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地规划

营地规划

营地规划
营地规划

2、修编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功能定位

第一、指导思想:

在原规划用地范围内,选择“环境优美安全、交通保障便利、交互干扰较少、管理维护便捷、场地相对独立”的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区域,改造建设一处汽车自驾游营地,完善自驾车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交通解说系统和营地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设计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

使七贤庄生态旅游观光园的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发展相协调,把环境保护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高度;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国策和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这是本规划的重要原则。

(2)强调地域人文景观的人本性原则

重视地域性资源的系统性把握,打造全局视角下的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将本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资源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优势,搞好重点景区的景观布局规划,以文化特色促进旅游业升级跨越式发展。

(3)突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市场性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旅游营地精品”发展战略,加强龙头产品、拳头产品的开发,与周边旅游景区实现互补、配套、链接,形成竞争力强、特色鲜明、高层次的产业链,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

(4)完善服务管理系统的科技性原则

加入“全国汽车自驾游服务网络”系统,促进景区服务技术、管理水平的“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第三、功能定位:

在原规划方案基础上,着重调整了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功能分区等部分规划,修改主要内容如下:

(1)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a.先导市场(一级市场)(略);

b.发展市场(二级市场):

本区发展市场指南太行山周边城市群一个半小时都市圈城市,包括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新乡、济源、晋城、长治等地市等城市。随

着七贤庄景区的深入开发,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景区已经成为健康休闲与文化体验度假的旅游热点,吸引南太行山周边城市群一小时都市圈城市客源市场,建设汽车自驾游营地(新增)、国内游客传统文化休闲体验、高端文化论坛、艺术交流、讲学、培训,文化艺术产品推广、展示、交易。

c.拓展市场(三级市场)(略)。

(2)旅游产品定位:

a.官罐养生厨艺;

b.理疗康复保健;

c.义山书画院;

d.沁园春游园;

e.篝火联欢晚会;(新增)

f.沙滩球场;(新增)

g.儿童游乐区;(新增)

h.垂钓区;(新增)

i.自助烧烤;(新增)

j.房车、木屋、帐篷露营;(新增)

k.竹雕、砖雕文化产品的开发;

l.家庭休闲度假及文化纪事产品的开发;

m.文化艺术品交易;

n.植物科普培训、农业科研生产等。

(3)功能分区:

a.生态休闲度假区:

竹坞休闲度假庄园、钓鱼台理疗康复保健馆、博竹苑官罐养生厨艺馆、鲤鱼湖景区、七贤湖景区、汽车露营地(新

增)。

b.生态涵养保护区(略);

c.文化观光体验区(略);

d.服务保障管理区(略)。

3、修编方案主要增补内容:

第一、位置选择:

经综合评估,将汽车自驾游营地,设在原景区西南角,东临近主入口、南抵区外省级交通干道、北至鲤锦湖畔、西临泉组河东岸的范围内。

第二、营地规模:

通过对原主要停车场、沙滩景区和绿地改造,形成总约50亩(33160平米)用地,可同时满足8辆大中型房车(或部分预留)、120辆自驾车、400人规模的露营生活、休闲娱乐、服务保障的建设需要。

第三、建设项目:

(1)房车营区:

8台房车宿营位,32人规模,占地800平米;设置供水、排污、供电、煤气等设施。

(2)木屋区:

8套房间,建筑面积340平米;建筑风格:北美乡村式;40人规模,占地1160平米;设置供水、排污、供电、煤气等必要的生活设备并配备专用停车场。

(3)自驾车(帐篷)露营区:

80辆停车露营位,240人规模,占地4800平米;设置供水、排污、供电设施。

(4)帐篷露营区:

30个露营位,90人规模,占地600平米;设置供电设施。

(5)租赁(接待)中心:

建筑面积120平米;建筑风格:北美乡村式;设置导游、咨询、商务、电话;租赁(含房车、木屋、帐篷、钓具、自行车等生活设施和休闲设施);办公、库房等服务功能。

(6)综合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1400平米;建筑风格:北美乡村式;包括:a便利店(90平米);b风味餐厅(或快餐,450平米);c酒吧(咖啡、网吧,150平米);d多功能室(电视、棋牌、歌舞、室内活动,600平米);e洗手间(男女分开,12个蹲位,40平米)。

