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三角:绘就一体化发展蓝图

长三角:绘就一体化发展蓝图

长三角:绘就一体化发展蓝图
长三角:绘就一体化发展蓝图

中投顾问TM 中国领先产业研究专业机构本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d15312805.html,/ebook/201206/canyin271621.shtml 免费订阅热线:0755—82571522中投顾问https://www.doczj.com/doc/4d15312805.html, 长三角

概述/基础设施/发展历程/发展格局/发展战略及定位

区域合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趋势/基本特征

绘就一体化发展蓝图

中投顾问产业监测中心

中投顾问

TM 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专业机构

Copyright ?2002—https://www.doczj.com/doc/4d15312805.html,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刊物免费赠阅

出刊日期:2013.03.28

聚焦十八大改革攻坚议题

改革攻坚规划先行

1、如何成为新时期的改革典范?

2、如何打造特色生态经济?

3、如何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4、如何迅速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5、如何走出招商引资困境?

6、如何科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长江三角洲综述 (3)

1.1概述 (3)

1.1.1地域范围 (4)

1.1.2城市群 (4)

1.2地理含义 (4)

1.2.1自然地理概念 (4)

1.2.2经济地理概念 (4)

1.2.3文化地理概念 (6)

1.3基础设施 (6)

1.4发展历程 (7)

第二章、长三角空间格局及趋势 (8)

2.1新认识:三区块格局日益明晰 (8)

2.2新趋势:空间均质化发展 (10)

2.2.1均衡发展格局 (10)

2.2.2新城乡格局 (10)

2.2.3区域融合格局 (11)

2.3新优势:多核格局与双重物流体系 (11)

2.3.1多核格局的形成和强化 (12)

2.3.2双重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12)

2.3.3竞争体系形成自我优化机制 (13)

第三章、长三角发展战略及定位 (14)

3.1发展策略 (14)

3.2构建市场和政策体系 (15)

3.3三大战略定位 (16)

3.4发展问题 (17)

第四章、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思考及建议 (18)

4.1促进区域合作思考 (18)

4.2区域合作面临问题 (19)

4.3区域合作的几点建议 (20)

第五章、“十二五”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1)

5.1“十一五”体系建设成效及经验 (21)

5.1.1进展及成效 (21)

5.1.2主要经验 (22)

5.2“十二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瓶颈 (24)

5.3“十二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25)

第六章、长三角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30)

6.1周边区域有利条件 (30)

6.2周边区域崛起 (33)

6.3后长三角时代基本特征 (34)

6.4长三角经济格局发展趋势 (35)

第七章、中投顾问相关产品推荐 (38)

7.1投资环境行业相关电子书下载 (38)

7.2中投顾问介绍 (39)

7.2.1工作团队 (40)

7.2.2业务网络 (40)

7.2.3研究成果 (40)

7.2.4我们的研究数据来源 (41)

7.2.5典型客户 (41)

7.2.6媒体合作 (42)

7.2.7联系我们 (42)

第一章、长江三角洲综述

1.1概述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长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常州溧阳的南山、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其中常州溧阳的南山海拔508米,为吴越第一峰;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仪征真州附近,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以南,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该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这样的地形特点使这里上有长江和太湖上游来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节又常遭台风暴雨袭击,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当地人民为抗御自然灾害,大力开挖河渠,排除积水,修圩建闸,逐步形成了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稠密水网。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

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1地域范围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中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南京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1.1.2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 ”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浙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台州、金华、温州、丽水、衢州、舟山)20个江浙沪城市以及安徽芜湖合肥马鞍山铜陵滁洲宣城泛长三角城市。

1.2地理含义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1.2.1自然地理概念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1.2.2经济地理概念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正

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在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6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国内生产总值在4000亿到9000亿之间;一批“小巨人”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都成飞速增长。经济总量基本都过千亿人民币。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5年11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这一经济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目光。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在“长三角”这个都市圈里,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企业独领风骚。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包括万向集团、金山石化、扬子乙烯、大众汽车、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在内的数千家巨人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着“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2010年世博会花落上海,从各方面给上海带来了良机,上海正努力成为“世界城市”。上海强大的辐射力及其周边“近水楼台”城市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苏、浙两省的所有城市都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其它城市无不同样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城市定位,在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的流动中找到城市崛起的机遇。

接轨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苏州:近水楼台,四沿布局;无锡:融入一体化,谋求新发展;南京: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杭州:接轨上海,错位发展。“长三角”周边城市不约而同地把与上海的联动看作是重要的战略,以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契机,长三角正在打造一个“3小时经济圈”。

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而“接轨上海”也已超出了单纯招商平台的含义。

“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经济开放区之一。

1.2.3文化地理概念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江南文化亚区的范围大体相当。其核心区是环太湖区域,即上海、苏南和浙北。

1.3基础设施

交通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新建的虹桥枢纽中心是华东最大的中转站。

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杭城际高速铁路,宁杭高铁、京沪高速铁路、宁启铁路、沪杭铁路、沪蓉高速铁路合宁段、甬台温铁路、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沪通铁路(建设中)、连盐铁路(建设中)、江苏沿海铁路(建设中)、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

公路

沪杭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速、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江苏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淮连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点黑龙江省同江市,终点为海南省三亚市)、盐徐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

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奔牛机场、无锡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徐州观音机场、淮安涟水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舟山普陀山朱家尖机场、温州永强机场、台州黄岩路桥机场、义乌机场、衢州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航运

