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

河北省对外贸易分析

一、河北省简介

河北省是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现辖11地级市、22县级市、108县、6自治县。6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邯郸,保定,承德,山海关,正定是河北五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省经济发展的总概况

全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保定的新能源产业积聚区——中国电谷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保定汽车工业占全省90%以上,产销规模已经接近每年70万辆,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外贸发展迅速,外贸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石家庄、保定、唐山是位居出口前三位,保定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占到全省57%。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环渤海海域,沿岸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组成的港口群,对外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年来,河北的对外贸易贸易虽然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进出口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尤其是与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相比,则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它本身作为经济

大省、沿海开放大省以及环渤海腹地的地位很不相称。

三、河北省对外贸易演变进程

根据河北省的历年统计数据可知,河北省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河北省近三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七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河北省对外贸易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规模较小。1978年,河

北省外贸总额仅为2.9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77亿美元,进口额0.22

亿美元。1984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一系列

如“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省级外贸自主权”。1985年,河北省

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4.16亿美元,与1978

年相比,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3.73倍,平均年增长27.38%。1988

年起,全国推行外贸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河北省各方面

的积极性。到1991年,河北省外贸总额发展到了24.06亿美元,其中

出口额20.21亿美元,进口总额3.85亿美元。

第二阶段:1993-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外贸易的绝对数额比前一段有很大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也逐步上升。1997年受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对外贸易总值比上年下降了2.02%,经过短

暂调整之后,1998年河北省外贸再次实现了正增长。到2000年,河

北省外贸总值达到了52.35亿美元,比1992年提高了1.13倍,出口

贸易额增长了90%,进口贸易额提高了1.97倍。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平稳发展阶段),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河北省的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速度更快,对外贸易规

模进一步扩大。相对于前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进入了平稳发

展阶段,对外贸易增长率虽有波折但基本呈增长发展态势。2004年,

河北省对外贸易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贸易总额达到了135.2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了50.64%,达历年外贸增长速度最高值。至此,河北省对

外贸易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三十多年来河北省对外贸易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从1978年的对外贸易总额占GDP比重1.09%发展到2010年的17%,河北省对外贸易实现了大幅度的飞跃和提升。

四、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方式结构

一般贸易绝对主导,加工贸易发展缓慢

近些年来,河北省对外贸易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据主导位置,基本维持在80%左右;加工贸易增长缓慢,发展严重不足;在加工贸易内部,进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来料加工贸易比重;其他形式的贸易绝对数偏低,占对外贸易总体的比重较小,在贸易总体中微乎其微。这可能是由于河北省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资源型产品上,高附加值产品表现不突出,

商品的生产要素内涵非常匮乏,针对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缺乏,意味着河北省的廉价劳动力和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作用。

据中国河北商务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一般贸易占河北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3.9%,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加工贸易进出口比2011年增长了46.6%,占河北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4%。

(二)所有制结构

国有、外资和私营三足鼎力。

由于实施了外贸主体多元化战略,近年来河北省出口企业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实施,“十五”期间河北省私营企业年均增速达到114.3%,外商投资企业增速达27.8%,分别快于全省平均增速90.2个和3.7个百分点。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85093亿美元,占河北省进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3.62%、41.74%和34.45%,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外资和私营三种类型为主导的出口主体格局。

(三)市场结构

高度集中于亚、欧、美三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对外贸易伙伴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欧、美三大地区。近年来,河北省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基本维持在47%左右,而欧洲和北美洲所占比重分别为30%和12%左右,三个市场的总和占全省出口90%以上。2003年河北省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6.79%、32.46%和13.06%,合计占全省出口的92.31%。

2009年,三个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40.19%、31.45%和14.55%,合计占86.19%,亚洲市场略有下降,欧洲和北美洲市场所占份额相比上年有所提升。2012年,河北省进出口局前十位的国家(地区)是: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联邦、意大利、荷兰,依然以亚、欧、美三大市场为主导。

2003-2006年河北省货物出口市场结构表(单位:亿美元,%)

