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答案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答案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答案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答案

《潜在的环境污染》阅读答案

阅读《潜在的环境污染》一文,完成14-17题。(本题满分8分)

①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会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在大城市中,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有时人们借用“噪音”的叫法,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光叫“噪光”。光污染也被称为“噪光污染”。

②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色光污染。

③光污染被称作是视力杀手。据统计,我过高中生近视率近60%,居世界第二位。有关卫生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噪光污染。其中不仅包括上面所提到的白亮,彩光等,甚至室内光源,墙

面瓷砖以及书写使用的书簿纸张都是视觉环境的噪光污染。

④据科学测定,一般百粉墙的光反射率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率为82%-88%,特别光滑的白粉墙和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率为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光辐射适应范围。如果人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有时可达45%。

⑤光污染干扰着生态。数百万年来,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光的作用下生长和繁殖的,现在的照明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预,科学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35万只昆虫。长此下去,很可能会严重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昆虫是大自然食物链上一个重要的环节,比如说鸟类和蝙蝠,就是以昆虫为主要食物的。许多植物是靠昆虫传授花粉的。如果没有了昆虫,必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

⑥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公里以外。不少动物虽然远离光源,却也受到光的作用。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平均有400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14、引起中学生近视的噪光污染源有哪些?(2分)

15、鸟类为什么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2分)

16、文中第③段加点的词“单纯”能否删掉,请说说理由。(2分)

17、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白亮、彩光等(1分)室内光源、墙面磁砖、书簿纸张(1分)都是引起高中生近视的噪光污染源。

15、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而城市的照明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

16、不能删去。句子本来的意思是中学生近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受到曝光污染这两点,如果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近视产生的主要原因仅仅是“视觉环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2)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悼念玛丽_居里》教案.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 挚的感情。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3、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 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一、课前导学 ( 一) 了解体裁 根据以下链接提炼: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这篇演讲词属类型,演讲词一般是结构,所以,演讲词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和两个位置出现,本文的悼词主要内容是 , 属于 ( 种) 。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演讲词的特点: ⑴、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⑵、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⑶、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 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 ; 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2.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 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 (2) 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 (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 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 二) 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 1、爱因斯坦 (1879 ~1955 年)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原是德籍 犹太人,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 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 年发表了统一场论。他曾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 1935 年 11 月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2、玛丽 . 居里 (1867 —1934) ,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 于华沙。 1891 年进巴黎大学深造, 1893 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 年与比埃尔 " 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一 生共获得 10 项奖金、 16 种奖章、 107 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 诺贝尔奖,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以她 的无私打动了所有的人 !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的研究》。 ( 三) 集锦 用一句话概括你所读过的有关居里夫人品格的故事。 品格: 1、故事: 2、 ( 三) 详细了解居里夫人的贡献; ( 四) 读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把握字音字形: 悼念 () 崇高 () 真挚 () 钦佩 () 热忱 ()

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过.故人庄 C.过.目成诵 D.以.其境过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0.《说文解字》中,“辞”:从“舌”,从“辛”,诉讼辩词。晏婴在辩论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习辞”的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①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悼词相关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爱因斯坦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在欣赏中品味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居里夫人优秀的道德品德和人格力量。重点难点: 用睿智的思想抒发真挚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中悟悟中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方有一句格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可怕,一样是原子弹,一样是演讲术。希特勒因为出色的演讲,令德国人神魂颠倒;闻一多因为出色的演讲,让特务们胆战心惊。的确,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感受一下演讲的巨大魅力。

二、出示教学目标,指名学生读。 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了解伟人。 1、学生介绍玛丽居里情况,教师补充。 2、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情况,教师补充。 四、同样是一代伟人,伟人悼念伟人,有什么独到之处吗?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一起听读课文,并思考(出示大屏幕)。 五、师生交流。 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一篇悼词,一般是从什么方面悼念死者的?(生平业绩)这篇悼词写居里夫人的生平了吗?(没有)写其业绩了吗?(一笔带过)本文重点从道德品质方面悼念居里夫人,高屋建瓴,这样深刻的立意,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是难以做到的,这正是文章的独到之处。 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2、3自然段,再次体会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出示大屏幕) 这种品德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呢?齐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交流) 六、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心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词或句子可以看出?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如何读出这种感情?试读一下,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指导学生阅读) 七、在这篇悼词中,作者用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写法,必将给我们的写作留下丝丝的启发。一代伟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造就了世界的第一流人

