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框架图.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框架图.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框架图.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框架图.

试验室组织机构框架图

现场组织结构框架图和文字详述[001]

现场组织结构框架图和文字详述 A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B:现场组织机构图文字详述 我公司对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组建项目部,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及服务进行全面管理。项目部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组成,见上图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1.由公司总经理任命的项目经理、项目施工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组成项目部决策层(项目经理部)。

2.管理层由六个职能部室组成,它们是:综合部、计划经营部、安全管理部、工程部、质量管理部、设备材料部。各部室由项目经理和公司各相关部室协商组建。 3.执行层由焊接、探伤和环保施工队组成。 C:总部与现场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详述 (一)总部与项目管理班子的关系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公司在项目施工现场的最高权力代表,代表公司行使法人代表权力,其主要职责如下: ⑴受法人代表的委托,处理项目有关的外部事务,协调与顾客、友邻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签署有关文件。 ⑵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全面负责。 ⑶负责组建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任命各部门及施工队主要负责人。 ⑷负责项目的施工经营活动。 ⑸监督、检查财务管理情况,审核签发工程进度款报告。 ⑹负责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⑺及时向公司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⑻根据情况,如设项目副经理,副经理协助经理工作,经理不在现场期间,行使经理职能。 2.项目施工经理 ⑴负责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⑵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⑶组织有关部室对现场各施工阶段的开工条件进行检查确认,适时组织人员进场,开展各阶段、各专业的施工。 ⑷审批项目三月计划,并组织实施。 ⑸主持现场施工调度协调会,调配人力、机具、材料,解决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 ⑹负责项目的交工工作。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12.1.1质量目标 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12.1.2质量方针 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及质量保证体系 12.2.1质量管理组织 质量管理组织见图12-1。 图1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2.2.2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节检测、试验及措施 12.3.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 1.开工前,在工地现场建立工地试验室,下设混凝土、钢材、土工、防水试验组和资料收集整理组。 2.试验室配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并接受

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3.现场试验室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检验、配合比设计、强度、抗渗试验及现场质量控制与指导,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2.3.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工地试验室按检测试验工作需要配置检测能力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和经资格认可的工作人员。 2.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对已进行周期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标识,并建立台帐。妥善保存检验、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数据。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适用人员,对所适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填写适用维护保养记录,表明仪器状态。 4.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核准状态时,应评定已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决定是否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 12.3.3检验、试验 1.进货检验和试验 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安装。 检验和试验工作流程见图12-3。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实验室组织架构图

第1章质量方针目标与承诺 1.1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持续创新 关爱员工保护环境 诚信守约构筑精品 1.2目标与承诺 1.2.1试验检测工作坚持质量第一; 1.2.2当任务数量与检测质量矛盾时,首先确保检测质量; 1.2.3考核试验检测人员工作成绩时,首先考核其试验检测质量; 1.2.4试验检测无差错率达到98%,经审核发出的检测报告无差错率达到99%。

4.1.4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 -----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CNAS-CL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 2 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 -----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负责技术记录的规范与管理; -----落实检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和比对;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前言 实验室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就必须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使这些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使这些因素全部受控,就必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研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协调和配合的工作。因此,实验室必须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规律,要对影响检验数据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将检验工作的全过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摘要: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实验室生命的体系,针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控制,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宜、充分、有效。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1领导的认识很高,但重视不够 谈到质量管理体系,很多实验室的领导都认为很重要,因为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保障实验室生命的体系。但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由于实验室领导或忙于各种检测工作或忙于处理协调各种关系,因而忽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涉及实验室的各个部门,如果实验室领导不重视,实验室内部间不配合,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这就要求领导不但要有很高的认识,而且还要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足够的重视,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名成员分工管质量(质量负责人),最高管理者要经常过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负责人也要随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同时还要定期或随时做好内审与管理评审,内审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负责。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体现在体系文件上,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等,体系文件要反映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范围和公正性。并适合本实验室的特点,要充分、有效,既将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都要加以考虑并得到控制。但很多实验室的质

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及其组织图

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及其组织图 1 目的 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相关部门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责任制。 中心主任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中心副主任具体主管;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相关科室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各级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办公室、质管办等管理部门对责任范围内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员。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框见图

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主任委员 ①对生物安全负总责; ②负责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④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手册。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 ①负责中心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③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④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⑤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⑥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⑦提供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政策咨询; ⑧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20200524204326)

