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七、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1.本项目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突泥涌水事故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开挖作业后引起的隧道突泥涌水事故

(2)初期支护受压变形后引起的突泥涌水事故

危害程度:均可能造成人员、物质、设备的损失及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开裂等,属于重大风险。

2.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1.5应急处理”。

3.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3组织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根据涌水量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频率。加强洞内围岩观测,重点加强洞内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浅埋地段观测洞外地表沉降及位移;对监测变化较大时,要及时告诉现场施工负责人,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

矿山法隧道工程监测频率

注:1.B—矿山法隧道直径或跨度(m),L—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m);

4.1.2分级预警

根据监控量测控制指标,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监测预警、橙色监测预警和红色监测预警。

三级预警参考表

4.2预控措施

(1)在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公路、地下管线、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正式报告,上报建设单位。

(2)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经专家论证及审批后各实施。

(3)对地下水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原则,防止因地下水流失导致地面沉降,房屋开裂等。

(4)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施工中应建立监测系统,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实行信息化施工。

(5)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地段时,采取超前预加固、堵水措施,以有效改善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取长管棚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特别注重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才能允许开挖。

(6)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进行作业。隧道开挖前必须先进行超前注浆;开挖时严格控制循环进尺、严禁超挖;上下台阶距离严;合理安排工序规范进行控制;提高支护速度,缩短土体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初支混凝土强度。

(7)对完成的支护面应随时进行观察是否出现裂纹、变形等现场,每天对测设出的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正确指导施工。

(8)定期检查施工降水效果,确保隧道开挖前水位已经降至设计要求值

4.3预警行动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4.2预警行动”。

5.信息报告程序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4.3信息报告”。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5.1响应分级”。

6.2响应程序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5.2响应程序”。

6.3处置措施

6.3.1险情的处置措施

(1)停止隧道开挖施工。

(2)采用快速水泥迅速将涌水涌砂口部进行封堵。

(3)掌子面迅速用工字钢、方木、钢筋、钢筋网进行加固、封堵,并焊接双层钢筋网。

(4)立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对封闭部位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封闭厚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5)针对涌水涌砂部位迅速打设注浆钢管,并对其进行注浆,以改善或加固周围地层。

(6)加强隧道周围降水能力,将地下水位将至开挖面以下。

(7)将隧道内积水、涌砂清理干净,并加强观测,防止二次涌水涌砂事故发生。

6.3.2事故的处置措施

(1)立即把施工人员从操作面上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并清点现场人数。

(2)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除救援外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3)出现隧道施工作业人员被淹时,在组织潜水泵抽水和支护隧道的同时,调查清楚具体被淹溺的人员及数量,派水性好的营救人员系安全绳下基坑进行打捞营救。

(4)受伤人员营救出以后,迅速吊至基坑顶面安全区域,清除掉口腔、鼻腔内的泥浆等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使受伤者采用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俯卧位,面朝下,头低脚高,迅速倒掉胸腔和胃内吸入的水。同时检查心跳呼吸情况。当发现呼吸停止者,瞳孔散大、口唇青紫明显,神志不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心跳停止者则应立即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并同时紧急送往医院。

(5)立即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通知抢险应急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投入抢险,各应急保障组接令后解散各自准备,以最快速度投入抢险、救援。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根据施工现场存贮能力的大小,存贮常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其他可与相关单位签订供应协议,发生应急抢险救援时应无条件及时供应。

(2)物设部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采购和保管,安质环保部负责监督执行。经常性进行检查,确保应急设备设施和物资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有效使用。

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2017年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2017年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组织单位:工程部 二、主办单位: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三、演练地点:锅炉房 四、演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五、演练内容: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事故现场负责人或后续救援组织赶赴现场后的负责人员(各1人):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 5、监护人员1人; 6、伤员1人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煤气报警器、氧气检测仪各1台; 2、防毒面具 2个; 3、警戒带 1 卷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有限空间工伤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或多人)人员在罐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姚吉合发现现场有人受伤,可能是煤气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工程部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并通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工程部,锅炉房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中水站污泥池中,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刘丕雷、杜占国、王世英你们3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李延银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汇报事故情况” 3、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工程部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广东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广东处置铁路行车事故 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广东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编制目的 预防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及时有效处置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本预案所称铁路行车事故,是指发生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地方铁路和非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上发生的行车事故。其他铁路行车事故处置工作,按《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和《广东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大铁路行车事故。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高效运作;分工负责;预防为主。 2 分级标准 特别重大铁路行车事故(Ⅰ级)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伤 (中毒)。 (2)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10万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4)繁忙干线中断行车48小时以上。 重大铁路行车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中毒)。 (2)铁路沿线群众需要紧急转移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3)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4)繁忙干线中断行车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内。 较大铁路行车事故(Ⅲ级)

