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汇编

【四川大学829考研资料】结构化学习题及答案(12p)汇编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 t d t A d V t ττ ττ?Φ=+Φ?Φ???????? ()()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色谱分离度及其优化简介

色谱分离度及其优化简介 黄秋鑫 (学号:200728016537055)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要: 本文介绍色谱分离度的含义、影响分离度因素及常用优化离子色谱分离度方法,对 实际应用色谱法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 色谱法 分离度 优化 一、分离度的定义 分离度(resolution )又称分辨率[1],为了判断难分离物质对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常用分离度作为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全面反映两峰分离程度的参数。分离度等于相邻两峰保留时间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的峰底宽度之和的一半的比值: ())()() ()(21B b A b A R B R t t R ωω+-= 或 ???? ??+-=)(21)(21)()(699.1)(2B A A R B R t t R γγ 相邻两组分保留时间的差值反映了色谱分离的热力学性质;色谱峰的宽度则反映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因此分离度概括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并定量地描述了混合物中相邻两组分的实际分离程度,因此用它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的指标。 当两峰等高,峰开对称且符合正态分布时,可以从理论上证明,若R=0.8时,分离程度89%;R=1.0时,4δ分离(峰间距4δ),分离度达98%;R=1.5时,6δ分离,分离度达99.87%。一般采用R=1.5作为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c)中A/B 两峰完全分离。实现分离的条件:相对保留值a 增大(组分分配比之差△K D 增大),分离的可能性增大,其峰间距也增大;柱效能n 增大,峰宽减小。

二、色谱基本分离方程式 假设相邻两峰的峰底宽度相等,即ωb(1)=ωb(2) ()()()??? ??-??? ??+=???? ??-??? ??+=-??? ??+=??? ??+=∴??? ??+===∴???? ??=-=-=-=-=+-=ααωωωωωωωωω1'1'411'1'411'1'41'1'41','1'4116','161''1'''''''2 122,12,122,122)2()2(2)2()2(22,1)2()2()2()2(2,1)2()2()2()1()2() 2()2()1()2()1()2() 1()2(k k n r r k k n r k k n R k k n t k k n n n n t t n r t t r t t t t t t t t t R b R eff eff eff b R b R eff b R R b R b R R R R b R R b b R R 又 其中:n 为色谱柱效;k ’为分配比;α=r 1,2为相对保留值;t 为保留时间;t ’为相对保留时间;ω为峰宽。 上式称为基本分离方程式,是色谱分析中最重要的方程式之一,可以计算给定体系所能达到的分离度和达到某一分离度所需的色谱柱长。 三、影响分离度的因素 从色谱基本分离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分离度R 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 3.1 色谱柱效n 随着n 增大,2n 增大,R 也随着增大。增加n 的方法: ①降低H ,制备性能优良的柱子,在最优化的条件下操作; ②增加柱长: a. 若系统压力不变,则必须降低流速; b. 若分析时间不变,则必须增大柱压,对设备要求提高。 3.2 相对保留值α α增大,αα1-也随着增大(但<1),柱选择性提高,R 增大。但由于α α1-为一指数函数,曲线变化如下: α从1.01~1.1,增加9%,R 增加9倍;α从1.5~2.0,增加33%,R 增加1.5倍;α较大时,对R 的影响小。因此,α一般在1~2范围内改变即可。 若要达到一定的分离度,在k ’不变的情况下,α的微小增加,将使n 显著下降。如表1所示。改变α的方法:气相色谱中可改变其固定相和柱温;液相色谱中可改变其固定相和流动相。