实验室组织架构图 技术主管质量主管 实验室主 任(负责人) 物理室负责人 检测人员仪器管理 文档管理由法定代表人担任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组织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负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主持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权直接向实验室主任 报告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组织检测人员按标准或规程(规范)实施检测工作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 化学室负责人 微生物室负责人 监督员 物品管理 资料员 检测结果具有否决权,熟悉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对被监督人员的检测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 设备管理员

第1章质量方针目标与承诺 1.1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持续创新 关爱员工保护环境 诚信守约构筑精品 1.2目标与承诺 1.2.1试验检测工作坚持质量第一; 1.2.2当任务数量与检测质量矛盾时,首先确保检测质量; 1.2.3考核试验检测人员工作成绩时,首先考核其试验检测质量; 1.2.4试验检测无差错率达到98%,经审核发出的检测报告无差错率达到99%。

4.1.4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 -----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CNAS-CL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 2 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 -----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负责技术记录的规范与管理; -----落实检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和比对;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验室司的质量保证体系
CFIA 实施与认证符合 ISO/IEC 17025 的质量体系

成功的业绩!- 我们今日的现状
 21个实验室获得
ISO 17025认证
–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的 第三方认证
ISO/IEC 17025 认证

标准
ISO/IEC 17025 - 1999 年对测试和校 准实验室能力的一般要求
– - 对健全管理的要求
– - 对“技术能力 ”的要求 依据 ISO9001/9002 之要求 获得最广泛认可的国际实验室标准

质量体系 – 能力
 胜任/

能力/
人员
- 经过培训 - 获得合格 - 继续培训 - 充足配备
基础设施
- 设施 - 设备 - 方法 - 样本处理
能量
管理
- 质量政策 - 质量体系手册 - 内部审核 - 定期检查 - 资源投入

资源 – 投入
成功的关键 – 高级管理人员对质量体系的实施和维护
的承诺与投入
实施
 所有参与人员 – 费时  * ~ 20%- 30% 的雇员时
间  培训费用  文件撰写  质保官员 – FTE 的
50-100%  认证费用
 *以 2年实施期计 – 通过对信息和工
作的分配节省的时间
 维护
 5-10%的实验室资源  持续进行的内部审核  熟练程度测试  培训  矫正措施  投诉回应和跟踪  管理检查  持续的认证/审核费用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试 验 室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宜昌至巴东(鄂渝界)公路土建十五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一、试验室职责 1.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和计量测试中心的要求, 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并认真贯彻落实。 2.负责实施贯标工作程序文件规定的“4.11”主控要素并贯彻 执行相关工作内容。 3.了解主要工程数量和大宗原材料的产源情况,提交确定原材 料产地的依据。 4.根据工程要求与检测能力, 进行各种原材料的品质指标鉴定 并设计、选定砼、砂浆配合比。对不能承担的试验检测项目及时按规定(请监理工程师参与)进行取样,委托具有相关试验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5.掌握工程进度,做好与施工控制有关的各项试验工作,参与 施工中的质量检查及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与处理工作。 6.结合工程要求,参与有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在项目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门领导下参与工程新工艺的组织设计,为工程质量谋划。 7.掌握本项目工程试验检测设备、试验仪器动态及周期检定状 况,对已到检校期的试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及时报请相关计监局检定。

8.负责指导各工区试验技术,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核验检 测报告,并对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公证性负责,核盖计量认证专用章。 9.收集全标段试验资料,并整理、统计分析与存档,每半年向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书面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年终上报年 度报表与总结。 二、试验员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熟悉设计文件、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试验规程所要求用的施测、检测方法对工程材料及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2.掌握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检测大纲,实施 细则进行各项检测工作,对各种工程材料及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及时提交检验、试验记录、报告表格,有权拒绝行政或其它方面的干预,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对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3.随时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监督、检查各工班组的质量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出具书面返工通知并告之相应施工技术员、工班长督促实施。坚决制止不合格工序、产品转入下道工序施 工。 4.及时抽检原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砼及砂浆 的拌制的原材料必须坚持采用每盘称量,坚决执行不称量不准拌和施工。 5.结合本工程项目内容编制试验台帐,对施工现场取样的频率、 方法和送样记录进行检查。

