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共10课时).doc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共10课时).doc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共10课时).doc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共10课时).doc

编号 1【必修二 1.1.1】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提供的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重点

周期表的结构

学习难点

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1869 年,俄国化学家将已知的元素通过分类、归纳,

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

原子序数===。

3、在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

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把相同的

元素,按的顺序排成纵行,称为。

4、在周期表中,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如:第Ⅰ A 族(除氢),又称;

第Ⅶ A族,又称;0族,又称。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4、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如何表示?

5、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

三、总结提升:画出元素周期表的上边框,并注明族符号,书写前20 号元素的符号

四、高效训练

S1.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有8 个主族

B.Ⅰ 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 元素周期表有7 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 4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SS3.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 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 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 4 次成功合成 4 个第 115 号元素的原子。这 4 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 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 号元素在第六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 A 族

C.115 号和 113 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五、学习反思

编号 2【必修二 1.1.2】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掌握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难点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画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Li + O2

Na + O2

钾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3、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Na + H 2O

K+H2O

钾与水反应的现象:

4、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除外,其余都成色,质地,有性,

密度,熔点,和的良导体。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根据原子结构以及化学性质的对比,可推导出碱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该是怎样的?该顺序

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

2、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的密度和熔沸点如何变化?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1. 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 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价相同S3. 下列关于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Li 2O

B. 铷与水或与酸剧烈反应,都生成氢气

C. 碳酸铯受热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铯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钾

SS4.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正确的组合是()

①K 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

触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

拿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

+

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从 Li 到 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 ①③

五、学习反思

编号 3【必修二 1.1.3】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

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难点

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画出卤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化学式与氢气反应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在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

F2

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Cl 2

在下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

Br 2

在下才能缓慢反应,生成的碘化氢。

I 2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

溶液和 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

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

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4、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各单质的状态:F2为, Cl 2为, Br 2为,I2为。

各单质的颜色: F2为, Cl 2为, Br 2为,I2为。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由卤素单质与氢气以及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请推测卤族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该是怎样的?

该顺序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

2、如何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现怎样的递变规律?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1.下列有关第Ⅶ A 族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 熔沸点: F

2

2 2 2

C.从 F2到 I2,颜色逐渐加深

D.从 F2到 I 2,氧化性逐渐增强

S2.下列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还原性: HF>HCl>HBr>HI

B.稳定性: HF

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 Cl >Br >I >F

2 D.密度: F

2

2 2 2 2 2 2

SS3.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 H2的化合能力: At 2>I 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 个电子

D.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五、学习反思

编号 4【必修二 1.1.4】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表示方法,质量数和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学习重点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学习难点

1、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质量数:。

质量数( A) =。

2、元素:。

3、核素:。

4、同位素:。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Z A X的含义

2、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 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 种原子呢?

3、比较元素、核素、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1.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与15062Sm的说法正确的是()

144 150

B. 144 150

A. 62 Sm与62 Sm互为同位素62 Sm与 62 Sm的质量数相同

144 150

D. 144 150

C. 62 Sm与62 Sm是同一种核素62 Sm与 62 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S2. 用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E. 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1)同位素种类由 _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 _________决定;

(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 _________决定;( 4)质量数由 _________决定;

(5)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_________决定; 6)核电荷数由 _________决定;(7)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________决定;

(8)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_________ 决定;

五、学习反思

编号 5【必修二 1.2.2】元素周期律

制作沈晓燕

学习目标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会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重点

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进行推断

学习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与电子的能量关系阅读教材P13,填写:

(1)在含有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

(2)电子层分别用 n=1、 2、3、 4、 5、6、 7 或▁▁▁▁▁▁▁▁▁▁▁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3)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排起,当一层▁▁▁后,再填充▁▁▁2、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完成周期表中11—— 18 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Ar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1)分层排布

( 2)能量最低原则

( 3)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 4)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个( 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个) ,次外不超过▁▁▁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 2、完成下列表格

粒子符号 O 2-

F

-

Na

+

Ne

S 2-

Cl

-

Ar

电子排布

电子总数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1. 根据核电荷数判断 ,下列各组元素中能形成 AB 2 型化合物的是 ( )

A. 11和13

B.10 和 13

C.9和20

D.8

和 12

S2. 元素 Y 的原子获得

3 个电子或 X 的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后,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相同, X 、 Y 两种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得到的化合物的正确化学式是 (

