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第_1__课时

教学内容:《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鉴赏课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感受与欣赏:

(1)通过对音乐家巴赫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对世界音乐所做的贡献。

(2)通过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72分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3)通过体验,研究,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表现:

通过学习,能够体验感受《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创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概念区别。

2.【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之《巴赫》,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探究各个历史的流派风格。《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分曲36-78分曲,描绘而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在巴赫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遗忘。1829年,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这部作品在莱比锡获得公演,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

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开场的双合唱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在管弦乐队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采用二双重对位法,并且使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第72分曲:《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是一首众赞歌,演出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这部分在《马太受难曲》中先后出现过5次。这次是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第78分曲:《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是《马太受难曲》的终曲。和第1 分曲首尾呼应,也是双合唱曲。

3.【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大多喜欢唱流行歌曲,对欧洲宗教音乐几乎没有了解。经过调查,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在上八年级、九年级的时候,都没有上过音乐课,进入高中,课本虽然是音乐鉴赏,看似是很轻松的课程,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的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似乎对西方音乐知识了解的很少,尤其是复调音乐,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由浅入深,进行讲解主调复调音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宗教复调音乐也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宗教音乐的魅力,了解巴洛克音乐以及音乐家巴赫。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对比《马太受难曲》的1分曲72分曲,感受两个分曲调性,速度,音乐形式等方面的区别。

2.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巴赫的生平,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2.能够说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且能够听辨判断。

3.能够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只有老师枯燥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后来发现,从电影片段《耶稣受难记》进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说出我们耳熟能详的巴赫的卡农和小步舞曲等作品,以此引导学生走进巴赫,走进巴赫的作品,走进巴赫的宗教复调音乐,走进巴洛克音乐。

板书设计;宗教音乐的顶峰--巴赫《马太受难曲》

第1分曲复调音乐及图示

第72分曲主调音乐及图示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100250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 音乐系 编写单 位: 编写人:张蕾 审定人:杨兆丰 2012年06月 编写时 间: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内容有二声部对比复调、二声部模仿复调、复对位、复调写作手法的应用以及对复调作品的理论分析,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 2、教学目的要求 《复调音乐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本课程融复调音乐的写作理论与创作实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复调写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以便将来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同时也能胜任中小型歌曲、器乐曲的多 声部编配。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在于理解复调的写作技法,掌握复调的创作手法。难点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中学课 本上音乐作品的复调现象。 4、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试的形式是闭卷,考试方法是书面笔答形式。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是: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5、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如下环节:课堂讲授、课堂欣赏课、辅导课、课外作业等。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学时4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课程学时分配表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复调音乐概论(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2、了解复调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3、介绍复调的类型 本章重点 复调的基本概念以及复调的类型。 本章难点 掌握复调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调音乐概念(1学时) 1.复调音乐概念 1.1复调音乐: 1.2对位: 1.3主调音乐: 1.4支声音乐: 2.复调音乐的历史及风格演变 2.1中世纪:公元9世纪奥尔加农 2.2古艺术:13世纪 2.3 新艺术:14世纪 2.4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 2.5 巴罗克时期:16世纪 2.6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

音乐赏析-从听卡农钢琴曲谈音乐的魔力

题目:从听卡农钢琴曲谈音乐的魔力 【摘要】:好的音乐是拥有引人入胜的魔力,本文从一首名为《卡农》的钢琴曲出发,局部上解读音乐带给人从人生,爱情,成长,时间价值方面的不同感受。 【关键词】:音乐;卡农;人生;魔力 前言 音乐无须懂,它不具有空间造型性,也不是类似于语言的声音符号。但每个人对听到音乐选旋律都有他不同却又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就算是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也能听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和感情。 大乐豪瓦格纳说:音乐所表现的东西是永恒的、无限的和理想的;它表现的不是某一个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爱欲、郁闷,而是激情本身、爱欲本身和郁闷本身。 是的,音乐就拥有这么神奇引人入胜的魔力,音乐的这种魔力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运动来;我们知道,这类推理的形式是种类繁多,而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它们在表达人的内心运动时,最多只能说明和描绘我们的感情,但是,它们或完全不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强度,或只能用形象或比拟来表达一个大概。反之,音乐却能同时即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它是具体化的、可以感觉得到我们心灵的实质。它可以感觉得到的渗入我们的内心,像箭一样,像朝露一样,像空气一样渗入我们的内心:它充实了我们的心灵。 卡农 每个人听卡农,都能听出许多不同的感受。因为卡农里承载的东西太多。悲伤,欢喜,愉悦,关于生和死轮回的不可捉摸。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 它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

