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清代赫哲族的重要资料。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为第二阶段,赫哲族研究进入了学科性专题研究阶段。1930年春夏之际,著名的民族学家凌纯声与商承祖先生深入到松花江下游地区(从依兰至抚远),实地调查了当时俗称“鱼皮鞑子”的赫哲族,此次田野调查历时三个月。这一次赫哲族实地调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开创了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实地调查的实证传统。1934年,该调查报告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为题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东北的古代民族与赫哲族,赫哲族的文化,赫哲族的语言,赫哲族故事四部分③。该书是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第一部科学的民族志书,也是世界现代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又是研究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最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自《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问世后,“赫哲”一称开始广为流行并成为我国赫哲族的正式族称。尽管《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的学术成就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该书所论及的只是我国境内的赫哲人,没有涉及到同时代苏联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其二是该书所论及的主要是20世纪初我国境内赫哲人的各方面情况,对赫哲人早期原始古朴的传统文化尚未论及,更没有涉及对赫哲族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性问题的探讨。

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赫哲族的研究工作进入研究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研究成果科学化、系列化的发展阶段。严格地讲,对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自1957年至1958年,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者和民族研究人员对我国境内的赫哲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材料,编写了《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和《赫哲族简史》④。这两部著作对《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有所补充和发展,将我国赫哲族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赫哲族研究开始逐渐步入繁荣时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黑龙江省音协的领导组织下,组成“抢救赫哲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先后于1980年和1981年两次深入赫哲地区,采录了大量的赫哲民间文学资料。这两次采录到的,以及后来采录到的赫哲伊玛堪、特仑固、说胡力、嫁令阔等诸多体载的作品,经过有关人员的翻译、整理,以汉文的形式陆续刊载在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民间文学》

(2,5,12,20,21)上,大量赫哲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不仅为开展赫哲族文学研究提供了素材,而且为开展赫哲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黑龙江省考古和历史工作者,通过开展黑龙江省内的考古工作,对黑龙江省赫哲等少数民族古代历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孙秀仁、干志耿的《论辽代五国部及其物质文化特征———辽代五国部文化类型的提出与研究》,干志耿、魏国忠的《绥滨三号女真墓群清理与五国部文化》,张泰湘、吴文衔的《赫哲族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史学谦、金泰顺的《依兰县永和、德丰清墓的发掘》等论文,以考古发掘的成果为依据,对赫哲先民、赫哲族源、清初赫哲族的物质文化等问题作了客观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张泰湘、吴文衔其文曰:“凡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操通古斯—满语的部落都可以包括到赫哲族先人的群体中去。”他们从考古学的材料出发,认为隋唐时期的靺鞨(主要是黑水靺鞨),辽代的兀惹,元代的兀者(吾者)的后裔,清初称七姓野人,他们是赫哲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满族和赫哲族

本为一支”⑤。

1983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从此,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工作(包括赫哲族研究)有了专门的机构和稳定的队伍。1985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创办了《黑龙江民族丛刊》,该刊是以研究黑龙江地区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为主的民族学研究专刊。

自1985年以来,从事赫哲族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在这些研究人员中,有民族工作者,有各学术部门的专家、学者,有赫哲族人士,使赫哲族研究进入了专业研究与群众性业余研究相结合的发展阶段。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日见丰硕,约有百余篇有关赫哲族研究的论文刊登在《黑龙江民族丛刊》、《北方文物》等刊物上。这些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赫哲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论文有李松华《赫哲族舞蹈考察报告》,韩福堂《关于发展赫哲民族经济的探讨》,毕力扬·上清《赫哲族传统民歌概况》,隋书金《赫哲民间文学研究》,汪纷玲《再论萨满教与伊玛堪》,傅朗云《赫哲“伊玛堪”探源》,张嘉宾《依兰赫哲族三姓考》等。尤志贤、傅万金编写的《简明赫哲语汉语对照读本》,是由赫哲人编写的我国第一部关于赫哲语的著述,全书共分:语音、词法、句法、词汇、会话、附录等章节,该书为赫哲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尤志贤编译的《赫哲族伊玛堪选》,共编译了4部长篇伊玛堪,不但有汉文译文,而且还有赫哲语标音,在赫哲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99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赫哲族学者舒景祥主编的《中国赫哲族》,该书的资料性较强。2003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张嘉宾著《黑龙江赫哲族》,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赫哲族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对《赫哲族简史》的补充和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书中对俄罗斯境内赫哲人(那乃人)的社会文化习俗进行了介绍,并与我国赫哲人的同类民族事象进行了比较研究。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赫哲族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专题化的倾向,如针对传统的渔猎经济文化变迁的研究,专论赫哲族原始宗教、语言、文化、渔业生产、伊玛堪等,涉及到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水平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有些著述借鉴、吸收了国外关于文化变迁和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新颖,观点明晰。我国赫哲族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二、俄国学者对赫哲族(那乃人)的研究状况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被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复杂的民族成份,社会经济文化事项及复杂的民族过程所吸引,纷纷前往这里进行考察,撰写了一系列民族调查报告或论文,其中俄国学者(包括沙俄和苏联、俄罗斯时期的学者)的成果最丰富。俄国学者对那乃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角度,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对其境内的那乃人进行研究。他们对那乃人的研究大体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学者为适应本国政府侵华和对远东地区统治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学田野调查,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学术著作。Л·И·什连克(Л·И·ШрЕНК),是俄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博物学家,俄国皇家科学院院土。他是黑龙江流域各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奠基者。1854~1856年,他在这里考察期间,绘制了黑龙江下游的民族学地理图,并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调查资料。什连克利

