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

《耳、鼻、口、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

(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

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

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

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

(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

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

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教学“口”:

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

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

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

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

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

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玩游戏:

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

开口!漱口!张口!闭口!

教学“鼻”

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

怎么样(软软的。)

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

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读得好的

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

4、教学鼻子的作用:

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

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

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

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

归纳:鼻能闻。

【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教学“耳”。

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贴上图片并板书“耳”。

2教读,齐读,指名读。

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

教学“目”。

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

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

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

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

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

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说);鼻能();耳能();目能()。

4、游戏:找朋友:

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

注:及时肯定表扬。

(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

1、总结学习内容。

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

(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作者:胡春桃年龄:45岁性别:女职称:小高

单位:黄冈市英山县特教学校邮编:438700

联系电话:88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手帕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 (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这是谁的手帕?(A、B 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 (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 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情感、技能、知识) A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B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C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4、能够说“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张雨平同学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您听到了什么。(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瞧瞧,这就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就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张雨平家有3个人,张雨平,爸爸,妈妈。

4、您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张雨平的父亲,提问:“这就是谁。” 6、您的爸爸就是什么样子的,爸爸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就是男的”) 三、认读字卡: 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 1、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就是谁?” 3、师:妈妈也就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5、您的妈妈就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A、B学生自己说,C跟说“妈妈就是女的”) 五、读字卡: 那么“妈妈”两个字就是怎么样的呢? 1、出示字卡“妈妈”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妈妈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第三册教 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一课手帕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脸的卫生的第一课,课题是《手帕》。本课包括3个生字:自、来、水;2个词语:自来水、洗手帕;1个句子:我用自来水洗手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会独立读句子,理解句意。 B组:学会3个生字,会读会写;学会2个词语,会读,理解词义;在老师提示下读句子,理解句意。 C组:学会1—2个生字,会读;认识2个词语,理解词义;在老师帮助下读句子。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思想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究卫生。 2、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三、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语,理解词义,句意。 四、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五、教具准备:手帕(实物、图片),实物影仪(展台)。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做游戏《左右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第一课《手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词语“手帕”“洗手帕” (1)出示实物手帕,“这是什么”教师板书:手帕。 (2)齐读,指名读。 延伸:这是什么(要求学生完整说句子)。这是谁的手帕(A、B组完整回答,C组能回答“王老师的手帕”即可)。你有手帕吗(根据情景说句子)。你有没有手帕你有毛巾还是有手帕(A组)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手帕的图片,认识手帕 (4)“手帕脏了,要怎么办”引出词语“洗手帕”。板书、齐读、指名读。 (5)用动作演示“洗手帕”。 (6)我们为什么洗手帕教育学生讲卫生。 (7)手帕的作用(此环节应安排在认识“手帕”图片之后) 3、学习词语“自来水”。 (1)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是自来水,板书词语。 (2)齐读,指名读。 (3)“我们学校的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吗”带领学生迅速去洗刷间,边用手指边问:这是什么强化“自来水”的概念。“洗刷间里有自来水,厕所里有自来水吗”“你家有自来水吗”(师用手指大桶水)“这是自来水吗”帮助学生区别开大桶水、自来水。“水桶里的水是自来水吗”再次强化。 (4)自来水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 (三)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用手指出老师说的词语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表扬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2017-2018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

