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来源:日期:2007-05-09 责任编辑:点击 421次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2006-2020)

总则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贯彻“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合理整并”的方针,以规划为先导,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深化新农村建设内容,优化村庄布局,构建合理的村庄等级结构,以村镇体系建设规划为前提,重点建设中心村,控制保留基层村,引导部分村庄搬迁整合,构建有序的现代化村庄网络。结合《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安排王召乡、西向镇等8乡镇33个行政村进行拆并,缩减农村居民点规模400公顷。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背景及形势

(一)地理位置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属焦作市所辖的县级市。地处北纬34°58′~35°18′和东经112°43′~113°02′之间,南北长36.80公里,东西宽29.30公里。东以丹河为界与博爱县相望,南与孟州市和温县二市县毗邻,西连济源市,北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全市土地总面积595.89平方公里。

境内有太澳、济焦新两条高速公路,常付、冢沁、林邓三条省道,焦枝、候月两条铁路穿境而过,太洛、紫黄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二)地形地貌

沁阳市地处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北部山区多为林地,土层浅薄,适宜发展林果牧业;丘陵北接山地至太行山南部边缘洪积扇顶部,南至焦克公路,呈东西带状分布,植被覆盖较差,地表冲沟和砾石较多,除少数园地、人工造田外,多为荒地;平原区分沁北倾斜平原和沁南冲积平原两块,沁北平原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是全

市农作物高产地区,沁南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是沁阳市粮棉油的集中产区。

(三)气候土壤

沁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沁阳市山区土壤主要为棕壤、低山丘陵区多为褐土、平原区主要为潮土、沁河滩区及相邻地区为风沙土。沁阳物产丰富,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大豆、麻类、烟叶。

(四)水文、矿藏

沁阳市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水资源充足,水质较好,主要有沁河、丹河、济河等,其他有仙神河、云阳河、逍遥河等季节性河流;人工渠有广济渠、永利渠、丹西干渠等;水库有逍遥水库、八一水库、九渡水库等。

境内矿藏资源较为丰富,金属矿主要有铁矿、铝土矿、铜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煤、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等。

(五)历史与人文资源

沁阳历史悠久,历代多为郡、府、州治,古代曾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民政部公布的千年古县,素有“覃怀古都、河朔名邦”之美称。全市现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朱载堉墓3处国家保护文物,唢呐、怀梆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邘国故城、曹谨墓、太平天国指挥部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邓禹冢、李商隐墓、何瑭墓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境内神农山景区集龙脊长城、神农古迹、白松雅韵、猕猴憨态等为一体,是“北方山水”的经典代表,被评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六)经济社会条件

沁阳地处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是豫西北的重要工业和商贸城市,是全国重要煤炭集散地、造纸机械之乡、玻璃钢之乡和河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是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市、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市、首批35个经济扩权县市之一和河南省园林城市。

全市现辖3个乡、6个建制镇、4个办事处,307个行政村、24个居民委员会。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472472人,耕地总面积30161.61公顷,人均耕地0.064公顷;平均人口密度793人/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103.15亿元,人均2.18万元,整个经济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前列,工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思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文化亮市、旅游名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构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进节约集

约用地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安排规划期间各业各类用地,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促进沁阳市经济社会平缓较快的发展。

(一)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结合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最急需的建设用地。加强同重大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乡村公共文化卫生设施、体育设施用地和社会事业发展用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遵循节约集约用地、有利生产生活、改善农村面貌的原则,考虑到现状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一定量的周转指标,加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心村建设也需要周转指标,预计规划期内新农村各项建设需新增185.44公顷,这部分指标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自求平衡解决。

(二)稳步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合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采取政府、集体、社会、农民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因地制宜,加强“空心村”整治,逐步实施迁村并点规划,促进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探索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工作,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协调发展。

结合《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沁阳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按照迁建型(逐步迁建型、引导迁建型)、保留发展型(保留控制发展型、保留适度发展型、保留重点发展型)、合并组建型三种类型进行。规划期内安排迁建型村庄2个、保留发展型村庄24个、合并组建型村庄7个(沁阳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详见表3-1)。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交通、供电、供水、排水、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逐步使分散居住的单家独院向规划居民点集中。同时,结合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居住环境良好,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为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围绕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四)沁阳市总潜力

结合《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和《沁阳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成果,沁阳市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为2945.53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复垦潜力为1041.83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1130.39公顷,土地复垦增加耕地潜力为60.15公顷,土地开发潜力为713.16公顷。

