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瑜伽经

三摩地篇

1 现在要阐述什么是瑜伽了。

2 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

3 于是,看者(真实自我)就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

4 在其他时候(真实自我离开纯洁本性时),将会随着心灵的变化而变化。

5 心灵的变化有五种,包含痛苦的、无痛苦的。

6 造成心灵变化的五种原因:正确的知识、错误的认知、错觉想象、睡眠、记忆。

7 正确知识的来源,是由直接的知觉、推论和经典真理的佐证。

8 错误认知的发生,是因某些事物的知识没有建立在真实的形象之上。

9 仅仅听到言辞或看到某些现象而产生错觉,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基础,成为错觉想象。

10 心灵的变化,因睡眠而处于无知觉状态。

11 当心灵因事物而改变时,过去的经验及未被遗忘之事又回到意识里,这就是记忆。

12 借由不断地练习、不执着,可以约束心灵的变化。

13 在不断地练习与不执着下,努力使心灵稳定、不变的过程,谓之练习。

14 当你练习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间断、尽一切努力热忱,这个练习将稳固不移。

15 能自我掌控意识,对看到或听到之物不产生欲望,就是不执着。

16 了解了真实自我,而能对任何事都无欲无求,即使对内在的本性特质亦无所渴求,这就是不执着的最高境界。

17 普善拉尼亚塔三摩地,可由推论、内省、喜悦及纯洁的自我伴随而生。

18 坚定不移、持久的练习,可以中止心灵的变化,仅留下印象,这是另一种三摩地(阿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

19 那些仅仅离开了躯体,而达到神的境界,或者与自然融合的人,得以重生。

20 对其他人来说,不显著的三摩地,可以透过信心、力量、记忆、沉思或是借由洞察力而达到。

21 对于非常热衷和有意愿练习的人,很快就会达到三摩地的境界。

22 成功所需要的时间,是依据你的练习是否经由基础的、中等的、加强的、更进一步的次第区别。

23 或者,借由祈祷、诚心地献身给神,达到三摩地境界。

24 神是至高无上的真实自我,不受任何烦恼、行动、行动的果或欲望的内在印象所影响。

25 在他的里面,可以完全显示出全知者的一切根源。

26 时间无条件地证明了,他甚至是最远古时期老师们的老师。

27 至高的神,其字义就是那神秘之音“OM”。

28 重复颂念它,并深思其意义,更有帮助。

29 这个练习会让所有的障碍消失,同时发现自己内在的知识。

30 疾病、愚钝、怀疑、漫不经心、懒惰、感官享受、错误觉知、无法达到稳固基础、退步,这些都是使心分散注意力的障碍。

31 当精神焦躁不安,伴随而来的是忧伤、绝望、身体颤抖、呼吸不顺畅。

32 为了防止障碍和其附随物的产生,最好的方法是对单一事物的专注练习。

33 培养友善的态度以得到快乐,对于不快乐的要给予快乐怜悯,欣喜拥有善良道德,不理会邪恶,如此心灵可以保有不受干扰的平静。

34 想保持平静,也可以借由呼气或闭气来控制。

35 或者专注在感官觉知上,也能够使心灵平静。

36 或者,专注在内心至高的喜悦光芒上,也能够使心灵平静。

37 或者,专注在伟大的心灵上,将能完全地从感官事物的执著中解脱出来。

38 或者,专注在梦境及深沉睡眠的经验上。

39 或者,冥想在任何能使你提升的方法上。

40 慢慢的,一个人对于专注的掌控,能从最小的原子扩大到最大之无限。

正如同将物体靠近自然纯洁的水晶,可以汲取它的形状与色彩。所以,瑜伽修行人41

的心灵变化逐渐减少而变得清澈、安定,达到对于认知者、认知的事物与知识三者没有分别的境界,这种冥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摩地。