上海港、南京港、无锡港、常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泰州港、苏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盐城大丰港、连云港、宁波港、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乍浦港、马鞍山港。

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南京第四长江大桥、大胜关长江大桥、杭州钱江大桥、钱江二桥(彭埠大桥)、钱江三桥(西兴大桥)、钱江四桥(复兴大桥)、钱江五桥(袁浦大桥)、钱江六桥、钱江七桥、钱江八桥、钱江九桥、钱江隧道(钱江十桥)钱江铁路新桥、江阴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东海大桥、钱塘江1—10桥、杭州湾三大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建设中)、崇启大桥(在建)等。

江苏黄金海岸

江苏954公里海岸线上,建设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设以连云港港为龙头,包括灌河口海港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盐城大丰港为龙头,包括盐城射阳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为龙头,包括吕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线,串出一个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江苏“黄金海岸”。2007年8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出台,江苏将利用10年时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设,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黄金水道——芜申运河”(建设中)

芜申运河是一条老运河,芜申运河从安徽省芜湖出发,经马鞍山、当涂、宣城至江苏的高淳、溧阳、宜兴,然后入太湖,穿太湖经太浦口在吴江市进入上海,全长271公里。芜申运河纵贯皖、苏、沪,穿越长三角,历史上就是长江入沪的重要通道。芜申线航道整治项目,是规划中的长三角地区“两纵六横”高等级航道网中的重要“一横”,也是我省“两纵四横”主骨架航道中的关键“一横”,对于改善长三角水运交通条件、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水路运输优势、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芜申线江苏段航道里程约254.7公里,分为高溧段(高淳至溧阳段)、溧宜段(溧阳至宜兴段)和太湖湖区段三部分,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最大船舶通航能力为1000吨级。

1.4发展历程

1842~1949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全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江宁)、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而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自近代以来的150多年的时间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鸦片战争后,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初步大发展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842~1949年)

该阶段外国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中国原料型产品开始向外出口,外商贸易与金融机构也

开始进入中国。同时进口替代性的早期现代工业也开始发生发展。此时的上海在19世纪下半叶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崛起为一座工商业大都市,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了整个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同时无锡、南通、宁波也通过优越的地理区位对外通商、以港兴市成为次一级的重要城市。而南京、杭州、镇江、扬州、苏州、常州等老城因为大运河的衰退而地位下降。

1949~1978年

(2)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趋同阶段。(1949~1978年)

该阶段在种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中国选择了苏联式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各城市千篇一律大办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使得城市功能趋同,城市化进程极其缓慢。

改革开放后

(3)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城市功能重新分化重组。

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重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整个城市群的经济中心、第三产业关系、城市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分工。通过以上对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群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兴衰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重点城市的发展是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上,依靠港口、航道、交通枢纽等重要区位,内引外连,以上海为贸易、金融、信息中心向海外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从封建农业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经济近而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使然。解放后虽经历了计划经济的趋同化发展阶段,但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调整,依然回到了依托上海、依靠交通、向海外发展的方向上来。这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其间上海的中心地位有一个从确立到消失到再确立的过程,整个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网络也经历了从发展到停滞到再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中心城市的确立对一个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长三角空间格局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空间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和强化了基于三区块的多核格局与双重物流体系,由上海一花独放的单极格局,发展成为百花争艳、多个区域共同快速发展的多核格局,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大大提高。以区块、城市和县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长三角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以及这一独特空间结构的优化机制,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研究制订长三角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加快长三角发展。

2.1新认识:三区块格局日益明晰

长三角16个城市及其140个县(市、区),采取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相结合的方法,可

以划分为三个区块。

――以上海为经济中心的核心区块。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7个城市及其70个区县(市),位于长江与钱塘江—杭州湾之间的三角地带。无论是地域范围、人口规模,还是GDP 规模和耕地资源,核心区块均遥居长三角之首。人口占长三角48.6%,GDP 占64.3%,陆地面积占45.9%,耕地占40.1%。即使去掉淳安、桐庐、富阳和临安4个山区县的面积,仍有3.7万平方公里,仍占长三角面积的33.6%。

――以南京为行政中心的腹地区块。包括南京、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5个城市及其40个区县(市),位于核心区块的北面和西面。腹地区块具有内陆特征。有海岸线而缺少深水良港,以较多人口而占有较少GDP ,以较少空间而具有相对较多耕地。人口占长三角的31.4%,GDP 占18.8%,陆地面积占28.1%,耕地占43.9%。

――以宁波为物流中心的挑战区块。包括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4个城市及其30个区县(市),位于钱塘江—杭州湾以南。挑战区块的特点是发展速度持续高于核心区块和腹地区块,以及港口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区块形成和正在强化以宁波为物流中心的格局,宁波—舟山港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大宗散货中转枢纽。人口占长三角的20.0%,GDP 占16.9%,陆地占26.0%,耕地占16.0%。

三区块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是地理和文化差异。核心区块的多数区域属于太湖水系,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文化。腹地区块在文化上较少江南的轻灵而较多北方的厚重。挑战区块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而与核心区块相隔,文化上与核心区块具有一定的区别。二是增长速度差异。核心区块在1990年以前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90年以后由于上海提速,GDP 名义增长速度提高了6个百分点。以宁波为物流中心的挑战区块增长最快,1978—2004年,GDP 名义增长率高达19.7%,高于其它两个区块3个百分点以上。腹地区块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三是制度变迁差异。核心区块的现代市场建设较好,挑战区块的民营经济较为发达,腹地区块的后期改制比较成功。