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91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正式样本

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 案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编制依据 (1)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区间施工图; (2)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区间溶洞处理施工图; (3)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总施工组织设计; (4)名都站~光谷广场站区间隧道专项施工方 案。 (5)名都站~光谷广场站区间溶洞处理专项施 工方案。

2 引用的安全标准文件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标准》GB/T28001; (5)《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 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名都站~光谷广场站区间,左线起点里程:ZDK26+408.307,终点里程:ZDK27+448.000。右线起点里程:YDK26+408.307,终点里程:

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针对在明挖结构土方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泥、涌水情况,对潜在的基坑突泥、涌水事故做出应急准备,并对发生的基坑突泥、涌水事故进行控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和不利影响,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有关应急预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相关方的期望及要求; 3、集团公司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文件以及《中铁隧道集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铁隧道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三、编制原则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等级 一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能够处理的紧急情况。 二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无法处理,需集团公司介入的紧急情况。 三级紧急情况:项目上的应急资源无法处理,需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介入的紧急情况。 四、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为:接警→响应等级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结

束(恢复生产) 五、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王坤 副组长:陈洪武、梁奎生 组员:王小红、吴传林、李新伟、杜闯东、李凤远、张惠军、杨道玉、陈广江、鲜双忠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督促、检查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事件(或险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落实工作。 2)结合本项目特点组织制定基坑主体结构土方开挖方案,认真部署,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各项决议; 3)组织训练本项目的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设备、器材,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完好。 4)落实施工现场必备的抢救器材和设施: 救援配臵物品一览表 5)事故/事件(或险情)发生时,立即启动事故/事件(或险情)应急救

隧道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改建铁路西安安康增建第二线XKS-1标隧道突水突泥 应 急 预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电气化局西康二线 西铁工程项目五分部 2009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原则: (2) 二、应急策划 (2)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2) (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4) (三)、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5)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5)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5) 4)、突水处理方案 (6) 5)、突水涌泥段处理方案 (6) (四)、应急资源分析 (7) 三、应急准备 (7) 1、机构与职责 (7) 2、应急资源 (9) 四、应急响应 (10) 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1) 1、应急施工措施 (11) 2、指挥与控制: (12) 3、通讯 (13) 4、警戒与治安 (13) 5、人群疏散与安置 (13) 6、公共关系 (14) 六、现场恢复充分辩识 (14)

隧道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一、编制原则: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西康铁路增建二线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是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西康二线全线的控制性工程。翠华山隧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隧道为翻越翠华山的单线越岭隧道,位于秦岭北麓低中山区,平均海拔670~1400m,最高海拔为1440m。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40°,太峪以西多为基岩峭壁。分布有众多“V”型侵蚀谷,基本呈南北向展布,沟内长年流水。隧道起迄里程D1K65+807~D1K77+078,全长11271m,为单线隧道;洞内线路纵坡为单面上坡,线路坡依次为13.6‰,13.2‰,13.6‰,13.2‰;隧道洞身1155.76m及安康端洞口段1563m位于R-1600的曲线上,洞身其余部分位于直线上。隧道设有3座斜井,其中洋峪斜井长809m ,蛟峪斜井长1261m,太峪斜井长681m。 1、工程地质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2017年 6 月 26 日发布 2017年 6 月 30 日实施 2

目录 1.事故风险分析 (4) 2. 应急工作职责 (6) 3.应急处置 (6) 4.注意事项 (7) 3

有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在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甲烷或硫化氢的混合气体。一氧化 碳、甲烷和硫化氢的危害特性如下: 1.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IDLH为0.15%。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 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 4

1.2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为4.3%至44.5%,IDLH为0.0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人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轻度急性中毒时,会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时会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收时可导致电击样死亡。 1.3甲烷 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极限为5%至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氧气浓度超标:当检测到空气中氧气浓度小于18%或大于23%时,空气中氧含量浓度较低,导致作业人员窒息。 发生燃烧、爆炸的原因 5