第四章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为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确保耕地占补

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围绕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土

地整理,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

大工程,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一)加强农用地整理

结合农田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

完善农田林网和灌排体系,进一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规划至2010年通过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10.09公顷,至2020年通过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78.52公顷。农用地整理估算投资3768万元。

(二)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按照城镇化整理型、迁建型、保留发展型、合并组建型四种整治模式,制订沁阳市村庄迁并方案,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规划至2010年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134.91公顷,至2020年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368.48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估算投资3600万元。

(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资金保障

按照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投入机制政策,全市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资金筹措量可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投资需要。

严格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税费征收,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社会资金与信贷资金、农民个人投劳抵资和各级政府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由造成土地破坏的单位,严格落实履行复垦义务和责任;对滩涂开发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与河务、水利部门相协调,以不影响泄洪为原则;对新增加的耕地积极与农业部门结合,通过相应的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使其达到基本农田的质量标准。

第五章加强土地利用调控

(一)科学调整村庄用地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整治空心村、合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协调农村居民点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关系,统筹安排集镇村庄建设用地,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形成方便生产、有利生活、环境优美的集镇和村庄用地布局。

(二)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至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4242.47公顷减少到

3842.47公顷,净减少400公顷;其中2010年减少到4097.47公顷,净减少145公顷。

(三)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配置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部分城镇发展用地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基础设施用地增减自求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尽可能多地争取城镇用地置换指标,为城镇建设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规模指标的确定

焦作市下达沁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规模为400公顷,根据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整治范围和数据,结合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最终确定沁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分解表(详见表5-1)。

表5-1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分解

表单位:公顷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与机制

一、规划实施行政管理

(一)加强土地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各乡镇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规划实施工作,把规划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做到用地与计划相协调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专项规划,重点把市级规划的各项用地指标具体落实到各乡镇、各地块,并划定土地用途区;依据规划和有关规定,科学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监管;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建设用地预审和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度。

(三)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各行业、各部门编制的相关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模和布局。不断完善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必须取得土地规划许可。

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对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并依法组织听证;严禁擅自修改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和改变建设用地布局、降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二、规划实施经济手段

(一)加强耕地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和完善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补贴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抓好土地使用税费的征收管理

全面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土地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使用制度,建立节约用地、优化用地结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培育完善地产市场,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用经济手段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土地利用方向,逐步将城市建设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纳入有偿使用轨道,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和有效利用。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一)构建规划实施监测体系

认真做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和变更调查,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合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面完成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加强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城镇、开发区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调查评价,构建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实施监测体系。

(二)提高土地规划信息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数据库。加快土地规划实施各环节的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监管,确保规划目标落实。

(三)提高规划实施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

加强土地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促进规划管理科学发展;强化土地规划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切实提高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充分发扬民主,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尤其在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方面应当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二)加强规划舆论宣传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增强对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把遵守土地利用法律、规划、政策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020高三备考工作汇报

沁阳市永威高中2020届高三备考工作总结 一、明确高考目标,鼓足干劲 黄校长组织召开高考备考专题工作会议,明确高考目标,激发干劲: 2020年高考奋斗目标“2035”工程:2020年高考3名以上清华北大,一本上线350人以上。 通过备考专题工作会议、20高考备战动员会议,激发全体高三师生斗志。 二、校长牵头,科学规划,总览布局 1、校长牵头,制定全年备考方略 一轮复习5个月,二轮复习4个月(疫情影响),三轮复习2个月,各环节衔接良好。 2、校长拓展渠道,精选高质量试题 黄校长利用各方面渠道和资源,精选高质量试题和联考,(金太阳联考、非凡联考、九师联盟联考、天一联考;九师联盟试卷、金太阳试卷、天一试卷、非凡教育试卷、衡中同卷等)对高三备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为备考工作始终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进行。 3、年级组、各备课组明确细化路线图、时间表 各备课组长根据全年备考总方略,详细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各个阶段的核心工作、重点内容、整体措施,制定本学科高考备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因时施策,激发斗志

