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1 更鞋脱衣

1.1进入B级更鞋脱外衣室,坐在更鞋柜外侧,脱下一般生产区工作鞋,脚尖朝外放入更鞋柜外侧相应编码位置,保持脚不落地,将身体转到更鞋柜内侧,将更鞋柜内侧取出B级更衣区域的拖鞋并穿上,穿上拖鞋后不得跨越到更鞋柜外侧区域,起身。

1.2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脱一般生产区工作裤、工作上衣,工作帽。里面向内折叠整齐后,按照工作裤在下,依次为工作上衣、工作帽的顺序将其放在衣柜内相应的编码位置。

2 洗手

2.1打开洗手室的门,进入洗手室,关门。

2.2走到洗手池旁,打开水龙头,将双手和前臂润湿。

2.3取洗手液适量于掌中,两手交互十指交叉搓洗,互握手腕旋转搓洗,特别是指缝、指甲缝、手背和掌纹处应加强搓洗。

2.4用流动的纯化水将洗手液冲洗干净, 直到无滑腻感为止,关闭水龙头。

2.5两手在水槽悬空轻轻抖落手上的水滴。

2.6将双手伸至自动烘手器风口下,不得碰触烘手器,双手互不接触,翻动,吹干。

3 穿洁净服

3.1用肘压式的方法开门,进入穿洁净内衣室,关门。

3.2将双手放在消手器下方8 cm处,喷洒75%酒精消毒,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揉搓;双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揉搓;指尖在掌心摩擦。

3.3戴眼镜的人员进入穿洁净内衣室后,将眼镜摘下,用镊子夹起浸润75%乙醇溶液的脱脂棉对眼镜进行充分擦拭消毒,将用过的脱脂棉放入垃圾桶内,将眼镜戴好。

3.4更衣前先在地托外侧脱下缓冲鞋,站在地托上。按照编码进行取衣,打开无菌内衣袋,确认无菌内衣处于工作服状态标志牌上标示的有效期内;无菌内衣、工作帽、口罩、袜套是否齐全、配套;无菌内衣是否完好;检查无菌内衣编码,编码应专人专用。

3.5进行穿无菌内衣,穿衣时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戴工作帽(帽子应盖住眉毛,头发不得外露),戴口罩(取出口罩,手只能接触口罩的系带,先确定口罩的上下朝向,戴上后,调整好位置,注意手不要触碰到脸部,口罩应遮住口鼻,与脸部没有空隙),穿上衣(勿使上衣外表面接触到手部、墙壁及地面),穿裤子(将上衣的下摆塞入裤子中,勿使裤子外表面接触到手部、墙壁及地面),穿鞋套(鞋套应套住裤脚),从手套箱内取出一次性无菌手套并核对手套袋外注明的手套号码,打开包装,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

注意: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手套的外面。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用已戴好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折部的内侧面,帮助左手插人手套内,注意: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

3.6用肘压式的方法开门,进入穿洁净外衣室,关门。

3.7 按照编码取衣,打开无菌外衣袋,确认无菌外衣处于工作服状态标志牌上标示的有效期内;无菌外衣、口罩是否齐全、配套;无菌外衣是否完好、检查无菌外衣编码,编码应专人专用站在地托上进行更无菌外衣,更衣顺序:戴口罩(手只能接触口罩的系带,先确定口罩的上下朝向,戴上后,调整好位置,注意手不要触碰到脸,口罩应遮住口鼻,与脸部没有空隙),穿四连

体服(从下向上套:抓住内表面恰当位置,先穿两只脚,穿上后双手伸进衣袖中将衣服撑起穿上,将手指伸进帽子内侧把帽子撑开套在头上,调整好位置,拉好拉链,系好带子,洁净服不要接触地面、墙面),穿袜靴,佩戴护目镜(已灭菌)。

3.8从手套箱内取出一次性无菌手套并核对手套袋外注明的手套号码,打开包装,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注意: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手套的外面。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用已戴好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折部的内侧面,帮助左手插人手套内,注意: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暂时不必将翻折部分翻回。

3.9更衣完毕,用肘压式的方式开门,进入气锁室,关门。对着整衣镜检查工作服、口罩穿戴是否整齐、合格。

3.10将双手放在消手器下消毒,消毒方法同3.2。

3.11用肘压式的方式开门,进入B级走廊,关门。经B级洁净走廊进入B 级区域操作室。

4 人员离开洁净区

4.1服,放入回收桶内,然后传到通往C级洗衣整衣室的传递窗内,由C级进行清洗灭菌。

4.2进入更鞋脱衣室,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穿戴好一般生产区工作帽、工作上衣、工作裤,坐在更鞋柜上,将身体转到更鞋柜外侧换上一般生产区工作鞋,离开。

5 注意事项

5.1为避免交叉污染,无菌内衣室同时进入人数不得超过2人。

5.2为避免交叉污染,无菌外衣室同时进入人数不得超过2人。

5.3各室门不许同时打开,随时关门。

5.4 B级洁净区穿戴的工作服不得穿离本区域。

5.5洁净人员不得穿入具有脱落纤维性的衣物进入洁净区,应穿着一般区的工作服和工作鞋,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女士应将长发全部盘起扎好。