如何绘制组织结构图

1、如何绘制组织结构图 答:组织结构图分为外部组织结构图和内部组织结构图。外部组织结构图重在描述和外部组织的接口,非独立法人需描述其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与母体组织中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一级法人则可以描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如有的话)和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构。一级法人通常不必在手册中提供外部组织结构图。 内部组织结构图应反映机构的内部设置,包括最高管理层的组成和分工、各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的设置、非常设机构的设立以及他们各自在实验室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组织结构有时也可在一张图中表示出来。 组织结构图中领导关系用实线。专业部门和管理部门虽然在级别上是平行关系,但由于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在组织机构框图中往往居于专业部门之上。管理部门可用实线和箭头指向表示他们与专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非常设机构可用虚线方框表示,和最高管理层中的分管负责人之间用虚线相连。对二级法人的实验室,当技术保障和供应由实验室外的其他部门提供时,可用虚线相连。 国外检测/校准实验室提供的组织结构图有所不同:上下级之间的连线不带箭头;没有反映出非常设机构;方框中没有职能或职责的简单描述;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是并行关系,同样接受实验室最高管理层的领导等等。 2、能力验证能否替代溯源? 答:能力验证与溯源是保证测量一致性的两种不同的方式,由于能力验证与溯源在保证测量一致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 通常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溯源体系,多数是检测实验室使用的检测设备或计量标准溯源到校准实验室,校准实验室使用的校准设备或计量标准溯源到国家计量院的计量标准或工作基准,直到国家计量基(标)准。这是一种纵向的溯源路径,为检查或验证这种纵向溯源路径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区域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如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欧洲认可合作组织EA)必须对该区域内国家或经济体进行校准实验室间的横向比对和检测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 通常所说的能力验证,包括了校准实验室间的比对和检测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比对是通过对测量结果的量值的比较评价实验室的校准能力,能力验证则通过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对其能力予以确认。由于校准仅仅是对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确认,实验室是否具有相应的校准能力还需通过比对得以确认。由于能力验证与溯源在保证测量一致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当量值难以或无法溯源时,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比对可增强人们对测量一致性的信任,由国际计量局(BIPM)或区域计量组织(RMO)组织的国家计量院(NMI)计量基准的比对即属这一情形,关键项的比对为国家计量院所出具的校准证书的互认提供了基础。 3、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有什么区别? 答:实验室间比对(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实验室间比对一般用于以下目的:确定某个实验室对特定试验或测量的能力,并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识别实验室试验或测量的能力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定新方法和监控已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向实验室的客户提供更高的可信度;鉴别实验室间的差异;确定一种方法的能力特性(共同试验);给标准物质赋值,并评价其适用性。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YC1] 也称为能力验证活动,是实验室间比对的第一种用途,包含符合定义的各类能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和比对计划。例如由国家或区域的认可机构、合作组织、政府、行业组织或提供正式能力验证计划的商业提供者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 一般来说,比对是手段,能力验证是目的。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评价参加比对的实验室的能力,也可以为实验室间比对的其他应用提供有用的信息。 4、如何对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的两个单一测试结果进行可接收性检查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室组织架构图(草案)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XXX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 -----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CNAS-CL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2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 -----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实验室组织架构图(草案) 4.1.4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XXX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CNAS-CL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 2 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 -----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负责技术记录的规范与管理; -----落实检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和比对;-----组织制定检测报告格式,监控报告质量; -----严格遵循CNAS-CL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3质量主管 -----组织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负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组织实施质量活动的记录和归档; -----组织管理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制定服务客户的措施,组织投诉的处理;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实验室组织架构图(草案) 4.1.4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XXX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 -----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CNAS-CL01: 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 2 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负责技术记录的规范与管理; -----落实检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和比对; -----组织制定检测报告格式,监控报告质量; -----严格遵循CNAS-CL01: 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3质量主管 -----组织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组织实施质量活动的记录和归档; -----组织管理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制定服务客户的措施,组织投诉的处理; -----主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参加管理评审,有权直接向实验室主任报告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严格遵循CNAS-CL01: 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4检测室负责人 -----组织检测人员按标准或规程(规范)实施检测工作; ----跟踪检测标准更新动态,确保其现行有效; -----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工地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 省道203线高仁至横城公路二期工程 施工第1合同段工地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一、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依据 1、总公司的企业标准、质量目标以及一系列管理办法; 2、母体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3、分公司的质量要求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 " 4、省道203线高仁至横城公路二期工程施工第1合同段的施工图纸内容、工程特点; 5、已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总监办及驻地办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及质量目标。 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流程 工地临时试验室在母体试验室负责人的指导下按投标书承诺筹建各检测室。依据母体试验室相关管理制度及体系进行管理。依据本试验室制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工作。 (一)、开工前:试验仪器安装调试,及时联系计量校验部门标定,同时完成仪器自校,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以指导施工。 (二)、试验室主任田建伟组织试验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政策、方针、法规和制度,确保本项目的方针和目标,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1、| 2、确保本室公正地、科学地、准确地进行各类试验检测工 作,签认试验检测报告。 3、督促、检查各部门岗位工作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并解 决检测进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 5、组织本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密切注意国内外有关 试验检测工作的发展,随时收集最新的技术标准、试验 规程及技术规范。 6、制定试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及操作制度,做 到严格管理、规范操作。 7、加强与驻地监理的联系,搞好试验工作。 8、负责编制竣工试验资料。 (三)、技术负责人韩祥轩在试验室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室技术工作,开展本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及检测工作。提出试验室人员的变更意见或建议。 ~ 1、组织本室职工学习贯彻实施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范条例。 2、负责布置和检查本室业务工作,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行政方面工作。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范文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范文 试 验 室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宜昌至巴东(鄂渝界)公路土建十五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范文 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试验室职责 1. 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和计量测试中心的要求, 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并认真贯彻落实。 2. 负责实施贯标工作程序文件规定的“ 4.11 ”主控要素并贯彻执行 相关工作内容。 3. 了解主要工程数量和大宗原材料的产源情况,提交确定原材料产 地的依据。 4. 根据工程要求与检测能力, 进行各种原材料的品质指标鉴定并设 计、选定砼、砂浆配合比。对不能承担的试验检测项目及时按规定(请监理工程师参与)进行取样, 委托具有相关试验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5. 掌握工程进度,做好与施工控制有关的各项试验工作,参与施工 中的质量检查及质量事故调查分析与处理工作。 6. 结合工程要求,参与有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试 验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在项目总工程师和工程部门领导下参与工程新工艺的组织设计, 为工程质量谋划。 7. 掌握本项目工程试验检测设备、试验仪器动态及周期检定状况, 对 已到检校期的试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及时报请相关计监局检 定。

