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讲义)

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直线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速度公式计算、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梳理: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 μm1m=109 nm 1μm= 103 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

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读: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

(6)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②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③轮滚法( 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

④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7)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习题:(1)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

A.℃

B.kg

C.m

D.m/s

(2)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

B.一个书架的高是2

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

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

(3)一般人步行1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米

B.70米

C.700米

D.7000米

(4)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 秒(S)

(2)测量工具: 秒表小表盘时间是分、大表盘时间是秒。

(3)秒表的用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

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

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

位为s。

(4)1min=60s 1h=60min=3600s

习题:(1)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记录成绩最合适的工具是

()

A.停表

B.刻度尺

C.手表

D.电子表

(2)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

(3)

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时间是

______min______s,合______s.

(4)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第二节速度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符号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速度公式可写为: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m/s,常用单位还有 km/h(1m/s=3.6km/h)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段就快。

②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多就快。

③速度路程时间都不同:比较路程时间的比值,比值大,就快。

习题:(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2)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3)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我国选手王镇以1h19min14s 率先冲线,队友蔡泽林以1h19min26s的成绩摘银,根据他们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比较竞走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______比较_____(均选填“路程”或“时间”),本届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也被我国选手刘虹以1h28min35s摘得,在竞走运动中刘虹比王镇______(快/慢).

(4)有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h内前进了3780m,丙在10s内前进了10m,那么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关系是()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乙>>丙>>甲

(5)比较哪个运动得最快()

A.百米赛跑成绩是10秒

B.半小时走路1千米

C.1分钟跑了500米

D.1秒钟跨步1000毫米

(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2h内行驶36km;乙在5min内行驶1500m;丙行驶100m需20s;则三人骑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7)速度的两个单位:千米/时和米/秒相比较()

A.千米/时是较大的单位

B.米/秒是较大的单位

C.两个单位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9)校运动会800m比赛中,前5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3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

小王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B.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C.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D.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第三节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计算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定要用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常识:人步行速度 1.1m/s ,自行车速度 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 m/s

习题:(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h:min:s).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2)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我们用科学方法测得晓燕同学前50m的平均速度是4m/s,后50m的平均速度为6m/s,则晓燕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8 m/s B.5m/s C.4 m/s D.6 m/s

(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m/s

B.24m/s

C.25m/s

D.50m/s

(4)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6.25 m/s

C.5 m/s

D.4.17 m/s

(5)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6.25 m/s

C.5 m/s

D.4.17 m/s

(6)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0﹣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B.2s﹣5s内,小车在做2m/s的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4m/s

D.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m/s

(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

A.1.2米

B.2.4米

C.3.6米

D.6米

(8)由图可知,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B.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2:3

B.4:9

C.1:1

D.9:4

(12)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

A.1.33m/s

B.7.2km/h

C.2.5m/s

D.4.8km/h

(13)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A.3min

B.2min

C.0.25min

D.0.75min

(14)一列火车正以8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在车上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是()

A.4.8s

B.6s

C.8s

D.24s

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被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判断: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位置发生改变就运动,没改变就静止。

习题:(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红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若说她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上的座椅

B.司机

C.其他乘客

D.路边的电线杆

(2)乘坐轻轨时,小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轻轨车

C.路旁的树木

D.路旁的电线杆

(3)某蹦极者蹦极时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这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自己

B.跳台

C.另一个正在下落的蹦极者

D.地面上的树

(4)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相对于()是静止的.

A. 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行驶来的船

D.河水

(5)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选填“水”或“船”或“地面”).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一句诗.诗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取的参照物为()

A.船桨

B.山

C.船夫

D.船上的诗人

(7)苏轼的《江上看山》中写到:“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这句

诗中,作者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的.(选填:船/山/大地)

(8)甲骑车回家,与甲同行并排的乙车在超车,甲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路旁的树

(9)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卡车、小轿车、自行车都是运动的

B.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D.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10)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11)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若甲、乙两车

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南运动(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 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 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运动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学案苏科版 苏科版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重点复习刻度尺的正确用法2、复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回顾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3、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方向和速度不变,巩固速度公式的使用4、并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重难点刻度尺的正确用法、理解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使用。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知识点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复习导入】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 和 ;测量时,使刻度尺 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 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