用这些资料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撰写了民族学专著《阿穆尔地区的异族人》,共三卷,在圣彼得堡问世,第一卷1883年出版,主要内容是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人类学特点和边区历史;第二卷1899年出版,论述了黑龙江流域各族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结构;第三卷是在什连克逝世后的1901年出版,这一卷阐述了黑龙江流域各族的精神文化和宗教信仰。该书从民族学的角度对吉里亚克人、尼夫赫人、果尔特人(那乃人)、乌尔奇人等进行了详细描述,被俄国学者誉为阿穆尔地区民族学百科全书。什连克在他的这部著作中,首次运用民族学比较方法,研究了黑龙江下游各民族的起源问题。他的这部著作至今对于研究黑龙江流域各民族,包括对那乃人、乌尔奇人的族源、分布,体貌特征,经济活动,住宅特点,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Р·К·马克(Р·К·МААК)对小民族的民族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作为俄国皇家地理学会西伯利亚分会的主要成员,在西伯利亚工作了27年(1855—1884年)。在此期间,他先后三次率考察队到雅库次克的维柳斯克区、黑龙江沿岸和乌苏里江河谷地带考察,每次都写出大量的旅行记或考察报告。185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黑龙江旅行记》和《黑龙江旅行画片集》以及1861年出版的《乌苏里河谷地区的旅行》就是P·K·马克根据他在黑龙江沿岸考察时写的日记和所搜集的资料撰写而成的。在他的旅行记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赫哲族、满族的民族学资料,其中对那乃民间文学、习俗特征,乌苏里地区那乃人对植物的利用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十分珍贵。著名的地理学家H·M·普热瓦利斯基于1867~1869年对乌苏里地区进行了学术考察,根据考察资料撰写了《乌苏里地区旅行记(1867—1869)》、《滨海南部地区的异族人》,书里记录了现已消失的乌苏里地区那乃人的生活习俗、民族经济等文化特征。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1895—1896年,П·П·希姆克维奇(П·П·ШИМКЕВИч)根据阿穆尔总督的要求,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对通古斯卡河及其支流谢普奇基河进行了三次考察,收集了关于那乃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尤其是宗教仪式、习俗方面的资料,记录了那乃人的民间传说,并陆续整理出版了《阿穆尔州和阿姆贡河流域异族人现状》(1895年)、《果尔特人萨满研究资料》(1896年)、《果尔特人的习俗、信仰及传说》(1897年)等著作。

被苏联学者誉为“卓越的民族学家”Л·Я·施特忍堡(Л·Я·ШТЕРНБЕРГ)曾于1889—1897年被流放到远东地区,他对这里的那乃人社会家庭关系、民族历史、物质和精神文化进行了研究,撰写出一系列被认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民族学著作:《吉里亚克人、果尔特人、奥罗奇人、涅吉达尔人、阿伊努人》(哈巴罗夫斯克,1933年版)等。他通过对那乃人和乌尔奇人的民族自称、氏族成份、语言的研究,得出那乃人、乌尔奇人、奥罗奇人是一个民族的结论⑥,纠正了Л·И·什连克等学者对黑龙江流域土著民族的某些错误认识。继Л·Я·施特忍堡之后,Н·К·卡尔格尔著有《乌尔奇人的氏族成份》(载《苏联北方》,1931年,第5,6期);《果尔特人血缘体系划分》(载《民族学资料集》,列宁格勒,1927年版)等。Т·И·彼得罗娃出版了《那乃语的乌尔奇方言》(列宁格勒,1936年版)。利普斯卡娅著有《那乃人》(载《西伯利亚民族学》,莫斯科—列宁格勒,1956年);《关于那乃地区之行的简要报告》(载《民族学》,第3卷,1940年)等。这些著述都继承和发扬了Л·Я·施特忍堡的学术传统,除了民族学方面的著作外,还积累了不少民族语言学资料。

那乃人是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关于这个民族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提到И·А·洛帕金(И·А·ЛОПАТИ)这个名字。他从

1912年至1917年对俄罗斯境内的果尔特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田野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成《阿穆尔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的果尔特人》一书。全书共分:序言、物质生活、社会与家庭、精神文化等章节。书中提出了一个前瞻性的结论,即那乃人将很快地被俄罗斯族同化⑦。这部书的最大价值是记录了1917年革命前那乃人的文化状况。由于洛帕金开展的调查工作比凌纯声早18年,因而此书所记载的有关赫哲人传统文化的资料比《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同类资料更丰富,更原始,更有价值。该书是研究那乃人的必读著作,然而,此书所涉及的仅仅是沙俄统治时期俄国境内的那乃人。

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客观,科学性亦较强。苏联学者对那乃人的民族学研究成果超过了我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了深入地了解和帮助那乃等北方小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组织一批学者进行远东地区民族调查、考古调查与发掘,及相应的研究工作,揭示了许多新的事实,如Н·А·利普斯基,А·П·奥克拉德尼克夫、Ю·А·谢姆、А·В·斯莫良克等。这些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并开始注意到俄罗斯文化对那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1956年,在莫斯科一列宁格勒出版的《西伯利亚民族志》一书,集中了苏联学者对那乃等北方小民族的研究成就。

