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

1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

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

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②运输生产过程只改变对象位置,不创造新产品

③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

④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⑤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是为满足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往下一个生产地或消费地的运输需要。因而,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来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

2运输生产过程并不创造新产品。

3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4人和物的运输过程中往往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

5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但生产

的是同一种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4 试谈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①独立的生产部门,属于第三产业

②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③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相互促进和制约

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①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②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

结构的纽带

③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动

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

④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⑤上缴的税利占国家税收的比例较大

⑥是国际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5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答: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有

1.非物质性和无形性2.广泛性3.派生性4.多样性5.波动性6.可替代性

交通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3.运价水平

4.运输方式之间的可替代因素

5.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6.生产力和城市组团布局

7.产品商品化率及就地加工程度

8.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

9.人口数量及结构

10.旅游业发展状况

6何谓运输需求弹性试分析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及价格变化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答:所谓运输需求弹性是指在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发生一定范围的变化后,运输需求对其反映的灵敏程度。这种灵敏程度常用运输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来衡量。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我们讨论的多为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

当富有弹性时,对于需求对价格有弹性的产品,价格是调整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降价的方法增加需求数量,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以减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降低运价可增加运输收入。这类产品主要是指非人民生活必须品,例如服装;反之,提高运价将减少运输收入。当缺乏弹性时,于需求对价格无弹性的产品,由于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数量不决定于产品价格的高低,企业可以采取提高价格的方法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运价将减少运输收入,而提高运价将增加运输收入。这类产品主要是指人民生活必须品,例如粮食。对于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等于1的产品,因其价格变化与数量变化同步,在制订价格政策时,一般不会采取什么措施。

7试绘制运输需求曲线,并分析其曲线变化规律。

答: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与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情况下,如果运输价格下降,则运输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即与呈反方向变化,这是运输需求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通常用横轴表示运输需求量Q,用纵轴表示运价P,DD表示运输需求曲线。

8简述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答: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

1.运输服务的公共性。运输服务的公共性是指运输服务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与广大群众均有利害关系的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出行”需要提供服务,因而利用者非常广泛。(2)它为保证社会物质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物”的运输需要提供运输服务,因而利用者也十分广泛。

2.运输产品的特殊性。(1)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在广义的生产概念中,就生产结果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形式:A.劳动对象发生质的或形态的变化,如工业产品及建筑业产品等。B.劳动对象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如运输生产。C.劳动对象发生时间位置的变化,如物品的储存。第一种生产形式的产品是有形产品,也称有形产品生产。第二种和第三种生产形式的产品是无形产品,也称服务性生产。(2)运输产品是即时产品。即时产品是指它只能在其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即时存在的产品。运输生产必须在用户需要时即时进行生产,又必须在生产的同时有用户即时消费,因此,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重合。运输产品只能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即时存在,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这就是运输服务的即时性。(3)运输产品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运输产品的产生,同时体现了两种数量:运输对象的数量和其移动距离的数量。所以,一

般运输产品是以两者的乘积来计量,即以复合指标“人.Km”或”t.km”来表示,这也是运输产品在计价形式上的特点,不同于工农业产品。优点:便于对运输工具所完成的运输产品的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以计算企业的或单个车辆的产量,并可作为计算运费的依据,因而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缺点:不能准确地表示运输对象的全部移动内容。因此,运输企业又常以运输对象的数量,即乘客人数或货物吨位数来辅助计量运输产品。

3.运输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准公费服务是介于纯私费服务和纯公费服务之间的服务。纯私费服务,系指由社会成员通过市场用私人费用按等价交换原则购买所需服务,而由服务供给者提供的服务。纯公费服务,系指由社会公共事业部门支付费用,免费向各社会成员提供的服务,如社会治安保障、广播电视、免费教育等。

运输服务的意义:

①获取利润,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②扩大销售,增强服务竞争力

③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提高经营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④运输企业服务也是增强企业收入的重要途径

9概述交通运输规划调查的内容。

答:1.土地利用调查(1)土地利用本身的信息(2)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动态信息

