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公共数学的现状与思路

目前的招生存在一二本不同的生源,个别专业文理科生源都有,学生的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公共数学课通常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影响学生,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效果将大幅度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所有学生都具有各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是不现实的。

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人文科学教学,使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时间减少幅度较大,各专业都想减少公共课教学时数;另外,实践周的模式也使实际教学时数更加减少。因此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对课外自学环节的重视。

一个专业的公共数学的教学取决于专业的定位,从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角度,公共数学应该采用“理论+证明”模式,强调逻辑演绎,加强思维训练的同时还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化,这样势必占用大量的教学时数。现今教学时数大幅减少,执行这种模式只能是喂填压缩饼干,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课外时间。如果考虑同一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会从事研究和深造,专业培养定位在培养一般工作者,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在本专业如何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数学的计算方法、精确度估计、可否利用计算机来帮助实现至少一部分工作等等。据此,公共数学教学应该向“工具+应用”模式转变,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将大学数学分为理科、工科、经管和文科四个类别,这样的分类基本还是合理的。考虑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同,建议设置通用的最低标准,对专业有特殊需求的,选用开设模块。对于有深造要求的,设立选修课解决。另外,通过在线测试平台(准备购买)将部分任务在课外完成,以弥补课时不足。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之外,对教师、教材和教学管理都是新课题,新的模式也许会存在我们意料之外的缺陷,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建议在部分专业开始试点。为了比较,高等数学C和经济数学的面比较小,暂不列入试点。

公共数学的分类课时设置

注1:由于新生入学比老生迟,还有军训与始业教育,其他冲突(中秋、国庆、元旦、运动会和五一),每学年的实际授课周数不到30周。原先公共数学的大纲规定课时数为:A=172,B=136。

注2:公共课教学需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教师应熟悉相应专业的数学应用,我院准备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推进。也请各专业积极提供后续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范围和应用范例。

高等数学A内容设置

高等数学A1

核心模块一(第一学期)

一、函数与极限(20课时,课外40学时)

1.掌握邻域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ε-语言,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8.理解收敛数列及各类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

9.理解无穷小量、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10.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1.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导数与微分(14课时,课外28学时)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导数的应用,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及二阶导数,理解相关变化率概念.

5.掌握弧微分的概念,掌握曲率与弧长的计算及应用.

三、不定积分(14课时,课外28学时)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四、定积分及应用(16课时,课外32学时)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3.掌握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及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其它简单的应用问题.

5.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高等数学A2

核心模块二(第二学期)

五、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4课时,课外28学时)

1.理解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泰勒(Taylor)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定理,会用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4.了解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并会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简单函数的图形.

5.了解方程的近似解求法.

六、 微分方程(14课时,课外28学时)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微分方程、伯努利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

4.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n y f x y f x y y f y y ''''''===和.

5.了解线性(二阶)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

6.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7.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8.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七、 空间曲线及曲面(14课时,课外28时)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内积和外积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了解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4.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简单的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

5.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并会求该投影曲线的方程.

八、多元函数微分法(16课时,课外32学时)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5.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6.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九、 多元函数积分法(10课时,课外20学时)

1.理解二重和三重积分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3.会用重积分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

十、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8课时,课外16学时)

1.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2.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3.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

4.会用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

十一、 无穷级数(10课时,课外20学时)

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与p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

3.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会用根值判别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5. 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

6.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理解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概念、并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

8.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

9.掌握e x

,sin x ,cos x ,ln(1)x +及(1)x α+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高等数学A 选修模块(第二学期)(选8课时)

一、 一元微积分(4课时,课外8学时)

1.掌握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计算.

2.掌握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二、 多元微分法应用(4课时,课外8学时)

1.掌握拉格朗日乘数法及应用.

2.掌握最小二乘法及其应用.

三、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4课时,课外8学时)

1.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会求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

2.掌握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的方法,并会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3.了解散度与旋度的概念,并会计算.

四、 傅里叶级数(4课时,课外8学时)

1.理解傅里叶级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展开.

3.了解傅里叶级数的应用.

五、数学模型(4课时,课外8学时,根据其他模块选取相应内容,以下为范例)

1.了解一元微积分模型.

2.了解微分方程模型.

3.了解多元微积分模型.

4.了解差分模型.

5.了解级数模型.