8. 负责指导各工区试验技术,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核验检测报告,并 对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公证性负责,核盖计量认证专用章。 9. 收集全标段试验资料,并整理、统计分析与存档,每半年向上级业务主 管部门书面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年终上报年度报表与总结。 、试验员职责 1. 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 熟悉设计文件、国家标准、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所要求用的施测、检测方法对工程材料及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2. 掌握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检测规范, 检测大纲, 实施细则进行 各项检测工作, 对各种工程材料及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及时提交检 验、试验记录、报告表格, 有权拒绝行政或其它方面的干预,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对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3. 随时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监督、检查各工班组的质量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出具书面返工通知并告之相应施工技术员、工班长督促实施。坚决制止不合格工序、产品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4. 及时抽检原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砼及砂浆的拌制的原 材料必须坚持采用每盘称量, 坚决执行不称量不 准拌和施工。 5. 结合本工程项目内容编制试验台帐,对施工现场取样的频率、方法和送 样记录进行检查。 6. 经常学习相关业务知识, 对试验检测的新标准做到第一时间掌握,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掌握本专业检测技术及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和 现状。 7. 在试验过程中在依据相关试验规范的前提下经常总结出可行的试验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图

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图 (汪洪加) 一、工地质量管理工作框架 要求输入 过程实施 结果输出 (检测委托环节) (取样、检测) (检测报告) 二、PDCA 循环思想 1、P (Plan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 (Do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 )--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 循环。 三、可证明和追溯思想 所有做过的工作应得到证明,应在过程中予以记录。 所有工作应可追溯,即记录信息要完善。 人、机、料、法、 资源提供

资源管理 一、资源种类:人、机、料、发、环 二、人员的管理 1、岗位任命管理 说明:人员能力确认应由上级评下级(一般不越级评);能力确认的内容:经验、学历、持证情况、技能考核 表格:《人员能力确认与岗位授权表》 2、人员培训管理 说明: 2.1外部培训计划由各部门和工地试验室提出,技术方面培训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管理方面培训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年度培训计划由由质量负责人汇总,培训计划由主任批准。批准后的培训计划汇总到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实施(《质量手册》。

