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理工大学渗流力学考试真题

成都理工大学渗流力学考试真题

成都理工大学渗流力学考试真题
成都理工大学渗流力学考试真题

《渗流力学》考试试卷(A卷)(120分钟)

大题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简要介绍渗流力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10分)

答: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称为渗流。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运动(即渗流)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流体力学和多孔介质理论、表面理论、物理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渗流力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日益成为多个工程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1) 油气渗流力学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理论基础。

(2) 地下水开发以及地下水环保领域的理论基础

(3) 是工程渗流(指各种人造多孔材料和工程装置中的流体渗流)的理论基础。

(4) 是生物渗流的理论基础。

(5) 等等

二、多孔介质的定义以及多孔介质的性质,如何定量描述多孔介质的性质。(14

分)

答:多孔介质是指由固体骨架和相互连通的孔隙、裂缝或各种类型毛细管所共同租成的材料,作为油气储集层的岩石就是一种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最基本的性质是:储集性和渗透性。

储集性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来描述,即多孔介质的孔隙空间体积V p与整体体积V b之比值。

渗透性通过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来描述,即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实际的含油气储层是复杂的,还具有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等特征。

三、解释流体压缩系数并推导理想气体等温条件下压缩系数计算公式。(14分) 答:流体都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即随着压力升高,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流体的压缩性强弱通过压缩系数大小来衡量。

压缩系数定义为:单位体积流体在单位压力变化情况下流体体积的变化率。 等温条件下,压缩系数表达式为:

dP d dP dV V C ρρ11=?=

气体具有明显的压缩性,对理想气体来说,根据波义尔-马略特定律: RT M

m PV =, 其中表示气体质量,m M 表示气体分子量,R 为气体普适常数,T 气体温度。 则等温条件下理想气体压缩系数为:P

dP dV V C 11=?=。 四、简述达西定律,写出表达式,介绍各项的意义;分析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16分)

答:达西定律是法国水利工程是Darcy 于1856年通过实验发现的,它是描述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基本运动规律,指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速度与多孔介质中的压力梯度成线性关系。即:

dL

dP K v μ310??=, v 指渗流速度,单位为米/秒,

K 指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单位为(达西)

2m μμ指流体粘度,单位为s mPa ?(毫帕秒)

dL

dP 指压力梯度,单位为兆帕/米 达西定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1) 流体必须是牛顿流体,即粘度不随流速变化而变化;对非牛顿流体,

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不再符合线性关系。

(2) 不适用于高速渗流,即当渗流速度很高时,流体的惯性力不能忽略,

因而压力梯度与流速不再呈线性关系,而是符合二项式定律。

即:2bv av x

P +=?? (3) 对于渗透率较低的多孔介质,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即当压力梯度低

于启动压力梯度是,流速为0。且在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压力梯度时,

流速与压力梯度通常也不呈严格线性关系。

因此,达西定律仅适用于牛顿流体在相对较高渗透率储层中流速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流动规律。

五、圆形油藏中心有一口生产井,井底定产量,外边界定压,在达西稳定渗流

条件下推导(1)生产井周围地层的压力分布公式(2)产量与生产压差关系表达式。(16分)

答:单井径向稳态渗流数学模型如下:

???

????=====+w w e e Khr Q dr dP r r P P R r dr dP r dr P d πμ2,,0122 解之得: (1) 生产井周围地层的压力分布公式为:

r R Kh Q P P e

e ln 2πμ?=

(2) 当 时,井底流压为:

w r r =w

e e w r R Kh Q P P ln 2πμ?

= 第五题示意图 产量与生产压差表达式为:P r R Kh r R P P Kh Q w

e w e w e Δ?=?=ln 2ln )(2μπμπ 即产量与生产压差成线性关系,生产压差大,产量高;生产压差减小,产量降低。此外产量还与储层渗透率K、储层厚度h,流体的粘度等有关。

六、设平面上有两口井,其中一口生产井坐标(a ,0),一口注水井坐标(-a ,0),

如图1。请写出平面上等强度-源-汇的复势、等势线方程和流线方程。 (15分)

图1(第五题示意图)

答:生产井(汇点)的复势表示为:

11)ln(2)(C a z h

q z F +?=π 注水井(源点)的复势表示为:

22)ln(2)(C a z h

q z F ++?=π 叠加复势为:C a

z a z h q z F z F z F ++?=

+=ln 2)()()(21π 其中: 221)(y a x a z r +?=?=,a

x y arctg a z ?==?1)arg(θ 222)(y a x a z r ++=+=,a

x y arctg a z +==+2)arg(θ C i r r h q i z F +?+=Ψ+Φ=)(ln 2)(212

1θθπ 即:势函数为12

1ln 2ξπ+=Φr r h q , 流函数为221)(ξθθ+?=Ψ

等势线方程为:constant c y

a x y a x r r ==+++?=222221)()( 整理得: 222222

22)1(41)1(c c a y c c a x ?=+???