水 醋酸分离研究

水 - 醋酸的分离 分离工程作业 姓名:杜江勇 学号:2009118047 专业:应用化学 2010-4-21

水-醋酸的分离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基本有机合成、医药、染料、香料、农药等行业。长期以来,醋酸/水体系的分离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醋酸在各类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也是因为研究醋酸/水的分离对于化工分离、化工环保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醋酸/水虽然不形成恒沸物,但二者的相对挥发度不大。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普通精馏和共沸精馏工艺存在着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工业界,都在寻求更好的分离方法。 国内外研究醋酸水溶液的分离方法很多,主要有精馏法、萃取法、酯化法、中和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以及各种方法的联合。 1.醋酸/水分离方法概述 1.1 精馏法 1.1.1 普通精馏法 醋酸与水不形成共沸物,可采取普通精馏法,塔底得到醋酸。但由于二者沸点接近,相对挥发度不大,且属于高度非理想物系。因此,要得到高纯的醋酸,采用普通精馏需要很多的塔板和很大的回流比(回流比高达20~30),这将耗费大量蒸汽,其经济效果差,故一般不采用。该法主要用于含水量小的粗醋酸的提纯。 1.1.2 共沸精馏法[1] 共沸精馏是指在两组分共沸液或挥发度相近的物系中加入挟带剂,由于它能与原料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新的两相恒沸液,增大相对挥发度,因此,原料液能用普通精馏法进行分离。 共沸精馏的操作过程是:挟带剂和原料液一起进入共沸精馏塔,在塔中水随挟带剂蒸出,经冷却后与挟带剂分层分离,挟带剂返回塔中,水与溶解的挟带剂分离后排放。在塔釜即可得到醋酸产品。 由于共沸精馏是选择低沸点的挟带剂,共沸精馏时挟带剂随水从塔顶蒸出,因此其加入量应严格控制,以减少过程中的能耗。采用共沸精馏法时,一般要求醋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w=80%),挟带剂组成稳定。因共沸精馏挟带剂的存在,使得醋酸与水的相对挥发度增大,因此分离所需的塔板数和回流比降低,能耗也相应地较普通精馏低。然而,目前常用的几种挟带剂还不甚理想,挟带剂的配比

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刘光斌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发展;应用 摘要:计算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用于求解固定几何形状空间内的流体的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以及相关的其它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某种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关信息,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和用途广泛的工具。对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由于飞机工业的需要,要求用流体力学理论来了解和指导飞机设计,当时,由于飞行速度很低,可以忽略粘性和旋涡,因此流动的模型为Laplace方程,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椭圆型方程的数值解[1]。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和解的迭加方法来求解析解。随着飞机外形设计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求解奇异边界积分方程的方法。以后,为了考虑粘性效应,有了边界层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发展成以位势方程为外流方程,与内流边界层方程相结合,通过迭代求解粘性干扰流场的计算方法。 同一时期,许多数学家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Hadamard,Couran,t Friedrichs等人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特性、数学提法的适定性、物理波的传播特性等问题,发展了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理论。以后,Cou-ran,t Friedrichs,Lewy等人发表了经典论文[2],证明了连续的椭圆型、抛物型和双曲型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且针对线性方程的初值问题,首先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然后证明了离散系统收敛到连续系统,最后利用代数方法确定了差分解的存在性;他们还给出了著名的稳定性判别条件:CFL条件。这些工作是差分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VonNeumann,Richtmyer,Hop,f Lax和其他一些学者建立了非线性双曲型方程守恒定律的数值方法理论,为含有激波的气体流动数值模拟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仅采用当时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较复杂的非线性流动现象是不够的,特别是不能满足高速发展起来的宇航飞行器绕流流场特性研究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将基于双曲型方程数学理论基础的时间相关方法用于求解宇航飞行器的气体定常绕流流场问题,这种方法虽然要求花费更多的计算机时,但因数学提法适定,又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且能模拟流体运动的非定常过程,所以在60年代这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般方法[3]。以后由Lax、Kreiss和其他著者给出的非定常偏微分方程差分逼近的稳定性理论,进一步促进了时间相关方法。当时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具体问题发展起来的特殊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了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3]。我国早期的工作是研究钝头体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的数值解方法,研究钝头体绕流数值解的反方法和正方法。以后,随着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超声速、高超声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对定常欧拉方程数值解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钝体超声速三维无粘绕流流场的计算结果。 20世纪70年代,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取得较大成功的是飞行器跨音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首先在计算模型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如新的大涡模拟模型、考虑壁面曲率等效应的新的湍流模式、新的多相流模式、新的飞行器气动分析与热结构的一体化模型等[5]。这就使得计算流体力学的计算模型由最初的Euler和N-S方程,扩展到包括湍流、两相流、化学非平衡、太阳风等问题研究模型在内的多个模型[6]。其中以考虑更多流动机制,如各向异性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湍流研究为重点。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万能的湍流模型还不存在,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及复试科目

