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使用对象:时间:

课题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过程,记忆和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太平天国的兴衰,正确认识天京变乱,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到亡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5分钟)

一、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灾害严重

二、过程:

①1851年1月,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并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绝对平均主义特点:革命性,空想性

④1856年,天京事变

根源:小农经济分散性

⑤1859年,重建领导核心,颁布《资政新篇》

性质: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特点:进步性、空想性

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分散性、落后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剿杀

三、意义:

①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③打击了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④是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农民战争最高峰

四、新特点:

①起义年代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治国方案新---提出《资政新篇》

③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反殖民

④失败原因新---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四、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败因:根本原因(内因):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提不出合理的救国方案;

主要原因(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问题。(15分钟)

1、思维训练: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

2、讨论: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为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

C、各组质疑。(5分钟)

D、课堂检测。(5分钟)

【作业布置】

1.完成《优化课后作业本》

2.默写

第二课时

优化课后作业本评讲(见优化)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条理也清新,材料分析方面效透彻,但时间应该更加合理安排。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三公九卿) 汉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强(郡国并行、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察举制、东汉纸的发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革) 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后期的藩镇割据、火药应用于军事) 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判官、地方割据矛盾的基本解决) 元朝(一省制、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海禁) 清朝(设南书房、军机处闭关锁国清末鸦片战争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上古时期(养蚕缫丝、陶瓷) 西周(工商食官、井田制) 春秋战国( 小农经济的出现、牛耕的运用、私营手工业的出现、铁器的使用、重农抑商) 汉朝( 小农经济的初步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租佃关系的出现、东汉青瓷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白瓷的出现、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 隋唐(唐朝曲辕犁、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陶瓷业的发展、坊市制、对外经济的发展) 宋朝(经济重心的完全南移、小农经济的成熟、交子的出现、商业的发展、打破坊市制、制瓷业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元朝(彩瓷的出现、黄道婆脚踏三锭纺车) 明朝(粉彩、麻的广泛运用、土地兼并的激烈发展) 清朝(鸦片战争钱前的经济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秦朝的法家思想西汉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冲击隋唐时三教合一思想两宋理学的创立及发展(二程、朱熹、陆九渊的心学) 明朝(理学占统治地位明末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医圣张仲景) 书法(相关朝代的书写主体书法名家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 绘画(帛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出现顾恺之画圣吴道子宋朝文人山水画的出现及代表画家马夏的残山剩水明末的八大三人的奇特画风) 诗经与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政治上:主要是古希腊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即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演进过程);古罗马的三个历史时期(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及其代表性法律文献; 经济上:了解古罗马、古希腊的工商业发达以及海商业繁荣; 思想文化上:认识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成就(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起源、智者学派中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苏格拉底的道德与知识的联系和认识你自己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其对哲学的发展 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当代史的具体分界线争论不休,我这里就采用课本的观点,即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我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分界线。其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政治上:了解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具体时间,过程和战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影响和主权的破坏,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记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时间点和《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和地位,最后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体影响),了解辛亥革命的具体时间和过程以及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历史: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 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如今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近代的中国农民怎样担任起近代反侵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任务的?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使用对象:时间: 课题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过程,记忆和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政新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太平天国的兴衰,正确认识天京变乱,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到亡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个性化教案

回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5分钟) 一、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灾害严重 二、过程: ①1851年1月,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并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绝对平均主义特点:革命性,空想性 ④1856年,天京事变 根源:小农经济分散性 ⑤1859年,重建领导核心,颁布《资政新篇》 性质: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特点:进步性、空想性 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分散性、落后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剿杀 三、意义: ①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13课太平天国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必修一第四单元制定人:时伦香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13课) 【复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识梳理】 一、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广西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3起义准备:西方宗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抗争 二.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4)军事全盛:①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③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天京变乱:①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上层领导生活腐化;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存有封建思想 ②性质:领导集团的内讧 ③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6)后期斗争:①军事: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干等人。组织军事防御战。 ②政治:重建纲领。颁布具有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失败原因: 【拓展】太平天国控制区域 太平天国自1851年起义到1853年定都南京,一路所得城池都是随占随丢(连武昌,安庆这样的名城都是如此),以致建都时就处在清军的围困中。截止天京事变前,天京政权的势力范围大约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太平天国后期,湖北、江西根据地大规模沦丧,九江失守后,清军开始逐步蚕食安徽根据地,但太平军在1860年又发动了东征,开辟了苏福(苏南地区)、浙江根据地并实施了有效统治,因此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根据地是安徽、苏南、浙江等 三.纲领 相同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①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方案,都是有关太平天国政权建设方面的重要文件。②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区别: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 【--高中入团申请书】 学习高中的历史,知识的记忆非常关键,课后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还记得必修一学过的哪些知识吗?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 __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 __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 __。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13课太平天国运动(含答案)