??????+? 这是一族圆心在?????????+0,1)1(22c c a ,半径为)1(22c ac ?圆族。 流线方程为:constant =?21θθ,即

constant d y a x ay ==+?2222 整理得:??????+=?????

??+222211d a d a y x 这是一族圆心在??

????d a ,0,半径为21d d a +圆族。

七、 简述镜像反映法四个要素,并对图2中情况,标出镜像井的井位及井别(注水井或生产井)。(15分)

答:镜像反映法的四个要素为:

(1)对称对等性:边界为对称线, 实际井、镜像井与对称线距离对等。

(2)等量性:封闭边界同号等(产)量性, 定压边界的异号等量性。封闭断层附近生产井的镜像井是等产量的生产井,封闭断层附近注入井的镜像井是等注入量的注入井。定压边界附近的生产井的镜像井是等注入量的注入井, 定压边界附近的注入井的镜像井是等产量的生产井。

(3)定压边界的等势原则,封闭边界的分流原则。 定压边界必须是一条等势线,封闭边界必是一条分流线。

(4)所有的真实井与所有的镜像井都必须保持平衡像。

镜像井井位及井别如图。

断层封闭边界

镜像注水井 图2 (第六题示意图)

成都理工大学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岩浆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岩石、岩石学的概念?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学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层的岩石。 ●2.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三大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者可互相转化: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搬运、趁机、成岩作用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重熔作用可形成岩浆岩。 ●3.岩浆岩、岩浆岩岩石学的概念? 岩浆岩是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活动、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 4.结晶岩的概念? 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组成,是内动力作用的产物。又称为结晶岩。

第二章岩浆、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岩浆的概念?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2.岩浆的成分有哪些? 主要为硅酸盐和一部分挥发分。 ●3.挥发分在岩浆中有哪些作用? 1.降低岩浆的粘度,使之易于流动。 2.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岩浆的结晶时间。 3.促进有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成集矿,故又称为矿化剂。 4.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温度、粘度特点? 基性一般为1000-1300℃,粘度小;中性900-1000℃,粘度中等;酸性700-900℃,粘度大。 ●5.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1.氧化物可显著增加粘度,二氧化硅影响最大 2.挥发份可降低岩浆的粘度。 3.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4.晶体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渗流力学试题一

《渗流力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空1分) 1 油气储集层。 2 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和。 3 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和。 4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为型方程。 5 油井不完善类型有、和。 6 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y轴是一条。平衡点是指。 7 油气两相渗流中拟压力函数H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 8 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3分) 1 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 试说明溶解气驱油藏气油比变化的特点。 3 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4 试绘图说明流变性只与剪切速率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分类及其流变曲线形态。 5 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6 写出导压系数的表达式。导压系数物理意义是什么? 7 试绘图说明平面单向流和平面径向流的压力消耗特点。 8 说明井干扰现象及其实质。

9 什么是稳定试井?指示曲线的用途是什么? 10 说明水驱油的活塞式和非活塞式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 三(本大题10分) 长为1 m的岩心,横截面积为4 cm2,渗透率为2.5×10-12 m2,通过液体的粘度为1 cp,流量为4 cm3/min,则需要在模型两端建立多大的压差? 四(本大题10分) 某井在生产过程中产量变化如第四题图所示,试推导t2时刻井底压力公式。 五(本大题10分) 一均质地层中有一供给边界和一条断层相交成90°,中间为一口生产井,如第五题图所示。已知地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液体的粘度为μ,井筒半径为r w,井底压力为p wf,供给边界压力为p e。试导出该井的产量公式。 (第四题图) (第五题图) 六(本大题10分) 根据生产气油比定义推导生产气油比公式。 七(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 实验室有一地层模型,如第七题图所示。 1 导出其流量计算公式; 2 画出压力分布曲线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石油大学(华东)渗流物理2001-2013