分析比较巴洛克时期巴赫与亨德尔的音乐风格的区别

二、分析比较巴洛克时期巴赫与亨德尔的音乐风格的区别 宝坻区教研室王连生 亨德尔和巴赫同年出生,他们都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不过亨德尔的生活和他的创作活动与巴赫又全不相同。亨德尔居住英国近五十年之久,他的活动始终同英国民族结合在一起,因此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本国的作曲家。亨德尔的创作活动历时很长,作品很多,共写出四十多部歌剧、三十部清唱剧、卷帙浩瀚的合唱、田园剧、室内乐和古钢琴、管风琴曲等,但亨德尔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要算是清唱剧。他的清唱剧大都借用圣经的题材,如《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耶弗他》、《扫罗》、《约书亚》、《所罗门》和《以斯帖》等,他的清唱剧以合唱为中心,在宗教的外衣底下描绘出人民的贫困与苦难、他们同奴役者的斗争和从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英雄形象;在他的清唱剧中,人民群众是主角,人民的形象充满着史诗的宏伟和戏剧性的力量,反映了他那个时代英国人民的民主愿望、真正利益和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这些作品才能为他同时代人所接受,也为后来先进的艺术活动家所理解。亨德尔的一些器乐作品也很有特色,他为节日在露天演出的大型乐队而写的组曲《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等,都有鲜艳的色彩和乐观的气概,他的一些协奏曲和为不同乐器而写的奏鸣曲,都有较为深刻的内容,反映了他面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而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其中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和《b小调崇高弥撒乐》是其代表作。他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用来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四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划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巴赫的《b小调崇高弥撒乐》也不是那种单纯的教堂祭乐,由于它大量采用民间乐观的音乐素材和充分发挥乐队创造音乐形象的独立作用,因此,整个作品充满着生气和活力,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表现了贝多芬的“通过黑暗走向光明”这一思想。 在巴赫的作品中虽然声乐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巴赫实际上却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留传下来的最大的音乐遗产也正是器乐作品。在巴赫的器乐创作中,最得心应手的领域是管风琴,但管风琴却是一种逐渐被淘汰的乐器,因此,他的一些管风琴作品只是经过后人改编为管弦乐队曲后才得到流传。此外,他的钢琴组曲、前奏曲与赋格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和古组曲、大提琴独奏组曲、小提琴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和乐队组曲,在他的器乐创作中都各有其重要地位。巴赫虽然没有创造新的曲体,但是他把当时还不完备和没有定型的一些曲体,例如托卡塔、赋格曲、圣咏与幻想曲、圣咏与前奏曲等,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市光明中学赵晓雯 课标分析:

本单元是人民音乐出 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7单元第14节,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引导学生探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是关键性内容。 新课标指出“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是音乐家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 表演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想象,是人类音乐文化的最终体现。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中各种各样与流派的性质、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音乐鉴赏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它对音乐鉴赏教学以及整个高中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的风格和流派是 一个 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其多样性是由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主题的多样性、文化思