(7)卫生设施区:

建筑面积240平米;建筑风格:北美乡村式;包括:a淋浴间(男女分开,共20个喷头,洗衣槽1个,80平米);b自助洗衣间(含洗衣机10台、烘干器若干、熨衣台,40平米);c卫生间(男女分开,蹲式、坐式兼备,15个蹲位,水龙头20个,计80平米);d垃圾分类桶若干(标签、带盖)。

第四、附属设施:

(1)综合中心广场:

占地1500平米;设有篝火联欢广场、表演舞台、羽毛球等各种球类运动场。

(2)儿童游乐区:

占地800平米;设置充气成堡、滑梯、跷跷板、转马等娱乐设施。

(3)沙滩区:

占地2100平米,日光浴场、沙滩排球场。

(4)垂钓区:

占地800平米,设置钓位、坐具等。

(5)烧烤野炊区:

占地500平米;建筑面积30平米;设置烧烤器具20套、炊事器具10套、洗碗槽1个、热水器1台。

(6)汽车保养维修区:

占地500平米,建筑面积60平米;设置人工冲洗设施、保养设施、维修设施、库房等。

(7)其它附属设施及项目:

如治安消防、医务急救、医疗保健、美容美发、足疗洗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大部分娱乐活动场地等,原景区已有足够配套,不再重复建设。

第五、景观绿化:

(1)出入口、围栏:

设主要、次要和内部出入口各一个,满足营区内外的界限设定、围护功能及营地形象展示需要。

(2)标示系统:

入口醒目处设置营地标志牌、挂牌、品牌、形象造型等(带照明),营地内各功能区及建筑物均设置标志牌、警示牌,内部道路两侧要设置向导牌、警示牌等,清晰、准确,美观、简洁。

(3)照明系统:

主要道路两侧及设置路(地)灯,人行道、辅路、停车场、露营区设置草坪灯,水边设置安全警示照明灯,各建筑物、活动场区设置室外照明,重要构筑物、绿化、小品、水体设置泛光灯。

(4)停车场:

除房车(8台)营地、自驾车(80辆)营地能满足自身停车要求外,另需增加设置50个车位(含5个大车位),占地面积约1600平米;

分为:专用停车场(木屋区)、公共停车场(==帐篷露营区、机动)和内部停车场(后勤管理区)。

(5)绿化系统:

总体绿地率达47.9%,设计大型耐踏草坪2块,计7000平米;汽车营位单独绿地率达50%,绿化率达70%;帐篷露营位单独绿地率达100%,绿化率达70%。

汽车自驾游营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说明:

以上经济指标,参照如下标准、说明制定:

(1)停车数量和土地面积按30辆/1公顷、50辆/1.5公顷、100辆/3公顷、150辆/4公顷计;

(2)自驾车停车营位面积按60平方米/辆,房车停车营位面积按120平方米/辆、帐篷营位面积按20平方米/顶、小车停车位面积按30平方米/辆,大车停车营位面积

按50平方米/辆计;

(3)卫生间马桶数量按20人/个、水龙头数量按20-30人/个、淋浴数量按25人/个的比例配置;

(4)营地内道路宽度标准:双行道6米以上,单行道3-4米;人行道1.5-2米。

(5)绿地率:是指绿化的实际种植面积;绿化率:是指树冠在地面上投下的树荫,以树冠面积计算。

4、原方案与修编方案平面布局比较及效果示意

七贤庄修规平面图(图9)

原局部图(图10)

自驾车营地平面图(图11)

图例说明:

1.园区主入口、

2.营地主入口、

3.营地(园区)次人口、4综合服务中心、5.多功能厅、6.卫生设施、7.设施用房、8.木屋区、9.房车露营区、10.自驾车露营区、

11.帐篷露营区、12.儿童游乐区、13.篝火表演区、

14.烧烤野炊区、15.观演大台阶、16.舞台(露天咖啡座)、17.沙滩日光浴区、18.沙滩排球区、19.垂钓区、

20.大草坪、21.停车场。

营区营地设施示意图(图12)

营区场地环境示意图(图13)

营区基础设施示意图(图14)

营区基础设施示意图(图15)