,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3、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注意: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结果是常用方法。③误差不是错误 【练习】 1、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4、3m= 4、3100=430cm B、4、3m= 4、3100cm=430cm C、4、3m= 4、3m100cm=430cm D、4、3m= 4、3m1/1000=0、0043km2、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窗户的高度约2 ;(2)乒乓球的直径为4 ;(3)小明的身高为17 ; (4)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5)人正常步行速度 4______,(6)汽车在公路上一般行驶的速度15______;(7)上体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运动测试题.doc

《物体的运动》练习题 班级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速度是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___,其中 _____表示路程, ______表示时间, ______表示速度,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读作 _________. 3.人步行的速度是 1.4m/s,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 (1) 0.25km=________m=__________cm(2)75μ m=m=m nm (3)1.2m/s=________km/h(4)7.2km/h=_______m/s 5.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 ( 1)我国铁路轨道的标准轨距是1435_________(2)某同学身高是 167.4_____.. (3)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 0.073_______(4)桌子的边长为 0.4_______ 6.下列四个物体的长度( a)7000mm(b)0.018km(c)243cm(d) 315dm 从小到大的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 3.62cm, 3.63cm,3.58cm, 3.62cm,在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__________.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前半句是以 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半句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构建 ?????????????????????????????????????????????????????????????????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安装斜面时应保持______(选填“较大”、“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 1=90cm ,若秒表每格为1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较小 时间 0.3 0.45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s v t = 。 (2)[2][3]安装斜面时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落不会很快,方便测量时间。 (3)[4]从图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秒表的示数是最右边的读数,通过全程的时间是3s t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90cm =30cm/s 0.3m/s 3s s v t =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 。 [5]下半程所走的路程是 ''11 =90cm 45cm 0.45m 22 s s =?== 下半程需要的时间是'1s t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 '0.45m 0.45m/s 1s s v t ===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0.45m/s 。

(4)[6]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时间是较小的,根据s v t =,路程是正确的,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是偏大的。 2.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 从A 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 随时间t 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t /s 0 0.1 0.2 0.3 0.4 0.5 0.6 v /(m ?s -1) 2.0 2.5 3.0 3.5 4.0 4.5 5.0 (1)小球在斜面上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 图象______; (3)小球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v = ______; (4)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是s ?=v ?t ?,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s 。上述小球从A 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 内通过路程的表达式为s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变速 25t + 22 2.5t t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时间小球的速度变大,则小球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2)[2]报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画出小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阅读!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章节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章节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8.35cm,则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m B.1cm C.1dm D.1mm 2 . 小红坐在正常行驶的汽车上,眼睛紧盯着与自己车甲擦肩而过的另一辆车乙时,惊奇地感觉到自己车在向后运动,认为自己车向后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路面C.自己车甲D.另一辆车乙 3 .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C.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4 .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水逐渐结成冰B.天空飘动的白云C.铁生锈了D.细胞的分裂 5 . 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把蔬菜炒熟,是因为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B.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扫地时灰尘飞舞,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石块扔进水里会沉底,是因为石块不受浮力 6 .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造成测量误差的是() A.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估计值偏小 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不垂直

C.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 D.由于测量时尺子没有放正 7 .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2:l,运动时间之比是3;4,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1:2B.4:3C.2;3D.3:2 8 . 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9 . 下面四个单位中,用来表示长度的是() A.摄氏度B.米/秒C.光年D.赫兹 10 . 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1 .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最新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测量: 常用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等【分度值,量程】 单位:纳米nm(10-9), 微米μm(10-6), 毫米mm(10-3), 厘米cm(10-2), 分米dm (10-1), 米m, 千米km(103)【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测量长度注意点:①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②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③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误差不可能消除或避免,只能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常见题型:读数、判断读数方式是否正确、不同单位之间换算、填写某一长度的单位 时间测量: 常用工具:秒表(机械秒表,电子秒表)【分度值】 单位:s, min, h, 常见题型:秒表读数【大盘读秒,小盘读分钟】 2、★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单位:m/s, km/h, cm/s 【单位换算1m/s=3.6km/h】 比较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常见题型:火车过隧道、列车运行平均速度(涉及到时间计算,休息时间eg:卷子)超声波测速【解题关键:找到等量关系】 3、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减速加速) 常见题型:图表(t为横轴,v为竖轴,甲乙两物体速度与时间关系,交点说明什么)求 平均速度等。 4、运动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物体。这个选取是任意的, 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常见题型:古诗句判断参照物,人坐在运动的车里,交接棒时状态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简单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体的简单运动本章测试卷一、理解与应用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2.如图测3-1所示是频闪照相每隔 s拍摄下 来的棒球沿斜面运动的位置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棒 球自左向右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减速直线运动 B.若棒球 自右向左运动,照片显示了棒球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 C.若棒球运 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棒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棒球运动到某点时,棒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则 棒球将变为静止图测3-1 3.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0.lm/s B.1m/s C.10 m/s D.20 m /s 4.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 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 的快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 度 5.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 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测3-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 行距离为5m C.从开始刹车后1s钟,车速为5m/s 图测3-2 D.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 m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 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 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 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 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测3-3A、B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图测3-3 A.能

