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藏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相当于藏医的血隆病,主要是由于遍行隆紊乱,体内气血被扰乱而妄行所以疾病,又称为血隆上壅病。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体内固有的隆激增,此为隆上壅病,身、语、意三者劳作过度,晒日烤火过热,引起血压增高称为血上壅症。两病合称为血隆上壅症。

藏医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藏医对心脑血管疾病已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主要调节“三因素”平衡,如果“隆血”偏盛,则可使“隆”衰弱。在治疗上强调顺“隆”才能脉通,脉通才能血行,血满则人有力,脏有养的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类疾病目前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死亡率、残疾率均高于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包括很多,“甘露”系列产品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主要为急、慢性脑血管病及后遗症,包括中风、偏瘫、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脑萎缩等。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血管壁病变:脑动脉硬化、血管先天发育异常、血管炎等;

2、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血容量改变;

3、血液成分改变:凝血或纤溶系统功能脏障碍等;

4、颅外形成的血栓;

甘露藏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有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

共同点:

1.安神镇静功效明显。

2.营养神经;因血管病变造成神经的损害导致机体运动、记忆

等障碍,修复、营养受损神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恢复治疗是不可缺少的;

3.对脑细胞保护、修复作用;

4.对血压的调节作用;高血压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控制血

压本对病的治疗、预防均有良好的作用;

5.溶栓作用;血栓是引起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通过溶栓,

打通脑部血流,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脑细胞能量代谢;

6.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经性头痛,面瘫等神经功能障碍疾病。

七十味珍珠丸:

1.对血压起双向调节作用。

2.坐台技术,无病服用具有滋补健身作用。

3.可预防高原病.

4.对出血性脑病和缺血性脑病均有疗效.

5.对心脏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十五味珍珠丸:

1.降血脂.

2.营养神经作用明显.

3.对出血性脑病和缺血性脑病均有疗效.

4.用于神经精神疾病.如:谵语、躁狂、神经失常等。

二十五味珊瑚丸:

1.突出的降血压作用.

2.对引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偏瘫等各种症状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安身镇静功效显著,对神经衰弱、癔病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用于各种神经性疼痛偏头痛等的治疗。

