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4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4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4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四: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时间:2014-02-27

(一)几点注意事项

1.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治疗已存在的感染。

2.应用抗菌药物只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一部分,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全面的护理都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部分。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应掌握正确的给药时机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后决定给药方案。4.某些危险因素会影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5-7。

(二)常见泌尿外科手术的分类

按照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外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中对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将常见泌尿外科手术分为4类,参见表15-8。

(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苟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清洁手术(理论上讲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应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异物植入手术;高龄、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或清洁?污染手术推荐应用一代头孢菌素,污染手术推荐应用二代头孢菌素。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2.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ml),需要手术中给予第2剂。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一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四)常用有创性诊断操作的抗菌药物应用

1.尿动力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尿动为学检查前后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在患者有菌尿、留置尿管、近期曾发生尿路感染、大量残余尿、脊髓损伤等危险因素存在时,推荐在检查后24小时内给予单次日服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

2.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多数研究采用至少用药3天的方案。推荐在穿刺前2小时口服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00mg qd),穿刺后继续服用,总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如果穿刺前有菌尿等危险因素存在,可延长用药时间至96小时。考虑到存在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也可应用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

穿刺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高热时应及时行血培养及尿培养,并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3.膀胱镜检查推荐在检查前1小时单次口服氟喹诺酮类、或二代头孢菌素、或复方磺胺甲噁唑,如果存在以上列举的危险因素应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但不超过72小时。

(五)ESWL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对不存在表15-7中危险因素的非复杂性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推荐ESWL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复方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或菌皿症表现应进一步治疗,否则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对ESWL前存在尿路感染者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治疗。

(六)腔内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1.TURP推荐在术前30分钟静脉输注青霉素类、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当对以上药物过敏时可换用氨基糖苷类,术后继续应用,总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TURBt推荐在手术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青霉素类、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氟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当有下尿路梗阻、糖尿病、免疫抑制、肿瘤较大伴坏死、肿瘤切除时间长、残留肿瘤等危险因素时,可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至72小时。

3.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手术对单纯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下段碎石术或经皮肾镜手术,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者,考虑到手术难度不大,手术时间较短,推荐在术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氟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单次用药即可。对输尿管中上段碎石术、嵌顿性结石、感染性结石,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或

合并下尿踣梗阻、糖尿病、免疫抑制、残野结石或肿瘤等危险因素者,应在术前首次用药后维持用药达72小时。

对于术前有明展尿路感染、菌尿的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给予充分抗感染治疗后再行手术。存在结石梗阻合并肾积脓或脓毒血症者,应行肾穿刺造瘘置管引流,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

(七)开放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应用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根据表15-8对手术的分类而定。

1.清洁手术者不推荐常规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应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异物植入手术;高龄、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推荐在术前30-60分钟给予青霉素类或一代头孢菌素,总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清洁-污染手术者推荐在术前30~60分钟给予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加BLI、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并维持用药达48-72小时。

3.污染手术者推荐在术前30-60分钟给予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加BLI、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并维持用药达72-96小时。涉及肠道手术者应加用甲硝唑,并在术前24小时口服新霉素加甲硝唑。

4.感染手术者应尽早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并根据感染灶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八)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腹腔镜手术的分类可参考表15-8,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与相应的开放手术类似。对清洁手术者,不推荐常规预防用抗菌药物;对高危人群推荐术前30分钟单次给予一代头孢菌素或二代头孢菌素即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可加用一次。对清洁·污染手术者,推荐术前30分钟给予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加BLI,手术时每3-4小时加用一次,维持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

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特制定出版了《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本指南的制定原则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同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是循证医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结合。本期小编奉上《2014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转载)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预防用药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 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 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 2.1.2 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 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 (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 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4给药地点:手术室 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 4.1 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 4.2 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4.3 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 预防性使用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 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5.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原则 5.1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 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5.2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应 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5.3 颅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 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5.4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 用甲硝唑。