(四)商品结构

中低端产品占主导,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速。

从近年来河北省出口产品情况来看,中端产品例如汽车零件、陶瓷卫生设备、玻璃制品等所占比重较大,在出口商品总额中占主导地位,而如服装、纺织纱线织物、煤、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易受国家政策影响波动,发展不够稳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据石家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按商品领域分类,近年来河北省高新技术进出

口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光电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两类占进口总额比重一直较大,说明河北省的相关产业处于技术累积期。进口商品结构方面,产品类别基本稳定,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持续下降,制成品比重持续上升,这也说明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五、河北省贸易方式现状

(一)加工贸易

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河北省的加工贸易发展缓慢,河北省加工贸易总额由2000年的9.9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5.69亿美元,其中2000-2006年河北省加工贸易年增长速度连续7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7年河北省加工贸易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加工贸易年增长速度达到4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情况为:

1.河北省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进料加工出口为20.64亿美元,占总加工贸易出口额的88.3%,同比增长35.7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2.河北省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出口占主体,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15.79%亿美元,占总加工贸易出口额的67.5%,同比增长56.9%。

3.河北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和唐山五市。2007年这五个城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82.97%。

4.河北省加工贸易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其中对美国、欧盟、韩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2003-2006年河北省货物进出口贸易方式表(单位:亿美元,%)

(二)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到2005年河北省的一般贸易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占到总出口额的6.6%。

(三)服务贸易

作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居全国第十位贸易大省的河北省,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很弱。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总体规模较小、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合理即传统服务贸易占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足、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结构也不尽合理等问题,这与河北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偏小、水平偏低、服务业结构不合理及政府和外商的投资取向存在偏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吸引外资项目数、项目总投资及

签订合同外资总额方面都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河北省的投资取向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河北省服务贸易输出及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不利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从国家政策方面看,国家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因此,外商投资更倾向于交通运输仓储、住宿餐饮等进入门槛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项目,在现有的服务业项目中,河北省只有旅游、运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为数不多的传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而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如教育、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外商投资额较少,造成新型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而这正是造成河北省贸易服务总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外资在河北省服务业内部的投资倾向做进一步的引导和优化势在必行。

(四)农产品贸易

自2002年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以后,我省农产品年出口总量较2001年之前有了明显增长,出口总量居我国出口省份中第十七位名。从2002年的4.91亿美元到2009年的9.07亿美元,我省农产品年平均增长率为11.00%,但自2002河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率达到22.4%以后,2003年至2006年之间年增长率逐年下降,2007年有所回升,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走势复滑落,但三年农产品连续出口额徘徊在10.0亿美元左右,2009年出口额最高为10.2亿美元。

河北省农产品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偏小,从2002年到2009年的比重依次为10.5%,8.9%,6.7%,6.3%,5.7%,4.2%,7.3%,平均比重为6.89%。2002年至2008年,农产品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样河北省农产品每年出口总

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比重小,2002年至2009年之间年平均比重约为2.6%左右,均未超过3%。

河北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海产品,肠衣,干豆类,食用油,山羊绒,植物榨油后产品等传统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其中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海产品,肠衣继续保持优势,年增长幅度较大,其他几类农产品年出口比例均有所下降。但2008年1至7月,我省水果、坚果出口4246万美元,肠衣出口为3878万美元,肉及杂碎制品出口为2740万美元,豆粕出口1988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1%,3.8%,48.3%和54.8%。

(五)整体

从对外贸易整体来看,河北省二十年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1.7倍,年均增长18.87%,而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1.5倍,年均增长20.48%,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贸依存度来看,河北省二十年的外贸依存度最低时只有8.2%,最高时也只有16.2%,虽然自加入WTO以来河北省外贸依存度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若只从外贸依存度的指标来看,河北省开放程度很低,与沿海开放省份的地位很不相称。从贸易方式来看,河北省一般贸易占到80%以上,而加工贸易比重小于2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加工贸易比重约50%。从经济总量与进出口总额关系来看,河北省地区产值二十年增长了19.7倍,进出口额增长了31.7倍,而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7倍,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1.5倍,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与全国的情况明显不一致。