-中医辨证高血压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一方面是伤于内,由于房劳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一方面是伤于外,由于滥用抗生素、激素等导致寒凉药伤了阳气,邪气因此而内入,潜伏于三阴。因此,治疗高血压既要扶助阳气以治本,还要祛逐内伏的邪气以治标,简单地说,要扶正祛邪。 高血压的发病都与房事过度和生气郁闷有关。若要治愈高血压,必须在欲望和性情方面有所克制,认真遵守传统养生方法,才是根除疾病的法宝。在高血压初期,通过节制房事就可以将高血压治愈。那些只想靠医生治疗,自己不知持养的做法是非常幼稚的!服药期间绝对禁止房事,而且,将保养身体放在第一位。家庭琐事和工作必须放在第二位。治愈后也要节制房事两年。 高血压是可以完全治好的,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条件,而决不是现在西医的治疗方法。用西医的观念与药物,目前尚无根治高血压的特效办法,现有药物只起抑制作用,那么你就得一辈子吃他的药。 西医发明的降压药物,是抑制浮阳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用就效,但一不用血压就上升。其实,这与抗生素治疗发烧是一样的,因为它根本没有从阳气上考虑,结果是仅仅是治标之法。急用还可以,真要治病则是万难了。那些想发明一种快速治愈或根除高血压药物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中医认为肝左主升,因此多把高血压辨证为肝阳上亢,但按照镇肝潜阳来治效果也并不理想。其实,高血压不但但是一个左升的问题,还包括肺与大肠的右降的问题。因此治疗高血压要左右同时治疗。既要舒肝理气平肝,还要通利阳明。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久了,大多已经损伤了真阳,肯定会有房事不举的表现。一方面是病的根本就是阳气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西医伤阳,加重了阳气的亏虚,导致越是吃药,病越重,越要加量吃药的恶性循环。从此病人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若要治愈高血压,必须补足真阳,使患者恢复性欲(这是补足阳气的证明),但必须禁止房事才能治愈。 六味地黄丸当前成了高血压病人的安慰剂,受电视广告影响,好象人人都是肾亏,人人都要吃六味地黄丸。岂不见有几个高血压病人吃这个药吃好了,还不是一直在吃,吃到最后还在吃。其实,这个药根本不补肾阳,反而偏补肾阴。没有阳气来气化阴精,光补阴只会越补阳气越虚。真要吃六味地黄丸,不如吃桂附地黄丸,还稍有效一些。因为方中有肉桂与附子扶阳,比单纯滋阴有效。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既要治标以降血压,又要治本以扶正,两个方面都要重视。如果血压较高,就需要先把血压降下来,以免形成中风。针灸方法非常有效,针下血压即降,是真正的治病而没有副作用的方法,远比西医药物降压高明。因为针灸是调动了身体的积极能动性去自我调整血压,也就是说,身体通过经络脏腑的功能调整,自动就可以把血压降下来,不需要外来力量帮助。一般取四关、鼻尖的素廖、曲池、足三里、风池等穴即可。但如果要巩固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扶阳治疗。 对于偏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需要扶阴与降阳同时进行。六味地黄丸可以扶阴,但需要引阳下潜才是治本之法。有人用桂附地黄丸,或者地黄饮子。其实,这样的高血压最好用引火汤,滋阴潜阳,降压效果明显。阴虚型的高血压治愈时间较长,有时长达一年至数年。对于偏于真阳虚于下,浮阳越于上的高血压,则需要从真阳上入手,以服用补脾肾之阳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可以用四逆汤、附子理中丸等,要点在于以恢复元气和脏腑功能为主,不要以恢复血压值为主。事实上,当前的高血压以肾阳不足为多见,就是虚寒证为多。此型的高血压治愈时间数月即可。对于阳虚型高血压,灸关元穴和中脘穴有奇效。重灸法可以使高血压降低,使低血压升高。因此,也可以用来治疗低血压。 高血压中后期,强调扶正袪邪。在服温补中药以扶助阳气的基础上,把潜伏的寒邪从三阴逼出三阳。一般用麻附细法,但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有关高血压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并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随机抽取某社区街道共有120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实施健康教育。 结果:患者经健康教育后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对该病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行为发生改变。 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健,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防治和自我保健知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康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039 Abstract:Objective: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a community of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and carry out a series of health education,and to evaluate its effect. Methods:In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3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randomly selected a total of 120

subjects to investigate community streets,and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Result:Patien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of hypertension related knowledge,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to some extent,health behavior change. Conclusion: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self control and self health care knowledge,is advantageous to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ease. Keywords: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32-01 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是当今社会最大的一种流行性疾病。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周围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绝大部分人群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笔者就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某社区街道共有120名高血压

谈谈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标题、摘要、关键词、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 谈谈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对4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护理健康宣教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主要因素 1.肥胖在中国,北方地区人群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这种差别和南北两地人群的体重指数的差别是相一致的。根据研究,身高体重指数每增加1,那么5年内出现高血压的 危险性增加9%;体重指数每增加3,那么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男性增加50%,女性 增加57%。另一方面,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能有效减肥,降低体重,那么血压水平有可 能明显下降。 2.高盐饮食吃盐太多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血压的影响上。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2%,血压在正常 高值的比例占36.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20.4%)高于女性(16.2%);城市居民高血压的 患病率(18.8%)高于农村居民(17.9%)。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比1992年增加 了31%,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而我国居民在这10年期间盐的 消费量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3.饮酒酒对血压的影响不在于酒的种类,而在于酒中的酒精,酒精加快心脏的节律,甚至诱发心房颤动和心脏射血,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汇总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常用中成药及代茶饮推荐方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参照附表 1. 阴虚阳亢证 1.1 中成药: 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每次3粒,每日2 次,疗程4 周。 牛黄降压丸,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每次1-2 丸,每日2 次,疗程 4 周。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每次5粒,每日2 次,疗程4 周。 1.2 茶饮: 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