三区块发展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第一阶段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集聚·扩散式发展,大致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第二阶段是上海促进下的外围区域要素本地化发展,主要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第三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双重物流体系为支撑的多核发展格局,形成和强化了长三角发展的新优势。

这一演进过程促进了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中心·外围关系的功能性变迁。对于上海来说,外围区域先是作为要素来源和商品销售市场,然后成为零配件协作区,再后是转变为产业转移区,而目前则越来越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对于外围区域来说,上海先是其本地要素收益最大化的流向地,然后是作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再后则是优化当地要素配置的战略性合作伙伴、高级要素引入地、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提供者。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上海与其它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也正是这种竞争,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

就当前而言,上海中心地功能的提升,与其传统功能弱化并存。外围地区的某些专门功能则逐渐强化并替代上海。上海带动外围地区促进长三角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犹如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晕染渗透,最后形成一片中心较浓而边缘趋淡的墨色,空间结构也在这一过

程中逐渐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2.2新趋势:空间均质化发展

空间均质化这一概念,是指在长三角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和交通便捷,几乎在任一点上,获取要素和销售产品的成本都较低,由此再加上自然资源的同质性,导致长三角各地的投资环境差异较小。

2.2.1均衡发展格局

均质化的一个表现就是区域间的均衡化发展,各区块和各县(市)发展都较快。1978年,长三角不包括上海的76个县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区市的市区整体作为一个行政区域),人均GDP 最高的10个区域是最小的10个区域的4.2倍,2004年为5.5倍。由于发达地区外地农民工通常占当地户籍人口的30%以上,且已有一些发达地区已按常住人口统计,因此能粗略判断发达地区人均GDP 至少高估15%左右;欠发达地区则有大量农民工外出,通常占当地户籍人口的10%以上,粗略估计人均GDP 起码低估10%左右。这样,2004年长三角各地人均GDP 最高和最低的10个区域的发展差距,实际应为4.3倍,即仅稍高于1978年的4.2倍。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市县与上海的差距大为缩小。1978年,只有杭州市区的人均GDP 为上海的50%以上,2004年则有32个区域的人均GDP 为上海的5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超过上海。

区块间的人均GDP 差距也大幅缩小。挑战区块1978年人均GDP 只有核心区块的27.2%,2004年上升到63.9%,与核心区块人均GDP 的差距缩小了36.7个百分点;腹地区块1978年人均GDP 为核心区块的39.3%,2004年上升到45.2%,与核心区块人均GDP 的差距也缩小了5.9个百分点。

2.2.2新城乡格局

传统城乡格局的差别主要是产业和居民生活方式差异。但在长三角新城乡格局中,首先是产业分工的变迁。由原先的一产与二产之间的分工,转变为农村的一二产业与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之间的分工,城乡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其次是功能性差异的形成。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将以服务业为主,对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全部区域提供各种服务,并提供教科文卫等支持;农村以生产为主,对包括城市在内的全部区域提供多种的工农业产品供给,并提供空间、人力和生态支持。就当前而言,这种新城乡结构仍是长三角的独特现象。是由长三角独特的空间结构、较高的人口密度等因素,特别是经济社会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之后逐渐形成和强化的。

新城乡格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三农概念,赋予长三角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全新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发展等问题。

――城乡功能性分工的变迁,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农村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身体”。城市集聚服务型要素,以规模经济的收益递增为支撑,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农村集聚生产型要素,在提供工农业产品供给外,还对全社会提供空

间、生态和劳动力要素支持。城乡之间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和“身体”的新型的功能性分工。

――农村都市化进程加快,形成全地域密集推进的城市化格局。这种都市化进程除了传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模式外,在长三角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是一种“就地都市化”模式。即农村产业的非农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工厂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市发展不再局限于原有城市扩张和强化,也有无中生有式的发展方式,即当局部区域的非农产业达到一定水平时,原先的村镇就将发育为城市。

――空间密度加速提高,局部分散格局将长期存在。在总体的集中化进程下,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密度将加速提高,形成功能区块多点密集和综合分布的状态。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也具有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便利,迁移成本高于迁移收益,以及道路、河流、电网、管道、山丘等的分隔,在县市范围内,将长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散格局,即小型园区、企业以及农居的分散布局,逆城市化提前来临。

2.2.3区域融合格局

均质化的再一个表现就是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正在推进全方位的融合。一是区块融合。跨越杭州湾、连接上海芦潮港和浙江小洋山的东海大桥建成通车,奠定了上海成为国际航运枢纽的坚实基础,方便了舟山至上海的交通;北起海盐,南至慈溪的杭州湾大桥将于2008年通车,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距离120公里,舟山与大陆的连岛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这些工程设施使得杭州湾喇叭口的空间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连接上海至崇明、启东的沪崇苏通道的上海段目前已开工兴建,江苏段也正在积极准备。“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的长江大桥将达11座。三大区块正日益在空间上融为一个整体。

二是城市融合。“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几乎所有的县级市,都将开通高速公路。长三角城际铁路已进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铁路主构架,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真正实现城市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的非农化,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轴线,制造业带为联结的长藤结瓜式城市布局。长三角与外部地区的空间融合也在积极推进。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区块和城市之间的融合只是一种有形融合,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融合。长三角各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之间,长期来,一直致力于全方位的经济社会合作,积极健全区域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增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共识,积极在交通、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信息资源共享、天然气管网建设、人才资源等各个领域开展广泛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2.3新优势:多核格局与双重物流体系

