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其目的是________(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2)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时停表对应如图所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___________m/s,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_______s。如果记时操作不熟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s

v

t

=增加0.240.22大

【解析】

【详解】

(1)[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s

v

t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那么小车运动的速度较小,那么会增加测量时间,从而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2)[3]全过程通过的路程是

120cm 1.2m

AC

s==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1.2m

0.24m/s

5s

AC

AC

AC

s

v

t

===

[4]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是

11

120cm60cm0.6m

22

AB AC

s s

==?==

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3s

AB

t=,那么通过上半段路程的速度是

0.6m

0.2m/s

3s

AB

AB

AB

s

v

t

===

[5]小车在B点时的时刻是10时35分3秒,在C点时的时刻是10时35分5秒,所以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2s;

[6]如果记时操作不熟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所测AC段的时间会偏小,测量的路程大小不变,根据

s

v

t

=可知,所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偏大。

2.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

(1)纸锥从A下落到C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根据照片测量出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下表是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照片中纸锥的

直径D/cm

照片中A到G的

距离l/cm

(a)________(b)________

纸锥的平均速度 v

/(m·s-1)

0.50 8.40

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加速相同时间内,纸锥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纸锥下落的实际距离s/cm 纸锥下落的时间t/s 0.896

【解析】

【详解】

(1)[1][2]图中纸锥从A下落到C的过程,一共曝光2次,两次的间隔时间相同,但是下落的间距越来越大,即相同时间内,纸锥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纸锥从A下落到C的过程做加速运动;

(2)[3][4]小明根据照片测量出纸锥从A下落到G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照片中纸锥的直径和纸锥的实际直径,再测出照片中纸锥下落的距离,利用照片中纸锥直径与纸锥实际直径

的比值等于照片中纸锥下落距离与纸锥下落实际距离的比值来得到纸锥下落的实际距离,最后利用速度公式可得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所以还需要在(a )、(b )分别补上纸锥下落的实际距离s /cm 和纸锥下落的时间t /s [5]纸锥的实际直径为

d =8.0cm=0.08m ;

照片中纸锥的直径为

D =0.50cm=0.0050m ,

照片中纸锥从A 下落到G 的距离为

l =8.40cm=0.084m ,

假设纸锥下落的实际距离为s ,根据(2)所分析则有

D l d s

=, 代入数据

0.0050.0840.08m m

m s

=

解得s =1.344m ,

从A 下落到G ,一共曝光6次,则纸锥从A 下落到G 的平均速度为

1.344m 0.896m/s 60.25s

s v t =

==?。

3.一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cm 、长为60cm 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 点运动到10cm 、20cm 、30cm 和40cm 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你同意________同学的方案.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请你为他填上.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510____20

(3)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

(4)气泡在10cm到40cm区间的速度是________m/s.

(5)从图象可以看出,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正/反)比.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苏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答案】(1)乙(2)15

如图所示

(4)0.02( 5 )正

【解析】

试题分析:(1)玻璃管刚翻转后,水流不稳定,会影响气泡的运动,应选用乙同学的方案;(2)从表格中可知,气泡的运动形式为匀速直线运动,每10cm运动时间是5s,所以,运动30cm需要15s;(3)用描点法绘图,注意时间刻度的安排;(4)v=s/t=(40cm-

10cm)/(20s-5s)=2cm/s=0.02m/s;(5)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也在增加,并且两者的比值始终相等,也就是说,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

4.小华想测—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 A=______m/s;v AC=_____m/s.

(3)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4)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斜面坡度应保持较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格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

s

v

t

= 0 0.3 大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使小车运动小使小车

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测量时间更准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实验的原理是s

v

t

=;

(2)由于车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下滑,所以在A处时,速度为0,即v A=0m/s;由图可知,AC段的路程为90.0cm,即0.9m,时间为3s,

故平均速度

0.9m

0.3m/s

3s

AC

AC

AC

s

v

t

===.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小,根据速度公式s

v

t

=可知,AC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4)小车在斜面顶端时,具有重力势能,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使小车运动,所以斜面的作用是:利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使小车运动;

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小些,这样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一些,运动时间更长,则测量时间更准确.

