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XX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是推进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奋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施意见》(X委发〔2018〕X号)及《XX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2018-2019)》(X民创领办〔2018〕X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县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特征,以奋力建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阶段性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服务,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在办实事中加强团结,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群众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目的。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

动力,不断开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二、工作内容

(一)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少数民族就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摸清民族地区劳务输出情况,探索建立创业、融资、贷款等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青年提供更多更优创业就业机会。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多渠道确保民族地区群众持续增收。

责任部门:就促股、就业局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建设,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责任部门:医保局、居保局、社保局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三)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保险相关业务指导,提高办理业务水平。组织经办服务培训1次以上,根据各乡镇业务办理水平,采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各乡镇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各乡业务办理水平,努力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责任部门:居保局、医保局、社保局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四)全面做好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特殊人群补助代缴工作。全面落实省、市社会保障专项扶贫工作要求,对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人员、特困人员进行排查,对应参未参人员全面参保,落实好补助代缴事宜。

责任部门:居保局、医保局、社保局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五)加强人事人才工作。着力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示范。认真落实攀枝花市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加分政策,加强定向招聘少数民族人才工作,解决民族地区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在招聘人才过程中,通过加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式选拔精通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的紧缺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遴选工作,鼓励到民族乡镇发展创业、贡献服务。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民族工作部门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优选拔工作。

责任部门:公事股、考试中心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六)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宣传工作,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相关政策的认知,积极深入基层为民族地区群众讲解就业、医疗、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相关政策知识,现场开张业务办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热情为民族地区群众做好各项服务。

责任部门:各股室、直属单位

完成时限: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是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是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全局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强力推进,务求实效。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全局意识,把要创建工作当成年度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凝心集智聚力,同心同向同步,形成各负其责、团结协作的工作合力。

(三)创新形式,突出特色。要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真正体现人社部门特色。结合精准扶贫和“四好村”等相关工作,找准创建活动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组织开展富有特

色的创建活动,增强感染力,实现相融互动、整体提升。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宣传标语、展报、网站等宣传手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先进事迹,为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