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菊楂决明饮: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子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1.3 推荐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海蛰、山楂、荠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萝卜、香蕉、黄瓜、苦瓜、紫菜、芦笋。 1.4 推荐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 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 气血两虚证 2.1 中成药: 归脾丸,益气养血,安神。每次1 丸,每日2 次,疗程2 周。 2.2 茶饮:龙眼红枣茶:龙眼肉,红枣,白糖适量,开水冲泡饮服。党参红枣茶:党参,红枣,茶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亦可将党参、红枣、茶叶加水煎沸 3 分钟后饮用。 2.3 推荐食物: 大枣、银耳、芝麻、桑椹。 2.4 推荐食疗方:当归炖猪蹄: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法(精选干货)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法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不明的临床综合征,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程长久,病情缠绵,致病因素多为情志剌激,五志过极,恼怒忧思,持续精神紧张,或饮食失节,嗜好烟酒辛辣,肥甘厚腻,或房劳精伤及先天不足遗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而发生本病。其舌、脉、症常表现为寒热相兼,虚实同见,错综复杂。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本病多发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脾气亏虚,痰湿壅盛之体.辨证以虚实为主,实者多责之于肝,虚者多责之于脾肾,早期多实,中期多虚中挟实,后期多虚证.偏于实者,多由素体阳盛,肝气偏激,或七情所伤,忧郁恼怒过度,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以致肝失疏泄,阳热亢盛,或化火、生风,或伤阴、耗血,或气郁、致瘀,或酿痰、生湿,形成以肝火内炽、肝阳上亢为主,兼挟风、火、痰、气、瘀等以实为主的证型。偏于虚者,多因年高体衰,脾气不足,肾精亏虚,虚阳失潜,或阴虚及阳,以致阴阳失衡,水火不济,形成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为主,兼挟痰浊上逆、阳虚水泛等以虚为主的证型。在临床上以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多见。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治疗高血压病九法.

清肝泻热:适宜于高血压病初起,肝火炽盛,上扰清窍者。症见头晕头痛,面目红赤,咽干口苦,溲赤便秘,急躁易怒,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大,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基本方: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菊花10克,钩藤15克,栀子10克,夏枯草15克,草决明20克,牛膝12克,生地黄12克,白芍15克。大便秘结加大黄10克。 平肝潜阳: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期,肝阳上亢,气血上逆,甚或肝风内动者。症见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心烦耳鸣,失眠多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或眩晕欲仆,头痛如掣,双手颤抖,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长有力。 基本方:天麻12克,钩藤12克,生石决明30克,磁石30克,牛膝12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桑寄生30克,夏枯草15克,菊花10克,生龟板30克,生牡蛎30克.肝风内动加羚羊角粉3克,珍珠母30克,地龙15克。 祛风化痰:适宜于高血压病初中期,脾虚湿盛,风痰上扰者。症见头痛眩晕,头重如蒙,胸闷心悸,纳呆食少,呕恶痰涎,形体肥胖,倦怠乏力,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持续升高,舌胖苔白腻,脉弦滑。 基本方:半夏1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泽泻20克,天麻12克,茯苓30克,陈皮10克,胆星10克,草决明20克,杜仲12克,牛膝12克.恶心甚者加竹茹10克,代赭石30克;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清晨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糖尿病 ? B.代谢综合征 ? C.精神焦虑 ?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清晨血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遵循四项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服药1次就能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 B.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C.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不可调整服药时间; ? D.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关于清晨诊室血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存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 ? B.不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C.应服药后测量血压 ? D.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的方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血压晨峰和清晨血压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压晨峰定义不统一 ? B.血压晨峰正常值不确定 ? C.血压晨峰除了能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 ? D.清晨血压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测量实现,操作方便,实践性更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关于人类通常情况下24小时血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傍晚 ? B.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 ? C.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中午 ? D.以上均不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关于晨峰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 B.难以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 C.血压晨峰定义明确 ? D.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关于清晨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B.更容易获取参数 ? C.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 D.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关于家庭血压监测,正确的是() ? A.应在起床后1h内进行,通常在6-10点之间 ? B.尽可能在服药后,早饭前测量血压 ? C.测压尽可能取卧位 ? D.每次测量2-4次取其均值,每周测2-4天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下列关于清晨血压动态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浅谈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浅谈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患病率高,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 中国论文网/6/view-.htm 1 概述 1.1 病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环境、精神、生活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 1.2 分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的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由其他已知疾病所致的血压升高,则称为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 1.3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根据起病