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培智生活语文课《鸡蛋》教学设计

《鸡蛋》教学设计 成都特校彭祖红 一、教学对象:培智三年级 二、课型与教学内容:生活语文识字课《鸡蛋》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材分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本课属于自选识字课,选取学生常见的鸡蛋为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课认识超市里的鸡和蛋实物的基础上,认识鸡和蛋图片,并能读、写汉字,利用汉字组词、说句子,并能认读生活实际中的汉字,学习使用简单的菜单,真正将所学应用于他们的生活当中。 五、学情分析:本班共8名学生,其中自闭症1名,唐氏综合症2名,多动症1名,脑瘫1名,发育迟缓3名,语文识字能力差异较大。根据其识字能力发展状况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有5人,能通过教学独立认读简单的汉字,会组简单的词语,说简单的句子;会仿写或描写简单的独体字;B层次1人,能命名图片,通过教学在适当辅助下认识一些简单独体字;无法组词说句子,会仿写独体字;C层次1人,课堂主动参与性较差,需在大量辅助下辨别简单的实物与图片。 六、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A:认识鸡和蛋,能辨别图片;认识两个汉字“鸡”和“蛋”,能独立认读;B:认识鸡和蛋,能命名、辨别图片,在适量辅助下指认、认读两个汉字;C:认识鸡和蛋,能在辅助下指认图片。 2、能力目标:A:会用两个汉字“鸡”和“蛋”组词,在老师引导下说中长句子;B:能仿说词语,能在辅助下仿说简单句子;C:能辨别图片“鸡”"蛋"。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意识到要节约食物不浪费,初步培养在生活实际中使用所学到的汉字宝宝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 七、教学重难点:A:能独立认读两个汉字“鸡”和“蛋”,组词,并说中长度的句子。B:能在适量辅助下认读、指认汉字。C:在大量辅助下指认、辨别鸡和蛋的图片。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鸡和蛋的图片、菜单、汉字卡片、吸铁 九、教学过程:

(完整版)培智学校快乐生活三年级下生活语文《3.口罩》教案

课题 3 口罩拟 3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认知: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技能: 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练地朗读儿歌。情感: 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组目标A组: 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熟 练地朗读儿歌。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B组: 学会2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知道什么是口罩,口罩有什么作用,正 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 的发生。 C组: 会读2个生字,跟读生字词,使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重点学会生字词难点有顺序地观察图片 教学 准备 口罩,课件,视频展台 第一课时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 师:春天到了,杨树柳树都开始发芽生长,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 中也开始漂浮杨絮柳絮之类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生:可以戴口罩。 师:是的,口罩除了防灰尘,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生:生病时、天冷时、雾霾天气…… 板书并齐读课题: 3. 口罩 二、讲授新课 1.仔细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句话?”(2句) 2.认识句号

句号用在一句话的结尾处,表示这句话讲完了,用“。”表示找找课文中一共有几个“。”用铅笔标出来 3.跟我读 (1)跟读词语 出示词语,跟老师反复读词,注意把字读准确。 口罩被子灰尘 细菌健康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指名读 (2)跟读课文 出示课文,跟老师反复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确。 小口罩,白又白, 盖嘴巴,遮鼻子, 好像一床小被子。 小灰尘,小细菌, 要入侵,它把门, 它是健康小卫士。 跟读、齐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三、巩固小结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词语 请把你的小口罩明天带到学校来,和小伙伴一起相互交流。 分层次作业AB组:读词语10遍,试读课文C组:试读词语5遍

人教版培智第三册语文教案2 洒水 扫地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三册 看图学词学句 2 洒水扫地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怎样洒水,扫地,认真做好卫生值 日。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 学句理解意思。 3.指导学生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辉模仿例句用 “是”说一句话。 4.通过看图学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记文中的生字,朗读句子,练习用“是”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 1.出示挂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出图的大意: 一个女生在洒水,一个男生在扫地。 2.通过看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小结:先洒水,后扫地顺序是 不能变的,我们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学习新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洒:出示“洒”的生字卡片,演示:端着一盆水,怎样洒水, 说明扫地前先洒水的目的。引导学生边表演洒水,边认读生字“洒”。要求读准字音。 2.“扫”出示“扫”字,演示,如何扫地,并用方言表达。用多种方式引导读准字音。 (采用个别指导、齐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洒和扫都是平舌音) (二)分清字形,了解字义。 “洒”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西。因为跟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扫’”地”也是左右结构,分别是提手旁和提土旁。扫地要用手,所以用提手旁;地板是泥土有关的,所以用提土旁。 (三)指导书空。 1.边读笔画边在桌上书空; 2.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板演,提醒该字的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再次示范,学生跟着在田字格练习本上书写。 4.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字的难易情况来确定练习写的个数。 (四)组词扩句,了解字义。 洒:洒水洒水车 扫:扫地扫把扫干净 地:扫地地上地板田地地理地球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设计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1课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4)指名读 4、书写“三” (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楼梯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 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 4、会读儿歌《学好样》 教具准备: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窗床电梯 (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 楼梯(√)门()窗() 3、读儿歌《学好样》 (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 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 (3)个人或分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1、笔画回顾: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第3课上下楼梯 学习目标 1、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培智语文教案