五、汽车自驾游营地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营地规划要注重市场导向的启示和引导,顺势而为,适度超前,建设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2、营地规划要注重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可能,应充分考虑和满足“风水格局适宜、自然资源优越、人文景观丰富、安全隐患小、生态风险少、发展空间大、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相对独立、管理便捷”等基本要求。

3、营地规划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利用景区或区外周边优势项目和设施,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互补配套,不搞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4、营地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范,在项目开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露营活动过程中汽车产生的废气、废物、噪声,以及游客不负责任的行为引起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严格控制营地建设所造成的地形、地貌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使用再生水灌溉营区绿化;充分利用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无污染能源;加强对露营者环保意识教育,提倡露营者自我环保约束意识。

5、营地规划要注重人性化的细节和设计,充分尊重和保护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的需求和权益;设置无障碍通道、盲道、特殊人群专用卫生间、淋浴间等设施;卫生设施要适度远离露营区,宜控制在15-90米距离内;既要考虑公共空间的可达共享,又要尊重专属空间的私密保护。

6、营地规划要注重安全性的保障和监控,既要做好防风、防火、防电、防水、防污染、防等安全规范措施,又要调整修正可预见的易引发误会、矛盾、争执的设计失误;要建立健全安全保护设施的长效机制;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的设计应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消防器材应按每50个营位配备1个的比例设置;儿童游乐场应远离主要车行干道,保持周边视野开阔,应布置在管理中心直视范围内;露营区、儿童活动区绿化,不得选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漆树、夹竹桃、凤尾兰、构骨等,以免造成直接伤害;在运动场、活动场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果的树木,如杨柳、银杏(雌铢)、悬铃木、构树等,以防诱发身体不适、间接伤害。

7、营地规划要注重地方性的保持和提升,充分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习俗和历史人文景观;坚持绿化品种以乡土化为主,科学论证,大胆引进优良品种,改良、提高、丰富植物的生态多样性、经济性和观赏性;尽量利用场地现有的材料资源,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经济环保、物尽其用、点土成金。

8、营地规划要注重艺术化的品味和升华,要以大景观的理念,统领总体的“空间布局、视觉形态、风格形式、色彩造型、材质肌理、公共艺术、小品标识”等的规划控制;应重点把握“营区入口、围墙、营位、绿化、铺装、灯光、设施、建筑”等节点的艺术化处理方案。

9、营地规划要注重个性化的发挥和创新,对旅游项目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坚持差异化、独特性设计,打造营区新品牌、新模式,塑造、培养营区核心竞争力。

六、汽车自驾游营地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体看来,我国旅游营地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针对休闲娱乐市场,依托所处景区或附近景区经营,规模小,数量少,只提供简单的服务,远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自驾车旅游市场要求,也达不到国际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不断进步深化,国家“拉动内需”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各地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大力扶持,结合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的需要,参照国外汽车旅游营地的发展历程,可以肯定地说我国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将在未来五年内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未来我国汽车自驾游营地建设将会形成如下发展趋势:

1、汽车自驾游营地产品模式将从起步阶段的“经济普及型”为主,过渡到与“标准舒适型”及“豪华定制型”并重的格局;将从“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从“小型自助型”向“大型互动型”、从“大众娱乐型”向“个性定制型”趋势发展,如探险、挑战类、场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活动成最新时尚。

2、汽车自驾游营地的服务和产品将掀起“创新”热流:一是观念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三是产品的创新、四是产业的创新;创新是旅游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旅游业寻求突破和跨越的关键。

3、汽车自驾游基地建设和规模将迅速扩大,并形成“竞争国际化、经营连锁化、服务系统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局面。