Ю·А·谢姆(Ю·А·СЕМ)的《19世纪那乃人的氏族结构及其解体》(符拉迪沃斯托克,1959年)探讨了氏族成分、民族起源、社会制度等,学术价值很高。1985年出版的А·В·斯莫良克(А·В·СМОЛЯК)所著《下阿穆尔流域和萨哈林岛诸民族的传统经济和物质文化》中对那乃族传统的渔业工具、狩猎工具、交通工具、服装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1986年出版的В·А·阿夫洛林(В·А·АВРОРИН)所著《那乃语和那乃民间文学资料》一书共收入44篇那乃民间文学作品。在这44篇民间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作品在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与已出版的我国赫哲族的民间文学作品雷同,这充分表明那乃民间文学与赫哲民间文学在渊源上的同一性。1991年,出版了Е·А·戈耶尔(Е·А·ГАЕР)所著的《那乃人传统的日常礼仪》,作者是那乃族学者,熟知本民族的风俗人情、礼仪规则,又长期从事那乃族的研究工作,可谓得天独厚。书中有许多内容是汉文资料所没有的记录。例如,有关刨木花在那乃人生产、生育、丧葬等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在汉文资料中基本没有记载⑧。

1991年出版的А·В·斯莫良克所著《萨满:萨满其人、功能、宇宙观》中的许多内容可填补中文资料在赫哲萨满教方面的不足。1994年,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Л·Я·伊瓦山柯(Л·Я·ИВАЩЕКО)主编的《17至20世纪乌尔奇人的历史与文化》,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乌尔奇人的物质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历程的专著。书中阐述的乌尔奇人历史与文化和那乃人大同小异,认为乌尔奇人与那乃人同源同流,乌尔奇语言是那乃语的方言。2001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А·В·斯莫良克编辑的《下阿穆尔和萨哈林岛的民族》一书,书中用大量的图片资料描绘了黑龙江下游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近年来关于黑龙江下游地区民族研究的总结性著作。2003年,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出版了В·Л·拉林(В·Л·ЛАРИН)、В·А·图拉耶夫(В·А·ТУРАЕВ)合著的《那乃人的历史与文化》,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那乃人的族源、氏族成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语言和那乃文字使用情况等。

俄国学者关于黑龙江流域民族的田野调查资料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重视,Л·И·什连克、Р·К·马克的民族学著作,曾被西方学术界誉为“关于东北亚民族的第一手材料”。19世纪末,Л·Я·施特忍堡关于尼夫赫人(吉里亚克人)的调查,被恩格斯肯定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并亲自将其中一篇报告翻译介绍给西方学术界。俄国学界对那乃等民族的研究是伴随并服务于沙皇俄国向东部地区的扩张活动,因此,他们的成果中往往带有殖民色彩,有的地方甚至积非成是,但也不乏有价值的史料,可弥补我国史料的不足,在使用时需对其史观、史料加以甄别。

三、日本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日本方面论及赫哲族的最有影响的著述当属成书于1808年的日本学者间宫林藏所著的《东鞑纪行》。该书对居住于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贡貂赏乌林情况有较详细的论述,书中还记述了作者与赫哲族舒穆鲁氏的佼佼者正红旗满洲世袭佐领托精阿会见的情况,当时托精阿是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往德楞负责办理贡貂与赏乌林事宜的三个主要官员之一⑨。该书的中译本于1974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以后,“满蒙学派”的学者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如白鸟库吉,鸟居龙藏等,其中田野调查资料添补了民国时期关于赫哲等民族记录的缺欠。庄村谦吉是伪满康德元年(1932年)同江县公署参事官,著有《同江县事情》一书,记录了同江县的行政、治安、财政、金融、农业、工商业、畜牧业、水产业、教育、宗教、社会事业、卫生、交通、通信等情况,其中包括当时赫哲人的一些生活、风俗、生产、教育等情况,史料价值较强。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到中国赫哲族聚居地和俄罗斯远东那乃人地区进行考察,撰写了许多专著和论文。北海道大学和札幌大学教授池上二良于1989年访问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和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奈良国立文化研究所主任浅川滋男于1995年至1996年曾三次访问黑龙江,调查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黑河市新鄂、新生、新兴鄂伦春民族乡,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民族乡。他回国后于1996年在住宅学术年刊上发表了《东北亚通古斯满语诸民族民居历史调查研究》的长篇学术报告。千叶大学文学部教授荻原真子多次到哈巴罗夫斯克那乃自治区调查研究,撰写了《那乃人的英雄叙事诗》、《那乃人的文化》、《那乃人的英雄故事》等著述。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副教授风间伸次郎,曾连续十年近20次到俄罗斯那乃村庄访问采录,先后发表有五卷本的《那乃人的故事传说》。

