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韵自多情的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的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的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的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的阅读答案

【篇一:期末试题】

>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7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

的苍蝇蚊.

慧。

(1)在文中的()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分)

(3)结合语境,解释“相形见绌”的意思。 (2分)

相形见绌:

(4)用“无论??还是??都??”写一句话。 (2分)

2、填空 (10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悠然见南山。

(5)《登飞来峰》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

是:,。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其身处逆境仍关心社会的博大

胸怀的诗句是:

,。

(7)古代有很多送别诗句流传至今,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一日,大副又酗酒,船长在记事簿上写道:“大副今日酗酒。”次日,大副值班,见船长记其酗酒,灵机一动,提起笔来也写道:“船长今

天没有酗酒。”

大副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他这样说的“高明”之处是什么?

答:

4、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情节。(100字左右) (5分)

二、阅读(65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9题(15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

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2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性嗜酒...

( )

(3)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饮少辄醉..

()

6、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7、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

8、五柳先生和醉翁同爱饮酒,其饮酒的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1)“五柳先生”饮酒:

(2)“醉翁”饮酒:

9、上述两个文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请写在空格上。(2分) 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

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

(二)阅读课文《藤野先生》的片段,完成10-14题。(15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

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

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

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

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

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

化了。

10、“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一句中“偏”字表现了作者这时怎样的

心情?(2分)

11、“刺耳”一词的意思是,作者觉得“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

原因是。 (4分)

1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句写出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精

神状态。(2分)

1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那时”指的是,“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指的

是,“变化了”指的是。(4分)

14、请简述作者“意见变化”的根本原因。(3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5-18题。 (15分)

黄鹂又名黄莺,在古代咏鸟诗篇中,是描述最多的一种。“千里莺啼

绿映红”,它的歌声美,而且总是和春连在一起。我国产有金黄鹂、

黑头黄鹂、彩色黄鹂、

黑枕黄鹂、鹊色黄鹂五种,其中黑枕黄鹂分布最广。黑枕黄鹂嘴红,自嘴基起横过眼睛到枕部都有两道黑眉,嵌在金黄色的羽毛中,翅

和尾翎漆黑秀丽俊逸。

北京有个“听鹂馆”,杭州有个“柳浪闻莺”,人们都爱莺歌燕舞,源

出一心,因为它象征着生机勃勃。黄鹂是上海地区的夏候鸟,也是

旅鸟。黄莺冬天在南方直至南海等地越冬,春末夏初在上海地区营

巢繁殖,还有许多经过上海继续向北,去我国中部、东部生活。上

海动物园的树林里,有时会留下黄鹂。黄鹂很少下地,飞速极快,

瞬间消逝,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特别是在繁殖期,雄鸟小叫

时似行云流水,悠扬颤抖,大叫时清脆悦耳,音韵多变,有时似珍

珠落玉盘,有时似雁语声声,有时似猫耳轻呼,其妙不可言,但过

不了多久,黄鹂的歌声戛然而止。它们隐匿在高大的阔叶树上,用麻、草茎、棉絮编织成一只十分精致的巢,呈吊篮式。雌鸟在巢里

产2~4枚粉红色有玫瑰斑点的卵,在摇啊摇的吊篮里孵化,雄鸟默

默地在远处警戒并担任觅食工作,它们再也不想惊动谁。

雌鸟经过18天孵化,雏鸟出壳,再经过18天的哺育小鸟长成出飞,这期间双亲捕捉各种昆虫,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林木害虫。在哺雏

的18天中,据统计每天每巢要哺育喂食70次,再加上双亲自己吃的,消灭了大量的害虫。可见黄鹂不但给人类带来春天的歌,还为

人类带来幸福之果。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l段的内容。 (3分)

16、第2段中划线的句子,抓住了黄鹂的特征来介绍;句中有一

组排比句,其说明的

是:。(4分)

17、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4分)

18、本文着重从黄鹂的和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4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9-22题。 (20分)

乡韵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

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

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

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

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

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

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

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

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

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

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

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

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出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

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

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

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

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

就掉眼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

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

音带寄一些给他。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

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

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19、根据第③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20、第⑤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全文看,戏曲给人们的

“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21、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3分)

22、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4分)

23、第⑤段中的“黑老包”指谁,请根据平时积累对其作一简要描述。(4分)

【篇二:单元检测一】

ss=txt>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卷面分5分 1、下列加点

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婀娜瞋视惋转叹为观止

b、粲然惬意徘徊参差不齐

c、惆怅褶

皱细腻叱诧风云d、飘缈桕树束缚戛然而之 3、根据课文填空,正

确的一项是()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而又,似乎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

段中,一粒粒地下来,在地上,到空中,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

片深远的回音。

a、逼近辽远柔和铿锵滚滴溅落

b、逼近辽远铿锵柔和落滚溅滴

c、辽远逼近铿锵柔和滚滴溅落

d、辽远逼近柔和铿锵滚滴溅落 4、下面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

弄潮的好手。(指实在) b晦暗..

