效力高,是防治肝片吸虫病及绦虫病的常用药,但需二次用药。

Loading...
第二节 抗原虫药
一、抗球虫药


艾美耳属球虫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
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

艾美耳属球虫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鸡球虫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是发病频繁并造成养鸡业(尤其是肉鸡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致死率在鸡的各种疾病中居第二位,而在导致鸡增重下降、生产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则是第一位的。据统计,世界上由于鸡球虫感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在5亿美元左右,在我国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用于防治的费用在10亿元左右。球虫病系由原生动物门的艾美耳属所感染的其发病率是全球性的,所有禽类都可感染本病。鸡球虫病及其危害在鸡身上已经发现有9种,但只有6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性。 球虫会破坏肠壁而

导致饲料报酬低、生长慢,死亡率增加。在球虫感染中, 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对鸡群胁最大。

(一)、球虫药及其应用原则

目前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预防、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三种途径。药物预防是目前预防球虫病爆发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生产中,饲料生产企业在鸡饲料生产中一般都要加入防治球虫病的药物。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及频繁使用等原因,抗药性已经明显显现,防治效果下降, 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药效高、无抗性、使用经济的新药出现。

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抗球虫药物只有十几种,为延缓抗性的产生,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国家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有预防用药的观点,选择理想的抗球虫药,注意抗球虫药作用阶段和作用峰期,定期变换或联合用药,采用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法。

轮换用药:即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交换使用不同的抗球虫药
穿梭用药:即在鸡的一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药物。
(二)、球虫生活周期



1.第一无性周期

2.第二无性周期(共需4.5d)

3.有性周期(需2d)

(三)、抗球虫药药效评价

1)指标:

ACI=(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指数+卵囊指数)

2)评价标准:

ACI>180为优秀,179-160为良好,159>ACI>121为差,ACI<120为无效



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对宿
主细胞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

(四)、抗球虫药介绍

自40年代首次出现专用抗球虫药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50余种;呋喃类、四环素类和大多数磺胺药,由于疗效不佳,毒性太大而逐渐淘汰。目前,在不同国家中,应用于生产的只有20余种,大致分为两大类: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

1、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的特性是具有促进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能力,虽然早在30年前就已被发现(Berger等,1951),但其抗球虫活性是在分离出莫能霉素并确定其特性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Shumard和Callender,1967)。自那以后,相继从链丝菌和其他霉菌的发酵物中分离出多种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其中,莫能霉素、拉沙霉素和盐霉素很快广泛被应用于养鸡业。

(1)、莫能霉素(Monensin)

莫能霉素又称牧宁霉素、瘤胃素、可胖、欲可胖等,自1971年被引入美国后就成为预防肉鸡球虫病的首选药物,很快占领了市场(80%)。这类药物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①有很广的抗虫谱,对鸡的6种球虫都有活性
②没有严重的耐药性问题(Jeffers,1978)

 

 【作用与用途】 莫能霉素是肉地桂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为聚醚类离子载体

抗生素的代表药,是较理想的抗球虫药,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艾美耳球虫等均有高效。就目前来说,在降低死亡率、提高增重等方面,尚优于其它早先常用的传统抗球虫药。曾在美国广泛使用,销售量居各种抗球虫药之首。已广泛用于世界各地。

【作用机理】莫能霉素杀球虫的方式是以干扰球虫细胞内K+及Na+离子之正常渗透,使大量的Na+进入细胞内。随后为平衡渗透压,大量的水分进入球虫细胞,引起肿胀。为了排除细胞内多余的Na+,球虫细胞耗尽了能量,仍无法排除,最后使球虫因耗尽能量且过度肿胀而死亡。因其独特的杀球虫作用,与一般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不同,所以较难产生抗药性。莫能霉素杀死球虫的时间主要是在球虫生活周期中之早期—子孢子阶段时发生,在其未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前即将其杀死。然而有些少数“漏掉”,未被杀死的子孢子,继续发育,莫能霉素仍能继续在第一世代裂殖子及第二世代裂殖子时发挥作用,将其杀死,使排出体外的球虫卵囊减少至最低的数目。

