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机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范本

火电厂机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0504

火电厂机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火电厂机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摘要〕通过沙角A电厂在大修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了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改进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检修;安全;质量;管理;改进

1 设备检修分类概述

火电厂机组检修通常分为临检、小修、大修。目前,国内有些电厂结合国外电厂的检修方式,改称为A、B、C、D、E级检修,其中A级为大修,B级为中小修,C级为临检,D级为24 h内消缺,E级为立即抢修。

设备使用寿命通常分为3个时期: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损耗故障期。损耗故障期设备零部件经过多年运行,无论是机械强度、管壁厚度或装置动作灵敏度由于受各种原因影响,设备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些重大设备隐患往往隐含其中。为了防止发生设备恶性损坏事故,通常根据设备制造厂家给出的说明书要求和电厂机组的运行状况,电厂应在机组连续运行3~6 a内安排机组大修。所谓大修,即机组停运45~60 d,将该台机组解列,部分或所有设备彻底解体,全面检测、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通过检修或更换部分零部件,使机组恢复至良好状态的整个过程。

2 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些年,我厂检修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检修质量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不但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一直

处于省内外评比的低水平,非计划临停次数较高,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似乎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而且使达标、创一流等基础工作深受影响。每年的检修、维护费用投入不菲,但整体效果不佳或检修局面改观不大,而检修过程中人身安全保护和消防意识淡薄,屡屡出现令人心悸的场面。通过反复细致的分析、调研、比较,发现在检修过程中突出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检修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

2.1 检修人员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年纪大的同志思想保守,检修数据喜欢记在自己的小本子里,不轻易拿出来讨论、教人。年轻的同志不积极主动抢活干,因此钳工水平相当粗糙,有些甚至不愿听指挥。这样的状况导致检修工艺马虎、粗糙,许多缺陷刚消除没几天又重复出现,一些班组陷入消缺的恶性循环之中。

2.2 检修工艺标准不规范

电厂通常采用检修3级验收制度,即班组、车间及厂部验收。由于检修工艺标准不统一、不规范,许多工作在第1级的班组验收时就往往马虎了事或争论不休,久而久之,想管的人不管了,干活的人也乐得无人监督,形成检修过程听其自然的状态。

2.3 检修过程责任制不明确

由于检修过程中的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责任制不到位,设备检修后投运时存在大量问题,或设备勉强投运后缺陷不断。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之后,责任归属难以界定;更为不利的是,反措即使提出来又因责任制不到位也无法落到实处。

2.4 备品备件管理随意性大

产品的出厂检验合格证随意乱放或根本无人保管,零部件标识不清晰,常常是由班组人员自己到仓

库中找寻,甚至发生错用管材引发多次爆管而不知的情况。一些辅助设备或零配件材料计划、采购随意性很大,没有经过有关专业人员评审就决定备品的更新换代,如阀门、执行机构、密封件等。

2.5 检修工器具、安全工器具管理随意

大修期间几乎涉及所有的检修工器具、安全工器具的使用,而工器具的管理失控情况也很严重,我厂就曾发生起吊工具失修造成起吊物从空中掉落的事故。类似的情况还不少,比如电动工具没有定期测试绝缘,安全带、钢丝绳、扣环、吊钩等都没有做过拉力试验,手动、电动工器具基本没有台帐。

2.6 现场管理混乱

以往大修开工没有几天,整个大修区域就混杂一片,设备拆卸下来的零部件随意乱放,设备标识乱丢,零部件是否合格的状况也没有标识;一些零散的

铝皮、保温、竹排、木板、棉纱布、废油等到处都是;一些孔洞、高空、交叉、带电、探伤、油系统、动火等场所没有任何隔离。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实则对大修的安全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如检修中用过的棉纱布未清除掉造成运行中冒烟起火,大修中拆除的过道未在修后恢复造成未遂人员跌落事故等均在我厂发生过,因此现场管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3 改进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摸清原因后,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不能只提口号,应理论结合和实际,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正确引导职工向着更高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去行事。要弄清电力系统技术含量与个人

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要掌握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一方面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还要有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长期的实际经验,才能具备检修电力设备的客观条件。

3.2 引入ISO 9002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

以往的检修质量管理强调各个断面比较多,如要么强调检修工艺,要么强调备品备件质量,至于如何保证检修工艺和备件质量,当大修一展开后,管理人员根本无法去逐一判定,因此许多该严格控制的环节,往往轻易滑过。而ISO 9002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管理,它由19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又环环相扣,不留死点,克服了以往检修过程断面管理的局限性。这一体系由3层文件所组成,第1层文件(即最高层)是质量方针,由电厂领导层制定,将需通过大修要达到的目标逐一列出;第

2层文件是程序文件,它涵盖管理标准(制度),是联系各要素和各层面的规范性文件;第3层文件是操作指导书(也称检修规程或检修工序、工艺或检修文件包),虽然原电力部曾颁布过《检修规程》,但由于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各类型机组不断建成投产,已跟不上发展需要,造成工人手中没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文件,而制定本厂相对应的检修工序、工艺标准是当务之急。经过几年努力,组织大量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师傅做修编规程的工作,并在大小修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改及补充,逐渐形成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自身实践的检修工序工艺操作指导书(规程)。

3.3 明确检修过程责任制

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即操作指导书)形成后,对加强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相互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电厂虽然有3级验收制度,即班组、车间、厂部验收,但因为作业标准不细化、不统一,三级验收如前所说,很难形成完善的管理责任到位。为此,我厂根据现有组织结构的状况做出局部调整规定,即确定检修公司属于保证体系,将维修部和生技等职能部门作为监督体系,即确保作业标准既有人执行又有人监督,规定厂部直接考核维修部,而维修部验收检修公司所做的工作的新型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这从体制上明确了检修过程责任制,该体制同样对外包工程队适用。

除了明确3级验收的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责任制之外,在操作指导书中还细化出检修过程的见证点和停工待检点,根据各专业系统分工在每个点上均明确验收标准和验收人签字,否则检修过程暂停,一旦发现有跨越,则返工重来及处罚责任人,这样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