泌尿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右肾囊肿去顶术 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腋中线髂脊上1cm作一1cm切口,分离至腹膜后腔。水囊扩张腹膜后腔。分别在腋前线、腋后线肋缘下置直径5mm、10mm穿刺套管,放置腹腔镜。沿肾脏背侧在肾周筋膜外游离至膈顶,打开肾周筋膜,沿肾上极向肾脏腹侧分离。在肾上极内上方见肾上腺组织,游离肾上腺。在肾上腺内支可见一肿瘤约2.0cm×1.8cm,包膜完整,呈棕黄色。沿肿瘤仔细分离,其基底部血管上钛夹止血,用超声刀切除肿瘤。肿瘤放入标本袋,从原切口完整取出。见标本包膜完整,切面呈棕黄色,周围有正常肾上腺组织。送病理检查。在腹腔镜下彻底止血,冲洗创面,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放置一引流管,拔出穿刺套管,逐一缝合穿刺切口。术毕,病人安返病房。术中出血约20ml。 右肾盂、实质切开取石术 全麻成功后,患者先取平卧位,经尿道留置Fr12双腔尿管一根,水囊注水10ml。再取左侧卧位,升高腰桥,常规碘伏消毒手术野,铺无菌巾、无菌布单。取右侧第十一肋间斜切口,长约10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在右侧第十二肋尖上缘切开腰背筋膜及肋间肌,用卵圆钳夹持纱布在腹横肌下推开腹膜及腹膜外脂肪,切开腹横肌。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切口,沿右肾周筋膜后层向内侧分离,切开右肾周筋膜见肾积水严重,皮质薄,然后游离右肾下极,将右肾翻向前面,找到右输尿管上段,游离后用橡皮筋牵引,沿右输尿管上段向上游离至右肾门水平,用静脉拉钩拉开右肾门组织显露右肾盂,在肾窦处横向切开肾实质约1.5cm,切开肾盂,吸净肾盏内积水,用取石钳从肾盂取出一枚铸行结石,约2.2cm×2.8cm,形状不规则,另从肾盂内取出结石约10枚,大的约1.2cm×1.0cm,最小约0.2c m×0.15cm,探查无其他结石,用盐水反复冲洗右肾盂、肾盏,右输尿管内放置4F双J管一根,膀胱内注入美兰,证实双J管放入膀胱,用4-0Dexon线间断缝合右肾盂切口,冲洗创面,证实无胸膜损伤,彻底止血,创面内放置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层关闭切口,结束手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 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左腋中线髂脊上1cm作一1cm切口,分离至腹膜后腔。水囊扩张腹膜后腔。分别在腋前线、腋后线肋缘下置直径5mm、10mm穿刺套管,在腋前线髂前置直径5mm穿刺套管,放置腹腔镜。打开肾周筋膜,沿肾表面游离肾上极,见肾皮质菲薄,肾张力较高。游离肾背侧,局部粘连明显。再分离肾腹侧。在腰大肌前分离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游离至肾盂,见输尿管正常大小,质地柔软,肾窦内肾盂,交界处狭窄。游离肾下极,见肾下极位置偏低,位于髂嵴平面以下。提起输尿管远端上钛夹后离断,分离肾蒂血管,见肾动脉较细,有两支。肾静脉充分游离。为视野清楚,剪开肾上极皮质薄弱处,放出澄清液体,以减少肾脏张力。但肾下极仍有积水张力很高,又剪开肾下极皮质薄弱处,吸出澄清液体。腹壁上穿刺口换12mm穿刺套管,放入4.5cm直线切割缝合器,确认肾动静脉完全进入缝合器后,离断肾蒂血管。用标本袋装肾脏后,略扩大切口完整取出。创面彻底止血。放置一腹膜后引流管,拔除穿刺套管,逐一缝合切口。术中出血约50ml,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切面见肾上极巨大囊性变,与肾盂不相通。PUJ狭窄明显。 腹腔镜下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包皮环切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下,穿入气腹针,气腹满意后,切开皮肤约1.0cm,置入10mmTrocar,放置镜头,在镜头监视下,于左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处,分别穿入5mmTrocar,放置操作器械,在左内环口上方找到左精索静脉,游离精索静脉,用钛夹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目录 第一篇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1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2指南制定的方法 3说明 第二篇总论 1基本定义 2分类 3流行病学 4致病菌与发病机制 5细菌耐药性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 9预后 第三篇个论第一部分单纯 性尿路感染 第二部分复杂性尿路感染第三 部分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第四 部分泌尿外科脓毒血症 第四篇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第 一部分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 第二部分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第五篇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