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

里指昏暗)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

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它戛然而止....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我也

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

色当...行.”。c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d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6、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比喻)

b.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 c. 他鼻子很灵,

就像狗一样。(比喻)

d.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设问)

7、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每一棵树木斗挺拔昂扬,一个劲的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

华 b.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8、选出语

言得体的一项()

a. 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b. 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 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d. 今天是母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

表示祝贺。 9、仿照加点的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例句:爱心是春风,它可以播撒盎然的生机.............;爱心是甘霖,它可以滋润久旱的

心田.............。爱心是;爱心是 10、请用一句

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

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

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

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50分)

11、①_______ ________,万物生光辉。②,何时复西归?

③气蒸云梦泽, 。④坐观垂钓者,。

⑤,烟波江上使人愁。⑥晴川历历汉阳树,。

⑦,落日故人情。⑧挥手自兹去,。

⑨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发奋有为,报效祖国,绝不能“,” 而被时代遗弃。(请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填空)

⑩当时是,,,,,,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2——16题(11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

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

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2、《口技》的作者是。

1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不能

名.其一处也c.两股.战战 d.几欲先走14、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5、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

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时间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6、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4分)

17、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18、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成语:解释:

1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 (4)及鲁肃

过寻阳()20、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1、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

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课外阅读理解(10分)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及鲁肅过寻阳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五个字)

2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 20分 )

(一)阅读《安塞腰鼓》中的有关文段,完成24—29题。( 10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胳膊.()搏.

击() 27、“好一个安塞腰鼓!”属于句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 28、请画出一个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29、文中的“它”指。

30、怎样理解“它使你惊诧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二)阅读《乡韵自多情》,做30—33题。( 10分 ) 乡韵自多情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

乐就一定想着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

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

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琅乡情.一

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

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

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

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裹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

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31.根据第③段内容,解释“拿堂” 一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拿堂:

32.第⑤段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 ,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3.第六段讲述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3分)

34.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 的“情” 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3分)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b 5、c 6、c 7、b 8、d 9、示例:爱

心是清泉,它可以抚平心头的伤口;爱心是港湾,它可以停泊倦归

的航船。10、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意思对即可)

二、11、①阳春布德泽②百川东到海③波撼岳阳城④徒有羡鱼情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⑥芳草萋萋鹦鹉洲⑦浮云游子意⑧萧萧班马鸣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⑩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12、林嗣环《虞初新志》 13、a.其中夹杂着 b.说出 c.大腿d.跑,逃跑14、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c(口技表演者表演的失火、救

火的各种声音,“大厅里”坐的是“满座宾客”,口技者并未表现他们

的声音,且大厅里的宾客也未发嘈杂的声音,仅“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而已。)

16、不能。因为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7、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 18. 刮目相待:用新的

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19. 当权,当道只用到

20.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

这件事太晚了啊!

21.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

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22、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23、(1)

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

为博士吗?24、年纪大事务多

2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

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27. .感叹句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28. 排比句略作用:能增强语气和语势,加深感情,读起来朗朗上

口29. 安塞腰鼓的鼓声

30.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对力量、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

情31.摆谱或拿架子,故意推托

32.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

德水准33.说明戏曲可以唤起浓浓乡情

34.着重从乡亲们热爱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戏曲也给

乡亲们无尽的滋养和影响来理解

【篇三:第一单元测试卷a】

分基础知识及运用(40分)

1.给些列加点字注音(10分)

秕谷恣睢气氛蠕动脊背阴晦嗤笑辗转恍惚黏合............