六、对外贸易存在问题

(一)外贸规模持续快速增加,但出口基数低,规模小

1978-1993年,河北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是下降的,1993年以后,河北省的对外贸易也有了快速的发展(见图1)2006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185.3亿美元,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28.4亿美元;进出口总值比重与出口比重与1993年以来相比进一步减小,说明尽管河北省经济总量的增速比国家总体水平快,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是落后于国家整体水平。1993-2006年河北省对外贸易平均增长率为17.47%,而全国则为18.91%。

(二)外贸依存度有所提高,但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和外贸发达省市1997年以来,河北省的外贸依存度呈稳定增长趋势,却一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河北省外贸依存度仅为12.69%,而同期全国却高达67.04%。2006年广东省外贸依存度161.9%,上海为176.2%,虽然河北省的经济总量高于北京、上海等省市,但其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这些外贸发达省市与国家平均水平。(如图2)

(三)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1978年河北省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30%,高科技产品几乎为零。1992年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品为主的转变,1993年河北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54.21%,此后逐步提高,2006年全省外贸出口在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强力带动下,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提高到85%,而且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内部结构也逐步升级,高附加值、高科技类产品在制成品中的份额不断上升。2006年,机电产品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商品,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1993年以来,河北省的进口贸易中初级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根据重叠需求理论,这反映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贸易方式单一,加工贸易、技术贸易发展缓慢

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迅猛发展,有效的拉动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已经成

为先进省市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成为全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我省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中,加工贸易比重不足20%,远远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另外,技术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是外贸出口中的薄弱环节。就出口来看,在1993~2006年这段时期内,出口中一般贸易所占比重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七、提升河北省贸易水平的政策建议

1.区位优势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利用沿海(环渤海)、靠港(京唐港,天津港,黄骅港)、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以唐山市、廊坊市为着力点,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在区域合作中寻找机会,以东部沿海为核心,率先建成出口产业带,形成对外贸易的龙头以带动我省经济的发展。

2.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大力扶持民营出口企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基本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种类涵盖了全省大部分出口商品与产业,它的发展壮大不但可以实现保护民族工业,同时可以促进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与合作,为全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性循环的环境。因此,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切实落实鼓励机电及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鼓励汽车、太阳能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出口。加快钢铁及医药等相关产品的优化升级,进行合理的产品结构及产业地区整合,以高品质驰名国际市场,真正打造钢铁强盛和医药基地。

3.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高科技人才。拉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不仅有劳动力数量,还有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水平低,不利于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整个经济的增长。据此,全省应该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和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4.推进科技兴贸战略。利用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贸易结构,重点改善出口结构,提高外贸水平,并以此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兼顾并重,加大科技经费支出,加快产品的研发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此带动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培养出口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积极扶持“长城”、“中兴”等。

八、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发展战略计划

作为外贸转型升级推进计划的组成部分,河北今后将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特别是推动文化、技术、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力争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0%,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突破3亿美元。

2013年河北服务进出口额完成64.1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其中,服务出口29.4亿美元,同比增长61.7%,服务进口3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今年,河北将进一步推进新型服务出口,加快发展服务外包,重点建设8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20个服务外包产业基地、20个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搭建服务外包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云服务公共平台和融资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参加京交会、港交会、软交会等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洽谈交易活动。自主创新企业,引导它们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河北还将加快建设出口基地。积极争取国家行业商协会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出口基地升级为国家级。加强对出口基地整体宣传、整体推介,打造独具特色的出口区域品牌。支持出口基地建设

