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

法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

法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
法国金融体系发展过程

法国金融制度发展过程

一、十九世纪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并向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一)1800年1月18日,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银行,法兰西银行是法国的中央银行,标志着法国银行制度的核心就此诞生。

(二)19世纪中叶,法国相继出现了大量类似英国股份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如工商信贷银行(1859)、里昂信贷银行(1863)、兴业银行(1864)、巴黎银行(1869)等,奠定了法国银行体系的基础。

二、二次大战后至六十年代中期(在政府严格的控制之下缓慢发展的阶段)(一)1941年6月13日法国颁布了第一部银行法,揭开了金融立法的序幕。银行法出台正值二战过后,国家在恢复经济、加强投资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二)1945年12月2日银行法宣布将法兰西银行及四大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化(国家工商银行和巴黎贴现银行不久合并为巴黎国民银行)。如此直至六十年代初,国家掌握着信贷发放的半数,并承担近80%的投资业务。

(三)1966-1967年银行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有四项措施:

1.放宽并淡化存款银行与商务银行间的分工界限;

2.允许在法国领土上自由开设营业柜台;

3.创立货币市场,使银行融资条件更为灵活;

4.取消利率的最低限度。

这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打破了旧有的经营界限,令法国的银行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之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六十年代末期以来(在放松管制条件下发展较快的阶段)

(一)国有化法令

1982年2月11日通过的国有化法令将法国5家工业集团、36家最重要的法国银行及两大私营金融集团(巴黎巴和苏伊士)都实行了国有化。法国银行业也形成了它的一大特点,即国有化银行占主导地位,这是与其他西方国家大不相同的。

(二)新银行法

八十年代后,原有的银行法律体系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在此前提下,诞生了1984年1月24日新银行法,即现行的银行法。这部“关于信贷机构经营与监管”的法律主要有四大目标:

1.为信贷机构提供现代化的法律框架;

2.改革银行机制;

3.统一可实施的法律;

4.改进信贷机构与其顾客的关系。

新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金融自由化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业变革的开始,对推动银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有银行的私有化和银行业重组

1986年希拉克政府上台后不久,鉴于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债台高筑,已成为了国家的沉重负担,提出并很快实施了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方案,从而减少国家干预、更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进而提升法国银行和企业竞争力。

国有银行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进而引发了持续数十年的银行业重组浪潮,大型银行的实力进一步膨胀。

1、法国银行业的私有化分为两大阶段:

①从1986 年至1988 年,法国原有的四大银行集团和其他较小的银行集团首先被私有化。

②从1993 年至1999 年,出现了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1993~1994 年) 以巴黎国民银行私有化为主要标志,第二个高潮(1997~1999 年) 以里昂信贷银行和地产信贷银行私有化为主要标志。

2、银行业的重组

法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可以分为三类:同类信贷机构的合并;互补性信贷机构的并购,主要发生于商业银行与专业金融机构之间;大举向保险业进军形成银行业务中一个新的分支银行保险业。

法国大型银行为应对欧洲金融危机而在去年末启动了重组计划,法国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有助于缓解评级压力。

惠誉表示,去年(2010)夏季,投资者对于在欧洲疲软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风险敞口深感担忧,并纷纷撤离欧元区,法国银行业遭遇重挫。正是由于法国主要上市银行开始缩减资产规模并削减资金需求,法国银行业之后才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

通过收缩资产规模,法国银行业提高了所持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这有助于银行在无需通过市场融资的情况下满足更为严格的国际银行业监管要求。

惠誉称,鉴于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且经济形势不振,法国银行业仍将面临压力,但在法国总统大选之后,该国银行业应会重新恢复更加稳定的局面。

惠誉对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的长期债务评级为A+。但法国兴业银行的评级处于观察名单中,而法国农业信贷集团和法国巴黎银行的评级前景为稳定。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