传统的长三角发展机制是中心带动型的,目前则已由上海一花独放格局,发展为百花齐放格局,形成了多核格局与双重物流体系导致的自我优化的发展机制。

2.3.1多核格局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大批高度活力、综合竞争能力很强的市县,就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而言,可以称之为发展核。多核格局是长三角区别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的重要特点。这一多核格局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多数市县较快发展。1978—2004年,长三角地区的GDP 名义增长率达到16.5%,高于全国的1.5个百分点。GDP 名义增长率最低的是上海市,但也高达13.6%,最快的是昆山市,达到23.4%。77个市区和县市的1978—2004年GDP 名义增长率分布的离散系数只有0.112,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这就意味着长三角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若干明星县市,如昆山、张家港、萧山、绍兴等,也得益于其他一大批快速发展县市,是一种典型的百花齐放格局。

二是市县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上海以长三角“龙头”身份,率先垂范,制造业从以纺织业为主,快速转变为以电子信息、汽车、精品钢材和石化为主,形成了长三角的产业高地。昆山市电子产值目前已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近一半,堪称电子大市。绍兴县纺织产值占全县工业的70%以上,织物产量占全国的20%。再如嘉善的木业、海宁的皮革、诸暨的袜业和衬衫、舟山的修造船等,都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份额。

三是形成“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现象。相当一部分市县在其各自所处的市场领域,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具有专业性的经济中心地位。2004年15市15种主要产品区位商离散系数均大于0.7。这就是说,长三角相当一部分市县,虽然综合实力无法与上海等地相比,但各有特色,各有强项,是自己的那座“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2.3.2双重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强化

长三角具有以上海为中心和以宁波为中心的两个主要物流体系。作为这两个物流体系枢纽的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隔岸相望,相距约90公里,形成全球少有的大型港口双子星座格局。更重要的是,这一双重物流体系具有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的特点。

――边界清晰、竞争有序。两大物流体系以钱塘江—杭州湾为界,各自形成开放式的集疏运体系。在这两个体系中,货主出于最小化综合运输成本的要求,在两大物流体系均形成一定规模、且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跨江(湾)托运。处于中间地带的嘉兴、苏州等地货源流向有可能摇摆不定,但上海港具有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优势。总起来看,这两大物流体系均有较大的、对方较难侵入的腹地,同时又存在着局部的竞争关系,非常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物流体系的发展。

――规模巨大、航班密集。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亿吨,居世界第1,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8万标箱,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3。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7亿吨,居世界第4,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0万标箱,居于世界前20位。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已达1967班,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密度也已达到约600班,两港均已具有较强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优势。

――各具优势、互补发展。上海港的优势是依托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广阔的、潜力很大的传统腹地,不足之处是缺少深水岸线,然而洋山深水港建成使用后,弥补了这一缺憾,形成了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巨大潜力。宁波—舟山港的优势是拥有大量深水岸线,具有上海港难以替代的发展大宗散货运输的巨大潜力,我国能源原材料进口快速增长将促进宁波—舟山港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促进以宁波港为中心的物流体系的发展。

――体系强化与融合并存。两大物流体系均有高度活力的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结构正在加快提升优化,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跨越杭州湾的数座大桥将成为沟通两大物流体系的重要通道。局部的相互渗透也有利于优化提升两大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上海港由于集装箱航班密集的优势,对于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地区仍有所渗透,而宁波港的原油管道运输则已到达南京。这种相互渗透不但不能撼动两港在其各自领地的霸主地位,反而提升了长三角的综合物流优势。两大物流体系功能不断强化,体系融合日益紧密,既各具独特优势,又互为一体。

上海港和宁波港在相互促进、相互替代以及各自独立发展并重的进程中,促使形成长三角最优的物流通道,促进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航班密度和运价体系,成为长三角多核格局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2.3.3竞争体系形成自我优化机制

长三角具有三个层面的竞争关系。一是城市之间的竞争,二是两大物流圈之间的竞争,三是长三角与其它都市圈的竞争。前两个层面的竞争关系,是长三角区别于其它城市圈的最大特点,从而也决定了长三角具有独特的活力机制。

上海在长三角竞争格局中,对于其它城市来说,在早期形成了竞争性约束和竞争性激励。由于上海的竞争性约束,在外围区域只能集聚于低层次产业。低层次产业是长三角地区多数城市的重要发展平台,但决不是发展目的。发展低层次产业的意义,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知识、资金和人才。当市场、资源等约束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长三角地区的多数城市,能较快地采用多种模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因此不一定会出现所谓的低层次产业的锁定。如纺织强县绍兴县,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实现了无梭化,随后迎来了纺织品出口高潮和进一步的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绍兴县在纺织业占全县工业产值70%以上情况下,非纺产业投资占60%左右,预示纺织强县正在形成重大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新趋势。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具有多途径、多模式的特点。具体途径有: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扩张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进军关联产业,开发新的产业领域等。运作模式有:自身快速扩张、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境外资本等。

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强化机制,源于其较高的充分竞争水平。这一地区企业密集,产权关系清晰,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在充分竞争格局下,浙江和江苏的制造业竞争水平高于全国。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为盈利能力。长期来,上海、江苏和浙江企业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利润率长期居全国较高位次,如上海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利润率,近年来均居全国前4位,而居第1位的黑龙江是石油导致的高利润率。因此可以这么说,在竞争性领域,浙江和上海是中国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最强的省市,而这显然是十分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