01中断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中断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预防和最大程度的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社会安全的影响,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快速、有效得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以及相关法律和有关规定,结合瑞九铁路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瑞九铁路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或者铁路机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正常行车的铁路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指导铁路沿线可能发生水灾、边坡塌陷、路基下沉、触电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 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当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险情、行车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时,各 - 1 -

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5 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充分适应相关法律法规与铁路行业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切实实现应急行动快速、有序、高效运行,有效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预防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 事故风险描述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在进行起重作业或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候因地面不平整或安设不稳固造成设备倾覆侵入铁路限界风险。 - 2 -

市政工程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1.1《xx、荣昌东街电力隧道工程施工图》 (3) 1.2《xx地区暗挖电力隧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 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 (3) 1.4《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管道工程(DBJ 01-47-2000) (3) 1.5《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GBJ86-85) (3) 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3) 1.7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 1.8现场实地勘察资料 (3) 二、工程概况 (4) 2.1工程简介 (4) 2.2主要工程量 (4) 2.3主要材料 (4) 2.4浅埋暗挖法施工设计 (4) 三、施工总体部署 (10) 3.1施工组织机构 (10) 3.2指导思想 (10) 3.3施工部署 (11) 3.4施工准备 (11)

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4) 4.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4) 4.2工期安排 (14) 4.3施工总体顺序 (14) 4.4工期进度安排 (14) 五、主要施工方法 (16) 5.1施工原则 (16) 5.2工艺流程 (16) 5.3竖井施工 (16) 5.4小导管超前加固 (21) 5.5开挖 (22) 5.6拱墙支护: (22) 5.7喷射混凝土 (23) 5.8背后注浆 (26) 5.9防水 (26) 5.10变形缝处理 (26) 5.11二衬施工 (27) 5.12监控量测 (27) 5.13电力附件安装 (28) 5.14 施工通风、照明、排水 (28) 5.15龙门架搭设及日常运行维护方案 (32)

六、质量计划 (40) 6.1质量方针 (40) 6.2质量目标 (40) 6.3质量组织体系 (40) 6.4各工序质量标准及观感要求 (40) 七、质量保证措施 (46) 7.1质量保证措施 (46) 7.2质量保证惩罚制度 (46) 7.3质量目标设计 (47) 八、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49) 8.1.工期保证措施 (49) 8.2.安全保证措施 (49) 8.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3) 8.4.消防保卫措施 (69) 8.5.降低成本和材料节约措施: (69) 8.6劳动保护措施 (70) 九、雨季施工措施 (71)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中铁十二局三南铁路Ⅱ标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演练总结 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的实际情况,开展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水平和实战能力,确保在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顺利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保证人员、物资及其它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并通过演练、总结和评价来修订完善相关应急处置措施。2015年3月21日上午10时00分,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三南铁路土建施工II标南平隧道3号斜井成功举行。现将演练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基本情况 本次演练由中铁十二局三南铁路II标项目经理部安质部部长郭琳策划,项目总工王东任总指挥,安全总监刘士田任副总指挥。多个部门参加演练,参演人员共30余人。并邀请监理4组组长和2号斜井监理工程师参加观摩。本次演练拟南平隧道3号斜井小里程,掌子面突发突泥涌水,涌水量大约30m3/h,含泥浆量较大,现场开挖班7人,二衬班3人,值班电工1人,其中1名司钻工被突泥涌水推倒摔伤;应急预案启动、部门协同救援为主线,人工施救、专业施救等手段展开救援。演练历时30分钟,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演练所做的主要工作 南平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如期顺利举行,本次演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业主、监理、公司高度重视、积极指导、项目部精心筹备是分不开的。 1、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扎实做好筹划准备工作。项目部于演练开始前半个月便着手制定了南平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演练脚本、场景显示计划等多项计划资料。为确保演练能够安全顺利进行,使演练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从时间上细化各项目标,从内容上深化各个阶段,从实战上强化各种环节。

隧道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目录 1、目的 2、应急准备 3、组织机构及职责 4、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安排及纪律 5、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的准备 6、应急措施及行动方案