2012年春学期培八年级(第14册)实用语文备课 第1课白云感冒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字“感、冒、凉、洒”,并正确书写。 2、初步认读词语:变成、洒了。 3、掌握词语:感冒、自由自在、凉风、头重脚轻、赶来、欢快。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 知道着凉了会感冒,感冒是传染病,要预防感冒,得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最近很多同学感冒了,你知道吗白云也会感冒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云感冒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段。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它生了什么病?课文写了白云感冒了。 2.谁治好了白云的病?太阳公公治好了白云的病。 3.白云能变成什么?白云一会儿变成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变成了小白兔。 四、1.例:课间活动时,小明一会儿踢踢球,一会儿投投篮。 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进行交流。 五、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的意思。 省略了白云还会变成其他东西,了解省略的作用。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上)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 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2、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

(完整)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复习5以内的加法》,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理解图例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4以内的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看图知意 黑猫警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盒子,我们先打开第一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什么?(课件出示)(训练C组的学生说“盒子里面有玩具汽车”,训练D组的学生说“玩具汽车”。)

红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3辆红色汽车”) 蓝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1辆蓝色汽车”) 那一共有几辆汽车呢?(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4辆汽车”)有3辆红色汽车,1辆蓝色汽车,一共有4辆汽车。你能再试着说说吗?(A组学生说,引导B组学生说) 那用一个算式怎么表示呢?(训练A组学生说) 是3+1=4,你能读读这个加法算式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这里的3指的是谁呢?1呢?4呢?(训练B组的学生说) 2.动手操作 现在打开第二个盒子,是一个加法算式,你会读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训练A组的学生说)(课件演示)先摆2个,再摆3个,一共是5个。 下面,由我们小朋友摆一摆了,就像老师这样摆,能吗? 先用雪花片摆一摆,摆完以后说说这个加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3.课堂休息 你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吗?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名字叫《黑猫警长》。(听歌) 黑猫警长是森林卫士,抓坏人,保护森林。 4.课堂小结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所学的加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2.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2. 3、见到同学应该说什么? 4、学生回答:你好。 5、教师带领学生读“你好”这个词语。 三、教学巩固 1、我们见到不同的人,都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见到同学要说“你好。”如果见到其他人应该怎么说? 2、教师分别将本班学生叫到前面来,请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xxx你好。” 四、作业 1、练习词语:你好。 2、写“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老师好”、“再见”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授新课 1、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2、教师出示学生近视,驼背的图片,问学生。他们怎么了? 3、教师告诉学生,图片中的小朋友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学习姿势学习,才会近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 《耳、鼻、口、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 (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 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 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 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 2、儿歌《十个手指头》与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 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 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 (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 2、师伸出食指与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 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瞧。(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教学“口”: 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就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

培智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培智一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XXX 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册“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看懂图意,会读、会写这2个生字,能区分实物,会口头组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联系生活,让学生逐步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山、石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是山,什么是石。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山、石”2个生字。 教学准备:卡片、教科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教学常规管理 做好课前准备,整顿纪律,对到场的教师表示欢迎。