注1:为保证一定的通用性,高等数学A的教学内容设置尽量保持与国内多数院校相似,建议理工科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选择高等数学A。

注2:具体各章节的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可由所在专业与任课教师交流。

注3:习题课的次数视实际执行的课时数而定,不能因冲突多而补课次数太多。

高等数学B内容设置

高等数学B1

核心模块一(第一学期)

一、函数与极限(20课时,课外40学时)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极限的概念和ε-语言,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了解收敛数列及各类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9.理解无穷小量、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10.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1.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二、导数与微分(14课时,课外28学时)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导数的应用,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及二阶导数.

三、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4课时,课外28学时)

1.了解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泰勒(Taylor)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定理,会用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

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3.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4.了解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并会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会描绘简单函数的图形.

5.了解方程的近似解求法.

四、不定积分(14课时,课外28学时)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高等数学B2

核心模块二(第二学期)

五、定积分基础(12课时,课外24学时)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3.了解定积分的性质,会求一般的定积分.

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六、微分方程基础(10课时,课外20学时)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微分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

4.了解线性(二阶)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七、空间曲线及曲面(6课时,课外12时)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

2.掌握特殊旋转曲面和二次曲面的图形.

高等数学B选修模块(第二学期)(选36课时)

一、空间的平面与直线(6课时,课外12时)

1.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内积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

3.掌握平面及直线的方程,了解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二、多元函数微分法基础(6课时,课外12学时)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概念,会求偏导数.

4.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三、二重积分(6课时,课外12学时)

1.理解二重积分概念与性质.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3.会用重积分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

四、无穷级数基础(6课时,课外12学时)

1.理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

3.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五、一元微分学应用(6课时,课外12学时)

1.掌握相关变化率概念及应用.

2.掌握曲率与弧微分知识.

3.掌握方程的近似解求法.

4.(欢迎所在专业提出自己的例题)

六、一元积分学应用(6课时,课外12学时)

1.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应用.

2.会利用定积分求面积、体积和弧长.

3.会利用定积分求变力做功、压力、引力问题.

4.(欢迎所在专业提出自己的例题)

七、多元微分学应用(6课时,课外12学时)(必须先选二)

1.掌握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方程.

2.掌握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方程.

3.会求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4.(欢迎所在专业提出自己的例题)

八、三重积分(6课时,课外12学时)(必须先选三)

1.掌握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三重积分的性质.

2.会计算三重积分.

3.了解三重积分的应用.

4.(欢迎所在专业提出自己的例题)

九、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6课时,课外12学时)(必须先选二、三)1.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2.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

3.了解格林公式及应用.

十、幂级数(6课时,课外12学时)(必须先选四)

1.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2.了解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概念、并掌握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

十一、数学模型(6课时,课外12学时,根据其他模块选取相应内容,以下为范例)1.了解一元微积分模型.

2.了解微分方程模型.

3.了解级数模型.

注1:为保证各专业的需求,高等数学B的各章节的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可由所在专业与任课教师交流。各章节的顺序也可根据专业课的需求进行调整。

注2:习题课的次数视实际执行的课时数而定,不能因冲突多而补课次数太多。

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25卷第2期大 学 数 学Vol.25,№.2 2009年4月COLL EGE MA T H EMA TICS Apr.2009 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李志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710055) [摘 要]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一 种认识过程.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个人的 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21454(2009)022******* 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一种认识过程.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1 正确认识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是无需置疑的.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各学科发展日益呈现出数学化的趋势,以及数学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日益普及,数学教育不再仅仅只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而已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基础.数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大学整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今后在其专业方面所能取得成就的大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水平.由此可见数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但由于数学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使得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只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并在特定的学校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即数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得以实现的.好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即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魅力的同时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以及创造的欲望.而不当的数学教学可能使数学学习变成一堆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的罗列和灌输,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消化,甚至会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对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视、投入及管理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明确认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 数学教学的目的中第一位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即教给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而教会学生数学的知识是第二位的.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指出的数学教育宗旨是:“教青年人学会思考.”从教育意义上讲,数学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训练.作为数学教育的实施者———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突出数学的重点,只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挖掘、整理、突  [收稿日期]2006212204