公共服务平台,抱团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形成扩大出口的整体优势。

实施出口品牌培育计划。建立出口品牌评价、推广和保护体系,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及成套设备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出口认证和宣传推广,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借鉴沿海先进省市成功经验,评定一批“河北省重点培育的出口品牌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借助广交会、华交会、亚欧博览会、北京汽博会和深圳高交会等展会扩大出口成交,力争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筛选20个境外知名展会和100个专业展会,及时向企业发布展会信息,搞好协调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展。推动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实施出口渠道拓展工程。制定河北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出口,发展新型交易模式。增强白沟箱包、安国中药、辛集国际皮革城等特色交易市场的外贸功能,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内外贸结合专业市场。鼓励企业在具有较强辐射效应的俄罗斯、南非、中东等重点市场建立海外展销平台,支持机电、新能源、卫生陶瓷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在海外设立自主营销和服务网络。

积极扩大进口。用好国家进口促进政策,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有利于转型升级的产品进口。增加河北产业发展需要的铁矿石、精品钢、煤炭、农产品等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

强化企业帮扶。逐一走访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企业,着力解决企业扩大进出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政策实务免费培训和政策资金扶

持,力争出口零突破企业突破1000家。健全贸易摩擦应对、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指导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重点产业安全。

小组成员:姚闪闪(111333070704)、毛明(111333070701)、

容建芳(111333070721)、周玲燕(111333070747)、

彭田华(111333070722)、吴伟月(111333070129)、

盘欢(111333070717)、唐立华(111333070724)、

梁琨宗(111333070340)、梁璐琦(111333070835)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以宁波富达企业为例 摘要:浙江对外贸易的增长的“奇迹”具有结构特征,它是特有的浙江模式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利用自身独特的条件,积极发展外贸,与江苏、广东、上海并称四大出口省份,在全国的总贸易额中贡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现从外贸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这几方面并结合富达企业的调查分析所得,全面阐述浙江外贸的演化过程,并且不断改善,期翼外贸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好,激发贸易潜力。 关键字:浙江外贸;现状;民营企业;出口 1 引言 正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潮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庞大的外贸团体即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浙江外贸在过去几年总外贸出口中总额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其自身的缺陷已经慢慢地显露,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不仅如此,强烈的外部条件也在不断撞击浙江的外贸结构,在这动荡又稳定的经济时代,浙江外贸能够与时俱进、凭借自身的努力奋发进取吗? 2 总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尤其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贸易总额达到了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其中出口亿美元。在这一年中,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上升至2002年的%,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在这样强劲的贸易环境下,浙江外贸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大省。截至2010年年末,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

