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科学—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科学—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科学—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薛定谔方程排名第六,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2011-09-08 08:49:56 135173 次阅读0条评论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 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

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做数学不可能没用到过吧,不多讲了。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没有之一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动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对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没什么好多讲了。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这个公式是上帝写的么?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集中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

关于e,以前有一个笑话说:在一家精神病院里,有个病患整天对着别人说,“我微分你、我微分你。”也不知为什么,这些病患都有一点简单的微积分概念,总以为有一天自己会像一般多项式函数般,被微分到变成零而消失,因此对他避之不及,然而某天他却遇上了一个不为所动的人,他很意外,而这个人淡淡地对他说,“我是e的x次方。”

这个公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多余的内容,将数学中最基本的e、i、pie放在了同一个式子中,同时加入了数学也是哲学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简单的加号相连。

高斯曾经说:“一个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式而不感到它的魅力,他不可能成为数学家。”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任何一个能把这几个公式看懂的人,一定会感到背后有凉风——如果没有上帝,怎么解释如此完美的方程?这组公式融合了电的高斯定律、磁的高斯定律、法拉第定律以及安培定律。比较谦虚的评价是:“一般地,宇宙间任何的电磁现象,皆可由此方程组解释。”到后来麦克斯韦仅靠纸笔演算,就从这组公式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我们不是总喜欢编一些故事,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因为某一刺激从而走上了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道路么?事实上,这个刺激就是你看到的这个方程组。也正是因为这个方程组完美统一了整个电磁场,让爱因斯坦始终想要以同样的方式统一引力场,并将宏观与微观的两种力放在同一组式子中:即著名的“大一统理论”。爱因斯坦直到去世都没有走出这个隧道,而如果一旦走出去,我们将会在隧道另一头看到上帝本人。

最著名的十大公式

最著名的十大公式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No.7 1+1=2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No.4 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动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集中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这个公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多余的内容,将数学中最基本的e、i、pie放在了同一个式子中,同时加入了数学也是哲学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简单的加号相连。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理解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解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揭示了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能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和能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质能方程 E=mc^2或ΔE=Δmc^2是否反映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质量和能量是否是不守恒的,而是质能守恒?与其相关的“质量亏损”又怎么理解呢? 要搞清这些问题,就要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含义。质能方程 E=mc2说明,当一个物体的运动质量为m时,它运动时蕴含的总能量为E。总能量E包括物体的动能和静能。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是很大时,动能Ek =(1/2) m0v2,m0是静止质量。静能E0即物体静止时具有的总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分子间的势能,使原子与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能,使原子核与电子结合在一起的电磁能,以及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结合能,等等,E0=m0c2。所以E= mc2= E0+E k。E=mc2说明了一个物体所蕴含的总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ΔE=Δmc2说明当一个系统的质量变化了Δm时,相应变化的能量为ΔE。一个系统的能量减少时,其质量也相应减少;当另一个系统接受因而增加了能量时,质量也有相应增加。ΔE=Δmc2说明了一个物体质量改变,总能量也随之改变。 两式含义表明,质能方程没有“质能转化”的含义,质能方程只反映质量和能量在量值上的关系,二者不能相互转化。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质量是守恒的,能量也是守恒的。在物质反应和转化过程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能量的形式也发生变化,但质量并没有转化为能量。质量和能量都表示物质的性质,质量描述惯性和引力性,能量描述系统的状态。 那么,质量亏损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可以看到,质量亏损总是发生在系统向外辐射能量的情况下,系统能量减少,质量自然就减少了。当系统的质量减少Δm时,系统的能量