第一篇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 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到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在我们的文献评判过程中,根据以下标准判断具体文献的可信 度:I Meta 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 II 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或实验 性研究 Ⅲ 非实验性研究:比较研究、相关调查和病例报告 Ⅳ 专家委员会报告或临床权威人士的经验推荐意见 的定义: 推荐已经被临床验证,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内容可 选择在部分患者得到了临床验证不推荐尚未得到临 床验证 三、说明 本指南的适用范围为成人的泌尿系统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在指南的制定中,我们没有包括泌尿系结核、泌尿系统特异性感染(寄生虫、真菌感染等)、性传播疾病、生殖系统感染、肾移植相关的感染、小儿泌尿系感染。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完整版.docx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一)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

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 菌药物。 3.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 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 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 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表 1-1 手术切口类别 切口类别定义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 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Ⅲ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 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 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 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1. 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 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 2. 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 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 3. 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如心血管、头颈、胸 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 则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一)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二)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1.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 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表 1-1 手术切口类别 切口类别定义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 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Ⅲ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 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 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切口(污秽-感染 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1. 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

泌尿外科手术名称

Nephrotomy 肾切开术 Nephrolithotomy 肾切开取石术 Pelviotomy;pyelotomy肾盂切开术 Pyelolithotomy;pelvilithotomy;pelviolithotomy肾盂切开取石术Coagulum pyelolithotomy凝血块肾盂切开取石术 Extended Pyelolithotomy扩大的肾盂切开取石术 Anatrophic nephrolithotomy非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Nephropyelostomy肾-肾盂造瘘术 Nephrectomy肾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heminephrectomy 经皮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肾盂造瘘术pyelostomy 肾造瘘术nephrostomy 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包膜下肾切除术ubcapsular nephrectomy 肾盂输尿管松解术pyeloureterolysis;pelvioureterolysis 肾-输尿管松解术nephro-ureterectomy 肾盏成形术calicoplasty 肾固定术nephrofixation; nephropexia; nephropexy; renifixation 肾血管重建术reno-vascular reconstructio 肾离体术bench technique of kidney 肾蒂淋巴管剥脱术stripping of renal lymphatic vessel 肾门上淋巴结切除术suprahilar lymphadenectomy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ymphoadenectomy;RPLAD 脾肾动脉吻合术spleno-renal arterial anastomosis 肾病灶清除术renal cavernostomy 剖腰探查术exploratory lumbomy 肾动脉栓塞术embolization of renal artery 血管梗塞性肾切除angioinfarction-nephrectomy 输尿管切开术ureterotomy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chtaneous ureterostomy 输尿管松解术ureterolysis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ureterolithotomy 输尿管造瘘术ureterostomy 输尿管口切开术ureteromeatotomy 输尿管-肠-皮肤尿流改道术uretero-enterocutaneous diversion 输尿管回肠皮肤尿流改道术ureteroileal cutaneous diversion 断离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dismembered ureteropelvioplasty 输尿管袢造瘘术loop ureterostomy 输尿管肾盂吻合术ureteropyelonephrostomy 输尿管成形术ureteroplasty 输尿管空肠皮肤尿流改道术ureterojejunal cutaneous diversion 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ureterosigmoidostomy, ureterosigmoid anastomosis 输尿管切除术ureterectomy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目录 膀胱癌 (3) 一、疾病相关情况 (3)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3)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4) 单纯性肾囊肿 (4) 一、疾病相关情况 (4)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5)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6) 精索静脉曲张 (6) 一、疾病相关情况 (6)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7)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7) 良性前列腺增生 (8) 一、疾病相关情况 (8)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8)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9) 输尿管结石 (10) 一、疾病相关情况 (10)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1)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1)