石油大学(华东)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渗流力学和油层物理 一、填空(16分) 1.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在中渗流时与成正比关系,与成反比关系。 2.镜像反映法主要用于研究与影响的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不变。 3.压降叠加原理是指,主要用于解决。 4.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在确定的岩石系统中前缘含水饱和度的大小与有关。 5.溶解气驱油藏通常采用井网系统,其原因是。 6.综合压缩系数Ce= 。 7.泡点压力前后的地层油粘度同;高于泡点压力时,地层油粘度于泡点压力的地层油粘度。 二、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液体服从达西定律,已知Re=1000m,Rw=10cm 1.求距井多远处的压力恰好等于Pe和Pw的平均值? 2.若K=1μm2,h=10m,μo=9mPa·s,Pe=15MPa,Pw=9MPa,B o=1.2, ρo=0.85。求油井产量为多少(吨/天)?(15分) 三、已知一无限大地层,K=1μm2,μo=10mPa·s,h=10m,?=5000cm2/s;若地层中有一口机动井A,Rw=0.1m,以Q1=200cm2/s(地下值)投产5天,然后关井,经3天后又以Q2=100m2/s (地下值)投产7天。试求距离机动井A100m处停产测压井B此时的压力降为多少MPa?(15分) 四、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井点距供给边界为a,单位地层厚度产量为q 1.写出平面渗流场的复势,势函数和流函数的表达式; 2.求井在直线供给边界上的垂点的渗流速度; 3.确定势函数Φ(x,y)=0的一条等势线和流函数Ψ(x,y)=0的一条流线。(15分) 五、一维水驱油情况下,地层长度L=1000m,渗流断面积A=5000m2,束缚水饱和度Swc=0.2,原油地下粘度μo=2.48mPa·s,地下水粘度μw=0.624mPa·s,孔隙度φ=0.18,前缘含水饱和度Swf=0.5,产量Q=560m3/天;其他数据如表: 数据表 参数数值 Sw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Fw(Sw)0 0.19 0.42 0.70 0.88 0.96 0.999 1 r (Sw)0 2.005 3.170 2.720 1.385 0.508 0.181 0 w 1.计算无水产油期;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成都理工大学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A. 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B.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C. 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D. 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A. 每月的生活费支出 B. 产品质量的等级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产品的销售收入 3、某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想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统计学的考试分数与数学考试分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应该选择的描述图形是( )。 A. 散点图 B. 条形图 C. 饼图 D. 箱线图 4、某大学共有5000名本科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标准差是 得 分

50元。假定该校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为对称分布,月生活费支出在400元至600元之间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 A. 3400人 B. 4550人 C. 4750人 D. 4950人 5、市场营销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标准差为2400元,大学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由此可知( )。 A. 市场营销人员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B.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小 C.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D. 二者收入的离散程度相等 6、某地区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8000元,中位数是6000元,众数是5000元。由此可知,该地区家庭的收入是(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尖峰分布 7、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 )。 A. σ越小,正态曲线越陡峭 B. σ越大,正态曲线越陡峭 C.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 D.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大小 8、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9、根据两个自变量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2189.108.09.19?x x y +-=,回归系数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物理学基础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岩石物理学及岩石物理性质 第1章矿物和岩石的概念 1.1矿物的定义 矿物是天然产出的,通常由无机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特定的原子排列(结构)的均匀固体。组成矿物的元素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重复排列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晶体。在外界条件合适时,晶体可以得到正常的发育,生长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但很多情况下,没有足够良好的条件形成这样规则的外貌,矿物的均匀性,则表现在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把它分成在化学上互不相同的物质,这正是矿物与岩石的根本差别。 矿物千姿百态,但多表现为颗粒状(grain),其大小悬殊,小的要借助于显微镜辨认,大的颗粒直径可达几厘米,仅凭肉眼即可看见。由此可见,矿物在地质上是建造地球的非常小的材料单元。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3300多种。岩石中常见的矿物只有20几种,其中又以长石、石英、辉石、闪石、云母、橄榄石、方解石、磁铁矿和黏土矿物为多。 1.2岩石的定义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它是在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坚硬产物,它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主要物质,具有自己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等许多物理性质。岩石虽由矿物组成,但岩石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却常常是不能用单独的一种或几种矿物的特性加以替代或描述的岩石是具有稳定外形的固体,那些没有一定外形的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岩石圈主要有三大类岩石: 火成岩(火成岩一般指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 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 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变质岩(地球内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先已存在的岩石发生各种物理、化学