2505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号:2505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 )最为常见。 A.助人行为B.分享行为 C.合作行为D.安慰与保护 2.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及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 )原则的要求。 A.情感支持B.生活教育 C.正面教育D.实践性 3.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这种方法是( )。 A.陶冶法B.角色扮演法 C.共情训练法D.行为训练法 4.与教学插动相比,游戏和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自主性B.计划性 C.娱乐性D.目的性 5.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最常用的定量化方法是( )。 A.问卷法B.指标体系法 C.观察法D.社会测量法 6.以下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 B.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评价重点在于它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C.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将其作为评判教育者工作绩效的一种依据 D.从“学”的方面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 )。 A.正强化法B.自然后果法 C.负强亿法D.代币疗法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 8.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这是替代性强化。( ) 9.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 ) 10.在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是第2阶段的特征。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1)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薛定谔方程排名第六,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 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 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 物质就是能量 物理学家已经证明,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粒子的振动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目前的样子。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科学家已经测量过: 人在不同的体格和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不同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David R.Hawkins)博士,哲学博士,运用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经过二十年长期的临床实验,其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包括各种不同种族,文化,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资料,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 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 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Dr.David R.Hawkins)的“意识地图”(Consciousness Map)理论,人的意识亮度(以Lux为单位)由低至高可分为17个层级。 以200 的“勇气”为基准,居于其上的8个层级的意识状态可称之为“能力(Power)”,居于其下的8个层级的意识状态则被称为“压力(Force)”。 意识层次的振动频率与能量指数 ? 1. 开悟正觉:700~1000 2. 安详极乐(平和):600 ? 3. 寧静喜悦:540 ? 4. 爱与崇敬:500 ? 5. 理性谅解(明智):400 ? 6. 宽容原谅:350 ?7. 希望乐观(主动):310 ?8. 中性信赖(淡定):250 ?9. 勇气肯定:200 ?10. 骄傲轻蔑:175 ?11. 愤怒仇恨:150 ?12. 渴爱欲望:125 ?13. 恐惧焦虑:100 ?14. 忧伤懊悔:75 ?15. 冷漠绝望:50 ?16. 罪恶谴责:30 ?17. 羞愧耻辱:20 ?宇宙中造化的能量永远是正性的,负面能量来自人类自己的意念。 ?所以相比之下正性能量比负性能量强千万倍。因此得出:越使用正面的能量与信念,能量越强大。遇到困难也就越容易解决,也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修復自己与帮助自己; ?念力信念的力量无穷大,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念”转“运”就转。

解读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

解读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 ——是宇宙第182定律 我用思维路标学的观点解读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望能起到一举反三的作用,助力的的小孩能走上成功之路。 一、鱼缸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一所学校,虽然不能做到应有尽有,但是须有选择的余地,各种类书籍,选修的课程,须掌握的可选择技能等;学校虽然不能完全开放,但是可能半开放,如,中学期间就可请一些专家教授、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来讲一些中学生可以知道和事物,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学生可以到实地工作一年半载,对于学习专业课和以后的工作绝对有促进作用。 如何扩大学生的学习时空,扩大到什么程度,不但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和学生自己的事,是相互相成的。 二、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翁效应):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根据宇宙第一定律可知,事物产生动力的条件一是须建立联系,二是须形成差别。如果能学生积极的期望与支持,就是与积极期望和支持事物建立了联系,并知道存在差距,

从而产生了前进的动力;相反他就变得消极,或者在挫折后一撅不振,无形中形成了阻力。 三、强化定律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另一种是后天形成的。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性格习惯形成一般是在三岁左右,因此,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是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家庭最重要,特别注重反复纠正不良坏习惯。 四、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让其形成联系知道差距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但是须关注的是,是对正面事物的好奇还是对负面事物的好奇。如果是正面事物的好奇须积极引导支持,适而可止;如果是负面事物的好奇须让其知道严重后果并严禁和限制。 五、梦想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可采用联系式联想、组合式联想和混合式联想方法,让思想无限制地畅游宇宙。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有方向性地联想,培养学生有的放矢,提高思维效率也很重要,而还是乱想。 六、南风效应 事物的运动变化,存在叁种方式,第一种是增加动力而达到目的,第二种是增加阻力达到,第三种是是前两种组合使用达到。科学家研究表明,对于管理来讲,一般动力和阻

世界上最美丽的12个公式

世界上最美丽的12个公式 数学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自然爱好者眼中,人间最美的是高山流水! 在人文阅读者眼中,人类至美的是诗词歌赋! 在爱情至上者眼中,世间最美的是化蝶共舞。 而在很多科学爱好者眼里,人间最美的是晦涩难懂的方程,从基本的1+1=2到揭示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从开启暗黑之门的E = mc2到神秘的“德布罗意方程组”,从简洁至极的eπi+1=0欧拉公式到让相对论量子理论牵手的“狄拉克方程”……这些公式如此美丽而精妙,是地球上伟大智者一生的凝练。 有时候,我们会对这些方程十分厌恶,可能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痛恨的竟然是人类最高智慧!而原因竟然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的美而已。 No.1 1+1=2 获奖者? 题词可别嫌它简单,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公式是人类的奇点,它昭示着自然数的诞生,引发持续数千年的数字大爆炸。数学创生的全部基本公理都蕴含其中。要回答这个公式的逻辑可不简单,为什么1+1=2而不是等于3?是谁规定了运算法则?奇数加奇数为什么等于偶数?数字2为何是唯一为偶数的质数?他的衍生品“1+2=3”所引发的哥德巴赫猜想,困扰人类数百年,将很多高智商群体搞出神经病。而它究竟从何而来,又将引领人类向何而去?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类的所有烦恼,也是不是因为知道了1+1=2呢?