膀胱癌 一、疾病相关情况 膀胱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中以尿路上皮癌最常见。绝大多数膀胱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血尿程度与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等不完全一致;肿瘤合并坏死、尿路感染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若肿瘤转移或局部浸润可引起相应症状。 膀胱镜检查对诊断膀胱癌具有决定性意义,可通过活检组织证实肿瘤性质,并了解膀胱肿瘤大小、数目、分布等。彩超及CT有助于进一步评估临床分期等。膀胱癌的治疗复杂,应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病情稳定,制定了膀胱灌注化疗方案,需进行门诊膀胱灌注治疗及定期随访观察者;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1.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怀疑膀胱癌,医院条件无法进一步确诊者; 2.无痛性血尿症状明显怀疑膀胱癌,医院条件无法进一步确诊者;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 术前健康教育 1、保持乐观心情,多渠道获得身心支持。 2、皮肤准备:术前1天备皮,剃净手术部位汗毛及阴毛,范围自剑突下至会阴部,两侧至腋中线,清洗阴部。目的的为了预防切口感染。 3、阴道准备:阴道擦(或冲)洗。一是防止上行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二是宫颈上色,作手术标志。每天一次,至少共三次。术前最后一次擦洗后在宫颈处涂以龙胆紫色作手术标记,合并妊娠者或行经期者禁止阴道灌洗。 4、饮食禁忌:为防止术后腹胀,术前一日吃少渣易消化食物,当晚进食量减半。禁忌牛奶、蛋类、豆类和高纤维食物。 5、肠道准备:术前晚常规灌肠,以防术中大便排出,污染手术区域,同时还可减少术后腹胀。妊娠期、急性手术如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不必肠道准备。根据病情需要,术前1天进行肠道准备,下午三点前口服导泄,晚上7点和凌晨7点各行灌肠一次。病人排便达三次以上。手术前一天晚上8点禁食,12点后禁水。 6、手术前1小时上留置导尿,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术前针。 7、个人卫生:术前应洗头、洗澡、剪指甲。 8、手术日晨穿好病员服,去除发卡、饰物、假牙、眼镜等,使用术前用药后应卧床休息。 术后健康教育 1、麻醉后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要去枕平卧4—6小时,次日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专人护理,随时清理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检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子宫切除术后7—10天要注意肠线残端吸收或阴道出血情况。 3、导管的护理:如有留置导尿或(和)腹腔引流管,首先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扭曲,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首次要防止感染,病人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低于耻骨水平,避免引流液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清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上行感染。 4、饮食护理:手术当日禁食,病情允许时可术后第一天进清流质,若肛门未排气,禁食牛奶、豆浆和含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肠功能恢复后,继续进流质饮食2—3天,之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直到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术后大便干燥、便秘。 5、术后活动:麻醉作用消失后,适当翻身。对无高热、贫血、活动性出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于手术后次日在家人的协助下下床活动,防摔倒。早期活动不仅可促进肠蠕动,还可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6、保持口腔清洁及身体清洁,早晚漱口,保持外阴清洁。 7、自控镇痛泵的使用:镇痛泵是将止痛药持续微量匀速注入体内,达到止痛的目的。 8、出院指导: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受凉、感冒。饮食上选择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饮食,同时多食水果及蔬菜。出院休养期间如出现阴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 常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 它可影响患者手术成败和术后康复, 而护理是其重要方面。因此护士应熟悉泌尿外科患者不同引流管的特征, 掌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某些引流管的特殊护理,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一、泌 尿外科常见引流管 1. 留置导尿管: 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尿管。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有以下三种:①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标准结构包括排液腔对开排液孔(一对、排液漏斗、注水腔、注水孔(一个、注水漏斗、单向阀、气囊。②三腔导尿管:常用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 其标准结构包括注水腔、注药腔、排液腔、注水漏斗、单向阀、注药漏斗、排液漏斗、侧错开排液孔、侧开注药孔、气囊、注水孔、止流卡片, 主要增加了侧开注药孔或称冲水孔, 以便于持续膀胱冲洗, 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③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且不宜手术、需终身带管以解除尿潴留者, 其末端弯而细尖, 且较硬挺, 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 给予留置导尿。 2. 膀胱造瘘管: 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 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 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 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 3 . 肾造瘘管: 根据B 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 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 cm 或稍偏内。行肾盂成型手术时需留置肾造瘘管, 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者, 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 4. 肾周引流管: 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 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 的积血积液, 一般在术后5-7 d 拔除。