5.6未经培训的操作人员、无健康证人员及未经许可的人员不许进入B级洁净区。

5.7每次进入B级洁净区,均应更换未穿过的已灭菌且在灭菌有效期内的洁净服。

5.8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洁净区应由专人指导更衣方可进入。

人员进入洁净区流程

(一)人员进洁净区程序 1、用手拧开换鞋室门,坐在入门口得横凳上,面对门外,用手取出放在背对一侧横凳下鞋架内得洁净区工作鞋,整齐轻放于背后;将一般生产区工鞋脱去,坐着转身180°,穿上洁净区工作鞋;侧身将一般生产区得鞋整齐得放入横凳下规定得鞋架上。(整个过程双脚不能着地) 2、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要求内容填写后,方能进入一更。 3、用手打开一更衣室柜门,脱去外衣、工作帽及私人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关柜门。 4、洗手:走到洗手池旁,伸双手掌入水盆上方自动洗手器下方得位置,让水冲洗双手掌及至腕上5cm处,手触摸自动给皂器,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心、手背、手腕上5cm处得皮肤均匀充满泡沫,摩擦约10秒钟。 5、伸双手至自动洗手器,让水冲洗双手,双手上下移动,相互摩擦、冲洗至无滑腻感为止,再翻动双掌,至清洗干净为止。 6、伸手到电热烘手机下约8—10cm处,烘干为止。 7、穿洁净衣服: (1)用手肘拧开二更衣室门,进入内更衣室,在洁净工作服架内取出自己工号得洁净工作服袋。 (2)取出连体洁净工作服穿上。 (3)戴口罩,口罩要罩住口与鼻。 (4)从前向后戴上工作帽,并全部包住头发。 8、消毒手部:用手打开缓冲室门,在自动酒精喷雾器前伸出双手喷均匀双手(或用1‰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泡约5分钟)进行手消毒(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更换一次)。消毒完毕,站立片刻后,再进入洁净区。 9、在洁净区内,注意保持手得清洁,不能再接触与工作无关得物品,不得裸手直接接触产品。 10、洁净区内,动作要稳、轻、少或不做与操作无关得动作,及不必要得交谈。 (二)人员出洁净区程序

1、用手拧开缓冲室门,从缓冲室经内更衣室进入外一更衣室,脱下洁净 区工作服,放进有状态标识得桶内,盖好盖子,并穿上自已工号得一般生产区工作服。 2、用手拧开换鞋室门,背朝门外,脱下洁净区工鞋,放进规定鞋架内, 注意此时脚不落地,转身180°,穿上一般生产区工作鞋,将一次性口罩等杂物放入垃圾桶,此时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内,再出洁净区。 (三)物料进出洁净区程序 1、物料从一般生产区进入洁净区,必须经物净系统(包括缓冲室与传递窗)在缓冲室脱去外包装,若不能脱去外包装得,应对外包装进行吸尘等洁净处理后,经有出入门联锁得气闸室或传递窗(柜)进入洁净区,并按《洁净区物料出入记录表》要求填写内容。 2、物料进入洁净区内,整齐码放于规定位置并挂上状态标识牌。 3、物料从300,000级洁净区到一般生产区,经过有出入门联锁得气闸室或传递窗(柜)传出,并有记录。 注:“离开洁净区按进入洁净区更衣得逆向顺序进行更衣。”我建议实际操作得时候离开洁净区更衣应该在一更,不应该在二更!因为人在脱洁净服得时候会有很多皮毛掉落,二更与缓冲间最接近,故可能容易把皮毛带入洁净区生产车间,影响产品得质量。所以我们公司在一更脱去洁净服,放入专门盛装洁净服得容器里面! 人员类: 1、非无菌洁净区: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洁净工作服,手消毒----气闸室----进入区域。 对于30万级净化,逗号隔开得操作范围可以在同一区域内,而横折号隔开得操作范围必须在不同得区域,对于10万级净化,逗号与分折号所隔开得范围都必须在不同区域。不设换鞋室得,可以在更衣室内增设换鞋区。更衣室按照气闸室要求设计得,可以取消气闸室。手消毒也可以在气闸室内进行。 2、无菌洁净区:换鞋---脱外衣,脱内衣,洗手/脸/腕部----穿无菌内

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人员进出场管理制度页脚内容 1 1. 目的 建立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出洁净区的人员。 3. 职责 进出洁净区的所有人员:严格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QA 现场监控员:按照本标准操作规程监督检查人员进出洁净区的全过程。 4. 内容 4.1进入洁净区 4.1.1进入洁净区换鞋间,脱下一般区工作鞋,放入换鞋柜,换上过渡鞋。 4.1.2进入洁净区脱外衣间,脱下一般区工作服并整齐叠放于更衣柜,用饮用水进行洗手,然后取洗手液少量,反复搓洗手面及手背,手腕上5cm 处,再用饮用水冲洗干净、烘干。 4.1.3进入洁净区穿洁净衣间,将过渡鞋放入换鞋柜;换上洁净鞋,取出洁净区工作服,按“帽子→口罩 →上衣→下衣”的顺序穿好;对镜检查、整理工作服,要求:头发、胡须、口鼻遮盖严密,内衣领、内衣袖不得外翻或内卷。 4.1.4进入洁净区缓冲消毒间,将手放于消毒器下将75%乙醇全面喷洒于裸手部分后进入洁净区。 4.2出洁净区 4.2.1进入缓冲消毒间。 4.2.2进入穿洁净衣间,脱下洁净区工作服,摘下帽子和口罩,一并放入“待清洗”容器内(工作过程中临时需出洁净区时则将工作服、鞋等整齐叠放于相应位置),穿上过渡鞋。 4.2.3进入脱外衣间穿上一般区工作服。 4.2.4进入换鞋间换上一般区工作鞋后即可进入一般生产区。 附: 1.人员进入洁净区程序图: 2.人员进入洁净区程序图: 进 出 换上过渡鞋 脱一般区工作 服、洗手、烘干 换洁净鞋、 穿洁净工作服 消毒 脱洁净服按规定放置、换过渡鞋 穿一般区工作服 换一般区工作鞋

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人员进出车间洁净区的标准净化程序,防止人员对洁净区产生污染。 范围:人员进出洁净区。 责任人:凡进入洁净区所有人员 内容: 1.正常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须是该区域的生产操作人员和该区域有关的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维修、辅助人员。 2.进入一般生产区: 2.1 放置个人物品:人员进入车间大厅后,把雨具等杂物放置在雨具存放间。 2.2 更鞋:面向进门处,坐在更鞋柜上,脱下室外所穿鞋,放入更鞋柜外侧鞋柜中,然后侧身、抬起双脚转180°,面向车间入口方,从更鞋柜内侧取出一般生产区用工作鞋穿上。 2.3 洗手:进入洗手间,开启洗手池上阀门,用流出饮用水润湿双手,用清洁剂搓洗双手至净。 2.4 更衣:进入更衣室,脱去外衣,从各自更衣柜中取出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换上,戴好工作帽,出更衣间经走道进入各自工作岗位。