No.2 毕达哥拉斯定理 Pythagorean Theorem 获奖者毕达哥拉斯和商高 题词这个奖项的联合获奖人是中国周朝的商高和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商高只说了这一定理的表象:“勾三股四弦五”,却没有去深究这背后的奥秘,作为商高的子孙我们得反思一下自己。而毕达哥拉斯则得出背后的规律,这位数字原教旨主义者高举“万物皆数”的暴君,爱上数学真不是故弄玄虚,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让数字与几何完美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沟通数字与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大危机——√2无理数的发现。 No.3 欧拉公式 Euler's Identity

四大教育法则

四大教育法则 四大教育法则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质能方程的本质

质能方程的理解 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2,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质量和能量是不可互换的,是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1915年他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之间是相互独立、没有关系的,但在相对论力学中,能量和质量是可互换的。爱因斯坦1905年6月发表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解释了光的本质,这也使他于1921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里先直接给出式子E=mc2, E是能量,单位是焦耳(J); 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Kg); c 是光速,c=3×108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在相对论中,动能定理依然成立,但动能的形式将不同。在力F的作用下,外力做功等于质点动能变化: 这就是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式,并把moc2称为物体的静能,是总能量的一部分,任何具有静止质量的质点都具有静能。 物体的静止能量是它的总内能,包括分子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使原子与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能、原子内使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的电磁能,以及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结合能……物体静止能量的揭示是相对论最重要的推论之一,它指出,静止粒子内部仍然存在着运动。一定质量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内部运动能量,反过来,带有一定内部运动能量的粒子就表现出有一定的惯性质量。在

基本粒子转化过程中,有可能把粒子内部蕴藏着的全部静止能量释放出来,变为可以利用的动能。 质量和能量都是物质的重要属性,质量可以通过物体的惯性和万有引力现象而显示出来,能量则通过物质系统状态变化时对外做功、传递热量等形式而显示出来。质能关系式揭示了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这个公式表明物质是物质所含有的能量的量度,它只表示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客体也必具有和这质量相当的巨大能量。通常所说的物体的动能仅是m2 c和moc2的差额。 质能方程的三种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1 E0=m0c2 上式中的mo为物体的静止质量,m0c2为物体的静止能量。中学物理教材中所讲的质能方程含义与此表达式相同,通常简写为 E=mc2。 表达形式2:Ev=Mvc2 随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的量。mc为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即物体的静止能量和动能之和。 表达形式3:ΔE=Δmc2 上式中的Δm通常为物体静止质量的变化,即质量亏损。ΔE为物体静止能量的变化。实际上这种表达形式是表达形式1的微分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最常用,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误解的表达形式。 质量和能量的联系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之间是相互独立、没有关系的,但在

最美的十个公式和十个数形结合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就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和政府外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傅立叶虽然姓傅,但他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B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活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属于量子物理的范畴),它表达了波长、能量…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更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的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他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的“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有其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核心定律。动力学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对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没什么好多讲了。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这个公式是上帝写的么?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都是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 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注意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

25个优秀精炼的小学生教育法则

25个优秀精炼的小学生教育法则小学生是不好教育的,他们年龄小,不懂世事。有的孩子叛逆、自私、骄傲、忧郁等等,以下25个教育方法给与借鉴。 一、鱼缸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一家公司里,几条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好几年了,竟然还是那么小,于是人们认为,这鱼就是这种小个头。有一天,鱼缸被打破了,因为一时找不到鱼缸,于是,就把他们养在院子塘里。没想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的很大。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衣服,选择玩具等等,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回答。因而,孩子没有选择,没有思考。所以,他没有创新思维,也不会有太多尝试。你可以让他学到很多知识,你却无法让他举一反三,也无法让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二、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翁效应): 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的心理学家,皮格马翁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角。这个效应,指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的效应。在皮格马翁神话里,他是赛甫路斯的国王,也是位雕像家。 他爱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他期待她能接受她的受。他的执着的爱,感动了爱神,于是雕像活了,成了国王的妻子。于是有了今天的赛甫路斯人。神话终归博人一笑。