2.社会经济调查(1)人口(2)资源(3)经济

3.交通基础设施调查(1)路网调查(2)运输站场调查

4.交通现状调查(1)交通量调查(2)起讫点调查(3)运输量调查(4)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5)对外交通调查

10什么是OD调查它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答: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即出行起讫[qì]点调查。

O-D为Origin-Destination.(起点-终点)缩写。

OD调查实施步骤

运输量调查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调查对外交通调查

(1)道路机动车流量主要道路分车型、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段连续调查24h,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2)交叉口机动车流量;主要交叉口分车型,分时段,分流向交通量,流量调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

(3)道路自行车流量:主要道路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段调查24h,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4)交叉口自行车流量:主要交叉口分时段,分流向流量,流量调查,16h 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

(5)核查线流量;核查线流量用于校核交通预测模型;每条核查线把规则区分成两部分,尽可能利用天然屏障线(如:河流、铁路、城墙等),核查线与道路相交处需进行流量调查。

11简述公路运输抽样调查的各个环节。

抽样

1.确定抽样调查的范围

2.划分抽样单元和编制抽样框

3.计算抽样调查总体车辆数

4.分层

5.样本量分配

6.层内抽样

调查

1.样本单车月运输量的推算

2.几个关键因素的确定

3.填写调查表

4.调查数据的预处理和检验

1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的核心思想及其步骤。

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式是指在居民出行OD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现状居民出行模拟和未来居民出行预测。其内容包括交通的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流分配。

交通生成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目标是求得研究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量生成量,进而在总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交通分布预测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交通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所谓交通方式划分就是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交通服务水平等条件变化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交通配流(即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OD交通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进而求出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所产生的OD费用矩阵,并籍此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使用状况做出分析和评价。

13简述交通分布预测的增长系数。

增长系数法:基于出行的起点和终点所在的小区的增长特性,利用现状OD表计算未来的OD表的方法。适用于小区或小区间的出行,不太受空间的阻挠因素的影响,而只受地区间产生及吸引特性影响的空间分布形态。

14简述交通分配中Wardrop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并说明其使用范围及特征。

Wardrop提出的第一原理定义:

在道路的利用者都确切知道网络的交通状态并选择最短径路时,网络将会达到平衡状态。在考虑拥挤对行驶时间影响的网络中,当网络达到平衡状

态时,每个OD对的各条被使用的径路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行驶时间;没有被使用的径路的行驶时间大于或等于最小行驶时间。

这条定义通常简称为Wardrop平衡,在实际交通流分配中也称为用户均衡(UE,User Equilibrium)或用户最优。

Wardrop提出的第二原理:

在系统平衡条件下,拥挤的路网上交通流应该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为依据来分配。

Wardrop第二原理,在实际交通流分配中也称为系统最优原理(SO,System Optimization)。

第一原理主要是建立每个道路利用者使其自身出行成本(时间)最小化的行为模型,而第二原理则是旨在使交通流在最小出行成本方向上分配,从而达到出行成本最小的系统平衡。第二个原理作为一个设计原理,是面向交通管理工程师的。

15简述公路运输的特点、功能及作用。

公路运输最显着的特点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灵活性。

技术上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空间上的灵活性,第二是时间上的灵活性,第三是批量上的灵活性,第四是运行条件的灵活性,第五是服务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运输投资起点很低,且从业者完全可以根据运输需求和自身的条件灵活选择,第二运输生产固定结构低,选择空间大,经营者可根据市场环境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固定结构,属于低风险发展的运输方式。

公路货物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性与深入性

2.广泛的适应性

3.公路运输网纵横交错,干支结合,比其他运输网稠密得多

4.公用性能强

5.更具有开放性

6.直达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

7.在适运距离内送达速度快

8.建设初期投资较少,资金周转快,回收快,较易兴办,且资金和设施转移的自由度亦大

9.一般公路的技术要求较低,受到破坏后较易恢复

10.运输工具载运量较小,运行持续性较差,单位运量能耗较大,运输成本较高

11.环境污染较大,主要是废气污染及噪声污染

基于上述特点,公路运输的主要功能是:独立担负经济运距内的运输,主要是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以下作用: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速直达,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送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其他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生产,需要公路运输提供集疏运的条件;