摘要:本文对韩国和拉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行分析,试图通过鉴别比较,广泛吸收各国的经验和教训,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把货币市场利率改革作为突破口,积极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产品创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市场监管(一)韩国和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分析1.韩国的利率市场化分析 (1)韩国利率自由化进程。韩国政府对于利率的管制始于1952年的《利息限制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 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开放政策的需要,韩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1982年开始取消对重点部门的优惠贷款利率,使之与一般贷款利率一致。1988年开始允许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参照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自行决定利率水平,向利率市场化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但是,当时国内经济状况不稳定,导致总体经济条件从1989年初开始迅速恶化,中央银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利率重新进行了管制。1991年,韩国再次宣布利率市场化,开始采用阶段式和渐进式的利率改革。1991年,作为金融第一圈的银行金融机构10%的存、贷款利率,作为金融第二圈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5%的存款利率和25%的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1993~1994年,这个比率逐渐扩大,银行30%的存款利率和75%的贷款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65%的存款利率和全部的贷款利率于1994年底都实现了市场化;至1997年,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实现彻底的利率自由化。 (2)利率改革的效果。放开利率,实行利率自由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储蓄、提高投资收益以及深化金融市场。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效果明显。利率市场化所形成的实际利率的提高,刺激了本国或本地区储蓄和投资的明显增加,也促进了产量和就业的增加(1965~1969年间韩国的实际产量增加了90%,而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前的1960~1964年间,韩国的实际产量仅增加40%)。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和储蓄的联动性:1972~1986年间,韩国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31,实际利率与存款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34(江春、刘春华,2007)。可见,韩国利率改革达到了鼓励银行储蓄、抑制非银行投资的目的,从而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深化,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非中介化的状况。而金融中介规模的扩大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总量规模变得容易了,同时也保证了更多的生产性投资需求得以满足。因此,利率自由化通过使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为正值而促进了金融演化并且提高了投资效率,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2.拉美国家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利率市场化分析智利采取了快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策略。从1974年5月开始,到1976年为止,短短的两年内,完成了国内所有的金融自由化改革。1974年智利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自主决定短期利率,1976年银行私有化,1977年利率市 场化,1979年资本账户开放。在智利金融深化改革的前3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智利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是,由于金融监管乏力和银行制度的不完善,智利出现了一个超高利率时期,1977~1983年间年平均实际利率达到50.8%。在超高的利率水平上,储蓄和投资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实际利率与存款的相关系数为-0.44),也并没有带来经济的稳定增长(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2)(江春、刘春华,2007)。 由于过高的利率迫使许多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银行大量借外债用于放款,造成了智利银行体系的实际破产。智利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重新将银行收归政府帐下,利率也就不得不被重新管制,利率自由化改革宣告失败。 阿根廷也采用了类似的快速利率市场化改革策略。70年代阿根廷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低利率政策,这使得其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形下,阿根廷政府于1977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进行私有化、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为外资银行提供便利等措施,同时允许银行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行决定利率。此时严重的宏观经济不平衡和银行监管不力,导致了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到无法想象的高度,大批企业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本国商业银行和企业被迫转向利率相对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外债的增长迫使中央银行发行大量货币来挽救企业,加剧了通货膨胀;而企业的倒闭又使得银行相继破产,金融危机在全国蔓延。政府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改革,恢复对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乌拉圭采取了与智利和阿根廷基本相同的改革措施,较其他拉美国家而言,乌拉圭的金融改革进行得最为激烈。早在1974年,乌拉圭就承认了私人资本的合法性,于1976年和1977年分两次将利率上限提至90%,因为实际利率低于这个水平,以致利率上限形同虚设,后来又干脆取消了这个上限。同时,政府取消了信贷分配的规定和资本流动的限制,承认资产关系的可变性。从1978年开始逐渐降低银行的准备金率,取消了对进入银行系统的控制,同时一举取消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从而使银行基本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但是乌拉圭的改革成效也不显著,改革状况与阿根廷相似。 从利率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这个角度看,拉美3国利率改革是失败的。利率自由化后,金融机构正常的竞争因素未能发挥主要作用,银行却被一些大集团所拥有,成为它们的资金供应商。在智利,利率改革后国有银行被私有化,私营银行迅速增加,但多数银行被少数财团控制,银行贷给拥有银行的公司的贷款占到整个贷款总额的20%。再加上3国在利率自由化的同时,未加强金融监管,这就导致银行不能正确地评估风险,贷款质量低下,坏帐增加,坏帐又导致银行丧失流动能力,利率改革的成效不大,甚至危及了经济的健康成长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 闫素仙 *本文是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转轨时期的利率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041059—02)的阶段性科研成果。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短论 168--