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及复试科目 一、复试工作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1.化工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统一安排在2012年3月30日至31日进行,其中: 3月30日上午:专业笔试 3月30日下午至31日:外语及综合素质面试 2.复试成绩总分为200分,分为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听说三部分,其中:专业笔试:100分,考核专业综合知识,答卷时间3小时,采用密封试卷; 综合面试:60分,考核综合素质与能力,含实验操作或科研实践能力; 外语能力:40分,外语自述、现场阅读翻译、外语提问与回答方式等; 复试成绩低于120分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上述复试内容外,还须参加2门本科阶段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加试(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和复试考试科目相同,加试每科时间为3小时、总分100分,其中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低于60分,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4.拟录取考生名单根据招生名额和录取排序总分从高到低依次确定。 录取排序总分S总计算:S总=(初试总分/5)×0.5 + (复试总分/2)×0.5 5.参加复试的同学务必提前一天到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办公室办理复试手续,具体如下:3月29日(星期四)9:00—11:00到化工学院二楼会议室(241室)办理复试手续。复试时必须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等);往届生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携带本科学生证和本科成绩单,所有考生同时提供以上所有有效证件复印件一份存档备查。另带2张1寸彩色免冠证件照(体检表粘贴照片使用)。3月29日下午16:00在化工学院309室召开全体复试考生告知大会。 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化、 科技英语 《有色冶金原理》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机械综合基础1.《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主编,(或王志文主编《化工容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过程流体机械》姜培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工程流体力学》黄卫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工程材料》闫康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化工原理》朱家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081721 化工安全工程与技术 085206 动力工程

绿色化学考试

第一章 2、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3、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是什么? 1、Prevent waste Design chemical syntheses to prevent waste, leaving no waste to treat or clean up. 防止污染 2、Design safer chemicals and products Design chemical products to be fully effective, yet have little or no toxicity. 设计安全的化学产品 3、Design less hazardous chemical syntheses Design syntheses to use and generate substances with little or no toxicity to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设计没有危险的化学合成路线 4、Use renewable feedstocks Use raw materials and feedstocks that are renewable rather than depleting. Renewable feedstocks are often made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s or are the wastes of other processes; depleting feedstocks are made from fossil fuels (petroleum, natural gas, or coal) or are mined. 使用可再生原料 5、Use catalysts, not stoichiometric reagents Minimize waste by using catalytic reactions. Catalysts are used in small amounts and can carry out a single reaction many times. They are preferable to stoichiometric reagents, which are used in excess and work only once. 使用催化剂,而不是化学剂量的试剂 6、Avoid chemical derivatives Avoid using blocking or protecting groups or any temporary modifications if possible. Derivatives use additional reagents and generate waste. 避免使用化学衍生物 7、Maximize atom economy Design syntheses so that the final product contains the maximum proportion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There should be few, if any, wasted atoms. 最大化原子经济性 8、Use safer solvents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Avoid using solvents, separation agents, or other auxiliary chemicals. If these chemicals are necessary, use innocuous chemicals. 尽量使用安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9、Increase energy efficiency Run chemical reaction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henever possible 10、Design chemicals and products to degrade after use Design chemical products to break down to innocuous substances after use so that they do not accumulate in the environment. 设计化学药品和产品使用后可降解 11、Analyze in real time to prevent pollution : Include in-proces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uring syntheses to minimize or eliminate the formation of byproducts. 时时在线监测来阻止污染 12、Minimize the potential for accidents Design chemicals and their forms (solid, liquid, or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2010年流体力学试题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t d t A d V t ττττ?Φ=+Φ?Φ????????()()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 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共用实验平台-激光粒度分析仪100