3.公路运输覆盖面广,通达深度高,到2001年底全国所有的县、%的乡镇、%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4.随着我国公路技术等级的逐步提高,尤其是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5.半个世纪以来,公路运输是世界各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16简述公路运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反映运输能力时间利用状况的指标是工作率

工作率=(工作车日/总车日)×100%=[工作车日/(在用营运车数×日历天数)] ×100%

2.车辆使用强度的衡量指标是平均车日行程

平均车日行程=一定时期内车辆总行程/同一时期车辆工作车日

3.反映车辆生产能力的指标

1)标记载货吨位(含拖挂能力)或载客座位;

2)技术速度=计算期行驶公里数/同期纯运输时间(km/h)

4.反映车辆运输生产效率指标

1)里程运用率=(载货(客)行程/行程全程)×100%

2)吨(座)位利用率=[实际载货(客)吨(座)位/标记载货(客)吨(座)位] ×100%

3)托运率=挂车完成周转量/主挂车合计完成周转量

4)综合反映车辆运输生产效率的指标

车吨(座)期产量=同期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一定时期车辆平均标记吨(座)位

5.反映公路运输消耗水平指数

1反映燃料消耗水平指数

百车公里油耗(L)=(同期油耗量/计算器行驶里程)×100

2反映维护与修理消耗指数

千车公里维修费用=(同期发生的保养、维修费/计算期行驶的里程)×100

3反映轮胎消耗指标—报废轮胎行驶里程

17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有哪些

公路运输设施主要包括公路、桥梁、涵洞和隧道结构物及附属设施(如车站、停车站、排水、防护工程、绿化、照明、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18简述汽车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

汽车基本由车身、动力装置、底盘、和电器及仪表等部分组成。

汽车分为载货车辆和载客车辆。载货车辆包括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仓栅式汽车等专用汽车及由多节车辆组成的汽车列车;载客车辆包括轿车、微型客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及特大型客车(如铰接客车、双层客车等)。

汽车主要性能有:

1)容载量。载客车辆包括座位数和站立乘客数,载货车辆以最大装载质量表示;

2)比功率。发动机标定最大功率(kw)/厂定最大总质量(t)

3)最高车速。规定装载状态下,水平良好路面上,变速器最高档,节气门全开时车辆稳定行驶最大速度;

4)燃料消耗量。规定装载状态下,单位行驶距离消耗的燃料量

(L/100km)。

5)制动距离.规定装载状态下,以一定车速行驶时,实施紧急制动,从踩制动踏板开始到完全停车为止测得的车辆驶过的距离。

19从汽车技术发展看,涉及安全技术方面谈谈发展趋势。

在汽车技术中,有助于减轻事故后果的功能称为被动安全性,有助于防

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则属于主动安全性。

在被动安全方面,为保证乘员必要的生存空间,要求车头是可变形而且能吸收能量的。而乘坐室则应尽可能具有弹性,以缓冲外力。同事在撞车时应尽量避免乘员与车内其它部件相撞,所以要有完善的乘员约束系统,目前广泛采用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现在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何在撞车瞬间安全带处于张紧状态,另外也研制了关闭车门时能自动压在乘员身上的安全带,以避免乘员漏带。由于侧向碰撞保护日益迫切,已陆续推出了一些侧向防护装置。

在主动安全方面,改进制动性能是第一位的。其中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至关重要。防抱死制动系统正式成为标准装备。目前正努力吧常用的阶段调节更新为无波动调节,以便更好地利用道路与轮胎间的摩擦力。为保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驱动力控制系统正在普及,以防止驱动轮出现滑转。轮胎的应急行驶性能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研制了直视显示屏,仪表盘上的信息通过光学系统和设在风窗玻璃中的全息半镜,直接出现在驾驶员的视野里,就像是汽车前面几米远的实际图像

20试绘图说明速度、流量和密度的关系。

①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V=Vf(1-K/Kj)

②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Q=KVf(1-K/Kj)

③流量与速度的关系

Q=Kjv(1-v/vf)