另外,使用莫能菌素在体内对产气荚膜芽胞梭菌有抑制作用,可以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注意事项及应用】

①本品不能与其它抗球虫药并用,与盐霉素合用,仅存在等加作用,无协同作用。

②禁与泰妙霉素和竹桃霉素并用,否则引起严重生长抑制,甚至中毒死亡。

③马属动物禁用。

④产蛋鸡禁用。

【用法与用量】本品适用于肉鸡及育成期蛋鸡饲料,肉鸡给药浓度一般为100~120mg/kg。

(2)、盐霉素(Salinomycin)

又称优素精、球虫粉、沙利霉素。外文名称有Salinomycium、Eustin、Coxistac、Biocox。商品名为优素精(Eustin),为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东京研究所1968年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的培养物中提取的产物,是第三个上市的离子载体类抗生素。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其钠盐性能稳定,溶于水。但在酸性环境下逐渐失活。

【作用与用途】:对尚未进入肠细胞内的球虫子孢子有高度杀灭作用,对裂殖体有较强抑制作用。作用机理是促使钠离子和水过多进入球虫细胞而使其膨胀破裂。对多种球虫有效,对巨型和布氏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弱。由于药效高,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故在国内外应用很普遍。1983年在国外开始使用,耐药性产生慢,与其它常用的非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

【注意事项】


①本品安全范围较窄,应严格限制用药浓度,如给药浓度过大和使用时间较长,会出毒性作用,在临床上可见鸡共济失调和腿无力,采食量下降和体重减轻。

②本药会使蛋壳质量和产蛋量下降,故产蛋鸡不宜使用。

③肉鸡屠宰上市前,应停药5d。

④禁与泰乐霉素并用。

(3)、拉沙霉素(Lasaiosidum)

又称拉沙洛西,球安(Avatec)。球安由瑞士罗氏化学公司生产,它是由拉沙链霉菌(Streptomyceslasaliensis)发酵而制成的聚醚类抗生素。

【性状】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钠盐溶于水,溶点为165~171C,多制成25%预混剂供用。

【作用与用途】作用机理与莫能霉素相似,但具有不同的离子亲和力,可接受二价阳离子以及单价阴离子。对多种球虫有效,其中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和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弱些。

虽然拉沙霉素正常剂量使用时是聚醚类离子载体药中毒性最小的,但二价阳离子代谢的影响明显增加了鸡体水的排泄,以致较高剂量使用同时出现垫料潮湿的问题。饲料中给药浓度超过150mg/kg,会出现生长抑制和中毒。肉鸡屠宰前5d须停药,产蛋鸡禁用。

(4)、那拉霉素(Narasin)

又称纳拉星,商品名为Monteban。本品是由生金色链霉菌发酵而制成的聚醚类抗生素霉素非常相似。

【性状、作用与用途】与莫能霉素相似。

【用法与用量】混饲给药浓度为50~80mg/kg,超过80~100mg/kg有毒性作用。那拉霉素50mg/kg和尼卡巴嗪50mg/kg联合使用,药效比两种药物分开使用要强得多,已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做成商品投放市场。

(5)、马杜拉霉素(Maduramasin)

1990年美国氰胺公司获准在我国登记注册, 美国产商品名为加福(Cygro)。中国产商品名为抗球王(河南三宝)。

本品是一种较新型的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是由放线菌发酵而制成的。

【作用与用途】本药能有效地控制6种致病性艾美耳球虫,对其他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虫株也能有效地控制。

作用机理与莫能霉素相似。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使用,但不容乐观的是,最近国外也有马杜拉霉素的耐药虫株出现。

【用法与用量】推荐给药浓度为5mg/kg,这一浓度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效果,而对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安全性:安全范围狭,较高浓度下鸡易中毒。

蛋鸡禁用,宰前5d停止给药。

不得用于其它动物

(6)、山度拉霉素(Semduramicin)。

山度拉霉素是一种抗鸡球虫新药,由玫瑰红马杜拉放线菌直接发

酵生成。

预混剂为晶状粉末。它的研制及其抗球虫作用最早由Glazer等(1991)撰文报导,并指出20~30mg/kg山度拉霉素的抗球虫效力至少等于60mg/kg盐霉素标准量。