单选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1.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 )分钟.. A.5-10 B.10-15 C.15-20 D.20-25 2.激光粒度仪选用( ) 气体激光光源,波长()微米.. A.He-Ne 0.6328 B.He-Ne 0.6000 C.Ar-Ne 0.6328 D.Ar-Ne 0.6000 3.关于激光粒度仪的操作步骤(①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5-20分钟;②进行基准测量,打开排水阀排出循环系统的气泡,开启循环泵、搅拌;③运行颗粒粒度测量分析系统,并清洗样品池数次(加水点击内循环放水待水放出,继续清洗);④关闭循环泵和搅拌,进样,启动超声波、搅拌;⑤在分析系统中新建文件;⑥待介质分散均匀后,启动循环泵,待数据稳定时存储数据(在稳态时,点击“随机”存储)⑦清洗样品池和内循环管道,盖上盖子; ⑧仪器若长期不使用要多次清洗,并切断总电源,用布罩住仪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⑦⑧⑥ B.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待测样品的粒度要求,应该大于多少?且不能过粗(矿物粉沫等粗大的禁用).. A.2微米 B.1微米 C.3微米 D.0.5微米 5.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是采用( ) 理论.. A.X射线衍射 B.全量程米氏散射 C.小角X射线散射 D.标量X射线衍射 6.光电系统设计独特,灵敏度高,主检测器一个,辅助检测器多个,采用非均匀性交叉三维扇形矩阵排列,最大检测角可达到( )度,充分保证了信号探测的全面性。.. A.30 B.60 C.90 D.120 判断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样品槽需多次清洗,待清洗干净,排干液体;.. √× 2.激光粒度仪超声器与主机一体,超声时间非连续调节,设置时间数字显示。.. √× 3.进样时向样品池中加入适量粉末,粉末量与遮光比成正比,遮光比宜1~2 范围内。√×. 4.运行颗粒粒度测量分析系统,并清洗样品池,操作顺序为1加水2点击内循环3放水4待水放出,继续清洗?.. √× 5.激光粒度仪光源具有波长短,线宽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很好的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激光源信号的特征。.. √× 6.仪器在没有加水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空运转。.. √× 7.激光粒度仪光路采用一个量程设计,会聚光路独特,减少了傅里叶透镜组,使测量范围更宽,分辨率更高,误差降到了最小。.. √× 8.激光粒度仪的搅拌系统采用触摸式按键连续可调,设置速度数字显示,测试过程中同时开启超声既可避免因循环速度过快产生气泡造成的测试误差,又能防止颗粒在循环过程中产生团聚。.. √× 9.激光粒度仪的超声系统可根据样品分散的难易程度设置超声时间,良好的屏蔽处理使超声分散和样品测试可同时进行,即使具有超强团聚性的颗粒也能够充分分散以获得真实的粒度分布数据。.. √× 10.激光粒度仪样品分散池与主机一体,呈圆形,循环排液方便,不留尘垢,便于清洗。.. √× 11.通常对实验室环境要求:温度在5~35℃之间,湿度控制在75%以下。.. √× 多选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激光粒度仪的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待检测粉体粒径应大于1微米,且不能过粗(矿物粉沫等粗大的禁用) B.样品槽需多次清洗,待清洗干净,排干液体 C.仪器在没有加水的情况下,严禁长时间空运转 D.若使用间

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化学工程随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发生并演变, 反过来又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 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技术历经了孕育、诞生、发展, 直至形成今天庞大产业的过程。它每年为社会提供数以亿吨计的千百万种合成产品, 是我们衣、食、住、行须臾难以离开的物质基础, 为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 20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初期, 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 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忽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公害事件不断发生, 社会反应强烈, 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采取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加强环境管理, 制订各种环境保护法规和法律, 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增加环境保护投资, 以控制污染, 改善环境。 这些措施虽然在局部地区或一定时期内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却未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增长,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要求。 1979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 环境保护领域内进行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 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技术( 工艺) 和废物利用宣言》,指出:无废技术是使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手段。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一篇报告中对清洁工艺下的定义为:清洁工艺就是以最合理地使用原料和能源来生产产品的一种技术, 同时在生产过程和成品的使用过程中, 减少排入环境中的可产生污染的废水和废物量。在法国, 根据《预防优于治理》这一原则, 几乎所有经过改造的、产生较少废物的生产工艺, 或所有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生产工艺, 都被称为清洁工艺或对环境有益的工艺、对环境安全而合理的工艺等。1984 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原苏联召开的国际会议上, 对无废工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 流程、企业、地区、生产综合体) , 借助这种方法,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原凋资源- 生产- 消费-二次原料资源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综合利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它的正常功能。有的学者认为,无废工艺的概念应当包括无害、节能、省地、复用、闭路等内涵。从技术上讲是一种具体技术。 美国在1990 年就颁布了污染防治案, 将污染防止确立为国案. 1995 年推出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与开发中有重要突破和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化公司联合立项, 资助了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其目的是开展环境友好的催化化学和反应的研究。1998 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1999 年,我国在四川大学举行第二届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化学工业作为造成大规模严重环境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预防为主, 从源头着眼, 从工艺入手, 开辟绿色化工技术, 将污染减少或消除在生产工艺过程之中。化学工程进入了环境化学工程时期。 二、环境化学的发展 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发仍然是环境分析化学获得质的飞跃的原动力。可适用于极复杂基体中众多已知和未知污染物同时定性鉴定和准确定量的具有高分辨能力的新型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例如,色谱技术中的多维色谱由于其高分辨能力可在复杂环境样品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则可完成高度极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和降解产物的分析和鉴定。飞行时间质谱( tof-ms)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q-tof-ms) 和高分辨质谱( hrms) 等具有全扫描和准确质量分析功能的质谱与各种色谱技术的联用将使得同时鉴定和测定目标和非目标污染物以及超复杂基体样品的分析变得更加简单,从而在新型污染物发现和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先进的同位素质谱技术和手性分离分析技术将在微量污染物的准确定量、污染源解析中获得更多应用,生物检测、生物标志物和被动采样等可反映污染物生物效应和环境风险的新方法将得到更大发展,原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将在