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附三级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2020年版

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20年版) 为加强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泌尿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用于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诊疗的腹腔镜技术、经尿道内镜技术和经皮肾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健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泌尿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泌尿外科病房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泌尿外科患者不少于400例,完成泌尿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以及门诊手

术室等。 (2)有满足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泌尿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泌尿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近5年累计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0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或累计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附件2)不少于8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 术前健康教育 1、保持乐观心情,多渠道获得身心支持。 2、皮肤准备:术前1天备皮,剃净手术部位汗毛及阴毛,范围自剑突下至会阴部,两侧至腋中线,清洗阴部。目的的为了预防切口感染。 3、阴道准备:阴道擦(或冲)洗。一是防止上行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二是宫颈上色,作手术标志。每天一次,至少共三次。术前最后一次擦洗后在宫颈处涂以龙胆紫色作手术标记,合并妊娠者或行经期者禁止阴道灌洗。 4、饮食禁忌:为防止术后腹胀,术前一日吃少渣易消化食物,当晚进食量减半。禁忌牛奶、蛋类、豆类和高纤维食物。 5、肠道准备:术前晚常规灌肠,以防术中大便排出,污染手术区域,同时还可减少术后腹胀。妊娠期、急性手术如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不必肠道准备。根据病情需要,术前1天进行肠道准备,下午三点前口服导泄,晚上7点和凌晨7点各行灌肠一次。病人排便达三次以上。手术前一天晚上8点禁食,12点后禁水。 6、手术前1小时上留置导尿,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术前针。 7、个人卫生:术前应洗头、洗澡、剪指甲。 8、手术日晨穿好病员服,去除发卡、饰物、假牙、眼镜等,使用术前用药后应卧床休息。 术后健康教育

1、麻醉后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要去枕平卧4—6小时,次日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专人护理,随时清理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检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子宫切除术后7—10天要注意肠线残端吸收或阴道出血情况。 3、导管的护理:如有留置导尿或(和)腹腔引流管,首先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扭曲,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首次要防止感染,病人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低于耻骨水平,避免引流液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清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上行感染。 4、饮食护理:手术当日禁食,病情允许时可术后第一天进清流质,若肛门未排气,禁食牛奶、豆浆和含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肠功能恢复后,继续进流质饮食2—3天,之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直到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术后大便干燥、便秘。 5、术后活动:麻醉作用消失后,适当翻身。对无高热、贫血、活动性出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于手术后次日在家人的协助下下床活动,防摔倒。早期活动不仅可促进肠蠕动,还可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6、保持口腔清洁及身体清洁,早晚漱口,保持外阴清洁。 7、自控镇痛泵的使用:镇痛泵是将止痛药持续微量匀速注入体内,达到止痛的目的。 8、出院指导: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受凉、感冒。饮食上选择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饮食,同时多食水果及蔬菜。出院休养期间如出现阴道出血量多、发热、伤口疼痛或有红肿、硬结等,要及时来医院就诊,全子