和病情进展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绝大部分患者属此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 2 治疗 2.1 一般治疗 患者应保持足够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方面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物,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 2.2 药物治疗 2.2.1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 2.2.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2.2.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2.2.4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2.3 康复治疗:气功疗法、太极

拳、步行、医疗体操、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效游、垂钓等。 2.4 心理治疗: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维持血压。 3 预防 3.1饮食: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少进食含盐及含钠多的食物。 3.2 控制体重;限制过量饮食,少进食高脂肪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3.3 戒烟限酒 3.4 适当锻炼 3.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

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日常服用的降压药可搭配鱼油一块服用,对降压能够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 三、迅速降压措施 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需迅速降压,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措施。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治疗高血压,中药和西药各有特点:西药降压作用快而明显,但伴随的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往往得不到改善;中药降压作用虽然慢一些,但是比较温和,不仅不良反应小,上述伴随症状也处理得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里面没有这个名称,但自古对“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的描述,如眩晕、头痛、肝风等。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第一个是情志失调,尤其两种情绪很有影响:一个是怒,大怒可以伤肝,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另一个是忧,老年人若是为一些事不开心,会闷出病来。所以,老年人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二个病机是饮食不节。正确的做法是,禁食肥甘厚味。“肥”是指油腻的东西,甘是指甜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因为中医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正常的物质代谢完全被打乱了,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另外,少吃盐,少饮酒。 第三个病机是过度的劳或逸,这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中医认为,劳力过多,耗伤元气,经脉有失所养。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劳神过度。劳神过度伤阴,阴一虚,肝阳上亢就来了。还有房劳不能过多。安逸过多也不行。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越是不动,气血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 第四个病机是有家族史,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中医说是先天禀赋不足。 不论是分析病因还是从治疗角度,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和肾、肝、脾三个脏器密切相关。 肾主藏元阴、元阳,高血压患者主肾精不足,对头脑就不能营养了,故而眩晕。同时,“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耳聋成为肾虚的一个症状。另一大症状就是腰膝酸软。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脉细。 肝不足可以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也有肝肾阴虚。但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为多见,主要症状为头痛口苦、面红眼赤,舌苔黄,脉弦。 脾主运化,主人体代谢。患者肢体困倦,手脚无力就与脾虚有关,还可伴舌苔腻,脉滑。 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有几个证型。 肝阳上亢型这种证型在高血压里面是比较多的。病人脸红、火气大,是阳证,但其病根为阴虚。主要症状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主方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后下)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生地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夜交藤15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黄芩清肝火,白芍柔肝,可以把人的脾气改善一些,牛膝、杜仲、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都是对高血压有好处的。汤药可加减运用,譬如眼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如果心慌、睡眠不好,可以加点酸枣仁、石菖蒲、远志等宁心安神养血的药。或可用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冲剂。[! empirenews.page ] 肝肾阴虚型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因有内热,所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可以用方药:生地15克、女贞子12克、淮山药15克、旱莲草12克、玄参15克、菊花(后下)10克、枸杞子15克、丹皮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龟板(先煎)20克,加减运用。如果阴虚较重,内热也较重,主要表现为口干明显、大便秘结,喝水较多,加知母、黄柏;阴虚而致心火偏旺、心烦失眠者,加黄连、酸枣仁、夜交藤、石菖蒲、远志等都可以。或可用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痰湿中阻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两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浑身困倦。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加减运用。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