而罗森塔尔的试验,却得出了这个效应。他对两组随意组合的学生分别给予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后来,果真就是那样的积极或消极的结果。积极的期望,其实就是一种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这种支持力量的核心,家人、朋友的期望支持也更有塑造力。 在你挫折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对这种力量都非常期待。反过来,缺少这种积极的期望与支持,他就变得消极,或者在挫折后一撅不振。 三、强化定律: 人的习惯是被培养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而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人走向成功,或者拥有好的心态。 有一个鲸鱼实验。科学家有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实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的撞击着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 后来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然而,鲸鱼还是如是有玻璃墙的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被固定起来,就形成了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当然,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改变会更难,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的细节,注重引导。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一笔财富,他会享受一生的。 四、狼性法则: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一、考点聚焦 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要求 核反应堆.核电站Ⅰ要求 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Ⅰ要求 可控热核反应.Ⅰ要求 二、知识扫描 1、核反应 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 14 7N+4 2 He 8 O+1 1 H 质子1 1 H的发觉方程卢瑟福 9 4Be+4 2 He 6 C+1 n 中子1 n的发觉方程查德威克 2、核能 〔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mc2 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 3、裂变 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开释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 典型的裂变反应是: 235 92U+nSr+136 54 Xe+101 n 4.轻核的聚变 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开释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开释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 2 1H+HHe+1 n 5.链式反应 一个重核吸取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同时开释假设干个中子,假如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重核的裂变,就能够使这种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三、好题精析 例1.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能够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νe+37 17Cl→37 18 Ar十 0 -1 e 37 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 u,37 18 Ar核的质量为36.95691 u, 0 -1 e的质量为0.00055 u,1 u质量对应的能量 为931.5MeV.依照以上数据,能够判定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 V 〔B〕0.31 MeV 〔C〕1.33 MeV 〔D〕0.51 MeV [解析] 由题意可得:电子中微子的能量E≥E ?=mc2-〔m Ar+m e-m Cl〕·931.5MeV

历史上最伟大的10个方程

历史上最伟大的10个方程 享受方程与科学 崔凯 时光飞逝,回忆曾经的我,总想起学校里的事。还记得我们那一撮“坏”小子,每逢考试,能记住的也只有方程式。 长大后无须再考试,但次次都像是在应试。是的,生活就像一元一次方程式,要在付出与获得两边始终平等的情况下,小心地移项;生活就像二元一次方程组,把y代入了x 的生活,xy才会有结果;生活就像微积方程,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父母便成为你最好的计算器;生活就像西塔潘猜想,嫉妒别人成功没用。 科学在生活中孕育,而我们要在生活中研究科学。我们热爱科学,不只因为我们生活在科学世界中,还因为生活中还有方程值得我们去珍惜。 二战时期缅甸战场上,有一对战友,分别是弗雷泽和杜克,他们团正在挖掘通往仰光的公路掩体,而杜克提出让弗雷泽说点有文化的东西,来享受“一分钟不带脏话、有教养的讨论”。弗雷泽于是提出为杜克证明在当时很流行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a2+b2=c2”,这个我们小学时便熟知的方程。杜克很开心,打趣说弗雷泽证明不了。于是弗雷泽用刺刀就在战壕旁的地面上,思索依稀记得的毕达哥拉斯本人的证法,在尝试了数次之后,通过几何方法作出了对这一方程的合理证明。杜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无法想象杜克听得那么用心,在四周都是日本人的漆黑夜晚,要如此专注于三角形的东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后来,杜克被自己人用机枪扫到,意外身亡。生活如此戏剧,总叫读者多少有点难受,但我们也应该为杜克开心,作为一个二战大兵,临死前能够参与到探索科学真知的行列中来,虽然生活结束,但他却在“一分钟不带脏话、有教养的讨论”中永生。艰苦的战场并没有湮灭人们的思想,生活仍在继续,哪怕是短短的一瞬也可以享受科学证明所带来的愉悦。