其中:V——平均行程速度Vf——畅行速度Qm——极大流量Vm——临界

速度Km——最佳密度

K——密度(辆/h*车道)Kj——阻塞密度

21简述公路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公路通行能力是怎样计算和的设计的。

答: 概念:公路通行能力或称公路容量是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段内(双车道公路取lh )道路某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将通行能力分成以下三种。( l )基本通行能力:公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以最小的车头间距连续行驶的理想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断面的车辆数。这是理论上所能通行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 2 )容许通行能力:公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

( 3 )设计通行能力(或实际通行能力):在一定的服务水平要求下道路所具有的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分类

①路段的通行能力

②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③匝道的通行能力

④交织路段的通行能力

22 简述公路客运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1)注意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配合与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运输需求。

(2)加强客运工作的计划性。

(3)争取最大限度的直达化。

(4)不断改善服务,提高质量。

(5)确保人生和车辆安全,安全生产。

23、简述危险货物运输的概念及其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运输是指按危险货物条件办理的货物运输作业。由于危险货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如摩擦、撞击、振动、日光暴晒、温度变化等,会酿成爆炸、燃烧等严重事故,所以危险货物的、配装、以及运送必须按照《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具体规定进行。危险货物应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装卸作业,运输部门、物质部门和装卸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在运输车辆、装卸器具、各种人员选派、运输路线选择等环节都应全面考虑,整个运输环节的绝对安全。注意事项:1、配备符合规定的驾驶员和押运员

2、车辆安全状况和安全性能合格

3、应急处理准备充分

4、装载货物要注意细节

5、精心驾驶,平稳行车

6、行车途中勤检查

7、选择行驶路线得当,行车时间恰当

8、小心卸货,防止污染

24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安全管理评价指标有:1、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与对策;2、交通安全管理设施;

3、交通安全源头治理;

4、道路通行安全管理;

5、道路交通事故管理;

6、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装备评估。

25简述综合运输的内涵及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意义,并试谈一下综合运输的发展趋势。答:内涵:研究综合发展和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一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技术先进、网络布局和运输结构合理的利用

运输体系的科学。

意义:(1) 提高综合国力(2)有效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3)节约土地资源(4)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5)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6)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趋势:(1)客运快速化(2)货运物流化(3)综合运输系统智能化(4)一体化运输技(5)术绿色交通技术

26综合运输布局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答:程序: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实地考察、提出设想,专家咨询、编写报告

方法:调查研究法、技术经济论证法、线性规划法

27简述综合运输的规划的任务与内容,并概述综合运输规划的步骤。

任务

调查现状

确定发展方向和规模

合理布局

内容

确定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发展方向,预测交通流量

选定有关建设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额定指标

选定规划范围

进行必要的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确定近期运输系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具体部署

拟定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

2.综合运输规划的步骤

a)资料建档

b)调查分析诊断

c)制定政策、目标及准则

d)体制和财政分析

e)供给分析

f)需求分析

g)运营和基本改进措施

h)区域运输活动的预测

i)未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j)未来运输短缺的辨识

k)关键通道备选方案的生成、分析和评价

l)备选方案的产生分析和评价

m)综合运输规划的总体评价

28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的原则有哪些

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适应运输量增长要求适应生产布局立足现状、逐步发展多式联运效益第一政策指导

29概述综合运输组织的概念、意义及综合运输系统的构成。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

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综合运输组织的意义

是综合运输的落脚点、是综合运输生产的基础、是客、货流特点的客观要求、是避免盲目发展和竞争的条件、有效协调运输能力与运量的平衡、保证运输工具的高效运行、保证运输生产中的协作、改善运输体系中的瓶颈部位、改善和提高综合运输管理工作、促进工作

综合运输组织系统的构成:客货院组织系统、基本生产组织系统、生产辅助服务系统

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三个系统构成: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其二是各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系统;其三是综合运输管理、组织和协调系统。

30简单介绍一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框架。

智能运输系统(ITS)体系框架是指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为实现用户服务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所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集成方式。该体系框架定义了ITS系统为完成特定的用户服务所必须具有的逻辑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物理实体或子系统,子系统间需要交互和传递的信息流所需的通信和标准要求等。从应用层面上可以分为国家ITS体系框架、地方(区域)ITS体系框架和ITS项目框架。