长%;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 ,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提高到%。 表2010年浙江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3 浙江省外贸出口现状 以民营企业为主力军 浙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外贸发展之路:积极推进主体、商品结构、市场和贸易方式的“四个多元化”。浙江抓住了入世机遇,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做大了外贸出口,仅用了8年浙江外贸出口从百亿跃上千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使外贸出口跃上千亿美元平台,标志着浙江外贸发展从数量型快速扩张进入了集约型增长的新阶段。同时,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家逐步开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出口经营权,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贸易突飞猛进。2003年,号称“蚂蚁雄兵”的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首度超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浙江外贸最主要的力量。入世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连续数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突破300亿美元,2006年达到亿美元,全省民营企业出口比重达%,比入世前的2001年提高了21%。 以宁波富达电器公司为例,这是一家宁波地区典型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亿元,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吸尘器专业厂家之一。本公司年产吸尘器300万台,高速电机500万台,其他各类小家电200万台。产品畅销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外销比例高达95%以上。主要产品均通过了CCC、欧共体GS、CE、EMC、美国UL等安全认证,是国家外经贸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企业,浙江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也是宁波市优秀的“外向型发展企业”之一。像这样的主导了浙江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可谓数不胜数。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是经济学中争议颇多的议题之一。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对经济增长方面。 一、实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概说 在经验实证方面,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众多经济学者的关注,相关文献极多。我们这里仅从方法和结果两个方面作一个大略区分: 1. 实证方法 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贸易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主要是探讨出口是否促进经济增长,大多采用建立在H-O理论基础上的贸易模型进行分析,论证贸易为各国带来的贸易利益,其中既有多国比较研究,也有单个国家的经验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相关研究的焦点转向了注重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上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构建一些包含政策变量的贸易开放程度指标,取代或补充传统上采用贸易依存度的做法,如利默(E. Leamer, 1988)的开放指数、安德森和尼律(J. Anderson and P. Neary, 1994)的贸易限制指数等。二是尝试将一些反映贸易政策的变量或开放程度指标放进贸易模型当中,探讨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爱德华兹(S. Edwards, 1998)、帕吉克(L. Patrick, 1998)等人的研究是这种研究方法的代表。 此外,学者们对贸易模型构建、指标选取和回归方法与技巧也作了许多改进,如运用协整分析来研究贸易与增长的关系,依然有许多支持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2. 实证结果 早期关于贸易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的研究,大多研究得出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在这些研究当中,颇具影响的、以各种方法得到的实证结果可见于如鲍德温(R. Baldwin 1963)、基辛(D. Keesing 1974)、米切里(M. Michaely 1977)、克鲁尔格(A. Krueger 1978, 1980)、巴拉萨(B. Balassa 1978,1982)、费德(G. Feder 1983,1985)、邹(P. Chow 1987)、雷安(R. Ram 1987) 和爱德华兹(S. Edwards 1993)等人的著述。弗兰克尔和罗默(Frankel and Romer, 1999)认为贸易与收入之间有积极的相关关系。 但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认为,并不能得出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如纳克斯(R. Nurkse 1961)、普雷维什(A. Prebisch 1962)、辛格(H. Singer 1964)等较早的研究。晚一些的有庄格与马歇尔(W. Jung and P. Marshall 1985),他们根据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格朗爵式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得到的结果认为,过去大量文献所肯定的关于出口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 Grossman and E. Helpman 1990, 1991)等人的内生经济增长分析的结论之一是,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并非必定有一种相互促进关系。罗吉格斯和罗吉克(F. Rodríguez and D. Rodrik 2000)在考察了一些主要的相关研究后认为,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证据不足。 二、实证研究的发展阶段 1. 实证研究的起始阶段 有关贸易促进增长的实证分析在60年代以前主要是收集一些典型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研究。从60年代末开始,以埃默里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展开对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课题的研究。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29740.0亿美元,增长了144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

目录 一、理论研究综述 (3) 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 (一)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4)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 (5) (三)对外贸易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 (6) 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全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建议 (8) (一)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 (8) (二)推动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 (9) (三)实施科教兴贸,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 (10) (四)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13)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迅速发展,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 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4.7%。这一对外贸易的增速已远远高于 GDP增速,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历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贸易理论,上个世纪30年代Roertson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随后凯恩斯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Quah和 Rauch(1997)在生增长模型的框架论述了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该国通过有效利用动态规模经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的更快增长。 Balassa(1978,1984)、Feder(1981)、Moschos(1989)、Sachs Warner(1995)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Feder(1983)认为出口产业会通过各种因素对非出口产业产生正外部性,Helpman和 Krugman(1985)也指出出口扩可以产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资料讲解

河北省对外贸易分析 一、河北省简介 河北省是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现辖11地级市、22县级市、108县、6自治县。6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邯郸,保定,承德,山海关,正定是河北五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省经济发展的总概况 全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保定的新能源产业积聚区——中国电谷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保定汽车工业占全省90%以上,产销规模已经接近每年70万辆,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外贸发展迅速,外贸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石家庄、保定、唐山是位居出口前三位,保定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占到全省57%。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环渤海海域,沿岸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组成的港口群,对外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年来,河北的对外贸易贸易虽然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进出口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尤其是与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相比,则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它本身作为经济大省、沿海开放大省以及环渤海腹地的地位很不相称。 三、河北省对外贸易演变进程 根据河北省的历年统计数据可知,河北省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河北省近三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七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河北省对外贸易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规模较小。1978年,河北 省外贸总额仅为2.9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77亿美元,进口额0.22 亿美元。1984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一系列 如“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省级外贸自主权”。1985年,河北省 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4.16亿美元,与1978

【精品】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贸易竞争力国际上的理论研究,对对外贸易竞争力做了理论阐述,然后从各个方面对浙江省外贸状况进行观察,得出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而后利用数据和模型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