在长三角地区,不仅企业之间具有激烈的竞争关系,各级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不免引发地区保护主义、竞相出台优惠政策等问题,但总体而言,竞争促进了各地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

长三角以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多核引擎”。当前要进一步明确长三角的战略定位,积极优化空间结构,着力强化多层面积极互动机制,稳妥实施差别化政策,不仅要促进长三角自身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挥其引领全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长三角发展战略及定位

3.1发展策略

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体系已比较完备,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级镇组成的七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型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7∶30。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控制核心城市人口的盲目膨胀,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带的整体优势,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解决的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思路有以下几条:

加强上海建设

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区域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增强次中心城市

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南京、杭州的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

理顺城市间的关系

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

城乡网络一体化

以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依托,建设一体化城市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一是要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是建设主枢纽港(大小洋山港),建设集疏运系统,促进形成各港口的合理分工;二是要与城市体系的完善紧密结合,基本目标是使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都能控制在4个小时以

下,其中上海到各个地级城市在3个小时以下。在该地区城市功能定位上,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本三角洲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即最高等级的城市(上海)。第二类是地区性的资源配置中心,即二级城市或区域副中心。这两类城市都应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第三类是具有专业功能的城市,如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性工业城市等。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2020年,使整个城市群承载6000万以上人口,包括本地区人口的60%即4000万以上,以及外来人口约2000万;承载绝大部分新增工业及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卫生事业;形成国际、国内人员与物资大规模高效率流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加强城市化建设

除大力提高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外,还应该加强中小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郊区城镇的城市化的建设。通过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设新区等途径,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规模效应,推进上海与周边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加大上海与周边重点城镇的协调与辐射力度,充分利用"十五"规划期间的政策、信息、物流等变量,提升上海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中的中心地位。

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城市隧道建设在长三角地区悄然兴起。城市隧道一般指交通隧道,是连接公路、城市道路的重要节点,也包括水运隧道与管线隧道等。

3.2构建市场和政策体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等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自2008年长三角地区建立三级运作合作机制以来,三省一市协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各领域合作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发挥了区域优势,推动形成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合力。在新的发展阶段,三省一市要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再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国家战略部署,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切实加强三省一市实施国家战略举措的相互对接和联动融合,协同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陆海联动、城市带动、产业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创造新优势、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坚持以上海为龙头,加快沿海沿江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积极打造在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商务服务和物流网络体系。围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目标,推动城市之间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会议认为,创新是长三角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要把创新驱动作

为核心战略,继续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各类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大力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引进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为长三角地区实现率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会议强调,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始终是长三角地区发挥优势、应对挑战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共同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构建统一市场和政策体系,着力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功能和效率,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

3.3三大战略定位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出战略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从该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和全国发展总体格局来考虑的。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未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大行业获发展良机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提出八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并明确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该地区现代服务业中,金融、地产、航运、文化等产业将受益于亚太国际门户的定位而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如造船业、钢铁业、电气设备制造、轻工制造等也将得益于国际制造业中心所带来的机会;战略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也将获得发展的机遇。

资本市场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此次批准的规划将以上海为区域核心城市,江苏省南京、苏州等八大城市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等七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这一区域是中国经济活力最旺盛的区域之一,具有三大特点:经济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

统计显示,2009年江浙沪三地生产总值达71794亿元,长三角GDP 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若把长三角看成一个经济体,2009年其GDP 总量排在全球第11位,列俄罗斯之后、

韩国之前;若按2009年统计核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计算,长三角GDP 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1.4%。

这一区域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根据WIND 的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24日),上海地区20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8万亿元;江苏省14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712亿元;浙江省15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124亿元。从数量上看,在全部1830家A 股公司中,长三角地区公司占27%;从市值上看,在总市值为25.2万亿元的A 股市场上,长三角公司占18%。

但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

为此,国务院在2008年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长三角区域出台高水准的区域规划,并纳入国家区域战略层面。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4发展问题

压力大

人口密集、面积狭小,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开放的对外环境又使得这一地区已有的优势面临冲击。从国内需求来说,今后一段时期,对应于小康经济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急需发展,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最具有竞争性的要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会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因此,长江三角洲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首次被提及。据估测,如按长三角经济每年增长10%、主导行业要占经济总量的51%以上计算,到2020年,长三角的服务业就应该超过7万亿元的规模。

双重夹击

发展中地区要同时面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不同要素比较优势的双重夹击。这种夹击一方面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来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长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市场多集中于中国香港澳门、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东欧、南美、中东和非洲市场份额比重较小,由于出口产品的主导产业仍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内地和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有力挑战。这一地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竞争力不

够强。

矛盾突出

环境保护与工业化进程矛盾突出。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随着该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不仅仅成为高层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平民百姓普遍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竞争加剧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激烈。港澳台已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优势互补、联合互动的经济格局,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但是,台商科技电子业赴大陆投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以前偏重在南方的珠三角区域向长江经济带集结,这一点与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调查十分吻合。台商最满意的大陆投资区域为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投资环境佳、投资风险低,其中苏州、余姚、萧山、杭州、奉化、扬州和嘉定7个城市更被高度推荐为适合投资的城市。因此,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的严峻挑战。也有学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比较优势还在于成本较珠江三角洲低,台商从成本考虑进行产业转移符合常规,并不必然导致珠三角工业产业竞争力下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台湾省已经形成一种竞争格局。北京、天津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正在进行。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将使得经济圈内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技术合作日益重要。