【精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报告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成果报告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励,从而让每一个生命都闪现希望的曙光。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现实中的学生因为教育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在亚迪校园大部分学生是比亚迪公司子弟,随父母进入公司而从内地插班到亚迪,学习基础良莠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答案:不能放弃;面对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整个班级怎么办?答案:实施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中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全体同学的求知需求与心理需求,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近年适逢比亚迪公司提出创办优质化精品化学校,借创精品提质量契机,小学数学组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两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激励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誉。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分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途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用“一刀切”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只会涣散学生的意志,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是无法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发展的。分层教学正是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方面出发,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的。 2、分层教学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新的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才能唤醒学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课程教学大纲 (216学时,1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A是理科(非数学)本科个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 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总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安排三学期授课,分为高等数学A(一)、(二)、(三),总学时为90+72+54,学分为5+4+3。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说明:教学要求较高的内容用“理解”、“掌握”、“熟悉”等词表述,要求较低的内容用“了解”、“会”等词表述。 高等数学A(一) 一、函数、极限、连续、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 2. 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 3. 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 6. 理解子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极限与其子数列的极限之间的关系。

7.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实数域的完备性(确界原理、单界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柯西(Cauchy),审敛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最小值定理,一致连续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4.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6.理解罗尔(Ro 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 r)定理。 7.会用洛必达(L’Ho sp 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8.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9.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 10.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11.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2.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施分析

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施分析 摘要】:现代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这种素质导向的指导 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最终对人才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需要从学生主体 的个体差异、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匹配性对应设置 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所以下面结合我国部分高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课程中对分层次 教学法的应用经验,对其作用及价值、实施原则,以及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高等数学老师的教学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高等数学;课程;实施 数学学科作为认知世界、解释各种事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实现对学生认 知能力的培养,匹配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目标,比如,知识教学、能力训导、人格塑造等不同目标。目前,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分层次教学方法起到 了一定的效果,而且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实施对应性的教学训导与素质培养。因此在扩招数量剧增、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下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经验,促 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以下对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施展 开具体分析。 一、分层教学的作用及原则分析 1、分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分析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在各种现有教学条件及相关资源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学 生主体进行具体调查分析,针对其个性差异结合高等数学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 目标等,对应设置新的适用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本质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 从其作用方面观察,分层教学既可以解决当前扩招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可以提高 课程教学效率;从其价值来看,它与我国当前实施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趋于一致,能够利用这个路径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在分 层教学法的科学实践之下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方法传授,令学生养成自主 性的学习习惯,为其个体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值得进一步在高等数学课 堂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2、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分析 在现代化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需要以其各项原则为前提, 具体包括差异化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循序渐近的原则。三大原则相辅相承,前后关联属于呼应关系,因而实施中应该注重对三个原则之间的关联应用。比如,从差异化原则分析,要求在实践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差异,而这个就要 求满足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在此原则之下对学生的学生能力、知识基础、学习 参与活跃程度实施全面调查分析,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 加以实践。尤其是在分层次教学法应用中要求进行问卷调查、考核摸底、档案建设,因此实践过程中必要以循序渐进原则作为主导,促进三个原则共同获得实践 应用并产生相应效果。 三、在教学对象、内容、模式路径下的实践分析 以下结合一些高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方法、效果,以及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分别选取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向度 对分层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说明。 1、以教学对象为基的教学实践 以教学对象为基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按照分层次教学法设置对应的分级,根据 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实施不同学科的分级教学,并针对学生主体实施个体化原理下