潮的多样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所谓统一性就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民族在音乐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主导风格。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音乐风格的了解是对音乐作品鉴赏的先决条件,因为音乐的风格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呈现 出来的,它体现出独特的音乐美学特征。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内容标准,大多是建立在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之上的。 教材分析: 一、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巴赫生于法国,祖辈都是音乐家,是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家族中的第五代。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他的作品才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巴赫是虔诚的信徒,他把这种宗教思想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 响构思的核心,但他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二、《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与1724-1727年,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 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受难曲”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因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二得名。整部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巴赫调动了一切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的苦难、屈辱和死亡。该曲演出需要两个大型合唱队、两个管弦乐队、两台管风琴及一群唱“固定旋律”的儿童合唱团,表现出一种立体式音乐音响。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复调音乐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复调音乐基础;英文名称:Polyphonic basis 课程编码:061130 学分:2分 总学时:32学时 适应专业:音乐各专业 先修课程: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 执笔人:许佳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二声部复调定义,以及复调性多声音乐与和声性多声音乐的区别,通过对二声部复调的学习分析,能基本掌握复调音乐的特征,以及写作简单的对比,模仿复调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2学时) [讲授] 1:什么是复调?什么是对位? 2:复调音乐产生的历史沿革 3:复调的类型 4:复调音乐的特点 5: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6:复调音乐的写作手法及表现作用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 第二章复调音乐中对位旋律写作原则(6学时) [讲授] 1:音高关系 2:节奏关系 3:句幅关系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三章对位中旋律的类型(6学时) [讲授] 1:对位中旋律的不同类型 2:对位中旋律的组合形式 3:旋律的对比性质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四章二声部复对位(4学时)[讲授] 1:副对位的基本概念 2:八度复对位的写作 3: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五章二声部模仿(4学时)[讲授] 1:模仿的基本特点 2:原形与变形模仿 3:卡农的写作(有终与无终)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六章模进(4学时) [讲授] 1:模进的特点 2:卡农模进与对比模进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七章复调乐曲分析(4学时)[讲授] 1:二部创意曲分析 2:三部创意曲分析 3:小型乐曲分析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第八章小型复调乐曲的写作(2学时)[讲授] 1:曲式结构 2:调性布局 3:整体写作 4:写作示范 [作业要求] 理论上分清上述各种概念,加深理解。正确完成写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大学音乐鉴赏选修课论文 巴赫

东南大学音乐肩上·论文 西方现带音乐之父巴赫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4014535 耿浩轩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次于第五伟大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的爱森纳赫。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并且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 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1] 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1] 一、魏玛时代(1708-1717) 巴赫演奏了其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国王,BWV71》,同年辞职去接受一个报酬更为丰厚的职位:任魏玛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宫廷管弦乐师;1714年成为乐长。在威玛巴赫创作了大部分管风琴作品,也首次发现了维瓦尔第的音乐,开始了协奏曲的创作。1717年接受柯登的安哈尔特利奥波德亲王的乐正职位;但其辞职被威廉.恩斯特所阻挠,在免除其义务之前甚至还把其关押在狱中。[1] 二、克滕时代(1717-1723)

交响乐赏析论文

“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 第二次课: 交响乐的课程,作为一个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交响乐对我来说,似乎很难去欣赏,日常生活我也只是听流行歌曲。怀着一种认真了解一下交响乐的心情,我开始了交响乐赏析这门课。 世界音乐划分为东亚音乐(中国)、南亚音乐(印度)、西亚北非音乐(古埃及、古阿拉伯)、欧洲音乐(古希腊)以及非洲音乐,以及在它们的传播与交流中形成的拉丁美洲音乐和东南亚音乐。其中欧洲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影响力最大,它建立有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专业音乐的典范。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所孕育出的最高级音乐形式便是交响音乐。 交响乐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罗马,之后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它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节课我们讲述了巴洛克时期的

交响乐。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巴赫为典范,马不停蹄的节奏,展现阶梯式的力度变化,突强 突弱,主调与复调结合,其中《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完美的展现了复调音乐的谐和之美。在课上我们欣赏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音乐是一种赋格这一种复杂而严谨 的形式,是复调音乐的一种。管风琴的演奏使他显得神圣而庄严。饱满而有力的引子,为 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同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 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欣赏了这首交响乐后,我也 算是体会一下巴赫真正的魅力。 2014.3.3 第三次课: 继续上节课对巴洛克乐风的学习,本节课依然介绍有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罗克音乐发端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一种深受其国王重视的集绘画、雕塑、建筑、舞蹈、声乐、器乐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形式)之诞生的1600年,止于巴赫去世的1750年。 巴罗克音乐的精华最后集中在德国,以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为代表。为巴罗克音乐作出贡 献的还有意大利的维瓦尔第、蒙特威尔第;法国的吕利、拉摩;英国的普赛尔等。新涌现 的王侯和贵族阶层日渐取得了与教会一样的音乐消费资格,随即又以支持者的姿态改变着 乐坛,音乐不再只专美于上帝,它更是要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课上,我们欣赏了《小步舞曲》、《诙谐曲》、《G弦上的咏叹调》、《C大调前奏曲-圣母颂》、《哈利路亚》。《小步舞曲》速度中庸,但是风格典雅,有一种音乐的中性美;《诙谐曲》让我们心情愉悦,音乐欢快;《G弦上的咏叹调》的速度不快,但却有一种华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