42 当三摩地的名称、形式与知识结合在一起时,叫做沙维塔卡三摩地,或可推理的三摩地。

43 当记忆被净化了,专注事物的知识就会独自发光显现出来,对于其名字和特质已没有区分了,这叫做尼维塔卡三摩地,或无法推理的三摩地。

44 同样的,前面已经说明,沙维恰拉(有反应的)和尼尔维恰拉(没有反应的)三摩地,是练习专注在精微的要素上。

45 专注在精微的事物上,最终将回归至无法下定义的境界上(原始纯洁的本性)。

46 以上所有的三摩地都还有欲望的种子,可能会将你再带回来受困,或是让你再受到困扰。

47 在三摩地最高境界里(尼尔维恰拉),真实自我显现、发光了。

48 这是绝对真实的意识。

是完全不一样的。 49 这个特殊的真理,与聆听、研读经文或推论认知所获得的知识,

50 这个三摩地所产生的印象,将其他所有的印象全都抹掉了。

51 当这个印象被抹去时,所有的印象就全部都抹去了,这就是无欲望种子的

三摩地。

练习篇

1 瑜伽的练习包含:苦行、颂读经书、向神顺服。

2 瑜伽的练习,帮助我们将障碍减至最低,以达到三摩地境界。

3 无知、自我中心、执著、憎恶和坚守有形体的生活,是练习瑜伽的五大障碍。

4 无知是其余几项障碍的温床,不论他们是潜伏的、薄弱的、中断的或持续的。

5 无知就是:把短暂视为永恒、把不纯净当作纯净、把痛苦当作快乐、将非我

当作自我。

6 以自我为中心,就好像是看者(真实自我)的能力,并以此工具(能力)去看身心。

7 有了享乐经验之后,执着随之而来。

8 有了痛苦的经验,憎恶随之而来。

9 由于过去经验的累世流转,对生命产生了执著,即使聪明人也一样。

10 在精微的思想形式里,这些障碍都可以借由回归至最初的起源处(自我中心)而去除。

11 在自我中心思想活跃的状态下,可以借由冥想静坐将障碍消除。

12 卡玛沙亚是所有障碍(业)的储藏所、根源,业会将过去的经验带到今世及来生。

13 只要行为的因存在,自会有果报,指的是出现在来世不同生命种类的出生、等级、生命的长度及经验。

14 业报带来的快乐与痛苦,是过去行为的善与恶造成的。

15 有分别心的人,所有事情都将是痛苦的。其后果是:得到的东西会害怕失去而焦虑不安;导致印象留在心里,创造了新的欲望;三个本性特质相互冲突、矛盾,而一直控制着心灵。

16 尚未降临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17 痛苦来自于真实自我与本性的结合而纠缠不清,那是可以避免的。 18 本性分为三个特质----悦性、变性、堕性。其组成要素和感官的目的,是向真实自我提供经验,并帮助解脱。

19 本性的特质又分为四种:明确的、不明确的、能下定义的、不能下定义的。

20 看者是纯净、无染的,有观看的能力,但却要透过心灵来看。

)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真实自我(看者)。 21 本性(被看见的事物

22 虽然对于一个已解脱的人来说是消除了,但对其他人来说,本性仍然存在。 23 结合真实自我(拥有者)和本性(被拥有者),你会认识两者的原始面貌和力量。 24 这个结合却是源自无知。

25 如果没有无知,就不会有结合。这是真实自我(看者)可以自主地。 26 不断地明辨,就是去除无知的方法。

27 智慧的最后阶段有七个层次。

28 透过瑜伽八阶的练习,那些不纯洁便会被智慧之光去除,引向明辨之境。

29 瑜伽八阶(八支)如下:(1)持戒、自律。(2)遵守、奉行。(3)体位法、调身。

(4)呼吸控制法、调息。(5)感官内敛、摄心。(6)注意力集中、凝神。(7)冥想、入定。

(8)三摩地、沉思、禅定。

30 持戒包含:没有暴力、不说谎、不偷窃、禁欲、不贪婪。

31 伟大的誓言是全世界的、宇宙的,不受阶级、地点、时间和情况的限制。

32 遵守奉行包含:净化、知足、苦行、读圣书及敬神。

应该以逆向思考(正面)来导正。 33 当被负面的想法扰乱时,

34 当暴力等等的负面想法或行为,想去做或已经做了,不论是由贪婪、愤怒或迷惑

所引起,不论是轻微的、中等或极端的放纵自己,都是基于无知,并且会带来一些痛苦,

我们也应逆向思考。

35 在坚定无暴力者的面前,所有的敌意都会停止。

36 真实、不说谎的人,其行为和结果都变得有所助益。

37 不偷窃的人,所有的财富都会跟着来。

38 禁欲的人,能获得元气、精力。

39 当真正不贪婪之后,生命是如何来、为什么出生,就会完全明了了。 40 借由净化,一个人会开始不喜欢自己的身体,也会停止接触其他身体。 41 此外,身体净化后,可以获得纯净、喜悦、专注、感官控制及自我认识。 42 知足,即可获得最大的喜悦。