日本学者中村和之撰写了《托精阿家系研究》、《有关黑龙江省赫哲族文献》等文章。1991年,北海道新闻社出版了《虾夷锦的来源》一书。该书认为,在清代,中国江浙一带的丝绸制品经京杭大运河运至北京,由北京又运至沈阳,再运至宁古塔(现黑龙江省宁安县)和依兰。通过贡貂和赏乌林制度,大量的丝绸和丝绸制品便由宁古塔和依兰流入赫哲等东北亚少数民族人士手中。这些丝绸又经松花江、黑龙江,越过鞑靼海峡到了库页岛,通过山丹交易,进入日本的北海道等地。由于日本人最初是从阿伊努人中得到这些丝绸的,故称之“虾夷锦”。该书取材于中国的赫哲族聚居区和俄罗斯联邦的那乃族聚居区某些真实情况,其学术价值很高。

纵观日本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田野调查,侧重于民族文化事项的研究。早期研究成果政治倾向性较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成果学术性、专题性较强。

四、结语

毋庸讳言,拙稿虽然力求全面、准确,公允,但因所见资料及笔者学识有限,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考察结果,欢迎批评指正。笔者根据上述考察的结果及相关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1.赫哲族研究应进行广义、整体和跨国界研究。现今的赫哲族应包括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乌尔奇人。由于种种原因,除《皇清职贡图》、《宁古塔纪略》、《宁古塔山水纪》、《西伯利东偏纪要》所记述的是整个赫哲群体的情况外,其余中国学者和俄国学者所论及的都是本国境内的赫哲族或那乃人,或者由于苏联政府在民族识别上的错误,学术界至今陷入乌尔奇人非那乃人的误区,致使学术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多为对赫哲族的局部研究。研究内容偏重语言、文化,缺少全面、系统、整体、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从跨界民族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也很少。

2.赫哲族研究需要动态研究。以往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即多以某一民族事项为单元进行专题研究,对其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的较少。赫哲族、那乃人分别受本国主流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在横向上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着变异。只有从社会文化变迁上进行纵横比较研究,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其社会和文化,从而对民族文化变迁的诸多因素及发展轨迹和前景产生科学认识。

3.现代化是任何民族或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应及早地进行赫哲族、那乃人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研究。中俄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曾拥有相同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赫哲族、那乃人深刻的社会变迁就发生在此时,即赫哲族、那乃人在两国政府的分别扶持下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对比其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同,进行相互借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论题。对通古斯诸族的现代化进程亦大有裨益。

4.应建立通古斯诸族研究体系。以往的研究成果多为族别史、地区史、民族志。赫哲、鄂温克、鄂伦春同属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彼此在历史和文化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可使我们对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的共性和个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注:

①张嘉宾:《果尔特与黑斤》,《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第54-55页。[俄]О·П·苏尼克:《乌尔奇语》,列宁格勒,1985年版。

②鸟居龙藏:《东北亚洲搜访记》,汤尔和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43页。

③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34年版。

④《民族问题五种丛书》黑龙江省编辑组《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张泰湘、吴文衔:《赫哲族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1期。

⑥А·И·克鲁沙诺夫:《苏联远东史(17世纪—1917年2月)》,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⑦И·А·洛帕金:《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流域的果尔特人》,符拉迪沃斯托克,1922年版,第3页。

⑧刨花、刨木花:赫哲人(那乃人)早年没有纸张和布料,用稠李子木、柳木、锻木削成又薄、又长、又柔软的木头花作为替代品。这些刨花可用做棉絮、绷带,由于具有杀菌作用,还常用做药品。刨花也是萨满祭祀用品。