McKenzie等(1993)通过5项组合试验进行了含量分析,确定了该药抗球虫的最佳用量为25mg/kg。

(7)、海南霉素钠

本品是上海药物研究所于80年代初从我国海南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经进一步开发而成的新型多醚类抗生素。海南霉素是我国研制开发的一类新兽药(1993年被农业部批准,通常使用钠盐)。

本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带有卡那霉素抗性质粒的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亦有抑制作用。本品作畜禽促生长和抗球虫药物(75~100PPm)混饲添加剂均取得好的效果。

【安全性】按100、200、300、400ppm四种剂量分别混于饲料中,鸡自由采食两个月,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发现中毒症状,经解剖和组织切片观察,各组织器官未见异常

【剂型】海南霉素销预混剂

【用法用量】混饲每1000kg 饲料鸡预防量750g 治疗量1000g。

【停药期等】产蛋期禁用;宰前7d停止给药.

2、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

这类药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性质或作用机理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磺胺类

(1)磺胺类药(SQ, Esb3,SM2)

【作用与用途】主要作用是抑制球虫的生长和繁殖,并无直接杀虫作用。

【作用机理】是与对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形成,最终影响核蛋白的合成,抑制球虫的生长与繁殖。

【作用峰期】磺胺类的抗球虫作用一般认为主要影响球虫第二代无性繁殖,对第一代裂殖体亦有抑制作用。

【注意事项】用于治疗时,必须使用足够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才能收效。否则球虫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将这种耐药性遗传好几代。

(2)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别名为菌必灭, 本品治疗鸡球虫病时,以间断投药较为安全。用含此药0.5%的饲料喂或以0.2%的饮水混饮,连用3d,间隔2d,再用3d。发生爆发性球虫病时,可连续饮水给药5d。

(3)、磺胺喹恶啉(Sulfaquinoxalinum,SQ)

【性状】淡黄色结晶或粉末,无臭,难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主要作用无性繁殖期第二代裂殖体,故在感染后第3~4d作用最强。抗虫谱:对巨型、布氏、堆型艾美耳球虫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球虫产生免疫力无影响: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鸡、火鸡球虫病。

①给药浓度超过标准1~2倍以上,连用5~10d,鸡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循环障碍、肝脾出血、坏死、红细

胞和淋巴细胞减少、产蛋量下降以及其它与维生素K缺乏有关的症状。

②肉鸡屠宰前10d须停药。肉用仔鸡幼雏期、产蛋鸡和16周龄以上种鸡,尽量不用或少用此药。

③由于磺胺药已临床应用数十年,不少球虫已产生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因此,本品应与其它抗球虫药如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并用。

【用法与用量】

预防给药浓度:120mg/kg(饲料)或66mg/L(饮水),

治疗给药浓度:比预防浓度高4~5倍,

给药方式:一般采用间隔投药法即连用3d,停药2d,再用药3d。

(4)、磺胺二甲氧嘧啶(SDM)

磺胺氯吡嗪钠ESb3(磺胺氯吡嗪钠=三字球虫粉)

【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为磺胺类抗球虫药,国外多于球虫病爆发时治疗用。混于饮水或饲料中,对鸡球虫病治疗作用显著。

【用法与用量】三字球虫粉含磺胺氯吡嗪30%,饮用时,每吨饮水加1000g;混饲时,每吨饲料加2000g,连用3d。

【注意事项】

(1)毒性虽较磺胺喹恶啉低,但长期应用仍能发生中毒。因此,只能按推荐的饮水浓度饮用3d(最多不超过5d)。

(2)16周龄以上鸡群和产蛋鸡禁用。

(3)肉鸡上市前,应停药4d。

(5)、磺胺间甲氧嘧啶(SMM)

<2>、均三嗪类(杀球灵、百球清=托曲珠利 )

(1) 杀球灵 (Diclazuril)

商品名:刻利禽(Clinacox),含杀球灵0.5%。性状:微黄色至灰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双甲亚枫。性质较稳定,可与其它生长促进剂和化疗药并用。