魏桥中学学案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基本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重点、难点: 重点:金田起义、《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 自主学习: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广西地瘠民穷,天灾不断,矛盾突出。 3.组织领导——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二)经过 1.前期的斗争(1851——1856年) (1)开始——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 兴起号“太平天国”。 发展(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与清对峙——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与 清政府分庭抗礼。 全盛(4)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5)军事:为了保卫天京,太平军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2.转折:1856年的“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3.后期的斗争: (1)重建领导集团:天京变乱后,洪秀全起用李秀成、陈玉成指挥军事,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 (2)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4.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二、天平天国运动的两大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 材料一: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好坏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问题一:材料反映的土地分配原则是什么?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问题二:这样的土地分配原则有何进步性? 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带有明显的革命性; 提高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将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推向了顶峰。 材料二:凡当收成……除足……所食可接新谷外,馀则归国库(圣库),凡麦、豆、宁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开支。 问题一:材料反映的产品分配原则是什么? 实行圣库制度,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问题二:你觉得这样的分配原则在当时能否实现?说说理由。 不能。 (1)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且缺乏实行的条件,是一种空想。 (2)固守小农经济,落后于世界潮流,带有很大的落后性。 2、《资政新篇》(颁布于1859年),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 政治上:提倡广开言路,实行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提出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 社会上:兴办医院,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 外交上: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等。 …… 总课时数科目高一历史使用时间主备人使用人 课题名称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辛亥革命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7课*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O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次,教材分两目来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金田起义”和“天国兴衰”。“金田起义”这一目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天国兴衰”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基本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有了大概的了解,故学生对重点的掌握比较容易,但是在高中,本课除了介绍史实外,重点是通过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天京事变这一事件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需要老师充分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及其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主要史实。两个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件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中英雄们的斗争事迹,使学生感受在革命中先烈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天京事变的分析,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以及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教学流程】 导入:展示幻灯片: 播放《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 师:这首歌是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听完之后对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生:很震撼。 师:对,说明了这次农民运动声势浩大。最终的结果呢?生:失败了。 师: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今天,我们就从千千万万的太平军中选取一个叫做王顺的人,来看看他和他曾经的天国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天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3)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及洪秀全的《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洪秀全要领导农民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决心。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他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我们并没有在清朝的官员中见到他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反清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一呼百应,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呢? 新课学习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I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 (1)原因 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 (1)初期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 (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

二、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 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实录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滚动播放音乐背景下的校园风光。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情境导入】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虽然我们来到这里不过两个月,但我想你一定已经爱上了这里的美丽。而我们的家乡济南同样是一座秀美的城市。 播放图片,教师同时进行解说:这里有见证济南解放的解放阁;南部山区的漫山红叶在诉说着秋的美好;这便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千佛山大佛的笑容代表了济南人的好客;奥体中心的建成为济南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我们对济南或许情有独钟,但我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美景无处不在。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判断一下这是哪里? 学生:苏州园林 学生:江南 …… 教师:大家的判断方向大体是对的,这的确是一座江南风格的院落。它就是位于古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优雅之美的院落它完整地经历了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到终端的百年荣辱沧桑。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天王府。这座院落因而感受了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今天我们学习一段和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紫荆潮——世间不太平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从三个环节去体味、感受那曾经的激荡岁月。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材料去看看当时的中国究竟有哪些不平事? 利用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设问: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有哪些不太平的现象?体现了哪些社会矛盾? 学生:材料一,洋布排挤了土布,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体现了民族矛盾 学生:材料二,政府加紧搜刮,百姓负担沉重,群众暴动频繁,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学生:两广地区灾害不断,民不聊生。激化了各种矛盾。 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示意图,教师同时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再加上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 过渡:面对如此状况,苟且偷生不过是累死于沟壑,起来造反也只是掉脑袋而已,所以此时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当然是群起一搏。而乱世从不缺少英雄。横空出世的洪秀全便是时代的产物——时势造英雄。 利用PPT出示图片、材料一: 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13太平天国运动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我进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第四单元内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本节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上承鸦片战争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辛亥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的矛盾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对有关影视作品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形成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认识比较肤浅片面,侧重对历史现象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上课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图片,补充材料等方式,使之更生动形象,以增加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入地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二)讲授新课: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投影:《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让学生阅读课本32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教师讲述: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 让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 答: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 教师总结讲述:《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 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第13太平天国运动