43 借由苦行修炼,身体和感官意识的不洁净被清除了,得到的是超自然能力。 44 借由读圣书,与所选择的神沟通。

45 完全向神顺服,将可到达三摩地的境界。

46 体位法是一种稳定、舒适的姿势。

47 借由减少心神不定,并冥想在无限的苍穹上,可以熟练体位法。 48 学会体位法之后,就不会被二元性扰乱了。

49 体位法稳定后,应该要能控制吸气与呼气的动作,这就是呼吸法或气的控制法。 50 呼吸的控制有吸、呼、闭气。它们是由地点、时间和树目来调整的,有长的呼吸

,也有短的呼吸。

51 控制呼吸还有第四种方法,是专注于内在或外在事物时产生的。 52 于是,我们揭开了遮住内在亮光的面纱。

53 心灵就适合去做专注的练习了。

54 当感官从外在和模仿的事物往内心去感觉时,叫做感官内敛。

55 从此,就可以完全地控制感官了。

成就篇

1 注意力集中,是把心集中在一处、一个事物或一个念头上。

2 对冥想者和冥想事物有持续的认知,就是冥想。

3 当冥想的事物发光,好像连形象都没有了,这就是冥想的最高境界----三摩地。

冥想和三摩地在一个事物上,称三雅马。 4 练习注意力集中、

5 掌控了三雅马,将开启知识之光。

6 三雅马的练习,需要经过许多阶段才能完成。

7 三雅马和前面所说的瑜伽八阶里的前五阶相比较,是属于内在的修炼。 8 相对于没有欲望种子的三摩地来说,三雅马的三个境界,又属于外在了。 9 印象升起时,通常要让它消失,但这个抑制的力量出现时,会创造新的心灵变化。

当心灵与新的变化合二为一时,就是约束心灵的变化。

10 心灵的变化,要透过习惯的养成,让它变得稳定。

11 当分心的情况慢慢减少,而能专注在一点上,就开发了三摩地境界。 12 再说一次,当过去和新起的印象完全一样时,就是专注在一点上。 13 由此,看得见的特性、时间、基本元素及感官的转换,也都描述过了。 14 本性的基本属性有潜在的、可显现的、无法显现的层面。

15 造成心灵变化差异的原因,是上述不同层面的连续进化而来的。 16 借着在这三种层面上的三雅马专注练习,将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17 词汇和它的意义、内容,通常都会因附加的解释而产生混淆。借着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对任何生命所说出的字或发出的声音,都能够听懂它的意义。 18 对心灵产生印象(潜意识)所得到的直接认知,透过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可以获得过去累世的知识。

19 对他人身体的动作等特殊迹象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就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20 知道他人所想的事物,并不包括其心灵的内涵,如思想背后的动机,因为这并非

三雅马专注的目标。

21 对人的身体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可将进入视网膜的光线隔开,于是觉知到形体

的消失。

22 同样的方法,耳朵听不见声音了,触觉、味觉、嗅觉等也可依此类推。 23 业有两种:近报和远报。借由三雅马对死亡征兆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死亡时刻的知识。

24 借由三雅马对友善及其他优点的专注练习,你将拥有传达它们的能力。 25 借由三雅马对大象以及其他这类动物力量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这种力量。 26 对自己内心的亮光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得到精微、隐藏以及隐秘的知识(精、气、神)。

27 对太阳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整个太阳系的知识。

28 对月亮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星座排列的知识。

29 对南或北极星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星星移动的知识。 30 对脐轮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身体结构的知识。

31 于喉咙凹陷处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不再饥饿和口渴。

32 对古尔马神经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可以在冥想静坐时静止不动。 33 对顶轮亮光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会洞察、精通一切。

34 或者,在自然启发的知识(透过纯净的生活)里,能力自然产生。

35 对心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心灵的知识。

36 智能与真实自我是两回事,智能是为真实自我而存在,而真实自我是为其自身而存在。无法区分二者造就了所有的经验,针对这个特性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真实自我的知识。

37 获得了真实自我的知识,透过自发性的直觉,就产生了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的超能力。

38 这些超自然能力的感官反应,是练习三摩地的障碍,却常为世俗所追求。

39 解开心灵对身体的束缚,借着心灵运作程序的知识,就拥有了进入别人身体的能力。

40 控制上升之气,一个人可以漂浮在空中,越过流水、沼泽、荆棘……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离开身体。

41 控制生命之气,身体四周将散发出光芒。

42 对耳朵与宇宙苍穹的关系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你将获得超自然听力。

43 对身体与宇宙苍穹的关系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将能使自身轻如棉絮,如此就可以漂浮漫游于宇宙苍穹中。

44 对不确定、身体以外的思想波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遮住自我光芒的面纱将被除去。

45 借由三雅马的专注练习,瑜伽修行人可以掌控整体粗糙、细微精致的大自然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目的。