1.智能型综合客运系统

2.智能型综合货运系统

3.智能型综合运输决策管理系统

31简述多式联运的概念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P485 P486

多式联运是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从指定发送地点运抵交付地点的运输。

多式联运的作用

①有利于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

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有利于挖掘运输潜力,加快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④有利于形成以城市为中心、港站为枢纽的综合运输网络

⑤有利于无港站的县、市办理客货运输业务

⑥有利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

32多式联运运输组织方法有哪些P487

(1)协作式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法(2)衔接式多式联运的组织方法

33概述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基本条件。P474P475

特点:(1)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2)集装箱运输一种高质量的运输方式(3)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资金高密度集型的运输产业(4)集装箱运输是一种专业化、标准化的运输方式(5)集装箱运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基本条件:(1)货物要求(2)设备要求(3)集疏运条件要求(4)管理要求

34国际多式联运企业经营的基本方式有哪些P494

(1)独立式经营(2)两企业间联营方式(3)代理方式

35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业务程序是什么P496

(1)接受托运申请,订立多式联运合同(2)空箱的发放、提及及运送(3)出口报关(4)货物装箱及接受货物(5)订舱及安装货物运送(6)办理保险(7)签发多式联运提单、组织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8)运输过程中的海关业务(9)货物交付(10)运货事故处理

36试绘图介绍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P501

37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的分类有哪些(网)

定义: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之总称。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有、、市郊铁路、以及

38简述路线网络之间的基本形态关系分析。(网)

线路之间无交叉

线路之间交叉一次

线路之间交叉两次及以上

3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有哪些(网)

道路,交叉口,停车场

40试谈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步骤及各个步骤的主要内容。P13

1。建立工作机构2.确定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3.确定规划地域范围、规划层次、规划年限4.规划区和交通小区划分5.却dingui化目标6.规划过程总体流程设计

41、简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模式及方法。

(1)节点交通管理

①交叉口控制方式②交叉口管理方式、进口拓宽、进口渠化、信号配时优化

(2)干线交通管理

(3)区域交通管理

区域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管理区域控制系统

42、组织城市公共汽车线路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路线的走向要与主客流方向相符

②沿线停车站的设置应靠近城市的主要乘客集散点

③按照最短距离布置客运路线,尽量组织直达运输

④尽可能减少乘客的乘行换乘,在必须换乘的地方应提供方便的换乘条件

⑤尽可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客运路线相互衔接或交叉

交通工程学题库11版(计算题)

1、已知行人横穿某单行道路所需的时间为9秒以上,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410辆/小时,且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试问:①从理论上说,行人能横穿该道路吗为什么②如果可以横穿,则一小时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有多少(提示:e=,保留4位有效数字)。 解:①从理论上说,行人不能横穿该道路。因为该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为:Q=410Veh/h ,则该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 -410 36003600Q h t Veh ,而行人横穿道路所需的时间t 为9s 以上。由于-t h ()9s 的数量,即可得到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按均匀到达计算,1h 内的车头时距有410个(3600/),则只要计算出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就可以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 负指数分布的概率公式为:3600/)(Qt t e t h P ->=,其中t=9s 。 车头时距t h >9s 的概率为:025.136009410718.2718.2)9(-÷?-=>=t h P = 1h 内的车头时距t h >9s 的数量为:3588.0410?=147个 答:1h 内行人可以穿越的间隔数为147个。 2、某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长度为90秒,已知该交叉口的某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为45秒,进口道内的排队车辆以1200辆/小时的饱和流量通过交叉口,其上游车辆的到达率为40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试求:1)一个周期内到达车辆不超过10辆的概率;2)周期到达车辆不会两次停车的概率。 解:题意分析:已知周期时长C 0=90 S ,有效绿灯时间G e =45 S ,进口道饱和流量S =1200 Veh/h 。上游车辆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达率=400辆/小时。 由于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只能在绿灯时间内才能通过。所以,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通 过交叉口的最大车辆数为:Q 周期=G e ×S =45×1200/3600=15辆。如果某个周期内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5辆,则在该周期不会出现两次停车。所以只要计算出到达的车辆数N 小于10和15辆的概率就可以得到所求的两个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北京市交通工程中级职称考试《交通工程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试题