正确认识高血压

正确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管理。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高血压防控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强调要通过控制高血压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凸显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350万,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据估算,201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66亿,但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存在大量误区且治疗的依从性差等原因,其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分别不足40%和10%。 降压治疗的益处 持续的血压升高主要损害心、脑、肾、全身血管等靶器官,最终可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血压从115/75mmHg 到185/7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危险。降压治疗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发生风险,即服用降压药与不服用降压药者相比,减少一半的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15%~30%的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减少50%的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最大获益。坚持治疗,血压达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要获得降压带来的益处,大多数患者必须长期坚持规范服用降压药。 血压控制的目标 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于降低血压水平本身。一般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把血压控制到国际公认的<140/90mmHg(即降压达标),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为<140/90mmHg;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高龄老年患者更应根据个人的耐受性谨慎地逐步降压,舒张压一般不宜低于60~70 mmHg。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浅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压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很难在正常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加强临床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生存质量,现对临床2009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病人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4岁~81岁;Ⅰ级高血压12例,Ⅱ级高血压50例,Ⅲ级高血压28例;收缩压140mmHg~20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140mmHg。 1.2治疗高血压急症应迅速使血压下降,同时也应对靶器官的损害和功能障碍予以处理。快速降压,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开始剂量10~25μg/min,以后可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直至血压降至

安全范围。硝酸甘油静滴5~100μg/min或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有高血压脑病时宜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亦可用快速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有烦躁、抽搐者则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物肌注,或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2护理 2.1休息与饮食高血压初期可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重体力活动。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兴奋。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劝戒烟,限饮酒。 2.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加重病人的不适感。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 2.3心理护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郁闷、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状态,应耐心地向病人讲解不良的心理可促成心血管病的发生,心血管病又可以造成心理紧张及失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病人交谈,了解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使病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信任及安全感,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对忧郁型,护士与其交谈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的表情变化,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所以只能根据高血压所表现的症状来认识和进行辨证论治。高血压患者以头痛头晕,时发时止,耳鸣,心悸为特征,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头痛、眩晕的记述首见于《内经》,《内经》中把头痛称为“首风”、“脑风”;《素问五脏生成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为头痛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标本病专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指出眩晕的病因,病性和病位。之后也有很多着名医家对头痛眩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并提出治法和方药;李东垣补充了太阴和少阴头痛,并为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强调“痰与火”在头痛发病中的地位,他也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提倡在治疗上要用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虚则眩”,他在《景岳全书杂证漠眩晕》中说:“头晕虽然属于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并认为眩晕的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高血压的中医分型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胀痛,烦劳恼怒则加剧,面部潮红,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2019主管药师 专业知识 药理学—第二十一节 抗高血压药

药理学——第二十一节抗高血压药 5类一线降压药: ①利尿药——氢氯噻嗪、螺内酯 ②β受体阻断剂(β-RB)——洛尔类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 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 ⑤钙通道阻滞剂(CCB)——地平类 曾多年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降压疗效,但因不良反应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但可用于复方制剂或联合治疗。 -外周交感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利血平 -中枢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甲基多巴 -外周α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抑制药(ACEI) 【代表药】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赖诺普利 福辛普利 培哚普利 【应用】 1.高血压 2.心功能不全 3.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见下图: 【降压特点】 ①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对心排出量无明显影响; ②可预防和逆转心肌与血管构型重建; ③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 ④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改变。 【临床应用】 ①ACEI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单用可控制轻度高血压。 ②对中、重度高血压合用利尿药可加强降压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③对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ACEI是首选药。【不良反应】~低,轻微。 首剂低血压——见于开始剂量过大时,应小量开始试用。 刺激性干咳 高血钾、低血糖、血管神经性水肿。 久用可致血锌降低而引起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脱发等,补充Zn2+可一定程度缓解。