高等数学2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2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9B6 学时:90 学分:5 适用对象:理学类、工科类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第五版 黄立宏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陈兰祥主编,《高等数学典型题精解》,学苑出版社,2001 年陈文灯主编,《考研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世界图书版公司2006年李远东、刘庆珍编,《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 钱吉林主编,《高等数学辞典》,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为学习后继课程(如大学物理等)奠定必要的基础,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的。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8 第九章重积分16 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6 第十一章无穷级数18 总复习 6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 2. 考虑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注意数形结合; 3. 考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注意在教学中多讲身边的数学, 使学生树立“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好习惯。 五、教学内容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基本内容: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曲面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及其方程,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2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曲面的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标轴为旋转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6)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7)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和总结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 一、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常州市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的教科研一体化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把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 5.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 6.进行过程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期初定好工作计划,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 二、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 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2. 围绕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交流并完善研究计划。 3. 利用教研组这一活动基地开设好研究课。 10月份 1.进一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和研究方向。 2.组织课题组成员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整理好各种资料,迎接中期评估。 11月份 1. 对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展开专题探讨,交流经验和困惑。 2.深入课堂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行动研究。 12月份 1.集中讨论数学课堂中环境和氛围创设的成功与困惑之处,结合课题研究要求进一步修改。 2.撰写有关研究总结和论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计划。 3.记录研究过程,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由于课题组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可操作性还处于不断探索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已经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我们边学习边借鉴、边消化边实践,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得到其他课题组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扎实工作,教科研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完整版)《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学时:136学时学分:8学分开课学期:第1、第2学期 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理、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充分理解微积分学的背景思想及数学思想。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方法、手段、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较强的运算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微积分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应用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上)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10学时) 第二章导数和微分(12学时)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2学时) 第四章函数的积分(16学时) 第五章定积分的应用(8学时) 第六章无穷级数(10学时) 高等数学(下) 第七章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6学时)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4学时)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10学时) 第十章多元函数积分学(I)(16学时) 第十一章多元函数积分学(II)(10学时) 第十二章常微分方程(12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极限的概念与性质;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与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微分中值定理与应用;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幂级数的收敛定理;二元函数全微分的概念及性质;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隐函数定理及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计算;曲线积分与路径的无关性。 难点:极限的概念与理论;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一元函数的泰勒定理;二元函数的极限;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微分;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及计算;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1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136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具体安排见附表) 六、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思想性强,与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较多,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掌握重要概念的背景思想,理解重要概念的思想本质,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要善于将有关学科或生活中常遇到的名词概念与微积分学的概念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研究(doc 7页)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的探讨 傅平董丽花 摘要:分析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就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它是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三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随着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六个独立要求,各独立学院逐步从母体分离自主办学。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既能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但是,如何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架构、设计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这里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简单化。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是简单的降低各项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二是类同化。把对本一、本二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母体高校的照搬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上,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也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笔者结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的架构提出几点看法,以供探讨。 1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突出问题 1.1 缺乏独立且完善的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生产物,目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还不是很长,各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

管理等方面大都会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在发展初期,一般都会照搬母体高校一致的课程体系。这和独立学院的“独立”极不协调,更不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问题或矛盾在所难免。举例来说,由于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的差距,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难以完成与母体学校一致的教学内容,于是往往采取简单的删减课程内容,生硬的拼接教学体系等方法,以应付教学常规的需要。很明显,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基础性与严密性,结果是学生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真的要用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会应用,也给后继的专业课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同时,又因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各专业教学而编写的合适教材,独立学院大都采用和母体高校一致的教材。这样做不仅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一些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更增加了畏惧和排斥的心理。 1.2 教学内容和体系一成不变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理论的严密性,这不仅不能适应适应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且也超出独立学院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学工作者们对数理课程的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尝试。但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经典较多、现代不足,分析推导较多、数值计算较不足,运算技巧较多、数学思想不足。目前,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一般也只是对教学内容机械性的删减和增加,即删去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内容,增加一些习题的练习。比如,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一些定理的证明都被删去不讲,只教给学生定理结论和其简单应用,这样做看似降低了学习难度,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反而使学生陷入模仿和死记的深渊,更本谈不上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数学的思维方法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2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不够独立、不够完善,也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构建的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2.1 坚持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原则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到高等数学课程,则是以培养

高等数学B1---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B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011041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B1 课程总学时:64 讲课:6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各适用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好其它理工学科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函数(变化过程中量的依赖关系)。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学习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科目的全校各适用专业的本科生。 2.因教学学时所限,课堂教学要做到突出重点,精讲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可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融合贯通,注意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学并不断积累学科前沿最新知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于与其它课程交叉部分的内容,要分工明确,突出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作用与特色。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没有要求,学生只需具备初等数学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的选取应体现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应结合实际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考察并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用高等数学的解题思想去解决数学中的其它问题以及其它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小考及课堂表现;期末考试(闭卷)成绩占80%。 (七)参考书目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设置方案 公共数学的现状与思路 目前的招生存在一二本不同的生源,个别专业文理科生源都有,学生的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公共数学课通常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不能充分影响学生,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效果将大幅度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所有学生都具有各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是不现实的。 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人文科学教学,使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时间减少幅度较大,各专业都想减少公共课教学时数;另外,实践周的模式也使实际教学时数更加减少。因此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对课外自学环节的重视。 一个专业的公共数学的教学取决于专业的定位,从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角度,公共数学应该采用“理论+证明”模式,强调逻辑演绎,加强思维训练的同时还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化,这样势必占用大量的教学时数。现今教学时数大幅减少,执行这种模式只能是喂填压缩饼干,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课外时间。如果考虑同一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会从事研究和深造,专业培养定位在培养一般工作者,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在本专业如何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数学的计算方法、精确度估计、可否利用计算机来帮助实现至少一部分工作等等。据此,公共数学教学应该向“工具+应用”模式转变,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将大学数学分为理科、工科、经管和文科四个类别,这样的分类基本还是合理的。考虑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同,建议设置通用的最低标准,对专业有特殊需求的,选用开设模块。对于有深造要求的,设立选修课解决。另外,通过在线测试平台(准备购买)将部分任务在课外完成,以弥补课时不足。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之外,对教师、教材和教学管理都是新课题,新的模式也许会存在我们意料之外的缺陷,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建议在部分专业开始试点。为了比较,高等数学C和经济数学的面比较小,暂不列入试点。 公共数学的分类课时设置 注1:由于新生入学比老生迟,还有军训与始业教育,其他冲突(中秋、国庆、元旦、运动会和五一),每学年的实际授课周数不到30周。原先公共数学的大纲规定课时数为:A=172,B=136。 注2:公共课教学需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教师应熟悉相应专业的数学应用,我院准备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推进。也请各专业积极提供后续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范围和应用范例。