存在内耗

地方保护行为和重复建设是中国体制转轨时期辖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市场分割、地方封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地区之间分工不明、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情况也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主导产业趋同。沪江浙三省市今后又多以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其次表现为基础设施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诸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重复建设等问题。

第四章、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思考及建议

根据省政协的工作部署,我市政协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及对策建议:

4.1促进区域合作思考

本世纪之初,研究了世界主要经济区特点,以及长三角经济区(沪苏浙)经济、地理、社会、行政等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更大范围的长三角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将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全部称作“泛长三角区”,后来又将江西的部分扩展进去,形成当前热议的“3+2”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单项选择题 (2013.10)9.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区别是C A.关税减让B.自由贸易C.统一对外关税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2013.01)9.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最大的区别是D p140 A.关税减让B.自由贸易C.统一对外关税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2012.10)8.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均可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D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2012.01)9.根据关税同盟理论,下列属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是( A ) A.贸易转移效应B.促进技术进步C.加速经济成长D.刺激投资 (2011.10)9.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C )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优惠贸易安排 D.关税同盟 (2011.01)10.区域内各成员国就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形成的内部市场,称为( B ) A.全盘一体化 B.部门一体化 C.水平全盘一体化 D.垂直全盘一体化 (2011.01)11.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德纽 B.西托夫斯基 C.小岛清 D.鲍里斯·塞泽尔基 (2010.10)10.目前,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一体化水平最高的是( A )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美洲共同市场 (2010.01)10.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经济一体化可分为部门一体化和( D ) A.水平一体化 B.垂直一体化 C.计划型一体化 D.全盘一体化 (2009.10)10.按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分,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形式,称为(A) A.纵向一体化 B.水平一体化 C.动态一体化 D.静态一体化 (2009.10)11.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属于(C)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自由贸易区 D.完全经济一体化 (2008.10)11.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但仍保持对非成员国各自独立的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2008.01)12.成员国间仅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仍实行各自独立的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A)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二、多项选择题 (2012.01) 27.二战后,地区经济一体化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BCE ) A.历史原因B.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C.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的需要D.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E.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2010.01)32.范纳和李普西对关税同盟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 BC ) A.大市场理论 B.贸易创造效应 C.贸易转移效应 D.规模经济理论 E.综合经济理论 (2009.01)32.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对外关税政策的有(BCE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优惠贸易安排 E.经济同盟 四、简答题 (2012.10)34.简要回答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d15312805.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作者:汪飞何海军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过程,结合前人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和行政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阻碍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的一体化过程:而产业同构现象随着长三角产业的细化分工,将会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同构行政区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与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从宏观(地区)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中观(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微观(企业)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 原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学者从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陈建军(2004)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产业同构。靖学青(2004)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但他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结构,并未发生在制造业这样的中观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小于三次产业结构。尽管从相似系数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城市功能的新提升(最新)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资源进一步融合。X在城市功能和首位度提升上,需要体现出反映国际城市发展趋势、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X 城市发展需要的新时代内涵。 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在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中,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行动的关键区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翼腹地,X正是北翼腹地的特大城市,应积极对接上海,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总格局中的北部支点,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北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X正在全面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建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在未来发展格局中,需要更加厚植科技创新和文化软实力,提升X在X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首位度,更广泛地发挥作为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的重要作用。 第三,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在空间格局上,X以其独特的通江达

海的空间优势,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龙头、X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由于受到世界形势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国际化发展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向东部推进,而更应沿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思路,寻求更多方向上和更大格局中的开放空间。X作为特大城市,理应在强化与上海联系分工的基础上,提升在一些重要职能方面的首位度,作为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推动长三角国际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既构成X提升首位度的战略优势,也对X首位效应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新时代与国家新战略赋予了X首位城市更重要的使命担当,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开放、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加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担当自己的责任。 紧扣优势产业打造原始创新高峰,提升X创新质效。当前,X正处于“创新扩散阶段”向国际知名“创新中心阶段”跨越的门槛时期,创新高度需再提升,下一阶段的关键是紧扣产业规划打造原始创新高峰,不断提升创新名城建设质量和水平,把指标提升转化为发展质效。第一,以基础科学研究为根基,提升高精尖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城市战略需求,加强基础性研究,深化源头式创新,围绕基础科学研究的各环节进行全链条无缝式设计,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独家学术分享】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唐子来教授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主旨发言整理)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表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公平问题。同样,日益严重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 “杯子现象”:传统城镇化的形象比喻 一个杯子的世界平均价格是8元,但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杯子价格是6元。于是,中国制造的杯子就占领了世界市场。其实,中国制造的杯子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为没有支付1元的社会成本和1元的环境成本。年复一年,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所欠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显性化,现在到了不得不支付三十多年累积成本的时候了,再也不可持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sustainable urbanization),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所有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1)可持续发展的3E概念:三角模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棱锥模型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优惠贸易安排 3、自由贸易区 4、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 6、经济联盟 7、完全经济一体化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常被称为战后经济“三大支柱”。 2.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如下五种形式:、、、、。 3. 为了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以实现四大自由流通,必须消除的三大障碍是:、、。 4.二次大战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继该组织出现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两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5.“乌拉圭回合”谈判之所以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其焦点是围绕问题的矛盾十分尖锐。 6.签订贸易条约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即:、。 7.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是。 8. 指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9.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大。 10. 是世界上幅员最广泛、参加成员差异最大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 三、判断题 1.WTO《政府采购协议》是多边贸易协议,要求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参加。( ) 2.《保障措施协议》要求非歧视地实施保障措施,它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同类产品,而不应带有选择性。() 3. 《农产品协议》要求世贸组织成员立即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偿。( ) 4.最惠国待遇原则含义是:一成员就任何一项原产于另一成员的进口产品给予另一成员在关税或其它方面的优惠,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其它成员和相同或类似的进口产品。( )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研究