4、国内汽车自驾游将在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全面快速发展,在西北、西南地区重点发展并成为全国自驾游的热点、亮点。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籍2013年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之机,拟兴建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全面弘扬优秀的中国园林文化的同时,增强北京市的文化软实力。 园博会选址于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西至鹰山公园西墙,东至永定河新右堤,介于规划梅市路口和射击场路之间),总用地267公顷。区域属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城市段,属于16个重点功能区中永定河濒水休闲区。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古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为北京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支撑。 园林博物馆选址位于园博园主轴西端,作为本届展会亮点之一,规划将其作为独立分区,园博会闭幕后单独运营。 二、上层规划解读 园博园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点、三带、五园”,其中,“一轴”为贯穿园区东西的园博轴,它是全园主要的交通干线和公共休息缓冲区。园博轴以鹰山永定塔为起点,串联园林博物馆、各园林展区、主展馆,以功能性湿地区为终点。两点为园林博物馆和锦绣谷,分别位于园博园东西两端,这2个区将是本届园博会的最大亮点。 园博馆西为规划五园中的森林改造及专类树木园区(即现鹰山森林公园),东为传统展园,北为滨河展园,利用永定河河床作为天然背景,布置展示永定河文化及水文化相关的展陈区域。 园博园选址中心区域的锦绣谷,面积约10公顷,原为建筑垃圾填埋场,号称“永定河大沙坑”,落差高达30米。利用这个大沙坑打造下沉式花木景区锦绣谷,及落差近30米的瀑布跌水景观,化腐朽为神奇。 三、目标定位 博物洽闻,通古达今 建设成为“经典园林、世界水平、中国特色、首都气派”的国家级博物馆,成为践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理念的绿色精品;成为全面展示中华民优秀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一本教科书;成为体现盛世兴园、社会和谐的有力象征。 四、基地解读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区域位置示意图 选址方案

周边道路系统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 一等奖方案:质朴厚重的人性化校园 圈层式结构 该方案将新校区设计成两轴三环双心多组团的圈层式结构。两轴即南北向和东西向景观主轴,三环指校园内的车行主环路及内外两条功能性主步行环路,双心即东西两个景观核心。校园以中央带状绿地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布置公共教学区与二级学院区、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形成以绿为核的圈层式空间格局,并形成教学科研和生活运动两个功能带。 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书院建筑院落。院落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办私密的交流共享场所,也使各个书院式建筑组群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博物馆、纪念塔、南开讲堂、纪念馆、周恩来纪念园等文化建筑,以“珠落玉盘”的方式分布在校园绿地中,突出文化氛围,体现南开精神,使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知。 该方案将运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将新校区打造成为低碳、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系统等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清洁能源系统;采用中水回用、余热回收、雨水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术,并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除利用校园原有水系形成生态湿地与自净系统外,还采用生态墙、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透水铺地等绿色生态的环境设计。 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平面格局还是立面造型,都力求塑造出端庄典雅、厚重朴实的建筑造型和相应的空间特征。中西建筑空间布局的交融,复合多元的国际化建筑风格,高效而人性的建筑空间,灵活开放的交流共享场所,以及适应地区气候、生态节能的立面形式,构筑出一个生态化、人文化、特色化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校园。 南开大学主轴线鸟瞰

汽车露营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汽车露营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 1.1宏观环境1.2基础条件分析1.3项目发展前景 2、市场调查和分析 2.1目标客户与市场需求分析2.2目标客户的日消费指标分析2.3目标客户群的个性分析 3、项目概念 3.1汽车露营营地的概念3.2国外汽车露营地的发展状况3.3汽车露营营地的主要类型 4、项目发展战略与发展策略 4.1发展战略4.2发展策略和区域布局 5、规划原则与运营理念 5.1功能划分应遵循的原则5.2汽车露营营地的运营理念 6、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 6.1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6.2阶段运营目标及方针6.2.2项目运营的战略方针 6.2.3项目战略发展目标 7、单体营地的财务收益和投资分析 7.1营地单体项目的财务分析7.2标准营地建设的周期与进度 引言 在中国,汽车露营营地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但作为汽车工业和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随着人们出游和休闲度假意识的增强,已经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项目背景 1.1宏观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居民的出游方式也在悄然转型,正由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休闲度假是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趋势。 发展休闲度假最关键的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有钱,有支付能力。第二是有闲,既有旅游的时间。 1.2基础条件分析 星罗棋布的交通网络和为之配套的各项设施让人们觉得世界越来越小,出行范围比之前扩大了若干倍。 作为汽车露营营地发展的另一个基础条件的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迅猛异常。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20万辆。据有关专家预计,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350万辆左右。。 1.3项目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出游观念的日渐成熟,人们外出旅游,更渴望身心测底的放松与休闲的生活——或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小住几天,或到度假区修身养性一番,远离城市的喧闹在大自然中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但目前我国旅游产品中非常缺少参与型的专项旅游项目,更缺少度假型旅游产品。 现在,我国每年节假日天数以达到115天,带薪休假制度相继出台,这为度假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度假旅游市场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都市周边的周末短期度假和节假日度假以初期雏形,整体上正在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根据国际通常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3-5年内可望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度假市场,这以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为旅游业创造出旺盛的需求。 根据北京是调查机构调查,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对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展