3.进入十万级、三十万级洁净区 3.1 人员按程序2进入车间经走道进入洁净区更鞋间。 3.2 更鞋:面向进门处,坐在更鞋柜上,脱下一般区用工作鞋,放入外侧鞋柜中,然后侧身抬起双脚转180°面向洁净区,从鞋柜内侧取出三十万、十万级洁净区用工作鞋穿上,进入一更,脱下一般区工作服,放入相应更衣柜中。 3.3洗手:进入洗手间,开启洗手池上阀门,用流出饮用水润湿双手,用清洁剂搓洗双手至净。 3.4 更衣: 3.4.1按编号取下洁净工作服,检查工作服颜色,确认属于所规定的洁净区域,打开并仔细检查包内的衣物及附件。 3.4.2先戴上帽子,确保将所有的头发均放入帽子内,不得外露。再戴上口罩,将口、鼻全部遮住。 3.4.3穿好洁净工作服(穿衣时应注意不要让洁净工作服碰到地板上),将拉链完全拉上,并将洁净工作衣扎进洁净工作裤里面。 3.4.4 进入缓冲间,在更衣镜前检查洁净工作服穿戴是否合适。 3.5手消毒:按《手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中有关手消毒的程序消毒手。手消毒烘干后,进入十万、三十万级生产区工作岗位。 4.进入一万级洁净区 4.1 人员按程序2进入车间经走道进入洁净区更鞋间。 4.2 更鞋:面向进门处,坐在更鞋柜上,脱下一般区用工作鞋,放入外侧鞋柜中,然后侧身抬起双脚转180°面向洁净区,从鞋柜内侧取出万级洁净区用工作鞋穿上,进入一更,脱下一般区工作服,放入相应更衣柜中。 4.3洗手:进入洗手间,开启洗手池上阀门,用流出饮用水润湿双手,用清洁剂搓洗双手至净。

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指导书

人员进出洁净区操作指导书 1.0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的秩序,保证洁净区环境卫生符合相关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出洁净区人员。 3.0职责 3.1所有进出洁净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流程规定执行。 3.2相关负责人应对本流程的执行实施监督管理。 3.3相关负责人有权禁止违反本流程规定的人员进入洁净间。 4.0 作业内容 4.1进入洁净区人员规定 1. 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在最少人数,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 2. 所有进出洁净区的人员均按规定登记进出时间、人数等。 3. 在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澡、修指甲和理发等。 4. 洁净区人员不应戴手表与珠宝首饰,不能用散发颗粒的化装品。 5. 参与无菌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查体,有传染病、皮肤病、呼吸道系统疾病及对实验药品有过敏反应的人员不宜上岗操作。 6.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人员应严格按照洁净路线和程序执行,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工作鞋,头发、口鼻、内穿衣物不得外露。 4.2 人员刷门禁,进入总更,坐在鞋柜上,将自己的鞋脱下,整齐的放到鞋柜外侧,转身从鞋柜内侧取出并穿上写有编号的总更鞋,进入男或女总更。 在男或女总更,脱去外衣,折叠整齐,放置贮衣柜内,更换写有编号的白大褂,

进入走廊。 4.3 由走廊进入C级总更,将白大褂脱下,折叠整齐,放置贮衣柜内。 4.4 在生物原料二车间洁净区入口处,坐在鞋柜上,将总更鞋脱下,整齐的放到鞋柜外侧,转身从鞋柜内侧取出并穿上写有编号的黄色一更鞋。 4.5 详细填写《人员进出洁净区登记表》(REC-PC-0054-1),进入C级洗手间。 4.6 进入C级洗手间 人员进入C级洗手间,严格按照《洗手标准操作程序》(SOP-W-0001-1)洗手。洗手完毕,打开更衣间门,进入更衣间,关闭更衣间门。 4.7进入更衣间 4.7.1在更衣间内脱下黄色一更鞋,放在黄线外侧的鞋架上码放整齐,跨过黄线。 4.7.2按编号从黄线内侧架子上取洁净服并穿戴。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穿上衣,将头发全部包住;戴上口罩,确保口罩遮住口、鼻,并紧贴在鼻梁上。穿裤子,并将上衣下摆塞入裤内。从黄线内侧架子上取下写有编号的蓝色二更鞋并穿好。 4.7.3面对镜子检查洁净服穿着情况,合格后方可进入缓冲间。 4.8 进入缓冲间,双手放在自动手消毒器下方的喷口处,用75%乙醇喷拭手心、手背,进行手消毒,在缓冲间净化3min。 4.9 进入C级走廊。 4.10 由C级走廊进入各操作间。 4.11外出 4.11.1 由各操作间进入C级走廊,再进入缓冲间。 4.11.2 进入更衣间,将蓝色二更鞋脱下,放在黄线内侧架子上。再将洁净服

人员进出车间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第 1 页 共 4 页 文件名称 文件编码 SOP-P-S015-01 人员进出洁净区 更衣更鞋 标准操作规程 制定人 胡禅 日期 2013-12-23 部门审核 日期 质量部审核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生效日期 版本号 使用区域 洁净区 颁发部门 质量部 分发部门 质量部、生产部、设备动力部 一、目的: 建立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更鞋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环境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二、依据: 1、《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 2、《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 三、适用范围: 洁净区的人员进出。 四、责任: 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包括设备维修人员、QA 人员等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质量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 五、内容: 4.1 进入程序: 4.1.1 进入十万级洁净区生产人员,先在车间门厅外刷净鞋上粘附的泥土杂物,再进入车间门厅。进门更鞋(更换拖鞋,将来时穿的鞋放入鞋柜内),将携带物品(包、雨具等)存放于指定位置的贮柜内,经走廊进入洁净区的一次更衣室。 4.1.2 一次更衣: 在一次更衣室,打开自己的更衣柜,脱下外衣、外裤,只留个人内衣,叠放整齐,放入柜内,锁好柜子,穿上清洗消毒合格的白大褂,进入洗手缓冲间。 4.1.3洗手: 用流动水润湿手部(至手腕上5㎝处),打上洗手液反复搓洗,使泡沫涂