1、严密组织考试,成绩分析到位,横纵对比,精准定位。 2、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联考,在对比中找差距,促提升。 3、组织学科培训、假期培训、尖子生培训,提升整体实力。 4、组织尖子生强基计划专项工作组,确保强基计划有突破。 5、组建清北勇士军团,提升培尖工作再上台阶。 四、不足之处 1、疫情期间个别学生不能够按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作息和落实学习安排。 2、5月份密集训练期间,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密集训练总结不及时。 3、由于疫情影响,对既定的二轮复习计划并未完全落实到位,虽然返校后及时做了调整,但是依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附录:各备课组总结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s Vol.26No.1Jan.,2012 第26卷第1期2012年1月收稿日期:2011-08-20 修稿日期:2011-12-22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住宅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研究”(2008BAJ08B03)。第一作者:徐保根(1963-),男,河南焦作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E-mail:xubaogen@zufe.edu.cn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ypes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level XUBao-gen,ZHAOJian-qiang,XUEJi-bin,GUHui-na,FANGAi-jun,DONGChuan-de(InstituteofRealEstate,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ssessthefeasibilityofruralresidentiallanduseinordertoprovidesufficientreferencesfor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and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Methodsusedincludedliteraturereview,expertconsultation,comparativeanalysis,andsumofweights.Theresultsindicatedthat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innewresettlementareascouldbedividedintothreebasicones,i.e.,urban-type,town-typeandcentral-villagetype.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werethestructureoffarmers’employment,theeconomiccapacitiesoffarmers,villagecollectivesandthetownandcitythevillagelocates,etc.HuoyutangVillageandXichengVillageinYiwuweretheurban-type;HenggangvillageandBailianVillageinHaiyanwerethetown-typeruralresidentialareas.Itwasconcludedthattheindexsystemandmethodforthesuitabilityassessmentofruralresidentialareashadcertainvalueofapplicationandcouldguidethe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and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 Key words:landadminstration;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suitabilityassessment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 (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类型;适宜性评价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2)01-0027-05

沁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模板)

沁阳xx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沁阳市隶属河南省焦作市,古称怀庆府、河内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晋豫交通的重要门户,因故城位于沁水之北而得名,2019年,户籍总人 口49.88万人,常住人口44.42万人,有汉、回、壮、朝鲜、满、土、纳西、侗、苗、土家等10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9327人,其中回族人 口9297人。辖3乡6镇、4个街道办事处、329个行政村,行政区域总面 积623.5平方千米。沁阳为中国首批“千年古县”,自古为豫西北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 美誉。夏为覃怀首邑,商属京畿重地,周称野王邑,汉为野王县,隋改河 内县,明清为怀庆府所在地。拥有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尧庙、 尧泉、战国墓、太平军北伐指挥部旧址和紫金顶旅游胜地。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 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 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沁阳市名列其中。2019全国营 商环境百强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食品防腐剂通常分为化学食品防腐剂和天然食品防腐剂。在中国,按 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容许添加的食品防腐剂共有 28种。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6121.6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01.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80%;流动资金1420.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20%。 达产年营业收入121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9100.56万元,税金及附加116.77万元,利润总额3010.44万元,利税总额3542.44万元,税后净利润2257.8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84.6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18%,投资利税率57.87%,投资回报率36.88%,全部投资回收期4.21年,提供就业职位216个。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 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 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2.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2.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

儿童康复发展规划

沁阳市中医院东院 儿 童 康 复 发 展 规 划 拟稿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6-10-7

儿童康复发展规划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院于2015年12月发展儿童康复科,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业务方面虽然已经开始运转,完成了基本的起步工作,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阻碍儿康业务的进一步的发展,本着解决问题,为医院的壮大发展助力、造福儿童的原则,结合我院儿科的实际管理现状,特将儿康的发展状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沁阳儿康发展概况 现阶段沁阳市开展儿康业务的有3家医院:私立医院(原中医院儿童康复科)、妇幼保健院、我院,人民医院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开展,但已做好详细的规划,为下一阶段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私立医院的儿康规模最大,开展最早,拥有7位康复治疗师,但每月的工作量为300人次左右,他们没有病房,开展项目不全面,仅有PT、OT、言语训练、早教大课堂; 妇幼保健院的儿康机构健全,虽然和我院是基本同时成立,但儿康为独立科室,且新增加了儿童保健门诊,有稳定的病源,各方面管理已基本成体系运行,宣传力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妇幼的社会知名度,在社会上形成了儿科专业化的美誉度,前期我院的儿康病号有不少转至妇幼,是我院儿康(包括儿科)最大的专业竞争对手,如妇幼保健院搬迁至新院,将会对我院形成更加巨大、直接的压力; 沁阳市人民医院院方支持力度很大,即将大力度开展儿康,做好了长远的发展规划,成立儿康康复科,将该项业务从儿科中剥离,独

