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同步30分钟限时培优练习:8.3 摩擦力(解析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同步30分钟限时培优练习:8.3 摩擦力(解析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同步30分钟限时培优练习:8.3 摩擦力(解析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同步30分钟限时培优练习:8.3 摩擦力(解析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

课时8.3 摩擦力

1.盐城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地方是

A.自行车把手为橡胶材质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在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C

【解析】A.自行车的车把为橡胶材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锁生锈了不好打开,可以向锁孔中滴入润滑油

B.当夹克衫的拉链不能流畅地拉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蜡

C.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自行车的车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

【答案】C

【解析】A.锁生锈了不好打开,可以向锁孔中滴入润滑油是减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题意;B.当夹克衫的拉链不能流畅地拉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是减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题意;C.胶鞋的鞋底上刻有花纹,目的是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D.自行车的车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D.静止的物体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推动,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因此物体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错误;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秋千受到绳子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且绳子的拉力沿绳子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因此秋千此时一定没有处于平衡状态,故错误;

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力还要克服物体的重力,所以推力的大小不等于摩擦力,故错误;

D.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物体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当两个叠加在一起的物体一起加速运动时,两个物体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故正确。

4.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答案】A

【解析】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小球的运动是由于惯性,所以应选A。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A、B、C三个物体,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A.对A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f=F,故A对C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

B.对B受力分析,由于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故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C.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C压力、B对C压力,地面对C支持力,A对C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即物体C受到二个摩擦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

6.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

B.木块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D.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C

【解析】A.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对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为mg,其大小与F无关,故A说法错误;B.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对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因为A受到B的摩擦力与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木块A受到B 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故B说法错误;

C.把AB看成一个整体,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墙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A受

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故C说法正确;

D.若增大力F,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重力与摩擦力仍平衡,所以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D 说法错误。

7.天气炎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式拿着瓶装矿泉水进入考场,使瓶装矿泉水不下滑的力是手对瓶子的________ ;若该同学松开手,瓶装矿泉水就会在_______ 作用下落向地面;该同学想打开瓶盖喝水,见瓶盖上有竖直凸起的条纹,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来增大摩擦。

【答案】摩擦力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矿泉水瓶静止,受力平衡,即水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水瓶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平衡,所以使瓶装矿泉水不下滑的力是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当松手后,瓶装矿泉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落向地面;瓶盖上有竖直凸起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8.如题图所示,小月用不计重力的弹簧测力计拉着一物块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N;当物块以2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N;若弹簧测力计用3.2N的力拉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N。

【答案】2.8 2.8 2.8

【解析】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其示数为2.8N,当拉着一物块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8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2.8N;当速度增加到2m/s时,弹簧测力计用3.2N的力拉物块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8N。

9.行驶的自行车急刹车时,车轮已停止转动,但自行车仍会继续向前滑行,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该性质与车速的大小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自行车在上

述滑行阶段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按产生原因分属于_________(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按所起作用分属于_________(选填“有益”或“有害”)摩擦。

【答案】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无关滑动有益

【解析】行驶的自行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自行车仍会继续向前滑行,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该性质与车速的大小无关;刹车时,车轮已停止转动,轮胎是在地面上滑动,因此两者之间是滑动摩擦;按所起作用来说,轮胎与地面摩擦是有益摩擦。10.水平面上的木箱重300N.用水平推力80N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底部所受摩擦力为_____N;当推力为180N时,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木箱底部所受摩擦力方向是_____;当推力增大到200N时,木箱底面所受摩擦力为_____N。

【答案】80 水平向左180

【解析】木箱受到80N的水平推力,木箱未动,说明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80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0N时,木箱向右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80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80N。11.机器运转时,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但使机器发热白白消耗电能,而且使机器磨损老化,这种摩擦属于__________(选填“有益摩擦”或“有害摩擦”),为了减少这种摩擦,通常采用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做法是用__________来代替滑动摩擦,另一种做法是__________。

【答案】有害摩擦滚动摩擦加润滑油

【解析】机器工作时,由于部件之间的摩擦,使机器消耗多余的电能,这种摩擦属于有害摩擦;为了减少有害摩擦,可以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加上润滑油,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12.如图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所示,根据观察___________这个现象比较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l,若要使l增大,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情况下,可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答案】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拿走书下的铅笔加速拉动

【解析】图中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橡皮筋形变程度越大,说明书受到的拉力越大,因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大小等于书受到的摩擦力,可以根据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来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橡皮筋形变程度变小,说明拉力变小,由此得出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橡皮筋的长度l增大,即增大拉力,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情况下,可以拿走书下的铅笔(此时书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且滑动摩擦力较大);加速拉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橡皮筋的长度变大。13.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运动,所以受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下端与斜面接触处,为了与压力的作用点区分,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如图所示:

14.如图,小明用双手握住笔杆(笔杆粗糙),其中一只手向右滑动,另一只手不动,试作出笔杆对两手的摩擦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用双手握住笔杆(笔杆粗糙),其中右手向右滑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与手的运动方向相反,故该摩擦力向左;左手不动,相对于笔杆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如图所示:

15.为了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实验中小勇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便可根据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间接测出木块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小勇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先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然后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观察出拉力变小,更换木块重复几次结果均如此,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在小勇目前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可以完成该实验,则他们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二力平衡(2)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3)将切下的木块叠放在被拉木块上面

【解析】(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摩擦力等于拉力;

(2)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

触面积的大小,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错误结论;

(3)实验中要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可将切下的木块叠放在被拉木块上面.

16.学校在运动会上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级组队时,同学们陷入了不同意见之中,请你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帮体育委员解决问题。

(1)探究真知: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_____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说明,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_____________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赢得比赛。

(3)科学决策: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时脚穿图中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种鞋.

【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平衡力)(2)增大增大压力(3)大甲【解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必须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实验现象说明,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在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来增大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级贏得比赛;

(3)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组队时,在班上选体重大的同学参加比赛;由于鞋底越粗糙则摩擦力越大,所以拔河时脚要穿鞋底花纹大的鞋,故选甲。

17.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如图乙和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保持________不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3)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为确保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在图1中画图表示)。

(4)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滑行时橡胶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大。如图2,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则鞋蹬冰面时冰对b脚穿的鞋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a脚穿的鞋的鞋底是__________(选填“塑料的”或“橡胶的”)。

【答案】(1)2.2 大于(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

(4)向右塑料的

【解析】(1)由图甲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是2.2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大于受到的摩擦力,即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大于摩擦力;

(2)由图乙和图丙知道,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对木板的压力不变;由图乙和图丙知道,对木板的压力不变,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发生了变化,故可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实验装置改为如下图所示(铜块相对地面静止,受到的测力计拉力与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

(4)由图2知道,他用b脚蹬冰面后,b脚相对冰面有向左运动趋势,则冰面阻碍b脚向左运动,所以b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根据题意知道,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b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使运动员向右运动,所以b脚受到的摩擦力是人向右运动的动力,即摩擦力大更好,所以a脚应该穿塑料底的鞋。

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__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 AB________(选填“>”“<”或“=”)v BC。 (5)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6)如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如图坐标中标上适当的物理量和单位,并用图象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________。【来源】2019年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答案】40.0 0.25 小同一位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小车运动距离 s AB=80.0cm﹣40.0cm=40.0cm 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AB AB s t= 0.4 1.6 m s =0.25m/s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 知,速度偏小。(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 AC<v BC。 (5)[6]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大,故该过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6)[7]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t图象:

(完整版)初二物理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 (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 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题型三)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 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

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题型三) 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题型三)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题型三)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 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题型一)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题型三)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10.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答案

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 题训练答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2016-2017学年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一)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 (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2. (2016玉林)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 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答案】C 3. (2016滨州)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 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 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 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 速度约为370 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 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答案:D 4.(2016天津)直升飞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G+f B.F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摩擦力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摩擦力 练习 1.如图1-24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是21v v =,A 、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 .若是21v v >,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右的没动摩擦力 D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2. 如图1-25所示是带传动示意图,是主动轮,是从动轮,丙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N 的物体同传动带一起运动,若物体与传动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 ,则物体所受传动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传动带上P 、Q 两处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5N ,向下、向下 B .0,向下、向上 C .0,向上、向上 D .0,向下、向下 3.如图1-26所示,重力为20N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 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2N 向左 B .2N 向右 C .10N 向左 D .12N 向右 4.如图1-27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 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 ) A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 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5.如图1-28所示,A 、B 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 ,各接触面间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 和B 上。A 和B 均静止,则地面对B 和B 对A 的摩擦力分别为( ) A .6N 3N B .1N 1N C .0N 1N D .0N 2N 6.一根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长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条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水平力F 推动木条前进。当木条经过图1-29所示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_。 7.重力为4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N ,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分别用70N 和15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当21v v =时,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它们之间肯定没有滑动摩擦力;当21v v >时,以B 为参考系,A 向右运动,它受到B 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 则受到A 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当21v v <时,以A 为参考系,B 向右运动,B 受到A 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A 则受到B 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综上所述,只有A 选项正确。 2.D 物体在皮带上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摩擦力为O ;主动轮在P 点相对传动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传动带给予它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它对传动带则施加向下的摩擦力;传动带在Q 点相对从动轮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从动轮则对传动带有向下的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 摩擦力实验题