复调讲义 一、复调音乐的概念 1、音乐分为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 2、多声部音乐又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 3、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 1)、从定义上讲,主调音乐是一个或若干个主旋律加上伴奏音型的多声部音乐。而复调音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2)、从声部关系上看,主调音乐声部之间是主次的关系;而复调音乐声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复调音乐发展简况: 专业创作中的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的重要作曲家有: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比利时作曲家拉索和德国作曲家巴赫。 5、复调也被称作对位——Counterpoint 词的原义为“点对点”,这个“点对点”即是音对音的意思。所以,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为对位法。 6、我们学习的复调音乐,其理论的源流来自哪几个方面? 答:1、以欧洲音乐为代表的复凋音乐理论体系及创作实践, 2、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存的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 3、二十世纪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实践。 7、复调音乐的基本特点 1)、音乐展开的不间断性。这一特点主要是由旋律线的流动及多条旋律此起彼伏的呼应和交织造成的。 2)、音乐形象的同一性与多重性。复调音乐在揭示音乐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包含量。它既可以是同一音乐形象的集中展示和层层深化,又可以是不同音乐形象的兼容并置和对应互补。 8、复调音乐的类型: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

二、支声复调 1、支声复调——又称为称腔式复调,即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或删繁就简。 三、模仿复调 1、定义与三大要素:1)同一音乐材料2)不同声部3)先后出现。 2、三大环节:起句、应句、对句。应句与起句之间是模仿关系,对句与应句之间是对比关系,而对句与起句则是同一旋律连贯发展的延续关系。 3、模仿分为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与简单模仿(局部模仿)。 卡农——是外来语Canon(英)的译音,原词意为“准则、规律”。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地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乐形式。 4、模仿的度数可以选择八度和八度以外的任意音程。几度模仿取决于起句与应句第一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 5、精确模仿与不精确模仿 6、变形模仿的方式有:倒影模仿 紧缩模仿 扩大模仿 逆行模仿。 四、对比复调 1、对比复调分为单对位与复对位。 单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只有一种结合方式。 复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如果除原来的结合方式外,还可以调换声部位置的高度、改变时间的距离和声部进行的方向等条件,产生新的结合方式,称为复对位(或繁复对位、可动对位、转位对位、二重对位等)。 2、复对位分为纵向移动对位 横向移动对位 纵横移动对位 倒影变形对位

钢琴艺术赏析

钢琴艺术赏析 管风琴就是键盘乐器不? 1 【单选题】弦鸣乐器就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 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 C、古钢琴、近代钢琴、现代钢琴 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 2 【单选题】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 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 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 C、音栓、杠杆、脚键盘 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 3 【单选题】(C)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 B、手风琴 C、管风琴 D、古钢琴 4

【单选题】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音乐的代表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5 【单选题】(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 B、杠杆 C、音管 D、音栓 6 【单选题】巴赫与亨德尔都就是杰出的音乐大师,她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就是(A)的盛期。 A、管风琴 B、古钢琴 C、手风琴 D、近代钢琴 7 【判断题】管风琴不就是键盘乐器。× 8

【判断题】管风琴就是依靠音栓发音。× 9 【判断题】巴赫与亨德尔都就是管风琴大师。√ 10 【判断题】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就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钢琴乐器的前身 1 【单选题】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就是(B)。 A、古钢琴 B、击弦古钢琴 C、拨弦古钢琴 D、羽管键琴 2 【单选题】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 C、浪漫主义时期 D、印象主义时期 3 【单选题】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与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与音色。 A、一层 B、二层