立运营发展,已派人员分批去进修,并在社会上招聘有经验的儿康医师,虽然尚未正式起步,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发展思路清晰,工作程序发展较快,专业优势更加明显。 二、我院儿康状况 儿康业务虽已从2015年12月份开始开展,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及品质均不高,专业优势不能全面展示,有被后来者弯道超车的可能。 1.硬件设备:配备有低频脉冲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肌兴奋 仪、水疗机等设备,已基本配备齐全,目前也能满足儿康的 基本运行。 2.人员配备:1名主治医师(王文杰)、1名助理医师(陈弯弯, 现正在进修,明年2月结束)、3名康复治疗师(梁小梅、王 晓君、崔远)。 3.开展业务:PT、OT、脑循环、低频脉冲治疗、高压氧。 4.工作情况:每月儿康工作量为30-120人次,儿康在治疗过程 中需要一对一的治疗,但现阶段,我们儿康人员的全部精力 均用于儿科的日常业务,导致无精力开展儿康业务,从而流 失了大量的病源。 综合分析,硬件设施已基本配备齐全,但开展项目少,仅为最基本的常规项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其它医院相比均有很大差距,儿康医师及治疗师人员少,不能专注于儿康工作,继而无精力扩大业务。

沁阳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病房楼医技楼附属工程(20200522212110)

沁阳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病房楼、医技楼、 附属工程等配套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沁阳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位于沁阳市东环路与河内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 30029m2(红线内)总投资12073万元,建筑面积28359m2。该项目分为二期完成(沁发改[2016]83号)。本次招标内容为二期工程,主要包括病房楼、医技楼、附属工程等配 套工程设计项目。 二、设计范围内容及后期服务和承诺: 1、方案设计(招标范围内容): 1.1、本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包括概算编制等资料),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和结构、水施、电施、通风、暖通、强、弱电(含监控、有线电视、病人呼叫系统、网络综合布 线等)、消防工程、人防工程系统。 1.2、妇幼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妇幼医疗工艺设计关系到就诊流程是否便捷,功能区是 否合理分布等,为力求创造一个优质的医疗空间,促进医院持续发展。该项设计需由专 业的机构进行妇幼医疗工艺流程设计。) 1.3、供应室(主要设置水处理间、腔镜处理区、去污区、蒸发器室、灭菌区、低温灭菌 室、无菌物品存放室、敷料制作室、废料打包室、一次性物品存放室。)、病区单元、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新生儿监护室专业流程符合国家设计规范。 1.4、检验科、病理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专业符合规范;医学影像科(放射、超声)专业符合国家设计规范。 1.5、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综合设计、幕墙、网架等专业工程。 1.6、室外道路和景观绿化、道路灯、室外配套设施和后勤保障建设(如配电房、消防 水池、空调机房、室外管网、污水处理、营养食堂、停车棚、门卫、洗衣房、太平间、 氧气房等); 1.7、本项目除主体结构和国家规定强制不允许分包的工程外;其它专业项目如人防工 程和幕墙、妇幼流程等相关专业,中标人可以自行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完成,但必须为合 法有资质的单位,并报发包人同意(所发生费用中标方承担)。 2、技术支持和后续服务:中标后在招标人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完整的施工图15套,配合图纸审查、消防和人防设计图审备案。按照发包人的通知及时参加技术交底(书面形 式);在符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发包人意见及时对施工图进行设 计变更;经常深入工地与发包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积极参加设计交底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验收、质量检验、竣工验收、保修期间的检查工作等整

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06-23 | 作者:张勇| 来源:资源网| 【大中小】【打印】【关闭】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同时也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生产发展是手段,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目的,管理民主是制度保证。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大力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村容整洁”的要求,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有效路径。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纲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同时,《纲要》还明确了“加强农村居民点管理”、“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地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过程中尤其是在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准确定位,坚持走内涵挖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之路,从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安排专项资金编制乡(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通过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统筹安排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用地规模,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最终实现农村的村容整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2 现行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村庄

007-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文本A4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3) 第三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5) 第二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5) 第三节重点发展城镇 (5)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6) 第五节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7) 第六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 第七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8) 第八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9) 第九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1) 第五章城市性质、规模 (13)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3) 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 (14) 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6) 第九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7) 第十章对外交通规划 (18)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9) 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和城市景观规划 (21)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21)