A 、 X 2Y 3

B 、Y 3X 2

C 、X 3Y 2

D 、 Y 2X 3

SS3. 某元素 M 层电子数比 L 层少 5 个,该元素的符号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五、学习反思

编号 6【必修二 1.2.2】元素周期律

制作沈晓燕

学习目标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及其实质

学习重点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难点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元素周期律

1、阅读教材P14科学探究并填写相关内容

2、观察实验

(1)钠、镁与水反应

(2)镁、铝与盐酸的反应

并填写 P15表格相关内容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阅读教材 P14表观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同一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到▁▁▁(第一周期从▁▁▁到▁▁▁)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教材 P14表观察原子半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同

一主族,由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教材 P15续表观察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从▁▁▁到▁▁▁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从▁▁▁到▁▁▁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属性逐渐▁▁▁▁▁同一主族,由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属性逐渐▁▁▁▁▁

[小结 ]

三、总结提升

元素周期律涵义:

元素周期律实质:

四、高效训练

S1. 下列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A 、 Cl B 、S C、 Br D、 P

S2.用“ >”或“ <”回答下列问题

(1) 酸性: H CO ▁▁ H 2SiO

3 H SiO ▁▁H PO

4

2 3 2 3 3 (2) 碱性: Ca(OH) 2▁▁ Mg(OH) 2 Mg(OH) 2▁▁ Al(OH) 3

(3)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2O▁▁ H2S H 2S▁▁ HCl

(4) 酸性: H SO ▁▁ H2SO3 HClO ▁▁ HClO

2 4 4

五、学习反思

编号 7【必修二 1.2.3】元素周期律

制作沈晓燕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运用,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认真观察元素周期表,填空:

在元素周期表中给▁▁▁▁▁跟▁▁▁▁▁分区,虚线的▁▁面是金属元素,▁▁面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又表现出一定的▁▁▁▁。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 =▁▁▁▁▁▁▁▁▁▁

(2)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化合价的绝对值 =▁▁▁▁▁▁▁▁

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如▁▁▁、▁▁▁

(2)、在▁▁▁▁▁▁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1、周期表的左下方是▁▁▁▁▁性最强的元素,右上方是▁▁▁性最强的元素,

2、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失

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3、在同一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1. 1—— 18 号元素中,用元素符号填空

(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2)常温下,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的单质是▁▁▁,氧化物是▁▁▁,氢氧化物是▁▁▁

(3)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4)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非金属是▁▁▁

(5)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S2. 元素 R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2H,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6 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2RO4

SS3.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

A 、 O、 S、N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CsOH、 KOH 、 LiOH 的碱性依次增强

C、 HF、 NH 3、 SiH 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HCl 、HBr 、HI 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五、学习反思

编号 8【必修二 1.2.4】元素周期律

制作沈晓燕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10 电子和 18 电子微粒学习重点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学习难点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困惑 >

二、探究点拨

2、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一看

(2)二看

(3)三看

3、 10 电子和 18 电子微粒

(1) 10 电子微粒

(2) 18 电子微粒

三、总结提升

四、高效训练

SS1.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 、 Y 、 Z 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为

H3XO 4< H2YO 4<HZO 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非金属性强弱为 X > Y > 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3X >H2Y >HZ

C、原子半径为 X > Y> Z D 、阴离子的还原性为X 3-

> Y

2-

>Z

-

SS2. X 元素的阳离子与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 元素只有负化合价B、 X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C、 X 的原子半径比 Y 的原子半径小

D、 X 的离子半径比Y 的离子半径小

SS3.用 A+、 B-、C2-、 D、 E、F 和 G分别表示含有 18 个电子的七种离子(离子或分子)。请回答:(1) A 元素是▁▁▁▁▁▁▁ B 元素是▁▁▁▁▁▁▁ C 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2) 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3) E 是所有含 18 个电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

(4) F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5) G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五、学习反思

编号 9【必修二 1.3.1】化学键

制作:尉如今

学习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3.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

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学习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1 一、离子键