早期的复调音乐

早期的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organum) 9世纪初,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类型是奥尔加农(organum),它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在其旋律的上加入新的旋律(声部)的复调形式,也多半是即兴演唱。可分四种类型: 1、平行奥尔加农(月亮走,我也走):在已有的圣咏旋律的下方加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平行声部,(图),看教材谱例13,上面的主声部是圣咏旋律,下面附加旋律称为奥尔加农声部,是平行五度进行。它还有复合的形式,就在两个声部各自叠置八度,看谱例14。德彪西擅用这种古音程,突出中空效果,作为一种和声上的色彩(中古调式)。平行奥尔加农的变化形式,看谱例15,同度到四度再到同度。 2、另外一种,变化更为自由的奥尔加农,旋律进行有平行,斜行,盛行于11世纪,(图),在规多的论著中有提到,反向、斜向增多,出现声部交错。11世纪两本复调手稿抄本《温彻斯特附加段圣咏集》,保留了丰富的奥尔加农,以纽姆符号记录。音程结合以八度、五度和四度为主。 3、12世纪初,奥尔加农产生新的变化,附加的奥尔加农声部从下方移到上方,并逐渐向华丽、流动性、装饰性发展,从而形成华丽奥尔加农(图),在西班牙的孔波斯特拉修道院和法国利摩日(莫《图画展览会》——<利摩日市场>)的玛夏尔修道院的一些手稿中有这种风格的奥尔加农出现。有此可以看出,原来是圣咏曲调已发生了变化,音变得长了,曲调已不十分明显,仅有衬托的作用。从这时开始,复调音乐中使用的圣咏曲调开始称为tenor,持续声部或定旋律(14世纪),它犹如大树的根,使音乐扎于宗教中,其枝叶的生长都从根部吸收营养(TSDT的功能进行,终究要回到主和弦),它作为低声部,是音乐的基础。 4、有量奥尔加农要从节奏模式的产生说起,在记谱法发展中,音高明确之后,节奏才开始被人所注意,也是由于复调音乐出现的要求,多声部在一起结合就需要明确的节奏步调来控制。11、12世纪,形成了一套节奏模式——六种节奏型(图),从节奏上可以看出“三分法”的拍子,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八分之几拍,当时这被认为是“完美”。在音乐实践中,这些节奏的运用要灵活的多。有了固定的节奏就形成了所谓的“有量”,所有早期音乐中经常有说“有量卡农”“有量记谱法”等,都是指节奏上有规矩可寻。

复调

第一讲绪论 关键词:主调音乐、复调音乐 参考分析材料:高师教材《钢琴》第一册 一.认识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分析以下材料,辨别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基本特征。 1.活泼的快板(P.13) 主调。上方是主旋律,下方双音起和声支撑作用。 2.小白菜(P.14) 复调。两声部,前半部下方声部是上方声部的低八度模仿,后半部下方平行三度半音下行对位,起填充作用。 3.斗牛士之歌(P.32) 主调。上方是主旋律,下方柱式和弦伴奏。 4.小步舞曲(P.39) 复调。两声部,对比。 5.二月里来(P.58) 复调。两声部,对比。 6.绣荷包(P.61) 复调。两声部,对比,结合自由模仿,十二度复对位。 二.概念 1.主调音乐 多声部音乐中,有一个声部是主要的、占支配地位、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其它声部通过和声起衬托、补充与辅助的作用。 《活泼的快板》、《斗牛士之歌》 2.复调音乐 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都具有独立意义,通过对位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小白菜》、《小步舞曲》、《二月里来》、《绣荷包》