【作用与用途】新型广谱抗球虫药,具有高效、低毒特点,是目前用药浓度最低的一种抗球虫药,

抗球虫作用峰期: 在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早期阶段。1 mg/kg浓度能完全有效地控制鸡盲肠球虫病的发生和死亡及堆型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吸收障碍,其效果优于莫能霉素、氨丙啉、拉沙霉素、那拉霉素、尼卡巴嗪和克球粉等抗球虫药。其缺陷是长期用药可能出现耐药性,因此,建议“穿梭”用药或短期使用或与其它药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

①本品药效期较短,停药1d,抗球虫作用明显减弱,2d后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必须连续用药以防球虫病再度爆发。

②由于用药浓度极低,药料必须充分拌匀。

(2) 百球清=托曲珠利 (Toltrazuril)

商品名:Baycox 。百球清的抗球虫谱非常广(所有艾美耳球虫、细胞内的所有发育阶段),不仅对鸡、火鸡所有球虫显著有效,而且对鹅、鸽的球虫也十分有效,证明对野外许多分离株

,其中一些为其它抗球虫药的耐药株也十分敏感。对哺乳动物球虫、肉孢子虫和弓浆虫亦有作用。非常适用于治疗和预防。吸收率至少有50%,肝、肾的药物浓度最高,活性物质不积聚,可以从所有组织中消除,半衰期为2d。安全范围大(耐受10倍以上剂量)。

百球清优点

①由于百球清作用于所有细胞内阶段,治疗2d就足够了。

②由于产品不影响免疫的产生,通常不需要追加治疗。

③甚至感染3~5d后仍然可以用百球清成功地进行治疗。

④由于作用机理不同,与离子载体类结合使用可以得到补充作用。

【用法与用量】 250mg/L混饮,连用2d。

(3) 吡啶类 (氯羟吡啶)

克球粉(Clopido1)=氯羟吡啶, 商品名为可爱丹(Coy den)。另外名称有克球多,康乐安。

【作用与用途】克球粉是我国大量生产、使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之一。它对7种鸡艾美耳球虫均有良效,特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其抑制作用超过杀灭作用,可以使子孢子在上皮细胞内或巨噬细胞内不能发育长达60d。对球虫的活性高峰期是子孢子期即感染后第ld,故用于治疗时毫无价值。有资料证明:本品能抑制球虫免疫力的产生,停药过早往往导致球虫病爆发。国外实验室以及我国临床资料表明,球虫对此药易产生耐药性,连续应用2~3年,其抗球虫指数明显下降。

【注意事项】

①肉鸡必须连续应用,后备鸡群可连续喂至16周龄。

②产蛋鸡禁用,肉鸡上市前应停药7d。

③不宜常年使用,应变换用药。

【用法与用量】预防给药浓度为每吨饲料加克球粉125~150g。可爱丹—25是含25%原药的制剂。

(4) 抗硫胺素类(氨丙啉) (Amprolium)

别名安宝乐

【作用与用途】 氨丙啉最早是由美国默克公司在1959年开发的。由于高效、安全、不易引起球虫耐药性等特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合成路线:它是以生产维生素B1的中间体为原料,经环合,水解开环,再进行重氮化使氨基转化为羟基,经缩合反应而得成的。

作用峰期:该药对生活史周期第3d出现高峰作用,主要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阻止其形成裂殖子;对有性繁殖和子孢子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故在感染后第3d用药,对球虫的抑制作用最强。

抗球虫谱: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布氏和巨型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弱,故最好采取联合用药,以增强药效。

【作用机理】 是干扰球虫的维生素B1(硫胺素)的代谢,所以若给药浓度过高,易使雏鸡患硫胺素缺乏症。并且给

药期间每kg饲料中硫胺素含量不应超过10mg,以免影响药效。

对免疫力的影响:该药在治疗浓度下也不能全部抑制球虫产生卵囊,所以用该药治疗的鸡群对球虫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注意事项】