三、摩擦力 1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一20 4.0 二20 4.0 三8.0 (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一、三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则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有什么变化呢? (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2)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举出一个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在学习完课本上“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回到家中想用铁脸盆和水等材料来做这个实验,请帮助她完成探究报告. (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需要实验器材:铁脸盆、水、钢勺. B.在铁脸盆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钢勺轻敲铁脸盆,会发现铁脸盆中的水在跳动. C.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 (4)结论:通过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你能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评估:你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写出探究的问题即可)【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音调高低与水多少有关吗? 【解析】 【分析】 【详解】 (2)本题所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猜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高;(4)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因为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跳动,故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研究:声音怎样产生;另外在水盆中将入不同深度的水时,盆的振动频率会变化,所以还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吗? 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___________。且传播速度要 _____填大于、小于)液体、气体中的速度。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专题练习及答案

摩擦力专题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①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②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③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_____摩擦比_____摩擦小得多,用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_________.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______,起到_____ 的作用. 7.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摩擦的.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 有害的.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方法. “有益”摩擦: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 ; “有害”摩擦: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_ ______. 二、判断题 11.物体越重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 12.用10 N的力拉着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0 N. ( ) 13.因为摩擦有害,所以要想办法来减小摩擦. .( ) 14.用50 N的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 15.任何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一定等于重力. .( ) 三、选择题(19题~21题为多项选择题) 16.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17.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 A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 B 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 C 减小摩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往轴承中注入一些润滑油 C.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油 19.一物体重100 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摩擦力是30 N,将物体提起时对它的拉力为F1,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拉力为F2,则F1、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 N、100 N B.30 N、30 N C.100 N、30 N D.30 N、100 N 2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压强

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压 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B A 甲 乙 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九---压强 一、选择题 1. 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 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 . 8∶1 B . 4∶3 C . 1∶2 D . 4∶1 2.(2015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S A >S B )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若容器足够高,并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 (B)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 (D)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 3.(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C 形小管中充满水,A 、B 两端开口处均用手指堵住。若同时松开手指( )

A.只有水从A端流出 B.只有水从B端流出 C.A、B两端同时有水流出 D.A、B两端都没有水流出 4.(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 、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 甲 A.F甲=F乙,h甲>h乙 B.F甲=F乙,h甲=h乙 C.F甲F乙,h甲>h乙 5.(2015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如果地球表面大气压力1个标准大气压,地球半径为×103km,据此估算地球周围空气的总质量约为() A.5×1018 kg B.5×1012 kg C.1×1018 kg D.1×1012 kg. 6.(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如图甲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否漏气(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试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八年级物理培优试题 光的折射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 2.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某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岀射光线中()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只能是4、6(彼此平行)中的某一条 D.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AO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角,则此时的折射角零.(填“大于”、“等于”、“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上壁) 4.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 时,. 5.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速度变小,传播方向都不变D.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6.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 7.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 (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 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8.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15°,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30°,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如图所示.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从水中射入空气的折射角 是. 9.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 10.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某同学利用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沿玻璃砖平行的两表面作两条直线AB、CD下方透

(完整)初中摩擦力易错题

摩擦力判断易错题 受力分析是力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受力分析的题目中,对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一直都是难点和易错点。 一、摩擦力方向变化类: 例1: 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 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 .(用题目中提供的物理量表示) 分析:物体存在上升和下降两个运动状态,这两个状态,摩擦力的方向是反向的,所以,先画出两种情况的受力示意图,在判断其大小和方向。 解答: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议:在作图时标出速度方向,以帮助判断摩擦力方向) 甲乙 在甲图中,物体向下运动,所以摩擦力方向向上,在乙图中,物体向上运动,所以摩擦力方向向下 根据力的平衡可得:甲图: F1=F2 ; f1=G 乙图: F1=F2 ; F=f2+G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得到,F=G+f2,但是摩擦力f2的大小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两图中,摩擦力的关系,此处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而在两个图中,压力的大小没有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两次的滑动摩擦力相等,也就是f2=f1,那F=G+f2=G+f1=G+G=2G=2mg。 由此我们得到答案:2mg。 变式练习1: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12N水平力推着购物小车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位老人,于是,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N. 变式练习2: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时,受到的浮力是2 000 N.若在其中再加入20kg的物体,这时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则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气球

初中物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考题(答案)