1. 目的 针对本隧道有可能发生的突水突泥事故制定突水突泥紧急预案,准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减少与之有关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 2. 应急准备 项目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落实突水突泥行政领导负责制,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环境不受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我项目部职工及临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隧道突水突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在总预案的基础上设置隧道突水突泥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下设应急抢险救助队和物资保障组,各职责和总和预案中职责相同。 3.2职责 3.2.1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并了解事故详情后,首先将事故上报至宁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全部,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110报警电话,告知事故的详细情况。 3.2.2副组长:执行组长的指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各救助队员按照预案分工指挥组织抢险工作。 3.2.3抢险救助队:根据现场组长及副组长的安排组织救助队员

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并组织疏散危险区内人员。 3.2.4物资保障组:由物资部负责对现场物资调运、储备和检查物资储存质量状况并保证抢险物资供应。 4. 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安排及纪律 4.1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安排 4.1.1保证隧道内排水沟水流通畅,进口由于是下坡应储备足够数量的水泵以排除工作面附近的积水。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及超前探孔初步判断前方的地质状况,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4.1.2如事故发生后,在事故现场采取各种措施,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保证在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4.1.3现场指挥人员冷静判明事故情况并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同时积极制定抢险措施和方案,明确各自的分工,实施抢险救援。 4.1.4以控制事态、减少损失和影响为目的,根据现场需要实施抢险应急方案,迅速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赶赴现场。 4.1.5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合理组织人员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现场抢险救援作业纪律 4.2.1救援工作方案确定前,抢险救援队迅速到达现场后在固定位置待命,抢险救援队负责人尽快掌握现场情况,并迅速接受抢险救援任务。 4.2.2现场负责人组织警戒人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尽快组织安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预案

文件管理状态: 文件分发编号: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应急预案 2018年04月13日发布 2018年04月15日实施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 (3) 3内容 (3) 4.附则 (3)

一、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理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三、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四、编制依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五、危险源(点)分析 1、危险源(点)种类 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污水氧化池、储存罐、粉仓、干燥塔、蒸汽锅炉等 2.危险源(点)特性 蒸汽锅炉:在进入蒸汽锅炉的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锅炉炉体内可能会有零配件脱落,锅体内灰尘较大,人员长时间在里作业会吸入过多的灰尘。 六、应急救援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 应急救援小组 公司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 组长:袁启佳(职务:公司副总经理)电话: 第一副组长:宋新国(职务:动力车间主任)电话: 第二副组长:李小子(职务:保全部主任)电话: 小组成员:薛天龙、郭建国、卢剑锋、范玲凤。 3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 (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第一副组长职责: (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组织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 (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第二副组长职责: (1)、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 (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不在岗时接手其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 (1)、积极协助现场抢险工作,服从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派遣和安排。 有限空间事故发生区域现场目击者职责: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召集附近人员参加抢险救护,并利用现场配备的呼吸设备、保险绳等应急救援器材迅速开展现场抢险救护行动; (2)、对伤员进行迅速转移; (3)、迅速利用现场配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抢救。

铁路三电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铁路三电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施工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分析进行编制,符合以下法律法规与技术规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6.《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8.《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 二、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正常进行,在各种环境下发生伤亡事故时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均能得到体现,从而达到现场人员及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环境条件更好地得到控制。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铁路通信、信号、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置。 四、危险源辨识 根据本项目部生产范围内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下列几种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挖沟槽及基坑工程、光电缆敷设工程、铁塔工程、天线安装工程、电力施工立杆工程、通信、信号及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有:挖断既有地下线缆和地下设施,损坏铁路既有设施、物质材料侵限,火灾,触电、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毒等

区间暗挖隧道悬臂式掘进机掘进施工方案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第七工作段 火沙区间暗挖隧道 悬臂式掘进机掘进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五局集团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第七工作段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暗挖隧道悬臂式掘进机掘进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工程概况 火车站站~沙冲路站区间位于南明区,线路出火车站站后先下穿火车站售票厅(3层)、行包房(2层)、客运站台、铁路股道及行包地道、于YDK26+左偏下穿玉厂路后,下穿茶花、博泰等小区数幢7~9层居民楼、茶花广场地下一层停车场、沁苑商务公寓(7层)之后,再下穿朝阳洞路南明区人民法院(5层),进入朝阳洞路下后至沙冲路站。本区间右隧起讫里程YDK26+~YDK27+(YDK26+=YDK26+300,短链),左隧起讫里程为ZDK26+~ZDK27+(ZDK26+=ZDK26+300,短链)。本区间为双洞单线隧道,右隧全长,左隧全长。 线路平面 火车站站~沙冲路站区间YDK26+~YDK27+段左、右线线间距从16m渐变为,全隧为双洞单线结构形式。 线路纵断面 火车站站~沙冲路站区间轨面最小埋深约16m,轨面最大埋深约为。