2.背诵默写(10分)

⑴《山居秋瞑》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⑵. 《山居

秋瞑》中从动、静、声、色四个方面描写山中秋天幽清明净自然美

景的诗句是,。⑶. 《山居秋暝》中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诗句是,。⑷、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

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⑸、《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

句是,。

3.文学常识(15分)

⑴.《故乡》的作者___,原名___,伟大的___家、___家、___家。我们还学过他的回忆散文《》。⑵.《想北平》的

作者是___,原名_____,代表作有小说《》、《》,戏剧《》,我们学过他的散文《》。

⑶.《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朝的_____,他是______

___之一。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

⑴.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⑵.现在

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指的偶像么?()⑶.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洗脚伶仃的圆规。()⑷.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

第二部分阅读(一)古诗阅读(10分)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⑴. 孤蓬⑵. 自兹⑶. 萧萧⑷. 班

6.写出颈联的意思(3分)

7.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3分)

(二)文言文阅读(25分)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下列词语。(5分)

⑴. 提携⑵. 归⑶. 前陈

⑷.发⑸. 颓然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⑵.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⑶.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归纳第二段的段意。(2分)

1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分)

12.第二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5分) 13.从第二段看,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乡韵自多情

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

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

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

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

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

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

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

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

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

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 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

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

和心声。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

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

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

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

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

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

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

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

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广袤()浸润()...1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酣畅淋漓

浩如烟海

16.根据第③段内容,说说你对“拿堂”一词的理解。(2分)

17.第⑤写到了“戏曲琼浆的滋养”,从文中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8.第⑥段讲台湾老兵和在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

19.从全文看,“乡韵自多情”的“情”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4分)

20.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戏?(至少答出两种)(2分)

21.仿照下列句子,围绕文章主题,用“听戏”引领,说一段话。(2分)

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听戏,

22.有人说,现在喜欢地方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缺少年轻观众,地方戏正走向衰落。也有人说,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越办越火,

说明地方戏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参考答案1.略 2.略 3.略 4.⑴比喻⑵反问比喻⑶比喻⑷对偶 5.

略 6. 略 7.

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8—22参见课本,练习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1 一、下面的句子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选一选,填序号。 A.犹豫和矛盾 B.生气 C.后悔 D.自信 1.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 2.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 3.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4.只要你们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让我做乘法,我能立刻说出得数,保准不错!()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2.老师讲的话我当时怎么听得进去呢?(改为陈述句) 3.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博莱克身上。(改为“把”字句) 4.博莱克左腿截肢了。博莱克现在靠拄拐走路。(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三、阅读理解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诲)呀()流浪汉说()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式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衰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恼脑)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流浪汉的家产都败光了,是因为他少年时代_________,青年时代_______________,中年时代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说说文章最后时光老人说的“蠢事”指的是什么 事。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流浪汉说点什么? 答案:

况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况钟传 ①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②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车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③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④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⑤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蠲( 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 1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识:识别 B、以行劝惩劝:奖励 C、至是钟数延见延:邀请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干:求取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B、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五年级语文下册《 月是故乡明》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类文阅读-3 月是故乡明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那年我12岁。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吸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 “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

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跟着月亮走吧。 ——《博爱》2016年第9期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简单写一写它的妙处。 3.短文塑造了一个的母亲的形象。 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①母亲在月光下教育哥哥:②我和母亲在月光下给父亲送饭。 2.例:画: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乡韵自多情 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阅读答案 乡韵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 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1、根根据第3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第5段中有“戏曲琼浆的滋养”,从全文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第五段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演出了多少波澜壮阔,,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 4、第六段讲述台湾老兵和美国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5、作者说“乡韵自多情”的意思是看戏可以怡情,从全文看,这“情”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答案: 1、摆谱或摆架子,拿架子,故意推脱。 2、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3、示例: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 4、说明戏曲可以唤起浓浓的乡情。 5、①乡亲们热爱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活的一部分。②戏曲给乡亲们无尽的滋润与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51分) 一、我是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àn zi yuān yāng ǒu ěr pí juàn huā bàn zīshì fǎng fú gēn suí hénjì liè kāi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崇高(chóng cóng) 梅花(méi néi) 广泛(fàng fàn) 掠过(luè lüè) 款式( kuǎn kǎn) 沾染(zān zhān) 三、给下面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1.泥融 ..飞燕子。( ) A.泥土。 B.泥土湿润。 C.泥沙。 D.用泥土搅和。 2.蒌蒿满地芦芽 ..短。( ) A.芦苇和豆芽。 B.芦苇。 C.芦苇的嫩芽。 D.芦苇的梗。 3.正是河豚 ..欲上时。( ) A.一种有毒的鱼。 B.一种热带鱼。 C.海豚。 D.鲸鱼。 4.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可是。 B.于是。 C.然而 D.再,又。 5.绿阴.不减来时路。( ) A.树荫。 B.阴天。 C.指天气。 D.阴影。 四、花落谁家(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9分) 块幅头对支阵朵只份