泌尿外科常见的30个疾病

一、诊断:肾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腰腹、会阴部痛、恶心、呕吐,严重者肾衰。 手术名称:MPCNL(微创经皮肾镜穿刺碎石取石术) 术后管道名称:尿管、肾造瘘管。 二、诊断: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镜下)血尿,肾积水,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发热,膀胱刺激症,腹部、会阴、大腿内侧放射痛,呕吐。 手术名称:URL(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三、诊断: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排尿障碍,尿痛,肉眼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 管道:尿管 四、诊断:尿道结石 临床表现:会阴、阴囊部疼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潴留,血尿。 手术名称:经尿道镜取石 五、诊断:肾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腰腹部肿块,腰部疼痛,发热,消瘦,高血压。 手术名称:开放性(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六、诊断: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大的瘤体可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症状、腰腹疼痛,血尿,腹部包块,休克。 手术名称:大于4cm腹腔镜下肾错构瘤摘除术,氩氦刀冷冻治疗,破裂出血行介入栓塞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七、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全身无力,肌肉酸痛,下肢麻痹,夜尿多,口渴,多饮,严重者心律失常,室颤。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切除术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 八、诊断: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高血压,多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高血糖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九、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临床表现: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 管道:腹膜后引流管,尿管 十、诊断:肾盂癌 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消瘦,虚弱,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肾绞痛手术名称:腹腔镜下(开放性)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开口部位膀胱壁袖套状切除术 管道:术腔引流管,尿管,深静脉置管 十一、诊断:前列腺增生 临床表现:夜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射程短,尿线细而无力,排尿呈滴沥状,急迫性尿失禁,尿潴留,肾积水,肾功能损害,感染,结石 手术名称:TURP(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管道:尿管 十二、诊断:膀胱占位 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膀胱刺激症,排尿困难,尿潴留,腰骶部不适,疼痛,下肢水肿,恶病质 手术名称: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肿瘤切除术+去袋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 管道:尿管,左、右输尿管支架管,膀胱造瘘管,盆腔引流管,胃管,深静脉置管,肛门排气管 十三、诊断: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表现:腹压高时尿不自主流出,会阴部湿疹、皮炎,子宫脱垂,膀胱尿道膨出手术名称:TVT-O(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管道:尿管 十四、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梗阻引起) 临床表现:少尿或无尿,尿量突然减少,水中毒症状(水肿,高血压,恶心,呕吐,头晕),高钾血症(全身无力,口唇、肢体麻木,神志恍惚),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加快,面部潮红,胸闷,气促) 手术名称:解除梗阻(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取石术,肾造瘘术) 管道:尿管,腹膜后引流管,术腔引流管,肾造瘘管 十五、诊断: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不育,行走及劳动时阴囊胀大、沉重及坠胀感,下腹部、腹股沟或腰部放射性坠胀感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管道:尿管