三.复调音乐的产生及发展 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其代表人物有帕里斯特里那(约1525-1594)、拉索(约1532-1594)等,该时期复调音乐以合唱风格为特点;十七、八世纪复调音乐迎来第二高峰期,其代表人物有巴赫(1685-1750)、亨德尔(1685-1759)等,复调音乐对位与和声的高度融合是其主要特点。20世纪中复调音乐又得到新的发展,但不是帕莱斯特里纳或巴赫时代的意义,写作技法上,旋律多采取自由的与有伸缩性的发展;主题常作倒影或逆行的处理;在组成对位时,更多地使用复杂的节奏组合,这是现代复调音乐的主要特征。 四.复调音乐的类型 根据不同声部旋律之间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复调音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比复调 构成复调的多声部之间,在音调、节奏、起伏、句逗及乐思等方面形成对比,就是对比复调。 《小步舞曲》、《二月里来》 2.模仿复调 同一旋律在不同的声部先后出现,就是模仿。采用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就是模仿复调。 《小白菜》、《绣荷包》 3.支声复调 支声复调也称为衬腔式复调,是指由于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而产生的声部分支。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遵义会议放光辉》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分析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分析 (2010-04-16 06:51:32) 转载原文 分类:哥德堡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分析作者:音乐之声 本文原著是加拿大钢琴家安吉拉-赫薇特(Angela Hewitt),曾经灌录过这部大作。她的叙述比较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担任莱比锡圣托玛斯教堂乐长的岁月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直在同当局对于音乐的漠视进行斗争。但有时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他也不得不表示出屈服与顺从。莱比锡市政委员会看来并不赞赏巴赫为这个城市的音乐生活所作出的贡献,并且一再拒绝他提出的关于教堂学校的改进以及增加必需设施的合理请求。1730年,这个城市的环境终于让巴赫忍无可忍,他写信给儿时的伙伴乔治-埃德尔曼(Geoge Edrmann,时任俄国皇帝驻Danzig领事),希望能在莱比锡以外另谋工作。他在信里写道: “......我发现自己现在的工作远不像当初描述中那样能带来丰厚的报酬;在岗位以外我也不能再获得其他收入;这里物价很高,我的上级

对音乐简直毫无兴趣;我的生活塞满了烦恼,骚扰与妒忌;希望上帝能帮助我,让我能在莱比锡之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们对埃德尔曼的回信内容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巴赫依旧呆在了莱比锡直至逝世(其实际情况是埃德尔曼之后很快出任莱比锡圣托玛斯教堂学校校董,巴赫的处境因而得到极大改善,这是促使他留在莱比锡的根本原因——译者)。1733年他为皇室创作出b小调崇高弥撒,期望以此获得宫廷作曲家的称号。三年后,他正式受封为“萨克森选帝侯及波兰国王御用作曲家”,而这一切都还要大力归功于海曼-卡尔(Hermann Karl)和巴伦-冯-凯瑟林(Baron von Keyserlingk)的帮助。 凯瑟林伯爵是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音乐是他最大的爱好。在家乡Neustadt他拥有由当时最好的器乐演奏家们所组成的乐队;哥德堡便是那些数量惊人的羽管键琴家中的一员。约翰-哥德堡(Johann Goldberg)1727年出生于Danzig,少年时在德累斯顿跟随巴赫的长子威尔海姆-弗里德曼学习键盘乐,后来他被凯瑟林伯爵送往莱比锡直接师从巴赫。他卓越的才华令自己声名远播,他有时仿佛能将所见到的一切借助于键盘加以表达,巴赫一定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 至于有关于“哥德堡变奏曲”的来历最先是由巴赫的第一位传记作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第_1__课时 教学内容:《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鉴赏课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感受与欣赏: (1)通过对音乐家巴赫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巴赫对世界音乐所做的贡献。 (2)通过欣赏《马太受难曲》第1,72分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3)通过体验,研究,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辨别技巧。 表现: 通过学习,能够体验感受《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 创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音乐家巴赫以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概念区别。 2.【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之《巴赫》,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探究各个历史的流派风格。《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分曲36-78分曲,描绘而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在巴赫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遗忘。1829年,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这部作品在莱比锡获得公演,成为了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 第1分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开场的双合唱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在管弦乐队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采用二双重对位法,并且使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了相当鲜明的效果。 第72分曲:《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是一首众赞歌,演出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这部分在《马太受难曲》中先后出现过5次。这次是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复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是什么