一( )图画一( )荷花一()清香 一( )大象一( )木杆一( )石头 一( )备忘录一( )翅膀一( )独角仙 五、沙场点兵(选词填空)。(6分) 清香清澈 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 )。 2.湖水( )见底,一群群蝌蚪来往其间。 荡漾飘荡 3.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 )开去。 4.家乡遭难,他只能四处( )。 灵敏灵巧 5.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 )。 6.他有一双( )的手,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六、句子训练厅(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改为陈述句)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花瓣儿全展开了, ..才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3.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仿写感叹句)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5.如果 ..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用加点词语造句) 七、直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穿着 ,站在阳光里。一阵吹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阅读专项训练二(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语文阅读训练(二)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植物的“悄悄话” 我们形容一个人不善于表达的时候,会用到一个词“木讷(nè)”,就是说这个人像树木一样沉默不语。其实,植物一点儿都不木讷,它们会说“悄悄话”。 生长在非洲的金合欢树会用特殊的方式说“悄悄话”当羚(líng)羊吃第一棵金合欢树时,金合欢叶还是安全食品。但是,叶片被羚羊咀嚼后会释放出乙烯(xī),而它就像被点燃的狼烟一样,会迅速将警报传递出去。接到警报的金合欢树会立刻在叶片中准备好化学武器——单宁酸,如果羚羊胆敢继续吃,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危及生命。因此羚羊只能在一个地方少量进食,然后再去警报没有传到的地方寻找金合欢树。 植物不仅会跟同类交流,还会用“外语”呼唤动物救兵。你喜欢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气味吗?实际上,那是小草的“求救”信号。一旦被青虫等动物吃时,小草就会释放出这种气味,告诉喜欢吃青虫的胡蜂:快来享用美食吧!胡蜂顺着这种气味赶来,往往能大饱口福。 植物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1.文中列举了()这两种植物来说明植物会说“悄悄话” A.金合欢树和羚羊B.羚羊和胡蜂 C.金合欢树和小草D.小草和胡蜂 2.第2自然段中金合欢树的“警报”指的是() A.羚羊B.叶片中的单宁酸 C.狼烟D.叶片被咀嚼后释放出的乙烯 3.小草的“求救”信号指的是() A.喜欢小草的青虫B.喜欢青虫的胡蜂 C.小草释放出的气味D.刚修剪过的草坪 4.第3自然段中胡蜂能大饱口福的原因是() A.植物会跟同类交流B.小草发出了“求救”信号 C.胡蜂喜欢吃青虫D.青虫来吃小草 5.联系生活,你平时发现了植物身上还有哪些秘密呢?试着:举一个例子说一

完颜宗雄传阅读答案_完颜宗雄传翻译赏析

完颜宗雄传阅读答案_完颜宗雄传翻译赏析 宗雄,原名谋良虎,是康宗的长子。他刚出生时,世祖看见他很惊异,说“:这孩子风骨非同寻常,以后必定成为国家大器。”于是解下佩刀,让人常放在他身边,并说:“等他长大成人就让他佩带这把刀。”宗雄九岁能射奔跑的兔子。十一岁,射中奔跑的鹿。世祖把他抱坐在膝头上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如此,他日必定超过同辈。”把银酒器赏赐给他。宗雄长大后,仪表奇伟oRg,能谈善辩,足智多谋,孝敬谦谨,人人喜爱尊敬他。康宗去世,辽国派遣阿息保来,骑马到灵帷台阶前,选取皇上赐给丧葬的马匹。太祖大怒,要杀阿息保,宗雄劝谏,太祖才住手。 太祖要起兵,宗雄说:“辽国君主骄横奢侈,不懂兵法,可以攻取。他们连一个萧海里也抓不住,而我军却抓到了。”太祖赞同他的话。进攻宁江州,渤海军队十分坚利。宗雄部队打败了渤海军,因功受封世袭千户谋克。太祖在出河店打败辽兵,宗雄冲锋奋战,立下很多功劳。在达鲁古城的战役中,宗雄率领右军,身先士卒作战,抵挡右军的辽兵退败后,皇上命令宗雄帮助左军出击辽兵。宗雄绕到辽兵后方出击,辽兵于是大溃败,宗雄乘胜向北追杀。天色已晚的时候,包围了辽兵。黎明时分,辽兵突围出来,宗雄直追杀到乙吕白石才回还。皇上抚着他的肩背说:“朕有此人,什么事做不成?”并把御用衣服赏赐给他。