ZHEJIANGFOREIGNTRADEAND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theoreticalresearchon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 fforeigntrade,thetheory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andthenobservedfromvariousaspectsofZhe jiangforeigntradesitua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foreigntradeinZhejiangProvinc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 agesofthedataandmodelanalysisofforeigntradeco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andbasedonthis,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furtherenhancetheforeigntradeco mpetitivenessofZhejiangprovince。 KEYWORDS:Zhejiang;foreigntrade;Competitive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显着。自16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自由贸易产生分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这一观点后,掀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热潮。本文对国际贸易理论、增长理论、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图在浩瀚的文献中找出主流的声音。 一、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着。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着重于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上。 (―)国际贸易视角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

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书中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成本没有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经济利益: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李嘉图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与H-O理论推断相反的“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新篇章。约翰.穆勒首先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促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此阶段主要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提出“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出口较为单一且大量的开放型发展中国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与翻译人才需求状况研究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与翻译人才需求状况研究[摘要]随着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既能熟练掌握外语又懂技 术的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河北省翻译人才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从对河北省的翻译机构及人员构成的调查入手,分析了翻译机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翻译人才;外语教学 1 河北省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 1.1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河北省既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全国十大对外贸易省份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十名的位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北省已初步形成了外贸、外资、外经并举的开放格局,外经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我省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一是抓好国内各类交易会、洽谈会的贸展和成交。二是加大出国(境)推销力度。我省企业分别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墨尔本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河北省(荷兰)经济贸易洽谈会、非洲携样巡回展、迪拜展销会、印度(中国)工程和商品展销会等。三是支持和帮助各类企业在海外设立贸易网点,营造销售和服务网络。四是指导企业打进国际深层次营销网络,部分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向国际大型商业连锁企业供货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狠抓外经贸新的增长点。深入实施“大经贸战略”,进一步壮大外经贸主体。继续全力为各类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审核报批和办理登记备案外经贸经营权。 1.2 高层次翻译人才的短缺 近日,国家外文局培训中心主任王欣透露,目前我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而此行业的保守需求值约50万人,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随着河北省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熟练掌握外语又懂技术的翻译人才的参与和合作。然而,省外事办表示,河北省外语翻译人才一直青黄不接,口语普遍弱于书面,小语种普遍弱于大语种。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小语种领域,翻译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在我省招商活动日益频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成为我省发展对外贸易的瓶颈。 近几年来,河北省招商活动频繁,许多跨国企业瞄准河北,不少国外科研机构、企业在河北设立办事处,但翻译人才在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却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中国人才网录入个人资料的河北高校外语人才共有823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中文摘要:一国对外贸易能否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直是经济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改茧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同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外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究竟是如何呢?本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理论研究和 实证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万法,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了 经济增长的结论。同时,文章还针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结合 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多人开来已经是个毋庸置疑的真理了。的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与经济增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1亿元猛增至104790.6亿元,增长了约28.9倍,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4.6%。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379元猛增至8184元,增长了约2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同期,由于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1978年,贸易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8%;到了2002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49.0%,提高了约五倍。这些数值反映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的形式与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初的机械产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升级为改革开放初的加工贸易也补偿贸易为主再到新世纪以来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贸易形式。可以说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引领者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依据。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相关的统计数字。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重点理论依据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与结构决定的。可见,交换就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由生产直接决定。”从本质意义上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和影响,一直他们被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动态生产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问题的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是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国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比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的本国需要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大为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并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转移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化倾向,促使经济增长。以上是近代几位经济学家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几种论证。分别站在生产与交换;生产力提高与剩余产品出口;资本积累与边际成本的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而现代的一些经济学家则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罗伯逊的发动机命题也纷争。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额度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的带动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d h 罗伯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20世纪50年代,r 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他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①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他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②出口的增长趋向于使有关国家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的领域,即他们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劳