【禁忌症】 双侧肾动脉有狭窄 重度肾衰 孕妇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代表药】 氯沙坦 缬沙坦 替米沙坦 厄贝沙坦 【药理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选择性ATl受体阻断药) ◆还能促进尿酸排泄,明显降低血浆尿酸水平。 【临床应用】 ——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若用药3~6周血压下降不理想,可加利尿药。 【不良反应】 本药除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外,其余不良反应与ACEI相似。普利类和沙坦类——ACEI/ARB 江湖老大有正义,护心护肾护血糖; 防止猝死大贡献,逆转重构延寿命; 能用都用尽量用;除非实在不能用; 合用噻嗪防高钾;咳嗽太狠换沙坦; 用药监测肾功能,肌酐轻升可继续; 禁止使用有两条,肾A双侧都狭窄; 重度肾衰才禁用,轻/中肾衰还可用! 下列不属于卡托普利ACEI作用机制的是 A.抑制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B.抑制局部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C.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D.减少醛固酮的分泌 E.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 『正确答案』E ACEI类药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 B.提高交感神经活性作用 C.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 D.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药物 E.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正确答案』B 合并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宜用 A.阿替洛尔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和分类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在中医方面,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 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治疗上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疗上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治疗上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根据国内文献报告,某些单味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此外,近年国内外对黄芪、人参、刺五加等药物进行研究,这类药物除能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外,还能使用调节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化,例如,能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等等。 除方药治疗之外,在中医方面,针刺疗法、磁疗法、气功疗法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疗效巩固;气功通过主动性锻炼来调整,维系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了抗高血压能力,从而保持血压稳定。 另外,可通过增强人体正气,避免与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内外致病因素,例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其中太极拳气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尽可能及戒除烟酒,这些都就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中医对症治疗高血压自测类型选对药

药方,我们一起来瞧瞧中医就是怎样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吧。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就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就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与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有力。 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剂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手足震颤,筋惕肉目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阴虚阳亢型: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 治宜滋肾养肝为主,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龙牡、龟板等。若偏于心阴虚者,可加酸枣仁、桂圆肉、远志、女贞子等以养心安神。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宜以滋肾养肝为主,可选用大补元煎加减、山药、山茱萸、枸杞子、人参、当归、何首乌、杜仲等。 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病因:是遗传、营养不均衡、体重、吸烟、精神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数学者认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因素、肾脏也参与发病过程。 三、病理: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细小动脉痉挛,持续进展即可引起小动脉管壁重构,加之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长期存在,血粘度高,血脂高,血流速度减慢,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伤,累及全身大、中、小动脉硬化。 四、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现状与结果 高血压病常用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六大类: 1)利尿剂:如,安体疏通、氢氯噻嗪(双克)、呋塞米(速尿)、寿比山等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使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下降而降压。常作为基础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缺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早搏、脂质异常等,有糖尿病、血尿酸升高的不宜使用。 2)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心得安、倍他洛克,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早期高血压,尤其是心肌损害,心肌缺氧的情况较为合适。 缺点:因其有收缩支气管和外周血管的作用,因此对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患有周围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支气管哮喘,代谢混乱,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心动过缓及心脏疾病中一些传导阻滞现象不宜使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开博通、雅施达,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而降低血压。