一、简答题 1、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 智能交通系统的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IVH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或者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2、边坡防护与边坡加固的区别,边坡防护的类型以及适用范围。 边坡防护: 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 工程护坡有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两类,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

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植物护坡:采用植物群落固坡、保持土壤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不能涉及到深层土壤的坍塌或极其厚重土层的滑动。对于高陡边坡,若不采取工程措施,植物生长基质则难以附于坡面,植物便无法生长。因此,植被护坡技术必须是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才能有效地解决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既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又可实现坡面植被的快速恢复,达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边坡加固:为保持边坡坡体稳定而采取的人工补强的工程措施。边坡加固方案是根据对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加固工程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工程的预期效果综合分析后作出的。如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预应力锚索加固。 3、浮动车法的内容及特性; 由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Wardrop和Charlesworth于1954年提出,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较好的综合调查技术。 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另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和超越测试车的

交通工程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 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3.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 4.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5.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6.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 7.AADT指() 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C.年平均日交通量 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8.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 9.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0.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 A.40% B.60%C.50% D.% 11.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 12.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影响( )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D.设计通行能力 13.服务水平用服务等级来表示。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其中“稳定车流”指道路服务水平为()。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 为 ()() 11<-=P x E x D 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 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C 】A.时间占有率B.空间占有率C.车头时距D.车头间距 2.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C 】A.exp(3600Qt)B.exp(?3600Qt)C.exp(?Qt/3600)D.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B 】A.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 】A.绿灯时间B.相位差C.绿信比D.周期长度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100km/h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B 】A.1600小客车/h B.1400小客车/h C.1250小客车/h D.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及编组站。 5. 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51 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 1992年: 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15分) 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 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 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15分) 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20分) 1993年: 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 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 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 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 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1994年: 一.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三.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 四.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五.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 1995年: 一.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二.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时间平均车速”与“区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 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 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 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 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 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 (或行人)的能力; 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 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 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交通工程学作业

姓名:曾颖平学号:14922888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运输2014-59班(专本) 《交通工程学》第1次作业 四、主观题 16.名词解释:平均日交通量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力。18.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0.名词解释:暗适应 答:指人的眼睛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3.名词解释:车头间距 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 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15.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动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技术学科。 16.什么是驾驶疲劳?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生活环境、睡眠质量、车内环境、运行条件、身体条件、驾驶经历。 17.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答: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方法;3、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依据;4、预测交通量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调查方法:1、人工观测法;2、自动计测法;3、乘车调查与观察法 18.交通条件对车速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1、驾驶员的影响;2、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5.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交通工程学考试知识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 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4 一、考试性质 (4) 二、评价目标 (4)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4 1、答卷方式?4 2、答题时间 (4) 3、试卷结构?4 第二部分考查知识范围?5 一、绪论................................................................ 5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5) 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与特点?5 3、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5) 4、我国的交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二、交通特性 (5) 1、人车路的基本特性................................................. 5 2、交通量特性?6 3、行车速度特性?6 4、交通密度特性?6 三、交通调查?6 1、交通量的调查?6 2、车速调查 (6) 3、交通密度调查?6 4、行车延误调查?6 5、通行能力调查 (7) 6、起讫点调查(OD调查)?7 四、道路交通流理论 (7) 1、交通流特性?7 2、概率统计模型 (7) 3、排队论模型?7 4、跟弛模型 (7) 5、流体理论模型?7 五、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7 1、概述 (7) 2、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8 3、高速公路交织区段通行能力?8 4、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匝道的通行能力?8 5、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8 6、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8 7、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8) 8、公共交通线路的通行能力 (8) 9、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8 六、道路交通规划?9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9)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2 0 1 4

、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不能用来代替交 通 密 度 C 】 A ?时间占有率 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 2 .设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车头时距h 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 头时距h 大于t 秒的概率是— A . exp(3600Qt) B . exp(-3600Qt) 3600) D . 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 【B 】 A . 1600小客车/h B . 1400小客车/h C . 1250小客车/h D . 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_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 、道路 和交通环境。 3 .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 ____ 最高速度 、 加 速时间或加速度 和 最大爬坡能力 。 4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 _中间站、 区段站 及编组 站_。 【C 】 C . exp(-Qt/ 【B 】 D .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绿灯时间 B .相位差 C .绿信比 【A 】 D .周期长度

5.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 _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 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1)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 2. 请画出具有东西向左转专用相位的十字交叉口车辆流向图和信号配时图?