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地质地貌 民勤县境一部分属于北祁连槽缘凹陷带内,称南(武威)盆地;大部分地域位于阿拉善台隆东南缘,称北(民勤)盆地。总趋势南高北低,四周隆起,中部平缓,呈阶梯状地堑构造。 全县境内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剥蚀残山、湖沼草地、黄土平原、风成沙丘等四类。 (四)河流水文 民勤县境内唯一的地面水资源来源于贯穿武威、民勤两盆地的石羊河。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靠自然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出山后被上游灌区截引,引灌后的余水和洪水及潜入地下的灌溉回归水在中游出露,形成中游的红水河、白塔河、清水河等,于民勤境内先后汇合为石羊河,流入红崖山水库。石羊河径流主要随上游的控制能力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逐年减少,五十年代末期,年径流量为5.88亿立方米,92年为1.4亿立方米。 从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看,民勤属典型的干旱沙漠条件下的平面水文地质类型,地下水源合计补给量为32346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0635万立方米,地表、地下合计可用水资源34135万立方米。 (五)地震区划 根据《甘肃省地震烈度区划图》(50年超越概率10%),民勤县地震烈度划分为7度。 (六)资源概况 民勤县域内已探明金属矿产有铜、铁、镍等,但多因规模小、品位低,不具工业开采价值;而非金属矿产有煤炭、石墨、芒硝、石膏矿。

民勤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资源丰富。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民勤县域现辖五镇十八乡,2003年底县域总人口为307141人,其中城镇居民57090人,占总人口18.6%。 农业生产:民勤地域辽阔,旧有“塞上沃区”之誉。解放以来,经过多年奋战,这里已成为河西商品粮基地之一;众多的粮食作物中,以小麦为大宗,而久负盛名的黄河蜜、白兰瓜、黑瓜子成为经济作物中的拳头产品。2003年农业总产值57007.21万元,粮食总产量161217吨,比上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2678元。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均拥有耕地不断减少;同时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生产过程中重用轻养等问题更加突出。 工业生产:民勤县有一定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以食品、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矿产为主要门类。 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8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62%。工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企业规模小,未形成规模效益。 交通:民勤没有铁路运输、空运和水运,交通运输全靠公路运输。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县道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分支的交通网络,通达全县96% 的乡镇及绝大多数行政村,全县境内共有各类公路518.49公里。公路现状基本能适应交通需要。 第二节红沙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红沙岗矿区位于甘肃民勤县西部,金昌市北侧,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民勤县花儿园乡所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2o26′06"~102o37′48",北

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

# 《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

?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四)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五)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六)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七)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

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八)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 三、规划图纸 (一)供水现状图 (二)水源规划图 (三)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六)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七)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八)分期建设规划图 四、附件 (一)说明书 - 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基础资料汇编

汽车的营地项目策划书(第6稿)

汽车营地项目策划书

引言1.项目背景 1.1宏观环境 1.2基础条件分析 1.3项目发展前景 2.市场调查和分析 2.1目标客户与市场需求分析 2.2目标客户的日消费指标分析 2.3目标客户群的个性分析 3.项目概念 3.1汽车营地的概念 3.2国外汽车营地的发展状况 3.3汽车营地的主要类型 4.项目发展战略与发展策略 4.1发展战略 4.2发展策略和区域布局 5.规划原则与运营理念 5.1功能划分及项目详解 5.1.1功能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5.2 汽车营地的运营理念 5.3运营与管理 6.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 6.1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 6.2阶段运营目标及其方针 6.2.2项目运营的战略方针 6.2.3项目战略发展目标 7.单体营地的财务收益和投资分析 7.1营地单体项目的财务分析 8.汽车营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问题 8.1汽车营地的环保措施 8.2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 附件