四川大学大物狭义相对论习题解答

狭义相对论(一) 一.选择题 1.K 系与K '系是坐标轴相互平行的两个惯性系,K '系相对于K 系沿OX 轴正方 向匀速运动。一根刚性尺静止在K '系中,与O 'X '轴成30?角。今在K 系中观察得 该尺与OX 轴成45?角,则 K '系相对于K 系的速度是 [ ] (A )c 32 (B ) c 32 (C )3 c (D )c 31 2.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 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t c ? (B) t ?υ (C) 2)/(1c t c v -??(D) 2)/(1c t c v -??? [ ] 3.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 变的.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 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 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3),(4). (B) (1),(2),(4). (C) (1),(2),(3). (D) (2),(3),(4). [ ] 4.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 ,若相对于甲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4/5) c. (B) (3/5) c. (C)(2/5) c. (D) (1/5) c.[] 5.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5光年的星球去旅行.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3光年,则他所乘的火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应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v = (1/2) c. (B) v = (3/5) c. (C) v = (4/5) c. (D) v = (9/10) c.[]二.填空题 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中,相对性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速不变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系以0.5 c的匀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若从S'系的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发出一光波,则S系中测得此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速度为u的宇宙飞船沿x轴正方向飞行,飞船头尾各有一个脉冲光源在工作,处于船尾的观察者测得船头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处于船头的观察者测得船尾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π+介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在它自己的参照系中测得平均寿命是2.6×10-8s,如果它相对于实验室以0.8 c (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率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的π+介子的寿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s.

数字逻辑2008(A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数字逻辑 课程考试题 A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日期 200 8 年 月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分, 期中 10 分, 实验 20 分, 期末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数的补码是1010110,则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1 )。 (1) —42 (2) —41 (3)—14 (4) +86 2、与8421BCD 码(01101000)8421BCD 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4 )。 (1) 01101000 (2) 10010111 (3) 10011000 (4) 01000100 3、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0中包含( 3 )个触发器。 (1) 1 (2) 2 (3) 4 (4) 8 4、n 级触发器构成的环形计数器,其有效循环的状态数为( 2 )个。 (1) 2n (2) n (3) 2n (4) 2n -1 5、对TTL 与非门的闲置输入端不能够作以下哪种操作?( 3 ) (1) 与其他输入端并接 (2) 接电源 (3) 接地 (4) 闲置不管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C D C B A F )(++=的反函数为( ))((C A D C B A F ++?+= )。 2、二进制码 (1110101)2 对应的格雷码是( 1001111 )。 3、主从RS 触发器可以消除钟控RS 触发器的( 空翻 )现象。 4、函数))((C A B A F ++=可能会产生险象,可以通过增加冗余项( C B + )的方法消除。 5、输出高电平有效的完全译码器,译码器的每一个输出对应了输入变量的一个( 最大项 )项。 三、判断题,请在下面正确描述的前面打√,在错误描述前面打×(每小题2分,10分) ( × )1、正逻辑假设下的与非门对应了负逻辑假设下的或门 。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号: 实验日期:2016、6、12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1、求 与Re 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 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 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ρP h f ?=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22 u d l h f ??=λ 由上面两式得: 22u l d P ???= ρλ 而 μρdu = Re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Re,d f ελ=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与管内径,m;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ρ-----------流体的密度,kg/m3; 1 1 2 2 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f h gz u p P +++=++22221211 2gz 2u ρρ