复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是什么 【复调音乐】“主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在横的关系上,各声 部的节奏、力度、强音、高潮、终止、起讫以及旋律线的起伏等, 不尽相同而且各自有其独立性;在纵的关系上,各声部又彼此形成良 好的和声关系。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相对于单声部 音乐而言;后指按照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个旋律性声部的音乐, 相对于主调音乐而言。复调音乐注重每个声部的旋律性,声部间形 成对比或相互补充,没有主次之分。 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可谓其黄金时代,杰出代表 为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到18世纪,在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J.S巴赫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 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进入18世纪后半叶,复调音乐的 主导地位开始逐渐被主调音乐代替。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有经文歌、轮唱曲、复调弥撒曲、卡农、复调尚松、坎佐纳、赋格曲等。 ⑵以模仿的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奏。如《黄河大合唱》中的四部轮唱曲《保 卫黄河》;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⑶用衬托的方法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或“衬腔式复调”。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衬托、填充、呼应、加花等手法, 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 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我国的作品有侗族民歌《向阳花 开朵朵红》,女声二重唱《遵义会议放光辉》等。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题: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课型:音乐鉴赏课 执教老师:熊咏怡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一、教学内容 (一)听赏《马太受难曲》的第1、第72、78分曲,了解欧洲宗教音乐的风格; (二)初步认识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及巴赫。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并使他们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如思考西方宗教音乐对后世西方音乐的影响。 (三)知识与技能:能分清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知道十二平均律的知识、认识音乐之父——巴赫。 三、教材分析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特征。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响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展开深入拓展1、教师先播放一段音 频:巴赫的《二部创意 钢琴曲》第一首。 2、出示课件,简单介 绍音乐之父—巴赫以 及十二平均律。 3、教师弹奏巴赫的《小 步舞曲》。 4、教师让学生用图示 的办法说明主调与复 调。 聆听欣赏《马太受难 曲》第1、第72分曲 片段,试者让学生分辨 1.学生聆听、思 考。 2.学生学习新的 理论知识 3.学生感受思 考 4.学生感受体会。 5.学生讨论、研究 后,得出结论。 6.学生随钢琴视 唱曲谱。 创设课堂情境 走进巴赫,走 进复调音乐。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让学生对比欣 赏,听辨复调 音乐与主调音 乐的区别。 再次强化听辨 主调音乐与复 调音乐的特 点。 让学生感受体

尔雅钢琴艺术赏析课后答案

钢琴艺术赏析管风琴是键盘乐器吗? 1弦鸣乐器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 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C古钢琴、近 代钢琴、现代钢琴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 2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 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C音栓、杠 杆、脚键盘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 3(Q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B手风琴C管风琴D古钢琴 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 音乐的代表 A、德国 B、英国C美国D法国 5(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 B、杠杆C音管D音栓 6巴赫和亨德尔都是杰出的音乐大师,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A)的盛期。 A、管风琴B古钢琴C手风琴D近代钢琴 7管风琴不是键盘乐器。X 8管风琴是依靠音栓发音。X 9巴赫和亨德尔都是管风琴大师。" 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钢琴乐器的前身

1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是(B)。 A、古钢琴B击弦古钢琴C拨弦古钢琴D羽管键琴 2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C浪漫主义时期D印象主义时期 3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和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和音色。 A、一层 B、二层C三层D四层 4根据乐器分类法,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称之为(A)。 A、弦鸣乐器 B、体鸣乐器C膜鸣乐器D气鸣乐器 5古钢琴和管风琴是同时出现的。X 钢琴诞生了 1近代钢琴的制造模式在(D)年左右确立。 A、1800 年 B、1790 年C 1710 年D 1850 年 2钢琴结构比较复杂?,下面(C)是钢琴最重要的配件甚至可以称之为它的灵魂。 A、琴键 B、踏板C击弦机D琴弦 3钢琴的键盘由白键和黑键按(A)半音关系排列而成。 A、十二平均律 B、纯律C五度相生律D音律 4现代钢琴中的立式琴设有(C)踏板。 A、1个B 2个C、3个D 4个 5钢琴的音域从A2 —(D) A、c4 B、c2 C、c3 D、c5 6立式钢琴中的右踏板命名为(B) A、消音踏板 B、延音踏板C柔音踏板D弱音踏板 7近代钢琴由(C)个琴键组成。

《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教案)