46 从小如原子及其他超自然能力的显现,将达到身体的完美和不受限制的能力。八

身体变得很大,可以无限的大。身种主要的超自然能力:身体变得很小,可以小如原子。

体变得很轻,轻如羽毛。身体变得很重,重如泰山。身体可以到达任何地方,无远弗届。可以成就所有愿望。可以创造及毁灭任何东西。可以指挥和控制所有的事情。

47 身体的完美包括美丽、幽雅、力量、结实。

48 对认知能力、本性要素、自我中心及感官目的的相互关系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瑜伽修行人将可控制住它们。

49 从此,身体拥有和心一样快速移动的能力,不需要感官的帮助,也能够运作自如,并且能完全控制本性。

50 认识纯洁的本性特质与真实自我的差异,就有如全知的神一般,得到了最高的存在境界和形式。

51 对所有的超自然能力不执着,束缚的根源就消失了,即能得到解脱。

52 瑜伽修行人对于天上的神的赞赏,既不应接受,也不应自豪,因为有可能他会再次不受欢迎。

53 对不停的瞬间(当下)作三雅马的专注练习,将获得明辨的知识。

54 如此,无论在种类、特征、立场上都很相似而无法区分的事物,就能清楚明辨了。

55 能明辨知识,可同时了解所有情况下的所有事物,是一种直觉的知识,可以带来解脱。

56 当宁静的心到达真实自我般的净化境界时,就解脱了。

解脱篇

1 超自然能力是天生的,由前世练习而来,或借由草药、重复颂经、苦行、练习三摩地得来的。

2 由一个种类转换成另一个种类的生命,是自然定律流转的结果。

3 偶发的事件,并不会直接促使自然演化,只是如同农夫移除障碍物般。

4 创造出来的心灵,是由自我本位意识产生的。

5 虽然创造出来的心灵作用都不一样,但瑜伽修行人最原始的心会指引它们。

6 只有冥想中产生的心灵,可以脱离宿命的印痕。

7 瑜伽修行人的行为,既非白的(好的),也非黑的(坏的);但是其他的人则有三种:好的、坏的、好坏都有的。

8 这些行为的潜意识印象,只有在顺利的情况下,会在特定的来生显现。

9 虽然(在不同的转世中),欲望会因等级、时间、空间而分隔,但是它们有一种不

因为欲望的印象和记忆是相同的。可分离的连续关系,

10 既然生存的欲望是永恒的,其印象和记忆是没有开始的(永远存在)。

11 由行为的原因、结果、基础(欲望根源)、支持(欲望之物)连结所造成的印象,会随着以上四者的消失而消失。

12 过去与未来,存在于事物的真实形象中,因其特质的差异而显现出来。

13不论可显现出来或是精微看不见的,都属于本性的特质。

14 事物的真实性,取决于本性特质间的转换。

15 由于不同心灵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不一样。

16 一个事物的存在,并非依据单一的心灵。若然,当心灵没有理解它时,事物会变成什么呢,

17 一个事物是否被认知,得看心灵是否被它上了色彩。

18 真实自我是永恒不变的,它永远知道心灵是否改变,因此,它是心灵的主宰。

19 心灵是不会自我发光的,因为它是被真实自我所认知的事物。

20 心灵不能同时觉察主体(看者)与客体(被看者的事物)。

如果一个心灵被另一个心灵所认知,并视为当然时,我们就得对它们假定一个无21

尽的数字(还会有第三个心灵、第四个……),结果将造成记忆的混淆。

22 真实自我的意识是不会改变的,当心灵受到它的影响,就变成了它的意识。

23 心灵受到真实自我(看者)的影响后(被看见),就能够了解所有的事了。

24 虽然有无穷的欲望,但心灵是为了真实自我而存在的,因为它的表现只能与真实自我结合。

25 能够看出心灵与真实自我的区别者,其念头就如真实自我般,将永远停止了。

26 于是,心灵朝向能够分辨的境界,而引向解脱之道。

27 由于过去的印象,在能够分辨与解脱之间,可能会出现困惑的想法。

28 这些过去的印象是可以移除的,就像曾经谈过移除障碍的那些情况。

29 由于拥有完美的分辨力,即使有最好的奖赏在前,也完全没有兴趣,还能恒久地持续明辨,这种境界称为大马美加三摩地。

30 从此,一切苦恼烦忧与因缘果报都止息了。

31 知识浩瀚无边,当其遮蔽物和不纯洁之物全被移去时,就几乎没有再需要被知道的事物了。

32 于是,本性的三种特质,终止了它们的连续转换,因为它们已达成了目标。

33 前面所谈的连续,意指不间断的瞬间,它们能在转换终止时被认知。

34 当本性的特质融入了本性,不再需要来服务真实自我,它已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于是,达到了解脱的最高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