⑨间宫林藏:《东鞑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4年版。

赫哲族服饰文化研究

赫哲族服饰文化研究 (旅游管理学院12级旅游管理) 摘要:在我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生活着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赫哲族。他们来自东海女真赫哲部落。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落,他们用鱼皮制作的衣服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鱼皮衣服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制作的鱼皮衣服已经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社会,要把赫哲族的服饰文化与现行社会相结合,保护并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播。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衣服制作过程服饰文化 前言 对赫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一个长时间求证并认真钻研的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 一、赫哲族的由来及发展历史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来源于东海女真赫哲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同江市、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富锦、依兰、桦川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居住在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住在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住在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奥”。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中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 [1]在这里,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河产资源丰富,河中多产大马哈鱼、黄鱼。这也造就了赫哲族鱼皮服饰的创作来源和物质保障。 二、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及制作过程 赫哲族的服饰与赫哲族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赫哲族鱼皮衣服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的人们早年大多穿着经过细致加工的鱼皮或兽皮。传统的鱼皮制作工艺包括剥鱼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一整套加工过程。鱼皮制作工艺是个即将失传的传统古老手工艺,制作过程复杂、繁琐、笨重,艺人非常辛苦。现代多数鱼皮是用黑龙江特有的大马哈鱼皮来进行加工的,熟制皮子是其中一项重要工艺,有十多道工序。获取鱼皮的工具不是刀而是竹器,这样不会刮破损伤皮子。皮子取下后经过风干变硬,用刮刀整理,使之成为熟皮子。缝制的针也用鱼骨做成,线可以用动物的筋,或者用鱼皮切成细丝搓成线。由于鱼皮的大小有限,在剪裁上要充分考虑鱼皮自然色彩的搭配以及鱼皮接口的对称性,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反复多次的拼料。鱼皮缝制的过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过程必须全部手工制作。鱼皮材料不同于棉布、丝绸,它的质地较厚,也很硬,每一针扎下去都要用力才能扎透。无论古老的民族服装还是近代服饰,鱼皮衣上一般都装饰着美丽复杂的云纹图案。 [2] 做一身鱼皮衣裤需要几十条鱼的鱼皮。鱼皮裤、鱼皮(鞋)样式没有男女之分,衣服则有男女之分;赫哲族的妇女穿着的鱼皮上衣,款式类似满族人的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下摆底边较上宽大,过膝长袍的底摆呈扇状,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衣领;领边、衣襟袖口、衣边下摆出镶边并补绣染上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有的还在下摆缝上海贝壳、铜铃或璎珞珠之类的装饰品,以示别致美观;赫哲族中老年子的鱼皮衣款式多为立领、斜襟、长袖,扣饰多为鲶鱼骨磨制,领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云纹宽边镶滚,穿起来显得十分美观大方;在图案运上,赫哲族在服饰上应用最广泛的纹样造型云纹,因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分析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 李先逵 内容提要 创造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应当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加以汲取。中国建筑文化有三大基本特色,一是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对建筑名称包含强烈文化意义,从哲学高度理解建筑本质,应用阴阳数理哲学表现艺术美学精神,创造独具一格的礼制建筑;二是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坚持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亲近人的尺度营造空间环境,注重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强调建筑组群有机整体性,表现了“院落文化”的群体意识;三是“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居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广泛应用风水学说指导建筑选址规划,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崇尚“中和美”的环境美学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自然式中国园林艺术,把“意境美”的追求作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建筑师应加深中国建筑文化修养,融入时代精神创造新的建筑理论。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理论创新 在当今丰富多采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舞台上,凡严肃的负责的中国建筑师都无不在思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它需要把传之欧美的现代建筑文明同源之本土的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富于个性特色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国门打开,当代西方现代建筑各种思潮理论、流派如洪水般涌入,虽然仍需要更深入地熟悉,“食洋”求化,但至今已不觉新鲜了。相反,在“食古”的另一方面,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传统文化的余波未尽,暗流潜行,尤其在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中,崇洋甚于鉴古。在当今的建筑创作中,之所以欧陆风盛行,盲目模仿、抄袭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原