满手部,应注意对指缝、指甲缝、手背、掌纹等处加强搓洗(必要时可用小毛 刷刷洗),再用水冲净手部泡沫。 ②再用流动水冲洗手部,放感应烘干机下烘干,进入二次更衣室。 4.1.4 二次更衣: 进入二次更衣室,从自己的更衣柜内取出标志“消毒合格证”的净洁工作服袋。检查里外标志是否一致,附件是否齐全、确认无误。脱下白大褂,按从上到下顺序,先穿上衣、戴帽,再穿裤子,戴口罩,换上洁净工作鞋,将拖鞋放入鞋柜内。穿戴好洁净工作服后在衣镜前检查确认工作服穿戴是否合适。关闭柜门,进入缓冲间。 注意:将头发完全包在帽内,不外露; 上衣筒入裤腰,扣紧领口、袖口、裤腰、裤管口,内衣不得外露; 口罩将口鼻完全遮盖。 更衣时,站在不锈钢台阶上不得让工作服接触到易污染的地方(如地面)。 4.1.5 手部消毒: 将手放感应消毒机喷淋口下,双手(至手腕上5㎝处)均匀喷洒消毒液,自然晾干。 4.1.6 进入洁净区: 推开缓冲间与洁净走廊间的门,进入洁净区。经洁净走廊缓步进入各操作间。 4.2 退出程序: 4.2.1 进入缓冲间: 生产结束后,工作人员从各操作间出来经洁净走廊,缓步经缓冲间进入二次更衣室。 4.2.2 脱工作服: 进入二次更衣室,脱下工作服,叠放整齐,放入柜内,换上拖鞋, 将工作 鞋放入鞋柜内,关闭更衣柜门。穿上白大褂。 .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人员进出B级洁净区更衣程序及注意事项 1 更鞋脱衣 1.1进入B级更鞋脱外衣室,坐在更鞋柜外侧,脱下一般生产区工作鞋,脚尖朝外放入更鞋柜外侧相应编码位置,保持脚不落地,将身体转到更鞋柜内侧,将更鞋柜内侧取出B级更衣区域的拖鞋并穿上,穿上拖鞋后不得跨越到更鞋柜外侧区域,起身。 1.2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脱一般生产区工作裤、工作上衣,工作帽。里面向内折叠整齐后,按照工作裤在下,依次为工作上衣、工作帽的顺序将其放在衣柜内相应的编码位置。 2 洗手 2.1打开洗手室的门,进入洗手室,关门。 2.2走到洗手池旁,打开水龙头,将双手和前臂润湿。 2.3取洗手液适量于掌中,两手交互十指交叉搓洗,互握手腕旋转搓洗,特别是指缝、指甲缝、手背和掌纹处应加强搓洗。 2.4用流动的纯化水将洗手液冲洗干净, 直到无滑腻感为止,关闭水龙头。

2.5两手在水槽悬空轻轻抖落手上的水滴。 2.6将双手伸至自动烘手器风口下,不得碰触烘手器,双手互不接触,翻动,吹干。 3 穿洁净服 3.1用肘压式的方法开门,进入穿洁净内衣室,关门。 3.2将双手放在消手器下方8 cm处,喷洒75%酒精消毒,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揉搓;双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揉搓;指尖在掌心摩擦。 3.3戴眼镜的人员进入穿洁净内衣室后,将眼镜摘下,用镊子夹起浸润75%乙醇溶液的脱脂棉对眼镜进行充分擦拭消毒,将用过的脱脂棉放入垃圾桶内,将眼镜戴好。 3.4更衣前先在地托外侧脱下缓冲鞋,站在地托上。按照编码进行取衣,打开无菌内衣袋,确认无菌内衣处于工作服状态标志牌上标示的有效期内;无菌内衣、工作帽、口罩、袜套是否齐全、配套;无菌内衣是否完好;检查无菌内衣编码,编码应专人专用。

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换鞋更衣规程上课讲义

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换鞋更衣规程

《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换鞋更衣规程》 (一)所有进入洁净区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大厅,更鞋柜前更换拖鞋,后坐在隔离鞋柜上,脱下拖鞋放在外侧鞋柜中。 (二)进入一更后,脱下一般生产区普通工作服放入更衣柜内。 (三)按照要求洗手,擦干,进入二更室。 (四)品控、品检以及公司管理人员更换洁净鞋,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维修人员更换洁净鞋,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外来参观人员更换洁净鞋或鞋套,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 (五)车间操作人员从各自更衣柜内取出洁净区工作服(本车间规定的分体式洁净服),依据穿洁净服原则:先戴好帽子,戴上口罩,穿上衣、扣好领扣、再穿下衣、穿洁净鞋,然后对着整衣镜按照要求整理着装(注意穿戴要整齐,头发不可露出在外,头套的颈部务必扎于工作服内,将上衣束于裤子内,洁净鞋要完全穿进);进入缓冲间,手消毒,进入相应岗位。 (六)出洁净区按人员进洁净区更衣程序的相反程序执行(手消毒除外)。(七)请进出洁净区人员保持更鞋区、更衣室的清洁卫生。离开洁净区人员需要将一次性劳保品放置于垃圾收集箱(桶)中,各人员的洁净服放置于各自的专有更衣柜中。 (八)更衣柜均已编号,员工根据自己的编号对号使用,不得乱用。更衣柜、更鞋柜中不准存放非本洁净区所须的物品,特别严禁食品进入。 (九)所有人员进出洁净区都要随手关门。 (十)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出洁净区的人员。

人员进出洁净区流程: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和生产流程卫生控 制,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3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负责对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3.2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主管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3.3清洁工负责打扫区域内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卫生间 等。 4管理要求 4.1卫生包干制度 4.1.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4.2现场卫生管理 4.2.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更鞋规定

《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更鞋规定》 (一)所有进入洁净区人员进入GMP生产车间大厅,更鞋柜前更换拖鞋,后坐在隔离鞋柜上,脱下拖鞋放在外侧鞋柜中。 (二)进入一更后,脱下一般生产区普通工作服放入更衣柜内。(三)按照要求洗手,烘干,进入二更室。 (四)品控、品检以及公司管理人员更换洁净鞋,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维修人员更换洁净鞋,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外来参观人员更换洁净鞋或鞋套,穿洁净服,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 (五)车间操作人员从各自更衣柜内取出洁净区工作服(本车间规定的分体式洁净服),依据穿洁净服原则:先戴好帽子,戴上口罩,穿上衣、扣好领扣、再穿下衣、穿洁净鞋,然后对着整衣镜按照要求整理着装(注意穿戴要整齐,头发不可露出在外,头套的颈部务必扎于工作服内,将上衣束于裤子内,洁净鞋要完全穿进);进入缓冲间,手消毒,进入相应岗位。 (六)出洁净区按人员进洁净区更衣程序的相反程序执行(手消毒除外)。 (七)请进出洁净区人员保持更鞋区、更衣室的清洁卫生。离开洁净区人员需要将一次性劳保品放置于垃圾收集箱(桶)中,各人员的洁净服放置于各自的专有更衣柜中。 (八)更衣柜均已编号,员工根据自己的编号对号使用,不得乱用。更衣柜、更鞋柜中不准存放非本洁净区所须的物品,特别严禁食品进入。 (九)所有人员进出洁净区都要随手关门。 (十)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出洁净区的人员。