高达50%,这表明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变量对于环境投资效率具有相当显著的影响力。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效率值分析、敏感度分析、投影值分析三大步骤,本文对于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特别是环境投资效率的评价给出了操作方法与案例。本论文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投资效率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环保投资所取得的积极效果相对于环境投资自身的高速增长并不相互协调。我国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环境投资效率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加强我国环境投资效率跟踪、评比、监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成为对政府考核的引导性指标之一,导致一些地区着力于把环保投资金额人为地做大。一些地区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片面扩大环境保护投资范围、增加环境保护投资绝对值作为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导致一些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普遍偏高,而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造成了环境投资与实际效果之间出现较大的反差(章轲2009)[9]。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建议建立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效率评价与监管的长效机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环境投资效率进行及时监管与评价,环保部门、财政部门要对环境投资资金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提高评价与分析结果的惩罚刚性,将之作为环保项目承担单位今后年度申报项目资格 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国家审计部门 要加强对环境投资资金的审计。实践中我 国环境保护资金涉及面非常之广泛,资金 来源渠道很多,如何对环境保护与治理资 金进行效率审计,应成为今后我国财政支 出效率审计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长翠.生态环保资金监管:基于政府投入效 应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2006(7). [2]张中华.论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及 其对策[J].财政研究,2002(8). [3]颉茂华,刘向伟等.环保投资效率实证与政策 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4]黄泉川,扈文丽.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创 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5]尹希果,陈刚.环保投资运行效率的评价与实 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5(7). [6]王小玉,王晓萍.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及 改革建议[J].价值工程,2011(1). [7]黄志刚..浅谈国外环保投资的经验及对我国 的启示[J].经济前沿,2008(7). [8]李振东.环保投资的费用效益分析[J].中国环 保产业,2002(2). [9]章轲.中国环保投资虚火太盛专家呼吁提高 投资效率.第一财经日报,2009-12-14.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纪燕渠) 一、引言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和 区域政策讨论的重要话题,在当前经济社 会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还有利于扩大国内 市场规模,扩大内需,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形成良好 的国土空间经济秩序等。 虽然国内很早就认识到中国区域经济 一体化程度不高或者说市场分割的负面影 响,并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做出了很大 的改进,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仍然相对缓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不同行 政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不充分、产业结构趋 同、底线竞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不衔 接、生态治理分割与跨界污染、公共服务体 系不衔接等。这导致了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低、不公平竞争和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协 调发展。 区域一体化既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状 态,在这个状态下,一个完整区域内不同地 方的市场主体行为受到同一供求关系的调 节;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边界逐步消失(李 善同和侯永志,2008)。与此相对应,国内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也会包括多个阶 段,第一阶段通常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通 过大规模投入、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密度 适当的网络型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 为产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创造便利的条 件;第二阶段是区域合作逐步扩大阶段,地 理上相互毗邻的地区,通过政府间的协议, 消除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政策壁垒,在地方 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之下,区域合作不断增 强;第三阶段是制度建设和整合阶段,通过 完善维护市场有序竞争及有效竞争的法律 体系,建立合理的中央地方关系框架,消除 阻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政策及制度根源, 实现国内区域一体化 。 34 ··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文/陆平贵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现状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长三角”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 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 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 3条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 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 37%,平均每 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本区城市化水平在 45%以上,但是本区城市的集中度还不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城市群职能结构。“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具有从国际到全国、区域、地方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历史性(五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性的城市,加上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具备了强劲的发展潜质。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与研发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是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宁波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港口与陆路物流的枢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舟山是港口旅游城市等等。 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以沪、宁、杭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都市区。“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但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则并非完全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因为上海外围地区还分布着一系列历史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二级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投资能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超过了上海辖区内的一些卫星城镇,成为都市圈内颇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2002年,这5 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大致相当。 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崛起的条件,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可在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加快城市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脱离经济发展,就无法谈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突破自身地域的局限,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加以审视,必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中国已加入WTO,“长三角”城市群既面临全球化竞争,也面临国内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的挑战。这一态势,决定了“长三角”区域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需要,同时又将对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从“长三角”现状看,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两条城镇发展轴相对发达,就得益于沪宁、沪杭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宁杭“一条边”

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答案)

in第6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10)9.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区别是( C ) A.关税减让B.自由贸易C.统一对外关税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2. (201 3.01)9.在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最大的区别是( D ) p140 A.关税减让B.自由贸易C.统一对外关税D.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3. (2012.10) 8.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均可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D )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4. (2011.10) 9.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C )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优惠贸易安排 D.关税同盟 5. (2010.10)10.目前,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一体化水平最高的是( A )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美洲共同市场 6. (2009.10)11.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属于( C )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自由贸易区 D.完全经济一体化 7.(2008.10)11.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但仍保持对非成员国各自独立的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 ) A. 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8. (2008.01)12.成员国间仅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仍实行各自独立的贸易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A)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9. (2007.01)8.在自由贸易区中( B ) A.成员对非成员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 B.成员对非成员保持独立的关税壁垒 C.成员间执行共同的经济政策 D.成员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10. (2012.01)9.根据关税同盟理论,下列属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是( A ) A.贸易转移效应B.促进技术进步C.加速经济成长D.刺激投资 二、多项选择题 11. (2010.01)32.范纳和李普西对关税同盟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 BC ) A.大市场理论 B.贸易创造效应 C.贸易转移效应 D.规模经济理论 E.综合经济理论 12. (2009.01)32.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对外关税政策的有(BCE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优惠贸易安排 E.经济同盟 四、简答题 13. (2012.10)34.简要回答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14. (2008.10)37.举例说明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 答:贸易创造效应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门化,这样,关税同盟的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将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价格更低的产品所取代。其结果,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扩大了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最新)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可以在一个大国内部获得巨大的规模经济红利。因此,需要通过城市、地区间的资源再配置,充分利用大城市对于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 从全球站位来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决定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对比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发现,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需要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联系起来,形成城市集群,推动城市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使之成为发展质量和效益最高的地区。世界级城市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功能区兼备的核心城市,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