渗流力学复习资料

7.地层导压系数的物理意义? 导压系数为储层渗透率与流体粘度、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总压缩系数的商,它反映的是地层压力在储层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包括了对流传播和弹性传播两部分)8.什么是折算压力?其公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指测点相对于某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点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公式:实质:代表该点流体所具有的总的机械能 9.简述封闭弹性驱油井定产量生产时压力变化规律。 答:在这种情况下,当开井生产时,断层内各点的压降曲线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力波传到边界之前称为压力波传播的第一阶段,传到边界之后称为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 压力传播的第一阶段:从井底开始的压力降落曲线逐渐扩大和加深,此时油井的生产仅靠压降漏斗以内地层的弹性能量作为驱油动力,在压降漏斗边缘以外地区的液体,因为没有压差作用而不流动。但在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由于边界是封闭的,无外来能量供给,故压力传到B0点后,边界B0处的压力就要不断下降。在开始时边缘上压力下降的幅度比井壁及地层内各点要小些,即B0B1

成都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自然地理学2004——2005 旅游资源学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测量学2004——200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 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遥感地质学2004 遥感导论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渗流力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结晶学与矿物学2005 能源学院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渗流力学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2004——2005 工程岩土学2004 岩土力学2004——2005 结构力学2004——2005

工程力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水力学2004——2005 建筑设计原理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信息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信号与系统2004——2006 通信原理2004——2006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数据结构2004——2006 数字电子技术2004,2006 计算数学2004 线性代数2004——2005 概率论2004 计算方法2004——2005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分析化学2004——2005 无机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电子测量与仪器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核电子学基础2005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考试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大题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名称解释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之比,反映元素在地质体中的浓集程度。 类质同像: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地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元素的赋存形式:元素在一定自然过程或其演化历史中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状态及与共生元素间的结合关系。 地球化学障:在元素迁移途中,如果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介质中原来稳定迁移的元素其迁移能力下降,元素因形成大量化合物而沉淀,则这些引起元素沉淀的条件或因素就称为地球化学障。 (不)相容元素: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那些(不)容易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进入固相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同位素分馏:是指在一系统中,某元素的同位素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两相中的现象。 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着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 能斯特分配系数: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微量元素i (溶质)在两相分配达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D),此常数KD 称为分配系数,或称能斯特分配系数。 亨利定律(稀溶液定律):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溶质的浓度n 与溶质摩尔浓度N 成正比。 浓度系数:元素在矿床中最低工业品位与克拉克值之比。 活度积:当T 一定时,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常数。 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该化合物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使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 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易溶盐类时,溶液的含盐度对元素的溶解度有影响。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导致其他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 …… … … … … … … … … … … 密… … … … 封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性质与特点-湖北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自考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试井分析课程代码:06345(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现代试井分析》是从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基础课向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油气渗流理论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它以基础地质知识和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测试资料的分析解释,计算油(气)层及测试井的特性参数(渗透率、储量、压力等),结合其他资料来判断油(气)藏类型、测试井型和井底完善程度、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井间连通情况等,试井解释成果主要用于油藏评价与描述和油藏的生产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试井资料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获得利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对试井资料进行解释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结合实践方面得到初步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今后从事试井解释、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和进行油气藏动态预测工作打下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试井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不同类型的井和油藏的试井解释模型、所具有的流动阶段及各流动阶段的特征,并熟悉试井解释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现代试井分析》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这门课在学完《石油地质》、《油气层渗流力学》、《油藏物理》等先修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应用课程。其解释结果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动态预测服务,其后续课程为《油藏工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现代试井分析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解释测试资料,能够识别各种不同流动阶段的曲线特征;要求学生掌握试井解释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试井解释的理论基础和常规试井解释方法,熟悉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压力导数曲线及其应用和测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要的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试井、试井解释、产能试井、不稳定试井、无量纲量、井筒储集效应和井筒储集系数、表皮效应和表皮系数、有效井筒半径、流动效率、调查半径、流动阶段理解:试井的目的、试井的组成部分、试井的分类、试井解释模型、各种油藏类型和井条件下的流动阶段(包括井筒储集阶段、线性流动阶段、双线性流动阶段、半球形流动阶段、球形流动阶段、径向流动阶段和不同外边界反映阶段)、各种流动阶段的特征和常规分析方法、各种流动阶段的导数曲线及其特征、常规试井分析方法的特点、现代试井分析方法的过