二、复习 1、在黑板上书写出前面学习过的生字,请两位学生起来认读。人、头、口、手、坐、立、走、大、小、上、下、土、火、木、米 2、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1、2、3,你真棒!”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提示与鼓励。 3、再集体跟教师认读生字。 三、新授 1、再次整顿纪律,分发课本,并把书本翻到第11页。 2、板书课题:看图读拼音识字3——山石 3、指导看图教学。 (1)指导学生看课本,并提出以下问题: A、书上有几幅图?同学们数一下。(2幅) B、图上画的是什么?(分别是大山、巨石) (2)让学生观察窗外,远处有大山,并对照课本,大山有山峰起伏,形如“山”字,借图认字,可帮助学生记忆。 (3)出示生字卡片,并板书。 山shān A、拼音学习。Sh——an——shan 读准字音,注意区分平舌s与翘舌sh。先点名读,再集体读。 B、字形分析。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让学生认真观察。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3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活语文第一册 教案 雷卫华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家庭生活 7、爸爸妈妈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七课《爸爸妈妈》,课文内容为五个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指一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三”)“我会写”(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爸爸”“妈妈”“我”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

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 倾听与说话: 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出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 识字与写字: A:独立认识生字“三” 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三” C:感知生字“三” 阅读: 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B:能跟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 C:感知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 综合性学习: A:理解“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是一个家庭。 B:知道“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 C:感知“爸爸”“妈妈”“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说

培智一年级第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培智一年级第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胡春桃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11名学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3人。这11人的情况极为复杂:他们在普遍存在智力障碍的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有三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动症;有一个还存在轻度自闭症。 学生的特殊情况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过一年的教育教学,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行为养成教育难度很大。 二、工作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一”到“十”的音、形、义。 2、正确掌握七种笔画的名称、书写。 3、学会几首儿歌。 4、认识一些常见生活用品并学会使用方法。 5、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亲人、朋友,教导他们做个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懂文明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把握生字表中的31个字词的音、形、义 2、教会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3、引导学生做个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讲卫生、懂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难点: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主要措施 1、利用生动形象的卡片,吸引智障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书中知识浅显化,便于学生掌握。 3、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4、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反复复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3.9 —— 3.17 《集中识字一》《楼梯》《上下楼梯》 3.23—— 3.31 《上厕所》《卫生用具》《综合练习一》 4.6——4.15 《集中识字二》《衣服》《裤》《同学》 4.21—— 4.30 《左右》《综合练习二》《毛巾肥皂》《洗手》 5.8—— 5.17 《剪指甲》《吃饭》《漱口》《综合练习三》 5.23—— 6.1 《集中识字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6.7---6.15 《早上好再见》《请谢谢》《综合练习四》6.21---6.28 复习、考试

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4283339.html, 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杜彩侠 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7年第12期 培智学校新课程方案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既然以生活为核心,这就要求生活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要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现实生活,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我们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个体学生的智障程度、性格特征、学习基础等。然后将学生按能力、个性分组,分别制定班级目标和个别目标。在制定三维目标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详实地个体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是有关学生知识认识的目标;情感目标是有关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技能目标是有关学生操作能力的目标。比如执教“买菜”一课,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班级目标:1.能认读词语“菜场、蔬菜、鱼虾、高兴、妈妈”。2.能看图用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说句子。3.能用句子描述图片内容。再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出个体目标。我把班级学生依据能力、个性,分为A、B、C三个等级,要求A级学生能完成班级所有目标,B级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辅助下完成班级目标,而C 级学生只要求完成班级目标中的一个目标即可。而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能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讲话,不随便插话,不随便走动就行。 二、根据目标创编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是学生喜欢、且有能力接受的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智障学生的能力、个性差异性很大,基于这种差异制定班级目标、个体目标之后,再根据现实生活、社会环境创编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文”的教学时,要先有情境,再进行教学,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应始终立足生活、立足环境,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信手拈来,灵活多变,这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即时时依据生活内容、学生情绪变化灵活处理,只要达成目标即可。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的编写就变得相对容易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比比皆是,吃饭、穿衣、生活器物等,环境方面如树木花卉、社会上超市、菜市场、周围的公园,医院等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创编教材应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学习字、词时可从图片入手,再到符号,再结合实物,理解过渡。重度学生不会说话,可以先贴图片,再表述一句话,为今后学生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學方法多样化