人员进出洁净区流程:

人员进出洁净区流程:(不要)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和生产流程卫生控制,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3 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负责对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3.2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主管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3.3清洁工负责打扫区域内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卫生间等。 4 管理要求 4.1卫生包干制度 4.1.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4.2现场卫生管理 4.2.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4.2.1.1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4.2.1.2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4.2.1.3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4.2.1.4照明、杀菌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4.2.1.5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4.2.1.6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阻塞现象。 4.2.1.7现场目视牌保持清洁、无污迹。 4.2.1.8楼梯通道畅通。 4.2.1.9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4.2.1.10厕所、洗手处、换衣房保持清洁干净、地面无积集水、墙面无污迹。 4.2.2设备清洁 4.2.2.1生产设备、管道在使用前须消毒,使用后进行清洗,保持清洁。 4.2.2.2设备保持干净无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计量器具清洁内外清洁、无污渍。 4.2.2.3不使用的设备、生产用具(包括各种计量仪器、转运设施等)应定期清洗,无污渍和异味。 4.2.2.4设备、管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4.2.3工具、材料清洁、整理 4.2.3.1工具、容器、衡器、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4.2.3.2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消毒、无污渍和异味。 4.2.3.3衡器的托底(盘)、游标及砝码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净。 4.2.3.4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4.2.3.5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4.2.3.6产品包装(塑料瓶、塑料桶、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4.2.3.7卫生洁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摆放。 4.2.3.8饮用水杯保持干净,放在指定位置。 4.2.3.9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无杂物。 4.2.4废品、垃圾清理 4.2.4.1废弃物、残次品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业垃圾必须定时清理(二小时一次)。

洁净区人员出入规程

起草人部门/姓名/职位:签字/日期: 审核人部门/姓名/职位:签字/日期: 审核人部门/姓名/职位:签字/日期: 批准人部门/姓名/职位:签字/日期: 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1)、生产部(3)、工程部(1)、安全环保管理部(1)、技术部(1)共7份。变更历史 版本生效日期主要变更内容 01 新文件 正文 目的:制订D级洁净区人员的出入规程,确保洁净区卫生。 范围:适用于人员进出D级洁净区时的管理。 职责:所有进出D级洁净区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量管理部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对本程的实施负责。 定义:无 内容: .1进入门厅,如使用雨具应先将雨具放置于指定的位置上用手拧开换鞋室门,坐在入门口的横凳上,面对门外,用手取出放在背对一侧横凳下鞋架内的洁净区工作鞋,整齐轻放于背后;将一般生产区工鞋脱去,坐着转身180°,穿上洁净区工作鞋;侧身将一般生产区的鞋整齐的放入横凳下规定的鞋架上。(整个过程双脚不能着地) 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要求内容填写后,方能进入一更。 用手打开一更衣室柜门,脱去外衣、工作帽及私人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关柜门。 洗手:走到洗手池旁,将两手掌置于水盆上方、自动洗手器下方,让水冲洗双手掌及至腕上约处,手触摸自动给皂器,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心、手背、手腕上5cm处的皮肤均匀充满泡沫,约10秒钟。伸双手至自动洗手器,让水冲洗双手,双手上下移动,相互摩擦、冲洗至无滑腻感为止,再翻掌,至清洗干净为止。 伸手到电热烘手机下约8—10cm处,烘干为止。 穿洁净衣服:

.1用手肘拧开二更衣室门,进入内更衣室,在洁净工作服架内取出自己工号的洁净工作服袋。 .2取出连体洁净工作服穿上。 .3戴口罩,口罩要罩住口和鼻。 .4从前向后戴上工作帽,并全部包住头发。 消毒手部:用手打开缓冲室门,在自动酒精喷雾器前伸出双手喷均匀双手(或用1‰新洁尔灭消浸泡约5分钟)进行手消毒(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更换一次)。消毒完毕,站立片刻后,入洁净区。 在洁净区内,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能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裸手直接接触产品。 0 洁净区内,动作要稳、轻、少或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员出洁净区程序 用手拧开缓冲室门,从缓冲室经内更衣室进入外一更衣室,脱下洁净区工作服,放进有状态标识的桶内,盖好盖子,并穿上自已工号的一般生产区工作服。 6.2用手拧开换鞋室门,背朝门外,脱下洁净区工作鞋,放进规定鞋架内,注意此时脚不落地,转身180°,穿上一般生产区工作鞋,将一次性口罩等杂物放入垃圾桶,此时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要求内容填写后,再出洁净区。 附件:无

洁净区员工卫生要求与操作流程

洁净区员工卫生要求与操作流程 一、员工卫生要求 1、员工在上岗前和工作时必须确保: 1.1凡是患有或表现出患有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开放性损伤(感染性创伤等),或其它可能成为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源的员工,在消除上述病症之前,不得参与可能会造成污染的作业。 1.2倘若发现员工有上述疾病,须及时向其上级报告。所有员工必须有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即健康证)。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1.3上岗前要进行卫生培训,定期的进行不同层次的良好卫生操作规范培训。 2、清洁卫生:凡是在工作中直接接触食品、食品接触面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员工,在其当班时应遵守卫生规范,保障食品免受污染。保持清洁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2.1保持好个人卫生,穿适合作业的工作服、帽、口罩,防止食品和食品接触面或包装材料受到污染。不同区域的工作服要有明显区分标识,离开工作区时应脱下工作服。 2.2工作前、离开工作间及双手可能弄脏或受到污染的任何其它时间,均须按《洁净间洗手操作规示范图》彻底洗净双手。 2.3除去可能掉入食品、设备或容器中的首饰和其它物品;除去手工操作食品时无法彻底消毒的手饰;员工指甲长度不得大于2 mm、