(一)学习检测

1、阅读实验1— 2 回答: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

方程式

2、离子键:带之间的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由构成的化合物。

4、电子式

(1)定义:在 __________ 周围用“·”(或“ ×”)来表示原子的 _____________(价电子)的式子(2)电子式的书写

①原子的电子式:O Na

②离子的电子式:铝离子硫离子

③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NaBr K 2S

(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KCl

MgCl 2

二、探究点拨

1、如何理解静电作用

2、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3、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三、总结升华

四、高效训练

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 .在离子化合物CaCl 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S2.下列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 . H 2 O B . CaI 2C. KOH D .NaNO 3

五、学习反思

编号 10【必修二 1.3.2】化学键

制作:尉如今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2、通过共价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学习重点:共价键的概念。

学习难点:电子式与结构式的书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学习检测

通过氯气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分析

1、共价键定义:_______间通过 _____________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共价化合物:以_____________ 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3、表示

( 1)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下列分子:

分子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电子式结构式H2N2

HCl H2O

NH 3CO2

( 2)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r 2:

HCl :

(二)学习困惑

二、探究点拨

1、共价化合物的化合价如何体现

2、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3、哪些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

三、总结升华

四、高效训练

S1.写出列分子的电子式

Cl 2:

H 2S:

H 2O2:

SS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D.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五、学习反思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 精编版

必修2 教学案(全册按课时) 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 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 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3节化学键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 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6日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 A.氢氧化钠晶体熔化时只破坏了离子键 B.HCl 、HBr 、HI 均是强酸 C.BF 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碘升华只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C.物质中都含化学键 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 4CH 和4CCl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 4NaHSO 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单质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B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该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C.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 D.NaHSO4和NaHCO3两种晶体溶于水时,被破坏的作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7.物质的下列性质能肯定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 B.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熔点高的物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 D.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 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H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0.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大全

乙酸教学设计路桥中学陈彩莲 一、设计思想: 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黄酒中的乙酸的产生,有利于前后联系.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键的断裂。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 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本课题在学生对黄酒中产生乙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③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实质 六、课前准备: 教具及用品:乙酸分子模型、冰醋酸、稀醋酸、乙醇、浓硫酸、石蕊、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 七、教学过程: [引入]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上课,相信我们能够成功合作。听说三门有句老话,我说上句,不知道大家能否接上下一句:“好---做---酒,坏---做---?”(学生接上:“坏做醋”。)对,在酒中存在着某些微生物可以使部分乙醇氧化,转化为乙酸,酒就有了酸味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和醋有关的知识。 [板书]——乙酸 [引导]大家能否结合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说说对醋的了解与用途 学生展开。(调味品、流行性感冒时期或非典时期用醋消毒杀菌) [讲述]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 乙酸在初中的时候就提过,即有机酸。有机酸中都含有一个基团羧基(-COOH),类似与醇中都含有羟基(-OH)。醛中含有醛基(-CHO),像这些基团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的,我们把它叫做官能团。副板书(羧基-COOH –OH –CHO,官能团) [问]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乙酸是有机酸,含有羧基。既然它称作乙,那乙酸分子中应该总共有几个碳?(2个),那与羧基相连接的应该是甲基还是乙基?(甲基)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板书]一、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文字自己先写上,再让一个学生上台来写) [投影]乙酸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COOH [讲述]注意羧基中的-OH受碳氧双键的影响,其不同于醇中的羟基,所以应该把它与碳氧双键一起看成一个整体. [过渡]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乙酸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1学案.docx

单元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涵义: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一一分开成为纯净 物,并要求恢复物质的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二者要求不同,这也是两种题型在解题中的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在用化学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 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减少。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注意】( 1)在实际操作中,加入“适量” 的试剂除去杂质是很难的。要彻底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必须过量。所以由所选择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也必须除去。 (2)对于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要求做到选择试剂合理,加入顺序正确,操作步骤 简便,除去杂质彻底,并且尽可能地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2)蒸发法;(3)蒸馏法;(4)萃取和