《交通工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基础》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 简单讲,是对所有与道路交通有关的容(人、物、现象、规律等)进行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的一门学科。 是把人、车、路、环境、能源等与道路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系统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小、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2、交通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容有哪些? 交通特性分析,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交通安全技术,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4、交通工程学科是哪年诞生的?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30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交通工程师协会,并正式提出了交通工程学的名称,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 (2)交通规划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 (3)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 (4)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第二章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1、道路交通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车、路。 2、驾驶员的信息处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信息感知→分析判断→操作反应 3、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 (1)视觉特性。信息的感知80%来自视觉;视力的大小决定看清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立体视觉良好是安全行车的重要条件;错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红绿色盲患者不能驾驶车辆。(2)反应特性。反应特性用反应时间度量,制动反应时间与事故率成正比关系。(3)疲劳与饮酒。疲劳可引起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操作能力下降、判断失误增多;饮酒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4)注意特性。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和分配能力不强容易引起交通事故。(5)动态判断。在运动中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对保持行车安全、保持车辆顺畅行驶非常重要。 4、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对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针对视觉适应的特点,道路照明设置应予以考虑;为防止眩目,可在道路中央设置防眩板、植树等;为驾驶员提供足够开阔视野围;利用不同颜色对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的特点,不同的标志、标线采用不同的颜色;利用错觉产生机理来进行交通管理;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各项规标准的取值至少应满足85%驾驶员的需要;道路沿线的各种交通和非交通信息不应过于复杂。 5、行人的主要交通特性是什么? 要求省力、省时、独立、安全。多数人喜欢走捷径;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而避开走,并保持一定速度;有从众心理,易受别人影响而产生强行斜穿和闯红灯等行为;因绕行距离远,而不愿意走过街地道、天桥、人行横道线。 6、乘客的交通特性对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需对平曲线最小半径进行限制;由直线进入曲线(或反之),需设缓和曲线,并对其长度进行限制;路面要平整;在高路堤、陡边坡的路段,应设置护栏或放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 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 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 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 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 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 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 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 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 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 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 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 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 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 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 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 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 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第四章 1、什么是速度?请说明几种常用速度的概念及其使用。 2、什么是百分速度?请分别说明15%位车速、50%位车速和85%位车速的概念及其作用。 3、什么是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 4、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车速资料有哪些作用? 6、对长为200m的路段进行现场观测,获得数据如表4-2所列:

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2.交通规划:基于城市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人口、经济发展等条件确定交通系统及其设施的构成;设施的规模和建设计划、政策等;指导设施的建设,对城市规划提出反馈,具有宏观的性质。 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综 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超 前性,动态性。 第二章交通特性 4.驾驶员所遇到的外界刺激信 息:早显信息,突显信息,微弱 信息,先兆信息,潜伏信息。 5.道路组成特性——横断面组 成:主要是行车道、路肩、分隔 带、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紧急 停车带、错车道、慢车道、人行 道,另外还有边沟、挡墙、盲沟 等附属部分。 7.路网密度的定义:区域的道路 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 8.城市道路网密度、间距的选取 原则: ①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 道路的功能、要求相匹配; ②道路网密度、间距与城市不同 区域的性质、人口密度、就业密 度相匹配。 9.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棋 盘形、并列形、放射形、扇形、 树叉形、条形等。 10.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棋盘形 (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 环形、混合形等。 11.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大 致可以分为:方格网式、带状、 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自由式 等。 12.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一般分 为: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 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13.交通量:特定时刻(高峰、低 峰)、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地点或 断面的交通实体数(人、车或 物)。 14.设计交通量:第30位年最高 小时交通量(30HV)。 15.行程车速(区间车速):车辆 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 .