从区域发展来看,经济地理和集聚效应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的建设。创新发展上,人力资本积累引发知识溢出,而人才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群成为创新的空间载体。协调发展上,运输网络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传导,非中心城市通过有效利用中心城市的正向外部性实现协同增长。绿色发展上,城市群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保护好绿水青山。开放发展上,城市群建设有利于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共享发展上,高水平城市群建设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长三角自身来看,区域一体化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开始从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空间的优化布局和要素集聚的作用更加突出,需要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此外,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对内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双重任务。因此,要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优化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布局,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以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在协调合作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应该先行一步,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先进合作区的建设经验,在江浙沪交界处的X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地区设立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学年论文题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学院 专业 学生 学号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摘要 欧盟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欧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完善的市场体制。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发达的经济水平使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由关税同盟向货币同盟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经济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要求冲破阻碍贸易的壁垒,而冲破阻碍的利益使得有足够的力量来冲破阻碍,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为谋求经济的最优化而加入到区域经济组织中。 我国的市场体制尚不完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远远不够。我国国内各区域间的差距的拉大将不利于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达成经济全球化而努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在面上和深度上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洪流,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体制,经济全球化,

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由欧洲经济一体化所得的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及阻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走向············································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精)

立足长三角调整上海产业布局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的基本特点 目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域:一是上海经济圈,即以上海为中心,大约150公里半径的区域,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和湖州等市;二是南京经济圈,即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区域,包括南京、镇江、扬州、常州和泰州等市;三是杭甬经济圈,即以杭州、宁波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市。 三个经济圈中,上海经济圈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经济圈。上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使上海的发展几十年来始终处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前沿,至今仍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王贻志等,2001年)。根据1998年统计数据,长江三角洲地区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超过20%的9个行业1中,按各城市产值占全地区产值的比重,上海在除纺织业以外的8个行业中均居第一,苏州、无锡也都占据较大比重。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个行业,沪、苏、锡居前三名,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中,沪、苏、锡居一、二、四位或一、三、四位,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上海居第一,无锡居第三,苏州则居第六,是仅有的一个例外(王贻志等,1999年)。上海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优势,使其成为区域内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但这种中心城市的功能需要在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中形成。随着以高速公路为主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客观上进一步密切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随着上海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来上海寻找投资机会的国际工业资本,首先沿着沪宁高速公路向昆山、苏州工业园区扩散,使苏州的制造业构成迅速提升,工业发展超过了无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构成的制造业在上海、苏州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可以认 1系指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服装及吉他纤维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WTO练习题

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一体化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二、填空题 .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常被称为战后经济“三大支柱”。 .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如下五种形式:、、、、。 . 为了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以实现四大自由流通,必须消除的三大障碍是:、、。 .二次大战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继该组织出现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起来的两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乌拉圭回合”谈判之所以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其焦点是围绕问题的矛盾十分尖锐。 .签订贸易条约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即:、。.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形式是。 . 指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和贸易扩大。 . 是世界上幅员最广泛、参加成员差异最大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 三、判断题 《政府采购协议》是多边贸易协议,要求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参加。( ) .《保障措施协议》要求非歧视地实施保障措施,它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同类产品,而不应带有选择性。() . 《农产品协议》要求世贸组织成员立即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偿。( ) .最惠国待遇原则含义是:一成员就任何一项原产于另一成员的进口产品给予另一成员在关税或其它方面的优惠,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其它成员和相同或类似的进口产品。( )

.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国在经济活动和民事权利方面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国民不低于其给予本国国民享受的待遇。( )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不同在于实施共同的对外关税。() .共同市场的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 .经济一体化的规律是由低级的组织形式向高级组织形式逐渐演进。().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关税同盟一定会提高成员国的社会福利水平。() .贸易创造效果使得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扩大效果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体化程度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高。() .中国尚未参加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四、单项选择题 .非成员国加入世贸组织须经部长会议() 、以上多数通过、以上多数通过 、以上多数通过、以上多数通过 .在关贸总协定历史上,达成第一个约束非关税贸易壁垒协议是在( )期间。 、第五回合谈判、第六回合谈判 、东京回合谈判、第八回合谈判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 、部长理事会、成员国代表大会 . 在正常贸易中,进口国由于不能适应进口竞争,造成国内生产中某产品的行业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进口国可以依据( ),采取进口限制。 、《反倾销协议》、保障条款及《保障措施协议》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条款的谅解》、解除义务条款 . 世界上第一个最富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欧洲经济共同体、洛美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环太平洋经济合作 . “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生效后,世界上哪类商品的贸易将在年内分阶段回归到关贸总协定以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