最新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金融机构下乡的主要目的资金短缺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控制的条件下动员农村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发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自1978年起逐步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二是金融资金逐步有缺转余。但是,在农村经济固有特征的影响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也非常缓慢,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的了解制约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并采取多种途径,多管齐下,从而达到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金融;城乡发展;基本体制 自1979年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建设,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以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情况为依据,以政府主导的金融发展的基本体制为背景,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资金短缺情况下的储蓄动员机器 1996年以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1996年正处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金融安排通常偏向于城市,也就是重工业型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1978年以后。[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了起来,而此时也正是我国资金短缺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金融中介的

各种金融组织,不得不延续传统的储蓄动员功能。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该时期,我国的绝大多数资金都集中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下,不仅如此,这些资金也在逐步的转移到国有工业部门,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扮演起第二财政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储蓄,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资源。[2] 二、资金形势的方向性转变 金融机构下乡的主要目的资金短缺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控制的条件下动员农村储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正因如此,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成为了城市向农村吸取资金的管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农村的存款余额相比,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相对较少,且有持续减少的趋势。不仅如此,自1995年开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了保留成本,提高自身效益,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在这一时期只有农村信用社还在苦苦支撑。此时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它的贷款额还是远远低于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数额。[3] 三、资金充足下的政策调整 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展资金非常充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在这一时期,资金空转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引发了一定的争议。虽然,该时期,我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陷入到流动性危机当中,但我国资金供求失衡现状却愈演愈烈。不仅如此,这一时期,我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过剩和农村流动性危机的现象并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008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发表了题为“金融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的演讲。以下是这次演讲的主要内容。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已然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大多仍集中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而我作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则更多地关注世界银行服务的对象——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发展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发展经济。那么,这场自192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个人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本次演讲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首先,2002-2007年间,全球经济出现空前的高速增长,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全球全面的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本次金融危机自美国始,转眼间蔓延到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突然出现危机?这又将给新兴经济和贫穷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第三,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失? 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在2002-2007年间,全球经济出现空前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长期趋势线,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差距不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者基本以同样的速度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在2002、2003年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2-2007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这一时期也成为二战之后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 发达国家为何会在这一时期充满活力、快速增长?原因可以归结为“远因”和“近因”。“远因”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解体所引发的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在这股浪潮之下,金融创新速度非常快,但是这些金融创新基本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管。而“近因”更为重要,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大幅提高国防、安全开支,财政赤字猛增。(2)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逐渐增大,但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突然破灭,纳斯达克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本文从狭义金融市场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货币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培育和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近年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物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人民银行通过与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搭配使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缓解商业银行季节性支付清算压力。2007年,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和开展正回购操作当年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1.0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冻结流动性的1/2。 2007年末,中央银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总余额达4.11万亿元。2007年,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44.8万亿元,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0.7万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加35.36万亿元和9.24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场所。 (二)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运行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推动了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国股票市场实现了全流通,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截至2007年末,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股票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元,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007年末,债券市场中债券托管总额达12.33万亿元。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优化了融资结构和资源配置,也拓宽了居民投资渠道,丰富了居民投资品种,为居民提供了股票、

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与金融体系改革

论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与金融体系改革前景 【摘要】 根据所学知识,历数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从金本位制度,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以及现金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不再实行的原因。通过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展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前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正文】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根据我在大二上半学期所学习的金融学,您近日所教授我们的国际金融学内容,以及我日常关注新闻,所涉猎的金融体系知识,我认为金融体系经历了如下发展及演变过程。 国际金融体系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出现了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金本位制度 纵观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处于金本位制度,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直接兑换黄金。将各国货币和黄金相挂钩,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虽然黄金作为最终清偿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充当国际货币,但汇率体系呈现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由于汇率固定,从而消除了汇率波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但它大大限制了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波动性,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坚持金本位制度也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贸易造成了极大破坏,各国不再将货币兑换成黄金,金本位制度由此崩溃。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已成定局时,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中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布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然而,根据文献资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的变化和发展,美国国内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经历贬值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终于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以及国际固定汇率制瓦解之后走向崩溃,国际金融体系从此进入了调整和改革的历史阶段。 (三)、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各国为了维持国际金融的基本稳定,于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并对IMF协定作了修改,这一修改实际上只是承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现状,而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如国际本位货币的规定、汇率制度安排、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资本流动的规则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由此,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汇率随市场状况变化而波动,但是又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状况。在这一体系下,依仗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的霸主地位得以保留。目前,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以及支付和储备手段。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仍在运行。 根据目前的形式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强的适应性,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和不合理性,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仍无法消除。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尤其在此次金融危机过后,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_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_孙杰