①本品性质虽较稳定,但混入鸡饲料中长期保存,能逐渐灭活,因此,配制的药料应在两个月内用完为宜。

②毒性虽低,但长期应用高浓度,能引起雏鸡硫胺索缺乏症状,增喂硫胺素虽可减弱毒性反应,但在每千克饲料中硫胺素含量超过10mg时,抗球虫作用即开始减弱。

③肉鸡上市前应停药7d。

④此药于1960年左右上市,1968~1974年已查到耐药虫株,故也不宜使用过久,不能一用到底。

【用法与用量】预防给药浓度为40~250mg/kg,常用100mg/kg,可加入饲料或饮水中投服。治疗给药浓度可采取250~500mg/kg先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

联合用药的必要性:有鉴于氨丙啉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等小肠球虫作用较弱,故常与其它抗球虫药联合使用,于是出现了如下产品:

【制剂】

①复方氨丙啉(amprolmix),又称加强氨丙啉(amprolplus)。由氨丙啉25%和乙氧酰胺苯甲酯1.6%组成,药效比单纯氨丙啉强得多。预防给药浓度为66.5~133mg/kg,治疗浓度可加倍,停药期7d。

②强效氨丙啉(pancoxin),由氨丙啉20%,乙氧酰胺苯甲酯1%和磺胺喹恶啉12%组成,药效比复方氨丙啉更强。给药浓度与复方氨丙啉相同,最高不得超过165mg/kg。停药期7d。

(5) 均苯脲类(尼卡巴嗪) (Nicarbazin)

抗虫谱:对柔嫩、毒害、堆型、布氏和巨型等艾美耳球虫均有预防作用。

【作用与用途】该药主要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球虫生活史的其它各阶段无效,故对球虫的活性峰期在感染后第4d,感染后48h用药,能完全抑制球虫发育;若在72h后给药,则效果降低。

耐药性:球虫对本品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在各种化学抗球虫药中是最慢的一种。自1955年有商品供使用以来,到1967~1982年才报道出现耐药虫株,并且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抗球虫药,故常被用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中。

应用实践:许多欧美用户在肉用仔鸡生长3~4周时使用尼卡巴嗪,后期使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

对免疫力的影响:使用本品后,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并且对鸡似乎尚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故颇受养鸡者欢迎。

【用法与用量】蛋鸡幼雏和中雏期饲料中加100~200mg/kg,肉用仔鸡饲料中加100~125mg/kg。

【注意事项】

酷暑期间如室温达40℃,若用尼卡巴嗪,能增加

雏鸡死亡率;在组织中消除缓慢,肉鸡上市前应停药4d。

(6)植物碱类(常山酮) (Haloflaginone)

常山酮(Haloflaginone)速丹为商品名。它是从药用植物常山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现已能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为常山碱衍生物。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结晶性粉末。性质稳定,多配成0.6%预混剂,可长期保存。

【作用与用途】 为新型广谱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的裂殖体,对柔嫩、毒害、巨型等多种艾美耳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其抗球虫指数甚至超过聚醚类抗生素。

【用法与用量】 预防浓度为每吨饲料中加3g或每吨饲料加预混剂(含常山酮0.6%)500g,混饲。




应用实践:本药在穿梭用药中,据美国佐治亚大学试验,效果最好为幼雏期用莫能霉素和中雏期用常山酮。

安全性:本品安全范围大、鸡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与其它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故在其它抗球虫药已显现药效下降的养鸡地区,可作为首选。

残留:用药后,肌肉、脂肪及内脏内均无药物残留。
【注意事项】
药料要充分拌匀,6mg/kg浓度即影响适口性,使部分鸡采食减少,9mg/kg

则大部分鸡拒食。产蛋鸡禁用。肉鸡屠宰前应停药4d。

二、抗锥虫药
1、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具有抗锥虫和梨形虫作用,剂量不足可产生耐药性,一般临用时配制,溶液变深棕褐色即为变质。主要用于防治家畜伊氏锥虫病,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对巴贝斯焦虫病和梨形虫病也有高效,可与土霉素或SM2联合应用效果更好。一般动物治疗时无毒性反应,大剂量中毒时可用阿托品和输液等对症治疗。

2、喹嘧胺(安锥赛):主要用于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治疗量对牛安全,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