质能方程的理解

质能方程的理解 龙润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揭示了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能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和能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误区一:由质能方程E= mc2,可推得ΔE=Δmc2,这说明质量就是能量、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误区二:关系式ΔE=Δmc2中的质量亏损表明在核反应时质量不守恒 误区三:在核反应时常有γ光子释放,根据E= mc2可知γ光子有一定的质量,这与γ光子的质量数为零相矛盾 要搞清这些问题,就要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含义。质能方程E=mc2说明,当一个物体的运动质量为m时,它运动时蕴含的总能量为E。总能量E包括物体的动能和静能。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是很大时,动能E k =(1/2) m0v2,m0是静止质量。静能E0即物体静止时具有的总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分子间的势能,使原子与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能,使原子核与电子结合在一起的电磁能,以及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结合能,等等,E0=m0c2。所以E= mc2= E0+E k。E=mc2说明了一个物体所蕴含的总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ΔE=Δmc2说明当一个系统的质量变化了Δm时,相应变化的能量为ΔE。一个系统的能量减少时,其质量也相应减少;当另一个系统接受因而增加了能量时,质量也有相应增加。ΔE=Δmc2说明了一个物体质量改变,总能量也随之改变。 两式含义表明,质能方程没有“质能转化”的含义,质能方程只反映质量和能量在量值上的关系,二者不能相互转化。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质量是守恒的,能量也是守恒的。在物质反应和转化过程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能量的形式也发生变化,但质量并没有转化为能量。质量和能量都表示物质的性质,质量描述惯性和引力性,能量描述系统的状态。 那么,质量亏损又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转:从“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谈起 2009-09-16 17:02 说起培养教育孩子,家长们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讲——有心得要分享,有疑问要请教,有辛酸要倾诉。尤其是华人们在海外养育子女,不少家长是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跟随孩子成长一步步摸索教子经验。前些时听到几位家长说起,孩子小的时候一片迷茫,等积累够经验了,子女也长大该离开家了。而新的家长们又在重蹈着老家长们的覆辙,从头开始探索。也有的家长,每逢孩子出了问题,才心急火燎地到处请教处理方法。其实,教育子女是个长期过程,孩子若经常出问题,要从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不可就事论事,不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看到一篇《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项法则》,简单罗列的十二条可以说在美国属于不成文的规矩,也许因为已经被广大美国人民熟悉和应用而毋庸多做解说。我在工作经历中亲身体验到,这些法则确实体现在美国的校内外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理念中,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 然而,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相异,教育后代的规则也会大相径庭。很多来到美国的华人家长就并不知道美国的这些基本法则,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可能与社会大环境不合拍,孩子们便会在身心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种种问题。了解这些法则,不仅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是对中国国内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许都有些启发。我先列出这些法则,然后再做些解说。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 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因此如今美国的教育界人士,从教育研究专家、中小学教职员工、到校外儿童组织的职工甚至志愿义工,都要进修不同程度的教育心理学

世界上最美的十个公式

世界上最美丽的十个公式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物理含义以及其应用

试讨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的物理含义以及其应用 物理含义: E=mc^2,其中E 代表完全释放出来的能量,m 代表质量,C 代表真空中光速 。 1、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两个重要属性,质能方程2mc E =揭示了这两个物理量之间在量值上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即一定的质量总是和一定的能量相对应,或者理解为物体所蕴藏 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物质的质量增加了,与之相对应的能量就会增加,反之,物质的质量减少了,与之相对应的能量也随之减小; 3、当物体静止时,物体所蕴藏的能量200c m E = ,称为物体的静止能量或静质能; 4、对于一个以速率v 运动的物体,其总能量为动能和静质能之和:20mc E E E k =+= (m 为动质量) 5、原子核反应时,质量亏损是静止质量的减少,减少的静止质量转化为和辐射能量相联系的运动质量(γ光子的动质量),减少的静质能以 γ 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并不是这部分质量消失或质量转化为能量。在核反应中,分别遵循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两大基本规律。 应用: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对于核能的利用及基本粒子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在核反应中,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原子核内的每个核子质量都比该核子独立状态下的质量小,所以原子核的质量比组成该核的全部粒子在独立状态下的质量之和要小,减少的那部分物质所蕴藏的总能量都释放出来了。这就是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之所以释放结合能的原因。 我们把组成原子核的全部核子在独立状态下的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叫做核的质量亏损。如果知道了核的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就可以求出该核的结合能。 这里还需强调,虽然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发生了质量亏损现象,但是核反应前后核子数是守恒的,只是核反应后的核子比较反应前的核子“瘦”了一些。同时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也守恒,核子亏损的那部分质量并没有消失,就是“携带着”释放出来的能量的物质的质量。

物理数学中10个最伟大公式

10个最伟大公式 10 Greatest Formulae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这些公式美丽而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十个公式,你认识几个呢?