成都理工 变质岩 总结

变质作用(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 )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过程。 变质岩(变质岩(metamorphic metamorphic rock rock)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的制约因素即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主要是内部因素(地质因素),外部因素(物理、化学方面的)也很重要。 外部因素主要有三:1)温度(T)2)压力(P)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C) 温度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1)促使矿物重结晶,从而使原岩的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岩石组分基本不变。如石灰岩重结晶成大理岩。 (2)促进变质反应的进行,使组分重新组合,致使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发生改变。如白云母分解形成矽线石+钾长石组合。 按照压力的来源可分为三种: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应力 变质作用方式——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主要的变质作用方式有五种: 1重结晶作用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2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3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间复杂置换的作用。4变质分异作用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5变形和碎裂作用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发生变形和破碎的作用。根据地质成因、变质作用因素和变质作用方式,将变质作用分为五种类型: 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区域性热流异常,伴有压力作用、有时有流体相加入等作用因素复杂所形成大面积分布变质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贯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等化学系列(等化学系列(isochemical isochemical series series) ):化学成分相同,而变质条件不同所形成的矿物共生组合。依此,可将变质岩划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化学类型),即: (1)泥质岩类:富铝、钾的泥质岩、中性岩类原岩。 (2)长英质岩类:富硅贫铁镁的碎屑岩、酸性类原岩。 (3)碳酸盐岩类:富钙镁的碳酸盐岩类原岩。 (4)基性岩类:富铁镁钙铝的中基性、基性岩类及成分相当的不纯泥质碳酸盐岩原岩。 (5)镁质岩类:镁铁的超基性岩和成分相当的沉积岩原岩。 (1)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叶蜡石、蛇纹石、硬绿泥石、方柱石、硅灰石、符山石等,主要在变质岩中分布。 (2)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针状的矿物,且常见它们作有规律地定向排列,如阳起石、透闪石、云母、滑石、蛇纹石、矽线石等。 (3)变质岩中含水(以[OH]为代表)的矿物与岩浆岩相比更为发育。 (4)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等矿物常具波状消光,裂纹也较发育。 (5)变质岩中常发育分子体积小、相对密度大的矿物。

大学概率统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掷一粒骰子的试验,在概率论中将“出现偶数点”称为( )。 (A )样本空间 (B )必然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随机事件 2、甲、乙两人射击,A 、B 分别表示甲、乙射中目标,则AB 表示( )。 (A ) 两人都没射中 (B )两人没有都射中 (C )两人都射中 (D )至少一人射中 3、下列概率的性质中不属于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的是( )。 (A )1)A (P 0≤≤ (B )0)P( ,1)(P =Φ=Ω (C ))A (P 1)A (P -= (D )若j)(i A A j i ≠Φ=,则∑∞ =∞ == 1 i i i 1 i )A (P )A (P 4、设有10个零件,其中2个是次品,现随机抽取2个,恰有一个是正品的概率为( )。 (A )8/45 (B )16/45 (C )8/15 (D )8/90 5、设3/1)A (P =,2/1)B (P =,8/1)AB (P =,则)A B (P = ( )。 (A )1/6 (B )5/24 (C )3/8 (D )1/8 6、设A 、B 为任意两事件,且B A ?,0)B (P >,则下列选项必然成立的是( )。 (A ))B A (P )A (P < (B ) )B A (P )A (P ≤ (C ))B A (P )A (P > (D ))B A (P )A (P ≥ 7、甲、乙、丙三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他们每人译出此密码的概率都是1/4,则密码能被译出的概率为( )。 (A )1/4 (B )1/64 (C )37/64 (D )63/64 8、设A 、B 为两个概率不为0的互不相容事件,则( )。 (A )A 和B 互不相容 (B )A 和B 相容 (C ))B (P )A (P )AB (P = (D ))A (P )B A (P =- 9、已知5%的男人和0.25%的女人是色盲,现随机挑选一人,此人恰好为色盲者,则此人是男人的概率为( )。 (A )1/20 (B )1/21 (C )1/5 (D )20/21 10、设X 的概率分布为右表, 则=>) 3 X ( P ( )。 (A )2/5 (B )1/5 (C )2/15 (D )1/15 11、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且有)4X (P )2X (P ===,则λ为( )。