交通工程学计算题

1.某测站测得的连续各5min 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表, 求5min 和15min 的高峰小时系数。 某路段高峰小时以5min 为时段交通量统计表 解:从统计表可知 由表知8:25~8:30为最高5min,故 最高15min 交通量为8:20~8:35,故 2.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 f =80km/h,阻塞密度K j =105辆/km ,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求(1) 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于的车速是多少? 解:从统计表可知 路段公路流量为 当车流量K=105/2时, 此时 3.某公路需进行拓宽改建,经调查预测其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 设计小时系数K =17.86X -1.3-0.082,X 为设计小时时位,取一个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 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公路需修几车道? 解:设计小时时位X=30,则 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车道数为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至少需要5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才能达到设计交通量,但考虑到车道双向设 置,则需双向6车道。 4.在一条24km 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 速V=20km/h ,试求:流量Q 、平均车头时距h t 、平均车头间距h d 、密度K 以及第一辆车通过 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1071101181041061151201111111121141185min 交通辆8:55~9:00 8:50~8:558:45~8:508:40~8:458:35~8:408:30~8:358:25~8:308:20~8:258:15~8:208:10~8:158:05~8:108:00~8:05统计时间=118+114+112+111+111+120+115+106+104+118+110+107=1346veh/h 小时交通量51346PHF = =0.9312012?151346PHF = =0.963494 ?f j (1)80(1)105K K V V K =-=?-22f ()80()105 j K K Q V K K K =-=?-2max 105(105/2)80[]2100veh/h 2105Q =?-=105/280(1)40km/h 105 V =?-=-1.317.86-0.0820.1326 K X ==DHV=AADT 500000.13266629.85veh/h K ?=?=DHV 6629.85= 4.421500n C ==单 1001000veh/h 6/60 Q ==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尽管各国学者对交通工程学的理解、认识不完全一样,但在两个方面是基本 共同的:交通工程学是从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科学问题。 2、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和。 3、汽车基本特性包括:、、和。 4、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 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 5、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此速度称为,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 6、出行分布一般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 7、交通设施从广义上被分为与两大类。 8、高速公路通常均采用,不控制进入的汽车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地区采用,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 9、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 10、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 1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和等几个方面体现。 12、根据美国的研究,第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3、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 14、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作为的每小时交通量。 1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和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16、M/M/N排队系统是指、、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 18、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19、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20、根据服务对象划分,停车场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 1、交通工程学; 2、高峰小时交通量; 3、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 4、临界车速; 5、车头时距; 6、道路通行能力; 7、交通量; 8、高峰小时系数; 9、设计车速; 10、车头间距; 11、服务水平;

交通运输工程学pdf

交通运输工程学pdf 【篇一: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完整版】 一、选择题 1、某条道路是客车专用快速路规定了道路的(b )分类属性 a 规划设计 b交通管理 c断面布置 d 交通控制 2、城市道路网络的特征指标一般不用( b)表示 a路网密度 b道路面积率 c人均道路长度 d路网技术等级 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与( b)无关 a建筑面积 b城市用地规模 c项目性质 d 项目位置 4、确定某机场为4d或4e等级是依据( a c d) a飞机最大轮距宽度 b机场客运量 c飞机场地长度d飞机最大 5、交通改善规划tip的更新年限一般为(b ) a 一年 b 三年 c 二十年 d五年 1、简述its的基本概念,可以采用哪些its技术来缓解交通拥堵。答:智能运输系统( its)是通过对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的研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的its技术有 1)交通诱导系统(车辆导航系统)采用了道路实时信息采集与发布等技术 提示路段拥堵情况,诱导驾驶人选择畅通路段,有利于交通流在路网上的平衡,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通过获得实时交通信息帮助道路使用者找到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最优路径,通过诱导道路使用者的出行行为来改善路面交通系统) 2)停车诱导系统 采用了泊位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 诱导车辆顺利停车,减少寻泊车辆在路上绕行产生的多余交通量,缓解交通拥堵。 3)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采用了车辆自动识别技术,电子自动计费技术等。 减少车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排队与延误,减少高速公路出入口上的拥堵情况 1)出行者信息系统 出行者信息系统可以在出行前或者出行中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出行前的信息服务可以为出行者提供用于选择的出行方式、路线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