浅谈高血压病因分类

- 12 - 3.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应长期用药。对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左室显著扩大、瓣膜反流及室壁瘤病人更应长期服用;目前认为,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均应长期应用。若病人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动脉收缩压<90m m H g;临床出现严重肾衰竭;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史者;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过敏者;妊娠、哺乳妇女等。 3.6其他药物 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头48h常有一过性血镁降低,低镁可能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4.消除心律失常 一旦发生室性早搏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亦可使用胺碘酮治疗;心室纤颤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反复发作心室颤动的病人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肌内或静脉注射,或异丙肾上腺素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可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首选胺碘酮静脉注射。合并心力衰竭明显时可静脉注射西地兰,开始剂量要小,必要时可重复用药;还可用艾司洛尔静推,若上述药物无效,则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对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行同步电复律治疗;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老年人、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应减量。胺碘酮:静脉注射。 5.控制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疼痛期中常见低血压,若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 m H 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表现。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可加入多巴胺、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经上述处理后,心排血量低或周围血管显著收缩时,可加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雷吉停静脉滴注;纠正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当发生明显的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Ⅱ度以上房 室传导阻滞时,可用地塞米松加入所输液静脉滴注,短期内应用;避免脑缺血,保护肾功能,应用激素等。 6.治疗心力衰竭 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以应用吗啡和利尿药为主,亦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在梗死发生后24h内慎用洋地黄类药物,有右室梗死的病人慎用利尿药和硝酸酯类药物。 7.非Q波心肌梗死的治疗 不建议行溶栓治疗。其他治疗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右室梗死的治疗 右室梗死常伴有下壁心肌梗死,右室梗死易引起低血压和休克表现。治疗应以补充容量为重点。若适当合理补充血容量之后血压仍不见回升,应辅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慎用利尿药和硝酸甘油等扩张容量血管、减少回心血量的药物。 9.并发症的治疗 急性二尖瓣反流系由乳头肌功能不全和乳头肌断裂所致。内科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反流量,增加前向心排血量;室间隔穿孔应紧急心脏手术以修补缺损;游离壁破裂应尽早手术;室壁瘤合并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者,应按常规治疗,瘤体内有附壁血栓或发生体肺循环栓塞者,应予以抗凝治疗。发生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和药物难以控制的心绞痛者应行室壁瘤切除术,冠脉病变适合于搭桥手术者,应予以同时手术;肺栓塞和体循环栓塞压计可行溶栓、抗凝、对症、介入和手术治疗;心脏压塞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抽出心包内的血液或液体;梗死后综合征首先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性药物,但应避免使用吲哚美辛;精神行为障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精神行为障碍,应除外低血压、休克、疼痛、使用利多卡因等所致,除对症处理外,可给予安定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亦可使用杜冷丁和非那根联合滴注,使病人处于亚冬眠状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后的精神行为障碍,应以健康教育为中心,调整病人心态,同时辅以抗焦虑、抗抑郁药,如泰必利、帕罗西汀、氟西汀等。对于脑供血不足所致者,应注重改善脑循环,同时给予脑细胞营养药。 10.心肌细胞移植心肌细胞移植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改善病人心功能。 参 考 文 献 [1]倪廷枢.急性心肌梗塞15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摘要】 目的 浅谈高血压病因分类。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病因分类归纳起来不外三大类:①神经体液性;②肾性(包括肾血管性);③肾上腺内分泌性。其他高血压都不脱离这三种病因的单一或二者综合。高血压在初发时为神经体液性的,进而有肾脏内分泌因素参与在内,形成复杂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高血压 病因 分类浅谈高血压病因分类 李金顺1 徐玉琴2 (1黑龙江省医院 150001;2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 150080)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012-02 一、病因分类 1、神经体液性高血压 神经体液性高血压即原发性高血压,大概由于大脑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因素三者综合所致。 原发性高血压多为“调节型高血压”由于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血压升降有较大的变动。一般说来,凌晨2~3时血压最低,上午8~9时最高,为第一峰;下午5~6时血压略高,为第二峰。而降压反应疗效较好。 2、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的升高有三种机制:①肾素升高;②水钠潴留;③上述二者综合。肾素高型高血压多为“非调节型”高血压,血压在24小时内变动较小。肾性高血压见于:肾实质性病变;肾血管性病变,如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纤维肌性狭窄;其他任何原因所致的肾脏缺血。 3、内分泌型高血压 主要见于:①嗜铬细胞瘤;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③绝经期高血压;④库欣综合征等。 4、心源性高血压 主要见于:①高动力性循环;②先天性或后天性主动脉缩窄;③动脉粥样硬化等。 5、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和妊娠子宫急剧扩张与内膜缺血有关。动物实验证明,子宫张力急剧上升及(或)内膜血流急剧下降,血液中肾素上升,血压上升,发生蛋白尿及水肿。妊毒性高血压的本质符合肾性高血压。 6、产后性高血压 所谓产生性高血压有以下几种原因:①肾性高血压,原有肾脏疾病,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妊娠后激发表现出来;②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