学生用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其他单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m=_____m;1dm=___m;1cm=____m; 1mm=_____m;1μm=_________m;1nm=________________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________。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______、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_____________,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不能仰视或者俯视。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 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与错误区别: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 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______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2、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 >v 液 >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 4、回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______________。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在1s内__________叫频率,物体________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____。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由____________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 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 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气 固 液 熔汽 凝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认识机械停表: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一、机械运动 1.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2. 运动的形式:社会变化、生命变化、化学变化、原子核的变化、位置变化 _甲车__甲车_车开得快。 (3)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西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丙,最小的是甲。 分析: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刮的是西风;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并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讲义) 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直线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速度公式计算、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梳理: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 μm1m=109 nm 1μm= 103 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 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读: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 (6)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②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③轮滚法( 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 ④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7)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习题:(1)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 A.℃ B.kg C.m D.m/s (2)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 B.一个书架的高是2 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 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 (3)一般人步行1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米 B.70米 C.700米 D.7000米 (4)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 秒(S) (2)测量工具: 秒表小表盘时间是分、大表盘时间是秒。 (3)秒表的用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 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 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 位为s。 (4)1min=60s 1h=60min=3600s 习题:(1)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记录成绩最合适的工具是 () A.停表 B.刻度尺 C.手表 D.电子表 (2)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 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⑷计算公式: 变形 ( v=s/t )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v s = t s v = v t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 苏科版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复习 一、知识网络 二、基本知识点和规律 (一)、科学探究过程: 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①单位:米(m) 1m=10-3km 1m=10dm 1m=102cm 1m=103mm 1m=106μm 1m=109nm ②“心中有数” 1m—约正常走两步的距离(或成年人的腿长) 1dm约手掌的宽 1——约小拇指的宽 1cm约指甲的厚 80μm——约一张纸的厚或头发的直径 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A、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B、(如果尺较厚)使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C、尺的位置要放正 D、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测量结果要写数字和单位 ④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A、“测多算少法” B、“变曲为直法” ⑤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一般要做三次,取其平均值;要注意此类实验表格的设计) 误差不可避免,而错误可以避免。 2、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s) 1h=60min 1min=60s ②测量工具:钟表 (三)、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3、单位:m/s 1m/s = 3.6km/h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m/s,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100km/h。 4、速度的测量: ①原理: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 ③怎样设计表格?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认识运动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第1节认识运动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 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 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器材: 教学挂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宏观物体的运动 1.情景创设 利用教材的彩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认识宏观物体的运动。 2.归纳: 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彩图讲解:通过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史实可知: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一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 (2)分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 (4)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多原子组成. (5)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 (6)原子核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运 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 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7)这些运动与光现象、电磁现象、核反应等有着紧密联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试题(含答案)

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试题 一、填空题 1.(1)15m/s= km/h,7.9g/cm3= kg/m3;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3、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为________ s. 4.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______ ,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 __。 5、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____ ____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 _______的. 6、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cm,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二、选择题 7.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 2.5m B. 2.5 dm C. 2. 5cm D. 2.5 mm

8.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向左运动B.乙一定向右运动 C.甲一定静止D.乙一定向左运动 9.王晓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10、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来 1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 12.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 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物体的运动测试题

物体的运动测试题 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 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合理 ...的是() A.课桌高80cm B.人步行的速度是5m/s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熄灭酒精灯D.测液体温度 4、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B.迎面驶来的船C.流淌着的河水D.所乘轮船的船舱 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 6、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7、右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 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B.太阳 C.月亮D.“神舟”飞船 8、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两个鸡蛋重约1N 10、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1、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l 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m/s,合km/h. 12如图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为参照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