辽帝带七十万人马到礥门的时候,诸将都说:“辽军气势旺盛,不应急速交战。”宗雄说:“不对。辽兵虽然人多,但都是平庸将帅,士卒惴惴不安,不足以让人畏惧。交战就能打败他们是把握中的事。”皇上说:“好。”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帝。宗雄率众人径直冲上前去,短兵相接。宗雄命令前面的兵士用钅廷打辽兵的马头,后面的兵士放箭射击,大败辽兵。皇上赞许宗雄的战功,拉着他的手慰劳他,把御用铠甲和御用战马、宝物、奴婢赏赐给他。 斜也进攻春州,宗雄与宗干、娄室去攻打金山县。走到白鹰林附近,抓住七个敌方的侦察兵,放走一人让他回去。县里人听说大军到了就溃散了,于是取下金山县。又和斜也一起攻占了泰州。 太祖亲自率军攻打临潢府,派宗雄先出发,遇上辽兵五千人,宗雄与之交战,大部队到了,大败辽兵。到留守挞不野投降时,皇上把他的女儿嫁给宗雄,奖赏他一出兵就战胜辽国援兵的功劳。之后,宗雄与蒲家奴巡视泰州土地,宗雄包了些土前来上奏道:“那里的土地是这样,可以耕种栽植。”皇上依从了他的话。从此,迁徙了一万多户人家到泰州屯田,因为宗雄等人说那里的土地可以种植。西京投降后又反叛,当时粮饷将近用完,朝中商议要停止进攻。宗雄说:“西京是个都会,如果弃之而去,那么投降的人会背离,辽国余留党羽与夏人就得以窥探时机作乱了。”于是设立重赏来激励士心。不久,夜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

(部编语文)二年级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 1.读故事,完成练习。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其他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 小羚羊去找小红马,小红马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好像洗冷水澡一样凉快,因为我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所以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去找小黑狗,小黑狗摇摇尾巴说:“虽然我身上没有汗腺,但是舌头上有许多的汗腺。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 小羚羊又去找小松鼠,小松鼠在树枝间蹦来跳去,说:“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没有小朋友跟小羚羊去避暑,所以她只好自己跟着妈妈去避暑了。 (1)写近义词。 炎热—________ 调节—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除了小羚羊,短文中写了________种小动物的避暑方法。 (3)读课文,连一连。 【答案】(1)酷热;调整 (2)5;3 (3) 【解析】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小毛虫从茧子里挣脱出来后变成了________。 (2)从哪句话可以体会到它身体的“轻盈”?用横线从文段中画出来。 (3)“它”会飞到什么地方?会做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蝴蝶 (2)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3)“它”会飞到美丽的花园里跳舞。 【解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________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________干净,把细长的触须________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________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将下列动词填入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________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________干净,把细长的触须________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________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 ①跳②伸③洗④擦 (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一只小虫子() A. 一点也不好。 B. 还真不错。 (3)文段中“免费的特快列车”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③;④;① (2)B (3)狗 【解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小公鸡 小公鸡整天没有事情做,心中很苦恼。他想,怎样才能快乐呢? 小公鸡跑到田野里问老牛:“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 小公鸡跑到花丛中问蜜蜂:“蜜蜂妹妹,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 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老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 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他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小公鸡一开始心中很苦恼,是因为他________,后来他________,成了一只快乐的小

初二语文一对一 第一讲1

初二语文一对一第一讲1 一.轻松语文,妙题激趣 1.某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喜鹊牌毛巾,那上边的喜鹊可是栩栩如生哪?厂长(惊喜的):是吗?某顾客:我洗脸时,那喜鹊竟飞到我脸上来了!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古时候,有位厨师精通诗词,他能做出个各种含有诗意的菜肴。一位秀才故意给他出了个难题:两个鸡蛋,做成四道菜,每道菜必须包含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炖鸡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个队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第三道菜,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几片蛋壳。秀才见了,不由得对厨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问:你知道这四道菜代表了哪四句诗吗? 3.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二。基础训练 1、以下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训诫.(jiè)耸.立(sǒng)迂.回(xū) B、啜.泣(zhuì)纳罕.(hǎn)嶙峋 ..(lín xún) C、屹.立(yì)迸.溅(bèng)头昏目眩.(xuàn) D、小憩.(qì)痴.想(cī)忍俊不禁.(jīng)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头晕目眩隐秘 B、瘦骨嶙峋篷乱 C、小心翼翼漫长 D、擎天撼地庸碌 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③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 A、但是无论只要 B、所以无论只要 C、但是尽管只有 D、所以尽管只有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C.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5.下列选项中不适合填入选文横线上的句子是:()(2分)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的牵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