分液法。 【例题 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2+2+2++ Zn、 Hg、 Fe、 Ag 等四种离子。某学生利用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如反应速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银的方案为: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锌粉、铜粉、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提供的 仪器: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包括铁夹、铁圈、石棉网等)、酒精灯、 U形管、启普发生器等。试填写下列空白: (1)第①、②步操作中需要的药品为:①;②。 (2)第③步操作的仪器必须连接装置,理由是。 (3)第④步操作必须的玻璃仪器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第④步操作开始时应该,结束时应该。实验过程中对多余氢气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除杂质知识,对于汞的易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要 充分注意。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用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汞也不活泼,因 此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汞,虽然汞易挥发,但汞蒸汽有毒。所以在加热回收时必须加一个冷凝 装置。因为加热时银将变成氧化银,所以需要用氢气还原。 【答案】:⑴①铁粉;②稀盐酸或稀硫酸。⑵冷却回收;回收金属汞,防止汞蒸气污染环境。 △ ⑶试管、导管、酒精灯;棕褐色固体变为银白色,试管口有水滴;H2+Ag2O 2Ag+HO。 ⑷先通 H ,待 H 充满试管后,再加热;先停止加热,继续通H ,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 ; 2222 点燃。 【专题 2】.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检验分为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情况。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将它们区分开来。物质的鉴定是指对未知物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进而确定它是什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核素 1、质量数 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练习(1) (2)判断:任何微粒都有:质子( )、电子( )、中子( ) (3)1mol 下列物质的质量分别为:H 2O : D 2O : T 2O : 3、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把具有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 性质基本相同, 性质不同 (2)不论游离态、化合态,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比(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不变 同位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利用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 制原子弹、核反应堆原料。 4、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1、已知铀元素有235U等多种核素,则铀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2、B有两种同位素,一种核内有5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6个中子,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问在自然界中B的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碱金属元素 课前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钠与氧气常温: 钠与氧气加热: 钠和水(滴加酚酞):反应: 现象: 2、完成教材P5 碱金属元素表格,并总结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思考: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似性和递变性。(写在书上) 课上 1、碱金属元素符号: 名称: 2、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3、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5、碱金属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doczj.com/doc/4b6641637.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全集(含答案)

【目标导航】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示。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 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 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一课时:实验基础知识 【问题导学】 1、如何保证实验安全?(课本第4页) 2、课本第4页,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试给下列几类物品举例。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氧化剂 3、你听过实验中的“六防”吗?试着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把你不熟悉的地方标记一下。 5、你认识下列仪器吗?是否知道他们的作用?

上面仪器中哪些可用作反应容器? 哪些可以直接加热? 哪些可以间接加热? 强调:胶头滴管 【练习】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F、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练习】2、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问题导学】6、初中你一定学过很多基本实验操作,一起来复习一下。 (1)药品取用: 原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2.2.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了解发展中的原电池; (3)能依据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 1.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等。 课内探究 一、原电池原理深化认识 【例题】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的是() [练习1]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有() [练习2]

由X、Y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一个原电池,结果发现X表面无气泡而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与Y分别作什么极?哪个金属性更强? [练习3] 用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 [练习4] 用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浓硝酸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方程式。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反应) 正极(石墨):2N+2e-2NH3↑+H2↑(反应)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 特点:电压高、质量轻、寿命长等。 用途:作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的电源等。

3.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用酸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中含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对、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随堂检测 1.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锌片() A.发生氧化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 C.为正极 D.为负极 2.某金属能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为() A.Mg B.Fe C.Al D.Cu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另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4.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 2 课时) 本节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 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预备知识】 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 1.酒精灯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 容积。 2.试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4.托盘天平 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 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 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

高中化学必修二(新教材) 全书导学案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 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化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明确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 原子核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 ? ?原子核 ? ? ? ? ? ?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决定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序数=□0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02质子数(Z)+□03中子数(N)。 3.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 如16 8O表示质量数为□0416,质子数为□058的氧原子。 核素同位素 1.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01质子和相同数目的□02中子的一类原子。

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分别用□0311H、21H、3 1 H表示。 2.同位素 □04质子数相同而□05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例如 1 1 H与□0621H、31H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分为□07稳定同位素和□08放射性同位素。 课堂互动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1.离子的质量数是否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提示:是。因为离子是通过得失核外电子形成的,而质量数只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 提示:不一定。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1.原子的相对质量(M)=原子质量 m(126C) 12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离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 (1)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知识拓展 核力是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力的一类。原子核中有中子、质子,质子是带正电的,所以质子之间会互相排斥。是非常强大的核力将它们吸引在一起,使它们在非常小的区域形成原子核。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在原子核尺度上才显现出来。 1.已知R2+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b a R B.a+b-2 a+2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