【帮帮群】《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常识。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悼词的常识。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 3、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诺贝尔奖;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世间最顽强的女性;伟大的爱国者;成功的母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居里夫人。 二、走近居里夫人 1、提起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大家多少都会对她有一些了解,现在请你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2、假如现在请你来写一篇悼念居里夫人的文章,你会写些什么? 3、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的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的悼念会。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又是从哪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悼念玛丽·居里》。 三、研读文本 1、自由地轻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篇悼词,爱因斯坦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 3、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 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居里夫人崇高的道德品质,齐读第二段。 4、比较一下,你在此之前所构思的悼词与本文有什么区别? 这篇悼词不像一般悼词那样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颂扬,而是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拥有伟大的人格,具有极端顽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及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立意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 5、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情感﹖ (悲伤、缅怀……)而这篇悼词与一般的悼词不同,它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赞扬之情”的词语。 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极端的、哪怕、面临…… 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重读、高昂的语调) 爱因斯坦是居里夫人的挚友,他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用大量的篇幅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赞扬的句子,深情地朗诵它。 四、现代中学生都很有理想,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自己与居里夫人的差距,谈谈学完本文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及译文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及译文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及翻译 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寓言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 译文: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注释: 1.齐:齐国。 2.好猎:喜好打猎。好:喜欢,喜爱。 3.旷日持久:旷日:荒废时日旷:荒废,耽误。形容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浪费时日。

4.知友:相互认识的朋友 5.里:邻里 6.故:原因。 7.恶:恶劣,不好的。 8.良:良好。 9.对:回答。 10.无以:没有办法。本文指没钱买狗。 11.疾耕:努力耕田。 12.独:只 13.入:回到家 14.出:到外 15.宜:应该 16.所以:因此表示原因 17.唯:只;仅 18.逾:超越 19 田:通”畋“,畋猎,即打猎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题)

悼念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1、这篇悼词主要突出了玛丽·居里什么成就?赞扬了她哪些令人敬仰的品格?(分别用 “——”和“”标出) 2、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划线句“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 所认为的那样”的意思。 3、认真通读全文,请你选出对这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的一项。( ) A.严肃悲痛凝重 B.庄重崇敬真挚 C.赞扬悲凉凝重 D.严肃高亢真挚 4、曾有人说这篇悼词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请结合语段内容反驳这种说法。 5、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请用“”标出 6、文章开头用“结束”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玛里的美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8、为什么说玛里的精神可贵,可贵在什么地方? 9、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10、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及翻译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及翻译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齐人有好猎者》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

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之后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字词解释: 1.齐:齐国。 2.好猎:喜好打猎。好:喜欢,喜爱。 3.旷日持久:旷日:荒废时日旷:荒废,耽误。形容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浪费时日。 4.知友:相互认识的朋友 5.里:邻里

6.故:原因。 7.恶:恶劣,不好的。 8.良:良好。 9.对:回答。 10.无以:没有办法。本文指没钱买猎犬。 11.疾耕:努力耕田。 12.独:只

13.入:回到家 14.出:到外 15.宜:应该 16.所以:因此表示原因 17.唯:只;仅 18.逾:超越 19 田:通”畋“,畋猎,即打猎

20 市:买 21.人不对:对,回答。 22.还:回家 23.则:可是 24.过:超过 25.愧:愧对 26.所以:思考 27.则:但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实 用)(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简析: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几个事例,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临近毕业,他们会略微显得心浮气躁,因此,此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小学综合学习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人生的启迪。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精神的含义。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附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练习附答案 (德)爱因斯坦 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 * 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崇高( )真挚( ) 罕见( )妥协(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阿: 抑郁:3.在第一段画“——”的句子中,“后者”是指什么? 4.在第一段中,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主要是[ ] A.才智与科学成就。 B.既要看科学成就,又要看道德品质。 C.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D.才智、成就比道德品质更重要。 5.在第二段中,作者对居里夫人“愈来愈感到钦佩”的原因是[ ] A.在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B.面对严酷、不平等的社会少见的严肃性。 C.她的坚强、纯洁、客观、公正的高尚品格。 D.她的极端的谦虚,永不自满。 6.第二段中,“艺术气质”表示[ ] A.在交往中随机应变,显得活跃、随和。 B.增强艺术修养,改变个性。 C.用艺术来修饰,改变外貌。 D.有艺术家的气质和风度。 7.第四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上的作用:

整理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文件编号: 42-5E -BA -55-EB 整理人 尼克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8.《美丽的颜色》教案 【教材分析】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教学难点】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

魅力。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等。 【教学方法】阅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预习内容】本课生字词、作者简介、关键语句的赏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居里夫妇是在娄蒙

悼念玛丽居里现代文阅读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现代文阅读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得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

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作者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取得伟大科学功绩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项,哪一项不属于对居里夫人伟大人格的陈述? [ ] A、她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 B、她极端谦虚,甘做社会公仆。 C、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心情抑郁,外貌严肃。 D、她处事客观,公正不阿。 4、文章第三段所举事例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

悼念玛丽 居里 作者简介 玛丽 居里故事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故事1 奖金的分配 居里夫妇得到7万法郎的诺贝尔奖金,居里夫人还得到了5万法郎的欧西利奖金。她将一部分奖金存入银行,补贴家用和自费招聘一位实验室助手,把其余一些奖金捐助了一些学术团体,又给教过她的一位贫困的法国教师汇去一笔旅费,让老师能重游故乡。按下来,她又把剩下的钱一半买了法国公债,一半买了华沙债券。居里夫人把她千辛万苦提炼出的镭(价值100万以上法郎)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有人劝她把这些财产留给两个女儿,居里夫人说:“我希望女儿长大自己谋生,我只留给她们精神财富,把她们引上正确的生活道路,而绝不给她们留金钱。” 故事2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

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课后练习 练习1: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或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不追求名利;居里夫人还将她获得的奖,大量的赠送给别人;在科学上居里夫人做出了很大贡献;使居里夫人取得成功的是失败,对事业的热爱,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谦虚,谦虚; 她深受压抑,长期因社会的冷酷和不公而深受困扰这就是造成她严厉外表的原因,容易被那些不熟悉她的人误解——她的极其严厉是难以为任何一个从事艺术的人所相信的。只要她认为某种方法是正确的,他就会毫不妥协、不屈不挠的追求。他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归功于她大胆的直觉,而且归功于她在提炼过程中的全身心奉献和百折不挠。这种艰难困苦实在难以想象,再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如果欧洲的学术界哪怕仍存留一小部分居里夫人身上坚毅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那么欧洲将迎来一个光辉的春天。 练习2:霍金因患“渐冻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这种崇尚科学无私无畏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悼念玛丽居里》 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2、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2、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三、【自主学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管辖()钦佩()真挚()公仆()热忱()罕见()妥协()解脱()抑郁()吝啬() 2、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3、了解“悼词”这种文体的特点。 4、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四、【合作探究】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1、这篇悼词爱因斯垣又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 3、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精选教案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美丽”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初识“美丽” 1.自由练习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登台作报告——探索发现镭——淡泊名利(倒叙写法) 2、字词学习 人声鼎沸淡泊寻藤摸瓜冶炼沉淀烟熏火燎 搅拌执著侵蚀卓有成效迄今视名利如粪土 捐赠一如既往被盛名宠坏 (1)指名读,同桌检查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两题,反馈 3、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4、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已对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沿着"美丽"去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呢?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小结)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 镇江市京口中学董月讲 212000 [教材分析]《悼念玛丽?居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目标预设] 1、能通过朗读悼词感悟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使内心受其感染。 2、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法,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品析精辟深刻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关注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情。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设计思路]教学时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应做适当的引导、点拨。以此引导八年级的学生更好的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爱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爱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板书:悼念玛丽?居里

2019年九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教案:12 演讲词二篇 悼念玛丽居里

14 讲故事的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及感情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本演讲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作者对文本的精心安排及本文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启示 2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一、创作背景: 2012年10月11日,因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作品是《生死疲劳》,其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交换机一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身着胸前刺绣着“莫言”两字红色篆刻图案的深色中山装,面对着200多名中外听众,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端。”对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启了莫言此次文学讲座的内容。 在长久热烈的掌声中,莫言结束了与自己创作有渊源的事与人的故事。结束时,莫言再一次向鼓掌的听众深深鞠躬,表达谢意。演讲结束后,嘉宾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动,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外媒评价其讲演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二、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和真挚感情的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演讲稿(见课件) 关于悼词(见课件) 三、检查预习情况(见课件)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五、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有何的作用?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 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六、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学生讨论、交流。) 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阅读及答案 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14年)。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 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 * 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B.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