因固然复杂,但鄙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己本土历史建筑文化的思想倾向,却是一大重要原因。此外,在如何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上也存在模糊的观念,认为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古典的形式已经过时,提继承发扬传统的创作不能体现时代精神等等。不少对传统理解的片面性在于只看到外表形式的学习,而没有体味到更实质的学习是在对建筑本质内涵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中国建筑传统的认识应该从建筑文化学的观点,从建筑观的高度,从建筑哲学原理的把握上去加以阐释和理解。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当有以下这样三大基本特色,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新的审视,以吸取其合理的营养。 一、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从艺术本质来看,建筑艺术如同音乐艺术一样,富于抽象的寓意性,以特有的符号语言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它们属于一种象征主义艺术,用这样的象征手法来映射人类的思想意识。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用罗马式风格表现庄严,用希腊式风格表现公正等等。虽然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义,但较之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来,却是失之浅表。由于中国文化哲学的早熟,使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灌注和培育则比其它建筑体系显得格外的悠久、自觉、深刻、成熟,因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文化哲理更加突出,更具普遍性。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莫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其建筑形态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思维理念、心理结构以及人生观和宇宙观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现着建筑的本质。言其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实为历史的验证,绝非夸张之辞。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的确颇有见地。 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首先,在对建筑的名称上,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简介 东巴文化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特有的文化。纳西族仅24万人左右,居住在云南丽江和 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有大约17万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 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这已成为当今一些文化人前往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东巴文化其实是一个体系,它包含有:东巴象形文字、服饰、舞蹈、东巴音乐、东 巴绘画、东巴仪式、东巴艺术品几大类。 1、东巴象形文字 据专家考证,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基 本上是由很多简单抽象的图画组成。最早是写、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有 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由于只有东巴——纳西族祭司——才掌握这种文字, 所以又称这种象形文字为东巴文。据说,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而现在,凡是冠以“东巴饰品”的民族工艺品,其标志性的符号之一就是都带有“东巴文字”的符号。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 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2、东巴服饰 纳西族的服饰最典型的是妇女的服饰,其特点可以用“披星戴月”四个字形容。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妇女们上身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嘎嘎易购云南民族工艺品批发网(https://www.doczj.com/doc/4c658478.html,)就有大量的东巴类饰品。 3、东巴舞蹈 东巴舞是纳西民族的典型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从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驱鬼之类的动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是表现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这种正规的东巴舞刀可能只能在一些祭司活动中才能看到。而民间老百姓所跳的集体舞蹈被称为“打跳”,它可能脱胎于东巴舞蹈,但又融入了现代和民间色彩。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在丽江古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当地纳西族姑娘和小伙带着外地游客集体绕圈打跳的热闹场景。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1)一砖一瓦皆说法: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可读性 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着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塑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内向性 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超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容《易》性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建筑的声音 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出的音的含义有两种,一是利用建筑物的部件所发出的音响或回声;二是谐音的应用。 第一种类型的应用不太普遍。民间比较熟悉的如中国古塔上悬挂的铃铎,风动铃响,象征"梵音到耳"的佛法大意。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洛阳永宁寺塔"角角皆悬金铎,宝铎如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洛阳迦蓝记》)。佛寺铎音在佛教徒听来自有一番梵界的意境。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教育随笔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陈 昊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 430074)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的状况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从传承人的定义、认定、地位、传承人保护机制以及法律地位等角度都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人 近十年 综述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于这个群体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这一提法并不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群体。那么传承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有学者指出传承人就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安学斌则认为文化传承人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从广义上讲,文化传承人泛指一切传播人类文化、承接人类文化的人,即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从狭义上讲,文化传承人特指专注本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祁庆富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 ,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一、传承人现状 自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评定,到2009年陆续评定并公布了三批共2000多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2000多名传承人有多半都是少数民族,把他们称作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亦不为过。与国家级评定同时进行的,各省、市、自治区也对各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调查和评定,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大多进行了州级的传承人评定,甚至有的县也进行了对民间艺人的调查和登记造册,通过各级的调查和评定,仅进入了各级非遗传承人名录的传承人据估算也有20000多人,这方面的具体统计材料不多。我国1979年、1988年轻工业部组织了第一、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共评选出96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1997年,原中国轻工总会又分别组织了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又有108名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组织评选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评出161位。我国台湾省自1989年开始评选重要民族艺术艺师。此外,各地没有进入名录的民间艺人,数量更多。 每个传承人背后就是一段文化,他们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是不可再生的,那么这个群体的现状究竟如何,学者们对此做了一些调查,但对传承人群体状况的专门调查并不多,散见在各文章中有所介绍,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陈秀梅《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半月谈》杂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等文章均有对传承人现状的介绍,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国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例如2009年6月3日《半月谈》特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中称:“这大约200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大都六七十岁;再浏览各省份命名的省级传承人,耄耋翁媪也大有人在,年富力强者甚稀。”文章还援引了两位文化官员的话:“非遗消亡这么快,很大原因就是我国传承人整体进入高龄时代、银发时代,老艺人们死亡的速度加快。”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局长杨国良对记者连连慨叹,“2002年至今,楚雄州就有7位省级传承人接连去世了。”在云南丽江古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之典的记忆中,1983年丽江知名东巴还有62个,现在已不足10人,多至垂暮之年。2003年8月,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时,十多个参与翻译经典的东巴大师们早已乘鹤而去。英国《独立报》曾经刊载《正处于消失危险中的最后的东巴》,惊呼纳西东巴文化即将在这个星球上消失。“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李之典惋惜不已。 郑一民在文章中举例说:“承载这些文化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看,位居全国第二的河北省也仅有53位民间艺人榜上有名。在这53位民间艺人中,年龄最大的为屈家营音乐会88岁的老艺人冯月池,其次是77岁的永年鼓吹乐传人刘红升,年龄最小的西河大鼓传人张龄娣、乐亭大鼓艺人张近平也都45岁了。传承人年龄绝大多数已逾半百……” 陈秀梅在文章中指出:“福建省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含国家级55人),涉及10大类、126项。他们和总监最高年龄为90岁,最低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40岁以下的有19人,约占总数的8%;4l-60岁的有104人,约占总数的45%;61岁109人。约占总数的47%。”[4]其次是传承人生活水平较低。陈秀梅在文章中还提到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福建省文化厅曾于2008年七八月间组织过摸底调查,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含国家级55人)中,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在1万到3万的约占47%,3万到5万的仅占12%。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 三是传承人后继乏人。尹凌、余风的《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中就披露他们在浙江嘉兴市调查到的32名民间艺人,有6名已经过世,在世的26名艺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24人,占88.9%;70岁以上的10人,占67%;80岁以上的6人占22%,有12位民间艺人无传承人,其技艺濒临失传,占46%,绝大部分艺人虽技艺精湛甚至身怀绝技,但生活无保障,既无退休工资,又无医疗保险,日子过的很窘迫。70岁以上,有些已离开人世。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6位剪纸大师,在短短时间内相继去世4位,剩下两位年过80岁,后继无人。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随着老一辈优秀传承 陈 昊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2124/2011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综述

?6、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 C ) A、主谓B、体 C、语调D、语境 7、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 ?A???) ? ?A、能够作句子成分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D、是否有形态变化 ???8、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9、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 ?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10、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B ) ? ?A、多头、田心B、黔首、寡人? C、行头、亮相D、圣母、上帝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 9%) ??? 妻子 [+人 +女性 +成年 +未昏] ? 1、{ ? 未婚妻 [+人 +女性 +成年 +已昏] ? 香(气味香) [+嗅觉 +好气味] ?????2、{ ?????? 香(他很吃香)[+感觉 +受欢迎] ?????3、镰刀 [+工具 +农具 +用于割谷物和割草+由弧形刀片和木把构成] 语言学概论试题(3)

?一、填空(15%) 1、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2、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3、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7、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8、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9、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二、选择题(10%) 1、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D)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D、历史比较语言学 ? 2、英语属于(A) ?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C) A、音高B、音强 C、音长D、音质 4、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以一个字记录语言中的一个 (A) ? A、音素B、音节

赫哲族图案艺术研究

赫哲族图案艺术研究 【内容摘要】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在赫哲族艺术文化发展中极具代表性,承载着一段文明和历史,为丰富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做出贡献。赫哲族图案艺术蕴含于民族文化之中,文章从图案艺术的分类和特点入手,分析图案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开发和应用赫哲族图案艺术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赫哲族图案研究历史价值民族特色 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有一支只有4000多人的且世世代代专以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也是我国的六小民族之一,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的赫哲族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 赫哲族其图案造型极为精美别致,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但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赫哲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赫哲族文化艺术面临消失的严峻局面。赫哲族精美的图案艺术表明,赫哲族对美有着执著的追求,赫哲人民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这种艺术天性表现在赫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生活用品,赫哲人充分利

