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徽州文化的现代意义

论徽州文化的现代意义

 徽州文化,延绵古今,影响播散于海内外。

我们认为徽州文化虽然是地域文化,但它代表着中华文化在南宋以后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主流文化的特征。如今,研究徽州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徽州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徽州文化具有丰富性、辉煌性、独特性、典型性和全国性等特征。

徽州文化的“丰富性”表现为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如:

徽州文献:据统计,徽州历代著述者达1800余人,成书约5000余部。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族谱共458部,其中一半以上为徽州族谱。史称徽州为“文献之邦”,鱼鳞图册、各种契约文书、账册案卷等,据统计各家收藏在30万件以上,被学者誉为与殷墟甲骨文并列的中国古代历史资料的“第五大发现”。

徽州教育:徽州古代教育十分发达,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州有社学470多所,徽州书院有100多所。此外,家学私塾,遍布城乡,“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时称“东南邹鲁”。

徽州刻书:宋元明清以来,徽州一直是中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刻书业繁盛,刻工甚众,名家辈出,刻书种类众多,技艺精湛,时人莫不称善。

徽州科技:徽州科技涉及建筑学、算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不仅有取得巨大数学成就的戴震、程大位这样的学者,而且“新安医学”更是自成一派,誉满天下。据统计,徽州青史留名的医家就达745人,编纂的各种医籍有600多种。

徽州艺术:新安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派别,徽州的雕刻精美绝伦,徽州的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影响深远,徽州的园林造景艺术至今仍独树一帜。

徽州文化的“辉煌性”表现为:徽商曾雄踞中国商业舞台300余年,不仅富甲天下,更因其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儒贾互济的商业理念而闻名。徽州科举、徽州教育的发达,表现在科举考试方面成就辉煌。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与其门人创立的新安学派,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新的高峰,不仅长期影响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广泛影响日本、朝鲜、越南、东南亚各国乃至西方世界。始创于江永,集其大成于戴震的徽派朴学,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徽派学者踵武戴氏,在古代文献考据、训诂和义理推阐诸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徽派遂“卓然自立,成一全盛学派”。

徽州文化的“独特性”:徽派建筑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徽州商人贾而好儒,贾儒结合,亦贾亦仕;新安画派,师承有自,风格独特。

徽州文化的“典型性”: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中

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徽州的土地制度、宗族制度、教育制度、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是当时时代的典型样本。

徽州文化的“全国性”:如朱熹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徽商足迹遍布全国,“无徽不成镇”,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徽派朴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其治学思想、方法和所取得成就,影响一个时代,与现代学术的诞生直接相关联。

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研究现状

徽州文化已成为热门课题。

徽州文化遗存,在物质文化形态上,有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有包括民居、祠堂、牌坊等形式的徽派建筑;有书院、古桥、古塔、古戏台等文化遗存。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非物质文化形态上,徽州文化的遗产更多。大量的典籍文献和契约文书,影响深远的新安理学,取得极高学术成就的徽州朴学,自成体系的新安医学,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安画派和徽派版画,还有徽戏、目连戏等等。

徽州文化遗产为学者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一,它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范本。中华文化是由众多的地域文化构成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正是由于各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对富有特色的徽州文化的研究,可以丰富对中华文化的总体认识。

第二,对徽州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文化。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典型样本。例如,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其表现之一就是商品经济的活跃,而徽商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代表,徽商的商业活动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篇章。从徽州文化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寻找出中国文化史发展演变的很多重要规律和特征。

80年代以来,徽州文化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在80年代就成立了徽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有一批以徽学研究著称的教授和学者;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院校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安徽和浙江等地还成立了群众性学术团体。近年来从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资助的关于徽州文化研究的科研课题也越来越多。省政府提出了“唱响黄梅戏,做好徽文章,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还组织编撰《徽州文化全书》20种。在海外,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瑞士等国家均有学者开展有关徽州文化研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

心,获准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凝聚了国内外徽学研究的队伍,开展了9个重大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出版了一批徽州契约文书和典籍文献,出版了有关徽州的宗族、民间社会、法律、戏曲文化等系列学术著作近20种,创办了大型学术期刊《徽学》,连续举办了6次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与法国、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

徽州文化的现代意义

徽州文化研究对于当代社会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一)明清时期的徽州,呈现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面貌,认真研究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会有所启迪。

徽州保存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徽州人所具有的契约精神。无论是土地买卖,过继子女,遗产分割,乃至演戏酬神,徽州人都要立字为据,这些契约文书,显示了民间百姓们明确的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律手段和儒家伦理精神相辅相成,使这个处于山区的民间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和谐状态。

徽州村落建设注重“风水”,依山傍水的徽州村落,鳞次栉比的房屋,纵横交错的巷道,既考虑到取水、排污、防火、防盗等多重因素,又考虑到生活起居的方便实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谐和,追求的是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美感的人居环境。这是注重“风水”的积极意义。

徽州的宗族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非行政组织。它提倡封建伦理,需要批判,但是它也发挥着调节社会的功能,例如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接济贫弱,禁止赌博等不良行为,禁止滥砍滥伐,提倡爱山护林等等。从实施手段上看,它也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执行,而是以宗族或村民公约的方式,让族众和村民自觉参与、自觉执行。这些民间主张和实施途径,有助于社会更加和谐。

(二)徽州文化中有许多精神遗产也值得我们继承借鉴,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明清两代,徽商曾经盛极一时。他们的“徽骆驼”———甘于吃苦的精神,仍然是我们今天从事一切工作和事业所需要的精神;徽商讲诚信,注重回报社会,这些道德观和价值观值得继承;徽商最终走向了衰落,是因为过于依赖官府,没有形成商人的独立品格,其教训同样值得总结和深思。徽州人重视教育,“十里之村,不废诵读”。重文重教的风气,使徽州这个山区涌现了大批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徽州人还创造了很多发展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如徽商对教育的投入,宗族对贫困子弟受教育的扶持和激励措施等等。这些无疑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身

处地阻山隔的徽州,人们却创造出精美的建筑和大量改善生存环境的道路、水利工程,还有医学、算学等科技发明,古代徽州人展现出的创造智慧和适应并改变生存环境的精神,今天仍然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徽州有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都保存完好,西递和宏村两个古村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黄山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化直观的标本,不仅是旅游经济资源,也能够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灿烂的文明,激发爱国热情。

(三)徽州文化从根本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儒家文化的命脉贯穿在徽州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典型和标本。扬弃其糟粕,继承和汲取其精华,对于团结全球华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

徽州人重视宗族,重视血缘宗亲。明清两代,徽州及其邻近地区的许多名族大姓的子弟因为经商迁徙到全国各地,进而遍布全球,现代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等都是从徽州文化圈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徽州文化,发挥徽州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联络海外华人的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共襄复兴中华民族的大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总之,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虽然徽州文化不可避免地也有着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加以挖掘和扬弃,徽州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就会得以彰显,并对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