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川大化工学院公用仪器平台试题

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RCOR’ B.RCOCl C.RCOCH D.RCOF 2.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固体 B.纯物质 C.混合物 D.任何试样 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4 B.3 C.2 D.1 4.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B.极性键 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C.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D.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 5.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 3 2 4 B. 2 3 4 C.3 4 2 D. 4 2 3

6.某化合物在紫外线区270nm处有一弱吸收带,在红外线区有2820cm-1、2720cm-1、1725cm-1、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醛 B.酮 C.羧酸 D.醚 7.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C=C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傅里叶 红外检测仪] A.CH3-CH=CH2 B.CH3-CH=CH-CH3(顺式) C.CH3-CH=CH-CH3(反式) 8.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傅里叶红外 检测仪] A.2 3 3 B.3 2 8 C.3 2 7 D.2 3 7 9.系列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3CH2COH的吸收带()[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3000-2700 cm-1 ,1675-1500 cm-1 ,1475-1300 cm-1 B.3300-3010 cm-1 ,1675-1500 cm-1 , 1475-1300 cm-1 C.3300-3010cm-1 ,1900-1650cm-1 ,1000-650 cm-1 D.3000-2700 cm-1 , 1900-1650 cm-1 ,1475-1300 cm-1 10.在含羰基的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傅里叶红外检测仪] A.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B.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稍有振动

四川大学大物光学习题解答

文档 光的干涉(一) 一、选择题 1. 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1.5n λ (D) 3 λ. [ ] 2. 在相同的时间,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 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变窄(缝中心位置不变),则 (A)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 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 ] 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为600 nm (1 nm =10-9 m ),双缝间距为2 mm ,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 cm .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明条纹间距为 (A) 0.45 mm . (B) 0.9 mm . (C)1.2mm (D) 3.1 mm . [ ]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 1和S 2,发出波长为λ 的光.A 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 1与A 之间插入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 P S 1S 21-3题图

四川大学化工实验1(流体力学)

学号:2014141492108 姓名:苗育民 专业:冶金工程 班号:143080501 实验日期:2016.4.27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二、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动(如图3-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图 3-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3-1)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3-2)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3-3) 将式(3-2)代入式(3-3)得 (3-4) 而 (3-5)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3-6) f h gz u p P +++=++22 221211 2 gz 2u ρρρ P h f ?= 2 2u d l h f ? ?=λ2 2u l d P ???= ρλμ ρ du = Re ) (Re,d f ε λ=21请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和管内径,m ;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 ρ-----------流体的密度,kg/m3; μ-----------流体黏度,Pa.s ; u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 流体在一段水平等管径管内流动时,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这段管路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f h 。两截面压差由差压传感器测得;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其值除以管道截面积即可求得流体平均流速u 。在已知管径d 和平均流速u 的情况下,测定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密度ρ和黏度μ,则可求出雷诺数Re ,从而关联出流体流过水平直管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系曲线图。 三、实验设备图 1--压力表;2--水泵;3,4,5,10,11,13,14,15,22,23--小球阀;6,16,17,18,19--球阀;7--水箱;8--电磁阀1;9--计量水箱;12--电磁阀2;20--闸阀;21--涡轮流量计;24--孔板;25--差压传感器;26--电磁阀3;27,28--压力缓冲罐;a--Φ25?2钢管;b--Φ25?2钢管;c--Φ12?2铜管;d--Φ25?2有机玻管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根据现场实验装置,理清流程,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熟悉各仪表的使用方法。 (2)打开控制柜面上的总电源开关,按下仪表开关,检查无误后按下水泵开关。 (3)打开球阀16,调节流量调节阀20使管内流量约为10.5h /m 3 ,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0.5h /m 3 ,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m 3 后停止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