保合镇中学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三阶段计划

保合镇中学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三阶段 计划 文章 来源第三阶段(2010年3月一2010年6月)工 作计划 丰都县保合镇中学数学课题组 我校课题组经过第一、二阶段的研究,已基本将分层教 学理论和方案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备课和上课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第三阶段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内容: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分层备课的探讨和实施,课堂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分层作业的探讨和实施等。 二、本阶段的研究目标:(1)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实施.(2)力争通过研究达到对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 分层各方面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认识和做法。 三、本阶段研究工作周期定为:为2010年3月始,到2010年6月止。 四、本阶段计划使用的研究方法:①调查法:课题组对 我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促进其学习行为的转变。②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本阶段研究工作的总结,不断深化教师、学生对分层教学的认识,使老师和学生逐步与之相适应。

五、本阶段研究工作计划使用的研究措施: 实施分层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分班认作是分层教学,应该对此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特别是要将分层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只有学生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能力的提高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我们将在第一、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分层备课的探讨和实施,课堂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分层作业的探讨和实施等。 1、认真进行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我们将认真组织 参研人员学习分层教学理论和研究方 案,使全体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理论和方案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2、认真进行分层备课的探讨和研究 经过第一、二阶段课题组成员的认真学习和探讨,我们已形成了分层备课(即分层备课教案设计)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学法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练习与作业的设计等几方面设计出分层教学的教案。本阶段我们将更认真按此进行备课。七年级由陈晓东、舒卫东、孙斌、张有金负责,八年级由彭红忠、周友明、李建国负责,九年级由刘伟、孙克林、杨思荣负责。 3、用第一、二阶段形成的分层教学过程模式(四环节教学)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 教学过程主要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设计: (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计算机专业本科) 广东金融学院应用数学系基础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开课单位:应用数学系 授课对象:本科层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时与学分:150学时 8学分 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五号黑体)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工科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及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运算方法。通过各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及今后的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1、要正确理解以下概念:函数、极限、连续性、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函数的极值。不定积分、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的敛散性、无穷级数的和、有关空间解析几何及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要掌握下列基本理论、基本定理和公式: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微分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不定积分基本公式,变上限积分及其求导定理、牛顿-莱伯尼兹公式,偏导数的几何意义,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格林公式,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级数敛散性的判定条件,直线与平面的方程,典型的二次曲面、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3、熟练掌握下列运算法则和方法:求函数和数列极限的方法与运算法则,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及求极值方法,多元函数复合函数的偏导数求法,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换元与分部积分法,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区域,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间接展开法,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求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4、应用方面:用定积分和常微分方程方法求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和物理问题,用极值方法求解最大值最小值的应用问题,用边际与弹性分析常用的经济问题。 二、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一.教学内容 函数:常量与变量,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示法、表格法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 初等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分段表示的函数,建立函数关系。 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左右极限、极限四则运算,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两个重要极限。 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左右连续,连续函数,间断点及其分类,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叙述。 二.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保合镇中学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三阶段计划

保合镇中学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三阶段计划文章来源第三阶段工作计划丰都县保合镇中学数学课题组我校课题组经过第一、二阶段的研究,已基本将分层教学理论和方案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备课和上课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第三阶段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内容: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分层备课的探讨和实施,课堂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分层作业的探讨和实施等。 二、本阶段的研究目标: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实施. 力争通过研究达到对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各方面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认识和做法。 三、本阶段研究工作周期定为:为20**年3月始,到20**年6月止。 四、本阶段计划使用的研究方法:①调查法:课题组对我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促进其学习行为的转变。 ②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本阶段研究工作的总结,不断深化教师、学生对分层教学的认识,使老师和学生逐步与之相适应。 五、本阶段研究工作计划使用的研究措施:实施分层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分班认作是分层教学,应该对此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特别是要将分层教学中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只有学生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能力的提高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我们将