引言 在2003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暐称,要加紧落实提 高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份额。国内旅游也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加快旅游新产品的规划和开发、加强城乡居民度假产品建设的同时,鼓励旅游行业经营单位开发国内旅游新产品,探索连锁经营等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在自身结构调整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和都市旅游, 把旅游业纳入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 在中国,汽车营地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事物,作为汽车和高速公路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地发展,随着人们出游和休闲 度假意识的增强,它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 说明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编制说明部分: 1概述 本节主要收集阐述编制专项规划的一些基本资料如城市概况、布局要点、自然条件(人文、气候、水文、地质)等。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目标、编制的年限等 各级相关规划成果(指导本次给水专项规划相关资料的说明) 2.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调查城区现有供水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引出编制规划的必要性。如现状水源、供水设施、供水范围、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等。 水源、水量、水压、水质以及供水系统、供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状资料的收集是重点) 3.城市给水量预测 水量预测中一个重要的是给水量指标(如采用人均、单位建设用地给水量指标)。 本节根据城市性质及规模、工业布局及结构、人口增长等确定不同规划年限用水量指标。结合供水普及率、变化系数、不同控制用地情况等最终确定分区供水规模。 规划成果:不同规划年限水量指标、供水普及率指标、用水规模。 4.城市水资源的规划 水资源规划需对城市的水源水文进行调查论述、、分析原水水质状况(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以及对原水水源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论证不同保证率(90%~97%)时候拟选水源的可供水量及水位。

给水水源规划:含水源选择(单一水源或多水源)、水源保护规划(水源水质恶化措施)、取水设施(含取水形式的比选)以及输水干管的规划(分期限进行规划)。 节水方案(含节水规划:节水措施) 此外在进行核心水厂以及供水管网规划之前应深入调查工业用水自备水源、原水系统的调蓄设施,探讨是否需要进行分质供水(工业原水系统与市政用水分开设置)。 5.水厂的规划 水厂的规划方案(考虑是否分区设置水厂) 主要是水厂厂址、规模及用地控制方案、供水水质、水厂供水压力规划、各水厂之间供需平衡进行方案论证比选。推荐水的净化工艺流程以及处理程度。 6输配水系统的规划 输配水系统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管网系统展开。 干管系统规划首要明确是否应设置中间加压泵站、采用水塔等措施,即分区、分压、设置调节设置。该部分应充分论证。主要包括干管定线、水塔、加压泵房位置规模占地等。 规划成果:整套给水管网系统的布置(含管径、布局、节点水压等)、平差成果、相关图集 7控制性规划 对水质监控、生产监控以及综合监控的要求进行规划。 8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上述规划结论,安排近期建设重点部分。 9工程效益分析与估算 分析规划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规划中近期建设的重点进行估算。 10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 二.规划设计思想设计依据: ①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 ④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