不得涂指甲油或戴假睫毛等;不准携带杂物。 2.4手套在食品加工中须保持完整、清洁卫生的状态,并应该用非渗透性的材料制成。 2.5须适当地佩戴发网、束发带、帽子、或其它有效的须发约束物,要能够完全防止脱发外漏或脱落。 2.6不要将衣物或其它个人物品存放在生产现场和仓储区。 2.7不得在工作区域吃东西、嚼口香糖、槟榔、喝饮料或吸烟等,须在指定区域进行。 2.8采取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或食品包装材料受到微生物或异物(如头发、化妆品、烟草、化学物及皮肤用药品等)的污染。 二、生产设备、工器具及其它要求 3.1进入洁净区人员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工作鞋必须勤洗勤换,干净的工作服必须放柜杀菌消毒,车间内的更衣室、暂存间等,应经常整理和清扫,并每天进行消毒,以保持车间洁净。 3.2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3.3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经常消毒,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必须放回工具箱。 3.4洁净区内空调、紫外灯和臭氧等在生产前由负责人员按规定提前进行开启和关闭。

洁净区进出人员管理制度

洁净区进出人员管理制度 1 目的 保证生产洁净区不受细菌污染。 2 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进入的人员。 3职责 3.1 生产部按管理制度进行; 3.2 洁净区管理人员负责批准洁净区人员的进出; 4内容 4.1洁净区进出人员要求 4.1.1洁净区内工作的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 4.1.2洁净区内工作的生产人员应接受洁净区卫生管理制度、个人清洁卫生制度、洁净区使用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1.3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除正常生产、清洁人员外,其余人员均要经洁净区管理人员批准登记后方可进入。对进入洁净区的外来人员必须进行相应培训或监督。 4.1.4进入洁净区内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物料; 4.1.5进入洁净区内的人员须按要求穿着工作服、工作鞋。 4.2 进入洁净区清洁要求 4.2.1进入洁净更鞋区,须更换工作鞋; 4.2.2 男性进入男一更须脱下便服,女性进入女一更须脱下便服; 4.2.3 男性进入男二更,须先用消毒液消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穿戴洁净服、手套,女性进入女二更,须先用消毒液消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穿戴洁净服、手套。 4.3洁净区缓冲间两门不能同时打开。 4.4工作时,门必须关紧,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4.5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活动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各种活动(操作)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4.6私人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需用不发尘的材料制作,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通过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区。 4.7严禁在洁净区内吸烟、大声喧闹。

洁净区更衣标准操作规范

洁净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xxxx 文件编号:xxxx 版本/修订:A/1 页码:1/1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分发部门:xxxx 目的:建立一个进入万级洁净室的更衣标准操作程序,供进入万级洁净区人员统一操作并正确更衣,保障洁净室不受人员的污染。 范围:进入万级洁净区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维修工及有关管理人员的更衣。 责任:操作工、质检员。 1内容 1.1 脱(换)鞋: 在洁净车间换鞋间内,脱去一般区工作鞋,从拖鞋架上取出自己的拖鞋并穿上。 1.2 进入更衣室 1.2.1 进入一更洗手 1.2.1.1走到洗手池旁。 1.2.1.2用手拧开水开关,伸出双手掌入水池上方开关下方的位置,让水冲洗双手掌至腕上5cm。双手触摸清洁剂(香皂)后,相互搓洗,使手心、手背及手腕上5cm的皮肤均充满泡沫,搓洗约10秒钟。 1.2.1.3翻动双手掌,用眼检查双手是否清洗干净。 1.2.1.1在自动烘干机下烘干。 1.2.2 进入二更 1.2.2.1打开二更内的更衣柜,从塑料袋内取出洁净的连体工作服。 1.2.2.2穿上洁净工作服,工作服应穿戴整齐,系好带子,不得敞领、敞袖。 1.2.2.3带上工作帽,工作帽应将头发全部包裹,不得有头发外露。 1.2.2.1穿上洁净鞋,工作裤脚应包裹在洁净鞋内。 1.2.2.5戴上口罩,口罩应罩住口、鼻,在头顶上结口罩带。 1.2.2.6对着镜子检查穿戴是否符合要求。 1.3进入洁净区 1.3.1进入缓冲区 换好工作服后,进入缓冲区,使用自动手消毒机对手部进行消毒。 1.3.2进入万级洁净区。 2 培训 2.1培训对象:洁净区内操作工、质检员。 2.2培训时间:二小时。

GMP要求洁净区人员的进出规定

GMP要求洁净区人员的进出规定 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出操作区。 目的:建立进入洁净区人员标准更衣规程,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进出洁净区的操作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更衣。 责任:洁净区操作人员、进出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监控员、车间主任对本标准过程的实施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 1、进入大厅,将携带物品(雨具等)存放于雨具架上。 2、进入一更 2.1 更鞋:坐在更鞋柜上脱掉自己的鞋放在鞋柜中,跨过鞋柜穿上专用托鞋。 2.2 更衣:脱下外衣,换上工作服,摘掉手表、手链、戒指等饰物放入更衣柜。 3、进入盥洗室 洗手按以下程序进行: 卷起袖管,用流动纯化水湿润双手,2-5ml皂液,双手揉擦直至产生很多泡沫,清洁每一手指和手指之间,除去手掌心中的油脂,剔除指甲污秽,用大量流动水冲尽泡沫上所附着的所有污垢、皮屑和细菌,仔细检查手的各部位,并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洗涤将手干燥(自动烘干) 4、进入二更 各人按编号取出自己的洁净工作服,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更换洁净服,带洁净帽、口罩,将衣袖口扎紧,扣好领口,头发全部包在帽子里面不得外露。在衣镜前检查工作服饰穿戴是否规范。 5、手消毒 手消毒按以下程序进行: 5.1 在双手表面、指甲缝、手指间、手臂皮肤上自动喷淋5-10ml消毒液。 5.2 掌心擦掌心。 5.3 手指交换掌心擦掌心。 5.4 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5.5 两手互握搓指脊。 5.6 指尖摩擦掌心。 5.7 拇指在掌中转动,直至药液均匀涂抹。 5.8 手干燥后,通过缓冲间进入洁净工作区。 6、进入洁净区工作间进行操作。 7、工作结束后,按进入的反面顺序脱下洁净服,将洁净服按号归位(包括衣服、裤子、帽子),在一更换鞋,穿上自己的外衣,离开洁净区