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进一步扩大,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到位,加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还在发展,如能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对外贸易的摩擦,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是,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货物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上升。贸易主要对象和贸易差额对象变化不大,但对日本却从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中国贸易的十大对象顺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盛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其中,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能否顺利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入乡贫富差距。农业谈判能够有效地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的扭曲现象,有力地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欧美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农产品品质来看。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将由以前高补贴下的价格转向以品质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然而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却因其成本和管理流通费用的增加而上涨。从总体上讲,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价也随之快速增长。据匡算,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水平已经高于国际平均价格的二至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部分是质量低劣、档次偏低、高附加值少的初级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来源于价格优势,而其价格优势又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上,面对发达国家优质廉价的农产品,中国的优势农产品如果不及时增加科技含量,迟早将被国际市场所淘汰。 目前,美国和欧盟对削减工业产品关税均表示支持。建议提出削减发展中成员七大领域的主要出口产品关税,其中包括目前关税普遍较高的服装、鞋、纺织品,皮革制品等,对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来说还是有利的。但对于贸易方面的摩擦仍需通过谈判,协商。工业产品关税委员会希望这些要点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对此展开具有建设意义的讨论以使市场准入委员会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谈判模式上取得一致。同时,还希望在讨论上述内容时,各成员能够遵守世贸组织协议并从维护基于市场开放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出发发表各自的观点。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贸易增长点。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

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许多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是否还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制造能否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前进成为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较多的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前景: 1.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阐述当前形势下浙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在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收到的成效。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贸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particularly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in 2001, it opened a new chapter. but subsequently trade disputes comes, trade barriers has always troubled us.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makes a lot of troubl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it has became a great issue whether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still competitive 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hether made in china ca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China's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from the two main aspects 1.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alysis the major problems in foreign trade, the effect to the enterprises, corporate responses and the results. 2.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eign trade. 3.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 measures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通过对消费、投资、出口的影响带动着经济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对于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来说,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有效地利用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和机会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同期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几年也保持在4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而易见,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产生“外溢效应”。因为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使贸易参与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都得到提高,使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人力资本的资源能够逐级传递和扩散到落后国家,从而产生“外溢效应”。国际贸易的新原则应当从“比较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向“技术或人力资本优势”转变,要强调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新要素的扩散性。在新增长理论看来,国际贸易不再是一方受益而一方受损的“零和博弈”,而是双方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从世界上总体资源的使用效率来看,北方向南方的技术转让并不是一件坏事,生产从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落后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实现“赶超效应”。不过,技术不可能自发地从富国向穷国转移,而是有赖于提高跨国公司的作用,以及落后国家对技术转移的反应。 技术与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完善和发展了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它通过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问题的深入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它指出,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技术变化的结果。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顺应了战后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高度化的趋势,阐明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Lueas,1988)应用人力资本来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率、社会平均的和私人的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边际产出率正相关,与时间贴现率负相关。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使之内生化。从此,人力资本因素在西方主流派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此模型由两个模式组成,一是两时期模式,二是两商品模式。其中两商品模式被用来对两个厂商或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进行比较,它假定有两个国家或两个企业同时生产两种商品,并给出了各自的人力资本水平及其比较的公式。利用这个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测度不同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率的高低,从而测度其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结果证明,人力资本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它的收入增长率也越高。正是由于各国在人力资本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在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差异。 关于资本倒流问题。发达国家的富余资本在 20世纪60、70年代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流动。资本倒流现象引起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界的高度注意,并对此进行了研究。《资本为什么不从富国流向穷国》(Lucas,1989)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人力资本差异,人力资本的外部收益不一,资本市场的不同及政治风险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智力投资是增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生产比实物资本的生产更重要。“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很有启发意义。它说明,