2.2培训有效性评价主要内容:应知应会的熟练程度、工作表现等;《程序文件》规定由质量负责人进行评价 2.3培训应填写表格《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效果确认》 4、人员监督:通过监督,确认管理是否有效、否人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不足,包括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纠正与预防措施等。对关键环节、新上岗、培训中人员、合同制人员进行监督。 人员监督应填写的表格《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纠正与预防措施表》 三、设备管理 1、设备采购调运管理(《试验仪器购置审批表》、《设备档案》) 2、设备使用管理

工地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工地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 一、保证试验检测精度的技术措施 1、检测人员教育 (1)我检测公司报送的检测班子成员及人员组成,在合同协商后,确保这些人员能按计划到位到岗(除个别因临时的健康原因外),特别是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外业检测负责人和内业审查负责人,在整个服务期将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我检测公司报送的人员名单在业主认可后,本检测公司将组织人员进行上岗前短期业务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宣布检测工作纪律。 (3)我检测公司派出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外业检测负责人和内业审查负责人,有较高的业务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4)检测人员上岗应遵循以下基本职业道德: a、认真学习、按照规范、标准独立、公正、有效的开展检测工作,保证试验检测数据客观、公正、准确。 b、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廉洁公正、诚实信用。 c、不收受承包人的任何礼物、报酬、回扣、提成及津贴。 d、不得以个人名义利用检测之便,为承包人招揽业务。 e、坚持科学的态度、工作严肃认真、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及时妥善处理问题。 f、对业主方面的情况、检测数据、技术资料,验收秘密,不得有丝毫泄露。 g、热心服务,虚心听取监理组、业主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测水平。 h、对原始记录的签字负责。 2、方案的宣贯 检测实施方案批准后,公司将组织所有检测人员进行宣贯,确保检测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实施方案,为下一步检测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仪器的检定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是完成好检测工作的基础,我检测公司将按照工程的要求,配备齐全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交通设施及办公生活设施。确保能满足合同要求和项目需要,同时按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定期鉴定与校准,

大高校组织结构图

?组织机构是组织活动的存在形式,组织活动则是组织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组织机构就无从开展组织管理活动,更谈不上实现管理目标。就组织这一概念有人解释为: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管理学家巴纳德则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多个人活动或力量的系统。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把学校各类人员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有机的系统就是学校组织机构。学校组织机构就是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 ?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组织机构的设计应当职责分明,使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谁对什么成果负责;应能够排除由于工作分配的混乱和多变所造成的故障;并能提供反映和支持组织目标的决策沟通网络。由此可见,学校管理者在设计学校组织机构时应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专门化、部门化、指挥系统、控制幅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因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任何人都无法独自承担学校的所有工作,因此必须对学校工作进行分工并采取专门化、部门化,建立指挥系统,根据部门职能给予一定的权力,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实现管理目标。 ? ?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 ?(一)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设立的。 其形式为校长办公室、教导(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职责。?(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是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 十所大学组织结构图 ?青岛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岛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高校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三、矩阵制组织结构 1、西南财经大学管理机构 + 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 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西部经 济研究中心党总支 + 组织人事部+ 发展规划处+期刊中心经济学家财经科学 + 宣传统战部+ 教务处+ 出版社

实验室推行架构图及相关要求

实验室认可推行委员会成立书 为了保证实验室筹建满足《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保证ISO17025:2005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作,技术支持系统满足CNAS要求,使各项管理工作能有效持续,保证实验室认可顺利通过评审,利用管理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讨)--Action (改善)来开展,成立一个跨部门的ISO17025:2005推行委员会来统筹规划与展开作业,其主要任务与职务大致如下: 1.提供实验室认可技术支持:检测流程,期间核查,方法确认,测量不确定度,实验技术讨论等; 2.提供实验室认可管理支持:文件审核,管理流程,运营管理等; 3.CNAS认可跟进顾问:CNAS内部流程跟进,沟通确保加速完成审核; 4.提供实验室筹建咨询服务,保证不同类型实验室布局图、平面图、给水图、电路图、消防图等满足《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保证CNAS认可过程不再重新更改; 5.讨论订立实验室的组织架构/管理职责/质量方针/目标; 6.跨部门工作横向流程的讨论及确定; 7.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各项指标; 8.定期召开检讨会,讨论各项质量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和质量管理重大事项; 9.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与持续性; 10.规划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11.管理方案的研究,如管理标准的研讨、顾客满意度的维护、管理问题争议的处理等; 12.提供项目推行内部沟通等. 为有效推动此委员会的工作,结合贵公司实际情况,特编制组织结构,如下:

注:实线部分代表冠智达顾问团队 虚线部分代表贵公司组成团队 冠智达顾问团队: 主导顾问师: 负责CNAS认可项目统筹策划、进度控制、全程顾问辅导; 微生物技术专家: 提供培养基/样品预处理区/灭菌/菌种/标准品管理和技术支持;提供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流程的确认,现场实验跟进;提供期间核查/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方法(线性,灵敏度,准确性,精密度,可靠性)技术支持;注:CTI华测微生物经理提供服务

技术中心实验室组织机构机构图

技术中心实验室 组织架构图 4.1.4实验室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 4.1.4.1.实验室主任(由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担任)

负责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定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分工、权力委派; 配备检测资源,保持和发展检测能力; 批准或授权批准检测合同; 建立实验室内部沟通机制,及时将客户和法定要求传达到所有员工; 建立自我完善管理体系的机制,主持管理评审; 承担检测活动中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有本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权和否决权。 严格遵循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 2 技术主管(或技术管理层)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资源; 组织技术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实验室技术能力的确认和开展新项目的审批; 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组织制定、审批作业指导书; 组织重大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分包工作; 组织技术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制定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负责仪器设备和外部服务供应的控制; 负责测量溯源性的控制; 组织编制和批准抽样计划; 负责检测物品的控制; 负责技术记录的规范与管理; 落实检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组织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能力验证和比对; 组织制定检测报告格式,监控报告质量; 严格遵循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3质量主管 组织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类程序文件的编写和宣贯,并维护其有效性; 负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组织实施质量活动的记录和归档; 组织管理性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制定服务客户的措施,组织投诉的处理; 主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参加管理评审,有权直接向实验室主任报告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严格遵循01:2006中规定的要求和责任。 4.1.4.4检测室负责人 组织检测人员按标准或规程(规范)实施检测工作; 跟踪检测标准更新动态,确保其现行有效; 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开展本部门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负责新项目筹备,参加新项目评审; 参与合同评审; 组织实施设备维护、期间核查、能力验证和比对以及为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监控工作;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1、质量目标:确保本项目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质量管理 全面执行GB /T19902-ISO9002质量管理标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和施工处主任为组员,全面负责工程质量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各作业班组设专(兼)职质检员,切实做好以工作质量保工程质量,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整个标段的总体质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图。 质量保证体系 各施工队 质量检测 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 实测项目 材料质量检验 在重点工程建立质量管理点 全面进行工序分析严格操作规程,坚持自检互检,加强主导因素控制 针对问题开展群众性QC 小组活动,坚持交接班和下道对上道工序的检验 质量把关 质量预防 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质 量 管理办公室:陈德军 工 程 部 : 杨 荣 全 试 验 室 : 左 洪 利 机 料 部 : 张 敬 山 沥 青 拌 和 站 : 李 树 胜 施 工 处 : 曹 建 军 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各班组质检员各QC活动小组 全体员工

3、质量控制计划 3.1质量管理 利用微机高效、迅速、准确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及时、准确地将质量数据汇总、分析,得出质量鉴定成果,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控制。现阶段人工数据分析与数据库数据处理相结合,待事机成熟后,全部采用微机化管理。 3.1.1质量分析 收集现场考查、检测数据,通过处理,得出质量管理结论,重点利用于以下方面: 3.1.1.1影响质量原因分析。当质量问题出现征兆之后,组织进行现场考查或现场描述,从质量影响原因的数据库中找出造成质量问题征兆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杜绝或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3.1.1.2质量要点分析。通过对生产检测数据的分析,找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工序,开展技术革新,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3.1.1.3质量内部对比。通过各施工处、班组的工程质量分析,统计出各施工处、班组的工程质量状况,通过内部生产经验交流,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质量状况也作为施工处、班组的考核标准,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1.2质量预测 3.1.2.1通过对工程检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从中找出质量波动趋势,在质量问题出现之前提出有预见性的警告,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实现对质量状况的动态管理。 3.1.2.2通过对某段时间内的产品检测数据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找出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提前入手采取措施,在质量问题发生之前将其解决,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1.3质量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