用镶嵌工艺,赋予它美感。赫哲人不仅在鱼皮和鹿皮衣服上装饰精美图案,而且在桦皮做成的各种用具上也刻着优美图案。赫哲族的装饰图案所运用的材料也很丰富,如用鱼皮剪成各种图案,再用针线缝在物品上;有的用染色的兽皮或色布拼成各种几何图案;有的先在布上描绘,然后再用彩线绣成各种图案;有的用刀子把图案直接雕刻在桦皮或木制物品上;有的是用纸剪成各种动物及花卉等等。 赫哲族的修饰袍式,首先从图案质地上看是由鱼皮、布剪成各种花纹图样,然后将其用丝线绣到衣服上面。这种绣品的特点是立体感强,像浮雕一样厚重,纹路自然鲜明,花纹精巧细致。而且每组图案都有对称效果,这说明在剪鱼皮纹样时,是先将鱼皮对折剪好,然后再展开贴式缝到衣服、帽品及染好的布料上刺绣完成。其次,从造型上看,赫族人喜欢在衣裤的边缘缝用鱼皮剪成的云朵卷纹作为民族图案花边,其图案形象古朴典雅,极具民族特色。他们将云纹图形与鱼皮材料自然相接,突出展现了鱼皮的自然花纹和柔软细腻的特点,又经过了染色加工处理后,粘贴缝制成各种纹样作品。赫哲人常在衣裤边沿(衣襟、袖口、下摆处、裤脚)用花布镶边,有时补绣云纹或各种动植物图案,其图案大多为云卷、波浪、鹿、鱼等;妇女戴的绣花鱼皮帽,帽顶饰有兽尾;鱼皮五指染色手套也镶色边、绣花纹。赫哲族萨满神衣的基本图案多为龟、蛇、蛙、四足蛇等爬虫动物。再次,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08级计科系3班 XX 【内容摘要】:我们6名高中同学在行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探索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探究问题存在原因并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现状及发展实地调查 研究目的与意义: 雪山壮丽,白云浪漫,天空广大,土地深远。这些物象汇聚成了云南最初的源泉,也孕育出勤劳聪明的纳西民族,而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文化成为这个雪国的天空、大地与人文融合为一体的奇迹。 是的,我们做这个实践课题,不仅仅是因为被烟柳曲巷的丽江所吸引,更是为了靠近一种似乎已经远去的文化,拂去她所不应沾染的尘埃,探究她的博大,辉煌,或日渐式微的迟暮,探究我们自己应如何面对现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冲击,矛盾。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我们走在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上。 实践时间: 2010年1月25日—2010年2月20 实践过程: 小组在丽江古城,丽江新城,束河古镇,黑龙潭等地方进行东巴文化现状的实地考察和无结构访谈记录,走访了多个东巴文化研究机构,搜集了大量视频与图片等的一手资料,调查研究东巴文化的现状。 东巴文化: 位于喜马拉雅周边区域万山丛中的横断山脉深处,有一个神秘的“象形文古国”,这里隐藏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古老文明之谜。

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1.图画象形文奇迹——世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人创制的象形文字在国内学术界被称为东巴文或东巴象形文,在国外多称为“纳西象形文”,而在纳西语中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古籍被称为“东巴经”。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2东巴经——纳西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东巴经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现在被统称为是纳西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为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历史,政治,天文地理,还有文学艺术,宗教,人类学,甚至于医药,还有生产生活方面的许许多多知识,也有很多神话故事. 3.东巴舞蹈 舞蹈是纳西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东巴舞就是纳西族的古典舞蹈,它表现了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 4.东巴绘画 东巴绘画包括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大类,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传统东巴画主要是东巴在做法事时制作和使用的,民间还有反映生产和生活的装饰画,这些画笔调粗犷、色彩浓艳、形象朴实生动。 5.祭祀活动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6.东巴教 东巴教是在纳西族古老原始宗教基础上吸纳借鉴藏族苯教一些仪轨而形成的纳西族的宗教。 (三)纳西人:

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赫哲族的音乐民族音乐:赫哲族能歌善舞,在民间流行着许多歌曲,有“嫁令阔”、“呵呢呐”,还有船歌、情歌、猎歌等。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解放以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伊玛堪: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嫁令阔: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曲调固定,明朗轻快,十分悦耳,轻柔抒情,非常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奏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民间乐器: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1民族概况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赫哲族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 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仅次于珞巴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