成都理工大统计学期末试卷汇总

成都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一所大学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8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生活费支出在500元以上。这里的300人是( )。 A.总体 B.样本 C.变量 D.统计量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19,22,28 B.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5,27,30,26 C.产品的质量等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D.上网的方式:有线宽带,无线宽带 3、为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从全校所有学生宿舍中随机抽取50个宿舍,然后对抽中宿舍中的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方法是( )。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4、在对数值型数据进行分组后,统计各组频数时,通常要求一个组的变量值x 满足( )。 A.上限下限<

( )。 A.对称的 B.左偏的 C.右偏的 D.严重左偏的 6、某地区每个人的年收入是右偏的,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随机抽取900人并记录他们的年收入,则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A.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40元 B. 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C. 右偏分布,均值为5000,标准差为40 D. 左偏分布,均值为5000元,标准差为1200元 7、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8、在一元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 B.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 C.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 D.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 9、指出下面对时间序列的描述哪个符合季节变动的特点( )。 A. 在一年内重复出现周期性波动 B.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C.呈现出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 D.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 10、若要说明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居民为维持基期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所需增加的开支额,应编制的指数为( )。 A.拉氏价格指数 B.拉氏物量指数 C.帕氏价格指数 D.帕氏物量指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11学年第一学期A

特别提示:请诚信应考,考试违纪或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卷A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参考数据: 8413.0)1(=Φ,9332.0)5.1(=Φ,9772.0)2(=Φ,9938.0)5.2(=Φ 4669.2)6(975.0=t ,3646.2)7(975.0=t ,9432.1)6(95.0=t ,8946.1)16(95.0=t 96.1975.0=u ,645.195.0=u ,282.19.0=u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若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则下式成立的是( ) A)、Ω=?)(B A P B)、)()()(B P A P AB P = C)、)(1)(B P A P -= D)、φ=)(AB P 2、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抛掷三次,恰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 A)、21 B)、83 C)、41 D)、81 3、设随机变量X 则=k ( ) A)、0.4 B)、0.3 C)、0.2 D)、0.1 4、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x f ,且)()(x f x f =-,)(x F 是X 的分布函数,则对任意的实数a ,有()

A)、? -=-a dx x f a F 0 )(1)( B)、?-=-a dx x f a F 0 )(21)( C)、)()(a F a F =- D)、1)(2)(-=-a F a F 5、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联合分布律为 则==}0{XY P () A)、 32 B)、31 C)、61 D)、12 1 6、设随机变量X 具有分布5 1 )(==k X P ,5,4,3,2,1=k ,则=)(X E () A)、2 B)、3 C)、4 D)、5 7、设)2,1( ~2 N X ,n X X ,,1Λ为X 的样本,记∑==n i i X n X 1 1则有( ) A )、 )1,0(~2 1 N X - B )、 )1,0(~/21N n X - C )、 )1,0(~2 1N X - D )、 )1,0(~4 1 N X - 8、设54321,,,,x x x x x 是来自标准正态总体)1,0(N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当=K ( )时,对于随机变量25 24 2 3 21)(x x x x x K +++服从于t 分布。 A)、2 B)、3 C)、 22 D)、2 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9、设4.0)(=A P ,3.0)(=B P ,4.0)(=?B A P ,则=)(B A P 。 10、设B A ,相互独立且都不发生的概率为9 1 ,又A 发生而B 不发生的概率与 B 发生而A 不发生的概率相等,则=)(B P 。 11、设随机变量X ∽)8.0,1(B ,则X 的分布函数为 。

统计学第五套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第一套)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写在题后括号内,正确填“√”,错误填“×”。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2、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4、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是85%。() 5、相对数都是用无名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6、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7、若逐期增长量保持不变,则环比增长速度年年递减。() 8、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但这种误差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9、相关系数为零就是不相关。() 10、某企业2007年规定利润计划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5%,仅完成计划的一半。()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某市工业企业2002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 ,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B.一个月 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3、权数对加权算数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B.大于100% 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 5、抽样误差是指(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C.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6、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与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7、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连续下降,已从2000至2005间总降低35%,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 A.13% B.7% C.18.93% D.8.25% 8、某地区的家庭的月收入的中位数为7000元,众数为6500元,则月收入的分布态势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