No.10 圆的周长公式 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r 2C π= 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任何圆——不论大小——用它的周长比上直径,一定得到一个常数π。你别小看圆周率π。众所 周知,. . . 1415926 .3=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许多数学家终其一生, 才能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几十位. 而目前人类制造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30万亿位,却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循环的迹象。

No.9 傅立叶变换 The Fourier Transform []dt e t f t f F F t i ωω-∞ ∞-?= = )()()(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特殊的积分变换。虽然这个公式复杂难懂,但是它在物理学、电子类科学、信号处理、统计学、密码学、声学、光学、海洋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没有这个公式,就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因此,你今天能够享受网上冲浪带来的乐趣,除了要感谢党和政府, 还要感谢傅里叶。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 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p=?k=h/λ E=?w=hv' 这个方程组不仅指出了微观粒子波长和动量的关系,频率和能量的关系,还表明了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彻底颠覆了牛顿的光粒子说,还否定了光的波动说。德布罗意凭借这一发现荣获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刻板效应

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刻板效应 有些父母,总是记着孩子的“不是”与“错误”,对孩子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语言去评价他,这就伤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有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众人回答: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问:这两上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调查者后来向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答不对这个简单问题呢。这就是“刻板效应”,也叫“定势效应”,即依照自己固有的看法,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去推想,所以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这方面的经验,而而一下子就能答对答案。 一个实验中,实验者向两组学生展示同样一张人物照片,要他们用文字对照片加以描述。实验者对第一组学生说,这是一位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

第一组学生描述: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学生描述: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人生道路上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仅因为先前的提示不同,描述结果竟有戏剧性的差距。生活中这种例子是常有的事情:青年人认为老年人保守;老年人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等等。这也就能解释人们往往容易一见钟情呵。以貌取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苏东坡有次看佛印,看到他坐着,就说:你看起来是坨屎;佛印看他是站着的说:你看来是一座佛。苏东坡大笑而去,回家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笑道:你以为你得了便宜,其实你心中想着屎就会说是屎,他心中想着佛就是佛。 不要让自己的刻板,印记孩子的进步。要对他的进步看在眼里,放在心中,还要及时表扬。

理解质能方程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理解质能方程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质能方程是原子物理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高考热点。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并不多,许多同学试图从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角度来理解质能方程,结果造成对其理解上的一些错误。本文简单归纳并解释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的误区,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由质能方程,可推得,这说明质量就是能量、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 爱因斯坦于1905年在题为《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有的能量有关吗》的论文中提出了质能方程,它阐明了质量为m的物体蕴藏着的能量,即一定的质量总是与一定的能量对应着;则表明了物体的质量变化了时,相应地其具有的能量也要变化。但这不能因此理解为“质量就是能量、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因为质量是物质的属性,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和物体间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尽管能量也是物质的属性,但一种能量对应着物体的一种运动状态,并且是这种运动的量度。 当发生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时,核的总质量会减少(即质量亏损),同时释放一部分核能。这些释放的核能来自核子间的结合能,是物质运动形式转化的体现,而不是由亏损部分的质量转化过来。 所以说质量和能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表征的对象不同,相互之间也不可能转化;而质能方程则体现了两者的联系,深刻地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误区二:关系式中的质量亏损表明在核反应时质量不守恒 按照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但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所建立的质量观认为,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和它静止时的质量有如下 关系,可知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微观粒 子的运动速度很大时,其质量m明显会大于静止质量,这个现象在核反应中必须加以考虑。所以在发生核反应时,就其静止质量而言是不守恒的;但反应时所释放的核能会使新核及释放的粒子获得很大的动能(即速度明显增大),这样 因速度增大而增加的质量与亏损的静止质量相等。关系式中的△m既可以理解为静止质量的亏损,也可以理解为释放核能()所对应的运动质量 的增加。例如在核反应中,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光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