第二节城市景观规划 (23)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4) 第十四章旧城改造规划 (26) 第十五章给水工程规划 (26) 第十六章排水工程规划 (27) 第十七章电力工程规划 (28) 第十八章电信工程规划 (28) 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 (29) 第二十章供热工程规划 (30) 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30) 第二十二章环境卫生规划 (30) 第二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31) 第一节防洪规划 (31) 第二节抗震防灾规划 (32) 第三节人防规划 (32) 第四节消防规划 (33) 第二十四章近期建设 (34) 第二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36) 第二十六章规划实施 (36) 第二十七章附则 (37) 附录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39) 附表 (48)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做好此项工作,既能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又能促进和改善农村环境,同时还可以缓解用地矛盾。拟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整理;问题;模式;措施 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所存在的问题 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

焦作市北部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与保护 第三章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保护 第四章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章生态补偿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规范北部山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概念定义】 本条例所称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与其他生物生理特性、生活习性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土壤、森林、草场、矿藏、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 北部山区生态保护范围由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四界为准。 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生产、经营、

旅游、开发建设、管理等影响生态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基本原则】 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严格管理、科学利用、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责任主体】 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辖区内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负责本行政村范围内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条【部门单位职责】 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工商、安全监管、公安、农业、住房建乡建设、交通、旅游、文物、电力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进行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管委会职责】 市人民政府设立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统筹协调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管委会主要职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问题 提要本文在深入分析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规模、布局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巢湖市;农村居民点;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的理念,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否合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现状 1、农村居民点数量与用地规模。2005年末,巢湖市土地总面积939,367.47公顷,全市有1,518个农村居民点,平均密度16个/百km2。全市乡村户数101.24万户,乡村人口312.60万人,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为667户/个和2,059人/个。 2、农村居民点用地区域差异。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72,363.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70%,占建设用地比重的66.34%。户均用地714.7m2,人均用地231.5m2。全市四县一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庐江县>无为县>居巢区>和县>含山县。 对全市5个地域单元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进行分析,从含山县的196.7m2/人到庐江县的253.8m2/人不等,大部分县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在200~250m2/人之间。总体上巢湖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较大,人均用地较多。 3、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情况。1996~2005年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8~1999年由于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农村居民点面积有所减少,1999~2003年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最高值为72,673.30公顷,2003以后逐年减少;2003~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从72,673.30公顷减少到了72,363.16公顷。 二、巢湖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问题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研究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研究 摘要:人多地少、国土资源非常紧缺是我国人地关系的主要特点。根据现有国家政策来看,国家将土地作为尤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着手实施“紧缩地根”政策。从土地市场来讲,既保证经济发展,又同时保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有赖于改善土地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价值。上升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看则需要“开源”和“节流”并行,各类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和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土地资源;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 1我国居民点的概念、类型 居民点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共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也是工商企业、文化教育事业单位集中的地方、劳动力集中的场所。 1.1 居民点体系的发展及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农村居民向城镇集聚并改变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但其绝不就是放开让农民涌进城。他是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为基础的,从而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向城市文明的转变。城市化的真正含义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他实际上是一个工业、人口集聚过程。 1.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 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主要有三种类型:大体合适;稍微滞后型;隐性超城市化型严重滞后型。在这其中片面倾斜重工业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长期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城乡隔离政策限制人口向城市转移。②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在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化道路分类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城市重点论“龙头战略”,中等城市重点论“中间凸起战略“,小城镇重点论“遍地开花战略”。在这些理论当中,都对小城镇的作用予以了肯定,小城镇就是3万人以上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镇。他能够实现农业产业化,连接城乡两个市场,吸收农业劳动力。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文章认为我国城市化道路应该走优化布局,改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来源:日期:2007-05-09 责任编辑:点击 421次 沁阳市农村居民点规划 (2006-2020) 总则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贯彻“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合理整并”的方针,以规划为先导,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配套建设,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深化新农村建设内容,优化村庄布局,构建合理的村庄等级结构,以村镇体系建设规划为前提,重点建设中心村,控制保留基层村,引导部分村庄搬迁整合,构建有序的现代化村庄网络。结合《沁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安排王召乡、西向镇等8乡镇33个行政村进行拆并,缩减农村居民点规模400公顷。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背景及形势 (一)地理位置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属焦作市所辖的县级市。地处北纬34°58′~35°18′和东经112°43′~113°02′之间,南北长36.80公里,东西宽29.30公里。东以丹河为界与博爱县相望,南与孟州市和温县二市县毗邻,西连济源市,北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全市土地总面积595.89平方公里。 境内有太澳、济焦新两条高速公路,常付、冢沁、林邓三条省道,焦枝、候月两条铁路穿境而过,太洛、紫黄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二)地形地貌 沁阳市地处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北部山区多为林地,土层浅薄,适宜发展林果牧业;丘陵北接山地至太行山南部边缘洪积扇顶部,南至焦克公路,呈东西带状分布,植被覆盖较差,地表冲沟和砾石较多,除少数园地、人工造田外,多为荒地;平原区分沁北倾斜平原和沁南冲积平原两块,沁北平原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是全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中国城市级别总表 截至2012年5月,中国共有6个省级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274个地级市、372个县级市和17个县辖市,共684个城市。 一、省级城市(6个)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副省级城市(15个)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长春市( 吉林省) 沈阳市( 辽宁省) 大连市( 辽宁省) 济南市( 山东省) 青岛市( 山东省) 西安市( 陕西省) 成都市( 四川省) 武汉市( 湖北省) 南京市( 江苏省) 杭州市( 浙江省) 宁波市( 浙江省)