小学语文阅读 二年级上册 答案

小学阅读二年级上册答案(学期版) [山东、新疆、湖南、山西、广州等地区] 第1单元 《秋天的原野》 1.fù;chí;nínɡ。 2.秋天。 3.5。 4.蓝宝石;比喻。 5.天空像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6.天空、小池塘、一对小白鹅、枫树的叶子、稻子、雁群。7.答案不唯一:小草变黄;杨树的叶子变黄落下来。 《漂亮的小伞》 1.仔细;喜欢。 2.极、撑、映。 3.(1)它是红色的,撑开之后像一朵大蘑菇,人在伞下全身会被映得通红通红的。 (2)伞柄也很有意思,它多像老人用的拐杖呀! 4.遮住阳光;挡住风雨。 5.5;4。 6.星期天;街上;妈妈;高兴极了。

7.通红通红;雪白雪白;金黄金黄;漆黑漆黑。 《新疆的吐鲁番》 1.tǔ;shú;wèi。 2.4。 3.(1)新疆吐鲁番是个大火盆,神话中的火焰山就在那儿。 (2)太阳光照在盆地上,热量不能很快地散发,盆地就像一个大蒸笼。 温度高 4.新疆;三。 5.吐鲁番盆地周围全是高山,盆地中间是全国最低的地方,太阳光照在盆地上,热量不能很快地散发。 6.(3)。 7.第2单元 《这儿真好》 1.6。 ①一座小小的荒岛上…… ②小熊看到天空飘来…… ③云儿不说话…… ④一只小鸟飞来了…… ⑤许多小鸟飞来了…… ⑥小熊高兴极了…… 2.座;朵;棵;只;头;只。

3.③。 4.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5.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6.小岛;小鹿、小象、小猴和小鸟。 《松鼠为什么啃树皮》 1.啃;磨;吃。 2.“哎,看来松鼠家中没有什么粮食了,要啃树皮充饥了。” “你不懂,松鼠啃树皮,是在磨牙呢!” 3.①,无法摆脱或结束。 4.在吃糖。 《狐狸和猫》 1.傲慢。 2.(2)。 3.花花绿绿、认认真真、高高兴兴…… 4.(3)。 (1)③;(2)②。 第3单元 《美丽的家乡》 1.苹果、梨、柿子。 2.跑来跑去;走来走去;蹦来蹦去。 静静地躺着;慢慢地走着;偷偷地看着。 3.略。

捅马蜂窝的阅读附答案

捅马蜂窝的阅读附答案 1是从“好奇”一“逆反”一“愧疚”的心理变化过程。 2、新认识:马蜂不再只是一只令我好奇的小昆虫,而是会“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的英雄;马蜂虽然是一只小虫,但“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它能够视死如归,直至壮烈牺牲。“我”敬重它,也为自己的冒失行为而后悔、内疚,希望马蜂能重回家园,弥补自己的过失。 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切身的感受,在捅了马蜂窝之后,一只“不顾一切而拼死的”的马蜂狠狠地蜇了我。另一方面是爷爷的讲述。爷爷告诉“我”,那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就是因蜇“我”而死的。爷爷说的“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话,让“我”对小小马蜂有了新的认识。 3、答:听了爷爷的话,“我”明白马蜂不是害虫,你不惹它,它也不会蜇你,但是一旦你毁了它的家,它会不惜生命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个一死的。现在“我”毁了它们的生活,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我”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1、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3、“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_____。 4、读文章第一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______》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 5、文中加横线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_____。 6、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_______、妹妹____和马蜂______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 7、文中加“”线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8、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9、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10、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 参考答案: 1.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2.爷爷后院有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 3.比喻若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6.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怕蜂进屋、关门逃跑;拼死复仇的气势。 7.形象地写出了马蜂窝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8.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明史·严嵩待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严嵩待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移疾归,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还朝,久之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嘉靖七年历礼部右侍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 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因刻沈水香冠五,赐言等。言不奉诏,帝怒甚。嵩因召对冠之,笼以轻纱。帝见,益内亲嵩。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 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浸相恶。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嵩见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嵩还第,父子对泣。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遣所乘龙舟过海子召嵩,载直西内如故。世蕃寻迁工部左侍郎。倭寇江南,用赵文华督察军情,大纳贿赂以遣嵩,致寇乱益甚。及胡宗宪诱降汪直、徐海,文华乃言:臣与宗宪策,臣师嵩所授也。遂命嵩兼支尚书俸无谢,自是褒赐皆不谢。 豁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帝亦浸厌之,而渐亲徐阶。帝所下手诏,语多不可晓,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旨。馥进昔词;又鱼褪手他人不能量经此积袅帝欢。采见。帝有意去嵩。 (选自《明史。严嵩待》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南京翰林院事署:代理 B.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董:管理 C.窃权罔利罔:贪图 D.门者以非诏旨格之格:阻止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B.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馆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C.始倚畜/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D.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因病回乡,严嵩进入官场后仕途颇为顺利。严嵩回朝以后,先后担任了侍讲、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