【点睛】

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时,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所以便于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5.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 t-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一: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67.210.8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4 6.810.213.6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_______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

【答案】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

程和时间成正比)大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分析】

(1)先确定横坐标轴的标度,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 t 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图。

(2)要判断气泡做什么运动,关键是看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何变化。

(3)从表二中分析长、短气泡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找到长气泡和短气泡谁运动得快,根据题干条件,运动慢的误差较小,从而也找到减小误差的方法。

(4)根据管在倾斜过程中气泡上升的快慢情况与开始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

(1)[1]根据实验数据中,时间和对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可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

(2)[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都反映出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是一个定值,说明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3]从表二中数据不难看出,大气泡运动较快;

[4]为解决气泡上升较快,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根据大气泡上升快的特点可知,可用小气泡做实验,或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做实验。

(4)[5]当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不难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6.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

(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______.(写出一个)

(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

(4)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答案】刻度尺秒表增大纸锥下落高度纸锥的质量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D

【解析】

【详解】

(1)由可知,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纸锥下落的时间短,是因为纸锥下落的高度短,或受到的阻力小,因此可通过增大纸锥下落高度或增大纸锥截面来增大下落时间;

(3)①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

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并分析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4)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运动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是变速运动,则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速度增大,阻力增大,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变为匀速运动,说法正确.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运动时,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用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匀速运动.说法错误.

③小球从A位置到D位置的平均速度为:.说法错误.

④如图,小球在B位置到D位置,小球进行匀速运动,小球在任意一点的速度都相同,求

出平均速度即为小球在C点的速度,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说法正确.

故选D。

7.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选填“运动”或“静止”)。(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3)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

_________同学的方案正确.

(4)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些.(快、慢)

(5)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_____。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运动 0.08 乙慢见解析

【解析】(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与气泡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2)气泡运动56cm的平均速度为:

0.56m

0.08m/s

7s

s

v

t

===;

(3)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过程中,在水流冲击下,气泡已经不在最下端了,所以翻转后立即计时反而不准确;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后,水趋于静止,开始计时会更准确,故乙方案更好;

(4)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越不容易测量时间,测出的时间误差大,所以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慢些更好。

(5)首先根据表格的时间在横坐标标出时间,然后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用平滑的线连接,如图:

答案: (1). 运动 (2). 0.08 (3). 乙 (4). 慢 (5). 见解析

点睛:注意最后一问中,首先要根据表格的数据确定横坐标的标度值,本图中如果横坐标一格表示一秒的话也可以画出图像,但表格的利用率低,不够美观大方,类似的问题要注意这一点。

8.小明同学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

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B)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中图).屏幕图象如右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m/s.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小于A加速 0.8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 AC=L,

1

2

AB

s L

=,又因为所用的时间是:t AC

=2.6s,t AB=t2=1.8s,所以,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1

2

1.8 3.6

AB

A

A

B

B

L

s L

s s

v

t

===;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6AC AC AC s L

t s

v == ;即v AB <v AC ,所以AB 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在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 处静止释放,并在B 处开始计时,在C 处停止计时;

(3)由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所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25s ,对应的速度为0.8m/s .

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和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

(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

(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6)实验中测得路程s 1上的平均速度为v 1,路程s 2上的平均速度为v 2,路程s 3上的平均速度为v 3.那么,v 1、v 2、v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答案】刻度尺 秒表 v=s

t

时间 大 大 变速 < 【解析】 【分析】 (1)公式v=

s

t

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 【详解】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故实验的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为v=

s t

;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

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4) 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越来越大,故是变速直线运动.(6)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因此v2

10.如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

(2)滑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m/s,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

(3)下图是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的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

(4)小丽实验时,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滑块通过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滑块的实际速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

【来源】【区级联考】福建省龙岩市金丰片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0.1小于B偏大路程测量值偏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实验的原理

s

v

t

=,在实验中,除了数字钟,还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s;

(2)由图可知s AC=40cm=0.4m,t AC=14:35:04-14:35:00=4s,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

0.4

0.1/

4

AC

AC

AC

s m

v m s

t s

===,s

AB

=40cm-20cm-5cm=15cm=0.15m,t AB=14:35:02-14:35:00=2s,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

0.15

0.075/

2

AB

AB

AB

s m

v m s

t s

===,

s BC=20cm+5cm=25cm=0.25m, t BC=14:35:04-14:35:02=2s,

0.250.125/2BC BC BC s m

v m s t s

=

==,v AB <v BC ; (3)因为v AB <v BC ,所以小车沿斜面加速下滑,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B 符合题意;

(4)小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斜面的全长减去一个小车的长,图乙中小车通过的距离等于斜面长,测量的距离比真实值偏大,根据s

v t

=

可知计算的平均速度比滑块的实际速度偏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