特殊段落

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区间隧道处于贵阳市主城区核心区内,线路通过范围为民用建筑密集区,地形高差,上覆盖层为块石层与红粘土,下伏基岩为松坎子二段白云岩,根据地勘结果为岩溶弱发育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标高为。 线路平面布置图 隧道周边环境影响 本区间隧道位于贵阳市主城区范围内,其下穿火车站、玉厂路、朝阳洞路,周边管网密集,上空有架空电线,地下管网多。区间隧道范围内地面建筑物较多,其中多为1~9层民用建筑。其中位于区间隧道路线正上方或左右边线30m内的主要建筑有玉田坝新一栋小区1#、2#、3#及4#,该四栋建筑基础采用条基,对隧道修建影响微小;桂花园小区2#、3#、4#及5#,该四栋建筑基础采用条基,对隧道修建影响微小;博泰小区3#、4#及5#,该三栋建筑基础采用条基,对隧道修建影响微小;茶花新村小区1#、2#、3#及4#,其中1#和2#采用桩基,最大埋深,桩底距离隧道顶板约。茶花新村1#和2#建筑

(完整word版)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一、主要危险源(点)特性 本项目有污水井、废水井、化粪池三种有限空间,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且易导致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 1. 污水井、废水井在使用过程中,每年需要清理两次,由于污水池易产生沼气,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中毒、窒息的危害。 2. 化粪池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理,但每年至少清理一次,由于化粪池易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中毒、窒息的危害。 二、潜在的事故类型、影响的范围及后果 1. 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 1)中毒事故; 2)缺氧窒息事故; 2. 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的范围及后果 1)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氢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2)缺氧窒息事故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根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轻有重)。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 1.抢险组:组长由工程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专业领班及外包作业单位负责

陕西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陕西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铁路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及时有效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⑴陕西省境内铁路发生行车特别重大事故,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紧急转移人员超过10万、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48小时以上的事故;以及在陕西省境内国家铁

路、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开行的旅客列车,发生重大行车事故,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繁忙干线中断行车24小时以上的事故。 ⑵ 陕西省境内铁路繁忙干线发生行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3人以上,或死亡、重伤5人以上,或中断行车4小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铁路干线发生行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中断行车12小时以上。 ⑶ 陕西省境内、西安铁路局(以下简称"铁路局")管外铁路干线发生行车事故的,陕西省人民政府配合周边相应的铁路局做好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行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尽快恢复运输。快速抢通线路,尽快恢复通车和运输秩序。 (3)实行分工负责。在铁道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下,铁路局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事发地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权限和本预案的规定,共同做好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4)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采取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行车事故防范水平;不断完善铁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在发生铁路I级或Ⅱ级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时,按照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执行。发生Ⅲ级或Ⅳ级应急响应的行车事故时,根据需要,铁路局报请铁道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组织、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由铁道部或陕西省人民政府授权铁路局

电力隧道(暗挖)施工方案

东林二路、致力五路 市政工程 电力隧道(暗挖)工程施工方案 审定: 审核: 编制: 成都建工集团总公司 东林二路、致力五路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4年5月15日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目录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主要工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风险识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体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总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施工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为落实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隧道安全风险远程监控、预警分级响应应急救援演练,特制定本模拟演练活动方案。 一、演练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草木沟隧道隧道突泥涌水应急救援预案》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我工区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理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工区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 二、演练目的、演练时间、地点、内容、范围和参加单位 (一)演练目的 经过对设定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提高工区和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职工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1、评估草木沟隧道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检查表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工区对重大事故的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紧急情况下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和分工,提高各级各架子队应急相应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改进其协调问题;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培训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经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磨合应急机制,强化各应急小组内部之间、现场指挥部与公司指挥部、公司总部、地方应急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能力,改进应急救援中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5、提高全体领导干部、职工、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职责; 6、找出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演练时间 6月19日19:30~21:15 (三)演练地点 一楼会议室桌面演练 (四)演练内容 草木沟隧道进口掌子面突泥涌水应急救援与处理 (五)演练范围 在桌面模拟演练,工区长、工区各部门、隧道开挖支护班、二衬班等单位和人员参加,参加演练人员共32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