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人员进入洁净区的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入洁净区人员的卫生管理。 职责:所有进入洁净区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规程: 1本公司万级洁净区指化验室的微生物检定室,进入人员为检验员,其他人员不准入内,如确有需要进入的经质量管理部经理批准后由检验员指导进入。 2原则 2.1私人物品不准带入生产区; 2.2生活鞋不得踏入鞋柜内侧; 2.3工作鞋放置在鞋柜内侧,生活鞋及私人物品及首饰等放置在鞋柜的外侧,不得混放。3程序 3.1进入生产厂房后,将携带物品(雨具等)存放在指定位置。 3.2换鞋 在更鞋处,在鞋柜的外侧,脱下私人生活鞋,放入鞋柜,坐在换鞋凳上转身180取出本区工作鞋在鞋柜内侧换上,进入更衣室。 3.3更衣 3.3.1进入十万级 3.3.1.1更完鞋后进入更衣室,进入一更后,将自己的私人物品如手机、手饰及生活服等 取下放入各自相应编号的衣柜内。 3.3.1.2用饮用水进行洗手,然后取洗手液少量,反复搓洗手面及手背,手腕上5cm处, 再用饮用水冲洗干净、烘干,进入二更。 3.3.1.3坐在二更鞋柜上换上洁净区工作鞋,在二更从相应编号的衣柜内取出干净的相应洁 净区工作服,按从上至下顺序即:工作帽、口罩、上衣、裤子依次穿戴整齐,扣好衣扣,扎紧领口和腕口,关好柜门。

3.3.1.4站在整衣镜前,检查穿戴是否整齐,头发不外露,口罩包住口鼻,上衣塞在裤子 内,检查完成后进入缓冲间。 3.3.1.5进到缓冲间,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手面及手背、手套,烘干后进入洁净区生产车间。 3.3.2进入万级工作区域 3.3.2.1需进入万级洁净区的操作人员,进入第三更衣室。 3.3.2.2在万级第三更衣室,双手在消毒液中浸泡30秒钟,烘干,然后穿戴好连体洁净服。 3.3.2.3在整衣镜前整衣,头部工作帽应全部包裹耳朵、头发,上衣袖口绑好,戴好口罩, 进入缓冲间。 3.3.3经缓冲间进入万级生产区。 3.3.4自进入缓冲间,尽量少讲话。 4.出洁净区 4.1工作结束后,除不用消毒手外,应按进入时相反的顺序更衣,换鞋,并将洁净服放 入固定的“待清洗”回收容器内,方可离开生产区。

人员进入洁净区流程

1、用手拧开换鞋室门,坐在入门口的横凳上,面对门外,用手取出放在背对一侧横凳下鞋架内的洁净区工作鞋,整齐轻放于背后;将一般生产区工鞋脱去,坐着转身180°,穿上洁净区工作鞋;侧身将一般生产区的鞋整齐的放入横凳下规定的鞋架上。(整个过程双脚不能着地) 2、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要求内容填写后,方能进入一更。 3、用手打开一更衣室柜门,脱去外衣、工作帽及私人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关柜门。 4、洗手:走到洗手池旁,伸双手掌入水盆上方自动洗手器下方的位置,让水冲洗双手掌及至腕上5cm处,手触摸自动给皂器,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心、手背、手腕上5cm处的皮肤均匀充满泡沫,摩擦约10秒钟。 5、伸双手至自动洗手器,让水冲洗双手,双手上下移动,相互摩擦、冲洗至无滑腻感为止,再翻动双掌,至清洗干净为止。 6、伸手到电热烘手机下约8—10cm处,烘干为止。 7、穿洁净衣服: (1)用手肘拧开二更衣室门,进入内更衣室,在洁净工作服架内取出自己工号的洁净工作服袋。 (2)取出连体洁净工作服穿上。 (3)戴口罩,口罩要罩住口和鼻。 (4)从前向后戴上工作帽,并全部包住头发。 8、消毒手部:用手打开缓冲室门,在自动酒精喷雾器前伸出双手喷均匀双手(或用1‰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泡约5分钟)进行手消毒(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更换一次)。消毒完毕,站立片刻后,再进入洁净区。 9、在洁净区内,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能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裸手直接接触产品。 10、洁净区内,动作要稳、轻、少或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1、用手拧开缓冲室门,从缓冲室经内更衣室进入外一更衣室,脱下洁净 区工作服,放进有状态标识的桶内,盖好盖子,并穿上自已工号的一般生产区工作服。 2、用手拧开换鞋室门,背朝门外,脱下洁净区工鞋,放进规定鞋架内, 注意此时脚不落地,转身180°,穿上一般生产区工作鞋,将一次性口罩等杂物放入垃圾桶,此时由当班班长按《洁净区人员出入记录表》内,再出洁净区。 (三)物料进出洁净区程序 1、物料从一般生产区进入洁净区,必须经物净系统(包括缓冲室和传递窗)在缓冲室脱去外包装,若不能脱去外包装的,应对外包装进行吸尘等洁净处理后,经有出入门联锁的气闸室或传递窗(柜)进入洁净区,并按《洁净区物料出入记录表》要求填写内容。 2、物料进入洁净区内,整齐码放于规定位置并挂上状态标识牌。 3、物料从300,000级洁净区到一般生产区,经过有出入门联锁的气闸室或传递窗(柜)传出,并有记录。 注:“离开洁净区按进入洁净区更衣的逆向顺序进行更衣。”我建议实际操作的时候离开洁净区更衣应该在一更,不应该在二更!因为人在脱洁净服的时候会有很多皮毛掉落,二更与缓冲间最接近,故可能容易把皮毛带入洁净区生产车间,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我们公司在一更脱去洁净服,放入专门盛装洁净服的容器里面! 人员类: 1.非无菌洁净区: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洁净工作服,手消毒----气闸室----进入区域。 对于30万级净化,逗号隔开的操作范围可以在同一区域内,而横折号隔开的操作范围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对于10万级净化,逗号与分折号所隔开的范围都必须在不同区域。不设换鞋室的,可以在更衣室内增设换鞋区。更衣室按照气闸室要求设计的,可以取消气闸室。手消毒也可以在