河北省对外贸易状况

省对外贸易分析 一、省简介 省是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地处华北、渤海之滨,现辖11地级市、22县级市、108县、6自治县。6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有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山海关,正定是五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省经济发展的总概况 全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的新能源产业积聚区——中国电谷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占全省90%以上,产销规模已经接近每年70万辆,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外贸发展迅速,外贸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是位居出口前三位,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占到全省57%。 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环渤海海域,沿岸有天津港、港、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组成的港口群,对外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年来,的对外贸易贸易虽然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进出口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尤其是与、、、等沿海省市相比,则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它本身作为经济大省、沿海开放大省以及环渤海腹地的地位很不相称。 三、省对外贸易演变进程 根据省的历年统计数据可知,省对外贸易出口总量、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省近三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七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省对外贸易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规模较小。1978年,省外贸总 额仅为2.9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77亿美元,进口额0.22亿美元。 1984年,我国对外贸易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一系列如“政企 分开”、“进一步扩大省级外贸自主权”。1985年,省对外贸易总额 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4.16亿美元,与1978年相比,进出 口贸易总额增长了3.73倍,平均年增长27.38%。1988年起,全国推 行外贸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省各方面的积极性。到1991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

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与问题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及工作安排 二、调研时间及对象 2012年5月25日我们以外出考察的形式对浙江外贸公司进行了考察,也分析了一下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懂得了很多。 三、调研目的及意义 这次调研为我们国际贸易与实务专业的同学今后的就业求职提供方便,也让我们明确了就业的方向,能够从中看出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工作的环境和发展前景,让我们知道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更有信心,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四、调研发现及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也知道浙江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浙江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特点 总的来说,从一般贸易来看,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最快。从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来看,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其比重均在70%以上。2007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达到993.8亿美元,占浙江出口比重的7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低,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相对而言,加

工贸易一直以来是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弱项,占全省的对外贸易的比重一度低于20%近几年,由于浙江省积极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增速加快,占比也有所提咼。 (二)当前外贸发展的新特点 1、进出贸易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对称 浙江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出现 严重不对称,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严重偏低。1997年-------- 2001年间,浙 江服务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直到2001年其整体的进出口 额为91253万美元,而同期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则达到了328亿美元, 服务贸易的贸易额仅相当于货物贸易的2.8%。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实力昭示着其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从国内 来讲,浙江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也只有0.5% 一2%之间,与其货物贸易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是无法比拟的,与其他省份的服务贸易出口也是无法比拟的。根据对浙江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的测算,大多数年份Tc指数为负值。 2、一般贸易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 3、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出口跃居对外贸易主力。 4、传统出口市场进一步巩固,新兴市场逐步开拓。 5、出口增长实现了以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 (三)浙江对外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的结构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导读:国际贸易水平_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国际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对策探讨,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FDI与国际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1 从国民财富实质谈网络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4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测度及方式创新 6 国际贸易水平_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 8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30 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探究_37 国际贸易_外国直接投资_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差距 4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对策探讨_ 48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分析_基于政府视角的考察 50 国际贸易对污染_收入关系的影响研_省略_跨国家SO_2排放的面板数据分析 56 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商务英语应用分析 64 国际贸易结构分析_贸易品的技术分布 66 国际贸易水平_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 77 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99 国际贸易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及其贡献的计量研究 101 二、发展篇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08 国际贸易中涉外贴牌生产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110 环境保护_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之路 118 基于产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26 基于回归分析的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影响研究_129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趋势131 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对策_ 138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评述 140 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_ 146 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148 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_基于我国行业数据的分析 151 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 157 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阐释及经验证据 163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综述171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国际贸易政策内生性理论分析 175

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实现了诸多进步,其对于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和解读,解析对外贸易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绪论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好帮助我们国经济也跟着迅猛的腾飞。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好的时期,不管是经济发展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对外贸易所间接带动的利益链条,也帮助我国实现了各方面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说,对外贸易经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发展大趋势下,我国已经从单纯的进出口关系发展到了更多种类的交流关系,过去从商品进出口的单纯输出或者输入,已经实现了各种经济交流活动,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通过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交流,这是人类实现共同进步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 我国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需要进一步认清关于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且作为主要的战略方式将一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目前我国必须做好多方面对外贸易的交流,实现扩大规模和获得更多效益。这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国际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不仅是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在某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体现。不论是地区性质还是全球性质,经济一体化都是一种的必然方向,在这种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方向下,我国的首要目的就是利用一体化进程帮助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