厦门市( 福建省) 广州市( 广东省) 深圳市( 广东省) 三、地级市(274个) 黑龙江省(11个):黑河市、伊春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绥化市、大庆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 吉林省(7个):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白山市、通化市 辽宁省(12个):铁岭市、阜新市、抚顺市、朝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丹东市 河北省(11个):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山东省(15个):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潍坊市、聊城市、泰安市、莱芜市、日照市、济宁市、菏泽市、临沂市、枣庄市 河南省(17个):郑州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开封市、洛阳市、商丘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周口市、漯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山西省(11个):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临汾市、晋城市、运城市

第七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七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内容提要】部门用地规划是在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主要用地部门用地进行现状分析,需求预测,供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用地在时间、空间上作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关键是确定各部门的用地土规模,用地位置,用地时间,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是贯穿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体现。本章主要介绍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居民点用地问题、城镇体系、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居民点用地布局等。 【重点内容】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基本理论方法。 【教学要求】认识和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居民点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掌握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确定和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华中农视频) 一、居民点 (一)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或称“聚落”,是指居民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 它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以及其它设施等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综合体。 居民点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劳动分工的加剧,都对居民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原始游牧狩猎村落城市城镇体系

2.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 城市是由乡村演化而来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高度集中与相对分散。 乡村是广袤的面 城市是散布其间的一些人口高度密集的点 3.居民点的发展:人类住区 人类住区:指人类拥有的一切由自然和人工因素所组成的人类聚居实体。 人类住区:强调外在形式

人类聚居:重视本质内容 居住区:指某一具体的,仅用于日常起居或家居式生活的建筑物群体。 农村居民点: 日本农村居民点 日本农民都是散居的 农民住宅风貌依旧保持原有的形态,在旧有的建筑基础上配备现代化生活设施。 村落中农户的比例日渐缩小,1970年为48%,2000年仅占11%。 韩国“新村” 韩国1970年开始新村运动。 从1970年11月起的8个月里,韩国政府为全国每个村庄免费提供300袋水泥,要求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 到70年代后期,农村全部通车,农户都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 韩国农民都是散居的。 一个村庄平均有20至40户。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 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能源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焦政办[2016]144号 【发布部门】焦作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1.07 【实施日期】2016.1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焦政办〔2016〕1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6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焦作”建设,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机遇,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新

能源电池;引进优势企业来焦作建厂、合作,有序发展纯电动汽车;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形成新能源电池、整车制造产业化,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力度 (一)2016年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低于2000辆。孟州市、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不低于250辆,温县、武陟县不低于200辆,焦作市区不低于600辆。2017-2020年以2016年推广数为基数按2%、3%、4%、5%比例增加。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二)2016-2020年,全市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全市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1.5%、2%、3%、4%、5%。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三)2016-2020年全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要分别达到40%、50%、60%、70%、80%。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四)全市旅游景区2016年新增及更换的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重不低于50%,2020年前全市4A级以上景区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车。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五)2016-2017年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5%,力争达到50%,以后逐年提高。 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县(市)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六)推动企业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按相关规定给予补