少数民族赫哲族介绍讲稿文字稿

(第一张PPT)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宣讲人XXX,来自三年级X班。很荣幸能代表我们小组(或班级)参加这次以“民族风”为主题的“我型我秀”活动。 (第二张)我们小组主要想通过这次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赫哲族。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人和他们的传统服饰(可以说话的同时对图片进行指示,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肢体动作)。 (第三张)我们今天主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指示)。 (第四张)首先,我们看一下赫哲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形成的三江平原地带和完达山余脉。我们在这幅图片上将大致的分布位置用红点表示了出来(指示)。不难看出,赫哲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数仅为5354人。 (第五、六张)由于赫哲族生活在江边、河边,他们的穿着和饮食都与鱼有较大关系。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一般用鱼皮和兽皮制作。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指示),这是用鱼皮制作的鞋子(指示)。 (第七张)除了传统服饰,赫哲族的饮食也与鱼密不可分。赫哲人以鱼、兽肉和野菜为主食。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这样做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可配合表情) (第八张)在居住方面,赫哲人的的住所包括木克楞(指示)、尖顶窝棚(指示)、地窖(指示),特别是木克楞,冬暖夏凉。 (第九张)接下来,我们向大家介绍赫哲族的一些习俗。赫哲人有他们典型的图腾,在他们的图腾上面刻画了熊、虎、鹿、鹰等动物(指示)。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比较寒冷,在冬天,地面常常有大雪覆盖,所以它们的出行方式主要通过狗拉雪橇(指示)。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以拉70公斤左右的重量,每天可以跑100至150公里左右的路程。狗是赫哲人的好朋友,在运输、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有许多作用。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赫哲人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舞蹈,如萨满舞(指示)。

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研究目的 1.了解我国和当地房屋建筑的特色,能分析当地房屋建筑特色的产生原因建筑是技术与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是会十分迅速地反映到建筑的上去。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当时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写照,是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所谓世界第七大奇迹大都是建筑,也说明了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建筑的发展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也可以通过建筑的发展史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理解建筑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时代风貌的写照,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无论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了解建筑文化的角度来说,学生都应当而且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建筑文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当然,我们也应当去了解别国的建筑文化,这是学习、借鉴与吸取别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基础。 中国的灿烂文化同样在中国的历史建筑中得到反映。各地的房屋建筑更是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通过对当地建筑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感情。 3.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欣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评价。 要从一个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是否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和是怎样表现的,是否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其所受历史的影响来使建筑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

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如何处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的等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个建筑所表现的建筑文化。学会正确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评价建筑物的建筑文化,其本身就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建筑文化的评价,还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建筑文化与建筑中人文因素的真谛,达到领悟、内化,并形成人文素养。 4.关于活动建议 收集中国典型建筑的照片与资料与分析其特点等,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建筑与民族文化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建筑必须适合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合理想象设计未来建筑。这些资料也是我们评价建筑文化或以后学习建筑设计时的重要课程资源。收集这些资料,还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建筑的兴趣,并具有收藏价值,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 课题(一)历史发展与建筑 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的辉煌的建筑文明。 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可读性。中国古代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我们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词形容他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略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塑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 内向性。外国建筑多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外形简单,如四合院,进院后才发现内容极为丰富。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稳定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说中国建筑是千年一律、千篇一律的。但

赫哲族旅游产品策划方案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策划方案前言:赫哲族,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赫哲族有4254人,其中我省有3747人,只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积极开展游览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赫哲族风情园地方性研究 1、赫哲族风情园概况:赫哲族风情园,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的四排赫哲族乡,是集文 化、娱乐、游览、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按赫哲人传统生活方式 进行设计的,极具吸引力,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2、旅游特色:来到四排风情园不仅可以饱览乌苏里江的秀丽风光、观赏到赫哲族 传统舞蹈和民族体育项目。同时还能听上一段赫哲说唱“伊玛堪”。 品尝赫哲族特有的全鱼宴 3、景区介绍:四排乡赫哲族风情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园内主要建设有赫哲族发展史馆、 民族工艺作坊、传统民居建筑等,建筑外观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间传统的木刻楞 式建筑风格;还有鸵鸟的家园——鸵鸟园。 4、替代分析:1、赫哲族风情园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文化相对集中。 2、将赫哲族的文化进行有序的整合,建设设施设备完好,同样具有优势。 二、赫哲族风情园的受众调查 在策划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实地旅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知名度分析:多数游客对赫哲族风情园有所了解,部分游客表示不知道这个地方。对此,可以制作一些宣传册或制作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播放的广告等来提高知名度。 美誉度分析:一半以上的游客对景区表示满意,认为这里的文化内涵浓郁。 满意度分析:小部分游客认为在景区硬件与软件设施方面还有待提高,一半以上的游客,对住宿餐饮条件表示满意,而交通的便捷度,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 三、赫哲族风情园产品设计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 第一天: 上午观赏赫哲族发展史管,感受赫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到鸵鸟园观看鸵鸟们嬉戏,在园中自由漫步;午餐后,观赏赫哲族传统民族舞蹈和说唱表扬依玛堪;晚餐享用特色的全鱼宴,餐后入住。 第二天: 早餐后,参观博物馆,欣赏鱼皮衣、鱼具、桦树皮制品及木雕工艺品等,然后自由参观民区建筑(如假山、水池、图腾等);午餐后,结束愉快之旅! 四、赫哲族风情园的形象塑造 1、赫哲族风情园的行为形象: 政府行为:当地政府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升赫哲族风景园形象,以此增加关注度;防止各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等。 景区服务行业行为规范:强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微笑的 服务、抓好管理监督。 本地居民行为规范:大力推广普通话,礼貌用语,所有员工挂牌持照上岗,微笑服务,并做到价格公道,宽厚待客。充分体现哈尔滨人的勤奋、好客。 2、赫哲族风情园电子形象: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

论文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文化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