培智语文第三册《外公》教学设计

《外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语文》第二册第七课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外公,会用句式“这是我的外公。”“我喜欢外公” 说话。 2、认识,会写笔画:撇折。 3、认识词语:外公,会认、读、写字:公。 教材分析: 在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后,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很重要的亲人,能够准确的指认自己的亲人,巩固准确的用完整句式说话:“这是我的----”,“我喜欢----”说话。并能够在三至四个人物中准确的找出自己的亲人并说出称呼,逐渐泛化到可以主动叫人。 学生分析: 智力障碍的孩子能识别人物说出两字词语,需要辅助才能完整用一句话回答问题或主动用一句话表达,自闭症的孩子能完整的说一句话,并通过操练完成问答,但对人的指认不敏感,无法从照片中指认出谁是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字词,会说句子,会写字:公。 教学准备:笔画名称卡片、字词卡片、学生外公的照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照片若干,田字格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会读它们吗 1、开火车认读字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入注意力的训练,老师看到谁谁就读,用眼神提示学生关注到老师所呈现的卡片并及时表扬;个别纠正发音。) 2、出示照片,提问:这是谁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引导学生用“这是----”把句子说完整。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的亲人,(展示CC同学外公的照片)提问:有人认识他吗他是谁导入,板书课题:《外公》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外公。 1)提问:他是谁(这是谁) 2)认读词语:外公。 3)指名认读、齐读词语:外公 4)穿插练习巩固认读。(闪卡练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2、句型练习:这是谁的外公 这是我的外公/这是××的外公。 1)(展示照片)提问:他是谁的外公 引导学生主动回答:他是我的外公。 2)指着照片问其他同学:他是谁的外公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分类》教案.doc

启智学校2016 学年(一)数学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实训班授课时间2017.6.12;2017.6.14 课题分类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一名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较好,能较好地理解上课内容,需重点培养;其中两名学生计算能力稍差,需多加辅导;最后一名学生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也较差,需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引导学生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类以及分类的意义 目标 通过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使用教具课件、水果、球、日用品、学具袋、货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知什么是分类 情境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1、CAI 出示:中百超市外景图 2、CAI 出示:经过分类摆放整齐的超市两次 提问: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1)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仔细观察,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 3、揭示课题:像这个超市这样摆放物品,我们就叫分 类!(板书课题) 那么分类有什么好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分类,下面我 们就共同来学习!让我们再去逛逛第二个超市。 二、通过比较,明确为什么要分类 1、CAI 出示:物品交错摆放的超市 实物展示,帮助学 2、提问: 生更好的认识分类 的重要性(1)仔细观察,看一看它在摆放上与第一个超市有什么 不同?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2)那你更愿意逛哪一个超市呢?为什么 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到底你怎样分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1

第一课人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三、新授 1.看图认字 (1)出示挂图:人 问:这是什么? 齐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2)出示挂图:头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3)出示挂图:手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4)出示挂图:足 问:这是人的什么? 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分清腿和足) 出示字卡:足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5)齐读四个生字,个别读 2.听指令指身体各部位 师:你的头(手、足)在哪里? 3.游戏——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老师出示词卡,学生指相应的部位,并读出字。 四、指导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哪些呢?

1.学儿歌:脚放平,背挺直,肩要平 2.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五、书写 1.学笔画 板书:点 问:这个笔画叫什么? 认读,书空,上黑板练写 2.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 3.在田字格中点的书写。 (1)看一看书上点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2)师范写,生描红。 (3)在田字格中书写。 4.讲解写字姿势: (1)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笔,手指稍稍弯曲,不使劲握笔杆。师巡视指导。(2)写字时,头要正,上身稍向前倾斜,左手压住本子,右手轻轻移动。 (3)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端一寸。 六、总结 看图认读生字。 七、作业 A组:书写基本笔画:点。 B组:描写基本笔画:点。 板书设计:图1 图2 图3 图4 手足人头 (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4.学习基本笔画:横,并会书写。 B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发音正确,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描写基本笔画:横。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卡认读: 人、头、手、足 齐读并指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