张用良不杀蜂阅读答案

篇一:张用良不杀蜂阅读答案 您的位置:>>张用良不杀蜂阅读答案_张用良不杀蜂翻译_古诗大全文言文《张用良不杀蜂》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注释】尝:曾经为:被螫(sh ):刺故:因此,所以恶(w ):讨厌,厌恶薄暮:傍晚薄:靠近投:撞竭力:用尽全力遽(j ):立刻甚:十分急:紧急避:躲避数:多次脱:摆脱因感:被感动义:义气自是:从此;是:这;自:从复:再【翻译】张用良因为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黄蜂蜇伤,因此十分憎恨黄蜂。后来看到黄蜂就千方百计地抓住,然后杀死。一天傍晚时,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撞向蜘蛛网,竭尽全力仍然不能够脱离。蜘蛛立刻把它捆绑住,情况十分紧急。忽然看见一只黄蜂飞来用毒针蜇蜘蛛,蜘蛛随后便避开了。黄蜂多次沾水使小虫变湿,时间一长飞虫便挣脱蜘蛛网飞离。张用良被这黄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杀黄蜂。 篇二:张用良不杀蜂阅读答案 【《张用良不杀蜂》原文】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注释】尝:曾经为:被螫(shì):刺故:因此,所以恶(wù):讨厌,厌恶薄暮:傍晚薄:靠近投:撞竭力:用尽全力遽(jù):立刻甚:十分急:紧急避:躲避数:多次脱:摆脱因感:被……感动义:义气自是:从此;是:这;自:从复:再【翻译】张用良因为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黄蜂蜇伤,因此十分憎恨黄蜂。后来看到黄蜂就千方百计地抓住,然后杀死。一天傍晚时,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撞向蜘蛛网,竭尽全力仍然不能够脱离。蜘蛛立刻把它捆绑住,情况十分紧急。忽然看见一只黄蜂飞来用毒针蜇蜘蛛,蜘蛛随后便避开了。黄蜂多次沾水使小虫变湿,时间一长飞虫便挣脱蜘蛛网飞离。张用良被这黄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杀黄蜂。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注释】尝:曾经为:被螫(shì):刺故:因此,所以恶(wù):讨厌,厌恶薄暮:傍晚薄:靠近投:撞竭力:用尽全力遽(jù):立刻甚:十分急:紧急避:躲避数:多次脱:摆脱因感:被……感动义:义气自是:从此;是:这;自:从复:再【翻译】张用良因为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黄蜂蜇伤,因此十分憎恨黄蜂。后来看到黄蜂就千方百计地抓住,然后杀死。一天傍晚时,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撞向蜘蛛网,竭尽全力仍然不能够脱离。蜘蛛立刻把它捆绑住,情况十分紧急。忽然看见一只黄蜂飞来用毒针蜇蜘蛛,蜘蛛随后便避开了。黄蜂多次沾水使小虫变湿,时间一长飞虫便挣脱蜘蛛网飞离。张用良被这黄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杀黄蜂。训练答案: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故恶之恶: 憎恨一日薄暮薄: 靠近蛛遽束缚之,甚急遽:立刻急:紧又数含水湿虫数:多次自是不复杀蜂自是:从此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竭力而不得去: 用尽力气却仍不能脱离。张用良因感其义:张用良因此被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提问者评价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篇三:张用良不杀蜂阅读答案 张用良不杀蜂译文+解释+词语解释+句子解释. 张用良不杀蜂译文+解释+词语解释+句子解释. 血刺小一w45 2014-10-09 原文:太仓张用良,素恶胡蜂螯人,见即扑杀之.尝见一飞虫,投於蛛网.蛛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螯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译文: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人张用良小时候曾因揭扰蜂窝而被群蜂螫伤,所以十分憎恶蜂儿,只要看到蜂儿,总要千方百计地痛加扑杀.一天傍晚,张用良见一飞虫被蛛网黏住,虽拼命挣扎,却难以脱身.蜘蛛见状,就急忙以丝缚之,准备美餐一顿.不料此时,忽见一蜂飞来螫