收稿日期:2002-09-06 作者简介:孙 杰(1962-),男,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公 司融资理论、国际金融和货币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2002年第10期(总268期)金 融 研 究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No.10,2002General No.26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 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 孙 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用一系列相关指标来描述和量化金融结构、股票市场的发展、公司融资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将有关数据分成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组,分别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本文的基本推断是:在新兴市场上,与银行体系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是股票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金融深化的主张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或者更准确的表达为股票市场深化的政策主张,但是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的规模并不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公司行为规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金融结构;公司融资;股票市场;新兴经济;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2)10-0014-11 一、引 言 最近20年以来有关公司融资理论,特别是有关公司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背景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公司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依然受到金融结构的影响,而且公司融资行为还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随着经济发展,金融结构也在发生演变。中央银行资产、商业银行资产、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公司信用、金融深化程度以及股票市场资本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不同的时间截面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高收入国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比例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明显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央银行资产比例则要高于高收入国家(Asli Demirguc -Kunt 和Ross Levine,1996,a)。 Goldsmith(1969)使用1860-1963年的数据证明了人均收入随着的金融中介资产与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德国金融体系变迁历程

德国金融体系变迁历程 一、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酝酿 1864年普鲁士政府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利,这成为德国银行朝着现代方向发展的标志。德国综合性银行制度传统可追溯到19 世纪50年代,当时德国正处于工业迅速高涨的时期,银行既对企业贷款,也对企业投资,银企结合拉开了德国全能银行的序幕。银行从给其贷款、帮其发行债券,直至对其投资,对企业的资金融通进行了全方位的服务。同时,银行也通过持有非银行部门的公司股份来取得较大的收益,为此又增强银行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被迫实施美国式分业经营制度。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德地区的银行业才恢复了战前的状态, 继续着混业经营的道路两德统一后,打破了东部银行在业务上的严格的分工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能银行制度(即混业经营制度)。至此,德国金融制度经历了从混业经营到被迫分业经营再到重新混业经营这一变迁过程。 三、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法律基础。 德国有关银行制度的立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联邦银行法》另一个是《银行法》(信用业法)在法律基础方面。除规定了银行业务的范围,德国银行法律规定的严密健全也为全能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和外部约束。 四、德国全能银行体系的框架。 - 德国混业经营制度是以全能银行对社会大众的服务供给、又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性银行和特殊信贷机构加以补充为特点的。全能银行是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在内的全套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银行;全能银行又可以分成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三大种类商业银行,包括大银行,地区性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私人银行等。较之全能银行,德国专业银行只能提供专项服务,包括抵押按揭银行、基建信贷联合会、投资公司。指导银行和德意志清算代理处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职能的银行。同时还有特殊只能银行,比如夏兴信贷银行、出口信贷银行等;还有一些准银行机构的财务公司,比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用卡公司、投资顾问公司等;还有由非银行机构主办的提供融资服务的公司;此外,还有邮政汇划和邮政储蓄机构等。

