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产业结构推进

武汉市产业结构推进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国发〔2005〕40 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制定和实施《暂行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保、工商、质检、银监、电监、安全监管以及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

效力。在贯彻实施《暂行规定》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 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结构浅析

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结构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我市自身的特点。 (一)三次产业为“三二一”结构,呈现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二产业比重经历下降后再与三产业并行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1.7:63.3:25.0调整为2000年的6.7:44.3:49.0,到2011年调整为2.9:48.2:48.9。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0%,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和服务业为辅的“二三一”产业体系。以后,随着三产业长足发展及所占比重稳步上升,1998年,我市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了47.5%,第二产业比重降至44.9%,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之后,我市“三二一”的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应,我市就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271.92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68.6万人,31年增长了72.3%,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由1989年的28.3:41.4:30.3调整为13.6:37.4:49.0,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8.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0.7个百分点,之后逐渐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逐步调整,都市农业特色不断凸现。

2002-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与速度 0.00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0.0 1.02.03.04.05.06.0增长速度第一产业 1978年,我市农、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3.2%、1.6%、12.0%和3.2%,以农业为主的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转型,特别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强农惠农等政策的落实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市都市农业特点越来越突出。2009年,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5.1%、0.6%、25.7%、18.1%和0.5%。其中农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28.1个百分点,畜牧业上升13.7个百点,渔业上升14.9个百点。种植业不断向优质、特色品种调整,畜牧业向规模化和特种良种养殖发展,水产品向产业化和高新技术方向拓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9千公顷。农产品加工形成以汉口精武、中粮、光明、高龙、如意、新元粮油、统一、希望等为龙头的禽类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水产、蔬菜、油脂、粮食和饲料加工8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80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1。 指标 2003 2007 2011 绝对 数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农业总产值 151.79 4.7 215.92 4.0 329.49 4.0 农业 88.19 3.0 121.28 2.2 174.68 2.4 林业 1.55 39.5 1.37 0.7 3.49 60.4 牧业 36.88 8.5 56.12 6.6 90.02 5.1 渔业 23.37 3.0 35.99 6.8 59.40 4.7 服务业 1.80 8.5 1.16 2.4 1.90 9.6 200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25亿元,增长5.2%。其中,种植业84.29亿元,增长4.7%;林业0.87亿元,增长24.9%;牧业33.84亿元,增长4.7%;渔业22.24亿元,增长6.2%。全市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新农村建设 县委党校罗捷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明确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农村社会发展重要性和现实状况的重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找出一些共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办法,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紧要的战略任务。在此,就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谈点肤浅认识和体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农民增收和调整结构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靠结构调整增收,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靠搞活农产品流通增收,靠提高科技含量增收,靠发展非农产业增收,靠转移农村劳动力增收,靠投资拉动基础建设增收,靠政策保障增收的综合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仍然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难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要求。产业结构单一,表现为经济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经营,特别是特色种植、养殖比重偏小。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种植业,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很低。 二、农业结构调整趋同,特色显少,区域比较优势不明显。从总体看,目前在结构调整中重生产、轻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区域性农业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区域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未根据当地资源、生产等优势进行因地制宜的生产,盲目跟风的现象比较突出,出现的后果是特色产品少,产业及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产品数量过剩,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需要,农产品出现卖难价低,农民利益受损。 三、在结构调整中没有做到优质优价,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在结构调整中虽然加大了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力度,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重提高,但目前优质农产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优质农产品的概念、标准模糊不清,片面的认为只要是新引进或生产的都是优质农产品,同时,随意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标准,造成一些盲目引进“优质”农产品,出现“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二是优质不能高产,并且未完全做到优价,从而达不到高效。 四、农村第三产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不够健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的传统产业,但对与之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2021武汉城市圈一体 化 【摘要】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需求导向下高技术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即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空间联动、制度促动的“四位一体”的模式。这一优化路径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高技术化、制度创新。其中,主导产业引领城市圈发展的未来,空间布局整合促进产业规模化以及同类产业集群化,技术创新是优化的驱动力,制度创新释放活力,也是顺利促进产业优化的保障。【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类型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龙头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三二一”结构,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比重偏高,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型,服务的产前和产后部门相对薄弱;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以商贸服务业为主,交通运输业比重较之商贸服务业要小得多,与武汉的区位优势不吻合。同样作为龙头核心城市,武汉市经济规模为上海的1/3,财政收入为1/2,平均工资为上海的70%;经济规模过小导致辐射力不强,财政收入少带来投资弱化,工资收入低导致人才外流。2、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武汉