《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杨丽圆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对身边的巴赫作品(《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G弦上的咏叹调》《歌德堡变奏曲》等等),以及《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等作品的赏析,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赫作品的基本特征、高超的复调手法、深刻的宗教内涵和人文精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身边的巴赫作品分析,总结出巴赫作品基本特征。 通过对《勃兰登堡协奏曲》(第1号)的作品分析、感受复调魅力,并使学生掌握主、复调音乐的概念及风格差异。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透过《马太受难曲》等作品,体味音乐所折射出的巴赫的精神世界,深刻了解这首作品之所以成为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是因为音乐中无不渗透出生命的真正涵义,即以一种超我的状态坚定自身对理想和信仰不断的追求,永不放弃。 [重点难点] 一、通过多渠道的巴赫音乐作品把握巴赫基本风格特征,进而能辨认巴赫作品。 二、通过《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的赏析,了解他精湛的对位技巧、无限的复调魅力,虔诚的宗教情怀和大胆的人文革新。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现代教学手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通过对身边各种形式存在的巴赫作品内容的赏析,缩短学生与宗教音乐的距离感,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通过分析、比较、创作等的方式,启发学生并获取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导入:地铁中奏响的《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并思考两个问题: 1.关于这个作品,你的直觉感受是什么?

2.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吗? 一、揭开巴赫的音乐奥秘 (一)经典巴赫——无处不在经久不衰 通过各种形式呈现的巴赫作品,初步感受巴赫的基本基本特征 1.手机彩铃(《G弦上的咏叹调》) 较缓慢的速度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巴赫的作品同样也是如此。(节拍器) 2.街舞(土耳其:”飞翔的巴赫“时尚牵手古典) 气息悠长的乐句巴洛克时期乐句大多气息悠长,巴赫的作品大多乐句气息悠长。(请同学拿起手中的书本同步旋转) 3.广告(Touch wood 手机美妙新广告) 严谨平稳的节奏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从开始到结束,一般都处于一个基本节奏之中。没有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地、时慢时快的节奏。 4.电影《英国病人》中的《歌德堡变奏曲》 起伏不大的音乐线条总的来说,巴赫的音乐线条起伏不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线条起伏那么大。但稳重之余又不失动力。(这个作品原本是为一个失眠的人而创作)5.实践与运用 根据巴赫的音乐特征,判断以下三首乐曲哪首属于巴赫的作品? 师:那么,凭着以上得知的这几点艺术特征,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巴赫的音乐理解为平淡、沉闷、刻板甚至乏味呢?巴赫是个复调大师,他以精湛的复调技巧将原本简朴的音乐发挥到了极致,赋予了音乐无限的魅力! (二)复调巴赫——精湛对位无限魅力 1.初步感受复调特征 通过一首特别的歌曲《See You Again、Sugar、Love Me Like You Do》 初步感受复调音乐特征。 思考:这首歌是怎样把这三首歌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2.复调音乐定义(略)

西方音乐鉴赏 巴赫

《走进西方音乐》通选课期末论文 浅析巴赫及其音乐 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08级2班 学生姓名:王紫薇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0年6月9日

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公认的现代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然而对待音乐他永远是那样勤勤恳恳严肃认真,宛如一个音符世界里的劳作的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求太大的收获,只求温饱则已。巴赫的伟大恰恰就在于此... ... 巴赫的音乐创作源于巴洛克音乐中路德教派传统意义上的对“音”的感受性。我们也应该从此去探寻巴赫的音乐风格所在。音的感受是上主所言话语的回响。上主的话语会使肉体产生强烈的感受,并触及内心深处的所欲所求... ... 关键词:巴赫,宗教,巴洛克音乐 巴赫是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公认的现代西方音乐之父。 巴洛克指17世纪初叶~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欧洲音乐文化。巴洛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baroque”,原意指珍珠的怪异的、不规则的形状。在18世纪中叶巴洛克一词已在欧洲的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被使用。开始主要指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而言。它含有贬意,认为那种热烈、华丽、装饰性光怪陆离的风格,对于追求古代艺术的质朴、静穆、严谨的文艺复兴艺术来说,是一种退化和堕落。巴洛克的这种含义被引入当时的音乐批评中来,一直延续到19世纪。19世纪末德国艺术史家H.韦尔夫林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所谓巴洛克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潮流给予肯定的评价。此后,德国音乐学家 C.萨克斯将韦尔夫林的论点运用到音乐史学中来,将这个时期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在风格上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巴罗克这个概念来概括这个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个提法得到许多音乐史家们的承认,巴洛克音乐作为音乐史中一个特定的风格时期被确定下来。 经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巴洛克音乐到巴赫、亨德尔逝世的18世纪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同时也是它衰落的起点。 1685年3月21日,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爱森那赫市的一个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 与另一位巴罗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亨德乐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他们都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 相比之下,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