人员进出级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人员进出D 级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产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出D 级洁净区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QA 及外来人员等。 3. 责任 3.1.进出洁净区的所有人员严格按本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执行。 3.2.车间管理人员做好对外来人员的培训。 3.3.质保部QA 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4. 内容 4.1.人员进出D 级洁净区流程 4.1.1.进入洁净区禁止化妆、饮食,外来杂物(包含首饰等)不可进入。 4.1.2.人员从一般区进入D 级洁净区净化程序如下:

4.1.3.人员出D级洁净区的程序如下: 4.2.进入洁净区 4.2.1.进入生产车间前,先清除鞋子、衣服上的泥沙、尘土等脏物,将携带的个人物品(雨具、提包、水杯等)存放于指定位置。 4.2.2.登记签字 4.2.2.1.车间工作人员及质保部QA进入前洁净区需在《生产人员进出洁净车间登记表》(见附件1)上签字,填写进入时间等信息。 4.2.2.2.非本区域生产人员进入洁净区需经车间主管批准,并在《非生产人员进入洁净车间登记表》(见附件2)上登记签字,填写进入时间、事由等信息。 4.2.2.3.外来人员由车间主管进行穿衣流程、洁净区行为规范、安全注意事项培训后才能进入洁净区。 4.2.3.一次换鞋 进入洁净区换鞋间(区),坐在换鞋柜上,从换鞋柜内侧柜内取出一更过渡鞋,放在鞋柜内侧地面上,然后脱去家居鞋,坐着转身180度,背对外侧,穿上过渡鞋,将换下的家居鞋放入换鞋柜外侧柜内。 4.2.4.脱外衣 走至普通更衣间(一更),用手推开更衣室门,进入更衣室,打开自已的更衣柜,脱去外套,放入更衣柜内,取出工帽戴好,并随手关上柜门。 4.2. 5.洗手 采用七步洗手法,步骤如下: 1)洗手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用肘或适宜方法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洗手液。 2)洗掌心: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洁净室人员管理

洁净室工作人员管理 洁净室只要有人员进入,其洁净室就将改变。人的外层皮肤不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粒子。之所以发生这一情况,是由于外皮细胞连续不断地被其下的新细胞所替换。服装与首饰等的磨擦,会增加外皮释放的粒子数量。由于人员在工作时,会有更多的活动,所以释放的粒子数量也相应增加。 人是污染发生器 由于不可能将人完全密封在微过滤器之中,也不可能给人塑造一个完整的空气动力学的形状,所以人总是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这还要看人的工作是在万级亦或是1级洁净室进行的。对于非常关键的工艺步骤,曾尝试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取代人员。尽管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可以减少向环境释放的粒子,但并不能彻底清除粒子。虽然良好的建筑物和良好的送风系统,会使各种生产工艺有更适宜的环境,从而降低了污染。然而最重要的是,污染控制和洁净室技术是以高度自觉、高度熟练的人员作为基础的,而这些人员是穿着洁净服按照规定的工序工作的。 人体粒子释放数量与活动的关系 活动内容每分钟产生的大于等于0.5微米粒子数量 坐姿、站立不动 100000 坐姿,头臂有动作 500000 坐姿,臂、腿、头有活动 1000000 起立 2500000 慢走 5000000 正常行走 7500000 以每秒2.5米速度行走 10000000 工作时 15000000-30000000 污染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来源粒子粒径(微米) 磨擦带油漆的表面 90 折纸 65 磨擦环氧树脂处理过的表面 40 用圆珠笔在普通纸上书写 20 磨擦皮肤 4 活动内容(正常呼吸条件下) 粒子粒径(微米) 刷衣服 1.5-3 跺脚(不带鞋套) 10-50 跺脚(带鞋套) 1.5-3 从口袋中掏手绢 3-10 正常呼吸 1 吸烟者的呼吸(吸烟20分钟之后) 2-5 打喷嚏 5-20

洁净区穿戴规范

洁净区穿戴规范 1、进入洁净区严禁吸烟,吃(饮)食,外来杂物(包括首饰等)不可进入,并严禁奔跑、嬉闹,聚众聊天。 2、进入洁净区之前,需在规定换鞋处脱鞋换专用鞋,将鞋置于鞋柜内,外衣置于衣柜内,私人物品放入私人柜,柜内不允许存放食物。 3、进入洁净区之前先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 4、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在更衣室内将口罩、发网、洁净服、手套按照规定依程序穿戴整齐,穿戴整齐后方可进入洁净区。更衣必须在更衣室内完成,不得在其他地方进行,尤其不得在洁净区内边走边脱。 5、进洁净区着装顺序为,戴口罩,戴发网,穿洁净服、戴手套;出洁净区脱装顺序为,脱手套、脱洁净服、脱发网、取下口罩。 6、戴口罩时,应将口罩戴于鼻子之上,以将口鼻孔盖住为原则,口罩在鼻梁处捏成“V”字形,与鼻梁贴合。 7、戴发网、穿洁净服之前,先整理头发及衣物,穿戴后不允许整理头发及衣物。 8、戴发网时,发网要求将头发全部遮盖,耳朵要求裹到帽子里面。 9、穿洁净服时,洁净服的搭扣、拉链等必须全部合上,洁净服要求合体,不得将衣袖挽起裸露手臂。 10、着装完毕后,用消毒液将手部进行消毒戴手套后进入洁净区。 11、洁净服定期清洗、消毒,破损及时换新,一次性发网、口罩、不得重复使用。 12、洁净服不得穿出洁净区,洁净服用完必须叠放整齐后放入更衣

柜。 化验人员进出洁净区要求: 1、化验员进入洁净区必须穿白大褂、戴发网、口罩和无菌手套。 2、白大褂必须整洁,要求合体。戴发网时,发网要求将头发全部遮盖,耳朵要求裹到帽子里面。戴口罩时,应将口罩戴于鼻子之上,将口、鼻孔盖住。 3、取样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不得在洁净区随意走动,以免对成品造成污染。 维修人员进出洁净区: 1、维修人员进入洁净区必须佩戴发网,应严格服从车间管理人员的管理,听从生产岗位操作人员的指导,除了维修工作本身不得随意活动。 2、现场检修时,所用工具器材及拆下来的设备及原配件必须整齐摆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洁净抹布上,以防对洁净区造成污染。 3、检查完毕后应将所有的工具、仪器、杂物等用洁净抹布包裹好带出洁净区。 4、检修及维护保养时应做到动作适度、判断清、检修快,以减少对洁净区环境的污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