2014年泌尿外科指南

JAMA:女性混合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综述 2014-05-26 09:47 来源:丁香园作者:alexlc 字体大小: 尿失禁可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后者是指同时有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尿失禁在产后女性中高发,而混合性尿失禁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20%~36%,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混合性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余类型的尿失禁;然而,由于混合性尿失禁症状的多样性,也无针对它的明确的治疗指南,因而对患者和临床医生构成了较大挑战。 美国Brown大学Myers博士通过分析目前可以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回顾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管理。该文发表于5月21日出版的JAMA杂志。 混合性尿失禁的患者通常主诉身体活动(如运动、跳跃、大小和打喷嚏)后出现漏尿,并且出现感觉急迫以至于来不及上洗手间情况。但是,急迫性和压力性尿失禁发作的比例在不同患者身上存在差异。压力主导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症状以压力性发作为主,急迫主导性则以急迫性发作为主。关于混合性尿失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缺乏仍共识,因此很难将患者更加确切地分为不同亚型。 混合性尿失禁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症状。一些比较容易实施的问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确定尿失禁的类型,如尿失禁3个问题问卷【The 3 Incontinence Questions (3IQ) Questionnaire】和女性尿失禁诊断问卷(The Questionnaire for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 Diagnosis, QUID)均可以用来诊断混合性尿失禁(表-1、表-2)。 表-1 尿失禁3个问题问卷(The 3 Incontinence Questions (3IQ) Questionnaire)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是国外近些年来新衍生而来的一种外科模式,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有效的优化措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达到加快患者 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FTS理念的核心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它不仅要 求手术微创,而且更着重于围手术期的其他处理对于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虽然FTS理念现已经在包括泌尿外科等许多手术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仍只是处于 起步探索阶段,还拥有着远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对快速康复理念的主要内容和 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将麻醉学,疼痛控制和外科手术 方式等方面的新科学技术和护理新方法相互结合,采取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 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1]这一概念是在2001年被丹麦外科 医生Wilmore和Kettle所提出的并在多种手术中积极寻找其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获得了很大的成功。FTS理念始终贯穿于患者手术前后的整个护理过程,让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能参与其中,这同时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护理的具体表现。 现对快速康复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作如下综述。 1.FTS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很多国内学者也快速引进了FTS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 效果和经验,张晔等[2]报道,通过采取术前沟通,经皮肾镜碎石的微创技术及术 后护理等快速康复措施,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都获得了成功,减少了手术 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樊倩红等[3]报道通过采取术 前护理,术中保温,术后预防尿失禁等护理,加速了前列腺电切患者的康复。快 速康复的概念是泌尿外科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概念被提出后,FTS 的理念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国内的相关报道还是相对较少,这 也是今后值得我们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 2.FTS的具体护理措施 2.1 手术前 2.1.1 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常规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片,CT,造影及尿常规,抽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等。 2.1.2 术前心理护理泌尿外科病种多,各年龄都有发病的可能,有些疾病发 生的部位较隐私,一般让患者难以启齿,从而心理护理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面对手术,约有80.7%的患者产生了焦虑,68%的患者产生了抑郁,[4]提高了手 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康复理念认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对临床 治疗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对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 况和需求,动态的病情变化,做出耐心且细致的解释安抚工作,使患者的恐惧、焦虑 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减轻其生理应激反应,让患者能够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同时也 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2.1.3 术前禁食禁饮术前12h禁食,4h禁水是泌尿外科常规术前准备之一, 但目前认为术前过早的禁食禁水容易导致术后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增加了 术中及术后的补液量,加重了应激,更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5]FTS的主张是 术前2h进水或口服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研究表示,在胃肠功能正 常的情况下,固体食物6h可排空,液体2h内也可以排空,而且术前2h禁饮于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2016年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2016年

目录 一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1) 二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5) 三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9) 四输尿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 (12) 五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疾病诊治指南 (13) 六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17) 七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 (19) 八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21) 九阴茎癌诊断治疗指南 (24) 十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27) 十一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28)

十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30) 十三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 (31) 十四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33) 十五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指南 (34) 十六鞘膜积液诊断治疗指南 (35) 十七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 (37) 十八肾上腺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39) 十九急性尿潴留诊断治疗指南 (43) 二十泌尿系损伤诊断治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 (一)、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 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4.前列腺穿刺活检 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1)计算机断层(CT)检查 (2)磁共振(MRI/MRS)扫描 (3)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 (三)、前列腺癌分期: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 一、前言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 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 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优先选择经口营养或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每日营养目标。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评分≥5分)进行术前营养支持,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对于此类患者推荐术前7~10 d行肠内营养治疗;若仍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推荐摄入量的60%),推荐术前7~10 d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而在评分3~4分的患者中,术前营养支持并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缩短住院时间。 (三)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 长时间禁食使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可致胰岛素抵抗,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无胃肠道动力障碍患者术前6 h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 h禁食清流质。若患者无糖尿病史,推荐手术2 h前饮用400 ml含12.5%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减缓饥饿、口渴、焦虑情绪,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发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