在第一、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分层备课的探讨和实施,课堂分层教学的探讨和实施,分层作业的探讨和实施等。 1、认真进行课题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案的学习探讨我们将认真组织参研人员学习分层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案,使全体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理论和方案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2、认真进行分层备课的探讨和研究经过第一、二阶段课题组成员的认真学习和探讨,我们已形成了分层备课(即分层备课教案设计)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学法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练习与作业的设计等几方面设计出分层教学的教案。本阶段我们将更认真按此进行备课。七年级由陈晓东、舒卫东、孙斌、张有金负责,八年级由彭红忠、周友明、李建国负责,九年级由刘伟、孙克林、杨思荣负责。 3、用第一、二阶段形成的分层教学过程模式(四环节教学)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教学过程主要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设计:(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分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利用数学知识的开放性,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资料、学习资料以及自制教具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通过分组设置,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舒卫东、张有金负责研究。.分层练习,探讨生疑“情境导向,分层定标”后,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不断给学生设置“门槛”,学生不断跨越“门槛”的过

关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不再是面向少数的‘精英’,而是日趋普及化、大众化。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也不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日益突出,不仅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离不开数学,人文社会学科的许多领域中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人才的数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全国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在接受不同层次的高等数学教育。但是,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问题也凸现了出来,很多院校的教师反映说,学生中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抄作业等现象严重;即使考题非常简单,不及格率也在3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而且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1]。在课堂听课方面,多数大一新生不能适应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普遍反映高等数学难学[2]。高等数学课程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学生厌学和逃课现象严重。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确保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教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数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因素。课堂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是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得高等数学课程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中心环节。作为大学重要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多、授课时间长、基础性强,大多数高校把高等数学课程放在大学第一学年,授课对象都是刚刚结束高考离开中学的大一新生。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课余时间不多,自学能力也较弱,学生没有能力按自身需要进行课后学习,加上高等数学中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丰富的数学内容和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增大了学生认知的难度。所以,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授、引导和启发获得。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课程知识最快捷有效的途径,课堂也是学生接受数学思维训练的主要场所。大学新生能否学好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的发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方法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方法 高校在进行高数教育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在保障学生全面掌握基础数学技能的基础上,提升高等数学应用的意识,将平衡专业技能与数学应用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分层教育的数学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更好地开发教育资源,还能进一步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专业素养与数学技能应用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数学的实际教学目标。 标签:实践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分层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步由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向大众化转变,因此,课程教学实践面临教育群体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在过去,高等教育的主要以“齐步走”为主,以大多数学生群体学习水平为标准,进行授课,这种模式造成了一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一、当前阶段高等数学教学课程的教育现状 过去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往往将教学内容视作单纯的基础课程,将重点放在原理证明、公式推导、数学习题的演练等方面,忽视了高等数学在专业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这也导致学生对数学习题的解题较为熟练,但在专业理论应用过程中,却难以较快适应实际状况,缺乏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项目问题的实践经验。尤其在毕业设计阶段,对设计以及论文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数据资料理解不全面。这种数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不协调,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挥,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知识技能的应用水平。不同专业的数学课程教材相同,教学要求与基础知识应用标准一致;教师对不同专业数学知识的讲解相同,使用同样的数学例题。然而,专业选择的不同,使得理工学生在面向社会时,往往从事的工作实际内容不同。与此同时,现代技术在不同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要求逐步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时间缩减。以某高校为例,入学时学生数学成绩较为悬殊,甚至达到一百分以上,这对数学教育的授课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了齐头并进的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的整体课程学习热情受到影响。高等数学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出现试卷整体难度下降,但不及格率却持续上升的情况。期末考试数学学科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个别班级及格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五十,造成两极分化的矛盾突出。 二、在高等数学教育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原则 (一)分层教学的基础理论 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打破传统教育中以班级、系等集体为统一教学标准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基础知识水平等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教育层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实践效果的教育模式。一般情况下,分层教育中,将基础知识储备量大、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學生划分到A层,将课程基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教研课题计划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 一、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的教科研一体化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把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 5.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 6.进行过程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期初定好工作计划,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 二、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 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