农村居民点详细规划简要说明

桃花江“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区核心区农村集中居住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 简要说明 (一)项目概述 规划地块位于桃益公路沿线,由桃花江“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1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理想的农民集中居住区。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 桃江县城总体规划(优化) 4.桃花江“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区核心区总体规划 5.桃花江“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设计任务书 7.相关地形图(1:1000) (三)规划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五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以现代花卉苗木产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发展为重点,坚持以田园城市理念推进农村区域的新型城市化,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城乡全面现代化的综合性示范区。 (四)规划原则 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五)规划设计理念 1. 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 形成一种富含绿意、贴近自然、追求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2. 以建设高品质的住宅为标准, 并根据规划设计要求, 协调规划区相关内 外部环境条件, 规划建设水平高, 功能全, 环境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居住区。 3. 规划设计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先导性, 以求达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及高标准管理的最大创造性, 具有真正整体居住景观环境意义上的新农村居住区。 4. 人车关系和谐, 住区环境与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5. 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 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独具魅力的新型居住区。 6. 规划设计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 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的湖湘民居式生活居住空间。 7. 注重以科技为先导,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化规划, 注重社区服务与 安全保卫,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六)总体布局 01株木潭村白泥庄片区(解放庄小区) 片区位于株木潭村、S308南侧。益阳进入桃江的第一个小区,真正意义上的“门户”之地。小区内有10余户水泥砖加工作坊,规划拟将水泥砖加工区集中于公路北侧,居住小区位于公路南侧,背靠青山,依山就势新建沿山公路,小区民房处山、路之间,沿路植迎客松若干,寓意“山路弯弯”迎宾客。规划保留现有水塘,并布置小游园形成公共活动休闲中心。 片区植物配置以桃花、梨花等本地树种为主,小品设置以集中展示桃花文化、美女文化为主题。规划净用地约1.2公顷,容积率0.8,总户数52户,其中保留21户,安置31户。 02株木潭村株木潭片区(算盘州小区) 片区位于株木潭村、S308南侧,区域内两条主干道桃益一级公路与株桃公路交汇处,交通方便,民居甚多,且多以编制竹凉席为主业。除对现有民房进行改造提质外,栋与栋之间两两相对,利于小区居民从事竹凉席编制、加工、批发、零售,小区地名取“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之意。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自然山水环境,采用因借、渗透的手法,将村落周边

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区域概况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东经112°56′-113°12′与北纬35°02′-35°22′之间。东与焦作市、武陟县接壤,西抵丹河与沁阳市相邻,南至沁河与温县隔河相望,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全县境域呈南宽北窄的狭长状,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一、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势地貌 博爱县头枕太行,南临沁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县境地貌由剥蚀侵蚀山地和洪积冲积平原两个基本单元构成,地貌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和部分丘陵。北部太行山余脉,山势陡峻,土薄石厚,不少山坡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地下水比较丰富,沟渠成网,机井棋布,是本县耕作的主要基地。 (二)气候 博爱县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少雨干燥寒冷。全县光热资源充裕丰富,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432.6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为14.1℃,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58千卡/平方厘米,太阳年辐射总量11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7.1毫米,能满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影响全县农业的自然灾害较多,主要有风、冰雹、霜冻、低温、干热风等,受降水年际、年内分配以及降水区域不均匀的影响,是全县旱涝灾害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沁河冲积平原区更为严重。 (三)水资源 博爱县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沟渠纵横,主要河流有属于黄河水系的丹河、沁河和属于海河水系的蒋沟河、勒马河、东石河和运粮河。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达###亿立方米,但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山区水资源贫乏,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 (四)景观 博爱县山川秀丽,人烟繁盛,物阜民丰,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美称,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万年前形成的世界罕见天然大佛、距今###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又有华夏第一泉三姑泉、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天然长城、世界奇观“石鸡下蛋”;既有“北方三峡”和“桂林山水”之美誉的国家AAAA级、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青天河和以秋季红叶为特色的太行山国家级猕猴保护区的靳家岭,又有中原三大古寺之一的月山寺和豫北地区最大道观火炬观;既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明清民居村,又有集江南水乡秀色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石佛滩和“北国一绝”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万亩竹林。 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博爱县辖清化镇、许良镇、月山镇、柏山镇、磨头镇、阳庙镇、孝敬镇、金城乡、苏家作乡、寨豁乡等###镇####乡####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清化镇。2005年,全县总人口###万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