3、新胂凡纳明(九一四):遇光和空气易氧化,颜色变深者为变质,毒性增强,高温使氧化加快。临用时以注射用水配成溶液立即使用,否则变为浓茶色则不可再用。本品有一定的蓄积性,连续用药需间隔3~4d。除能抑杀锥虫外,还有抗菌作用。主要用于家畜伊氏锥虫病的早期治疗。对慢性病例能减轻症状。常与那加宁交替使用。也可用于传胸、牛、猪肺疫、大叶性肺炎等的治疗。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可出现毒性反应,可用二巯基丙醇治疗。

注意事项:

1)静脉注射不可过快,不得漏出血管外,否则会引起血管周围炎和坏死。

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Loading...
三、抗梨形虫药
1、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抗焦虫素):对牛、羊的巴贝斯虫病、猪、犬的梨形虫病有良好的效果

。本品安全范围小,治疗量即可出现胆碱能神经症状,可用阿托品解救。用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可防止反应出现。常用制剂为阿卡普林注射液皮下注射。

 2、青嵩素和青嵩琥酯:有抑杀疟原虫、球虫、弓形虫、梨形虫的作用。用于球虫病、弓形虫病、环形泰勒梨形虫病、双芽巴贝斯虫病的治疗。常用制剂有青嵩琥酯片、青嵩素混悬注射液。

Loading...
四、抗弓形体及禽组织原虫与血液原虫药
1、乙胺嘧啶(息疟定、达拉匹林):粉末剂。

用途:

1)用于治疗家畜和家禽弓形体病。由于能分布于各组织中,故能产生良好疗效。与磺胺嘧啶等联用,能集中于脑组织中,对弓形体性脑炎的治疗有特效。

2)用于禽球虫病、鸡住白细胞虫病、鸡和火鸡及鹅的滴虫病、疟原虫病的治疗。通常与SDM、SMD、SIZ按1:1混合应用,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原虫对乙胺嘧啶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与磺胺药联用,可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2、甲硝唑(灭滴灵)和二甲硝咪唑

用途:

1)抗原虫作用:组织滴虫、纤毛虫、阿米巴和滴虫

2)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多型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密螺旋体多有抑制作用。对破伤风梭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细菌产生的毒素无作用。故治疗破伤风时需与抗破伤风毒素联合应用。(优于青霉素)

用药量过大或过久,会产生不良反应,两者均禁用于产蛋禽、孕畜、哺乳畜。

常用制剂有:甲硝唑片剂、二甲硝咪唑片剂和注射液、预混剂。

3、磺胺药:如SD、SDM、SMD、SMM等通过抑制叶酸代谢而能抑制弓形体的滋养体生长,产生抗弓形体作用。与乙胺嘧啶、磺胺酰氨苯砜、TMP联用产生协同作用,治疗畜禽弓形体病可获得良好疗效。

Loading...
第三节 杀虫药
一、有机磷杀虫药
1、蝇毒磷与皮蝇磷:用于杀灭体外寄生虫;蝇毒磷尚能驱除胃肠道线虫;皮蝇磷主要用于防治皮蝇蛆(qu)病。本品是有机磷中唯一能用于乳牛的杀虫药。外用以0.05%乳液药浴或喷淋。

注意事项:

(1) 用药后不能再用其他胆碱酯酶抑制剂

(2) 处于应激状态、衰弱及幼年病畜、孕畜禁用。

(3)皮蝇磷不适用于乳牛;肉牛宰前7d停药。

(4) 有色鸡不宜用蝇毒磷。

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

1、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为广譜、高效杀虫药。对体外寄生虫(如蜱、螨、蚤等)及蟑螂、农业害虫有杀灭作用。速效而无残留及无污染。维持药效达42d以上。

2、戊酸氰菊酯(速灭菊酯):对蜱、螨、蚤、蚊等有强触杀作用,还能杀虫卵。故一次用

药即可。安全,尤适用于对有机磷敏感的畜禽,喷雾、涂布、药浴均可。

注意事项:配水乳剂水温不宜超过50℃,且忌与碱性药物配伍。药液稳定,经常30d效力不变。

三、脒类杀虫药

双甲脒:为合成广谱杀虫药。对蜱、螨、蚤、蝇有杀灭作用。对人畜及蜜蜂无害。用于杀灭人畜及蜜蜂寄生虫。喷洒、喷雾、肌肉注射均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