城市圈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主导产业选择缺乏优势;现有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如下演进路线:“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的产业交替。目前武汉城市圈基本上是处于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这显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圈以金融业、信息业为主导产业无法比拟。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产值比重、主导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都明显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这说明武汉城市圈的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3、技术创新不足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自主创新缺乏;第二产业技术落后;第三产业优势不明显。武汉城市圈农业科技含量整体很低,呈现出小农经济的特征;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基本上处于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且普遍存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高新技术比重不高,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对周边的扩散作用不强的特征;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金融、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石化等产业被定为主导产业,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其生产总值比重尚不足15%,无法成为城市圈的支柱产业。4、制度创新缺乏制度创新能够释放产业的内在生产力,而武汉城市圈的制度创新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产业结构规划制度缺乏,保护、扶植战略产业制度缺乏,对衰退产业援助制度缺乏。武汉城市圈属于圈域经济,缺乏核心城市武汉与周边八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整体规划制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环境下,武汉城市圈注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却缺乏对此类产业的保护和扶植制度;钢铁等一些

加强铸造产能管理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doc

加强铸造产能管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铸造产能管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铸造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产业,也是我县工业经济组成中重要的一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且由于铸造工艺技术门槛较低,造成铸造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越发严重。切实抓好铸造产能管理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落实高质量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对加快推进铸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努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县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县铸造企业现状和产能摸排工作情况 (一)我县铸造企业现状 我县铸造企业分布较为零散。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铸造企业体量小,技术含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我县工业基础条件薄弱,铸造产业发展也较为粗放,产业的整体层次不高,多以综合厂的铸造车间为主,体量较小,工艺技术含量较低,没有较大竞争力。全县19家铸造企业,规上企业1家,年开票收入约1亿元。当前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还是模仿的居多,自我研发的较少,尤其在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上仍有较大的不足。造型工艺普遍落后,没有形成现代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大多数企业,尤其是老企业的生产工艺还是以传统的、

没有改良的粘土砂湿型技艺为主,由于砂型强度不高等问题,所以只能制造小型和中型偏小的铸件。 (二)铸造产能摸排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工信厅联装〔2019〕44号)和《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要求,我局坚决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规定,确保相关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接到上级通知后,我局积极与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进行会商,迅速启动铸造产能梳理摸排工作,全面摸清铸造企业数量和合规产能情况。工信部门安排专门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对接,向企业解答关于省、市文件关于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疑惑和问题,对企业送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送产能清单真实、准确和全面,统计核算了报送铸造产能的企业19家,企业产能共68.15万吨。这些铸造企业有的生产以汽车、工程机械的铸造件,但大多仍生产自行车配件、地漏等低端铸造产品,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企业间合作水平较低,没有形成抱团效应,存在各自为政,相互砸价的现象。 总的来说,我县铸造企业呈现分布散、规模小、技术低、没有龙头企业引领、缺乏产业上下游联动的现象。这次对铸造企业的产能摸排工作,充分掌握了我县铸造行业的实际情况,整理出企业在铸造产能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产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深龙委0[2010]1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讲解

深龙委〔2010〕1号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 升级的决定 来源:区委(府办发布时间:2010年2月23日浏览:693 深龙委〔2010〕1号 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员会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 各街道,区属各单位、企业,驻龙岗处以上单位: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双重压力,切实解决我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发展中把握先机,提升我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确保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 通过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实现二、三产业的协调和配套发展;通过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管理压力;通过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城 市更新,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化水平,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 二、明确结构调整方向,突出产业转型重点 调结构促转型要牢牢把握“优化三个结构、发展三个高端、提升三个产业、促进三个转型”的基本方向。

优化三个结构:以工业促进服务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在巩固制造业主体地位的同时,加速发展服务业,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保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核心地位,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有特色的高端服务业,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发展三个高端:着眼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的新能源、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三个产业: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升文化产业,促进多元化融合发展;提升商贸业,引导发展高端业态;提升旅游业,发展都市休闲和滨海旅游。 促进三个转型:促进传统产业从低端简单生产向技术和管理创新转型;促进加工贸易由贴牌生产(0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和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型;促进社区经济从单一的租赁型向投资、服务、管理等多元化实体经济转型。 三、实施六大工程,强力推进产业调整升级 (一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1、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工程和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太阳能、生物能源、核电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转基因育种、海洋生物等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物联网、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 2、创造新兴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落实市政府新能源、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集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在重点工业园区内优先规划和布局三大产业及其配套项目的用地。 (二实施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工程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