汽车营地盈利模式

一、国外露营地的发展阶段 露营地在发达国家从开始到壮大也是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初始阶段/国家公园发展阶段、二战后复苏阶段、兴旺阶段。 露营这一自由、休闲的旅游方式在国外早已经发展成熟,截止2010年底,美国的房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870万辆,露营地16500处,欧洲633万辆,露营地25,000个。据了解2010年欧洲整个房车露营旅游业收入达到了283.3亿欧元。而在中国房车旅游则刚刚起步,截止2010年年底,全国房车保有量只有5600辆,中国现有露营地不足50个,随着自驾游日渐兴盛、道路交通网络日愈发达,游客及相关机构对露营地新兴旅游方式的需求,专家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露营旅游的一切前期条件,预计3到5年内,露营旅游业将在中国普遍流行并逐渐发展成熟,露营地建设也将飞速发展。 二、休闲度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休闲度假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而露营旅游恰恰是休闲度假产业的突出代表,但中国露营地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发展势头迅猛: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 尽管中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露营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但汽车保有量和自驾旅游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休闲露营地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2、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不可否认,我国现在发展休闲露营旅游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谁来建?怎么建?如何管?”目前国内对休闲露营地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参差不齐。 中西方旅游市场发育水平不同,中国尚未形成专业化旅游服务分工体系。今天的中国露营地建设就像昨天的欧美,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将成为未来中国休闲旅游的主流方式。露营旅游应该是包括房车露营、自驾车露营和背包旅游露营在内的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休闲方式。在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欧洲、美洲、日本、韩国等露营地建设发达国家的特色也各不相同。因此,露营旅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借鉴欧美以及日本和韩国,包括我们的宝岛台湾在经营露营地的一些成功经验,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进行规划。从而通过露营地建设最终实现中国露营旅游产业的发展。 现在全国露营地建设逐渐升温,很多机构都看好露营旅游的巨大前景市场。不过,虽然各地汽车露营地建设热情高涨,且多宣称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但一个盈利的汽车露营地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还是让露营地的建设及经营者无从掌握。要懂得露营地的经营,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旅游资源情况。 三、中国的旅游资源 中国是个缺乏旅游资源、特别是休闲度假资源的国家,人均水平十分低下,度假资源供不应求。在美国,3.5%的土地面积被划设为国家公园,人均拥有国家公园面积即达11.3平方公里/万人。美国的资源优势: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可以分离。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上省级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才约占国土面积的1.89%,人均水平只有0.00013平方公里/万人。 由此看出:中国虽已进入休闲旅游时代,但是与发达国家度假休闲资源上仍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随着节假日的增多,人们出游的机会增加,但人满为患的旅游假期给人们带来的确是身心疲惫,根本谈不到在旅游中的轻松愉悦体验。由于休闲度假设施少,露营地作为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更凸显了其价值及机遇。 四、我们正面临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爆发的历史机遇 露营是指以成熟景区或生态环境优越、人烟稀少区域为载体的,具备完善的非固定服务设施的,自带装备的户外停宿式旅游休闲度假方式。露营作为休闲时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 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的发展将成为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贺胜桥作为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和的交接地带,同时也处于“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省委已将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至、、、黄冈4条城际铁路宣布动工,一个以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此时机,贺胜桥成为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载体能够很好地把和城市圈部的二线城市紧密联系起来,有 利于发挥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城市圈通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 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 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 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3、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 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4、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主要目的 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由于MIS开发项目往往是投资巨大、时限较长,对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冲击较大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要进行总体规划,并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归纳起来,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1)保证信息共享;(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5、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是编制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2)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3)设计系统总体结构;(4)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5)初步进行系统所需编码分析;(6)初步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7)制定系统的安全标准;(8)设计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9)制定系统运行及维护标准;(10)统一协调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6、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的种类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以及基于Web 的网络计算模式或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这几种网络计算模式在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大不相同。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郑州轻工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任务书

1、郑州轻工业学院简介 郑州轻工业学院于1977年建校,原隶属于轻工业部,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文、理、经、管、法相结合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省属重点院校。现校园位于郑州市东风路5号,占地面积520亩,现有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学院现有13个院(系)、体育教学部和艺术教育中心。有14个硕士点,33个本科专业(41 个专业方向),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名。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22届近3万各类专业人才,全院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850人,教授70人,副教授230人。另外,我院有双聘院士1人,特聘知名教授5人。近年来,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设有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试中心。 2、新校区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郑州轻工业学院新校区工程 项目建设目的和性质 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区建设项目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豫”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实现中原崛起的主要步骤;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社会文化事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我院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层次和办学效益,对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项目建设基地位置 郑州轻工业学院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沿枫杨西街和法青街,西依红松路和牵牛路,南临科学大道,东靠须水西路(详见图)。 新校区面积:亩 新校区现状与水文地质资料 该区域主要为耕地果林,有部分村庄,地形较为平坦,局部略有起伏,海拔高度在~米之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用地属黄河一级和二级阶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平均坡度%左右。地面表层为第四系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一般厚15~40米,孔隙结构、微具湿陷性,允许承载力~cm2。 该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历年最高气温43℃,最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年平均降水量为,年平均风