第13太平天国运动 复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1、起因:(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重 (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3)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2、过程: (1)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把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1.1) (3)转战:永安建制(初步建立农民政权)→全州(冯云山牺牲)→长沙(萧朝贵牺牲)→武昌→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4)全盛:北伐受挫,西征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 ⊙北伐:目的:直捣清廷(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失败原因:①孤军深入;②清军重兵围剿。 ⊙太平天国的“全盛”表现在三个方面:①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②军事上进行北伐 和西征;③经济上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5)转折:天京变乱 ⊙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根本原因:小农意识 ⊙经过:东王杨秀清“逼封”→北王韦昌辉“滥杀”→翼王石达开指责→天王洪秀全平叛与猜忌→石达开出走 ⊙影响: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6)防御:重建领导核心,后期的防御战 ⊙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任命洪仁玕总理朝政。 (7)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 (8)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前期土地革命纲领 时间:1853年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满足农民土地愿望 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及方法 ①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分土地;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产品分配: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来分配产品。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 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空想性、落后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它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2)《资政新篇》——后期资本主义救国方案时间:1859年 内容:①政治方面:统一政令,以法治国,选举官吏②经济方面:发展工商,奖励技术发明③文教方面:创办新式学堂和医院④外交方面: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我内政评价: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实行。(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而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军事形势严峻)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共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不同点:(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处于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共有和绝对平均主义);后者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保护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映。 (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农民对其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5)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前者反映了农民反封建和平均主义的思想;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3、结果与评价: (1)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败因:主观原因:①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表现:) 阶级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 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时代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攻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 阶级力量来领导。 ②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等)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2)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3)作用:①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②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促使了洋务运动的 出现。 (4)新特点: 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 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课堂探究区: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太平天国运动浅析学生姓名:夏立 学号:2010213579 所在院系:数理学院 所在年级:2010级

太平天国运动浅析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而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除重视农民土地问题外,太平天国还从政治上广泛动员和依靠农民。1851年起义之前,洪秀全就明确表示要打破封建礼教,试图把农民从政治压迫之下解放出来。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天国广泛动员农民和依靠农民,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首先是重视对农民的思想动员。太平军所到之处,即对农民广泛宣传太平军的宗旨,揭露清王朝的腐败与罪恶。其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下列不属于洪秀全理论来源的是()A.西方基督教义 B.农民平均主义C.佛教思想 D.儒家思想 3.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4.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A.太平天国起义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B.使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D.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6.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表述中有误的是()A.北伐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B.进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西征军战无不胜C.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D.东征军和西征军汇合摧毁了江南大营 7.1853年太平军西征,主要是为了()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源 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8.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促成这次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A.拜上帝教宣传的平等自由思想对广大人民有很大号召力 B.清政府统治的腐败C.太平天国政权始终严格遵循人人平等、平均的原则D.太平天国的战略指挥基本正确。9.太平天国运动中有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的出()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10.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 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11.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C.③④

2020高考通史版历史-课时规范练13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课时规范练13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2019云南昆明诊断,28)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订的 《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 A.逐渐放弃平均主义理想原则 B.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C.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 D.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 “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可知从平等思想到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涉及的是平等而非平均,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到“建立了等级森 严的‘礼制’”可知洪秀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故B项正确;1853年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实现了与 清朝的对峙,故C项错误;洪秀全建立礼制是为了加强控制,而材料无法体现腐化与堕落,故D项错误。 2.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 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故A项错误;带有明显空想色彩的是《天朝田亩 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 体也”表明洪仁玕对天王的尊重,不是严厉批评,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 再献,不致自负其咎”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故D项正确。 3.(2019河北唐山一模,28)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 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 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 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 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 ,故A项错误;由材料不能看出观点持有人所处的时代, 故B项错误;材料从内外因的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可结合唯物史观进行辩证分析,故C 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都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正确评价,只是评价角度不同,并非谈论验证观点对 错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19山东潍坊二模,28)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 约之事终……和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