1.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 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他通过测量木块的 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 2。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 2与F 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不变,滑动摩擦 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2.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一) (1)实验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_____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____ 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 ___. (二) 小林又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系吗?他又做了如下操作: (5)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___ __的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____ _N . (6)小林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 __. 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 ,读出弹簧铡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问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 ,木块B 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术扳,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 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期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训练(一)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 (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 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2. (2016玉林)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 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 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 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

受重力大 【答案】C 3. (2016滨州)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 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 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 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 速度约为370 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 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 答案:D 4.(2016天津)直升飞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F>G+f B.F

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 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 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 【答案】 s v t =加速 1.8m/s < 4.8m/s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s v t =。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 BC BC BC 0.9m 1.8m/s 0.5s s v t ===

初中物理摩擦力易错题

8.6摩擦力(习题课) 1、小滨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1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为N,当拉力增大为20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3、如图所示,小芳用三条边长均不相等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沿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做运动,为了“探究接触面积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应比较长方体木块时受到的摩擦力。 4、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融化,这是用的方法(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 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 (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7、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 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完整)初中物理摩擦力解析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在力学中解决摩擦力有关问题尤为困难,首先摩擦力有三种:即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其次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容易搞清楚。下面就通过一些例题来说明:一、判断是否受摩擦力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摩擦力,我们可以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入手,条件是: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即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 ②接触面不光滑 ③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注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压力即为作用在支持面上且与作用面垂直的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知道压力可能大于重力,可能小于重力,还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与重力无关。但是不论支持面是什么样的,也不论物体受力情况如何复杂,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和支持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总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许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求物体所受支持力来求得正压力的。 注意:如图3所示的物体静止情况下的压力大小,可见压力与重力无关。(1)静止的物体 例1.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 图(1)图(2)图(3) 试分析上图中,物体A、B、C是否受摩擦力? 分析解答:上图中物体A、B、C分别相对于地面、斜面、墙面均处于静止状态,但其中物体B、C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B、C受摩擦力,而A物体不受摩擦力。 (2)运动的物体 例2.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 第1页(共4页)

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力

八年级物理培优专题七---力 一.选择题 1. (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 1 ,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 簧剪为S 1和S 2 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 的两物体分别与S 1 和S 2 相连并悬挂在 天花板上(m 1+m 2= m)如图12所示。平衡时S 1 和S 2 的长度之和为L 2 ,则() A.L 2一定等于L 1 B.L 2一定大于L 1 ,且m 1 越大、S 1 原长越长,L 2 就越长 C.L 2一定小于L 1 ,且m 1 越大、S 2 原长越长,L 2 就越短 D.L 2一定小于L 1 ,且m 2 越大、S 1 原长越长,L 2 就越短 2.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用磁铁吸引光滑水平桌面上 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 ( ) A.向左上方 B.向右上方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3.从井中用绳提上一桶水时,手感到向下的拉力,这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水 C.水和桶 D.绳子 4.(2011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

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我们用G表示重力, 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 6.假如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水不能流动; B.地球附近就没有空气 C.人轻轻向上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D.玻璃杯掷到墙上也不会 破碎 7.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8. 2011年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 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 [7] 由图知 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 所以

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 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出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3、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 B.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一辆空载的汽车装上货物后,重心会升高 D.郑州和纽约的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无论物体放在什么样的物体上面,方向是不变的,选项A错误;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还要看物体的密度是否均匀,如果密度不均匀,那就不在几何中心,选项B错误;一辆空载的汽车装上货物后,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导致重心升高,选项C正确;物体的形状改变,导致它的重心位置可能改变,比如均匀直棒将其折弯,则其重心位置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初中物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初中物理摩擦力方向的 判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虞城县实验中学孟瑞丽 初中物理力学是难点也是重点,而解决摩擦力的问题尤为关键,在这里我们说一下滑动摩擦力方向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要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我们要先明白运动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的区别。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对地面而言的,而相对运动的方向是相对于和它接触的物体而言的。 例:如图:水平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将一物体A轻放在传送带上,当物体由速度为0加速运动的瞬间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怎样。 A 解析:此图受力物体是A,与A接触的物体是传送带,物体A 相对地面是在向右运动,但物体A刚放上传送带并加速的瞬间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即相对于传送带是在水平向左运动的,因此,物体A的相对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即摩擦力的方向应与之相反,是水平向右的。 2:静摩擦力的方向。

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应先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的,没有摩擦力,看物体之间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那么这个相对运动方向就是我们要找的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应与之相反。 例:如图:斜面上静止一物体A,试画出A所受的摩擦力。 A 解析:假设A不受摩擦力,A将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因此A相对斜面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应与之相反,沿斜面向上。 以上方法不易判断时,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