《明史·谭纶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贼林朝曦。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诏加右副都御史。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又考旧制,建水紫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广东境内悉定。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隆庆元年,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口:“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万历初,加太子少保。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B.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C.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D.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人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谭纶运筹帷幄,深谙兵法。他本是文官出身,但用兵才能非凡,在抗倭战场上纵横驰骋;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建营,修筑御敌台,控制了要害地区。 B.谭纶临危受命,功名显赫。他在守丧期间多次被朝廷起用,讨伐大盗余党,抵御倭寇进犯;他截断倭寇海上退路,亲率主力进逼倭寇营垒,大获全胜,收复了一府二县。 C.谭纶宽厚仁爱,忠孝两求。面对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民生凋敝,他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当地赋税;面对南寇进犯与边患侵扰,他受命奋勇御敌,也屡次上疏乞求终制。 D.谭纶因才授事,知人善任。在平定福建广东的倭患时,他上奏朝廷推荐戚继光担任总兵官镇守;在抗倭斗争中,善用戚继光,刘显,俞大猷等一批后来叱咤风云的战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神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5分)

乡韵自多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完整篇.doc

乡韵自多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 读及答案- 乡韵自多情 王洪应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

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述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问题设计: 1、根根据第3段内容,解释“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炮.制/炮竹归省/省吃俭用行辈/行云流刀 B. 恣意/咨询羁绊/缉拿归案忌惮/殚精竭虑 C. 皎洁/狡猾邮差/差强人意晦暗/追悔莫及 D. 脑畔/期盼油馍/模棱两可偏僻/鞭辟人里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欺侮照例静穆茂腾腾 B. 怠慢领域瞳仁闹嚷襄 C. 震撼恬静思慕马前卒 D. 辐射缭原踊跃羊羔羔 3.古诗文默写。(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君子好逑。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 (3)青青子衿,。 (4)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声势的诗句是:,。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来表达朋友虽然相隔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其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作品并说明理由。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①,漂流在空气里。沉香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 ②一旦成就,永不消散。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水远不变的芳香。 ①。 ②。 6.综合性学习(8分) (1)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于2020年1月24日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国内首次发布的重要权威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①材料一:延安腰鼓号称“陕北独特的天下第一鼓”。腰鼓队员们舞起来苍劲刚健,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展开联想,描绘腰鼓表演的情景。(4分) ②材料二: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生命奏鸣曲》习题及答案

《生命奏鸣曲》习题及答案 一、读句子,在拼音的下面写出正确的词语。 1.波浪不断地向树干chōnɡ shuā(),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duàn ju?()了生机,慢慢地fǔ làn()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yān m?()在海沙下面。 2.生命开始的yí shùn jiān()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jiān ran()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ào rán()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hōnɡ xiào()。 3.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zhì mì()与坚固,种子可以将一切jī xia lì()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 4.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奔腾nù hǒu(),绿叶在树上sà sà()地响。 二、我是小小调音师。(选择正确读音。) 1.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作为(weí weì)的人,为(weí weì)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2.幽门因病变发生阻塞(sāi sa)时,饮(yǐn yìn)食难以下通,滞(dài zhì)留在胃部,称为幽门梗阻。 3.如果气管内分泌(mì bì)物很薄(báo b?),当气流通过时,就会产生许多水泡。 4.几千年之后,水把森林淹没(m? m?i)了,这里成了海洋。 三、一字多义我会选。

1.顺:A.顺便; B.适合,如意; C.向着同一个方向; D.驯良,听话; E.无阻挡,少困难; (1)风调雨顺的丰收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喜悦。()(2)我特别喜欢性情温顺的小狗。()(3)我去买东西,顺手把垃圾带下楼去。()2.漫:A.到处都是; B.不受拘束; C.水过满,向外流;(1)海水渐渐漫上来。()(2)这儿,漫山遍野盛开着鲜花。()(3)我们做事决不能漫不经心。()四、课文回放 本文是一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五、轻松阅读快车。 自由与生命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