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

第30卷 第3期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Vo.l 30 N o .3 2010年6月 J O URNAL OF SOUT HW E ST F ORESTRY UN I VERSI TY J un.2010 收稿日期:2010-03-30 基金项目:宝鸡 西部生态谷 研发(K332020904)项目资助。 第1作者:吴小青(1984!),女,硕士生。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E m ai:l wxq8451@https://www.doczj.com/doc/4a7476442.html, 。通信作者:弓弼(1963!),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E m ai:l gongb@i s i na .co m 。 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 吴小青,弓 弼,王大芳,曲良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在探讨国内外汽车露营地规划现状与区别,对现有不同地形营地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汽车露营地场地规划主要有均匀发展型、辐射型、主轴线型3种布局模式;根据单个营位停车数量的多少和营位的布置组合方式,提出单车位型、多车位型、过渡型和混合型4种露营区营位的 设计方式。 关键词:汽车营地;露营;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1.9;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79(2010)03-0072-05 Introduction to the Planni ng and Application ofAuto mobile Ca mpground WU X iao q i n g ,GONG B ,i WANG Da fang ,QU L iang yan (College ofH orti cu lt u re ,Nort hw es tA &F Un i versit y ,Yangling Shaanx i712100,Ch i na) Abst ract :B ased on ana l y zi n g the various auto m obile ca m pground cases i n the world ,t h is paper briefly dis cussed the difference in t h e planning situation bet w een fore i g n and do m estic auto m ob ile ca m pground ,and summ a rized that there w ere m a i n ly three typicalm odels o f auto mobile ca m pg r ounds i n the light of t h e topograph ic and ter ra i n cond itions ,.i e .,even develop m entm ode,l rad ial p l a nning m ode ls and the ex i a l plann i n g m ode.l Four design sty les of ca m psites such as sing le m ode ls ,m u ltiple mode ls ,transiti o n m ode ls and m i x ed m odels w ere proposed ac cord i n g to t h e num ber of parking p laces i n one ca m psite and the parking l o t d ispositi o n . K ey words :auto mobile ca m pground;ca m p i n g ;plann i n g and design 1 国内外汽车露营地规划现状 露营活动早已风靡全球,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汽车露营地发展都很成熟,有规定详细的分级标准和设施要求。在欧洲目前已有6000多个标准的露营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露营爱好者,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更是爆满 [1] 。在国内汽车露营地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才刚刚开始,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 角洲经济圈和两条精品线上,虽然现在国内建有上百个营地,但大型、标准的营地却很少。我国的汽车 营地主要针对的是休闲娱乐市场,依托所处景区或附近景区经营,只为游客提供简单的服务,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自驾车旅游市场需求,也达不到国际标准 [2] 。汽车营地的游客主要分为房车游客、自驾 车游客、住木屋或旅馆的游客、纯帐篷游客4种。房 车在美国、欧洲已是人们休闲旅游甚至生活的一部分 [3] ,房车旅游是很普遍的现象,所以露营区都设 计有专门的房车露营区,每个营位都设计有专门为房车提供水、电的接口,在国内游客以开私家车出游 为主,而房车还很少,营地建设也以自驾车和纯帐篷游客营位为主,很少有专为旅游房车设计的营位。

总体规划说明-说明书

阿拉伯文化村(贺兰山科学生态示范园)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2)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 (2) 第三章规划范围及期限 (3) 一、规划范围 (3) 二、规划期限 (3)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3) 第四章区域位置与现状概况 (3) 一、区域位置 (3) 二、现状概况 (3) 第五章发展条件分析 (3) 第六章发展定位与发展规模 (3) 一、发展定位 (3) 二、发展规模 (3) 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4) 一、产业发展目标 (4) 二、主导产业 (4) 第八章土地利用规划 (4) 一、土地利用政策 (4) 二、土地利用分区 (4) 第九章空间布局规划 (4) 一、空间布局 (4) 二、用地规划 (5) 第三部分专项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规划 (5)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6) 一、给排水工程 (6) 二、电力与通讯工程 (6) 三、燃气与供热工程 (6)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 (6) 一、环境保护规划 (6) 三、环境卫生规划 (7) 第十四章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7) 一、防洪防涝规划 (7) 二、防震减灾规划 (8) 三、人防御消防规划 (8) 第四部分近期发展规划 (8) 第十五章近期建设规划 (8) 一、近期发展规模与目标 (8) 二、近期发展主要内容 (8) 三、生态居住区设计构思 (9) 附录1 规划用地平衡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设计各阶段划分标准与范畴

规划设计各阶段划分范畴 规划设计各阶段设计深度及要求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1、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 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深度:应满足编制分区规划的需要。 规 3、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市的 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 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布局和全面安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 指 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 和措施等工作。 划 2、分区规划1、定义: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 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 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 2、深度:应满足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需要。阶 3、控制性详细规划 1、定义: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 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 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 2、深度:应满足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需要。段 3、内容: 3.1 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 能控制要求; 3.2 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 成果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文本、图表、说明书以及各种必要的技术研究资料构成: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分图图则,规划说明及基 础资料汇编。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 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 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 比例为 1/1000 —— 1/2000。修建性详细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