金融体系比较与演变

金融体系:比较与演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瞿强 1. 问题的提出: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内部的金融工具、中介和市场,也包括外部与企业部门的联系和政府的监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均经历着急剧的变革,因而比较不同的金融体系、研究其变化规律与趋势,对于政策部门和学术研究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果试图对金融体系的演变进行统一的分析研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金融体系?有没有统一的金融体系?世界各国存在着多种金融体制,典型的有欧洲大陆以及日本的以银行为主的体制,和美国、英国以资本市场为主的体制。这一现象引起了大量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金融制度?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人为政策与监管的产物?金融体系与经济表现是否有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体制是否存在趋同的现象?向什么方向趋同?推动金融体系变化的基础力量是什么? 金融产业由于其特殊性1,因此各国均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其发展格局较多地具有人为因素2;因此,理论研究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中国金融体制从静态观点看,银行占绝对优势,靠近德日模式,就动态观点看,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正在朝美国模式发展。对于这种正在摸索、转型的金融体制来说,比较不同的金融体制,有助于我们理解同一个金融体制内部,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金融体系发展与变化趋。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正处在形成初期,与具体的金融技术层面的风险相比,金融体制设计偏差所造成的风险更为重要,通常,研究这个问题需要对各国金融体制的现状与历史有透彻的了解,本文不揣冒昧,进行初步尝试。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概述金融体系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二部分,根据功能主义金融观点,构建一个分析比较不同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在分析不同金融体系起源的基础上,从技术革命、放松管制和金融全球化等方面考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金融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2. 金融体制的分类:不同金融体制概述 人类自有记录的历史以来就从事金融交易。大约在5000年前,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有农业信用的记录。公元前1800年的汉谟拉比法典(Hammurabi’s code)有很多章节涉及到对信用的管制。银行机构出现在公元12世纪意大利城邦国家热内亚,并在此后 1经营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有金融资产实际上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货币,即现实购买力,而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是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体系提供的;同时,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高杠杆率、高风险特征;金融机构之间风险容易相互传递。 2Allen and Gale(1999)认为金融体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政策管制的影响,而政策主要是对金融危机的反应;Rajan and Zingales(2000)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因素在各国金融体制形成中的作用。此外,很多学者在研究金融体系的形成时,用了“设计”这样一个主观色彩较强的词。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

金融货币体系的黄金演变史

金融货币体系的黄金演变史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因为黄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1)黄金被皇权贵族垄断时期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而杀戳当地民族,毁灭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金本位制 黄金作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计量标准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要认识黄金在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导预测黄金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先了解在过去人类社会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黄金在人类社会金融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特殊地位演变史。 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黄金被赋予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价值功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最后黄金的金本位制金融制度逐渐确立,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本位首先诞生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欧洲国家,在1717年英国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到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在制度上给予确定,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十九世纪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宣布施行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

第一章 金融体系概述习题

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 2、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3、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4、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 5、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6、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能提供资金的融通渠道。() 7、金融制度是金融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保障。() 8、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直接建立融资关系被称之为间接融资。() 9、当代金融创新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10、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创新假说() 11、“交易费用创新假说”的金融创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提出() 12、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假说() 13、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主要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14、金融创新消极作用之一是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 () 15、世界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性趁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16、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它能够“集零为整,续短为长”。() 17、间接金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18、直接金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直接融资优点:() A 投资者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 B 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 C 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D 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2、()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 20世纪50年代 B 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 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 一、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初步形成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区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于当日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解放后按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同时成立人民保险公司,农业合作银行和信用合作组织。对于接管的金融机构分别进行改组,官僚资本银行根据情况直接并入中国银行或继续营业,其中,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蓄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及国民政府省市银行全部并入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则进行改组,私股权益被保留,官股没收,分别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专门经营外汇业务和工矿交通事业长期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而1952年后,在华外国银行只剩下汇丰和渣打两家英国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逐步收兑各解放区货币,清理国民政府的金圆券,禁止外币流通等措施,建立起了独立和统一的货币制度。 1952年,国家又对继续营业的私营金融业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办理私营工商业存贷款业务的专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从独立经营改变为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局合署办公,交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由财政部领导,撤销了农业合作银行,农村合作社由中华合作联合总社华贵中国人民银行领导。 这样,到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时,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经营管理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二、“一五”时期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这一路线,国家制定了“一五”计划,而中国金融体制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指针,发展适合当时经济环境发展所需要的路子。 这一时期,为了适应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金融部门建立了集权式的统一的银行体制和信用制度。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金融领域也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从1953年起,国家在基本完成对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银行的国有化,并对金融业务实行非常严格的计划管理。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纵向的信贷管理体制,对信贷资金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这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本金融制度即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 这一时期的主要变迁是将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撤销各大行政区中国人民区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再建立及其撤销等等。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农村金融管理局,管理全国农村金融业务,随着农业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的发展,到1956年基本实现农村信用合作化。至此,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初步形成。 当时,为了加强对资金的计划分配,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推行包括托收承付结算在内的一成套银行结算制度,信托基本消失,取消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建立集中管理的货币投放回笼计划制度,建立现金出纳计划制度,加强了对货币发行的管理。此外还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度外汇管理制度。 三、“大跃进”及其后期计划金融体制的强化

金融毕业论文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 国金融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下滑。相信这场危机的影响会是空前的,留下的反思也会是相当深远 的。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 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 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 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对全球范围内收 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 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资本市场的运 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